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8570U - 一种固定结构及台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结构及台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8570U
CN220908570U CN202322630099.0U CN202322630099U CN220908570U CN 220908570 U CN220908570 U CN 220908570U CN 202322630099 U CN202322630099 U CN 202322630099U CN 220908570 U CN220908570 U CN 220908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ixing
mounting
adjusting
dr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300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洪浪
吴俊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300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8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8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8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结构及台盆。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包括安装件和固定组件。其中,安装件用于连接于盆体;固定组件连接于安装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能够相对于安装件转动,使固定件具有适于将下水器压紧于盆体的第一状态和适于将下水器与盆体分离的第二状态。在固定结构应用于台盆时,安装件连接于台盆,固定件具有相对于安装件转动,而将下水器抵紧于盆体的第一状态,以及反向转动而将固定件与下水器分离,使下水器能够与盆体分离的第二状态。固定件通过相对于安装件的转动而能够将下水器抵紧于盆体以及下水器适于与盆体分离,从而下水器的拆装均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结构及台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结构及台盆。
背景技术
下水器能够用于盆体的排水,现有的下水器与盆体的连接一般通过胶水粘接或通过紧固件锁合,虽然能够保证下水器与盆体的连接稳定,但不易拆卸,在出现损坏或需要维护时难以将下水器与盆体分离,给台盆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定结构,能够将下水器固定于盆体,且拆装均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固定结构的台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固定结构,包括:
安装件,用于连接于所述盆体;
固定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件转动,使所述固定件具有适于将所述下水器压紧于所述盆体的第一状态和适于将所述下水器与所述盆体分离的第二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固定结构应用于台盆时,安装件连接于台盆,固定件具有相对于安装件转动,而将下水器抵紧于盆体的第一状态,以及反向转动而将固定件与下水器分离,使下水器能够与盆体分离的第二状态。固定件通过相对于安装件的转动而能够将下水器抵紧于盆体以及下水器适于与盆体分离,从而下水器的拆装均较为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件,所述安装件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件穿设于所述调节槽并能够沿所述调节槽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固定件靠近或远离所述盆体,所述固定件相对于所述调节件转动至第一状态时,所述调节件能够抵接于所述调节槽的内壁而限制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所述第一壁的一侧用于连接于所述盆体,所述第二壁连接于所述第一壁的另一侧并向背离所述第一壁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壁连接于所述第二壁并与所述第一壁相向设置,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三壁之间限定出所述调节槽,所述固定件相对于所述调节件转动至第一状态时,所述调节件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三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壁设置有第一壁面,所述第三壁设置有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沿所述调节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壁面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之间间距最小的一端,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壁面的第一端沿X轴方向具有设定间距,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壁面的第二端朝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件相对于所述调节件转动至第一状态时,所述调节件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一壁设置有定位部,所述第一壁还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定位部和所述连接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壁用于连接所述盆体的一侧,所述定位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壁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定位部用于将所述安装件定位于所述盆体,所述紧固件用于连接于所述盆体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件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安装件设置有第一齿条结构,所述调节件设置有第二齿条结构;
所述第一齿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面,所述第二齿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齿条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齿条结构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移动,和/或,所述第一齿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壁面,所述第二齿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齿条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齿条结构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件包括转动部、抵持部和握持部,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件,所述抵持部和所述握持部绕所述转动部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抵持部用于抵持所述下水器,所述握持部适于被驱动而带动转动部相对于所述调节件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台盆,包括:
