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4068U - 联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联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4068U
CN220914068U CN202322629002.4U CN202322629002U CN220914068U CN 220914068 U CN220914068 U CN 220914068U CN 202322629002 U CN202322629002 U CN 202322629002U CN 220914068 U CN220914068 U CN 220914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matching part
matching
interlocking mechanis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290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文龙
李文洋
柴晓宇
王长久
齐辉
周坤
李明明
李佳玮
吴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290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4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4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4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联锁机构。联锁机构用于对断路器和三工位开关进行联锁,联锁机构包括辅助开关装置,在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辅助开关装置的拨叉转动至预设位置处;联锁机构还包括:联锁组件,包括限位部、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限位部、第一以及第二配合部同步运动;在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第一配合部与拨叉限位配合,限位部与三工位开关的操作孔限位配合,以对三工位开关进行锁定;在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且操作三工位开关的过程中,通过打开操作孔并推压限位部带动第一、第二配合部向下运动,以使第二配合部与合闸顶板限位止挡,防止断路器进行合闸。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联锁机构的可靠性差、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联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压充气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联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充气柜的发展趋向于小型化、多功能化及智能化,一些充气柜产品将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组合在一起形成三工位开关,以实现一刀多功能。具体地,根据结构分类,将充气柜三工位机构分为刀闸式结构和直动式结构,不论是哪种结构,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充气柜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不允许工作人员操作三工位机构;
2.三工位操作过程中不能操作断路器。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断路器和三工位机构之间设置联锁机构,以通过联锁机构实现以上功能,保证用电安全。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联锁机构通常依靠限制三工位转动来实现联锁,不仅可靠性较差,且导致联锁机构的结构复杂,装配不便,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锁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联锁机构的可靠性较差、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联锁机构,用于对断路器和三工位开关进行联锁,联锁机构包括辅助开关装置,在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辅助开关装置的拨叉转动至预设位置处;联锁机构还包括:联锁组件,包括限位部、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限位部与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均连接;其中,在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第一配合部与拨叉限位配合,限位部与三工位开关的操作孔限位配合,以对三工位开关进行锁定;在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且操作三工位开关的过程中,通过打开操作孔并推压限位部带动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向下运动,以使第二配合部与位于其下方的断路器的合闸顶板限位止挡,进而防止断路器进行合闸。
进一步地,联锁组件还包括:导向杆,限位部设置在导向杆的一端;过渡连接结构,设置在导向杆的另一端上且随着导向杆同步运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均设置在过渡连接结构上。
进一步地,联锁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设置在断路器的框架上,导向杆穿设在第一支架上;弹性结构,弹性结构设置在第一支架内且与导向杆连接,以用于向导向杆施加朝向操作孔一侧运动的弹性力;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间隔设置且设置在框架上,过渡连接结构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二支架上。
