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5109U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5109U
CN220905109U CN202322946651.7U CN202322946651U CN220905109U CN 220905109 U CN220905109 U CN 220905109U CN 202322946651 U CN202322946651 U CN 202322946651U CN 220905109 U CN220905109 U CN 220905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vehicle body
body structure
hinge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466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光辉
江能辉
张风利
曹俊华
梁茂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Byd Automobile Co ltd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Byd Automobile Co ltd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Byd Automobile Co ltd,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Byd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466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5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5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5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所述车身结构包括前舱总成和防撕裂板,所述前舱总成包括A柱加强板和加强横梁;所述防撕裂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部分非直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A柱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加强横梁连接。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A柱受到的挤压,提高乘员舱结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车身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汽车碰撞安全性重视度逐渐提高,各国的有关部门都在本国的相关法规和评价规范中不断地改进和补充一些乘用车的碰撞安全性能的试验条件,以提高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例如要求车身乘员舱在更多工况下承受更大碰撞力而有相对比较小的变形。
然而,在汽车发生正面25%偏置碰撞时,轮胎受力容易向后挤压A柱,导致A柱变形并侵入乘员舱,进而降低了乘员舱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其中,所述车身结构包括:
前舱总成,所述前舱总成包括A柱加强板和加强横梁;
防撕裂板,所述防撕裂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部分非直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A柱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加强横梁连接。
可选地,所述A柱加强板具有第一连接部;
所述前舱总成还包括A柱内板,所述A柱内板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防撕裂板还包括防护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防护槽内。
可选地,所述前舱总成还包括前风窗下横梁和前围板,所述A柱内板、前风窗下横梁和前围板两两固定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铰链总成和车门,所述铰链总成一端与所述前舱总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门连接。
可选地,所述铰链总成包括铰链座板、铰链柱和铰链页板,所述铰链座板与所述A柱加强板连接,所述铰链页板与所述车门连接,所述铰链柱用于将所述铰链座板与所述铰链页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防撕裂板的第一端具有朝向所述铰链总成延伸的延伸部。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为楔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防撕裂板为L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身结构,当轮胎挤压到所述防撕裂板后,由于所述防撕裂板与所述加强横梁连接,所以所述防撕裂板能够将受到的一部分力分散到所述加强横梁上,进而显著地降低了A柱所受到的挤压,提高了所述A柱的可靠性,并且还避免了所述A柱受力发生变形而侵入乘员舱,有效地提高了乘员舱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车身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车身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车身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车身结构的轴测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铰链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前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铰链总成与车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柱加强板;111、第一连接部;12、加强横梁;13、A柱内板;131、第二连接部;14、前风窗下横梁;15、前围板;2、防撕裂板;21、第一端;22、第二端;23、防护槽;24、延伸部;3、铰链总成;31、铰链座板;32、铰链柱;33、铰链页板;4、车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参照图1至图9,该车身结构包括前舱总成和防撕裂板2,所述前舱总成包括A柱加强板11和加强横梁12;所述防撕裂板2包括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第二端22之间的部分非直板,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A柱加强板11连接,所述第二端22与所述加强横梁12连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防撕裂板2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A柱加强板11与所述加强横梁12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能够使所述防撕裂板2通过螺栓与所述A柱加强板11和所述加强横梁12连接。
