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4520U - 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盖板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盖板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4520U
CN220914520U CN202322017932.4U CN202322017932U CN220914520U CN 220914520 U CN220914520 U CN 220914520U CN 202322017932 U CN202322017932 U CN 202322017932U CN 220914520 U CN220914520 U CN 220914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ollector
pole
battery
assembly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79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修远
艾凯明
何万盛
谭友斌
尹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179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4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4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4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盖板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包括:集流件和极柱。所述集流件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极柱连接在所述集流件的所述第一侧的表面上,所述极柱与所述集流件为一体成型件。由此,集流件与极柱为一体成型件,避免集流件与极柱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省去了集流件与极柱之间焊接的工艺步骤,降低焊接时产生的焊渣导致短路的风险,减少电池内部焊接,可以有效提升具有该极柱组件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提升极柱组件的强度和可靠性,增加极柱组件的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盖板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盖板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极柱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与集流件采用焊接的方式装配。焊接后极柱与集流件焊接部位均位于电池内侧,焊渣随着电解液循环可能会移动到极片附近,容易造成电池短路和热失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可以减少电池内部的焊接,降低焊渣导致短路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极柱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极柱组件或盖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或电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极柱组件包括:集流件和极柱。所述集流件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极柱连接在所述集流件的所述第一侧的表面上,所述极柱与所述集流件为一体成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集流件与极柱为一体成型,避免集流件与极柱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省去了集流件与极柱之间焊接的工艺步骤,降低焊接时产生的焊渣导致短路的风险,减少电池内部焊接,可以提升具有该极柱组件的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提升极柱组件的强度和可靠性,增加极柱组件的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柱包括:第一极柱段和第二极柱段。所述第一极柱段包括沿所述集流件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极柱段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集流件的所述第一侧的表面相连,所述第二极柱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极柱段的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极柱段在所述集流件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极柱段在所述集流件上的投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件具有极耳连接部,所述极耳连接部位于所述集流件的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连接部的拐角处为圆弧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连接部由所述集流件的所述第一侧的表面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凹陷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集流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极凹陷深度为d,其中,所述d满足:0.5mm≤d≤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连接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w,其中,所述w满足:3mm≤w≤1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连接部为铝件或铜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孔结构或凸起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包括孔结构,所述孔结构与所述集流件的外周缘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集流件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件上形成有沿所述集流件的厚度方向贯通的至少一个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W,所述集流件的厚度为T,其中,所述W、T满足:5mm≤W≤15mm,1mm≤T≤2.