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23804U - 汽车加油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汽车加油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23804U
CN220923804U CN202322572412.XU CN202322572412U CN220923804U CN 220923804 U CN220923804 U CN 220923804U CN 202322572412 U CN202322572412 U CN 202322572412U CN 220923804 U CN220923804 U CN 220923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pipe
opening
adsorption
oi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724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东
刘卫
尧波华
刘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724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23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23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23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加油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其用于车辆,车辆上设置有加油孔,汽车加油结构包括:加油组件、减压组件和导流组件;加油组件包括油箱和加油管;减压组件包括吸附管和碳罐;导流组件包括文丘里管和导流管,文丘里管安装在加油管中;导流管的一端与靠近第二开口的流道连通,导流管的另一端与吸附管连通。通过在加油管中设置文丘里管,并通过导流管连通了靠近第二开口的流道与吸附管的最低点处,这样,利用流体速度加快时,物体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力会减小的原理,使得流道内形成负压,以将吸附管中积存的液态燃油吸入加油管中,这样,能够解决吸附管中燃油积存导致的加油跳枪的问题,同时,提高了燃油利用率。

Description

汽车加油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加油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辆在进行燃油系统设计时,需避免吸附管路出现最低点,因为最低点在油蒸汽冷凝成液态燃油或发生动态泄漏时会积存部分油液,积存的油液会阻塞管路,导致油箱内的压力增加,容易使下一次加注燃油时出现加油提前跳枪问题;但吸附管的最低点的设计无法避免,因此,现有的车辆的吸附管仍会存在积存油液的问题,不仅会出现加油提前跳枪的问题,甚至会出现积存的液态油液被引入碳罐,导致碳罐失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加油结构,能够有效解决车辆在加油过程中易发生跳枪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延长碳罐的使用寿命,避免碳罐失效,另外,还能够减少车辆的燃油损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加油结构,其用于车辆,车辆上设置有加油孔,汽车加油结构包括:加油组件、减压组件和导流组件;加油组件包括油箱和加油管,加油管的一端连通油箱,加油管的另一端与加油孔配合;减压组件包括吸附管和碳罐,吸附管连通碳罐和油箱;导流组件包括文丘里管和导流管,文丘里管安装在加油管中,文丘里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朝向加油孔,第二开口朝向油箱,第一开口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口的直径,在第一开口至第二开口的方向上,第一管体内的流道的直径逐渐减小;导流管的一端与靠近第二开口的流道连通,导流管的另一端与吸附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加油结构,通过在加油管中设置文丘里管,并通过导流管连通了靠近第二开口的流道与吸附管,这样,利用流体速度加快时,物体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力会减小的原理,使得流道内形成负压,以将吸附管中积存的液态燃油吸入加油管中,重新补充到油箱中,加入燃油循环,不仅解决了吸附管中燃油积存导致的加油跳枪的问题,而且减少了燃油浪费,提高了燃油利用率,另外,也解决了吸附管中积存的液态燃油会被引入碳罐,造成碳罐失效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加油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文丘里管还包括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内具有第一中空通道,所述第一中空通道与所述第一开口对接连通,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加油管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间隔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周向上,所述第二固定部为安装槽,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支撑片和卡接片,所述支撑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片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片沿所述第二管体的径向延伸,所述卡接片沿所述第二管体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部为卡接槽,所述卡接片与所述卡接槽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加油管的直径,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加油管之间留有过流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文丘里管还包括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内具有第二中空通道,所述第二中空通道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三管体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相同,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第三管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体上设置有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沿所述第三管体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导流部连通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第三管体;所述吸附管上设置有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二导流部沿所述吸附管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导流部连通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吸附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体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加油管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中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吸附管至所述加油管的方向上,所述单向阀导通,反之,所述单向阀闭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汽车加油结构,能够有效解决车辆在加油过程中易发生跳枪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有效延长碳罐的使用寿命,另外,还能够减少车辆的燃油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加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加油结构的文丘里管(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加油结构的文丘里管(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加油结构的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汽车加油结构;
1、加油组件;11、油箱;12、加油管;
2、减压组件;21、吸附管;22、碳罐;
3、导流组件;31、文丘里管;32、导流管;311、第一管体;312、第二管体;313、第三管体;3121、第一固定部;31211、支撑片;31212、卡接片;
