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4306U - 扣式电池 - Google Patents

扣式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4306U
CN220914306U CN202322559495.9U CN202322559495U CN220914306U CN 220914306 U CN220914306 U CN 220914306U CN 202322559495 U CN202322559495 U CN 202322559495U CN 220914306 U CN220914306 U CN 220914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piece
gasket
button cell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594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立超
韩帅帅
高丹
张绍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594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4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4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4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rim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扣式电池,包括正极壳、负极壳以及由所述正极壳与负极壳包在内部的极组组件,所件极组组件自上而下依次由弹片、第一垫片、极片、隔膜、锂片、第二垫片组合而成,所述弹片压在所述第一垫片上,所述第一垫片压在所述极片上,所述极片压在所述隔膜上,所述隔膜压在所述锂片,所述锂片压所述第二垫片上,所述第二垫片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锂片限位凹槽,所述锂片布置于所述锂片限位凹槽中且所述锂片的周边与所述锂片限位凹槽的内壁相隔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锂片放在带有限位凹槽的第二垫片限位安装,可以实现抑制扣式电池制备过程中,加入电解液之后锂片由于漂浮过于靠近隔膜边缘所造成的短路与自放电,从而提高扣式电池制备成功率。

Description

扣式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式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扣式电池。
背景技术
对于锂离子电池机理进行研究时,通常会采用扣式电池。扣式电池由于其制备方法简便,制备成本低廉成为探究锂离子电池机理的一种常见的扣式电池。
现有技术下扣式电池在制备时通常会存在较高的短路率以及自放电率,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电解液的加入,电池的锂片会发生漂浮而过于靠近隔膜边缘,隔膜边缘处由于毛刺以及尺寸等因素绝缘效果较差,因此导致制作的扣式电池存在较高的短路率以及自放电率。
因此,解决扣式电池制备过程中,因加入电解液之后锂片由于漂浮过于靠近隔膜边缘所造成的较高的短路率以及自放电率的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扣式电池。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扣式电池,包括正极壳、负极壳以及由所述正极壳与负极壳包在内部的极组组件,所件极组组件自上而下依次由弹片、第一垫片、极片、隔膜、锂片、第二垫片组合而成,所述弹片压在所述第一垫片上,所述第一垫片压在所述极片上,所述极片压在所述隔膜上,所述隔膜压在所述锂片,所述锂片压所述第二垫片上,所述第二垫片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锂片限位凹槽,所述锂片布置于所述锂片限位凹槽中且所述锂片的周边与所述锂片限位凹槽的内壁相隔开。
其中,所述锂片为圆形片,所述锂片限位凹槽为圆形凹槽。
其中,所述锂片限位凹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锂片的直径1mm-2mm。
其中,所述锂片的厚度大于所述锂片限位凹槽的深度。
其中,所述锂片限位凹槽高度为所述锂片厚度的30%-50%。
其中,所述弹片为碗状片,其俯视下正投影形成一个圆。
其中,所述第一垫片为平板状的圆形片,所述圆形片的直径与所述的弹片的俯视正投影形成的圆的直径相同。
其中,所述极片以及隔膜为圆形片,所述极片的直径小于所述隔膜的直径,所述隔膜的直径与第一垫片的直径一致。
其中,所述正极壳与负极壳均为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的圆柱筒。
其中,所述正极壳的内径与所述负极壳的外径相适应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扣式电池,通过将锂片放在带有限位凹槽的第二垫片限位安装,可以实现抑制扣式电池制备过程中,加入电解液之后锂片由于漂浮过于靠近隔膜边缘所造成的短路与自放电,从而提高扣式电池制备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扣式电池分解图。
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垫片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垫片的主视透视图。
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垫片与锂片组合在一起的俯视图。
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垫片与锂片组合在一起的主视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正极壳,2、弹片,3、第一垫片,4、极片,5、隔膜,6、锂片,7、第二垫片,8、负极壳,9、缝隙,71、锂片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扣式电池,包括正极壳1、负极壳8以及由所述正极壳与负极壳包在内部的极组组件,所件极组组件自上而下依次由弹片2、第一垫片3、极片4、隔膜5、锂片6、第二垫片7组合而成,所述弹片2压在所述一垫片3上,所述第一垫片3压在所述极片4上,所述极片4压在所述隔膜5上,所述隔膜5压在所述锂片6,所述锂片6压所述第二垫片7上,所述第二垫片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锂片限位凹槽71,所述锂片6布置于所述锂片限位凹槽71中,且所述锂片6的周边与所述锂片限位凹槽71的内壁相隔开,在所述锂片的周边与所述锂片限位凹槽71的内壁存在缝隙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扣式电池,其通过锂片放入带锂片限位凹槽的第二垫片中限位安装,可以通过所述锂片限位凹槽,限制锂片在加入电解液之后由于漂浮所导致的向隔膜边缘移动的情况。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片为圆形片,所述锂片限位凹槽为圆形凹槽,优选的,所述锂片限位凹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锂片的直径1mm-2mm。