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和极柱组件。所述极柱组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极柱组件,所述极柱组件的极柱穿设在所述盖板上,所述极柱组件的集流件位于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柱的自由端连接有帽体,所述帽体与所述极柱焊接,所述帽体位于所述盖板的远离所述集流件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和所述集流件之间设有绝缘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上设有至少一个配合部,所述集流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集流件的定位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其中之一包括孔结构,其中之另一包括凸起结构,所述孔结构与所述凸起结构相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极柱组件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
根据本使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用电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柱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柱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柱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组件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盖板组件;
10、极柱组件;
20、极柱;21、第一极柱段;22、第二极柱段;23、台阶部;
30、集流件;31、极耳连接部;32、定位部;33、通孔;
40、盖板; 41、配合孔;
50、绝缘件; 51、限位孔; 53、配合部;
60、帽体;61、安装孔;62、绝缘环;63、连接环;64、密封环;
A、厚度方向;B、第一方向;C、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10,极柱组件10包括集流件30和极柱20。集流件30具有厚度方向A、第一方向B和第二方向C。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极柱20连接在集流件30的第一侧的表面上,极柱20与集流件30为一体成型件。
结合图2,集流件30沿厚度方向A设有极柱20的一侧为第一侧,极柱20设在集流件30上,且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延伸。极耳连接部31在集流件30第一方向B设置,在集流件30与电池内部的极芯连接时,可通过极耳连接部31与极芯端部设置的极耳连接,实现电池的导通。其中,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造极柱20和集流件30以使极柱20和集流件30为一体成型件,从而可以使生产的产品具有整体强度高和结构硬度强的特点,产品整体没有焊接痕迹,相对来说质量更好,使用寿命更加长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柱组件10,集流件30与极柱20为一体成型件,避免集流件30和极柱20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省去了集流件30与极柱20之间焊接的工艺步骤,降低焊接时产生的焊渣导致短路的风险,减少电池内部焊接,可以有效提升具有该极柱组件10的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提升极柱组件10的强度和可靠性,增加极柱组件10的安装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极柱20包括:第一极柱段21和第二极柱段22,第一极柱段21包括沿集流件30厚度方向A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极柱段21的第一端与集流件30的第一侧的表面相连,第二极柱段22的一端与第一极柱段21的第二端相连,第二极柱段22在集流件30上的投影位于第一极柱段21在集流件30上的投影内。极柱20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延伸,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从第一侧向第二侧的方向,第二极柱段22、第一极柱段21和集流件30依次排列。第一极柱段21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远离集流件30的一侧表面与第二极柱段22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靠近集流件30的一侧表面相连,且第二极柱段22沿集流件30厚度方向A的正投影位于第一极柱段21沿集流件30厚度方向A的正投影内。第二极柱段22在集流件30上的投影面积小于第一极柱段21在集流件30上的投影面积以在第二极柱段22与第一极柱段21之间形成台阶部23。例如,极柱组件10在与盖板40进行配合时,极柱组件10可通过极柱20上设置的台阶部23与盖板40配合实现极柱组件10与盖板40的安装。由此,极柱20具有横截面积不同的第一极柱段21和第二极柱段22的设置,便于保证极柱20的结构强度,以使第一极柱段21和第二极柱段22能够形成台阶部23,便于极柱20与盖板40配合定位,便于极柱20与其他组件进行焊接,提升极柱20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4所示,集流件30具有极耳连接部31,极耳连接部31位于集流件30在第一方向B的至少一侧,极耳连接部31由集流件30的第一侧的表面的一部分朝向第二侧的方向凹入形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极耳连接部31可以为两个,两个极耳连接部31分别位于集流件30第一方向B的两侧,极耳连接部31沿集流件30的第二方向C延伸,极耳连接部31由集流件30的第一侧的表面的一部分朝向第二侧的方向凹入形成即极耳连接部31与集流件30中央部分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形成高度差,集流件30沿第一方向B的两侧端部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低于集流件30的中央部分,集流件30为翼形片状结构。这里中央部分可以指安装极柱20的位置处所在的部分,集流件30在第一侧形成有极柱20安装面,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极柱20连接部邻近第一侧的表面低于极柱20安装面的所在的表面。
