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6382U - 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电动床床架及电动床 - Google Patents

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电动床床架及电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6382U
CN220876382U CN202322950837.XU CN202322950837U CN220876382U CN 220876382 U CN220876382 U CN 220876382U CN 202322950837 U CN202322950837 U CN 202322950837U CN 220876382 U CN220876382 U CN 220876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upport
electric bed
bed frame
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508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成
石鑫
任彦铮
潘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uj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uj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uj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uj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508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6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6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6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电动床床架及电动床,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支架,包括腿部支架、背部支架和中间支架,中间支架的外侧设有两个驱动装置,两个驱动装置分别用于带动腿部支架相对中间支架转动以及用于带动背部支架相对中间支架转动,每个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器、传动总成和传动部件,传动部件向传动总成传递驱动器扭矩,传动部件依次包括第一传动件和与第一传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件,中间支架还包括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对第一传动件的轴向两端进行旋转支撑,第二定位机构对第二传动件的轴向两端进行旋转支撑,以使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同轴线传动。

Description

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电动床床架及电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床领域,尤其涉及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电动床床架及电动床。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动床的床架可通过电控的方式调整形态或高度,常见于家庭或者医护使用。电动床具有较多的功能,其中涉及到床架部分的,通常包括床板头部倾角可调、床板腿部高度可调、床板整体高度可调、床板整体倾角可调等功能。床板连接在电动床床架上,电动床床架一般包括纵向支架和横向支架,床板头部倾角可调、床板腿部高度可调这两项功能通常由纵向支架的结构变化所实现,纵向支架包括三部分结构:位于中部的支撑主架,分别连接在支撑主架两端的背部支架和腿部支架。当背部支架相对支撑主架转动时,可实现床板头部倾角调节的功能,当腿部支架相对支撑主架转动时,可实现床板腿部高度调节的功能,为了驱动腿部支架、背部支架转动,电动床床架还配置有驱动装置。
现有技术中,通常,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纵向支架之间的驱动器,两个纵向支架的支撑主架内均配置有传动总成,驱动器可驱动传动连接在两个传动总成之间的转轴转动,使两侧的纵向支架同步动作,但如此设计需要在两个纵向支架之间增加用于安装驱动器的支架,存在安装不便利、床架包装体积过大、运输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此,在一些现有技术中,将驱动器布置在支撑主架的外侧,以直接驱动支撑主架上的传动总成,在驱动器和传动总成之间还设置有传动部件,用于将位于支撑主架外侧的驱动器动力传递至传动总成上,传动部件由多个部件组成,能够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改变动力的传递路径,传动部件的多个部件在动力传递过程中均会受动力作用而动作,现有技术中传动部件因缺少定位结构而导致稳定性不高,在动力传递过程中存在振动大、磨损高、噪音明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解决了腿部支架或背部支架在相对中间支架转动过程中传动机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包括腿部支架、背部支架和连接在二者之间的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的外侧设有两个驱动装置,一个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腿部支架相对所述中间支架转动,另一个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背部支架相对所述中间支架转动,每个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器、传动总成和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向所述传动总成传递驱动器扭矩,所述驱动器与所述中间支架的并排设置,在所述驱动器和所述传动总成的扭矩传递路径上,所述传动部件依次包括第一传动件和