盆体,设置有下水口;
下水器,设置有排水通道;
至少一个如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结构,所述安装件连接于所述盆体,所述固定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固定件将所述下水器压紧于所述盆体,且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下水口,所述固定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下水器能够与所述盆体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台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台盆由于使用了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结构,而至少具有固定结构的全部优点,通过固定件相对于安装件转动而使固定件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使下水器的拆装均较为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盆体包括盆体主体和两个安装部,所述盆体主体设置有水槽和连通水槽的下水口,两个所述安装部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下水口的两侧,所述安装件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之间限定出具有开口的安装槽,所述下水器能够由所述开口移入所述安装槽,并使所述排水通道对应于所述下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台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结构与下水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件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安装件100、第一壁110、第一壁面111、第一壁面的第一端1111、第一壁面的第二端1112、连接孔112、定位部113、第二壁120、第三壁130、第二壁面131、第二壁面的第一端1311、第二壁面的第二端1312、调节槽140、第一齿条结构150、第一主体部151、第一突出部152、凹槽153、避让口160;
固定组件200、固定件210、转动部211、抵持部212、过渡面2121、抵持面2122、握持部213;
调节件220、调节部221、连接部222、第二齿条结构223、第二主体部2231、第二突出部2232;
紧固件300;
盆体400、盆体主体410、安装部420、安装槽421;
下水器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参照图1至图7,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结构,用于将下水器500固定于盆体400,固定结构包括安装件100和固定组件200。其中,安装件100用于连接于盆体400。固定组件200连接于安装件100,固定组件200包括固定件210,固定件210能够相对于安装件100转动,使固定件210具有适于将下水器500压紧于盆体400的第一状态和适于将下水器500与盆体400分离的第二状态。
在固定结构应用于台盆时,安装件100连接于台盆,固定件210具有相对于安装件100转动,而将下水器500抵紧于盆体400的第一状态,以及反向转动而将固定件210与下水器500分离,使下水器500能够与盆体400分离的第二状态,例如由图2所示,左侧的固定件210处于第二状态,右侧的固定件210处于第一状态。固定件210通过相对于安装件100的转动而能够将下水器500抵紧于盆体400以及下水器500适于与盆体400分离,从而使下水器500的拆装均较为方便。
参照图1,具体地,盆体400包括盆体主体410和两个安装部420,盆体主体410设置有水槽和连通水槽的下水口,两个安装部420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于下水口的两侧,安装件100连接于安装部420,两个安装部420之间限定出具有开口的安装槽421,下水器500能够由开口移入安装槽421并对应于下水口,随后固定件210转动至第一状态而将下水器500压紧于盆体主体410,从而实现下水器500与盆体400的装配。
参照图2、图3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200还包括调节件220,固定件210转动连接于调节件220,安装件100设置有调节槽140,调节件220穿设于调节槽140并能够沿调节槽140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固定件210靠近或远离盆体400,固定件210相对于调节件220转动至第一状态时,调节件220能够抵接于调节槽140的内壁而限制调节件220相对于安装件100移动。
调节件220穿设于调节槽140并能沿调节槽140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适于不同尺寸的下水器500的压紧定位,且在需要将下水器500与盆体400进行安装或分离时,可将调节件220和固定件210一并沿调节槽140向远离盆体主体410的方向移动,而在固定件210与盆体主体410之间留出较大空间,便于下水器500装卸的进行。需要说明的是,调节槽140的延伸方向为调节槽140中轴线的延伸方向。
参照图2、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210包括转动部211、抵持部212和握持部213,转动部211转动连接于调节件220,抵持部212和握持部213绕转动部21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抵持部212用于抵持下水器500,握持部213适于被驱动而带动转动部211相对于调节件220转动。具体地,抵持部212包括过渡面2121和抵持面2122,过渡面2121为曲面并圆弧过渡至抵持面2122,抵持面2122为平面而适于抵持下水器500。在固定件210向第一状态切换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握持于握持部213而带动转动部211相对于调节件220转动,从而使抵持部212由过渡面2121对应于下水器500转换为抵持面2122对应于下水器500而压紧下水器500于盆体主体410。
参照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件100包括第一壁110、第二壁120和第三壁130,第一壁110的一侧用于连接于盆体400,第二壁120连接于第一壁110的另一侧并向背离第一壁110的方向延伸,第三壁130连接于第二壁120并与第一壁110相向设置,第一壁110、第二壁120和第三壁130之间限定出调节槽140,固定件210相对于调节件220转动至第一状态时,调节件220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抵接于第一壁110和第三壁130。
具体地,安装件100包括两个第二壁120和两个第三壁130,两个第二壁120沿第一壁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三壁130向相互朝向的方向延伸,两个第三壁130分别和第一壁110之间限定出调节槽140,而调节件220包括连接部222和两个调节部221,连接部222连接两个调节部221,两个调节部221分别穿设于两个调节槽140,当固定件210处于第一状态时,两个调节部221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均抵接于对应的第一壁110和第三壁130,两个调节部221同时受力而阻碍调节件220相对于调节槽140延伸方向的移动,使固定件210处于第一状态的稳定性得到提升。