由此,极耳连接部31的设置可以便于极柱组件10与盖板40的固定连接,极耳连接部31由集流件30的第一侧的表面的一部分朝向第二侧的方向凹入形成的结构为极柱组件10与盖板40进行焊接时留出操作空间,便于形成对位于第二侧的极耳在与集流件30连接时形成随极耳的避让,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提高极柱组件10与盖板40连接可靠性。同时,极耳连接部31靠近极芯设置,相对于集流件30为一个平板结构可以减小极柱20的长度,节约材料,增加对空间的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4所示,极耳连接部31的拐角处为圆弧结构。即极耳连接部31沿集流件30的第二方向C和第一方向B的四个拐角处可以通过倒圆角设计,集流件30沿第一方向B的侧边与第二方向C的侧边之间的连接为圆滑曲线段。由此,极耳连接部31的拐角处为圆弧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极耳连接部31刮伤极耳,增加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极耳连接部31由集流件30的第一侧的表面的一部分朝向第二侧的方向凹陷形成。即极耳连接部32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的邻近集流件30的一侧表面低于集流件30第一侧的表面,两者之间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形成高度差。由此,极耳连接部31的凹陷设计为极柱组件10与盖板40焊接留下了避让空间,降低极柱组件10与盖板40焊接时的操作难度,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在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上,凹陷深度为d,其中,d满足:0.5mm≤d≤2mm。也即极耳连接部31邻近集流件30第一侧的表面与集流件30第一侧的表面支架的距离为d,这里距离d可以指两个表面之间沿集流件30厚度方向A上的最大距离。极柱组件10与盖板40装配时需要将二者之间进行焊接,当d满足:0.5mm≤d≤2mm时,可以为焊接留下操作空间,降低极柱组件10与盖板40的装配难度,提升极柱组件10内部的空间利用率。由此,限定极耳连接部31的第一侧表面与集流件30的第一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保证极柱组件10与盖板40焊接时有充足的空间,同时可以使焊接后集流件30与盖板40装配时避免干涉,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极耳连接部31沿集流件30的第一方向B上的距离为w,其中,w满足:3mm≤w≤15mm。由此,极耳连接部31的宽度与焊接面积正相关,限定极耳连接部31的宽度,可以在保证焊接面积充足的同时,降低焊接的操作难度,同时减小极耳连接部31的体积,有效减少集流件30的空间占用率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极耳连接部31为铝件或铜件。极耳连接部31的材质与极耳相关,例如,正极的极耳连接部31的材质可以为铝件,负极的极耳连接部31的材质可以为铜件。铝件与铜件均具有导电性能好、质地柔软和价格便宜等特点,正极的极耳连接部31的材质使用铝材是因为正极的电位较高,铜材在高电位下容易发生氧化影响导电性能,而铝材的氧化电位高且铝材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薄膜可以对铝材的内部形成保护作用。由此,极耳连接部31为铝件或铜件可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保证电池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集流件30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部32,定位部32包括孔结构或凸起结构。例如,定位部32设于集流件30第二方向C的端部,定位部32的设置用于与盖板40相配合,定位部32包括孔结构或凸起结构便于定位部32与盖板40配合,多个定位部32可以进一步提升配合稳定性。由此,定位部32的设置便于极柱组件10与盖板40装配时限定极柱组件10与盖板40的相对位置,便于极柱组件10与盖板40实现精准定位和快速安装,增强极柱组件10与盖板40之间的配合稳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定位部32包括孔结构,孔结构与集流件30的外周缘连通。定位部32由集流件30的外周缘的一部分朝向集流件30中心的方向凹入形成。集流件30沿第二方向C两端的周缘的一部分朝向集流件30中心的方向凹入形成定位部32,定位部32的形状可以为半圆形孔结构,定位部32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贯穿集流件30。由此,定位部32的设置在集流件30与盖板40装配时可以对集流件30的第一方向B与第二方向C起限位的作用,同时定位部32半圆形的形状可以起到抗旋的作用。
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定位部32为多个,多个定位部32分别位于集流件30沿第二方向C相对的两端。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32可以为两个,两个定位部32分别位于集流件30的第二方向C相对的两端。由此,多个定位部32分别位于集流件30的第二方向C两端的设置可以在集流件30与盖板40装配时可以对集流件30的第一方向B的两端与第二方向C的两端起限位的作用,以使极柱20构件在于盖板40安装时稳定性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集流件30上形成有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贯通的至少一个通孔33。通孔33可以为两个且通孔33的形状可以在不影响过流的情况下尽量放大,通孔33位于集流件30的中央部分上,且两个通孔33分别沿集流件30的第二方向C位于极柱20的两侧,即通孔33位于极柱20与定位部32之间。由此,通孔33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集流件30的轻量化,进一步降低极柱组件10的重量,节约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4所示,集流件30在第一方向B上的宽度为W,集流件30的厚度为T,其中,W、T满足:5mm≤W≤15mm,1mm≤T≤2.5mm。由此,限定集流件30在厚度方向A上的厚度和在第一方向B上的宽度,可以保证集流件30结构强度防止集流件30在与极耳进行焊接时出现焊穿现象,保证集流件30拥有足够的焊接面积,实现集流件30的轻量化,减小集流件30的生产成本避免造成材料浪费,保证集流件30的过流能力,同时有效减少集流件30在电池内部的占用空间,提升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的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100,如图1和图5所示,盖板组件100包括:盖板40和极柱组件10,极柱组件10为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10,极柱组件10的极柱20穿设在盖板40上,极柱组件10的集流件30位于盖板40的厚度方向A的一侧。盖板40上形成有贯穿盖板40的配合孔41,极柱20与配合孔41配合,盖板40套设在极柱20上。盖板40位于集流件30沿厚度方向A的上方,即盖板40靠近集流件30的第一侧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组件100,包括上述极柱组件10可以进一步缩小盖板组件100的体积,降低盖板组件100的生产成本,增加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极柱20的自由端连接有帽体60,帽体60与极柱20焊接,帽体60位于盖板40的远离集流件30的一侧。