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07627U - 一种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07627U CN213407627U CN202022176978.7U CN202022176978U CN213407627U CN 213407627 U CN213407627 U CN 213407627U CN 202022176978 U CN202022176978 U CN 202022176978U CN 213407627 U CN213407627 U CN 2134076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sliding
- seat
- bedplate
- rot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44000309466 calf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247 h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19468 Hemipleg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8118 cerebral infar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6106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310 elbow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857 wrist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2912 Local swell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5392 Sp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23 ank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21 anti-spasm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12 cholinergic antagon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832 should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323 shoulder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主要由底座、升降单元、座板、侧杆、安全带、工具箱组成,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可伸缩的所述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上方通过转动座连接有所述座板,所述座板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侧杆,所述侧杆前方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安全带,所述座板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工具箱,还包括主动锻炼机构和被动锻炼机构,所述升降单元前方底侧设置有所述主动锻炼机构,所述座板下方前端设置有两组所述被动锻炼机构。本实用新型主动锻炼机构的设置实现了病人主动锻炼腿和胳膊的功能,被动锻炼机构的设置不仅实现了被动锻炼腿的功能,还具有被动按摩腿肚的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脑梗塞引起的偏瘫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大多数偏瘫患者的肢体会出现不灵敏、控制性差等症状,需要对肌肉和肢体进行适当的康复性锻炼,来减轻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常见的脑梗塞偏瘫的康复锻炼方法为:
(1)首先患者要主动去运动,多加强肌肉的收缩。患者可以做一些伸缩的动作,如抓毛巾,伸腿等。这些动作较简单,也方便患者做。
(2)然后是床上训练:为站立和步行打基础,如:翻身,起坐,做平衡三级训练,髋、膝、肩、踝等关节抗痉挛训练以及双或单腿搭桥训练,然后坐立位转换到立位三级平衡训练,重点是重心向患侧移位的训练。
(3)保持良姿位:所谓良姿位即抗痉挛的良好体位,患者除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姿位。平卧位和患侧卧位时,应使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健侧卧位时肩关节屈曲约90°,肘关节伸展,手握一毛巾卷,保持腕关节的背屈。良姿位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手部的肿胀。这个可以改善患者的形象。
(4)做主被动康复训练,需要借助于康复器或者康复装置同时锻炼手脚,正反转训练,上下肢同时训练。
但是现有锻炼装置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单个锻炼装置仅能对上肢体或者下肢体进行锻炼,功能单一,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主要由底座、升降单元、座板、侧杆、安全带、工具箱组成,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可伸缩的所述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上方通过转动座连接有所述座板,所述座板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侧杆,所述侧杆前方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安全带,所述座板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工具箱,还包括主动锻炼机构和被动锻炼机构,所述升降单元前方底侧设置有所述主动锻炼机构,所述座板下方前端设置有两组所述被动锻炼机构。
优选的,所述升降单元主要由外筒、弹簧和滑动杆组成,该滑动杆下端滑动连接在该外筒内侧,该弹簧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在该外筒内部底端,该弹簧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在该滑动杆下端,该外筒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底座顶部中央,该滑动杆上端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所述座板。