同时,两个第三壁130之间限定出避让口160,在固定件210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的过程中,固定件210远离盆体主体410的一端能够越过避让口160而使固定件210能够继续相对调节件220转动,使抵持部212能够抵持到位而将下水器500压紧于盆体主体410。
参照图2、图3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110设置有第一壁面111,第三壁130设置有第二壁面131,第一壁面111和第二壁面131沿调节槽14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壁面的第一端1111和第二壁面的第一端1311为第一壁面111和第二壁面131间距最小的一端,第一壁面的第一端1111和第二壁面的第一端1311沿X轴方向具有设定间距,第一壁面的第二端1112和第二壁面的第二端1312朝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在固定件210相对于调节件220转动至第一状态时,调节件220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抵接于第一壁面111和第二壁面131。
在固定件210处于第一状态时,固定组件200整体会受到来自下水器500的反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方向平行于Z轴方向,反作用力可以被分解为一个沿握持部213延伸方向的力和一个垂直于握持部213延伸方向的力,沿握持部213延伸方向的力可以通过摩擦力或设置齿条结构加以平衡,而垂直于握持部213延伸方向的力则会对固定组件200施加力矩,而第一壁面111和第二壁面131施加于调节件220两侧的作用力能够平衡上述力矩,使固定件210处于第一状态时,固定结构整体保持稳定。
参照图2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200还包括紧固件300,第一壁110设置有定位部113,第一壁110还设置有连接孔112,定位部113和连接孔112均设置于第一壁110用于连接盆体400的一侧,定位部11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壁120的延伸方向相反,定位部113用于将安装件100定位于盆体400,紧固件300用于连接于盆体400并穿设于连接孔112。
具体地,安装部420还设置有定位孔和通孔,安装固定组件200时,需先将固定组件200穿设于调节槽140中,再将第一壁110与安装部420连接,连接时将定位部113穿设于定位孔,并将紧固件300由背离安装槽421的一侧穿设于通孔并连接于连接孔112,从而实现安装件100与安装部420的连接。其中,定位部113大致呈圆柱状,定位部113穿设于定位孔中,在能够保证安装件100安装于安装部420的位姿正确的同时,也能够与紧固件300共同受力而提升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紧固件300可以选择为螺钉,连接孔112为螺纹孔,通过紧固件300与连接孔112的旋合而实现安装件100与安装部420之间的稳定连接。
参照图4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220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安装件100设置有第一齿条结构150,调节件220设置有第二齿条结构223;第一齿条结构150设置于第一壁面111,第二齿条结构223设置于第一侧,第一齿条结构150能够与第二齿条结构223相互配合,以限制调节件220相对于安装件100移动,和/或,第一齿条结构150设置于第二壁面131,第二齿条结构223设置于第二侧,第一齿条结构150能够与第二齿条结构223相互配合,以限制调节件220相对于安装件100移动。
第一齿条结构150包括第一主体部151和多个第一突出部152,多个第一突出部152沿对应壁面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例如第一齿条结构150设置于第一壁面111时,多个第一突出部152沿第一壁面11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相邻第一突出部152之间限定出凹槽153,第二齿条结构223包括第二主体部2231和多个第二突出部2232,第二齿条结构223设置于对第一齿条结构150所在壁面的一侧,在固定件210处于第一状态时,至少部分第二突出部2232卡接于凹槽153中,以限制调节件220相对于安装件100移动。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台盆,包括盆体400、下水器500和至少一个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结构。其中,盆体400设置有下水口;下水器500设置有排水通道;安装件100连接于盆体400,固定件210处于第一状态时,固定件210将下水器500压紧于盆体400,且排水通道连通下水口,固定件210处于第二状态时,下水器500能够与盆体400分离。台盆由于使用了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结构,而至少具有固定结构的全部优点,通过固定件210相对于安装件100转动而使固定件210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使下水器500的拆装均较为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台盆还包括密封件(图上未示出),密封件设置于下水器500与盆体主体410之间,密封件套设于下水器500而能够避免水流由下水器500和盆体主体410之间的间隙流出,其中,密封件可以选择由可变形材质例如硅胶制成,在固定件210将下水器500压紧于盆体主体410时,密封件会受力而发生形变,从而进一步贴合下水器500和盆体主体410的表面,从而进一步提升防水性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固定结构,用于将下水器固定于盆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件,用于连接于所述盆体;
固定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件转动,使所述固定件具有适于将所述下水器压紧于所述盆体的第一状态和适于将所述下水器与所述盆体分离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件,所述安装件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件穿设于所述调节槽并能够沿所述调节槽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固定件靠近或远离所述盆体,所述固定件相对于所述调节件转动至第一状态时,所述调节件能够抵接于所述调节槽的内壁而限制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所述第一壁的一侧用于连接于所述盆体,所述第二壁连接于所述第一壁的另一侧并向背离所述第一壁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壁连接于所述第二壁并与所述第一壁相向设置,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三壁之间限定出所述调节槽,所述调节件设置有调节部,所述固定件相对于所述调节件转动至第一状态时,所述调节部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三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壁和两个所述第三壁,两个所述第二壁沿所述第一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三壁向相互朝向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三壁分别和所述第一壁之间限定出调节槽,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