进一步地,过渡连接结构为条状结构,条状结构的一端与导向杆连接,条状结构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可滑动地连接,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位于条状结构的中部。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板体,具有第一通孔;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连接且与第一板体之间呈夹角设置;第三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且与第二板体之间呈夹角设置,第三板体与第一板体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二通孔;其中,导向杆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弹性结构为弹簧且套设在导向杆外,弹簧的一端用于与导向杆限位配合,弹簧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一板体或者第三板体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凸部,过渡连接结构具有凹部,凸部伸入凹部内且可沿凹部的延伸方向滑动;其中,凹部的延伸方向与过渡连接结构的升降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包括:第四板体,与过渡连接结构连接;第五板体,与第四板体连接且与第四板体之间呈夹角设置、与过渡连接结构之间呈夹角设置,第五板体用于与拨叉限位止挡。
进一步地,第二配合部呈板状且沿过渡连接结构的升降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限位部包括:连接板,与导向杆连接;限位板,与连接板连接,限位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折弯板,两个折弯板相互连接且形成容纳凹部,容纳凹部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操作孔;各折弯板的折弯板段用于与操作孔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支架分别位于过渡连接结构的两侧;和/或,第二配合部和第二支架分别位于过渡连接结构的两侧。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联锁机构包括联锁组件和辅助开关装置,联锁组件包括限位部、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限位部与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均连接。在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第一配合部与辅助开关装置的拨叉限位配合,限位部与三工位开关的操作孔限位配合。这样,在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第一配合部不可进行升降,则与第一配合部连接的限位部也不可运动,此时限位部能够与操作孔进行限位配合,进而无法转动钥匙轴,也无法下压限位部,则工作人员无法对操作孔进行操作,进而以实现了断路器合闸时不允许操作隔离开关的功能;在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且操作隔离开关的过程中,通过打开操作孔,在钥匙轴转动过程中可推压限位部带动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向下运动,以使第二配合部与位于其下方的合闸顶板限位止挡,此时能够防止断路器合闸,进而提升了断路器、三工位开关的使用安全性。同时,上述设置使得联锁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操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联锁机构的可靠性较差、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联锁机构的实施例的第一配合部与拨叉限位配合时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联锁机构的第一配合部与拨叉限位配合时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联锁机构的实施例的第二配合部与合闸顶板限位配合时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联锁机构与断路器、三工位开关装配后的主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断路器;11、框架;20、三工位开关;21、操作孔;30、限位部;31、连接板;32、限位板;321、折弯板;322、容纳凹部;40、第一配合部;41、第四板体;42、第五板体;50、第二配合部;60、辅助开关装置;61、拨叉;70、合闸顶板;80、导向杆;90、过渡连接结构;91、凹部;100、第一支架;101、第一板体;102、第二板体;103、第三板体;110、弹性结构;120、第二支架;121、凸部;130、合闸半轴;140、合闸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联锁机构的可靠性较差、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联锁机构。
如图1至图4所示,联锁机构用于对断路器10和三工位开关20进行联锁,联锁机构包括辅助开关装置60,在断路器10处于合闸状态时,辅助开关装置60的拨叉61转动至预设位置处。联锁机构还包括联锁组件和辅助开关装置60。联锁组件包括限位部30、第一配合部40及第二配合部50,限位部30、第一配合部40以及第二配合部50同步运动。其中,在断路器10处于合闸状态时,第一配合部40与拨叉61限位配合,限位部30与三工位开关20的操作孔限位配合,以对三工位开关20进行锁定。在断路器10处于分闸状态且操作三工位开关20的过程中,通过打开操作孔21并推压限位部30带动第一配合部40、第二配合部50向下运动,以使第二配合部50与位于其下方的断路器10的合闸顶板70限位止挡,进而防止断路器10进行合闸。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断路器10处于合闸状态时,第一配合部40不可进行升降,则与第一配合部40连接的限位部30也不可运动,此时限位部30能够与操作孔进行限位配合,进而无法转动钥匙轴,也无法下压限位部30,则工作人员无法对操作孔21进行操作,进而以实现了断路器合闸时不允许操作隔离开关的功能;在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且操作隔离开关的过程中,通过打开操作孔21,在钥匙轴转动过程中可推压限位部30带动第一配合部40、第二配合部50向下运动,以使第二配合部50与位于其下方的合闸顶板70限位止挡,此时能够防止断路器合闸,进而提升了断路器、三工位开关的使用安全性。同时,上述设置使得联锁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操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联锁机构的可靠性较差、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在合闸顶板70被限位止挡且无法运动时,合闸线圈140的铁芯也无法动作,进而能够防止断路器进行合闸。
