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4039U - 一种挤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挤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4039U
CN220904039U CN202322492817.2U CN202322492817U CN220904039U CN 220904039 U CN220904039 U CN 220904039U CN 202322492817 U CN202322492817 U CN 202322492817U CN 220904039 U CN220904039 U CN 220904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all
die
conductor
ex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928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928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4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4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4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挤出结构,用于在导体上挤出绝缘层,涉及导体绝缘层挤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属于一种挤出结构。包括内模和外模,所述外模周向围绕至少部分所述内模,所述外模与所述内模间形成流道;所述内模包括内壁及套设所述内壁的外壁,所述内壁内空间为贯穿的第一腔体,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为第二腔体;所述导体穿过所述第一腔体,绝缘材料从所述流道挤出包裹在所述导体上形成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材料及所述导体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及所述第一腔体连通形成通道。采用本实用新型挤压出的绝缘层在各个方向上厚度一致。即使导体的轴心与内模的轴心出现偏移,也能生成绝缘层均匀的线缆。

Description

一种挤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体绝缘层挤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属于一种挤出结构。
背景技术
在制作线缆时,需要在导体上挤出绝缘层。挤出工艺会用到的抽真空模具,导体由张力拉直,并穿过内模和外模。内外模之间拉开一定距离形成空腔,由挤出螺杆推出的胶料会沿着空腔向导体方向进行。真空泵会连接内模的内腔,持续抽真空,使得流出外模的胶料会贴合导体从而完成导体线缆的绝缘挤出过程。单层的胶料厚度在出模具口时由管状内模嘴和外模孔之间差值决定的,而在贴合导体这一过程中,而是由真空度而决定的。而这种抽真空的方式,往往会因为导体中心与内模、外模中心不在同一中轴位置而导致导体周围的气压不一致,使得绝缘层厚度不一,严重的会引起外观破皮、褶皱、火花击穿等产品的不良现象。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挤出结构,用于在导体上挤出绝缘层,包括内模和外模,所述外模周向围绕至少部分所述内模,所述外模与所述内模间形成流道;所述内模包括内壁及套设所述内壁的外壁,所述内壁内空间为贯穿的第一腔体,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为第二腔体;所述导体穿过所述第一腔体,绝缘材料从所述流道挤出包裹在所述导体上形成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材料及所述导体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及所述第一腔体连通形成通道。
所述第一腔体的横截面积自远离所述第三腔体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三腔体的一端逐渐减小。
所述第二腔体内均匀设置有连接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的支撑柱。
所述内壁具有伸入所述第三腔体的延长部。
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通过连接部连接。
所述内模、所述连接部及所述外模一体成型。
所述流道的横截面积自远离所述第三腔体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三腔体的一端逐渐减小。
所述导体的截面为圆形或矩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空气从第一腔体进入,从第二腔体被抽走,第二腔体的各个方向空气流量相同,不用担心导体某一侧距离内模的内壁较近而导致抽真空力过大。这样挤压出的绝缘层在各个方向上厚度一致。即使导体的轴心与内模的轴心出现偏移,也能生成绝缘层均匀的线缆。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出结构的绝缘层71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出结构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和图5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1-内模、11-内壁、111-延长部、12-外壁、13-支撑柱、2-外模、3-流道、4-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6-导体、7-绝缘材料、71-绝缘层、8-第三腔体、9-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一种挤出结构,用于在导体6上挤出绝缘层,如图1-图3所示,途中箭头为空气运动方向,包括内模1和外模2,所述外模2周向围绕至少部分所述内模1,所述外模2与所述内模1间形成流道3;所述内模1包括内壁11及套设所述内壁的外壁12,所述内壁11内空间为贯穿的第一腔体4,所述内壁11与所述外壁之间为第二腔体5;所述导体6穿过所述第一腔体4,绝缘材料7从所述流道3挤出包裹在所述导体6上形成所述绝缘层71;所述绝缘材料7及所述导体6间形成第三腔体8;所述第二腔体5、所述第三腔体8及所述第一腔体4连通形成通道。
传统的导体挤管抽真空模具如图4所示,导体由张力拉直,并通过内模、外模。内外模之间拉开一定距离形成空腔,由挤出螺杆推出的胶料会沿着空腔向导体6方向进行。由于胶料在贴合导体6这一过程中,单层的胶料厚度并非同其在出模具口时一样由管状内模和外模之间差值决定的,而是由真空度而决定的。当导体6中心与内模1的中心不在同一中轴位置时,导体6周围的气压不一致,导体6距离内模1更近的一侧由于空间更小其抽真空力就会更大,胶料的厚度就更高,这就导致导体6各个方向的绝缘层71厚度不一,如图5所示,图中箭头为空气运动方向,会引起外观破皮、褶皱、火花击穿等产品的不良现象。本实用新型的内模1设置了连接气泵的第二腔体5,这样空气从第一腔体4进入,从第二腔体5被抽走,第二腔体5各个方向的空气流量相同,不用担心导体6某一侧距离内模1的内壁11较近而导致抽真空力过大。这样挤压出的绝缘层71在各个方向上厚度一致。绝缘材料7通过流道3时会在挤压设备的加热下软化,软化后覆盖在导体6上形成绝缘层。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结构,即使导体6的轴心与内模1的轴心出现偏移,也能生成绝缘层71均匀的线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4的横截面积自远离所述第三腔体8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三腔体8的一端逐渐减小。这样易于对气流的引导,能够使气流平稳的进入第三腔体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体5内均匀设置有连接所述内壁11和所述外壁12的支撑柱13。如图1所示,这样能够保证第二腔体5的每个径向的横截面上,内壁11和外壁12的距离相同,能够保证空气在第二腔体5的各个方向的流动平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壁11具有伸入所述第三腔体8的延长部111。如图2所示,延长部111能够引导绝缘材料7流出流道3,便于在刚开始工作时,用手或其它工具引导绝缘材料7覆盖在导体6上,这样才会形成第三腔体8,第三腔体8连通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5形成能够抽真空的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模1与所述外模2通过连接部9连接。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部9能够支撑流道3,防止内模1和外模2间出现移动,导致流道3的宽度在各个方向不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1、所述连接部9及所述外模2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设计能够使内模1和外模2的放置更为稳定,也能减少加工步骤,增加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道3的横截面积自远离所述第三腔体8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三腔体8的一端逐渐减小。这样有利于挤出绝缘材料7中的气体,并使软化后的绝缘材料7逐渐集中并以合适的横截面积流出流道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体6的截面为圆形或矩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不用考虑导体6各个方向与内壁11的距离,不用担心导体6四周的气压不一致,因此适合各种截面的导体6。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8)