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件,所述中间支架还包括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对第一传动件的轴向两端进行旋转支撑,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对第二传动件的轴向两端进行旋转支撑,以使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同轴线传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一传动件轴向上两端的两个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二传动件轴向上两端的两个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呈环状以分别对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轴向两端和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轴向两端进行径向定位,以使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轴心线重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定位件为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套装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连接所述中间支架,所述第二定位件为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套装在所述第二传动件上,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连接所述中间支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彼此相对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传动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传动件为第一蜗轮,所述驱动器具有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二传动件为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轮具有轴向的第一开孔,所述第二蜗杆具有轴向的第二开孔,所述旋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非圆配合,所述传动总成包括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第二蜗轮啮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传动总成包括传动丝杆和与所述传动丝杆螺纹配合的推块,所述传动丝杆受所述传动部件传递的驱动器扭矩而转动,以驱动所述推块在所述传动丝杆的轴向上位移。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中间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凸出于所述支架本体侧部的凸台,所述传动总成设于所述支架本体内,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支架本体内,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凸台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驱动器与所述中间支架可拆连接,所述凸台包括与所述支架本体一体成型的筒状构件和可拆安装在所述筒状构件端部的端盖,所述端盖上或所述端盖和所述筒状构件形成用于输入驱动器动力的动力输入口。
电动床床架,包括上述任意技术方案公开的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动床床架包括横向框架,所述横向框架的两端连接所述纵向支架。
电动床,包括床板和支撑在所述床板下方的床架,所述床架为上述任意技术方案公开的电动床床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框架部件应用于电动床上,可作为电动床床架的纵梁,包括腿部支架、背部支架和连接在二者之间的中间支架,中间支架的外侧设有两个驱动装置,一个驱动装置用于带动腿部支架相对中间支架转动,另一个驱动装置用于带动背部支架相对中间支架转动,每个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器、传动总成和传动部件,传动总成在驱动器的动力驱动下可驱动腿部支架和/或背部支架相对中间支架转动,以改变框架部件的形态。驱动器设置在中间支架的侧部位置,如此设计可缩小中间支架的尺寸,由于驱动器并未内置于中间支架内因此也便于驱动器的散热,为了能使驱动器的动力传递至传动总成上,传动部件设置在驱动器和传动总成之间,用于向传动总成传递驱动器的扭矩,传动部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第一传动件将驱动器的扭矩向第二传动件传递,再由第二传动件将扭矩传递至传动总成上,以使驱动器设置在中间支架的外侧也能够驱动腿部支架或背部支架相对中间支架转动,且由于驱动器与中间支架并排设置,驱动器不会过于凸出中间支架,可缩小框架部件打包后的整体尺寸,有助于提高运输效率。中间支架还配置有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对第一传动件的轴向两端进行旋转支撑,第二定位机构对第二传动件的轴向两端进行旋转支撑,以使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同轴线传动,由此降低了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在传递扭矩过程中产生的晃动,从而可降低噪音、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在传递扭矩过程中因晃动而产生的磨损。
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可使第一传动件轴向上的两端得到定位,可降低第一传动件因装配因素造成的偏心,有利于降低扭矩传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保证动力传递效率,且当第一传动件的两端均得到定位后,可避免第一传动件成为悬臂梁结构,防止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传动过程中偏摆变大。同样的,在第二定位机构的作用下,也可降低第二传动件因装配因素造成的偏心、避免第二传动件成为悬臂梁结构。
