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7109U - 一种轮椅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椅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7109U
CN220877109U CN202322361479.9U CN202322361479U CN220877109U CN 220877109 U CN220877109 U CN 220877109U CN 202322361479 U CN202322361479 U CN 202322361479U CN 220877109 U CN220877109 U CN 220877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wheelchair
rod
gear
bull st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14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宇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3614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7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7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7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中风患者肩关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椅支撑架。包括轮椅,轮椅的一侧设置有升降结构,升降结构的底侧设置有宽度调节结构,宽度调节结构的内侧设置有夹持结构,升降结构包括支撑板、液压缸、升降板和滑杆,轮椅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轮椅支撑架,装置通过升降结构的设计,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患者肩部的高度进行高度调整,有助于提高装置的灵活性;通过宽度调节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肩部宽度进行宽度调整,使得装置的通用性得到加强;装置通过夹持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夹持患者的胳臂,进而防止患者肩关节下垂,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轮椅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中风患者肩关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椅支撑架。
背景技术
中风偏瘫,需要通过康复锻炼、理疗的方法来防止肩关节脱位,一般中风偏瘫肩关节脱位多是由于局部肌肉得不到活动锻炼,肌肉产生萎缩引起。因此需要加强康复锻炼,抑制肌肉的萎缩,康复锻炼时肩部如果因偏瘫不能活动,可以进行被动锻炼,让康复师或其他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肩关节的活动度训练。理疗可以选择按摩,针灸等方法。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1067542U)公开了一种防止肩关节下垂轮椅支撑架,其解决了现有的肩关节防护装置多为固定在身上的装置,在轮椅的肩关节固定方面还没有稳定的防护装置的弊病;该实用新型包括轮椅、肩关节支架、肩膀支撑杆,轮椅前端固定安装肩关节支架,肩关节支架的侧翼护板固定安装在轮椅前端两侧,侧翼护板左端固定安装支架固定板,支架固定板顶部左端固定安装可调节固定较链,可调节固定较链左端固定安装手臂支撑板,手臂支撑板顶部固定安装肩膀包裹带,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通过肩膀包裹带与固定带将人体的肩膀固定在手臂支撑板上,来防止人体肩关节下垂的问题,同时轮椅安装有可拆卸的肩膀支撑杆,本装置结构简单,提高了轮椅对肩关节护理的实用性。
在使用上述技术时,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该装置缺乏合适的调节结构无法根据患者的高矮胖瘦进行调整夹持,为此,我们设计一种轮椅支撑架,用于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轮椅支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椅支撑架,包括轮椅,所述轮椅的一侧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的底侧设置有宽度调节结构,所述宽度调节结构的内侧设置有夹持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轮椅支撑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支撑板、液压缸、升降板和滑杆,所述轮椅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有升降板,所述轮椅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滑杆,所述升降板和滑杆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轮椅支撑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宽度调节结构包括安装板、第一连接块、第一电机、第一螺杆、连接杆和第二螺杆,所述升降板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连接块,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轮椅支撑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宽度调节结构还包括滑棍和滑块,所述第二螺杆和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滑棍,两个所述滑块均和滑棍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轮椅支撑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连接棍、蜗杆、蜗轮和第一转杆,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底部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侧固定有连接棍,所述连接棍的一侧固定有蜗杆,所述蜗杆底部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内侧固定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和滑块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轮椅支撑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外侧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滑块内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轮椅支撑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块、安装块和夹爪,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连接块,位于所述滑块两侧的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部均固定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夹爪。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轮椅支撑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液压缸、第一电机均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轮椅支撑架,装置通过升降结构的设计,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患者肩部的高度进行高度调整,有助于提高装置的灵活性;
通过宽度调节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肩部宽度进行宽度调整,使得装置的通用性得到加强;