1.一种挤出结构,用于在导体上挤出绝缘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和外模,所述外模周向围绕至少部分所述内模,所述外模与所述内模间形成流道;所述内模包括内壁及套设所述内壁的外壁,所述内壁内空间为贯穿的第一腔体,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为第二腔体;所述导体穿过所述第一腔体,绝缘材料从所述流道挤出包裹在所述导体上形成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材料及所述导体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及所述第一腔体连通形成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横截面积自远离所述第三腔体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三腔体的一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均匀设置有连接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的支撑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具有伸入所述第三腔体的延长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通过连接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挤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所述连接部及所述外模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横截面积自远离所述第三腔体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三腔体的一端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的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CN202322492817.2U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挤出结构 Active CN220904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2817.2U CN220904039U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挤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2817.2U CN220904039U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挤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4039U true CN220904039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9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92817.2U Active CN220904039U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挤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4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07700B2 (en) Coaxial cable of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a fabrication method and tool therefor
US5296188A (en) Methods for forming tubing utilizing suction and pneumatic pressure at the surface of the cooling plug
US8563863B2 (en) Flexible tubing with improved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US7965930B2 (en) Flexible tubing with imbedded helical conductors and method of making
US20140037276A1 (en) Flexible tubing with embedded helical conductors and method of making
FI59216C (fi) Spruthuvud i tryckgjutmaskin foer sprutning av en yttre roerkonstruktion runt ett inre roer eller en inre kabel och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av en yttre baerring i spruthuvudet
US3990828A (en) Apparatus for internally calibrating an extruded synthetic-resin tube
CA2531414A1 (en) Steerable catheter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EP0798010A4 (en) DOUBLE PIPE,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DOUBLE PIPE, BALLOON CATHETER MANUFACTURED FROM DOUBLE PIP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LLOON CATHETER
CN104494100B (zh) 一种挤出机头
JPH09317958A (ja) 複合管
CN220904039U (zh) 一种挤出结构
JP5533672B2 (ja) 電線の製造方法
WO1990014208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tubing utilizing suction and pneumatic pressure at the surface of the cooling plug
JPS5812852B2 (ja) プラスチツクチユウクウセイケイタイオオシダシセイケイスルタメノ オシダシヘツド
EP0381938B1 (en) Cooling plugs in thermoplastic pipe forming apparatus
JP6404618B2 (ja) カテーテル、カテーテル製造用金型、カテーテルの製造方法
EP1027980A4 (en)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TUBE AND EXTRUDER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JP5690563B2 (ja) 被覆杆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208368266U (zh) 一种双层共挤压模
US20060288568A1 (en) Device for fabricating a cellular sheath around a conductor
US20180236194A1 (en) Tracheostomy tube assemblies and inner cannulae
CN204222125U (zh) 一种挤塑模具的改进结构
CN212407841U (zh) 一种内增强中空缠绕管
CN211994126U (zh) 一种pp管外口模及具有其的pp管口模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