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8770U -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8770U
CN220908770U CN202322608819.3U CN202322608819U CN220908770U CN 220908770 U CN220908770 U CN 220908770U CN 202322608819 U CN202322608819 U CN 202322608819U CN 220908770 U CN220908770 U CN 220908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ody
steel plate
upper base
vibration isolation
isol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088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传波
丁楠
王子祥
冯传锋
郭高磊
李韦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Lianhe Chuangy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Lianhe Chuangy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Lianhe Chuangy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Lianhe Chuangy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088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8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8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8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上基体和下基体,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的外壁通过钢带连接,所述钢带能够随着上基体晃动,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之间设有能够消除水平变形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部固定在下基体的表面,顶部固定在上基体的底面;该建筑隔震装置在使用时能够提供竖向承载力,还具有优良的水平变形缓冲能力;且整体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满足建筑减震缓冲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板房建筑施工中,一般采用传统的建筑柱与地基相结合,使地基与上层建筑之间硬连接;当遇到地震时,地震波在岩土中引起地质土体震动,尤其是水平方向的震动将更加剧烈,给人们生命与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公告号为CN21202631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设置在地基上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腔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移动座一和移动座二,所述移动座一上设有凹槽一,所述安装筒的内腔设有减震板一,所述减震板一的侧端面位于凹槽一内设置,所述减震板一的侧端面设有与凹槽一内壁连接的减震弹簧一,所述减震板一上贯穿设有减震柱,所述减震柱的下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设有套在减震柱上的减震弹簧三,述限位板的底部设有减震橡胶垫一,所述减震橡胶垫与安装筒内腔底部连接,所述减震柱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房基柱;具有减轻房基晃动和损坏的技术效果。
上述减震装置通过减震弹簧一和减震弹簧二弹力作用下,对地震产生的剪切力进行抵消,从而减轻房基柱的左右晃动;这种方式抗震效果不佳,尤其对上层建筑的水平偏移无法有效缓冲;且整体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较弱,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在使用时能够提供竖向承载力,还具有优良的水平变形缓冲能力;且整体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满足建筑减震缓冲需求的建筑隔震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上基体和下基体,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的外壁通过钢带连接,所述钢带能够随着上基体晃动,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之间设有能够消除水平变形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部固定在下基体的表面,顶部固定在上基体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钢带的两端设有腰孔,所述钢带通过销轴在腰孔处与上基体、下基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连接钢板、下连接钢板和橡胶保护筒,所述上连接钢板与上基体的底面固定连接,下连接钢板与下基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保护筒设在上连接钢板与下连接钢板之间,所述橡胶保护筒的两个开口端分别设有封板,所述橡胶保护筒内设有铅芯、橡胶板和钢板,所述铅芯穿过橡胶板和钢板竖直设立。
优选的,所述铅芯设在橡胶保护筒的轴心。
优选的,所述橡胶板和钢板在橡胶保护筒内逐层交替设立。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上均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端部设有一体成型连接帽,所述连接帽通过另一侧的高强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内均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内设有均匀的设有四组定位筋,所述钢筋笼的上方设有基准钢板,所述基准钢板上设有与定位筋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基准钢板的四个角处设有通孔,所述基准钢板的中心处设有注浆孔。
优选的,所述铅芯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铅芯以橡胶保护筒的轴线阵列设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上基体和下基体,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的外壁通过钢带连接,所述钢带能够随着上基体晃动,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之间设有能够消除水平变形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部固定在下基体的表面,顶部固定在上基体的底面;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建筑隔震装置在使用时具有能够提供竖向承载力,还具有优良的水平变形缓冲能力;且整体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满足建筑减震缓冲需求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隔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隔震装置中基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隔震装置中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隔震装置中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基体;2、下基体;3、减震装置;31、橡胶保护筒;32、上连接钢板;33、下连接钢板;34、铅芯;35、封板;36、橡胶板;37、钢板;4、钢带;41、腰孔;42、销轴;5、加强筋;51、连接帽;6、高强螺栓;7、钢筋笼;71、定位筋;72、基准钢板;73、定位孔;74、注浆孔;7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照图1-6,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上基体1和下基体2,所述上基体1与下基体2的外壁通过钢带4连接,所述钢带4能够随着上基体1晃动,所述上基体1与下基体2之间设有能够消除水平变形的减震装置3,所述减震装置3的底部固定在下基体2的表面,顶部固定在上基体1的底面;震动时上基体1会随着震动不定向晃动,当上基体向右侧水平偏移时,右侧的钢带将在上基体1与下基体2之间挤压折弯,而左侧的钢带将会被(基体的棱边)拉伸折弯,前后两侧的钢带则随着偏移倾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小上基体1的水平偏移;同时减震装置3能够消除水平变形,减小上基础的水片偏移量,起到良好减震、隔震和缓冲效果。
