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9454U - 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9454U
CN220889454U CN202322415658.6U CN202322415658U CN220889454U CN 220889454 U CN220889454 U CN 220889454U CN 202322415658 U CN202322415658 U CN 202322415658U CN 220889454 U CN220889454 U CN 220889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jacking
bottom plate
jacking head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56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波
刘念
谭毅
李彦东
张玉
王永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156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9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9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94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结构模板支撑领域中的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包括接头上顶托、接头下顶托、与铝模板连接的接头组件,接头上顶托包括上顶托头部、设置在上顶托头部的底部的上顶托尾部,接头下顶托包括下顶托头部、设置在下顶托头部的底部的下顶托尾部,上顶托头部与下顶托头部抵接,上顶托尾部与接头组件的底部连接,下顶托尾部与盘扣架的顶部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顶托调运木方的转运效率低,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影响了施工效率的问题,其通过上顶托头部与下顶托头部抵接,抗扭转能力强,便于对铝模板回顶加固,起到上顶下托的作用,以对铝模板实现支撑,无需采用木方支撑铝模板,安装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模板支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建筑领域,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建筑技术应用也越来越丰富,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地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模板支撑材料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盘扣架是一种新型脚手架,也称为菊花盘式脚手架、插盘式脚手架、轮盘式脚手架或扣盘式脚手架。这种脚手架采用热镀锌材料制作,具有牢固的特点,采用铝合金结构钢制作,强度比普通碳钢脚手架高两倍左右。盘扣式脚手架采用插销式连接方法,连接更为牢固,其主要应用于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室外装修和舞台搭建等领域,具有支撑力强、承载能力强、安全性高、灵活性大等特点。
在高大模板建设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在盘扣架的顶部设置顶托,顶托上放置有木方,盘扣架通过顶托和木方来支撑模板,顶托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整体性,起到平衡的作用。顶托在使用时,需要人工抬运或者使用手动搬运车进行搬运木方至顶托上,然后顶托调运木方至作用面,然而,顶托调运木方的转运效率低,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影响了施工效率。
以上缺陷,亟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顶托调运木方的转运效率低,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影响了施工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包括接头上顶托、接头下顶托、与所述铝模板连接的接头组件,所述接头上顶托包括上顶托头部、设置在所述上顶托头部的底部的上顶托尾部,所述接头下顶托包括下顶托头部、设置在所述下顶托头部的底部的下顶托尾部,所述上顶托头部与所述下顶托头部抵接,所述上顶托尾部与所述接头组件的底部连接,所述下顶托尾部与所述盘扣架的顶部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接头横杆、接头竖杆,所述接头横杆与所述铝模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接头竖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接头横杆与所述铝模板连接,所述接头竖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顶托尾部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接头横杆与所述接头竖杆垂直设置。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顶托尾部上设有插接孔,所述接头竖杆与所述插接孔插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下顶托尾部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下顶托尾部与所述盘扣架的盘扣杆螺纹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顶托头部包括上顶托头部底板、两个相对设置的上顶托头部侧板,所述上顶托头部底板与两个所述上顶托头部侧板形成用于限制所述接头下顶托旋转的第一限位腔,所述下顶托头部包括下顶托头部底板、两个相对设置的下顶托头部侧板,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与两个所述下顶托头部侧板形成用于限制所述接头上顶托旋转的第二限位腔,且所述上顶托头部底板与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抵接,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腔内,至少一部分所述上顶托头部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的底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侧与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侧与所述下顶托尾部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筋为柱状。