进一步的,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一传动件轴向上两端的两个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二传动件轴向上两端的两个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呈环状以分别对第一传动件的轴向两端和第二传动件的轴向两端进行径向定位,以使第一传动件的轴心线和第二传动件的轴心线重合。环状的第一定位件能够在第一传动件的径向方向上对第一传动件进行定位,提高第一传动件在传动过程中的稳定性,环状的第二定位件同样能够在第二传动件的径向方向上对第二传动件进行定位,提高第二传动件在传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并通过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配合使得第一传动件的轴心线和第二传动件的轴心线重合,以此降低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之间的传动过程中二者的磨损、噪音,进而降低传动产生的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件为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套装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连接所述中间支架,所述第二定位件为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套装在所述第二传动件上,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连接所述中间支架。第一轴承不仅能够对第一传动件进行径向和轴向上的定位,还能够保证第一传动件的传动效率,第二轴承不仅能够对第二传动件进行径向和轴向上的定位,还能够保证第二传动件的传动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彼此相对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传动连接。第一传动件将驱动器的扭矩通过旋转轴传递至第二传动件,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之间存在间距,通过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能够保证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在扭矩传递过程中的稳定,由于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保持了稳定,因此用于二者之间扭矩传递的旋转轴也能够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件为第一蜗轮,所述驱动器具有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二传动件为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轮具有轴向的第一开孔,所述第二蜗杆具有轴向的第二开孔,所述旋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非圆配合,所述传动总成包括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第二蜗轮啮合。驱动器运行过程中可驱动第一蜗杆转动,第一蜗杆通过与第一蜗轮的啮合而驱动第一蜗轮转动,同时改变了扭矩的方向,第一蜗杆通过第一开孔与旋转轴的配合而带动旋转轴同步转动,旋转轴通过与第二开孔的配合而带动第二蜗杆转动,以将扭矩传递至第二蜗杆上,第二蜗杆通过与第二蜗轮的啮合而驱动第二蜗轮转动,同时改变扭矩的传递方向,从而将驱动器的扭矩传递至位于其侧部的传动总成上,驱动器通过第一蜗杆输出转速和扭矩,经过第一蜗轮和第一蜗杆、第二蜗轮和第二蜗杆的减速,使转速降低而增大了扭矩,以使腿部支架和背部支架可平稳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总成包括传动丝杆和与所述传动丝杆螺纹配合的推块,所述传动丝杆受所述传动部件传递的驱动器扭矩而转动,以驱动所述推块在所述传动丝杆的轴向上位移。传动丝杆在驱动器的驱动下可相对推块转动,推块通过与传动丝杆的螺纹配合而能够沿着传动丝杆的轴向活动,从而通过推块带动腿部支架或背部支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凸出于所述支架本体侧部的凸台,所述传动总成设于所述支架本体内,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支架本体内,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凸台内。通过设置凸出于支架本体的凸台,以使第一传动件可自支架本体的侧部凸出而与驱动器进行配合,传动部件、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也能够被支架本体和凸台容纳在内,降低灰尘、水汽的进入而影响扭矩的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与所述中间支架可拆连接,所述凸台包括与所述支架本体一体成型的筒状构件和可拆安装在所述筒状构件端部的端盖,所述端盖上或所述端盖和所述筒状构件形成用于输入驱动器动力的动力输入口。端盖可与筒状构件拆分而对传动部件进行维护,驱动器也能够与中间支架拆分,便于驱动器的维护,且由于驱动器设置在中间支架,对驱动器的维护无需拆分中间支架。
本申请还公开了电动床床架,电动床床架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公开的框架部件,缩小了电动床床架拆分后的包装大小,当腿部支架、背部支架转动后可改变电动床床架的形态,使提高用户腿部、背部的舒适性,且腿部支架、背部支架在转动过程中,床架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本申请还公开了电动床,电动床的床架为上述技术方案公开的电动床床架,具有上述电动床床架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床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纵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间支架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架体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动总成在中间支架内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凸台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床床架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
