CN220927688U - 一种河涌导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涌导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27688U
CN220927688U CN202322576287.XU CN202322576287U CN220927688U CN 220927688 U CN220927688 U CN 220927688U CN 202322576287 U CN202322576287 U CN 202322576287U CN 220927688 U CN220927688 U CN 220927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r
open channel
supporting
honeycomb duct
di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762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亮
侯洁平
潘华翔
陈世达
古燕婷
叶志强
郑志涛
黄诗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762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27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27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27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涌导流结构,包括第一排水明渠、第二排水明渠、基坑支护组件、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排水明渠的近端与河涌侧面相连通,远端与所述第一导流管的近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水明渠的近端与河涌道侧面相连通,远端与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近端连通,所述基坑支护组件内设有第三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的远端和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远端分别于所述第三导流管的两端相连,该河涌导流结构采用穿越基坑的河涌导流方法,无需另行修建引流道,减少了土方开挖作业量,节省了施工作业面,且基坑支护组件可以采用可回收循环利用的材料组成,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Description

一种河涌导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河涌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河涌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规划趋于规模化和专业化,地下环形道路、地下车库、公共配套设施等地下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由于地下建筑物施工前需要施工基坑支护工程,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需要跨动水的施工环境,需要对动水进行导流施工,目前,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具有施工工程量大、工程造价高、施工难度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河涌导流结构,其施工难度小、工程造价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河涌导流结构,包括第一排水明渠、第二排水明渠、基坑支护组件、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排水明渠的近端与河涌侧面相连通,远端与所述第一导流管的近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水明渠的近端与河涌道侧面相连通,远端与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近端连通,所述基坑支护组件内设有第三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的远端和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远端分别于所述第三导流管的两端相连。
优选的,河涌内设有挡水围堰,所述挡水围堰位于所述第一排水明渠的下游,所述挡水围堰为模袋砂围堰。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明渠与所述第一导流管之间设有第一水闸,所述第二排水明渠与所述第二导流管之间设有第二水闸。
优选的,所述基坑支护组件包括两个支撑墙,所述第三导流管的两端均穿过所述支撑墙与所述第一导流管和所述第二导流管相连,所述第三导流管与所述支撑墙之间通过浇筑素混凝土充填密封。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墙之间设有内支撑梁、以及交错设置的横梁和纵梁,所述内支撑梁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内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内支撑梁的顶部并与所述内支撑梁相垂直,所述纵梁设置在所述横梁的顶部并与所述内支撑梁平行设置,所述纵梁的顶部设有脚手架。
优选的,所述脚手架的上方设有托架,所述脚手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托架包括支撑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母连接,所述第三导流管设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托架包括设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限位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多个插孔,所述限位杆通过所述插孔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墙的外侧均设有止水层。
优选的,所述第三导流管由多根双壁波纹管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双壁波纹管的一端为插口,一端为承口,所述插口顺水流方向安装,所述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装。
