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02868U - 一种一体化产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产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02868U
CN216702868U CN202122972529.8U CN202122972529U CN216702868U CN 216702868 U CN216702868 U CN 216702868U CN 202122972529 U CN202122972529 U CN 202122972529U CN 216702868 U CN216702868 U CN 216702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ed
support
integrated
obstetric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25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恒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Yige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Yige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Yige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Yige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725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02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02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02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产床,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一体化产床存在手术床床板不能移动或者抬起,产床面积比较小,孕妇易受到伤害及医疗人员的清洗负担较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中,背部支撑板和座位板均绕支撑轴转动连接,通过动力箱抬起背部支撑板和座位板,背部支撑板的两侧均安装有背部支撑侧板,通过动力箱控制背部支撑侧板进行转动,座位板的下方设有污物盆,座位板两侧设有手臂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背部支撑板和座位板角度以调节孕妇的位置,便于医护人员的观察及操作,背部支撑侧板增加手术床的宽度,适用体型较大的产妇,患者的体液流入污物盆,降低医疗人员的清洗负担,手臂支撑板便于孕妇抓握,避免受伤。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产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产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医疗产品也在不断的增多,手术床为医生的工作中使用最多的,在临床生产过程中,分娩室的产床多为铁质或者木质的平板床,这种助产床在产妇躺下时困难,多数的产床面积比较小,不适合体型比较大的产妇,同时会为产妇带来痛苦,在分娩的过程中,产妇通常要将双腿张开以辅助分娩,同时便于医护人员的观察,传统的手术床床板不能移动或者抬起,这导致医务人员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使手术成功,患者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压力,且产妇在产床上分娩时,由于腹部产生的压力增大,易出现大小便失禁,且在生产过程中,流出的血液,会污染产床和手术室,因此增加了医疗人员的清洗负担,孕妇在生产过程中,为便于用力,下意识对手边的物体进行抓握,在此过程中,孕妇的手部容易抓到床板,导致孕妇抓伤,且孕妇在生产时,特别容易咬到舌头,容易造成孕妇的生命危险,所以,目前孕妇手术床存在手术床床板不能移动或者抬起,不便于医护人员的观察及操作,产床面积比较小,不适合体型比较大的产妇,不能用于同时放置母婴,不便于孕妇哺乳,不能同时应用于产前检查、产中分娩、产后恢复。同时,生产过程中,孕妇易受到伤害及医疗人员的清洗负担较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产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体化产床,其中,包括:床腿支架板1、动力箱4、床头支架3、背部支撑板7、座位板8、腿部支撑板10和背部支撑侧板11,所述床腿支架板1呈矩形,床腿支架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动力箱4,动力箱4的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轴,所述动力箱4和所述支撑轴通过两个支撑杆6连接,背部支撑板7的轴套和座位板8的轴套均与所述支撑轴相匹配,所述背部支撑板7和所述座位板8均绕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背部支撑板7的两侧均设有连接轴14,背部支撑侧板11的侧板轴套15和所述连接轴14相匹配,所述背部支撑侧板11绕所述连接轴14转动连接,所述背部支撑侧板11和所述背部支撑板7之间设有第一驱动装置21,所述床头支架3和所述床腿支架板1连接,所述动力箱4内设有与所述背部支撑板7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22和与所述座位板8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23,动力箱4背离所述床头支架3的一侧连接有腿部连接梁24,所述腿部支撑板10和所述腿部连接梁24之间转动连接,床腿支架板1下表面的每一个角部安装有一个万向轮2。
上述的一体化产床,其中,还包括:腿部支撑杆20,所述腿部支撑板10水平设置,所述腿部支撑杆20竖直设置,腿部支撑杆20的一端和所述腿部支撑板10固定连接,腿部支撑杆20的另一端和一个所述腿部连接梁24通过转动轴承连接。
上述的一体化产床,其中,座位板8远离所述床头支架3的一侧设有凹槽,座位板8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横梁16。
上述的一体化产床,其中,还包括:扶手部13、扶手支撑杆12和手臂支撑板9,所述扶手部13和扶手支撑杆12的一端均通过一个连接调节装置18安装在一个所述固定横梁16上,扶手支撑杆12的另一端和所述手臂支撑板9通过另一个连接调节装置18连接。
上述的一体化产床,其中,还包括:污物盆17,所述污物盆17安装在所述床腿支架板1上,污物盆17的中部设有排污口,污物盆设于所述床头支架3的凹槽的下方。
上述的一体化产床,其中,还包括:床头连接梁19,床头连接梁19的一端和床头支架3连接,床头连接梁19的另一端和所述动力箱4连接。
上述的一体化产床,其中,还包括:控制装置5,所述控制装置5和所述动力箱4连接,所述控制装置5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和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3的开启及关闭。
上述的一体化产床,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为气缸,气缸的缸杆和背部支撑侧板11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气缸的缸体和背部支撑板7的下表面转动连接。
上述的一体化产床,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杆和背部支撑板7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液压缸的缸体和所述动力箱4的内壁转动连接。