4、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加油结构100。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加油结构100,其用于车辆,车辆上设置有加油孔,汽车加油结构100包括:加油组件1、减压组件2和导流组件3;加油组件1包括油箱11和加油管12,加油管12的一端连通油箱11,加油管12的另一端与加油孔配合;加油时,燃油能够通过加油孔进入加油管12,从而进入油箱11;减压组件2包括吸附管21和碳罐22,吸附管21连通碳罐22和油箱11;碳罐22能够储存蒸发的油气,并在车辆工作状态下,将储存的油气输送至发动机中,参与工作,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燃油浪费,提高了燃油利用率。
导流组件3包括文丘里管31和导流管32,文丘里管31安装在加油管12中,文丘里管31包括第一管体311,第一管体311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朝向加油孔,第二开口朝向油箱11,第一开口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口的直径,在第一开口至第二开口的方向上,第一管体311内的流道的直径逐渐减小;导流管32的一端与靠近第二开口的流道连通,导流管32的另一端与吸附管2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加注燃油时,加油管12中的燃油会首先通过第一管体311的第一开口,由于第一开口的直径较大,因此,会有较多的燃油进入第一管体311内。
由于第一管体311内的流道在第一开口至第二开口的方向上,流道的直径逐渐变窄,例如图3所示,第一管体311整体呈倒锥形,因此,在第一管体311内流动的燃油越靠近第二开口,其流速越快,从而会使得越靠近第二开口的流道内压力越小。
导流管32连通了靠近第二开口的流道与吸附管21,由于流道内的压力较小,吸附管21中的压力较大,两者之间具有压力差,流道内形成了负压,会对吸附管21产生吸力,这样,吸附管21内积存的液态燃油会被吸入导流管32中,并通过导流管32进入流道,重新补充到油箱11中,这样,不仅解决了吸附管21内积存液态燃油的问题,而且减少了燃油浪费,提高了燃油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图1所示,吸附管21整体具有多处弯折,弯折处容易积存液态燃油,同时,弯折处上下分布,使得吸附管21的管体存在最低点,这样,使得吸附管21的最低处的管体内极易积存液态燃油,因此,导流管32连通吸附管21的最低点处的管体,以便将积存的液态燃油吸入加油管12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加油结构100,通过在加油管12中设置文丘里管31,并通过导流管32连通了靠近第二开口的流道与吸附管21,这样,利用流体速度加快时,物体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力会减小的原理,使得流道内形成负压,以将吸附管21中积存的液态燃油吸入加油管12中,重新补充到油箱11中,加入燃油循环,不仅解决了吸附管21中燃油积存导致的加油跳枪的问题,而且减少了燃油浪费,提高了燃油利用率,另外,也解决了吸附管21中积存的液态燃油会被引入碳罐22,造成碳罐22失效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文丘里管31还包括第二管体312,第二管体312内具有第一中空通道,第一中空通道与第一开口对接连通,第二管体31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3121,加油管1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3121与第二固定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管体312设置在第一开口处,第二管体312内的第一中空通道能够对燃油进行导向,以使燃油能够稳定的通过第一中空通道进入第一管体311的流道中,避免在第一开口至第二开口的方向上,流道的大小变化过大,导致燃油无法顺利流入流道内。
第二管体312上的第一固定部3121能够与加油管12上的第二固定部配合,以使文丘里管31能够安装在加油管12中,从而保证文丘里管31的安装稳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固定部3121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固定部3121间隔开设置在第二管体312的周向上,第二固定部为安装槽,多个第一固定部3121均安装在安装槽中。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3121与安装槽周向配合,这样,能够对文丘里管31的周向进行固定,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文丘里管31的限位,避免文丘里管31发生偏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固定部3121包括支撑片31211和卡接片31212,支撑片31211的一端与第二管体312固定连接,支撑片31211的另一端与卡接片31212固定连接,支撑片31211沿第二管体312的径向延伸,卡接片31212沿第二管体312的周向延伸,卡接片31212与安装槽配合。
例如图2和图3所示,三个支撑片31211沿第二管体312的周向上间隔开设置,三个支撑片31211均沿第二管体312的径向向外延伸,每一个支撑片31211的外端均设置有一个卡接片31212,卡接片31212的一侧与支撑片31211的外端连接,且卡接片31212沿第二管体312的周向延伸,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支撑片31211能够给予卡接片31212足够的支撑,从而保证卡接片31212的连接稳固性,另一方面,卡接片31212沿周向延伸能够更好的与安装槽配合,能够提高文丘里管31与加油管12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文丘里管31与加油管12发生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第二管体312的直径小于加油管12的直径,第二管体312与加油管12之间留有过流通道。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过流通道为第二管体312与加油管1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燃油在流经文丘里管31时,无需全部的燃油都通过文丘里管31,仅需部分燃油通过即可,这样,不仅能够加快燃油的通过速度,保证燃油加注的流畅性,而且还能够保证文丘里管31的负压吸油的功能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文丘里管31还包括第三管体313,第三管体313内具有第二中空通道,第二中空通道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三管体313的直径与第二开口的直径相同,导流管32与第三管体31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管体313能够延长燃油在文丘里管31中的流动距离,并保证燃油处在较高流速中,从而使得第二中空通道中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负压空间,从而能够持续稳定的吸入吸附管21的最低处积存的液态燃油,保证在加油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跳枪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燃油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三管体313上设置有第一导流部,第一导流部沿第三管体313的径向延伸,第一导流部连通导流管32与第三管体313。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流部沿第三管体313的径向朝向外侧伸出,并与导流管32配合,以便导流管32与第三管体313相连通,能够有效减少装配困难,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吸附管21上设置有第二导流部,第二导流部沿吸附管21的径向延伸,第二导流部连通导流管32与吸附管21。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流部沿吸附管21的径向朝向外侧伸出,并与导流管32配合,以便导流管32与吸附管21相连通,能够有效减少装配困难,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三管体313设置有安装结构,安装结构与加油管12相连。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安装结构能够有效加强文丘里管31的安装稳固性,避免文丘里管31发生晃动或位置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结构能够为卡接片与卡接槽配合的卡接结构,也能够为限位杆固定连接第三管体313和加油管12,还能够为其它连接形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导流管32中设置有单向阀4,吸附管21至加油管12的方向上,单向阀4导通,反之,单向阀4闭合。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4能够防止被吸入加油管12中的积存的燃油回流进吸附管21中,同时,还能够防止文丘里管31中的燃油通过导流管32进入吸附管2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单向阀4为浮球式单向阀4。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汽车加油结构100,能够有效解决车辆在加油过程中易发生跳枪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有效延长碳罐22的使用寿命,另外,还能够减少车辆的燃油损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加油结构100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加油结构,其用于车辆,所述车辆上设置有加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加油结构包括:
