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7204U - 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7204U
CN220887204U CN202322577781.8U CN202322577781U CN220887204U CN 220887204 U CN220887204 U CN 220887204U CN 202322577781 U CN202322577781 U CN 202322577781U CN 220887204 U CN220887204 U CN 220887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reatment
treatment module
floating plate
side wall
pla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777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家兴
邝美娟
蔡苗
宋小毛
李顺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Tianj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Tianj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Tianj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Tianj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777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7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7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7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包括支撑骨架、第一水处理模块以及第二水处理模块,第一水处理模块和第二水处理模块由上至下设置在支撑骨架内,第一水处理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漂浮植物、第一漂浮板、第一填料以及第二漂浮板,第二水处理模块包括沉水植物、底泥托盘、网格笼以及第二填料,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可以根据黑臭水体的情况进行模块增加,以便于提高水处理能力,而通过漂浮植物和沉底植物组成的植物系统可以实现对黑臭水体中污染物的处理,另外通过额外设置的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可以辅助植物系统对黑臭水体进行吸附以及过滤,进一步提高水处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及农村的景观河道、河涌等靠近人类活动的水体,如果超量受纳外源性有机物以及些动植物的腐殖质,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有机加工污染物、畜禽粪便等,加上水体流动性差,复氧能力低,水中的溶解氧就会被快速消耗。当溶解氧下降到一个过低水平时,大量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硫化氢、胺、氨和其他带异味易挥发的小分子化合物,从而散发出臭味。同时,厌氧条件下,底泥沉积物中产生的甲烷、氮气、硫化氢等气体在上升过程中携带污泥进入水相,使水体发黑。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后藻类的大量死亡也会导致季节性水体黑臭现象并产生极其强烈的腥臭味道,使水体出现黑臭现象。
目前在黑臭水体处理领域,常规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等。化学方法如直接加药,见效快、投资省,但也存在持续时间短、运行费用较高的缺点,且药剂沉淀在河床上难以去除和消解,容易形成二次污染。物理方法如河床清理法、定期换水法,存在污染物的转移、工程量较大的缺点。生物方法如植物吸收法,不会二次污染环境,但是也面临治理初期植物生长量未跟上导致水质提升效果较慢,治理或运维过程中,常面临沉水和挺水植物易被水生动物和家禽吃食、非本地植物因长势欠佳需更换植物品种等情况,急需一种可快速实现植物的更新、补种并具备一定的水质提升效果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可以显著改善水体质量,减少黑臭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包括支撑骨架、第一水处理模块以及第二水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水处理模块和第二水处理模块由上至下设置在支撑骨架内;所述第一水处理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漂浮植物、第一漂浮板、第一填料以及第二漂浮板,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在第一漂浮板顶面;所述第二水处理模块包括沉水植物、底泥托盘、网格笼以及第二填料,所述网格笼设置在支撑骨架内部,其底部敞口,所述底泥托盘可拆卸式设置在网格笼底部,所述沉水植物种植在底泥托盘上,并位于网格笼内部,所述第二填料位于网格笼下方,所述第二漂浮板位于网格笼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填料包括改性椰壳炭或竹炭,所述第二填料包括火山岩、陶粒或沸石。
优选的,所述沉水植物包括矮型苦草或狐尾藻。
优选的,所述支撑骨架内侧壁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底泥托盘底部边缘与固定卡扣顶面抵接。
优选的,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支撑骨架外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漂浮板侧壁设置有旋转挂钩,所述旋转挂钩挂接在支撑骨架上。
优选的,还包括转动卡扣,所述转动卡扣设置在支撑骨架内侧壁以及顶面,所述第二漂浮板底面抵接在下方的转动卡扣上,上方的所述转动卡扣位于第一漂浮板的上升路径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卡扣包括转轴、套筒、凸块、挡块以及转动块,所述套筒设置在支撑骨架内侧壁以及顶部,所述转轴设置在转动块的一侧,其两端伸入套筒中,所述挡块设置在套筒内侧壁,所述凸块设置在转轴位于套筒内的部分外壁上,所述挡块位于凸块的转动行程上。