优选的,相邻所述双壁波纹管的所述承口和所述插口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该河涌导流结构中的基坑支护组件穿越基坑,其内设置第三导流管使河涌导流不再额外占用场地,便于基坑施工全面开展,河涌上游、第一排水明渠、第一导流管、基坑支护组件、第二导流管、第二排水明渠、河涌下游依次连接,形成导流通道,第一导流管用于引水、第二导流管用于排水,实现导流,其中,采用穿越基坑的河涌导流方法,无需另行修建引流道,减少了土方开挖作业量,节省了施工作业面,且基坑支护组件可以采用可回收循环利用的材料组成,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基坑支护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导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其中,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参考方向坐标系,以下结合图1所示的方向,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案是采用明挖施工绕开基坑施工作业面修建导流渠,即在河涌旁开挖一条引流道,将河涌水引流至引流道,从而空出基坑施工作业面,待基坑施工完成后再回修复原有河涌,这种导流方法思路简单,但土方开挖的工程量大,影响基坑施工工期,且需要足够的场地修建引流道,不符合现场实际的施工需求;除此之外,现有技术还有一种方案是在基坑两侧开孔利用联通河涌,并在基坑内部修建钢制格构柱和混凝土檩梁作为导管的支撑架,导管材料多为钢材或混凝土,其缺点在于钢导管或混凝土导管自重大,所需修建的格构柱承载能力要求高,格构柱侵占基坑内部施工空间,且需定制设计生产,回收利用率较低,材料消耗大,工程造价高,对于深度较大的基坑,需要修建的格构柱过高,施工难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河涌导流结构,参见图1,包括第一排水明渠100、第二排水明渠200、基坑支护组件300、第一导流管400和第二导流管500,第一排水明渠100的近端与河涌侧面相连通,远端与第一导流管400的近端连通,第二排水明渠200的近端与河涌道侧面相连通,远端与第二导流管500的近端连通,基坑支护组件300内设有第三导流管310,第一导流管400的远端和第二导流管500的远端分别于第三导流管310的两端相连,该河涌导流结构中的基坑支护组件300穿越基坑,其内设置第三导流管310使河涌导流不再额外占用场地,便于基坑施工全面开展,河涌上游、第一排水明渠100、第一导流管400、基坑支护组件300、第二导流管500、第二排水明渠200、河涌下游依次连接,形成导流通道,第一导流管400用于引水、第二导流管500用于排水,实现导流,其中,采用穿越基坑的河涌导流方法,无需另行修建引流道,减少了土方开挖作业量,节省了施工作业面,且基坑支护组件300可以采用可回收循环利用的材料组成,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优选的,参见图1,河涌内设有挡水围堰600,挡水围堰600位于第一排水明渠100的下游,挡水围堰600为模袋砂围堰。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第一排水明渠100与第一导流管400之间设有第一水闸110,第二排水明渠200与第二导流管500之间设有第二水闸120。
参见图2,基坑支护组件300包括两个支撑墙320,第三导流管310的两端均穿过支撑墙320与第一导流管400和第二导流管500相连,结合图1,第三导流管310与支撑墙320之间通过浇筑素混凝土321充填密封,在施工时,基坑止水搅拌桩和支护灌注桩施工至导流管穿越位置时停止,在第三导流管310安装完成后,再充填素混凝土补齐止水搅拌桩和灌注支护桩。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两个支撑墙320之间设有内支撑梁330、以及交错设置的横梁331和纵梁332,内支撑梁330的两端与两个内支撑梁330固定连接,横梁331设置在内支撑梁330的顶部并与内支撑梁330相垂直,纵梁332设置在横梁331的顶部并与内支撑梁330平行设置,纵梁332的顶部设有脚手架333,第三导流管310设置在内支撑梁330上方,不会侵占基坑底部施工空间,且横梁331和纵梁332、脚手架333、托架340均可回收循环利用,优选的,利用基坑内支撑支护结构(即内支撑梁330)及型钢纵横梁(即横梁331和纵梁332)作为第三导流管310穿越基坑的基座,上层型钢梁顶面焊接限位插头,便于脚手架立杆固定安装,优选的,内支撑梁330顶面与横梁331搭接的位置设置有后锚固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由锚固螺栓和方形钢板组成;横梁331通过焊接与连接装置的方形钢板形成连接,连接装置通过锚固螺栓固定安装于内支撑梁330顶面,本方案利用基坑内支撑辅以型钢纵横梁作为导流管基座,不侵占基坑底部施工作业空间,利于其他工序正常开展,且基座与导流管之间的距离有限,无需搭设过高的支撑架。
参见图3,脚手架333的上方设有托架340,脚手架3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34,托架340包括支撑杆341,螺纹杆334与支撑杆341通过螺母连接,第三导流管310设在支撑杆341的顶部,螺纹杆334使托架340上下可调为第三导流管310提供竖向支撑,螺纹杆334用于调节托架340的高度以适应第三导流管310的安装高度和所需排水坡度,本方案采用脚手架作为导流管支撑架,创新设计了可调高度和限位宽度的导流管托架,无需为导流管修建专用的格构柱作为支撑架,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所用材料均可回收循环利用,符合绿色施工的发展需求。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托架340包括设在支撑杆341顶部的限位杆342,支撑杆341上设有多个插孔,限位杆342插孔安装在支撑杆341上,能够约束第三导流管310水平位移,并具有调节功能,适用于不同管径的第三导流管310,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导流管310敷设前应按设计要求调整托架形成所需导流坡降并进行复检;第三导流管310敷设完成后要按规定进行闭水试验后再正式投入使用。
优选的,参见图2,两个支撑墙320的外侧均设有止水层322。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第三导流管310由多根双壁波纹管311依次连接而成,双壁波纹管311的一端为插口312,一端为承口313,插口312顺水流方向安装,承口313逆水流方向安装,安装由下游向上游进行,本方案采用双壁波纹管作为导流管,相比钢制导流管和混凝土导流管,自重更轻,导流量更大,适应性更强,成本更低。
参见图4,相邻双壁波纹管311的承口313和插口312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圈314,橡胶圈应放置在规定槽内,不得扭曲。
该河涌导流结构的施工方法是:
步骤一:基坑止水搅拌桩和支护灌注桩施工至第三导流管310的设计位置时,留出第三导流管310的穿越位置;
步骤二:基坑内支撑第二道完工后,根据横梁331的放置位置,在内支撑梁330顶面钻孔,利用锚固螺栓安装连接装置;
步骤三:安装横梁331,并将其与连接装置进行焊接固定;
步骤四:安装纵梁332,并在纵梁332与横梁331的搭接位置焊接固定;
步骤五:根据脚手架333,在立杆放置于纵梁332的位置出焊接安装限位插头;
步骤六:将脚手架333的螺纹杆334固定安装与限位插头之上,并依次安装横杆和剪刀撑;
步骤七:安装托架340,将螺纹611插入脚手架螺纹杆334,并利用托架竖杆自身的螺纹611和螺母612调节托架340的高度,使托架340的支撑杆341适应第三导流管310的安装高度及排水坡度,然后根据第三导流管310的尺寸,将限位杆342插入支撑杆341上的插孔;
步骤八:修建第二排水明渠200,并建造第一水闸110;
步骤九:由下游至上游安装第三导流管310,根据插口312顺水流方向、承口313拟水流方向放置好双壁波纹管后,利用弹性密封圈42柔性密封各段双壁波纹管的接口;
步骤十:利用素混凝土321充填密封止水搅拌桩和支护灌注桩上部安装完第三导流管310之后留下的空隙以及水闸与第三导流管310连接部位的空隙;
步骤十一:复核导流管排水坡度,不满足时调节托架340直至排水坡度符合要求;
步骤十二:第三导流管310进行闭水试验,试验成功后进行下一步骤;