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中,接头组件与铝模板连接,上顶托头部与下顶托头部抵接,上顶托尾部与接头组件的底部连接,下顶托尾部与盘扣架的顶部连接,即盘扣架通过上顶托头部与下顶托头部抵接,抗扭转能力强,便于对铝模板回顶加固,起到上顶下托的作用,以对铝模板实现支撑,本实用新型无需采用木方支撑铝模板,安装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整体建设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接头上顶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接头下顶托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接头组件;11、接头横杆;12、接头竖杆;2、接头上顶托;21、上顶托头部;211、上顶托头部底板;212、上顶托头部侧板;22、上顶托尾部;3、接头下顶托;31、下顶托头部;311、下顶托头部底板;312、下顶托头部侧板;32、下顶托尾部;33、加强筋;4、铝模板;5、盘扣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包括接头组件1、接头上顶托2、接头下顶托3,接头组件1用于与铝模板4连接,接头上顶托2用于与接头组件1连接,接头下顶托3用于与盘扣架5,且接头上顶托2与接头下顶托3抵接。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接头组件1包括接头横杆11、接头竖杆12,接头横杆11与铝模板4的底部连接,接头竖杆12的一端穿过接头横杆11与铝模板4连接,接头竖杆12的另一端与上顶托尾部22连接。此外,接头横杆11与接头竖杆12垂直设置,提高接头组件1的结构强度,有助于对铝模板4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4、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接头上顶托2包括上顶托头部21、设置在上顶托头部21的底部的上顶托尾部22,接头下顶托3包括下顶托头部31、设置在下顶托头部31的底部的下顶托尾部32,上顶托头部21与下顶托头部31抵接,上顶托尾部22与接头组件1的底部连接,下顶托尾部32与盘扣架5的顶部连接,即盘扣架5通过上顶托头部21与下顶托头部31抵接,抗扭转能力强,便于对铝模板4回顶加固,起到上顶下托的作用,以对铝模板4实现支撑,本实用新型无需采用木方支撑铝模板4,安装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整体建设工期。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顶托头部21包括上顶托头部底板211、两个相对设置的上顶托头部侧板212,上顶托头部底板211与两个上顶托头部侧板212形成用于限制接头下顶托3旋转的第一限位腔,下顶托头部31包括下顶托头部底板311、两个相对设置的下顶托头部侧板312,下顶托头部底板311与两个下顶托头部侧板312形成用于限制接头上顶托2旋转的第二限位腔,且上顶托头部底板211与下顶托头部底板311抵接,实现对铝模板4的支撑。此外,下顶托头部底板311设置在第一限位腔内,至少一部分上顶托头部底板211设置在第二限位腔内,便于对接头下顶托3的盘扣架5进行微调,提高对铝模板4的支撑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上顶托头部侧板212均与上顶托头部底板211垂直设置,且上顶托头部底板211的长度为19cm~21cm,可以设计上顶托头部底板211的长度为20.5cm。此外,上顶托头部底板211的宽度为15.5cm~17.5cm,可以设计上顶托头部底板211的宽度为16cm。另外,上顶托尾部22为柱状。当然,在实际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上顶托头部底板211的长度和宽度。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顶托尾部22上设有插接孔,且插接孔贯穿上顶托头部21,接头竖杆12与插接孔插接,即接头上顶托2与接头组件1可拆卸连接,便于盘扣架5与铝模板4进行接头,同时还便于接头上顶托2的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下顶托头部侧板312均与下顶托头部底板311垂直设置,且下顶托头部底板311的长度为18cm~20cm,可以设计下顶托头部底板311的长度为19.5cm。此外,下顶托头部底板311的宽度为15cm~17cm,可以设计下顶托头部底板311的宽度为15.5cm。另外,下顶托尾部32为柱状。下顶托尾部32的直径为38mm~40mm,下顶托尾部32的长度为40cm~70cm,可以设计下顶托尾部32的直径为39mm,下顶托尾部32的长度为50cm。当然,在实际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下顶托头部底板311的长度和宽度、下顶托尾部32的直径和长度。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下顶托尾部32表面设有螺纹,下顶托尾部32与盘扣架5的盘扣杆螺纹连接,可以调节接头下顶托3距离地面的高度,从而准确的对铝模板4进行支撑,便于适应不同的楼层高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下顶托头部底板311的底部设有加强筋33,加强筋33的一侧与下顶托头部底板311连接,加强筋33的另一侧与下顶托尾部32连接,提高接头下顶托3的结构强度,提高对铝膜板的支撑效果。此外,加强筋3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可以设计加强筋33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与下顶托头部底板311连接,另一直角与下顶托尾部32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加强筋33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该直角梯形的一直角边与下顶托头部底板311的底部连接,该直角梯形的另一直角边与下顶托尾部32连接,提高接头下顶托3的结构强度,提高对铝膜板的支撑效果。