优选的,所述网格笼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侧壁设置有嵌入槽,所述底泥托盘顶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侧壁设置有弹性碰珠,所述第二固定块位于第一固定块一侧,所述弹性碰珠弹出到嵌入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第一水处理模块和第二水处理模块采用上下双层的模块化设置,可以根据水深增加第二水处理模块的层数,通过立体式的设计,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水生植物的生长量和修复材料的负载力,改善黑臭水体,实现高效水处理,同时支撑骨架可以进行拼接扩展,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黑臭水体区域;
②通过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组成的植物系统,可以实现对黑臭水体中污染物的吸收,同时利用根系的泌氧等作用,提高根际区填料的有益微生物群落总量和多样性,也可以起到处理和稳定水质、提高生态功能的目的;
③通过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辅助植物系统进行黑臭水体的处理,可以实现吸附功能,同时可以作为微生物挂膜载体,进一步提高水质处理的效果;
④漂浮植物种植在漂浮板上,可以跟随水位的上升而太高,避免漂浮食物淹死,提高存活率,同时沉水植物所种植的底泥托盘可以进行拆卸,以便于快速实现沉水植物的更新或补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的转动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的网格笼与底泥托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支撑骨架,2为第一水处理模块,3为第二水处理模块,4为漂浮植物,5为第一漂浮板,6为第一填料,7为第二漂浮板,8为沉水植物,9为底泥托盘,10为网格笼,11为第二填料,12为固定卡扣,13为把手,14为旋转挂钩,15为转动卡扣,16为转轴,17为套筒,18为凸块,19为挡块,20为转动块,21为第一固定块,22为嵌入槽,23为第二固定块,24为弹性碰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包括支撑骨架1、第一水处理模块2以及第二水处理模块3,所述第一水处理模块2和第二水处理模块3由上至下设置在支撑骨架1内;所述第一水处理模块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漂浮植物4、第一漂浮板5、第一填料6以及第二漂浮板7,所述漂浮植物4种植在第一漂浮板5顶面;所述第二水处理模块3包括沉水植物8、底泥托盘9、网格笼10以及第二填料11,所述网格笼10设置在支撑骨架1内部,其底部敞口,所述底泥托盘9可拆卸式设置在网格笼10底部,所述沉水植物8种植在底泥托盘9上,并位于网格笼10内部,所述第二填料11位于网格笼10下方,所述第二漂浮板7位于网格笼10上方。
支撑骨架1用于放置到待处理的水体当中,而第一水处理模块2和第二水处理模块3可以分别对黑臭水体进行不同的处理,第一水处理模块2保持在顶层,而第二水处理模块3位于第一水处理模块2的下方,基础的组成结构为第一水处理模块2+第二水处理模块3,可以根据水深增加第二水处理模块3的数量,以便于适用不同情况的黑臭水体,同时根据黑臭水体的区域大小,可以将支撑骨架1拼接在一起进行组合使用。
第一水处理模块2中的漂浮植物4以及第二水处理模块3中的沉水植物8组成植物系统,增加了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作用,同时利用根系的泌氧等作用,提高根际区填料的有益微生物群落总量和多样性,也可以起到处理和稳定水质、提高生态功能的目的,同时为了提高对黑臭水体的处理能力,在第一水处理模块2和第二水处理模块3中分别设置了第一填料6和第二填料11,可以辅助植物系统对黑臭水体进行治理。
对于第一水处理模块2而言,漂浮植物4种植在第一漂浮板5上,第一填料6位于第一漂浮板5和第二漂浮板7之间,当遇到暴雨等水位上升的情况时,顶部的漂浮植物4也会相应被抬高,防止漂浮植物4被淹死,大大提高植物存活率。
对于第二水处理模块3而言,所设置的网格笼10可以避免沉水植物8被鱼吃掉,减少运维阶段沉水植物8补种工作量,而沉水植物8种植在底泥托盘9上,底泥托盘9可以整个从网格笼10上拆卸下来,实现沉水植物8的补充或更新,利于水质净化系统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填料6包括改性椰壳炭或竹炭,所述第二填料11包括火山岩、陶粒或沸石,改性椰壳炭和大块的竹炭内部中空,有利于漂浮,并且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可以作为微生物挂膜的载体,而第二填料11主要起到过滤功能,选用火山岩、陶粒或沸石等质量较大的填料,可以有利于稳定整个装置的重心。
优选的,所述沉水植物8包括矮型苦草或狐尾藻。
漂浮植物4根据水体污染指标进行针对性选择,而沉水植物8选用矮型苦草或狐尾藻可以有效的实现对黑臭水体中污染物的处理。
优选的,所述支撑骨架1内侧壁设置有固定卡扣12,所述底泥托盘9底部边缘与固定卡扣12顶面抵接。
所设置的固定卡扣12主要用于对底泥托盘9起到支撑作用,保证沉水植物8的正常生长。
优选的,还包括把手13,所述把手13设置在支撑骨架1外侧壁。
通过把手13可以实现提拉功能,便于水生植物的补种。
优选的,所述第一漂浮板5侧壁设置有旋转挂钩14,所述旋转挂钩14挂接在支撑骨架1上。
当整个装置未放入到黑臭水体前,一般会置于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通过旋转挂钩14可以根据培养箱水位将第一漂浮板5挂接在支撑骨架1上,而当整个装置放入到黑臭水体中后,可以将旋转挂钩14收起,以便于第一漂浮板5和第二漂浮板7跟随水位的变化调节漂浮植物4的高度。
优选的,还包括转动卡扣15,所述转动卡扣15设置在支撑骨架1内侧壁以及顶面,所述第二漂浮板7底面抵接在下方的转动卡扣15上,上方的所述转动卡扣15位于第一漂浮板5的上升路径上。
位于下方的转动卡扣15可以翻转到支撑骨架1的外部,当第二水处理模块3放入到支撑骨架1内部后,可以将转动卡扣15翻转到支撑骨架1内部,从而用于对第二漂浮板7进行支撑,位于顶部的转动卡扣15可以翻转到支撑骨架1外部,当第一水处理模块2和第二水处理模块3都放进支撑骨架1内部后,将顶部的转动卡扣15翻转到支撑骨架1内部空间的上方,可以防止第一漂浮板5因为水位过高而漂浮出支撑骨架1外。
优选的,所述转动卡扣15包括转轴16、套筒17、凸块18、挡块19以及转动块20,所述套筒17设置在支撑骨架1内侧壁以及顶部,所述转轴16设置在转动块20的一侧,其两端伸入套筒17中,所述挡块19设置在套筒17内侧壁,所述凸块18设置在转轴16位于套筒17内的部分外壁上,所述挡块19位于凸块18的转动行程上。
转动块20用于对第二漂浮板7进行支撑,其可以带动转轴16在套筒17内部旋转,当转动块20转动到支撑骨架1内部时,挡块19可以对凸块18进行阻挡以及支撑,从而第二漂浮板7可以稳固的置于转动块20上。
优选的,所述网格笼10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1,所述第一固定块21侧壁设置有嵌入槽22,所述底泥托盘9顶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块23,所述第二固定块23侧壁设置有弹性碰珠24,所述第二固定块23位于第一固定块21一侧,所述弹性碰珠24弹出到嵌入槽22中。