如图1至图3所示,联锁组件还包括导向杆80和过渡连接结构90。其中,限位部30设置在导向杆80的一端,第一配合部40和第二配合部50均设置在过渡连接结构90上,过渡连接结构90设置在导向杆80的另一端上且随着导向杆80同步运动。这样,限位部30、第一配合部40以及第二配合部50之间通过导向杆80和过渡连接结构90连接,以使三者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联锁组件的拆装难度,也使得联锁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联锁机构的整体加工成本。同时,上述设置使得联锁组件的升降运动更加平稳,提升了联锁可靠性。
具体地,导向杆80的延伸方向沿联锁机构的高度方向,过渡连接结构90位于限位部30的下方。
如图1至图3所示,联锁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100、弹性结构110及第二支架120。其中,第一支架100设置在断路器10的框架11上,导向杆80穿设在第一支架100上。弹性结构110设置在第一支架100内且与导向杆80连接,以用于向导向杆80施加朝向操作孔21一侧运动的弹性力。第二支架120与第一支架100间隔设置且设置在框架11上,过渡连接结构90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二支架120上。这样,上述设置提升了导向杆80和过渡连接结构90的升降运动稳定性,避免发生偏移或窜动而影响联锁机构的正常使用,提升了连锁机构的联锁可靠性。
具体地,第一支架100固定安装在框架11的顶板上,第二支架120固定安装在框架11上且位于第一支架100的下方,导向杆80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一支架100内,过渡连接结构90与第二支架120可升降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过渡连接结构90为条状结构,条状结构的一端与导向杆80连接,条状结构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120可滑动地连接,第一配合部40和第二配合部50位于条状结构的中部。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过渡连接结构90的升降运动更加平稳,提升了联锁机构的升降可靠性;另一方面使得第一配合部40和第二配合部50在过渡连接结构90上的布局更加合理、紧凑,以随过渡连接结构90同步运动。同时,上述设置使得过渡连接结构9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联锁结构的整体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
具体地,过渡连接结构90的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支架100包括第一板体101、第二板体102及第三板体103。第一板体101具有第一通孔,第二板体102与第一板体101连接且与第一板体101之间呈夹角设置。第三板体103与第二板体102连接且与第二板体102之间呈夹角设置,第三板体103与第一板体101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二通孔。其中,导向杆80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弹性结构110为弹簧且套设在导向杆80外,弹簧的一端用于与导向杆80限位配合,弹簧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一板体101或者第三板体103限位配合。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一支架100为U形结构,弹簧位于U形结构内,第一支架100不仅用于支撑导向杆80,也能够对弹簧进行保护。
具体地,第一板体101和第三板体103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相互垂直设置。
如图1所示,第二支架120上设置有凸部121,过渡连接结构90具有凹部91,凸部121伸入凹部91内且可沿凹部91的延伸方向滑动。其中,凹部91的延伸方向与过渡连接结构90的升降方向一致。这样,通过凸部121和凹部91的上述配合方式能够确保过渡连接结构90相对于第二支架120进行升降运动,以通过上述设置对过渡连接结构90进行导向,提升了过渡连接结构90的升降运动可靠性。
可选地,凹部91为槽孔。
在本实施例中,凹部91为腰形孔。
如图1所示,第一配合部40包括第四板体41和第五板体42。其中,第四板体41与过渡连接结构90连接。第五板体42与第四板体41连接且与第四板体41之间呈夹角设置、与过渡连接结构90之间呈夹角设置,第五板体42用于与拨叉61限位止挡。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一配合部40为折弯板,以确保第一配合部40能够与拨叉61限位止挡,提升了二者的限位配合的可靠性。同时,上述设置使得第一配合部4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一配合部40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配合部50呈板状且沿过渡连接结构90的升降方向延伸。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二配合部5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二配合部50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