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加强筋33为柱状,加强筋33的一端与下顶托头部底板311的底部连接,加强筋33的另一端与下顶托尾部32连接,提高接头下顶托3的结构强度,提高对铝膜板的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接头组件1与铝膜板连接,然后将接头上顶托2与接头竖杆12插接,再将接头下顶托3与盘扣架5的螺纹连接,调节接头下顶托3距离的地面的距离,使得接头上顶托2与接头下顶托3抵接,实现对铝模板4的支撑。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上顶托、接头下顶托、与所述铝模板连接的接头组件,所述接头上顶托包括上顶托头部、设置在所述上顶托头部的底部的上顶托尾部,所述接头下顶托包括下顶托头部、设置在所述下顶托头部的底部的下顶托尾部,所述上顶托头部与所述下顶托头部抵接,所述上顶托尾部与所述接头组件的底部连接,所述下顶托尾部与所述盘扣架的顶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接头横杆、接头竖杆,所述接头横杆与所述铝模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接头竖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接头横杆与所述铝模板连接,所述接头竖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顶托尾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横杆与所述接头竖杆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托尾部上设有插接孔,所述接头竖杆与所述插接孔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托尾部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下顶托尾部与所述盘扣架的盘扣杆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托头部包括上顶托头部底板、两个相对设置的上顶托头部侧板,所述上顶托头部底板与两个所述上顶托头部侧板形成用于限制所述接头下顶托旋转的第一限位腔,所述下顶托头部包括下顶托头部底板、两个相对设置的下顶托头部侧板,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与两个所述下顶托头部侧板形成用于限制所述接头上顶托旋转的第二限位腔,且所述上顶托头部底板与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抵接,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腔内,至少一部分所述上顶托头部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的底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侧与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侧与所述下顶托尾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柱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CN202322415658.6U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 Active CN220889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5658.6U CN220889454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5658.6U CN220889454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9454U true CN220889454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42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15658.6U Active CN220889454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94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03287Y (zh) 一种模板支撑架
CN203594213U (zh) 灵活拆装式承重桁架
CN220889454U (zh) 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
CN211666752U (zh) 隧道锁脚锚杆定位装置
CN201053204Y (zh) 建筑模板组合支撑结构
CN210659232U (zh) 顶挂式水平模架体系
CN201347590Y (zh) 一种钢柱接头快速连接校正夹具
CN206616839U (zh) 一种滑动的脚手架
CN210013503U (zh) 一种用于解决楼层间混凝土错台的剪力墙、柱底脚加固器
CN214464175U (zh) 一种组装式盾构/tbm整机空推反力装置
CN205046843U (zh) 一种安装中间加固装置的楼梯踏步模板
CN205077730U (zh) 一种高强度钢筋支撑架
CN210164223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
CN212317547U (zh) 一种新型剪力墙加固支撑系统
CN207673037U (zh) 多用途混凝土构件自动加固装置
CN208151868U (zh) 一种用于钢桁梁拖拉千斤顶放置的反力座装置
CN209114810U (zh) 一种装饰地板安装结构
CN201818036U (zh) 一种轻型斜拉式脚手架
CN208088657U (zh) 一种桁架结构
CN206467990U (zh) 可调式桁架独立支撑系统
CN219175237U (zh) 一种辅助水上钢护筒定位及钢筋笼固定的导向平台
CN206015530U (zh) 一种稳定性能高的钢管立柱支架支撑结构
CN219137703U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冠梁钢支撑z形挂接装置
CN213233530U (zh) 一种可调式挡土墙
CN217232711U (zh) 一种叠合板铝模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