将底泥托盘9置于网格笼10下方后,使第二固定块23上升到第一固定块21的一侧,并使弹性碰珠24弹出到嵌入槽22中后,实现底泥托盘9的固定,而当需要更换或补种沉水植物8时,可以直接将底泥托盘9从网格笼10的下方拉出,方便进行局部的更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骨架、第一水处理模块以及第二水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水处理模块和第二水处理模块由上至下设置在支撑骨架内;所述第一水处理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漂浮植物、第一漂浮板、第一填料以及第二漂浮板,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在第一漂浮板顶面;所述第二水处理模块包括沉水植物、底泥托盘、网格笼以及第二填料,所述网格笼设置在支撑骨架内部,其底部敞口,所述底泥托盘可拆卸式设置在网格笼底部,所述沉水植物种植在底泥托盘上,并位于网格笼内部,所述第二填料位于网格笼下方,所述第二漂浮板位于网格笼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包括改性椰壳炭或竹炭,所述第二填料包括火山岩、陶粒或沸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包括矮型苦草或狐尾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内侧壁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底泥托盘底部边缘与固定卡扣顶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支撑骨架外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漂浮板侧壁设置有旋转挂钩,所述旋转挂钩挂接在支撑骨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卡扣,所述转动卡扣设置在支撑骨架内侧壁以及顶面,所述第二漂浮板底面抵接在下方的转动卡扣上,上方的所述转动卡扣位于第一漂浮板的上升路径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卡扣包括转轴、套筒、凸块、挡块以及转动块,所述套筒设置在支撑骨架内侧壁以及顶部,所述转轴设置在转动块的一侧,其两端伸入套筒中,所述挡块设置在套筒内侧壁,所述凸块设置在转轴位于套筒内的部分外壁上,所述挡块位于凸块的转动行程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笼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侧壁设置有嵌入槽,所述底泥托盘顶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侧壁设置有弹性碰珠,所述第二固定块位于第一固定块一侧,所述弹性碰珠弹出到嵌入槽中。
CN202322577781.8U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 Active CN220887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77781.8U CN220887204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77781.8U CN220887204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7204U true CN220887204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80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77781.8U Active CN220887204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7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9834B (zh) 一种风与光耦合的富氧纳米基质复合生态浮床
CN107188318B (zh) 一种黑臭河道污水治理方法
CN105585223B (zh) 一种淡水养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及其方法
CN110627316B (zh) 一种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CN101817615A (zh) 厌氧-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人工湿地处理猪场废水的方法
CN108147546A (zh) 一种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
CN102531181A (zh) 应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净化湖泊水体的组合生态浮床的装置
CN101391855B (zh) 利用高负荷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农村分散污水的方法
CN201737773U (zh) 猪场废水的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
CN103819052B (zh) 一种养殖场废水零排放系统
CN201640155U (zh) 生态猪舍
CN209537207U (zh) 水体净化处理装置
CN109455892A (zh) 用于去除河道底泥中氮、磷和重金属的生态沉床及其方法
CN211871749U (zh) 一种太阳能生态浮岛
CN220887204U (zh) 一种立体式模块化水质提升装置
CN202400905U (zh) 应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净化湖泊水体的组合生态浮床的装置
CN111217494A (zh) 一种太阳能生态浮岛
CN215924718U (zh) 一种改进型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CN206126977U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
CN204265529U (zh) 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
CN204058071U (zh) 被污染河道或江河湖泊原位修复的立体式净水装置
CN209456264U (zh) 一种用于去除河道底泥中氮、磷和重金属的生态沉床
CN202808484U (zh) 强化型人工生物浮岛
CN207002398U (zh) 一种功能性湖泊浮岛
CN2647849Y (zh) 一种污水原位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