部和两个所述调节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调节部,两个所述调节部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调节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设置有第一壁面,所述第三壁设置有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沿所述调节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壁面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之间间距最小的一端,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壁面的第一端沿X轴方向具有设定间距,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壁面的第二端朝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件相对于所述调节件转动至第一状态时,所述调节件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一壁设置有定位部,所述第一壁还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定位部和所述连接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壁用于连接所述盆体的一侧,所述定位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壁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定位部用于将所述安装件定位于所述盆体,所述紧固件用于连接于所述盆体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安装件设置有第一齿条结构,所述调节件设置有第二齿条结构;
所述第一齿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面,所述第二齿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齿条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齿条结构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移动,和/或,所述第一齿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壁面,所述第二齿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齿条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齿条结构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转动部、抵持部和握持部,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件,所述抵持部和所述握持部绕所述转动部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抵持部用于抵持所述下水器,所述握持部适于被驱动而带动转动部相对于所述调节件转动。
9.台盆,其特征在于,包括:
盆体,设置有下水口;
下水器,设置有排水通道;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固定结构,所述安装件连接于所述盆体,所述固定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固定件将所述下水器压紧于所述盆体,且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下水口,所述固定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下水器能够与所述盆体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台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包括盆体主体和两个安装部,所述盆体主体设置有水槽和连通水槽的下水口,两个所述安装部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下水口的两侧,所述安装件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之间限定出具有开口的安装槽,所述下水器能够由所述开口移入所述安装槽,并使所述排水通道对应于所述下水口。
CN202322630099.0U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固定结构及台盆 Active CN220908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0099.0U CN220908570U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固定结构及台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0099.0U CN220908570U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固定结构及台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8570U true CN220908570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2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30099.0U Active CN220908570U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固定结构及台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8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08570U (zh) 一种固定结构及台盆
EP4097358B1 (en) A bracket for securing a device
CN210867148U (zh) 一种快速防水接头
CN103851581B (zh) 一种灯头组件
CN210266217U (zh) 一种新型柔性防水套管
KR101998573B1 (ko) U자형 볼트
CN219477253U (zh) 一种配电箱的走线结构
JP2625616B2 (ja) アルミ製フレキシブルダクトの接続装置
CN213420039U (zh) 一种压力平衡式单座调节阀
RU2076175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крепления для мойки
CN210577484U (zh) 一种单面压紧式电缆卡
CN216641774U (zh) 一种防脱落的铰链及门体安装结构
CN219723497U (zh) 一种打胶治具
CN219247943U (zh) 太阳能摄像头
CN220506017U (zh) 一种可调型圆管吊装用卡具
CN220301939U (zh) 一种执手与传动轴的快装连接结构及相关结构
CN115076492B (zh) 一种墙装固定装置、墙装水龙头及墙装花洒
CN209638935U (zh) 一种结合紧密的三防led灯的电源安装结构
CN215185803U (zh) 一种光电器件管壳引线口线缆托架
CN218818630U (zh) 一种连接管道安装架
CN210181105U (zh) 一种绝缘性好的单相电能表壳体
CN219697539U (zh) 光伏设备安装支架和光伏发电系统
CN214301998U (zh) 一种性能稳定的水龙头固定装置
KR200322165Y1 (ko) 파이프 클램프.
CN213511546U (zh) 一种板材结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