步骤十三:修建模袋砂围堰600完成河涌挡水,同时打开水闸,开始河涌导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示例”、“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河涌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水明渠、第二排水明渠、基坑支护组件、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排水明渠的近端与河涌侧面相连通,远端与所述第一导流管的近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水明渠的近端与河涌道侧面相连通,远端与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近端连通,所述基坑支护组件内设有第三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的远端和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远端分别于所述第三导流管的两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涌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河涌内设有挡水围堰,所述挡水围堰位于所述第一排水明渠的下游,所述挡水围堰为模袋砂围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涌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明渠与所述第一导流管之间设有第一水闸,所述第二排水明渠与所述第二导流管之间设有第二水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涌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支护组件包括两个支撑墙,所述第三导流管的两端均穿过所述支撑墙与所述第一导流管和所述第二导流管相连,所述第三导流管与所述支撑墙之间通过浇筑素混凝土充填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涌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墙之间设有内支撑梁、以及交错设置的横梁和纵梁,所述内支撑梁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内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内支撑梁的顶部并与所述内支撑梁相垂直,所述纵梁设置在所述横梁的顶部并与所述内支撑梁平行设置,所述纵梁的顶部设有脚手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涌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的上方设有托架,所述脚手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托架包括支撑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母连接,所述第三导流管设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涌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设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限位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多个插孔,所述限位杆通过所述插孔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涌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墙的外侧均设有止水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涌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流管由多根双壁波纹管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双壁波纹管的一端为插口,一端为承口,所述插口顺水流方向安装,所述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河涌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双壁波纹管的所述承口和所述插口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圈。
CN202322576287.XU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河涌导流结构 Active CN220927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76287.XU CN220927688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河涌导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76287.XU CN220927688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河涌导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27688U true CN220927688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33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76287.XU Active CN220927688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河涌导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27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7370A (zh) 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未施工围护桩部位的逆作封堵方法
CN111778994A (zh) 一种用于市政管道工程顶管工作井支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2796763A (zh) 一种深部地下隧道通风竖井支护结构
CN111305141B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穿枯水期河渠的引流方法
CN111236952A (zh) 一种全回收装配式矩形顶管工作井钢结构支护装置及其工作井的施工方法
CN112127390B (zh) 一种地下结构区内的外墙预留套管简易封堵的施工工艺
CN113279414A (zh) 一种八边形工作坑支护构件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CN220927688U (zh) 一种河涌导流结构
CN213448506U (zh) 置于基坑围护桩之间的封堵结构
CN213926387U (zh) 一种地下结构外墙预留套管简易封堵结构
CN114319432B (zh) 一种半地下地铁站施工工艺及半地下地铁站
CN214464166U (zh) 一种深部地下隧道通风竖井支护结构
CN111648373B (zh) 一种富水深基坑围护桩缺口开挖支护施工工艺
CN113338340A (zh) 一种保证现有管线正常使用的竖井逆作施工方法
CN219509681U (zh) 一种简易装配式盾构隧道钢封门应急装置
CN212614750U (zh) 一种用于防止局部沉降的地铁出入口结构
CN220652868U (zh) 一种横跨深基坑的电缆支托保护结构
CN216948333U (zh) 一种空间受限条件下基坑止水支护系统
CN210917415U (zh) 一种水利工程围堰加固结构
CN114150613B (zh) 一种涉及大管径河道穿越池体施工临时引流施工工艺
CN213450404U (zh) 一种抗形变的横通道支护系统
CN220503915U (zh) 一种沟槽支护体系的外锚拉结构
CN214089929U (zh) 一种大型临时止水钢结构体系
CN211472579U (zh) 管廊保护预应力梁
CN219327055U (zh) 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