其中所述钢带4的两端设有腰孔41,所述钢带4通过销轴42在腰孔41处与上基体、下基体连接;也就是说,上基体与下基体在竖直平稳状态下,钢带4能够在腰孔内上下晃动;当上基体水平变形偏移时两个相邻的钢带倾斜,反方向的钢带起到拉伸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小上基体1的水平偏移。
在本实用新型方案中,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上连接钢板32、下连接钢板33和橡胶保护筒31,所述上连接钢板32与上基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下连接钢板33与下基体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保护筒31设在上连接钢板32与下连接钢板33之间,所述橡胶保护筒31的两个开口端分别设有封板35,所述橡胶保护筒31内设有铅芯34、橡胶板36和钢板37,所述铅芯34穿过橡胶板36和钢板37并设在橡胶保护筒31的轴心,其中所述橡胶板36和钢板37在橡胶保护筒31内逐层交替设立。
上基体与下基体整体在竖直稳定状态下,减震装置3能够提供足够的竖向承载力,当上基体在下基体的基础上水平变形时,减震装置3还具有极大的水平变形能力,能够有效起到减震 、水平缓冲的效果;当上基体水平变形偏移时,上基体与下基体之间的减震装置3随之倾斜,此时橡胶保护筒31发生形变,而内部的橡胶板36、钢板37和铅芯34随之倾斜,铅芯与叠层的橡胶板能够减小下基体支座系统的变形,同时能够耗散震动,有利于上基体的稳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连接钢板32和下连接钢板33上均设有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的端部设有一体成型连接帽51,所述连接帽51通过另一侧的高强螺栓6连接,高强螺栓6穿过上/下连接钢板与连接帽(加强筋)固定连接,使整体形成一体,稳定性更强。另外所述上基体1与下基体2内均设有钢筋笼7,所述钢筋笼7内设有均匀的设有四组定位筋71,所述钢筋笼7的上方设有基准钢板72,所述基准钢板72上设有与定位筋71相对应的定位孔73,所述基准钢板72的四个角处设有通孔75,所述基准钢板72的中心处设有注浆孔74。
在使用时将基准钢板72盖在钢筋笼7上,并使定位筋71与定位孔73对应,然后使加强筋5在通孔75处穿过基准钢板向钢筋笼内延伸,并将加强筋焊接在钢筋笼内;接着通过模板支护钢筋笼7的周围,最终在注浆孔74处向钢筋笼7内浇注混凝土;最后通过高强螺栓安装减震装置3即可,整体施工精度高、连接紧密,稳定性强。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铅芯34的数量还可以为四个,四个铅芯34以橡胶保护筒31的轴线阵列设立,四个铅芯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均穿过多层橡胶板和钢板,增大整体减震 、水平缓冲的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型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上基体和下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的外壁通过钢带连接,所述钢带能够随着上基体晃动,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之间设有能够消除水平变形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部固定在下基体的表面,顶部固定在上基体的底面;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连接钢板、下连接钢板和橡胶保护筒,所述上连接钢板与上基体的底面固定连接,下连接钢板与下基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保护筒设在上连接钢板与下连接钢板之间,所述橡胶保护筒的两个开口端分别设有封板,所述橡胶保护筒内设有铅芯、橡胶板和钢板,所述铅芯穿过橡胶板和钢板竖直设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的两端设有腰孔,所述钢带通过销轴在腰孔处与上基体、下基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铅芯设在橡胶保护筒的轴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板和钢板在橡胶保护筒内逐层交替设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上均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端部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帽,所述连接帽通过另一侧的高强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内均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内均匀的设有四组定位筋,所述钢筋笼的上方设有基准钢板,所述基准钢板上设有与定位筋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基准钢板的四个角处设有通孔,所述基准钢板的中心处设有注浆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铅芯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铅芯以橡胶保护筒的轴线阵列设立。
CN202322608819.3U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Active CN220908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08819.3U CN220908770U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08819.3U CN220908770U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8770U true CN220908770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8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08819.3U Active CN220908770U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8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40062B (zh) 一种三维隔震结构体系
CN110984068B (zh) 一种高桩码头的抗震复合型高度可调钢支座
CN102936931A (zh) 分区布孔耗能钢板墙
CN112032248A (zh) 一种整体自附抗摇摆竖向三维隔震系统
CN114439123A (zh) 一种竖向抗拉的滑移隔震装置
CN220908770U (zh)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CN21298426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抗震基座
CN212536538U (zh) 一种整体自附抗摇摆竖向三维隔震系统
CN202370097U (zh) 防屈曲支撑橡胶垫隔震支座
CN115387494A (zh) 一种可用于震振双控的三维隔震橡胶支座
CN111576656A (zh) 梁板分离式分层隔震结构
CN214833665U (zh) 一种用于民用建筑的抗震支撑结构
CN113152534A (zh) 一种用于软土地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
JP3823244B2 (ja) 免震構造架構
CN217205675U (zh) 一种隔震支座
CN219711144U (zh) 一种抗震建筑结构和房屋
CN215630797U (zh) 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抗震结构
CN218437595U (zh) 隔震结构防倒塌装置
CN216304916U (zh) 一种轻钢龙骨建筑抗震结构
CN213626138U (zh) 一种隔震橡胶支座
CN218205009U (zh) 一种可用于震振双控的三维隔震橡胶支座
CN215054221U (zh) 一种新型消能墙减震结构
CN21274261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座
CN215330483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
CN220954199U (zh) 一种双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