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0756U - 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50756U CN219250756U CN202320295391.9U CN202320295391U CN219250756U CN 219250756 U CN219250756 U CN 219250756U CN 202320295391 U CN202320295391 U CN 202320295391U CN 219250756 U CN219250756 U CN 2192507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tient
- connecting frame
- rod
- block
- threaded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44000309466 calf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078 massothera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6993 Frustr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3799 Paraly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4210 Pressure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身装置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至少包括一个连接架,连接架形成病床连接区,连接架表面设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于病床连接区形成夹持面,用于对患者的下肢进行限位,连接架顶部设有推动组件,用于对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引导,患者受到阻挡面的引导改变水平角度,夹持组件与推动组件相适配,形成的支撑点覆盖患者;夹持组件与推动组件相适配,形成两个支撑点发力,使推动动力同时均匀分布,避免患者翻身过程中出现受力不均匀导致翻身角度难以掌握,提高本装置对患者的翻身效果,同时夹持组件与推动组件均可滑动,使本装置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增加本装置的使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身装置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病床上经常会有些体质虚弱长期卧床不能自理的老人和身体瘫痪的病人,这些病患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很容易患褥疮,也不利于病人的康复,为此,需要医护人员或者病人家属对其进行翻身,然而人力翻身时,病人的体重大,翻动起来非常麻烦且费力,给医护人员和家属带来了负担,而传统的翻身辅助装置在改变翻身方向时,调节起来非常麻烦,使用不够灵活。
针对翻身装置来说,现有技术就有很多,例如: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4049427U公开了一种卧床患者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主体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主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主体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主体上开设有第三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螺纹杆、螺纹块和支杆的作用,使得翻身装置在对患者进行翻身时,可以比较稳定的对卧床患者进行翻身。
由此可知,上述辅助翻身装置通过电机、螺纹杆、螺纹块和支杆的作用,对患者进行翻身,但上述辅助翻身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在进行翻身时,速度过快不易对患者的翻身角度进行掌控,患者撞击床板导致病情加重,速度过慢患者可能随着连接板下滑,导致需要重新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较为麻烦。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能够在病床前形成推动面使得病人缓慢翻身的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
使用连接架形成病床连接区,并在病床连接区设置形成推动面的推动组件,此时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受到阻挡面的引导缓慢翻身,同时在抵挡组件运行过程中不仅对病人进行限位,避免病人受力翻身角度受到影响,同时辅助碎屑进行清理。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其至少包括一个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表面开设有凹孔,所述连接架形成病床连接区,所述连接架表面设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于病床连接区形成夹持面,用于对患者的下肢进行限位,所述连接架顶部设有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于病床连接区形成推动面,用于对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引导,患者受到阻挡面的引导改变水平角度,所述夹持组件与推动组件相适配,形成的支撑点覆盖患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组件至少包括两个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均处于连接架内部,所述连接架内壁开设有滑动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滑动凹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块顶部设有推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内部设有用于带动推块竖向移动的第一液压缸,所述推块顶部铰接有定位海绵,定位海绵表面开设有凹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组件至少包括第一螺纹杆,所述连接架表面设有用于带动第一螺纹杆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螺纹杆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铰接有连接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表面滑动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内部铰