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6954U - 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6954U
CN220896954U CN202322317821.5U CN202322317821U CN220896954U CN 220896954 U CN220896954 U CN 220896954U CN 202322317821 U CN202322317821 U CN 202322317821U CN 220896954 U CN220896954 U CN 220896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terminal
heat
edge computing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178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鹏杰
汪开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obile Interne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obile Interne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obile Interne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obile Interne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178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6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6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6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缘计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边缘计算终端盒子,包括用于边缘计算的终端和设置在终端一侧的控制组件;所述终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侧呈阵列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散热孔,用于散发终端的热量;所述外壳的内侧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框架,用于承载电路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框架配合终端的外壳内腔,实现多个电路板的叠板安装,且中间通过限位凸条完成对不同层的电路板的固定,而再配合着导热板和承载软条的使用,能够让安装的电路板使用时的热量顺利的导入至外壳处;同时,配合外壳开设的散热孔和内部的填充间隙,采用高导热效率的填充物,比如导热凝胶,实现对热量的传导。

Description

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缘计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
背景技术
边缘计算盒子或终端盒子是一种用于边缘计算的硬件设备,用于处理和存储数据,并提供计算能力和服务,边缘计算盒子的作用是在边缘端点提供计算能力和服务,减少了与云端的数据传输延迟,并提高了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
一般应用于需要长时间,且稳定使用的数据传输场所,比如门禁处理系统、监控图像处理系统、工业物联网以及物流和运输的行业等,因此在使用时,对于边缘计算盒子的稳定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其能够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下,依旧维持稳定的使用效果,现有的终端盒子大多数为铝合金外壳,且通过紧固件将内部处理的电路板封闭于内侧,实现被动散热的目的,而在使用时,被动散热依靠外壳处的凸条形成的散热鳍片,在没有空气流通或者空气流通不顺畅的时候,其热量堆积速率较快,有因为内部呈封闭状态,导热热量反过来对电路板等器件造成影响,而一旦在内部加装风扇,实现空气流通,此时灰尘等因素会造成装置稳定性下降,基于此,需要对当前的被动散热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边缘计算终端盒子,包括用于边缘计算的终端和设置在终端一侧的控制组件;
所述终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侧呈阵列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散热孔,用于散发终端的热量;
所述外壳的内侧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框架,用于承载电路板;
所述外壳的一侧卡接有可与电路板连接的控制组件,用于对终端进行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腔的内侧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内板,所述内腔的内侧开设有填充间隙,用于填充导热材料,传递热量至散热孔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板的板体处设置有与安装框架贴合的承载软条,用于保障安装框架的连接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且安装有控制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壳体的外侧靠近内腔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区域,通过密封件固定在内腔的一端,且通过线缆与电路板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框架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内侧设置有组合腔,所述组合腔的内壁两侧设置有呈对称设置的一根或多根限位凸条,两根所述限位凸条之间形成固定间隙,用于卡接电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组合腔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卡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安装在外框内侧的电路板一侧贴合,用于热量的传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板的顶部另一侧与承载软条相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框架配合终端的外壳内腔,实现多个电路板的叠板安装,且中间通过限位凸条完成对不同层的电路板的固定,而再配合着导热板和承载软条的使用,能够让安装的电路板使用时的热量顺利的导入至外壳处;
同时,配合外壳开设的散热孔和内部的填充间隙,采用高导热效率的填充物,比如导热凝胶,实现对热量的传导,并且利用散热孔对热量进行传导,避免热量的堆积,且通过控制组件和终端的外壳适配的缘故,满足终端调节控制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终端与控制组件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终端与控制组件组合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终端与控制组件组合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终端;2、控制组件;3、安装框架;
11、外壳;12、散热孔;13、内腔;14、填充间隙;15、承载软条;16、内板;
21、防护壳体;22、控制面板;23、密封区域;
31、导热板;32、组合腔;33、限位凸条;34、外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7,一种边缘计算终端1盒子,包括用于边缘计算的终端1和设置在终端1一侧的控制组件2;
终端1包括外壳11,外壳11的外侧呈阵列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散热孔12,用于散发终端1的热量;
外壳11的内侧开设有内腔13,内腔1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框架3,用于承载电路板;
外壳11的一侧卡接有可与电路板连接的控制组件2,用于对终端1进行控制。
终端1盒子采用具有散热孔12的外壳11,这些散热孔12位于外壳11的外侧阵列设置中。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散发终端1产生的热量,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散热孔12的数量和布局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外壳11的内侧设有内腔13,该内腔13具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各种电子元件和电路板。内侧滑动连接的安装框架3用于承载和固定电路板,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内腔13的设计,可以有效保护内部元件,同时便于维护和更换。
终端1盒子的一侧具备卡接控制组件2的功能。这些控制组件2可与电路板连接,用于对终端1进行控制。控制组件2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设备、网络接口等,提供必要的计算能力和通信功能,实现边缘计算的任务处理和数据交互。
内腔13的内侧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内板16,内腔13的内侧开设有填充间隙14,用于填充导热材料,传递热量至散热孔12处。
内板16的板体处设置有与安装框架3贴合的承载软条15,用于保障安装框架3的连接稳定。
