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6536U - 一种辅助放线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放线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6536U
CN220886536U CN202322916769.5U CN202322916769U CN220886536U CN 220886536 U CN220886536 U CN 220886536U CN 202322916769 U CN202322916769 U CN 202322916769U CN 220886536 U CN220886536 U CN 220886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base
auxiliary
tool according
st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167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建红
庞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g Hailin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engci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engci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engci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167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6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6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6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放线工装,包括:底座,其顶侧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导柱;螺柱,其以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顶侧;托杆,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托杆的后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螺孔与导孔,所述导柱伸入所述导孔内,所述螺柱与所述螺孔相互配合连接,所述螺柱的顶端连接有辅助转动件,本实用新型可将线卷轻松地上料至托杆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操作更加安全,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放线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辅助放线工装。
背景技术
在对铜线放线加工时,一般会将铜线卷搬送至放线架上,放线架通常包括一个底盘,底盘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立杆,立杆上装有水平延伸的托杆,工人需要将铜线卷搬送至托杆,使得托杆相对穿入铜线卷的中心位置,如此操作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工人将铜线卷靠近托杆放置时容易出现铜线卷放置不稳的问题,导致出现铜线卷掉落砸伤的风险,因此,需要一种可辅助铜线卷放线的工装,提高放线操作时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放线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辅助放线工装,包括:底座,其顶侧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导柱;螺柱,其以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顶侧;托杆,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托杆的后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螺孔与导孔,所述导柱伸入所述导孔内,所述螺柱与所述螺孔相互配合连接,所述螺柱的顶端连接有辅助转动件。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当需要将外设的线卷上料至托杆时,先将线卷放置于底座上,然后通过辅助转动件转动螺柱,由于托杆后端的连接块与螺柱螺纹配合,并且由导柱伸入导孔进行限位,可使得连接块与托杆向下活动,接着将线卷推向螺柱,使得导柱相对穿入线卷的中空位置内,此时可通过辅助转动件反转螺柱,使得连接块与托杆向上活动,将线卷逐渐向上抬升,当线卷移动至合适的高度后可停止转动螺柱,利用螺柱与螺孔的螺纹自锁对连接块与托杆定位,如此可将线卷轻松地上料至托杆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操作更加安全,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杆的外侧套设有缓冲套。托杆连同其外侧的缓冲套相对穿入线卷的中空位置,在对线卷承托时,托杆外侧的缓冲套可对线卷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如此可有效降低线卷放线时向托杆传递的抖动,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托杆前端,所述连接柱的前端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向前方沿远离所述连接柱中心线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限位杆环绕所述连接柱圆周阵列有多个。将线卷上料至托杆前,先将连接柱从托杆前端拆出,然后再进行上料,当上料完成后,再将连接柱装入至托杆前端,利用多个倾斜的限位杆形成一个逐渐向前张开的限位架,可有效限制线卷的前移,对于不同大小的线卷也可以起到同样的限位作用,如此可进一步提高线卷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导柱后方的位置连接有后侧板,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托杆左方的位置设置有左侧板,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托杆右方的位置设置有右侧板。线卷向前放线,而在线卷的左方、右方与后方位置分别设置有左侧板、右侧板与后侧板,可极大地提高线卷在放线时的安全性,有利于降低人们靠近线卷而产生伤害的风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板的后侧以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左侧,所述右侧板的后侧以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右侧,所述后侧板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可对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定位。左侧板与右侧板分别位于后侧板的左右两侧,可相对转动靠近或远离,以此适应不同的线卷大小,当线卷体积较大时,可将左侧板与右侧板相互转动远离,然后利用定位组件对左侧板与右侧板定位,当线卷体积较小时,可将左侧板与右侧板相互转动靠近,然后利用定位组件对左侧板与右侧板定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柱、调节套、左连杆、右连杆与定位销,所述定位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后侧,所述后侧板上位于所述定位柱左右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槽孔,所述调节套套设于所述定位柱外侧,所述左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套的左侧,所述左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槽孔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左侧板上,所述右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套的右侧,所述右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槽孔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右侧板上,所述定位柱的顶侧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调节套并连接于任一个所述定位孔内。当需要转动左侧板与右侧板时,先将定位销从定位孔中移出,然后将调节套沿定位柱的长度延伸方向前后滑动,当调节套向前移动时,调节套通过左连杆与右连杆可分别带动左侧板与右侧板相互转动远离,当调节套向后移动时,调节套通过左连杆与右连杆可分别带动左侧板与右侧板相互转动靠近,完成对调节套的调节后,再将调节套上的定位销穿入与其正对的定位孔内,将调节套与定位柱相对定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上均设置有观察窗。通过观察窗可从左侧板与右侧板观察线卷放线情况,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柱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导柱可从底座上拆出,从而方便对连接块的组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转动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螺柱顶端的转把。当需要转动螺柱时,可着力转把上,从而方便地带动螺柱转动,更加省力,提高使用体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底侧连接有防滑垫。防滑垫可提高底座放置的稳定性,使得整体在工作时不容易在地面上滑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除去左侧板、右侧板与后侧板后的侧视图。