腿部支架100、腿部支撑座101、腿部支撑杆102、第一插销103、背部支架110、背部支撑座111、背部支撑杆112、第二插销113;
中间支架200、第一架体210、第二架体220、支架本体230、第一壳体2301、第二壳体2302、安装孔2303、凸台231、筒状构件2311、端盖2312、动力输入口232、连接件240、安装腔241、止回部242;
驱动器300、第一蜗杆301、传动总成310、第二蜗轮311、传动丝杆312、推块313、传动部件320、第一传动件321、第一开孔3211、第二开孔3221、第二传动件322、第一定位件330、第二定位件331、旋转轴340;
传动杠杆700、驱动端710、从动端720、铰接孔7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文中出现的诸如“示例性”“一些实施例”等词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
参照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纵向支架沿电动床床架的长度方向成对设置,可作为电动床床架的纵梁,纵向支架包括腿部支架100、背部支架110和连接在二者之间的中间支架200。当用户躺在电动床上时,背部支架110可支撑用户的背部位置,腿部支架100可支撑用户的腿部位置。
中间支架200包括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腿部支架100和背部支架110其中一个连接在第一架体210的端部,另一个连接在第二架体220的端部,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相对的一端可拆连接,以使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可进行拆分,纵向支架装配时,可先将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组装成中间支架200,再装配腿部支架100和背部支架110,或者是先将腿部支架100和背部支架110分别与第一架体210、第二架体220进行装配,再组装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
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均配置有一个驱动装置,每个驱动装均包括驱动器300、传动总成310和传动部件320,驱动器300驱动传动部件320并向传动总成310传递扭矩,传动总成310带动腿部支架100或背部支架110相对中间支架200转动,改变电动床床架的形态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例如,调节驱动装置驱动背部支架110转动,背部支架110向上转动后,可调整用户的背部位置,调节驱动装置驱动腿部支架100转动,腿部支架100转动后可调整用户的腿部高度。
本申请的纵向支架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背部支架110、腿部支架100、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如图2所示,第一架体210配置有用于驱动背部支架110的驱动装置,第二架体220配置有用于驱动腿部支架100的驱动装置,使电动床同时具备调整靠背角度和腿部高度的功能。其中,背部支架110、腿部支架100、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每个部分可单独生产,在进行组装时再根据产品的功能,选择合适的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进行组装,从而可生产三种不同类型的纵向支架(即单独调节腿部高度的床架、单独调节背部高度的床架以及可同时调节腿部高度和背部高度的床架),由此可根据所需类型的模块化纵向支架,替换模块化纵向支架的局部部件即可,例如将只具有背部调节的床架更换为兼具腿部调节和背部调节的床架时,将未装第二驱动装置的第二架体替换成装有第二驱动装置的第二架体即可,无需像现有技术中替换掉整个纵向支架,因此降低了床架功能切换时成本,甚至还能将均不具备驱动装置的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进行组装形成不具备调节功能的纵向支架。
参照图2至图9,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器300设于中间支架200的外侧,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器300、传动总成310和传动部件320,传动部件320与传动总成310和驱动器300传动连接用于向传动总成310传递驱动器300的扭矩。
驱动器300设置在中间支架200的侧部位置,如此设计可缩小中间支架200的尺寸,由于驱动器300并未内置于中间支架200内因此也便于驱动器300的散热,且由于驱动器300设置在中间支架200的侧部,因此在电动床床架的中部区域不需要额外设置用于安装驱动器300的支架,可缩小电动床床架的整体包装大小,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包装、运输成本。传动部件320用于将驱动器300的动力传递至传动总成310上,以使位于中间支架200侧部的驱动器300可驱动中间支架200上的传动总成310动作。
且驱动器300与中间支架200并排设置,使驱动器300不会过于凸出中间支架200,可缩小中间支架200的包装大小。在驱动器300和传动总成310的扭矩传递路径上,传动部件320依次包括第一传动件321和与第一传动件321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件322,第一传动件321将驱动器300的扭矩向第二传动件322传递,再由第二传动件322将扭矩传递至传动总成310上,改变了扭矩的传递路径。
上述中公开了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均配置有驱动装置的实施例,为了使驱动腿部支架100和背部支架110的两组驱动装置可同时设置在中间支架200上,驱动器300的驱动力方向与传动总成310的驱动力方向相反,以使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的驱动器300可布置在中间支架200的同一侧,驱动器300向传动总成310传递的扭矩依次经过第一传动件321和第二传动件322后其传动方向改变了180度。