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内部设有用于带动固定杆竖向移动的第二液压缸,所述滑块与滑动凹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架表面设有抵挡组件,所述抵挡组件于病床连接区形成阻挡面,用于对患者翻身角度进行限位,所述抵挡组件至少包括第二螺纹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架表面设有用于带动第二螺纹杆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螺纹杆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顶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部安装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有延伸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中,通过连接架将本装置与病床进行连接,从而辅助患者进行翻身,通过夹持组件形成夹持面,对患者的下肢部分进行夹持,避免患者在翻身过程中出现滑动,提高本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2、该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中,夹持组件与推动组件相适配,形成两个支撑点发力,使推动动力同时均匀分布,避免患者翻身过程中出现受力不均匀导致翻身角度难以掌握,提高本装置对患者的翻身效果,同时夹持组件与推动组件均可滑动,使本装置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增加本装置的使用性。
3、该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中,通过抵挡组件对患者两侧形成阻挡面,对患者进行限位,避免患者在按摩或者治疗过程中受力导致翻身角度改变,影响后续治疗效率,同时解除对患者的限位时,对病床表面的碎屑进行清理,避免碎屑影响患者的舒适度,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螺纹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推块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块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块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0、连接架;
20、夹持组件;21、第一连接块;22、滑动凹槽;23、第一液压缸;24、推块;25、定位海绵;
30、推动组件;31、第一螺纹杆;32、第一电机;33、固定块;34、连接杆;35、延伸杆;36、固定杆;37、滑块;38、第二液压缸;
40、抵挡组件;41、第二螺纹杆;42、第二电机;43、第二连接块;44、限位块;45、延伸块;46、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辅助翻身装置通过电机、螺纹杆、螺纹块和支杆的作用,对患者进行翻身,但辅助翻身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在进行翻身时,速度过快不易对患者的翻身角度进行掌控,患者撞击床板导致病情加重,速度过慢患者可能随着连接板下滑,导致需要重新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较为麻烦。
如图1-5所示,该装置至少包括一个连接架10,连接架10表面开设有凹孔,连接架10形成病床连接区,连接架10表面设有夹持组件20,夹持组件20于病床连接区形成夹持面,用于对患者的下肢进行限位,连接架10顶部设有推动组件30,推动组件30于病床连接区形成推动面,用于对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引导,患者受到阻挡面的引导改变水平角度,夹持组件20与推动组件30相适配,形成的支撑点覆盖患者;
夹持组件20至少包括两个第一连接块21,两个第一连接块21均处于连接架10内部,连接架10内壁开设有滑动凹槽22,第一连接块21与滑动凹槽22滑动连接,第一连接块21顶部设有推块24,第一连接块21内部设有用于带动推块24竖向移动的第一液压缸23,推块24顶部铰接有定位海绵25,定位海绵25表面开设有凹槽,定位海绵25为软性可压缩海绵,患者小腿处放置于定位海绵25内部的凹槽处时,定位海绵25会对患者的小腿进行夹持,避免患者翻身时出现偏移,提高对患者的保护;
推动组件30至少包括第一螺纹杆31,连接架10表面设有用于带动第一螺纹杆31旋转的第一电机32,第一螺纹杆31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块33,固定块33顶部铰接有连接杆34,连接杆34表面滑动连接有延伸杆35,延伸杆35内部铰接有固定杆36,固定杆36底部设有滑块37,滑块37内部设有用于带动固定杆36竖向移动的第二液压缸38,滑块37与滑动凹槽22滑动连接,使本装置可根据患者的体型对支撑点进行改变,提高本装置的使用性。
而本实施例改进之处在于:通过连接架10将本装置与病床进行连接,从而辅助患者进行翻身,通过夹持组件20形成夹持面,对患者的下肢部分进行夹持,避免患者在翻身过程中出现滑动,夹持组件20与推动组件30相适配,形成两个支撑点发力,使推动动力同时均匀分布,避免患者翻身过程中出现受力不均匀导致翻身角度难以掌握;
由于有的患者需要对背部进行按摩治疗,背部的推动力可能使患者翻身角度加大,导致受伤部分二次受挫,不便于对患者的位置角度进行固定,同时卧床患者吃喝都需要进行辅助喂食,碎屑可能掉落在床上,导致患者在侧卧时舒适度受到影响,因此通过图6-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
连接架10表面设有抵挡组件40,抵挡组件40于病床连接区形成阻挡面,用于对患者翻身角度进行限位,抵挡组件40至少包括第二螺纹杆41,连接架10表面设有用于带动第二螺纹杆41旋转的第二电机42,第二螺纹杆41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块43,第二连接块43顶部设有限位块44,限位块44内部安装有弹性件46,弹性件46的另一端连接有延伸块45,弹性件46与延伸块45与患者贴合,对患者形成支撑,避免患者受力导致翻身角度改变。
而本实施例改进之处在于:通过抵挡组件40对患者两侧形成阻挡面,对患者进行限位,避免患者在按摩或者治疗过程中受力导致翻身角度改变,同时解除对患者的限位时,对病床表面的碎屑进行清理。
综上所示,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螺栓穿过连接架10表面的凹孔将本装置安装于病床,之后当需要对患者进行辅助翻身时,首先将患者的下肢放置于定位海绵25内部,之后根据患者体型将第一电机32启动使其工作,第一电机32工作带动第一螺纹杆31转动,第一螺纹杆31转动带动滑块37横向移动,当滑块37移动至患者腰部时根据需要旋转的方向,将对应方向一侧的第一液压缸23和第二液压缸38同时启动使其工作,第一液压缸23工作推动推块24,推块24使定位海绵25转动,第二液压缸38工作推动固定杆36,固定杆36上移推动延伸杆35和连接杆34,使患者进行翻身;