上述的一体化产床,其中,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3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杆和座位板8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液压缸的缸体和所述动力箱4的内壁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背部支撑板和座位板均绕支撑轴转动连接,通过动力箱内的机械装置抬起背部支撑板和座位板,能够调节背部支撑板和座位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以调节孕妇在手术床上的位置,便于医护人员的观察及操作;
(2)本实用新型中,背部支撑板的两侧均安装有转动连接的背部支撑侧板,通过动力箱驱动机械装置以控制背部支撑侧板进行转动,增加手术床的宽度,体型比较大的产妇同样适用,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及结束后,可以将出生婴孩放置于背部支撑侧板上。
(3)本实用新型中,座位板的下方设有污物盆,用于承接手术过程中,患者流出的体液及污物,手术过程中,医生可将废弃物丢弃在污物盆,避免产床和手术室的污染,降低医疗人员的清洗负担。
(4)本实用新型中,座位板两侧设有手臂支撑板,可以用来放置抓握物,也可用于孕妇抓握,孕妇将手臂放在手臂支撑板上,降低手臂处的压力,同时避免孕妇在手术过程中受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化产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化产床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化产床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化产床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化产床的实施例图。
附图中:1、床腿支架板;2、万向轮;3、床头支架;4、动力箱;5、控制装置;6、支撑杆;7、背部支撑板;8、座位板;9、手臂支撑板;10、腿部支撑板;11、背部支撑侧板;12、扶手支撑杆;13、扶手部;14、连接轴;15、侧板轴套;16、固定横梁;17、污物盆;18、连接调节装置;19、床头连接梁;20、腿部支撑杆;21、第一驱动装置;22、第二驱动装置;23、第三驱动装置;24、腿部连接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示出了一种一体化产床,其中,包括:床腿支架板1、动力箱4、床头支架3、背部支撑板7、座位板8、腿部支撑板10和背部支撑侧板11,床腿支架板1呈矩形,床腿支架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动力箱4,动力箱4的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轴,动力箱4和支撑轴通过两个支撑杆6连接,背部支撑板7的轴套和座位板8的轴套均与支撑轴相匹配,背部支撑板7和座位板8均绕支撑轴转动连接,背部支撑板7的两侧均设有连接轴14,背部支撑侧板11的侧板轴套15和连接轴14相匹配,背部支撑侧板11绕连接轴14转动连接,背部支撑侧板11和背部支撑板7之间设有第一驱动装置21,床头支架3和床腿支架板1连接,动力箱4内设有与背部支撑板7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22和与座位板8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23,动力箱4背离床头支架3的一侧连接有腿部连接梁24,腿部支撑板10和腿部连接梁24之间转动连接,床腿支架板1下表面的每一个角部安装有一个万向轮2。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腿部支撑杆20,腿部支撑板10水平设置,腿部支撑杆20竖直设置,腿部支撑杆20的一端和腿部支撑板10固定连接,腿部支撑杆20的另一端和一个腿部连接梁24通过转动轴承连接。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座位板8远离床头支架3的一侧设有凹槽,座位板8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横梁16。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扶手部13、扶手支撑杆12和手臂支撑板9,扶手部13和扶手支撑杆12的一端均通过一个连接调节装置18安装在一个固定横梁16上,扶手支撑杆12的另一端和手臂支撑板9通过另一个连接调节装置18连接。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污物盆17,污物盆17安装在床腿支架板1上,污物盆17的中部设有排污口,污物盆设于床头支架3的凹槽的下方。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床头连接梁19,床头连接梁19的一端和床头支架3连接,床头连接梁19的另一端和动力箱4连接。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装置5,控制装置5和动力箱4连接,控制装置5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1、第二驱动装置22和第三驱动装置23的开启及关闭。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21为气缸,气缸的缸杆和背部支撑侧板11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气缸的缸体和背部支撑板7的下表面转动连接。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22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杆和背部支撑板7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液压缸的缸体和动力箱4的内壁转动连接。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23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杆和座位板8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液压缸的缸体和动力箱4的内壁转动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23为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缸体与动力箱4的底部通过螺杆转动连接,控制装置5为与动力箱4连接的控制器,上面设有控制按钮,按动控制按钮时,缸杆从缸体内移出,推动座位板8向上运动,此时缸杆与座位板8的下表面通过螺杆转动连接,座位板8绕其与支撑轴连接的一端转动,调整孕妇在座位板8上的位置,方便医生进行手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22为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缸体与动力箱4的底部通过螺杆转动连接,控制装置5为与动力箱4连接的控制器,上面设有控制按钮,按动控制按钮时,缸杆从缸体内移出,推动背部支撑板7向上运动,此时缸杆与背部支撑板7的下表面通过螺杆转动连接,背部支撑板7绕其与支撑轴连接的一端转动,调整孕妇在背部支撑板7上的位置,方便孕妇躺下或坐起,方便医生进行手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21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背部支撑板7的下表面通过螺杆转动连接,气缸