参照图4和图5,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中间支架200还包括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对第一传动件321的轴向两端进行旋转支撑,第二定位机构对第二传动件322的轴向两端进行旋转支撑,以使第一传动件321和第二传动件322同轴线传动,由此降低了第一传动件321和第二传动件322在传递扭矩过程中产生的晃动,从而可降低噪音、第一传动件321和第二传动件322在传递扭矩过程中因晃动而产生的磨损。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可降低第一传动件321因装配因素造成的偏心,有利于降低扭矩传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保证动力传递效率,且当第一传动件321的两端均得到定位后,可避免第一传动件321成为悬臂梁结构,防止第一传动件321与第二传动件322传动过程中偏摆变大;通过第二定位机构,可降低第二传动件322因装配因素造成的偏心,有利于降低扭矩传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保证动力传递效率,且当第二传动件322的两端均得到定位后,可避免第二传动件322成为悬臂梁结构,防止第一传动件321与第二传动件322传动过程中偏摆变大。
其中,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一传动件321轴向上两端的两个第一定位件330,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二传动件322轴向上两端的两个第二定位件331,第一定位件330和第二定位件331呈环状以分别对第一传动件321的轴向两端和第二传动件322的轴向两端进行径向定位,以使第一传动件321的轴心线和第二传动件322的轴心线重合。
第一传动件321和第二传动件322彼此相对的一端通过旋转轴340传动连接,第一传动件321将驱动器300的扭矩通过旋转轴340传递至第二传动件322,第一传动件321与第二传动件322之间存在间距,通过第一定位件330和第二定位件331,能够保证第一传动件321和第二传动件322在扭矩传递过程中的稳定,由于第一传动件321和第二传动件322保持了稳定,因此用于二者之间扭矩传递的旋转轴340也能够保持稳定。且由于第二传动件32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定位件331,因此即使第一传动件321和第二传动件322之间通过旋转轴340进行传动,也不会使第二传动件322成为更大的悬臂梁结构。
参照图4和图5,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330和第二定位件331呈环状以分别对第一传动件321的轴向两端和第二传动件322的轴向两端进行径向定位。环状的第一定位件330能够在第一传动件321的径向方向上对第一传动件321进行定位,提高第一传动件321在传动过程中的稳定性,环状的第二定位件331同样能够在第二传动件322的径向方向上对第二传动件322进行定位,提高第二传动件322在传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降低第一传动件321和第二传动件322之间的传动过程中二者的磨损、噪音。此外,第一定位件的轴心线和第二定位件的轴心线重合,因此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还能够降低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同轴度误差,以降低传动产生的磨损。
作为优选,第一定位件330为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套装在第一传动件321上,第一轴承的外圈连接中间支架200,第一轴承的内圈可随第一传动件321同步转动,保证第一传动件321的传动效率,第一轴承的外圈通过与中间支架200的连接而能够对内圈进行定位,从而能够对第一传动件321进行径向和轴向上的定位;第二定位件331为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套装在第二传动件322上,第二轴承的外圈连接中间支架200,第二轴承的内圈可随第二传动件322同步转动,保证第二传动件322的传动效率,第二轴承的外圈通过与中间支架200的连接而能够对内圈进行定位,从而能够对第二传动件322进行径向和轴向上的定位。此外,第一定位件330和第二定位件331也可采用衬套。
参照图4、图5和图8,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说明了传动部件320和传动总成310的结构:
第一传动件321为第一蜗轮,驱动器300具有与第一蜗轮啮合的第一蜗杆301,第二传动件322为第二蜗杆,第一蜗轮具有轴向的第一开孔3211,第二蜗杆具有轴向的第二开孔3221,旋转轴340分别与第一开孔3211和第二开孔3221非圆配合,传动总成310包括第二蜗轮311,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311啮合。驱动器300运行过程中可驱动第一蜗杆301转动,第一蜗杆301通过与第一蜗轮的啮合而驱动第一蜗轮转动,同时改变了扭矩的方向,第一蜗杆301通过第一开孔3211与旋转轴340的配合而带动旋转轴340同步转动,旋转轴340通过与第二开孔3221的配合而带动第二蜗杆转动,以将扭矩传递至第二蜗杆上,第二蜗杆通过与第二蜗轮311的啮合而驱动第二蜗轮311转动,同时改变扭矩的传递方向,从而将驱动器300的扭矩传递至位于其侧部的传动总成310上,驱动器300通过第一蜗杆301输出转速和扭矩,经过第一蜗轮和第一蜗杆301、第二蜗轮311和第二蜗杆的减速,使转速降低而增大了扭矩,以使腿部支架100和/或背部支架110可平稳转动。如此可无需为驱动器300配置减速机构。
传动总成310还包括传动丝杆312和设于传动丝杆312上的推块313,推块313与传动丝杆312螺纹配合,第二蜗轮311连接在传动丝杆312上而能够带动传动丝杆312转动,推块313通过与传动丝杆312的螺纹配合而能够在传动丝杆312转动时在传动丝杆312的轴向上位移,从而通过推块313带动腿部支架100或背部支架110转动。以推块313带动背部支架110转动为例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第一架体210上设有传动轴410,而背部支架110还包括传动杠杆700,其中传动轴410转动安装在第一架体210上,并向着另一个纵向支架方向延伸伸出第一架体210,而传动杠杆700具有驱动端710、从动端720以及设于驱动端710和从动端720之间的铰接孔730,铰接孔730为非圆孔,传动轴410插入铰接孔730内,并能与传动杠杆700同步转动,而推块313作用在驱动端710上,从动端720与背部支撑座111连接,推块313沿着传动丝杆312并向着传动杠杆700轴向移动时,推块313会推动驱动端710运动,以使传动杠杆700转动并带动传动轴410同步转动,此时从动端720会带动背部支架110同步转动而抬升背部支架110,当推块313沿着传动丝杆312反向移动时,背部支架11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驱动传动杠杆700复位。