极柱20的自由端即第二极柱段22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远离第一极柱段21的一端,帽体60朝向极柱20的一侧上设置有的安装孔61,帽体60与第二极柱段22相互配合,第二极柱段22套设在帽体60的安装孔61内,第二极柱段22和第一极柱段21形成的台阶部23与帽体60止抵。由此,帽体60与极柱20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可以有效提升连接强度,同时帽体60可以对极柱20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7所示,盖板40和集流件30之间设有绝缘件50。盖板40、绝缘件50和集流件30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绝缘件50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远离集流件30的一侧表面与盖板40止抵,绝缘件50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邻近集流件30的另一侧表面与集流件30止抵。由此,盖板40与集流件30之间设有绝缘件50可以保证盖板40的绝缘性,提升盖板组件100的密封性与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7所示,绝缘件50上设有至少一个配合部53,集流件30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部32,配合部53与集流件30的定位部32配合。绝缘件50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远离盖板40的一侧上设有配合部53,配合部53可以为两个,两个配合部53分别与集流件30上的定位部32配合。且绝缘件50上设有贯穿绝缘件50的限位孔51,极柱20套设在绝缘件50的限位孔51内,配合部53与集流件30的定位部32配合以限定集流件30与绝缘件50之间的相对转动。盖板组件100还包括绝缘环62、连接环63和密封环64,绝缘环62、连接环63和密封环64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依次套设在极柱20上,即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盖板组件100从上到下依次为帽体60、绝缘环62、连接环63、密封环64、盖板40、绝缘件50和集流件30。其中绝缘环62起绝缘作用防止壳体带电,连接环63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的上方与绝缘环62连接,下方与盖板40焊接,密封环64位于连接环63与极柱20之间,使极柱20、绝缘环62和连接环63形成密闭结构,绝缘环62处于受挤压状态能够具有密封作用,防止电解液和焊渣等异物流入腐蚀盖板组件100。这里连接环63的材质可以与盖板40的材质相同。
由此,绝缘件50上设置配合部53可以对集流件30起限位的作用提升集流件30与绝缘件5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盖板组件100的整体结构强度,降低盖板组件100受挤压发生形变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定位部32和配合部53其中之一包括孔结构,其中之另一包括凸起结构,孔结构与凸起结构相配合。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32为孔结构,定位部32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贯穿集流件30,配合部53设于绝缘件50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邻近集流件的一侧,配合部53沿集流件30的厚度方向A朝向集流件30的方向凸出于绝缘件50,配合部53与定位部32沿集流件的厚度方向A相对,配合部53配合在定位部32内。由此,通过配合部53与定位部32的配合以将集流件30固定在绝缘件50上,提升集流件30与绝缘件50之间的连接强度与结构稳定性,进而提升盖板组件100的整体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中的电池,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10或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100。
电池还包括极芯和设于极芯端部的极耳,以及容纳极芯的壳体,壳体的至少一端敞开,盖板组件100设于敞开的一端。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极柱组件10与极耳焊接,极柱20穿过绝缘件50和盖板40后依次在极柱20上套设密封环64、连接环63、绝缘环62和帽体60,并将帽体60与绝缘环62焊接实现对极柱20的固定,极耳整形后将极芯置于壳体内焊接盖板40和壳体实现电池的制作。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上述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10和盖板组件100可以有效提升电池的空间利用率,消除极耳连接部31与极耳焊接时与盖板40相对位置处的限制,减少电池内部的焊接,降低焊接产生的焊渣导致电池短路的风险,增加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中的用电装置,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100或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电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电装置,通过使用上述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100或电池,可以有效提升电池或盖板组件100的安全性,降低电池短路的风险,可以提高用电装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延长用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0)

1.一种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流件,所述集流件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
极柱,所述极柱连接在所述集流件的所述第一侧的表面上,所述极柱与所述集流件为一体成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
第一极柱段,所述第一极柱段包括沿所述集流件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极柱段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集流件的所述第一侧的表面相连;