优选的,所述主动锻炼机构包括滑套、滑杆、定位销、第一气缸、安装座、转动轴、连接杆、第一转动杆、脚踏板,所述滑套后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前方底侧,所述滑套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杆,所述滑套上方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下端穿过该定位孔,并抵住所述滑杆,所述滑杆上端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安装座,所述转动轴水平贯穿所述安装座,且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两端通过键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108度,远离所述转动轴对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侧套设有所述脚踏板。
优选的,所述主动锻炼机构包括滑套、滑杆、第一气缸、安装座、转动轴、第一连接杆、转动杆、脚踏板、齿条板、齿轮、驱动杆,所述滑套后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前方底侧,所述滑套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齿条板,所述齿条板上端啮合有所述齿轮,所述齿轮通过键连接在所述驱动杆前端,所述驱动杆的后端穿过所述滑套,且与所述滑套转动连接,所述滑杆上端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安装座,所述转动轴水平贯穿所述安装座,且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两端通过键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108度,远离所述转动轴对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侧套设有所述脚踏板。
优选的,所述被动锻炼机构包括滑轨、滑块、第二气缸、第二连接杆、胶套,所述滑轨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座板下方前端,所述座板内侧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块,所述滑块后端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气缸的固定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滑轨后端,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块内侧,所述第二连接杆外侧套设有所述胶套。
优选的,所述胶套外侧设置有球形凸体。
有益效果在于:主动锻炼机构的设置实现了病人主动锻炼腿和胳膊的功能,被动锻炼机构的设置不仅实现了被动锻炼腿的功能,还具有被动按摩腿肚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的俯视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座椅;2、主动锻炼机构;3、被动锻炼机构;101、底座;102、升降单元;103、座板;104、侧杆;105、安全带;106、工具箱;201、滑套;202、滑杆;203、定位销;204、第一气缸;205、安装座;206、转动轴;207、第一连接杆;208、转动杆;209、脚踏板;21、齿条板;22、齿轮;23、驱动杆;301、滑轨;302、滑块;303、第二气缸;304、第二连接杆;305、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包括座椅1,座椅1主要由底座101、升降单元102、座板103、侧杆104、安全带105、工具箱106组成,底座101上方设置有可伸缩的升降单元102,升降单元102上方通过转动座连接有座板103,座板103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侧杆104,侧杆104前方通过螺钉连接有安全带105,座板103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工具箱106,还包括主动锻炼机构2和被动锻炼机构3,升降单元102前方底侧设置有主动锻炼机构2,座板103下方前端设置有两组被动锻炼机构3,升降单元102主要由外筒、弹簧和滑动杆组成,该滑动杆下端滑动连接在该外筒内侧,该弹簧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在该外筒内部底端,该弹簧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在该滑动杆下端,该外筒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101顶部中央,该滑动杆上端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座板103,这样设置实现了座板103的减震功能,使得病人更加舒服,侧杆104和安全带105的设置防止病人从座板103上掉落,工具箱106的设置用于放置脚踏板209,主动锻炼机构2包括滑套201、滑杆202、定位销203、第一气缸204、安装座205、转动轴206、第一连接杆207、转动杆208、脚踏板209,滑套201后端固定设置在升降单元102前方底侧,滑套201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202,滑套201上方开设有定位孔,定位销203下端穿过该定位孔,并抵住滑杆202,滑杆202上端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气缸204,第一气缸204的输出端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座205,转动轴206水平贯穿安装座205,且与安装座205转动连接,转动轴206两端通过键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07,两个第一连接杆207之间的夹角为108度,远离转动轴206对的第一连接杆20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08,转动杆208外侧套设有脚踏板209,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移动滑杆202,实现了安装座205与座板103之间距离的调节,第一气缸204的设置,实现了安装座205高度的调节,转动轴206、第一连接杆207、转动杆208、脚踏板209的设置实现了主动锻炼腿的功能,转动轴206、第一连接杆207、转动杆208的设置还具有主动锻炼胳膊的功能,被动锻炼机构3包括滑轨301、滑块302、第二气缸303、第二连接杆304、胶套305,滑轨301通过螺栓连接在座板103下方前端,座板103内侧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02,滑块302后端通过螺栓连接于第二气缸303的输出端,第二气缸303的固定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滑轨301后端,第二连接杆304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块302内侧,第二连接杆304外侧套设有胶套305,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第二气缸303推动滑块302,滑块302带动第二连接杆304移动,实现了移动胶套305的功能,进而实现了按摩腿肚的功能,还实现了被动锻炼膝盖位置的功能,胶套305外侧设置有球形凸体。