当轮胎挤压到所述防撕裂板2后,由于所述防撕裂板2与所述加强横梁12连接,所以所述防撕裂板2能够将受到的一部分力分散到所述加强横梁12上,进而显著地降低了A柱所受到的挤压,提高了所述A柱的可靠性,并且还避免了所述A柱受力发生变形而侵入乘员舱,有效地提高了乘员舱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由于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第二端22之间的部分非直板,所以能够使所述防撕裂板2更好地贴合所述A柱加强板11与所述加强横梁12,有效地避免了所述前舱总成的凸出结构撞击所述防撕裂板2而导致防撕裂板断裂,进一步提高所述A柱受到挤压后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防撕裂板2非直板的设计,还能够在保证所述防撕裂板2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降低所述车身结构重量,减少车辆的制造成本。
其中,所述防撕裂板2也可以与所述A柱加强板11和所述加强横梁12焊接在一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柱加强板11具有第一连接部111;所述前舱总成还包括A柱内板13,所述A柱内板13具有第二连接部131,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1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3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为所述A柱加强板11的外侧翻边,所述第二连接部131为所述A柱内板13外侧翻边。所述A柱加强板11与所述A柱内板13通过外侧翻边焊接在一起,以进一步增强所述A柱的结构强度,提高所述A柱的受挤压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撕裂板2还包括防护槽23,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防护槽23内。
具体地,如图3至图5所示,由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1焊接在一起,所以在汽车发生正面25%偏置碰撞时,轮胎受力会直接挤压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1之间的焊点,所述焊点受到较大拉剪力后发生大面积失效,导致所述A柱加强板11与所述A柱内板13分离,进一步地还会使得车辆结构侵入量不达标,导致车辆在碰撞法规评级中降级。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所述防撕裂板2朝向所述A柱的一侧设置防护槽23,所述防护槽23能够容纳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1,使得在汽车发生正面25%偏置碰撞时,轮胎受力会直接挤压所述防撕裂板2,进而由于所述防撕裂板2与所述加强横梁12连接,所以所述防撕裂板2能够将受到的一部分力分散到所述加强横梁12上,有效地保护了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1之间的连接,降低了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1的撕裂,避免了所述A柱加强板11与所述A柱内板13分离,大大地提高了乘员舱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舱总成还包括前风窗下横梁14和前围板15,所述A柱内板13、前风窗下横梁14和前围板15两两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1、图2、图6和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前风窗下横梁14的下端与所述前围板15的上端焊接在一起;所述A柱内板13、前风窗下横梁14和前围板15具有内侧翻边,所述A柱内板13、前风窗下横梁14和前围板15通过内侧翻边焊接在一起。
从而,在所述A柱受到挤压时,能够将所述A柱受到的一部分力分散到所述前风窗下横梁14和前围板15上,以进一步提高所述A柱的可靠性,提高乘员舱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加强横梁12的后端与所述前围板15的前端焊接在一起,所述加强横梁12的侧边与所述A柱内板13的侧边焊接在一起,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所述A柱的可靠性。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述A柱内板13、前风窗下横梁14和前围板15也可以两两螺接在一起,所述加强横梁12与所述A柱内板13和所述前围板15也可以螺接在一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铰链总成3和车门4,所述铰链总成3一端与所述前舱总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门4连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铰链总成3将前舱总成和车门4连接在一起,所述前舱总成设置有防撕裂板2,所述防撕裂板2能够在汽车发生正面25%偏置碰撞时,避免轮胎直接撞击所述铰链总成3而导致所述车门4脱落,进一步提高了乘员舱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链总成3包括铰链座板31、铰链柱32和铰链页板33,所述铰链座板31与所述A柱加强板11连接,所述铰链页板33与所述车门4连接,所述铰链柱32用于将所述铰链座板31与所述铰链页板33连接。
具体地,如图3、图6和图9所示,所述A柱加强板11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车门4设置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能够使得所述铰链座板31通过螺栓与所述A柱加强板1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安装孔能够使得所述铰链页板33通过螺栓与所述车门4连接在一起。
从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所述铰链座板31和铰链页板33的设置,有效地简化了所述车门4的连接结构,降低了车辆的制造成本。
其中,如图7所示,所述铰链座板31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铰链页板33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铰链柱32转动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铰链座板31和铰链页板33连接,有效地提高了所述车门4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撕裂板2的第一端21具有朝向所述铰链总成3延伸的延伸部24。
具体地,在汽车发生正面25%偏置碰撞时,轮胎撞击A柱有一定几率会向车身外侧偏转并撞击位于所述A柱加强板11上的铰链总成3,导致所述铰链总成3发生失效,严重时还会导致所述车门4脱落,进而让车辆在碰撞法规中评级降级。
因此,如图1、图3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防撕裂板2的延伸部24朝向所述铰链总成3延伸,使得轮胎在撞击A柱向车身外侧偏转时,能够进一步向外偏转,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轮胎直接撞击所述铰链总成3而使所述铰链总成3失效,大大地降低了汽车在发生正面25%偏置碰撞时所述车门4从车辆脱离的可能性,有效地避免了车辆在碰撞法规评级中降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24为楔形结构。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防撕裂板2的侧面为楔形斜面,以使得所述防撕裂板2靠近所述铰链总成3的位置能够更好地遮挡住所述铰链总成3,避免轮胎直接撞击所述铰链总成3而使车门4从车辆脱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撕裂板2为L形。