装置通过夹持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夹持患者的胳臂,进而防止患者肩关节下垂,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椅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椅支撑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椅支撑架滑杆和安装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椅支撑架第一螺杆和连接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椅支撑架第二连接块和安装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椅支撑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轮椅;2、支撑板;3、液压缸;4、升降板;5、滑杆;6、安装板;7、第一连接块;8、第一电机;9、滑棍;10、第一螺杆;11、连接杆;12、第二螺杆;13、滑块;14、第二电机;15、第一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7、连接棍;18、蜗杆;19、蜗轮;20、第一转杆;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23、第二转杆;24、第二连接块;25、安装块;26、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背景技术所述的,该装置缺乏合适的调节结构无法根据患者的高矮胖瘦进行调整夹持。
为了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椅支撑架。
具体地,请参考图1-图6,一种轮椅支撑架具体包括:轮椅1,轮椅1的一侧设置有升降结构,升降结构的底侧设置有宽度调节结构,宽度调节结构的内侧设置有夹持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轮椅支撑架,装置通过升降结构的设计,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患者肩部的高度进行高度调整,有助于提高装置的灵活性;通过宽度调节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肩部宽度进行宽度调整,使得装置的通用性得到加强;装置通过夹持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夹持患者的胳臂,进而防止患者肩关节下垂,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参照图1-图6,一种轮椅支撑架,包括轮椅1,轮椅1的一侧设置有升降结构,升降结构的底侧设置有宽度调节结构,宽度调节结构的内侧设置有夹持结构。
升降结构包括支撑板2、液压缸3、升降板4和滑杆5,轮椅1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3,液压缸3的输出端固定有升降板4,轮椅1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滑杆5,升降板4和滑杆5滑动连接,使得升降结构能够根据患者的肩高进行夹持结构的高度调整。
宽度调节结构包括安装板6、第一连接块7、第一电机8、滑棍9、第一螺杆10、连接杆11、第二螺杆12和滑块13,升降板4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6,安装板6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连接块7,其中一个第一连接块7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螺杆10,第一螺杆10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螺杆12,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2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二螺杆12和另一个第一连接块7转动连接,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2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滑块13,两个第一连接块7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滑棍9,两个滑块13均和滑棍9滑动连接,使得宽度调节结构能够根据患者肩部的宽度进行调整。
夹持结构包括第二电机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连接棍17、蜗杆18、蜗轮19、第一转杆20、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第二转杆23、第二连接块24、安装块25和夹爪26,滑块13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5,第一锥齿轮15底部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6的内侧固定有连接棍17,连接棍17的一侧固定有蜗杆18,蜗杆18底部啮合连接有蜗轮19,蜗轮19的内侧固定有第一转杆20,第一转杆20和滑块13转动连接,第一转杆20外侧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21,滑块13内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23,第二转杆23的外侧固定有第二齿轮22,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啮合连接,第一转杆20和第二转杆23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连接块24,位于滑块13两侧的四个第二连接块24的底部均固定有安装块25,两个安装块2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夹爪26,使得夹持结构能够夹持患者的胳臂,有效的防止肩下垂。
支撑板2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液压缸3、第一电机8均和蓄电池电性连接,使得装置能够被电力控制,大大的节省了人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轮椅支撑架,装置通过升降结构的设计,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患者肩部的高度进行高度调整,有助于提高装置的灵活性;通过宽度调节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肩部宽度进行宽度调整,使得装置的通用性得到加强;装置通过夹持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夹持患者的胳臂,进而防止患者肩关节下垂,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轮椅支撑架的使用过程如下:使用者根据患者肩部的高度使液压缸3通电,液压缸3的输出端带动升降板4沿滑杆5滑动升降,进而使得夹持结构能够高度调节,在夹持结构升降到合适的高度后,使用者根据患者的肩宽进行宽度调整,使用者使第一电机8通电转动,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带动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2转动,由于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2的螺纹旋向相反,使得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2的转动带动两个滑块13相互滑动或远离,进而调节了夹持结构的距离,使用者把患者的胳臂放在两个夹爪26之间,使用者使第二电机14通电转动,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带动第一锥齿轮15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15和第二锥齿轮16啮合连接,使得第一锥齿轮15的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16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棍17和蜗杆18转动,由于蜗杆18的底部啮合连接有蜗轮19,使得蜗杆18的转动带动蜗轮19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杆20转动,由于第一转杆20的外侧固定有第一齿轮21,且第一齿轮21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2,使得第一齿轮21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2反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转杆23和第一转杆20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使得安装块25和夹爪26转动方向相反,使得两个夹爪26紧密夹持患者的胳臂,有效的防止中风患者肩关节下垂,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2)