上述结构中,使用时,首先让病人坐在座板103上,然后把腿放置在胶套305上,启动第二气缸303,第二气缸303带动滑块302移动,滑块302带动胶套305移动,使得胶套305在病人小腿肚下方转动移动,实现了按摩小腿肚的功能,还可以使得胶套305在小腿和大腿之间转动移动,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小腿向下转动,胶套305复位时,使得小腿向上转动,实现了被动锻炼的功能,还可以根据病人的身高调节安全带105与座板103之间的距离,和安全带105的高度,使得病人处于舒适的姿势进行主动锻炼,调节安全带105和座板103之间的距离时,可以通过移动滑杆202,使得滑杆202在滑套201内侧滑动,并用定位销203对滑套201进行固定,调节安全带105的高度时,可以通过启动第一气缸204,第一气缸204的伸缩实现了带动安装座205升降的功能,用脚踩住脚踏板209后脚蹬脚踏板209,进行主动锻炼腿,还可以通过取下脚踏板209,放置在工具箱106内,并启动第一气缸204,使得安装座205高度上升,用手抓住转动轴206,进行主动锻炼胳膊。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主动锻炼机构2包括滑套201、滑杆202、第一气缸204、安装座205、转动轴206、第一连接杆207、转动杆208、脚踏板209、齿条板21、齿轮22、驱动杆23,滑套201后端固定设置在升降单元102前方底侧,滑套201内侧滑动连接有齿条板21,齿条板21上端啮合有齿轮22,齿轮22通过键连接在驱动杆23前端,驱动杆23的后端穿过滑套201,且与滑套201转动连接,滑杆202上端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气缸204,第一气缸204的输出端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座205,转动轴206水平贯穿安装座205,且与安装座205转动连接,转动轴206两端通过键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07,两个第一连接杆207之间的夹角为108度,远离转动轴206对的第一连接杆20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08,转动杆208外侧套设有脚踏板209,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转动驱动杆23,驱动杆23带动齿轮22转动,齿轮22带动齿条板21移动,实现了安装座205与座板103之间距离的调节,第一气缸204的设置,实现了安装座205高度的调节,转动轴206、第一连接杆207、转动杆208、脚踏板209的设置实现了主动锻炼腿的功能,转动轴206、第一连接杆207、转动杆208的设置还具有主动锻炼胳膊的功能。
上述结构中,使用时,首先让病人坐在座板103上,然后把腿放置在胶套305上,启动第二气缸303,第二气缸303带动滑块302移动,滑块302带动胶套305移动,使得胶套305在病人小腿肚下方转动移动,实现了按摩小腿肚的功能,还可以使得胶套305在小腿和大腿之间转动移动,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小腿向下转动,胶套305复位时,使得小腿向上转动,实现了被动锻炼的功能,还可以根据病人的身高调节安全带105与座板103之间的距离,和安全带105的高度,使得病人处于舒适的姿势进行主动锻炼,调节安全带105和座板103之间的距离时,可以通过驱动杆23,驱动杆23带动齿轮22转动,齿轮22带动齿条板21移动,直到安装座205的位置合适即可,调节安全带105的高度时,可以通过启动第一气缸204,第一气缸204的伸缩实现了带动安装座205升降的功能,用脚踩住脚踏板209后脚蹬脚踏板209,进行主动锻炼腿,还可以通过取下脚踏板209,放置在工具箱106内,并启动第一气缸204,使得安装座205高度上升,用手抓住转动轴206,进行主动锻炼胳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包括座椅(1),所述座椅(1)主要由底座(101)、升降单元(102)、座板(103)、侧杆(104)、安全带(105)、工具箱(106)组成,所述底座(101)上方设置有可伸缩的所述升降单元(102),所述升降单元(102)上方通过转动座连接有所述座板(103),所述座板(103)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侧杆(104),所述侧杆(104)前方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安全带(105),所述座板(103)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工具箱(10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锻炼机构(2)和被动锻炼机构(3),所述升降单元(102)前方底侧设置有所述主动锻炼机构(2),所述座板(103)下方前端设置有两组所述被动锻炼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102)主要由外筒、弹簧和滑动杆组成,该滑动杆下端滑动连接在该外筒内侧,该弹簧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在该外筒内部底端,该弹簧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在该滑动杆下端,该外筒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底座(101)顶部中央,该滑动杆上端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所述座板(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锻炼机构(2)包括滑套(201)、滑杆(202)、定位销(203)、第一气缸(204)、安装座(205)、转动轴(206)、第一连接杆(207)、转动杆(208)、脚踏板(209),所述滑套(201)后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102)前方底侧,所述滑套(201)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杆(202),所述滑套(201)上方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203)下端穿过该定位孔,并抵住所述滑杆(202),所述滑杆(202)上端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一气缸(204),所述第一气缸(204)的输出端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安装座(205),所述转动轴(206)水平贯穿所述安装座(205),且与所述安装座(20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206)两端通过键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杆(207),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207)之间的夹角为108度,远离所述转动轴(206)对的所述第一连接杆(20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杆(208),所述转动杆(208)外侧套设有所述脚踏板(2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锻炼机构(2)包括滑套(201)、滑杆(202)、第一气缸(204)、安装座(205)、转动轴(206)、第一连接杆(207)、转动杆(208)、脚踏板(209)、齿条板(21)、齿轮(22)、驱动杆(23),所述滑套(201)后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102)前方底侧,所述滑套(201)