具体地,如图1、图3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L形的防撕裂板2一方面能够在轮胎挤压到所述防撕裂板2后将所述防撕裂板2受到的一部分力分散到所述加强横梁12上,有效地降低了所述A柱所受到的挤压,提高了乘员舱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能够保护所述A柱加强板11与所述A柱内板13的连接处和铰链总成3,防止所述A柱加强板11与所述A柱内板13分离和所述车门4与车身结构分离,有效地避免了车辆在碰撞法规评级中降级。
此外,所述防撕裂板2还可以是一字形或者圆弧过渡的弯板,其中,所述一字型的防撕裂板2的结构强度大于所述L形的防撕裂板2,以避免所述防撕裂板2在碰撞过程中产生大变形或者断裂失效,所述一字形的防撕裂板2朝向所述铰链总成3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能够引导所述轮胎在撞击A柱向车身外侧偏转时,进一步向外偏转。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防撕裂板2只要能够在碰撞过程中避免产生大变形或者断裂失效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申请在此对所述防撕裂板2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制。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结构。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舱总成,所述前舱总成包括A柱加强板(11)和加强横梁(12);
防撕裂板(2),所述防撕裂板(2)包括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第二端(22)之间的部分非直板,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A柱加强板(11)连接,所述第二端(22)与所述加强横梁(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加强板(11)具有第一连接部(111);
所述前舱总成还包括A柱内板(13),所述A柱内板(13)具有第二连接部(131),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撕裂板(2)还包括防护槽(23),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防护槽(2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总成还包括前风窗下横梁(14)和前围板(15),所述A柱内板(13)、前风窗下横梁(14)和前围板(15)两两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链总成(3)和车门(4),所述铰链总成(3)一端与所述前舱总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门(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总成(3)包括铰链座板(31)、铰链柱(32)和铰链页板(33),所述铰链座板(31)与所述A柱加强板(11)连接,所述铰链页板(33)与所述车门(4)连接,所述铰链柱(32)用于将所述铰链座板(31)与所述铰链页板(3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撕裂板(2)的第一端(21)具有朝向所述铰链总成(3)延伸的延伸部(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4)为楔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撕裂板(2)为L形。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
CN202322946651.7U 2023-10-31 2023-10-31 车身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20905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46651.7U CN220905109U (zh) 2023-10-31 2023-10-31 车身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46651.7U CN220905109U (zh) 2023-10-31 2023-10-31 车身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5109U true CN220905109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2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46651.7U Active CN220905109U (zh) 2023-10-31 2023-10-31 车身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5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29410A (en) Apparatus for reinforcing a body side panel of a motor vehicle
US5115878A (en) Hood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US8602483B2 (en) Vehicle door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KR19980018791A (ko) 보디의 구조체 (Structure of body)
CN107206953B (zh) 车辆的端部构造
CN115107490A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20905109U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5730513A (zh) 车身a立柱上铰链加强结构
CN210063133U (zh) 车身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4823632U (zh) 一种偏置碰撞a柱增强结构和汽车
CN113968281A (zh) 车身结构及汽车
CN213831295U (zh) 汽车车门防撞板
CN217804275U (zh) 一种汽车滑门内板结构及汽车滑门
CN220199425U (zh) 风窗横梁结构及车辆
CN220076506U (zh) 前纵梁加强部件、前纵梁总成、车身及车辆
CN221023867U (zh) 吸能组件、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13771954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机舱防侵入结构
CN220764513U (zh) B柱总成、车身框架及车辆
CN220764514U (zh) A柱前端的防撞结构及车辆
CN118372894A (zh) 一种a柱结构及车辆
CN212149041U (zh) 用于车辆的门槛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21519798U (zh) 侧围组件和车辆
CN212447056U (zh) 带有防撞梁连接支架的车门结构及车辆
CN218616885U (zh) B柱内板下段加强件结构及车辆
CN218877398U (zh) 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