之后当患者需要进行按摩治疗时,将第二电机42启动使其工作,第二电机42工作会带动第二螺纹杆41进行转动,第二螺纹杆41转动带动第二连接块43横移,第二连接块43横移带动限位块44移动,限位块44移动过程中弹性件46会产生弹力推动延伸块45下移,当限位块44移动至与患者接触后,对患者的翻身角度进行限位,之后当患者治疗完毕,第二电机42输出轴反方向转动,延伸块45贴合病床移动,推动碎屑移动使其远离患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个连接架(10),所述连接架(10)表面开设有凹孔,所述连接架(10)形成病床连接区,所述连接架(10)表面设有夹持组件(20),所述夹持组件(20)于病床连接区形成夹持面,用于对患者的下肢进行限位,所述连接架(10)顶部设有推动组件(30),所述推动组件(30)于病床连接区形成推动面,用于对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引导,患者受到阻挡面的引导改变水平角度,所述夹持组件(20)与推动组件(30)相适配,形成的支撑点覆盖患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0)至少包括两个第一连接块(2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21)均处于连接架(10)内部,所述连接架(10)内壁开设有滑动凹槽(22),所述第一连接块(21)与滑动凹槽(22)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1)顶部设有推块(24),所述第一连接块(21)内部设有用于带动推块(24)竖向移动的第一液压缸(23),所述推块(24)顶部铰接有定位海绵(25),定位海绵(25)表面开设有凹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30)至少包括第一螺纹杆(31),所述连接架(10)表面设有用于带动第一螺纹杆(31)旋转的第一电机(32),所述第一螺纹杆(31)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块(33),所述固定块(33)顶部铰接有连接杆(3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4)表面滑动连接有延伸杆(35),所述延伸杆(35)内部铰接有固定杆(36),所述固定杆(36)底部设有滑块(37),所述滑块(37)内部设有用于带动固定杆(36)竖向移动的第二液压缸(38),所述滑块(37)与滑动凹槽(22)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0)表面设有抵挡组件(40),所述抵挡组件(40)于病床连接区形成阻挡面,用于对患者翻身角度进行限位,所述抵挡组件(40)至少包括第二螺纹杆(4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0)表面设有用于带动第二螺纹杆(41)旋转的第二电机(42),所述第二螺纹杆(41)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块(43),所述第二连接块(43)顶部设有限位块(44),所述限位块(44)内部安装有弹性件(46),所述弹性件(46)的另一端连接有延伸块(4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95391.9U CN219250756U (zh) | 2023-02-23 | 2023-02-23 | 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95391.9U CN219250756U (zh) | 2023-02-23 | 2023-02-23 | 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50756U true CN219250756U (zh) | 2023-06-27 |
Family
ID=86867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295391.9U Active CN219250756U (zh) | 2023-02-23 | 2023-02-23 | 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5075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19737A (zh) * | 2023-08-30 | 2023-10-24 | 大庆市中医医院 | 一种脑梗患者康复训练床装置 |
-
2023
- 2023-02-23 CN CN202320295391.9U patent/CN21925075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19737A (zh) * | 2023-08-30 | 2023-10-24 | 大庆市中医医院 | 一种脑梗患者康复训练床装置 |
CN116919737B (zh) * | 2023-08-30 | 2024-03-12 | 大庆市中医医院 | 一种脑梗患者康复训练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84565U (zh) | 监护病床背板升降结构 | |
CN219250756U (zh) | 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 | |
CN111419622A (zh) | 用于妇科手术床的臀部抬起及无菌单铺设装置 | |
CN216258085U (zh) | 一种调节式骨科用检查床 | |
CN112932685B (zh) | 一种骨科手术固定装置 | |
CN214208795U (zh) | 一种普通外科护理用辅助换药装置 | |
CN211584082U (zh) | 一种妇产科换药装置 | |
CN212067172U (zh) | 一种胸外科用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 |
CN212090366U (zh) | 一种血液透析室护理设备减震移动架 | |
CN210784504U (zh) | 一种心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按压装置 | |
CN209075375U (zh) | 一种重症昏迷患者肢体护理装置 | |
CN114469575A (zh) | 一种用于胸外科的创口保护装置 | |
CN221286152U (zh) | 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 | |
CN220442836U (zh) | 一种辅助翻身结构 | |
CN221636381U (zh) | 一种医用担架 | |
CN217908192U (zh) | 一种病患转移辅助装置 | |
CN221731328U (zh) | 一种重症护理翻身装置 | |
CN111228071A (zh) | 一种普外手术用腰部支撑装置 | |
CN221691534U (zh) | 一种可调节的通用医疗牵引架 | |
CN220967598U (zh) | 一种医学治疗辅助装置 | |
CN211326430U (zh) | 换药骨科腿部支撑架 | |
CN221751210U (zh) | 一种具有辅助起身功能的护理床 | |
CN221672405U (zh) | 一种安宁疗护用防压疮装置 | |
CN222032962U (zh) | 一种可调节的腿部支撑器 | |
CN221691689U (zh) |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新型气垫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