参照图3、图6、图7和图9,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配置有驱动装置的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支架本体230和凸出于支架本体230侧部的凸台231,传动总成310设于支架本体230内,第二传动件322的至少部分设于支架本体230内,第一传动件321的至少部分设于凸台231内。通过设置凸出于支架本体230的凸台231,以使第一传动件321可自支架本体230的侧部凸出而与驱动器300进行配合,传动部件320、第一定位件330和第二定位件331也能够被支架本体230和凸台231容纳在内,降低灰尘、水汽的进入而影响扭矩的传递。
其中,驱动器300与中间支架200可拆连接,凸台231包括与支架本体230一体成型的筒状构件2311和可拆安装在筒状构件2311端部的端盖2312,端盖2312上或端盖2312和筒状构件2311形成用于输入驱动器300动力的动力输入口232。端盖2312可与筒状构件2311拆分而对传动部件320进行维护,驱动器300也能够与中间支架200拆分,便于驱动器300的维护,且由于驱动器300设置在中间支架200,对驱动器300的维护无需拆分中间支架200。驱动器300的第一蜗杆301可通过动力输入口232而插入至凸台231内与第一传动件321啮合,驱动器300的壳体则固定在支架本体230上。
参照图6和图7,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其中之一包括连接件240,另一个包括安装腔241,连接件240嵌装至安装腔241内。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通过连接件240进行连接,二者装配时连接件240嵌装至安装腔241内而不会显露在外,提高纵向支架的外观美观度,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的侧部也不会具有凸出的用于进行二者装配的安装结构,从而不会增加电动床床架的包装大小。
支架本体230包括第一壳体2301和与第一壳体2301可拆连接的第二壳体2302,第一壳体2301和第二壳体2302拼装形成安装腔241和与安装腔241连通以避让连接件240的安装孔2303,连接件240固定于安装腔241的内壁。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组装时,先将二者中具有安装腔241的一个拆分为第一壳体2301和第二壳体2302,以使连接件240可与第一壳体2301或第二壳体2302进行预安装,再将第一壳体2301和第二壳体2302进行组装,使连接件240被固定在二者之间,完成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的装配。
连接件240可在第一壳体2301和第二壳体2302未装配前先通过螺钉等连接构件连接在第一壳体2301或第二壳体2302上,也可在第一壳体2301和第二壳体2302装配过程中使连接件240得到固定。
为了避免第一壳体2301和第二壳体2302未完成固定连接时连接件240自安装孔2303离开安装腔241或部分离开安装腔241,连接件240上还设置有凸出的止回部242,止回部242通过与安装孔2303周围的安装腔241内壁抵接的方式将连接件240保持在安装腔241内,使连接件240无法在第一壳体2301和第二壳体2302拼接后穿过安装孔2303而能够对连接件240进行定位,保持连接件240与安装腔241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便于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的安装,提高了纵向支架的稳定性。连接件240和止回部242可形成T形的结构,也可为三角状。
此外,第一架体还可设置第一装配部和第一装配腔,第二架体设置第二装配部和第二装配腔,第一装配部嵌装于第二装配腔,第二装配部嵌装于第一装配腔。
参照图2,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自主安装,通常纵向支架出厂时第一架体210和第二架体220处于装配的状态,为了缩小纵向支架的包装大小,腿部支架100和背部支架110可进行拆分。
其中,腿部支架100包括腿部支撑座101和腿部支撑杆102,腿部支撑座101与中间支架200相连,腿部支撑杆102与腿部支撑座101可拆连接,背部支架110包括背部支撑座111和背部支撑杆112,背部支撑座111与中间支架200相连,背部支撑杆112与背部支撑座111可拆连接。
在进行包装时,腿部支撑座101和背部支撑座111装配在中间支架200上,腿部支撑杆102和背部支撑杆112则单独放置在中间支架200的侧部,以此可缩小包装的长度。且由于腿部支撑杆102和背部支撑杆112可拆,因此腿部支撑杆102和背部支撑杆112的尺寸也可进行选择,以组装成不同尺寸的纵向支架。
腿部支撑杆102通过第一插销103安装在腿部支撑座101上,第一插销103贯穿腿部支撑杆102并连接到腿部支撑座101上,背部支撑杆112通过第二插销113安装在背部支撑座111上,第二插销113贯穿背部支撑杆112并连接到背部支撑座111上。通过第一插销103和第二插销113可实现腿部支撑杆102与腿部支撑座101、背部支撑杆112与背部支撑座111的快速拆装。
参照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电动床床架,包括横向支架,横向支架的两端可拆连接上述任意技术方案公开的纵向支架,电动床床架可拆分为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纵向支架还可拆分为中间支架200、腿部支架100和背部支架110,且驱动装置配置在中间支架200上,两个纵向支架之间的部位无需设置额外用于安装驱动器300的支架,缩小了电动床床架的包装大小。
本申请还公开了电动床,电动床包括床板和支撑在床板下方的床架,床架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公开的电动床床架,方便了用户进行自主拆装,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1)