第二极柱段,所述第二极柱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极柱段的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极柱段在所述集流件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极柱段在所述集流件上的投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件具有极耳连接部,所述极耳连接部位于所述集流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的拐角处为圆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由所述集流件的所述第一侧的表面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凹陷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流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凹陷深度为d,其中,所述d满足:0.5mm≤d≤2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w,其中,所述w满足:3mm≤w≤15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为铝件或铜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孔结构或凸起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孔结构,所述孔结构与所述集流件的外周缘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集流件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件上形成有沿所述集流件的厚度方向贯通的至少一个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W,所述集流件的厚度为T,其中,所述W、T满足:5mm≤W≤15mm,1mm≤T≤2.5mm。
14.一种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
极柱组件,所述极柱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所述极柱组件的极柱穿设在所述盖板上,所述极柱组件的集流件位于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的自由端连接有帽体,所述帽体与所述极柱焊接,所述帽体位于所述盖板的远离所述集流件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和所述集流件之间设有绝缘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上设有至少一个配合部,所述集流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集流件的定位部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其中之一包括孔结构,其中之另一包括凸起结构,所述孔结构与所述凸起结构相配合。
1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或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
20.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或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
CN202322017932.4U 2023-07-28 2023-07-28 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盖板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Active CN220914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7932.4U CN220914520U (zh) 2023-07-28 2023-07-28 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盖板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7932.4U CN220914520U (zh) 2023-07-28 2023-07-28 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盖板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4520U true CN220914520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7932.4U Active CN220914520U (zh) 2023-07-28 2023-07-28 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盖板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45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60643B2 (en) Battery pack
US20230006290A1 (en) Battery top cover structur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216450730U (zh) 一种顶盖组件及电池
CN113871763B (zh) 圆柱形电池的壳体、圆柱形电池及圆柱形电池的安装方法
CN214411348U (zh) 一种圆柱电池盖板
KR20140094020A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그 전기 커넥터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CN210379130U (zh) 纽扣电池
CN218070150U (zh) 一种电池的绝缘件、端盖组件、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5933777U (zh) 高倍率大容量极简电池密封盖及圆柱电池
CN113571848A (zh) 高倍率大容量极简电池密封盖、圆柱电池及组装工艺
CN220914520U (zh) 用于电池的极柱组件、盖板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6793941U (zh) 一种电池、电池组、电池极片及电芯
CN216980824U (zh) 电池
CN115732863A (zh) 一种电池及其生产工艺
CN114628854A (zh) 圆柱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16563456U (zh) 壳体和圆柱电池
CN219123336U (zh) 电池组件
CN220604916U (zh) 一种叠片式圆柱电池
CN219286616U (zh) 电池顶盖组件及电池
CN219937192U (zh) 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组
CN216793732U (zh) 一种集流板及具有该集流板的电池
CN219144300U (zh) 一种电池
CN220341460U (zh) 一种电池结构
CN219419248U (zh) 电池
CN220172331U (zh) 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