的缸杆与背部支撑侧板11的下表面通过螺杆转动连接,气缸和动力箱4连接,控制装置5为与动力箱4连接的控制器,上面设有控制按钮,按动控制按钮时,缸杆从缸体内移出,推动背部支撑侧板11向上运动,此时缸杆与背部支撑侧板11的下表面通过螺杆转动连接,背部支撑侧板11绕其与背部支撑板7连接的一端转动,背部支撑侧板11用于放置刚出生的婴儿或放置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21为90°旋转气缸,气缸的缸体与背部支撑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气缸的缸杆与背部支撑侧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气缸和动力箱4连接,控制装置5为与动力箱4连接的控制器,上面设有控制按钮,按动控制按钮时,缸杆在缸体内旋转90°,推动背部支撑侧板11向上运动,此时缸杆与背部支撑侧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背部支撑侧板11绕其与背部支撑板7连接的一端转动,背部支撑侧板11用于放置刚出生的婴儿或放置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手术床上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腿部支撑板10,每一个腿部支撑板10和一个腿部支撑杆20固定连接,每一个腿部支撑杆20的下端和一个腿部连接梁24通过一个转动轴承连接,腿部支撑板10以与其连接的腿部连接梁24为轴线进行旋转,孕妇分别将两条腿放置于两个腿部支撑板10,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轻松分开孕妇的双腿,方便医生调整孕妇的位置进行手术,同时减小在完成分开双腿动作时,孕妇受到的压力,避免孕妇过度用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座位板8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扶手部13,孕妇由躺卧的姿势转换为坐起的姿势时,双手分别抓握一个扶手部13,方便孕妇起身,减少孕妇在起身过程中受到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孕妇在维持坐起的姿势时,可以将手搭在手臂支撑板9上,减少孕妇手部用力,同时孕妇可以对手臂支撑板9进行抓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在进行输液过程中,孕妇可以将手搭在手臂支撑板9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手术过程中,孕妇可以将手搭在手臂支撑板9上,孕妇可抓握的物品可以放置于手臂支撑板9上,减少孕妇受到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座位板8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手臂支撑板9。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孕妇在手术过程中,下方接有污物盆17,方便医生将手术过程中的废弃物丢入污物盆17,同时避免孕妇的体液落到地面上,保证手术过程中的卫生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背部支撑板7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背部支撑侧板11,背部支撑侧板11可以在第一驱动装置21的驱动下转动,背部支撑侧板11可以用来放置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孩,也可以用于放置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床腿支架板1的每一个角部安装有一个万向轮2,方便医务人员或者孕妇家属移动手术床,万向轮2安装有刹车装置,避免手术过程中,手术床发生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扶手部13和固定横梁16通过连接调节装置18连接,通过调节连接调节装置18,可以调节扶手部13在水平方向的位置,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孕妇,同时可以调节扶手部13的角度,便于孕妇抓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扶手支撑杆12和固定横梁16通过连接调节装置18连接,通过调节连接调节装置18,可以调节扶手支撑杆12在水平方向的位置,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孕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扶手支撑杆12和手臂支撑板9通过连接调节装置18连接,通过调节连接调节装置18,可以调节手臂支撑板9的角度,便于孕妇将手臂搭放在手臂支撑板9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手术床可以用于孕妇手术完成后,在复健过程中使用,背部支撑侧板11可以用来放置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孩,也可以用于放置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背部支撑板7和座位板8均绕支撑轴转动连接,通过动力箱4内的机械装置抬起背部支撑板7和座位板8能够调节背部支撑板7和座位板8与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以调节孕妇在手术床上的位置,便于医护人员的观察及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背部支撑板7的两侧均安装有转动连接的背部支撑侧板11,通过动力箱4驱动机械装置以控制背部支撑侧板11进行转动,增加手术床的宽度,体型比较大的产妇同样适用,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及结束后,可以将出生婴孩放置于背部支撑侧板11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座位板8的下方设有污物盆17,用于承接手术过程中,患者流出的体液及污物,手术过程中,医生可将废弃物丢弃在污物盆17,避免产床和手术室的污染,降低医疗人员的清洗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座位板8两侧设有手臂支撑板9,可以用来放置抓握物,也可用于孕妇抓握,孕妇将手臂放在手臂支撑板9上,降低手臂处的压力,同时避免孕妇在手术过程中受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21、第二驱动装置22和第三驱动装置23均为通过电机驱动的机械推杆,第一驱动装置21通过电机驱动,机械推杆推出,将背部支撑侧板11推动到指定位置,第二驱动装置22通过电机驱动,机械推杆向上方推出,将背部支撑板7推动到指定位置,第三驱动装置23通过电机驱动,机械推杆向上方推出,将座位板8推动到指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可同时应用于产前检查、产中分娩、产后恢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可同时应用于双胞胎或多胞胎产妇,具有加宽功能,母婴同床,便于哺乳,有利于产妇和婴儿的康复和护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化产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腿支架板(1)、动力箱(4)、床头支架(3)、背部支撑板(7)、座位板(8)、腿部支撑板(10)和背部支撑侧板(11),所述床腿支架板(1)呈矩形,床腿支架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动力箱(4),动力箱(4)的