如图1至图3所示,限位部30包括连接板31和限位板32。其中,连接板31与导向杆80连接。限位板32与连接板31连接,限位板3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折弯板321,两个折弯板321相互连接且形成容纳凹部322,容纳凹部322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操作孔;各折弯板321的折弯板段用于与操作孔限位配合。这样,上述设置确保限位部30能够与操作孔进行限位配合。
可选地,第一配合部40和第二支架120分别位于过渡连接结构90的两侧;和/或,第二配合部50和第二支架120分别位于过渡连接结构90的两侧。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一配合部40和/或第二配合部50在过渡连接结构90上的布局更加合理、紧凑,提升了过渡连接结构90的空间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80通过螺栓固定在过渡连接结构90上,第一配合部40和第二配合部80均通过螺栓固定在过渡连接结构90上。
如图1所示,联锁机构还包括合闸线圈140,给合闸线圈140通电,合闸线圈140的电磁铁铁芯推动合闸半轴130带动合闸顶板70逆时针转动,以实现断路器的合闸动作。
如图2所示,在断路器合闸后,拨叉61到达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第一配合部40和拨叉61接触,此时若要操作三工位开关,则需要先将联锁机构向下运动,让出三工位操作机构的操作孔21。而由于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拨叉61保持不动,第一配合部40与联锁组件是一起运动的,所以此时联锁组件无法向下运动,三工位机构的操作孔21无法打开,三工位无法操作,断路器合闸后不能操作三工位开关的联锁功能得以实现。
如图3所示,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此时工作人员正在操作隔离开关,整个联锁机构已经向下运动,第二配合部50跟随联锁机构向下运动,与合闸顶板70接触。此时若要合闸,需要合闸线圈140的铁芯动作去顶合闸顶板70,由于合闸顶板70被第二配合部50限制位置而不能运动,所以操作三工位开关时不能操作断路器合闸的联锁功能得以实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联锁机构包括联锁组件和辅助开关装置,联锁组件包括限位部、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限位部与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均连接。在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第一配合部与辅助开关装置的拨叉限位配合,限位部与三工位开关的操作孔限位配合。这样,在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第一配合部不可进行升降,则与第一配合部连接的限位部也不可运动,此时限位部能够与操作孔进行限位配合,进而无法转动钥匙轴,也无法下压限位部,则工作人员无法对操作孔进行操作,进而以实现了断路器合闸时不允许操作隔离开关的功能;在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且操作隔离开关的过程中,通过打开操作孔,在钥匙轴转动过程中可推压限位部带动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向下运动,以使第二配合部与位于其下方的合闸顶板限位止挡,此时能够防止断路器合闸,进而提升了断路器、三工位开关的使用安全性。同时,上述设置使得联锁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操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联锁机构的可靠性较差、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联锁机构,用于对断路器(10)和三工位开关(20)进行联锁,所述联锁机构包括辅助开关装置(60),在所述断路器(10)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辅助开关装置(60)的拨叉(61)转动至预设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机构还包括:
联锁组件,包括限位部(30)、第一配合部(40)及第二配合部(50),所述限位部(30)、所述第一配合部(40)以及所述第二配合部(50)同步运动;
其中,在所述断路器(10)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第一配合部(40)与所述拨叉(61)限位配合,所述限位部(30)与所述三工位开关(20)的操作孔(21)限位配合,以对所述三工位开关(20)进行锁定;
在所述断路器(10)处于分闸状态且操作所述三工位开关(20)的过程中,通过打开操作孔(21)并推压所述限位部(30)带动所述第一配合部(40)、所述第二配合部(50)向下运动,以使所述第二配合部(50)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断路器(10)的合闸顶板(70)限位止挡,进而防止所述断路器(10)进行合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组件还包括:
导向杆(80),所述限位部(30)设置在所述导向杆(80)的一端;
过渡连接结构(90),设置在所述导向杆(80)的另一端上且随着所述导向杆(80)同步运动,所述第一配合部(40)和所述第二配合部(50)均设置在所述过渡连接结构(9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组件还包括:
第一支架(100),设置在所述断路器(10)的框架(11)上,所述导向杆(80)穿设在所述第一支架(100)上;
弹性结构(110),所述弹性结构(11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00)内且与所述导向杆(80)连接,以用于向所述导向杆(80)施加朝向所述操作孔(21)一侧运动的弹性力;
第二支架(120),与所述第一支架(100)间隔设置且设置在所述框架(11)上,所述过渡连接结构(90)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1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结构(90)为条状结构,所述条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杆(80)连接,所述条状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120)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配合部(40)和所述第二配合部(50)位于所述条状结构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0)包括:
第一板体(101),具有第一通孔;
第二板体(102),与所述第一板体(101)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板体(101)之间呈夹角设置;
第三板体(103),与所述第二板体(102)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板体(102)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三板体(103)与所述第一板体(101)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导向杆(80)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弹性结构(110)为弹簧且套设在所述导向杆(80)外,所述弹簧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导向杆(80)限位配合,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板体(101)或者所述第三板体(103)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120)上设置有凸部(121),所述过渡连接结构(90)具有凹部(91),所述凸部(121)伸入所述凹部(91)内且可沿所述凹部(91)的延伸方向滑动;其中,所述凹部(9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过渡连接结构(90)的升降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40)包括:
第四板体(41),与所述过渡连接结构(90)连接;
第五板体(42),与所述第四板体(41)连接且与所述第四板体(41)之间呈夹角设置、与所述过渡连接结构(90)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五板体(42)用于与所述拨叉(61)限位止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50)呈板状且沿所述过渡连接结构(90)的升降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0)包括:
连接板(31),与所述导向杆(80)连接;
限位板(32),与所述连接板(31)连接,所述限位板(3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折弯板(321),两个所述折弯板(321)相互连接且形成容纳凹部(322),所述容纳凹部(322)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操作孔(21);各所述折弯板(321)的折弯板段用于与所述操作孔(21)限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40)和所述第二支架(120)分别位于所述过渡连接结构(90)的两侧;和/或,所述第二配合部(50)和所述第二支架(120)分别位于所述过渡连接结构(90)的两侧。
CN202322629002.4U 2023-09-26 2023-09-26 联锁机构 Active CN220914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9002.4U CN220914068U (zh) 2023-09-26 2023-09-26 联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9002.4U CN220914068U (zh) 2023-09-26 2023-09-26 联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4068U true CN220914068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6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29002.4U Active CN220914068U (zh) 2023-09-26 2023-09-26 联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4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67096U (zh) 一种新型平板开关
CN107359534B (zh) 一种sf6断路器专用活门联锁装置
CN220914068U (zh) 联锁机构
CN202855581U (zh) 一种机械联锁装置
CN105336524B (zh) 双电源供电断路器柜供电的机械连锁机构
CN217933519U (zh) 一种开关柜的联锁装置
CN210692391U (zh) 一种带防误合闸装置的断路器
CN208673932U (zh) 一种真空负荷开关柜柜门联锁装置
CN209149974U (zh) 柱上开关辅助断口闭锁主断口的联锁机构
CN109494096B (zh) 一种开关柜的机械联锁操作装置
CN217589953U (zh) 一种小型高压柜活门连锁装置
CN215220627U (zh) 一种开关操作机构的锁定系统
CN213583673U (zh) 一种开关装置
CN213025885U (zh) 一种10kV开关柜接地闸刀解锁装置
CN209859827U (zh) 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
CN110265240B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10296222U (zh) 真空断路器联锁机构
CN201149964Y (zh) 带机械联锁的电动操作机构
CN208673933U (zh) 一种真空负荷开关柜联锁装置
CN208385261U (zh) 电动操作机构的挂锁结构
CN207367815U (zh) 固体绝缘柜联锁装置
CN111446131A (zh) 一种配电电器的状态指示结构
CN211605068U (zh) 一种配电电器的状态指示结构
CN220509910U (zh) 一种隔离机构与断路器机构的联锁装置
CN202721048U (zh) 一种开关电器的机械及电气联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