1.一种轮椅支撑架,包括轮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1)的一侧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的底侧设置有宽度调节结构,所述宽度调节结构的内侧设置有夹持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支撑板(2)、液压缸(3)、升降板(4)和滑杆(5),所述轮椅(1)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固定有升降板(4),所述轮椅(1)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滑杆(5),所述升降板(4)和滑杆(5)滑动连接,所述宽度调节结构包括安装板(6)、第一连接块(7)、第一电机(8)、第一螺杆(10)、连接杆(11)和第二螺杆(12),所述升降板(4)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连接块(7),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块(7)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螺杆(10),所述第一螺杆(10)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螺杆(12),所述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2)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宽度调节结构还包括滑棍(9)和滑块(13),所述第二螺杆(12)和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块(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2)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滑块(1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7)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滑棍(9),两个所述滑块(13)均和滑棍(9)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第二电机(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连接棍(17)、蜗杆(18)、蜗轮(19)和第一转杆(20),所述滑块(13)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5),所述第一锥齿轮(15)底部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6),所述第二锥齿轮(16)的内侧固定有连接棍(17),所述连接棍(17)的一侧固定有蜗杆(18),所述蜗杆(18)底部啮合连接有蜗轮(19),所述蜗轮(19)的内侧固定有固定有第一转杆(20),所述第一转杆(20)和滑块(13)转动连接,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和第二转杆(23),所述第一转杆(20)外侧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21),所述滑块(13)内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23),所述第二转杆(23)的外侧固定有第二齿轮(22),所述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啮合连接,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块(24)、安装块(25)和夹爪(26),所述第一转杆(20)和第二转杆(23)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连接块(24),位于所述滑块(13)两侧的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块(24)的底部均固定有安装块(25),两个所述安装块(2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夹爪(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液压缸(3)、第一电机(8)均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CN202322361479.9U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轮椅支撑架 Active CN220877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1479.9U CN220877109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轮椅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1479.9U CN220877109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轮椅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7109U true CN220877109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5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1479.9U Active CN220877109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轮椅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7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77421A (en) Patient lift and exercise apparatus
CN220877109U (zh) 一种轮椅支撑架
CN219250756U (zh) 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
CN112220646A (zh) 一种康复医学用偏瘫运动健身装置
CN110192965B (zh)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
CN213048030U (zh) 一种骨科康复用辅助行走装置
CN112274312B (zh) 辅助式儿科护理约束器
CN210521645U (zh) 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
CN213407627U (zh) 一种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
CN213157471U (zh) Icu患者肢体辅助锻炼运动器
CN216536762U (zh) 一种可调节下肢术后康复辅助锻炼器
CN220442836U (zh) 一种辅助翻身结构
CN215652478U (zh) 一种护理用按摩装置
CN220442867U (zh) 一种脑血管病治疗用辅助恢复器械
CN211658446U (zh) 一种可根据体型进行调节的腰部康复护理用辅助器具
CN218187228U (zh) 肢体夹紧转动装置
CN214761952U (zh) 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护理用托架
CN216877044U (zh) 一种下肢瘫痪患者的运动训练装置
CN218784510U (zh) 用于骨科护理的按摩康复器
CN208552986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腿部锻炼装置
CN113975101B (zh) 一种上肢骨科康复训练椅
CN221084566U (zh) 一种老年人辅助锻炼装置
CN212913664U (zh) 一种护理卧位调节装置
CN219207592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夹板
CN215459852U (zh) 一种上下肢主被动康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