加油组件(1),所述加油组件(1)包括油箱(11)和加油管(12),所述加油管(12)的一端连通所述油箱(11),所述加油管(12)的另一端与所述加油孔配合;
减压组件(2),所述减压组件(2)包括吸附管(21)和碳罐(22),所述吸附管(21)连通所述碳罐(22)和所述油箱(11);
导流组件(3),所述导流组件(3)包括文丘里管(31)和导流管(32),所述文丘里管(31)安装在所述加油管(12)中,所述文丘里管(31)包括第一管体(311),所述第一管体(311)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加油孔,所述第二开口朝向所述油箱(11),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在所述第一开口至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管体(311)内的流道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导流管(32)的一端与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流道连通,所述导流管(32)的另一端与所述吸附管(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加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31)还包括第二管体(312),所述第二管体(312)内具有第一中空通道,所述第一中空通道与所述第一开口对接连通,所述第二管体(31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3121),所述加油管(1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3121)与第二固定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加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312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3121)间隔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312)的周向上,所述第二固定部为安装槽,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3121)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加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3121)包括支撑片(31211)和卡接片(31212),所述支撑片(312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31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片(31211)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片(3121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片(31211)沿所述第二管体(312)的径向延伸,所述卡接片(31212)沿所述第二管体(312)的周向延伸,所述卡接片(31212)与所述安装槽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加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312)的直径小于所述加油管(12)的直径,所述第二管体(312)与所述加油管(12)之间留有过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加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31)还包括第三管体(313),所述第三管体(313)内具有第二中空通道,所述第二中空通道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三管体(313)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相同,所述导流管(32)与所述第三管体(31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加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体(313)上设置有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沿所述第三管体(313)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导流部连通所述导流管(32)与所述第三管体(313);
所述吸附管(21)上设置有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二导流部沿所述吸附管(21)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导流部连通所述导流管(32)与所述吸附管(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加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体(313)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加油管(12)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加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2)中设置有单向阀(4),所述吸附管(21)至所述加油管(12)的方向上,所述单向阀(4)导通,反之,所述单向阀(4)闭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加油结构。
CN202322572412.XU 2023-09-21 2023-09-21 汽车加油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20923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72412.XU CN220923804U (zh) 2023-09-21 2023-09-21 汽车加油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72412.XU CN220923804U (zh) 2023-09-21 2023-09-21 汽车加油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23804U true CN220923804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38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72412.XU Active CN220923804U (zh) 2023-09-21 2023-09-21 汽车加油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23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20508B2 (en) Fuel filling device
US6557595B2 (en) Refueling control valve and fuel tank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7779820B2 (en) Liquid separator
US20130192703A1 (en) Fuel tank venting system
US20090178653A1 (en) Fuel Tank Structure
CN105437954B (zh) 用于orvr系统的蒸发管路
CN220923804U (zh) 汽车加油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JP2005126042A (ja) 自動車の燃料タンクシステム
US20200070648A1 (en) Fuel ejecto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JP4384652B2 (ja) 燃料タンク
CN101450612A (zh) 车用燃油箱
CN211166431U (zh) 一种主副油箱燃油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JP4062700B2 (ja) マスタシリンダ用リザーバ
CN215294144U (zh) 输送管
CN205149519U (zh) 适于orvr系统的汽车燃油箱
CN209096475U (zh) 一种加油管装置
CN209409801U (zh) 燃油箱加油口结构、加油管、燃油箱及车辆
CN110385980B (zh) 车辆油箱
CN207468188U (zh) 一种汽车燃油箱的加油管总成
CN111923724A (zh) 汽车混动带灰滤燃油加油管总成
CN212454652U (zh) 一种燃油加热器的供油系统
CN201446879U (zh) 油箱及具有这种油箱的汽车
CN215435993U (zh) 一种可减少油蒸汽排放的加油管总成结构
CN216009972U (zh) 一种加油管总成
CN217152137U (zh) 燃油箱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