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齿条板(21),所述齿条板(21)上端啮合有所述齿轮(22),所述齿轮(22)通过键连接在所述驱动杆(23)前端,所述驱动杆(23)的后端穿过所述滑套(201),且与所述滑套(201)转动连接,所述滑杆(202)上端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一气缸(204),所述第一气缸(204)的输出端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安装座(205),所述转动轴(206)水平贯穿所述安装座(205),且与所述安装座(20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206)两端通过键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杆(207),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207)之间的夹角为108度,远离所述转动轴(206)对的所述第一连接杆(20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杆(208),所述转动杆(208)外侧套设有所述脚踏板(2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锻炼机构(3)包括滑轨(301)、滑块(302)、第二气缸(303)、第二连接杆(304)、胶套(305),所述滑轨(30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座板(103)下方前端,所述座板(103)内侧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块(302),所述滑块(302)后端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303)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气缸(303)的固定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滑轨(301)后端,所述第二连接杆(304)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块(302)内侧,所述第二连接杆(304)外侧套设有所述胶套(3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套(305)外侧设置有球形凸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76978.7U CN213407627U (zh) | 2020-09-28 | 2020-09-28 | 一种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76978.7U CN213407627U (zh) | 2020-09-28 | 2020-09-28 | 一种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07627U true CN213407627U (zh) | 2021-06-11 |
Family
ID=7626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7697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407627U (zh) | 2020-09-28 | 2020-09-28 | 一种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0762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52674A (zh) * | 2021-11-16 | 2022-01-21 |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 一种基于腿骨复位固定的康复矫形锻炼器 |
-
2020
- 2020-09-28 CN CN202022176978.7U patent/CN21340762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52674A (zh) * | 2021-11-16 | 2022-01-21 |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 一种基于腿骨复位固定的康复矫形锻炼器 |
CN113952674B (zh) * | 2021-11-16 | 2022-05-27 |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 一种基于腿骨复位固定的康复矫形锻炼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22668B (zh) | 一种肩关节运动仿生康复训练装置 | |
CN106109163B (zh) | 一种三位姿康复机器人 | |
CN110200783A (zh) | 一种锻炼上肢下肢用体育康复装置 | |
CN106390375A (zh) | 一种用于四肢综合训练的康复训练床 | |
CN110538044A (zh) | 一种儿童辅助运动康复装置 | |
CN106580581A (zh) | 一种用于上肢训练的康复训练床 | |
CN114983763A (zh) | 一种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用训练按摩装置 | |
CN204601060U (zh) | 一种肩关节运动仿生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1359165A (zh) | 并联驱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 |
CN107361999B (zh) | 一种行走式肩关节康复训练机构 | |
CN213407627U (zh) | 一种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 | |
CN113244087A (zh) | 一种老年患者腿部训练装置 | |
CN110448863A (zh) | 一种躯干肌肉激活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2282104U (zh) | 多自由度下肢康复机器人 | |
CN210845162U (zh) | 一种躯干肌肉激活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2220646A (zh) | 一种康复医学用偏瘫运动健身装置 | |
CN110522609A (zh) | 一种轨迹可变的下肢康复训练椅 | |
CN216536718U (zh) | 一种多功能主被动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6327562A (zh) | 一种下肢锻炼装置 | |
CN200973786Y (zh) | 多功能健身康复轮椅 | |
CN114681260A (zh) | 一种辅助站立训练机器人 | |
CN113995631A (zh) | 坐式四肢康复训练设备 | |
CN116763561B (zh) | 一种用于下肢训练的康复训练床 | |
CN113730181B (zh) | 一种坐卧式下肢运动训练机器人 | |
CN221490621U (zh) | 一种训练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