这些内板16的作用是提供内腔13的结构支撑,并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内板16可以采用金属或其他适合的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用性。
在内腔13的内侧开设有填充间隙14,用于填充导热材料。填充间隙14的设计可以是沿着内腔13的纵向或横向开设的空间,以确保导热材料充分填充整个内腔13。导热材料的选择可以是导热胶、导热硅胶或其他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材料,它们能够有效传递内腔13产生的热量至散热孔12处。
在此处优选为GlacierMat材料,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详见于“散热件和电子设备”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2023232117.2)
此外,内板16的板体处设置有与安装框架3贴合的承载软条15。这些软条用于保障安装框架3与内板16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防止其松动或脱落。软条的材质可以是弹性良好的橡胶或硅胶,并且为保持导热的效率,一般优选为导热硅胶片,能够提供一定的缓冲和紧固作用。
通过设置内板16、填充间隙14和承载软条15,可以进一步增加内腔13结构的稳定性和热量传导效率。内板16的作用是在内腔13中提供支撑功能,确保安装框架3稳固地固定在内腔13内侧。填充间隙14的导热材料能够有效传导热量至散热孔12处,实现热量的散发和降温。同时,承载软条15的设置可确保安装框架3与内板16之间的紧密连接,减少振动和松动的可能性。
控制组件2包括防护壳体21,防护壳体21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且安装有控制面板22。
凹槽的设计可以使控制面板22位于终端1盒子的一侧,便于用户对控制组件2进行操作和设置。
防护壳体21的外侧靠近内腔13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区域23,通过密封件固定在内腔13的一端,且通过线缆与电路板相连接。
密封区域23的设计是为了确保内腔13与外部环境的隔离和封闭,以防止外界尘埃、水分或其它异物进入内腔13引起损坏或故障。通过线缆与电路板相连接,可以实现控制组件2与终端1盒子内部电路板的通信和信号传输。
通过上述设计,控制组件2在边缘计算终端1盒子中具有防护壳体21的保护,防止外界对控制面板22的损坏,同时通过凹槽的设计使得控制面板22易于操作和访问。密封区域23的设置确保内腔13的封闭性,保护内部元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通过线缆与电路板的连接,实现了控制组件2与终端1盒子内部电路的互联互通。
安装框架3包括外框34,外框34的内侧设置有组合腔32,组合腔32的内壁两侧设置有呈对称设置的一根或多根限位凸条33,两根限位凸条33之间形成固定间隙,用于卡接电路板。
限位凸条33的数量和布局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确保电路板的安全固定在组合腔32中。
组合腔32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侧卡接有导热板31,导热板31与安装在外框34内侧的电路板一侧贴合,用于热量的传导,导热板31的顶部另一侧与承载软条15相贴合。
导热板31的设计可以是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金属或导热材料制成,以有效传递产生的热量至盒子的外壳11和散热孔12处。
需要注意的是,导热板31的顶部另一侧与之前提到的承载软条15相贴合。承载软条15位于边缘计算终端1盒子的内腔13内板16上,并与导热板31的另一侧形成紧密连接。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保证导热板31紧密接触内板16,进而提高热量的传导效率。同时,承载软条15的设置能够提供一定的缓冲和支撑作用,增强整个边缘计算终端1盒子的结构稳定性。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包括用于边缘计算的终端(1)和设置在终端(1)一侧的控制组件(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1)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外侧呈阵列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散热孔(12),用于散发终端(1)的热量;
所述外壳(11)的内侧开设有内腔(13),所述内腔(1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框架(3),用于承载电路板;
所述外壳(11)的一侧卡接有可与电路板连接的控制组件(2),用于对终端(1)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13)的内侧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内板(16),所述内腔(13)的内侧开设有填充间隙(14),用于填充导热材料,传递热量至散热孔(12)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16)的板体处设置有与安装框架(3)贴合的承载软条(15),用于保障安装框架(3)的连接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2)包括防护壳体(21),所述防护壳体(21)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且安装有控制面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21)的外侧靠近内腔(13)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区域(23),通过密封件固定在内腔(13)的一端,且通过线缆与电路板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3)包括外框(34),所述外框(34)的内侧设置有组合腔(32),所述组合腔(32)的内壁两侧设置有呈对称设置的一根或多根限位凸条(33),两根所述限位凸条(33)之间形成固定间隙,用于卡接电路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腔(32)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卡接有导热板(31),所述导热板(31)与安装在外框(34)内侧的电路板一侧贴合,用于热量的传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31)的顶部另一侧与承载软条(15)相贴合。
CN202322317821.5U 2023-08-26 2023-08-26 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 Active CN220896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7821.5U CN220896954U (zh) 2023-08-26 2023-08-26 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7821.5U CN220896954U (zh) 2023-08-26 2023-08-26 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6954U true CN220896954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6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17821.5U Active CN220896954U (zh) 2023-08-26 2023-08-26 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69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041629C (en) Thermally controlled equipment cabinet
WO2010074398A2 (ko) 분진 방지 및 진동에 강한 산업용 컴퓨터
US20110203770A1 (en) Equipment case
US20090073654A1 (en) Compact surface-mount heat exchanger
US7457123B1 (en) Chassis mounted heat sink system
CN220896954U (zh) 一种边缘计算终端盒子
JP2001068880A (ja) 通信機器の放熱構造
JP2001244664A (ja) 屋外設置電子機器の放熱構造
CN215187943U (zh) 电控盒及冷藏车用制冷机组
CN211128745U (zh) 电机控制器
CN210328410U (zh) 一种增益放大器的散热结构
CN112701880A (zh) 一种功率电源的电容器模块绝缘散热方式
CN113409833A (zh) 一种结合防震的散热结构、储存装置及散热结构安装方法
KR100918832B1 (ko) 무선통신 중계기
JP2007173578A (ja) 屋外設置機器の放熱構造
CN218940755U (zh) 应急电源
CN219246835U (zh) 一种具备散热保护结构的电池外壳
CN215773926U (zh) 一种支撑座及电子设备
CN217389298U (zh) 一种监控设备
CN218125252U (zh) 一种电池组结构
CN210324066U (zh) 电脑板散热装置及电控箱体
JP5992235B2 (ja) 制御装置
CN117748010B (zh)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20210828U (zh) 主控板散热外壳
EP405429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enclosing frame, circuit board hav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