附图中:1-底座、11-导柱、12-螺柱、121-辅助转动件、21-托杆、211-缓冲套、22-连接块、31-连接柱、32-限位杆、41-后侧板、42-左侧板、43-右侧板、51-定位柱、52-调节套、53-左连杆、54-右连杆、55-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与图2,一种辅助放线工装,包括:底座1,其顶侧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导柱11;螺柱12,其以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顶侧;托杆21,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托杆21的后端连接有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上设置有螺孔与导孔,所述导柱11伸入所述导孔内,所述螺柱12与所述螺孔相互配合连接,所述螺柱12的顶端连接有辅助转动件121。
在此辅助放线工装中,当需要将外设的线卷上料至托杆21时,先将线卷放置于底座1上,然后通过辅助转动件121转动螺柱12,由于托杆21后端的连接块22与螺柱12螺纹配合,并且由导柱11伸入导孔进行限位,可使得连接块22与托杆21向下活动,接着将线卷推向螺柱12,使得导柱11相对穿入线卷的中空位置内,此时可通过辅助转动件121反转螺柱12,使得连接块22与托杆21向上活动,将线卷逐渐向上抬升,当线卷移动至合适的高度后可停止转动螺柱12,利用螺柱12与螺孔的螺纹自锁对连接块22与托杆21定位,如此可将线卷轻松地上料至托杆21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操作更加安全,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托杆21上的线卷在放线时会产生震动,震动从托杆21传导至螺柱12上,再继续传导至其他结构,容易影响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杆21的外侧套设有缓冲套211。托杆21连同其外侧的缓冲套211相对穿入线卷的中空位置,在对线卷承托时,托杆21外侧的缓冲套211可对线卷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如此可有效降低线卷放线时向托杆21传递的抖动,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线卷在托杆21上放置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柱31,所述连接柱31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托杆21前端,例如,可将连接柱31通过卡扣连接于托杆21的前端,又或者是将连接柱31通过螺纹连接于托杆21的前端,所述连接柱31的前端连接有限位杆32,所述限位杆32向前方沿远离所述连接柱31中心线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限位杆32环绕所述连接柱31圆周阵列有多个。将线卷上料至托杆21前,先将连接柱31从托杆21前端拆出,然后再进行上料,当上料完成后,再将连接柱31装入至托杆21前端,利用多个倾斜的限位杆32形成一个逐渐向前张开的限位架,可有效限制线卷的前移,对于不同大小的线卷也可以起到同样的限位作用,如此可进一步提高线卷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线卷在放线时丝线会被高速放出,并且丝线直径较小,在高速移动时更加难以观察出来,此时如人们靠近线卷会容易出现伤害,为了在放线的线卷附近形成保护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位于所述导柱11后方的位置连接有后侧板41,所述底座1上位于所述托杆21左方的位置设置有左侧板42,所述底座1上位于所述托杆21右方的位置设置有右侧板43。线卷向前放线,而在线卷的左方、右方与后方位置分别设置有左侧板42、右侧板43与后侧板41,可极大地提高线卷在放线时的安全性,有利于降低人们靠近线卷而产生伤害的风险。
当线卷较小时,左侧板42与右侧板43围设形成较小的空间以装存线卷即可,而当线卷较大时,左侧板42与右侧板43则需要形成较大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42的后侧以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后侧板41的左侧,所述右侧板43的后侧以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后侧板41的右侧,所述后侧板41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可对所述左侧板42与所述右侧板43定位。左侧板42与右侧板43分别位于后侧板41的左右两侧,可相对转动靠近或远离,以此适应不同的线卷大小,当线卷体积较大时,可将左侧板42与右侧板43相互转动远离,然后利用定位组件对左侧板42与右侧板43定位,当线卷体积较小时,可将左侧板42与右侧板43相互转动靠近,然后利用定位组件对左侧板42与右侧板43定位。
定位组件主要用于将可转动的左侧板42与右侧板43锁紧定位,例如,定位组件可直接采用带有角度限制的铰链,左侧板42通过该铰链连接于后侧板41上,当需要转动左侧板42时则解除铰链的转动限制,当调节完成后即对铰链重新锁紧,此时对于右侧板43亦同样如此,而为了可方便同时调节左侧板42与右侧板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柱51、调节套52、左连杆53、右连杆54与定位销55,所述定位柱5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侧板41的后侧,所述后侧板41上位于所述定位柱51左右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槽孔,所述调节套52套设于所述定位柱51外侧,所述左连杆5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套52的左侧,所述左连杆5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槽孔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左侧板42上,所述右连杆5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套52的右侧,所述右连杆5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槽孔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右侧板43上,所述定位柱51的顶侧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销55穿过所述调节套52并连接于任一个所述定位孔内。当需要转动左侧板42与右侧板43时,先将定位销55从定位孔中移出,然后将调节套52沿定位柱51的长度延伸方向前后滑动,当调节套52向前移动时,调节套52通过左连杆53与右连杆54可分别带动左侧板42与右侧板43相互转动远离,当调节套52向后移动时,调节套52通过左连杆53与右连杆54可分别带动左侧板42与右侧板43相互转动靠近,完成对调节套52的调节后,再将调节套52上的定位销55穿入与其正对的定位孔内,将调节套52与定位柱51相对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42与所述右侧板43上均设置有观察窗。通过观察窗可从左侧板42与右侧板43观察线卷放线情况,使用更加方便。
为了方便对整体组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柱11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1上,例如,导柱11底端可直接通过卡扣连接于底座1上,又或者是直接通过螺纹连接于底座1上。导柱11可从底座1上拆出,从而方便对连接块22的组装。