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轴,所述动力箱(4)和所述支撑轴通过两个支撑杆(6)连接,背部支撑板(7)的轴套和座位板(8)的轴套均与所述支撑轴相匹配,所述背部支撑板(7)和所述座位板(8)均绕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背部支撑板(7)的两侧均设有连接轴(14),背部支撑侧板(11)的侧板轴套(15)和所述连接轴(14)相匹配,所述背部支撑侧板(11)绕所述连接轴(14)转动连接,所述背部支撑侧板(11)和所述背部支撑板(7)之间设有第一驱动装置(21),所述床头支架(3)和所述床腿支架板(1)连接,所述动力箱(4)内设有与所述背部支撑板(7)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22)和与所述座位板(8)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23),动力箱(4)背离所述床头支架(3)的一侧连接有腿部连接梁(24),所述腿部支撑板(10)和所述腿部连接梁(24)之间转动连接,床腿支架板(1)下表面的每一个角部安装有一个万向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产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腿部支撑杆(20),所述腿部支撑板(10)水平设置,所述腿部支撑杆(20)竖直设置,腿部支撑杆(20)的一端和所述腿部支撑板(10)固定连接,腿部支撑杆(20)的另一端和一个所述腿部连接梁(24)通过转动轴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产床,其特征在于,座位板(8)远离所述床头支架(3)的一侧设有凹槽,座位板(8)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横梁(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产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部(13)、扶手支撑杆(12)和手臂支撑板(9),所述扶手部(13)和扶手支撑杆(12)的一端均通过一个连接调节装置(18)安装在一个所述固定横梁(16)上,扶手支撑杆(12)的另一端和所述手臂支撑板(9)通过另一个连接调节装置(1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产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物盆(17),所述污物盆(17)安装在所述床腿支架板(1)上,污物盆(17)的中部设有排污口,污物盆设于所述床头支架(3)的凹槽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产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床头连接梁(19),床头连接梁(19)的一端和床头支架(3)连接,床头连接梁(19)的另一端和所述动力箱(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产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5),所述控制装置(5)和所述动力箱(4)连接,所述控制装置(5)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和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3)的开启及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为气缸,气缸的缸杆和背部支撑侧板(11)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气缸的缸体和背部支撑板(7)的下表面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杆和背部支撑板(7)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液压缸的缸体和所述动力箱(4)的内壁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3)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杆和座位板(8)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液压缸的缸体和所述动力箱(4)的内壁转动连接。
CN202122972529.8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一体化产床 Active CN216702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2529.8U CN216702868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一体化产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2529.8U CN216702868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一体化产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02868U true CN216702868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1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2529.8U Active CN216702868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一体化产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028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48859U (zh) 电动360度翻身床
CN105213132A (zh) 一种能处理大小便的护理床
CN204863842U (zh) 外科肢体术后换药装置
CN201418830Y (zh) 自动护理床
CN111888133A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病床
CN215821555U (zh) 一种分娩辅助装置
CN216702868U (zh) 一种一体化产床
CN219250756U (zh) 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支架
CN210250345U (zh) 多功能康复病床
CN111419622A (zh) 用于妇科手术床的臀部抬起及无菌单铺设装置
CN114587831B (zh) 一种护理床
CN215821574U (zh) 一种妇产科用可调节助产装置
CN215584654U (zh) 一种卧床患者用辅助起身装置
CN109009746A (zh) 一种医用具有智能送物功能的医疗床
CN114469569A (zh) 一种便盆可自动收放的病床
CN220860250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过床车
CN213157931U (zh) 一种新型儿童消化内科用护理架
CN207168687U (zh) 一种护理用多功能治疗床
CN210991459U (zh) 一种分娩辅助装置
CN219743162U (zh) 一种监护治疗床
CN219963322U (zh) 一种医疗床
CN220967541U (zh) 一种胃肠外科术后卧床装置
CN213822256U (zh) 一种多用途的普外科护理装置
CN215740011U (zh) 一种具有自动翻身的护理结构
CN213822167U (zh) 一种防压疮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