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片的厚度大于所述锂片限位凹槽的深度,优选的,所述锂片限位凹槽高度为所述锂片厚度的30%-50%。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片为碗状片,其俯视下正投影形成一个圆。通过弹片压在极组组件的顶端并由正极壳限位,可以起固定内部的极组组件的作用。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片为平板状的圆形片,所述圆形片的直径与所述的弹片的俯视正投影形成的圆的直径相同,通过第一垫片的布置可以实现压平极片并保护极组,对应的,所述极片以及隔膜为圆形片,所述极片的直径小于所述隔膜的直径,所述隔膜的直径与第一垫片的直径一致。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壳与负极壳均为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的圆柱筒,所述正极壳的内径与所述负极壳的外径相适应配合,所述正极壳与负极壳用于封装电池的极组组件,形成一个完整的扣式电池。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正极壳、弹片、第一垫片、第二垫片、负极壳材料为304不锈钢材料制作形成,所述极片、隔膜以及锂片为电池极组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扣式电池,通过将锂片放在带有凹槽的第二垫片限位安装,可以实现抑制扣式电池制备过程中,加入电解液之后锂片由于漂浮过于靠近隔膜边缘所造成的短路与自放电,从而提高扣式电池制备成功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扣式电池,包括正极壳、负极壳以及由所述正极壳与负极壳包在内部的极组组件,所件极组组件自上而下依次由弹片、第一垫片、极片、隔膜、锂片、第二垫片组合而成,所述弹片压在所述第一垫片上,所述第一垫片压在所述极片上,所述极片压在所述隔膜上,所述隔膜压在所述锂片,所述锂片压所述第二垫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片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锂片限位凹槽,所述锂片布置于所述锂片限位凹槽中且所述锂片的周边与所述锂片限位凹槽的内壁相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片为圆形片,所述锂片限位凹槽为圆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片限位凹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锂片的直径1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片的厚度大于所述锂片限位凹槽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片限位凹槽高度为所述锂片厚度的30%-50%。
6.根据权利要求 1-5任一项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为碗状片,其俯视下正投影形成一个圆。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为平板状的圆形片,所述圆形片的直径与所述的弹片的俯视正投影形成的圆的直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以及隔膜为圆形片,所述极片的直径小于所述隔膜的直径,所述隔膜的直径与第一垫片的直径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壳与负极壳均为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的圆柱筒。
10.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壳的内径与所述负极壳的外径相适应配合。
CN202322559495.9U 2023-09-20 2023-09-20 扣式电池 Active CN220914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9495.9U CN220914306U (zh) 2023-09-20 2023-09-20 扣式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9495.9U CN220914306U (zh) 2023-09-20 2023-09-20 扣式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4306U true CN220914306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7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59495.9U Active CN220914306U (zh) 2023-09-20 2023-09-20 扣式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4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046639A (ja) 密閉型蓄電装置
WO2013066683A3 (en) Prismatic lithium ion cell with positive polarity rigid container
CN208753376U (zh) 一种纽扣电池
CN210110860U (zh) 顶盖组件与二次电池
US9209436B2 (en) Secondary battery
KR101264425B1 (ko) 캡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 전지
CN220914306U (zh) 扣式电池
CN210403778U (zh) 一种提升径向空间利用率的纽扣电池
WO2018159581A1 (ja) 蓄電素子
EP1142043B1 (en) Electrochemical cell closure
JP2002216709A (ja) 密閉形電池と密閉形電池の製造方法
CN217405562U (zh) 一种电池上盖及电池
KR102208925B1 (ko) 스톱퍼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수납용 트레이
CN201352572Y (zh) 纽扣型电池
CN2578996Y (zh) 锂离子蓄电池
CN210015874U (zh) 一种棱柱形锂离子电池
CN209472002U (zh) 电池芯保护结构及电池
JP2000285883A (ja) 密閉型蓄電池
CN103700787A (zh) 防爆盖钮扣电池
CN220391905U (zh) 方形锂电池极耳储存盒
CN216488200U (zh) 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
CN203674272U (zh) 防爆盖钮扣电池
CN213636129U (zh) 一种锂锰钮扣电池正极片和电池
CN210200767U (zh) 一种锂电池防爆顶盖
CN211336813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周转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