辅助转动件121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如直接采用连接于螺柱12顶端的转轮,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转动件121包括连接于所述螺柱12顶端的转把。当需要转动螺柱12时,可着力转把上,从而方便地带动螺柱12转动,更加省力,提高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的底侧连接有防滑垫。防滑垫可提高底座1放置的稳定性,使得整体在工作时不容易在地面上滑移。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辅助放线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其顶侧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导柱(11);
螺柱(12),其以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顶侧;
托杆(21),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托杆(21)的后端连接有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上设置有螺孔与导孔,所述导柱(11)伸入所述导孔内,所述螺柱(12)与所述螺孔相互配合连接,所述螺柱(12)的顶端连接有辅助转动件(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杆(21)的外侧套设有缓冲套(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柱(31),所述连接柱(31)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托杆(21)前端,所述连接柱(31)的前端连接有限位杆(32),所述限位杆(32)向前方沿远离所述连接柱(31)中心线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限位杆(32)环绕所述连接柱(31)圆周阵列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位于所述导柱(11)后方的位置连接有后侧板(41),所述底座(1)上位于所述托杆(21)左方的位置设置有左侧板(42),所述底座(1)上位于所述托杆(21)右方的位置设置有右侧板(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42)的后侧以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后侧板(41)的左侧,所述右侧板(43)的后侧以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后侧板(41)的右侧,所述后侧板(41)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可对所述左侧板(42)与所述右侧板(43)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柱(51)、调节套(52)、左连杆(53)、右连杆(54)与定位销(55),所述定位柱(5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侧板(41)的后侧,所述后侧板(41)上位于所述定位柱(51)左右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槽孔,所述调节套(52)套设于所述定位柱(51)外侧,所述左连杆(5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套(52)的左侧,所述左连杆(5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槽孔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左侧板(42)上,所述右连杆(5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套(52)的右侧,所述右连杆(5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槽孔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右侧板(43)上,所述定位柱(51)的顶侧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销(55)穿过所述调节套(52)并连接于任一个所述定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42)与所述右侧板(43)上均设置有观察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11)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转动件(121)包括连接于所述螺柱(12)顶端的转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侧连接有防滑垫。
CN202322916769.5U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辅助放线工装 Active CN220886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16769.5U CN220886536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辅助放线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16769.5U CN220886536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辅助放线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6536U true CN220886536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8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16769.5U Active CN220886536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辅助放线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6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8184B1 (en) Three wheel cargo cart with lifting drawbar
US10196229B2 (en) Field and barbed wire unroller apparatus
CN220886536U (zh) 一种辅助放线工装
US4179080A (en) Dolly
DE102017124366A1 (de) Pickup mit ladefläche mit erhöhtem fahrradträger
US3897880A (en) Hay handling apparatus
CN102266877B (zh) 放线装置
US2512534A (en) Elevating device
CN111672085B (zh) 一种球类体育用具的收纳装置
US4318514A (en) Netting applicator
CN214610931U (zh) 一种简易移动电缆支架
CN115462326A (zh) 畜牧用牲畜头部固定装置
CN210896769U (zh) 一种电缆加工用放线车
CN210971834U (zh) 适用于多种包装袋的移动式撑袋架
CN209776478U (zh) 一种民航行李拖运装置
CN213081825U (zh) 移动式脱模车
CN210597101U (zh) 一种安全警戒装置
KR100672091B1 (ko) 견인장치가 구비된 팔레트
AU2021204101B2 (en) Fencing wire unrolling method and rig
CN214755205U (zh) 一种综合布线工程用布线辅助装置
CN214569875U (zh) 一种便于收放线的电缆架
DE939670C (de) Einachs-Abschleppanhaenger fuer Kraftfahrzeuge
CN108147203A (zh) 一种便携式放卷架
CN114261849B (zh) 一种配电线路施工用多地形放线车
CN217837852U (zh) 一种用于配电工程施工的电缆放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8

Address after: 528322, Room 303, Building 5, Fengyingyuan, No. 121 Guidan West Road, Danzao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ang Haili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8241 One of the 9th factory buildings in Xiaxi Industrial Zone, Fengyong Village, Lishu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Zhengci Met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