1.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包括腿部支架、背部支架和连接在二者之间的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的外侧设有两个驱动装置,一个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腿部支架相对所述中间支架转动,另一个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背部支架相对所述中间支架转动,每个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器、传动总成和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向所述传动总成传递驱动器扭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与所述中间支架并排设置,在所述驱动器和所述传动总成的扭矩传递路径上,所述传动部件依次包括第一传动件和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件,所述中间支架还包括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对第一传动件的轴向两端进行旋转支撑,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对第二传动件的轴向两端进行旋转支撑,以使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同轴线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一传动件轴向上两端的两个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二传动件轴向上两端的两个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呈环状以分别对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轴向两端和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轴向两端进行径向定位,以使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轴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为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套装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连接所述中间支架,所述第二定位件为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套装在所述第二传动件上,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连接所述中间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彼此相对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为第一蜗轮,所述驱动器具有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二传动件为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轮具有轴向的第一开孔,所述第二蜗杆具有轴向的第二开孔,所述旋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非圆配合,所述传动总成包括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第二蜗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总成包括传动丝杆和与所述传动丝杆螺纹配合的推块,所述传动丝杆受所述传动部件传递的驱动器扭矩而转动,以驱动所述推块在所述传动丝杆的轴向上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凸出于所述支架本体侧部的凸台,所述传动总成设于所述支架本体内,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支架本体内,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凸台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与所述中间支架可拆连接,所述凸台包括与所述支架本体一体成型的筒状构件和可拆安装在所述筒状构件端部的端盖,所述端盖上或所述端盖和所述筒状构件形成用于输入驱动器动力的动力输入口。
9.电动床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床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床床架包括横向框架,所述横向框架的两端连接所述纵向支架。
11.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和支撑在所述床板下方的床架,所述床架为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动床床架。
CN202322950837.XU 2023-10-31 2023-10-31 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电动床床架及电动床 Active CN220876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50837.XU CN220876382U (zh) 2023-10-31 2023-10-31 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电动床床架及电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50837.XU CN220876382U (zh) 2023-10-31 2023-10-31 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电动床床架及电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6382U true CN220876382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39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50837.XU Active CN220876382U (zh) 2023-10-31 2023-10-31 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电动床床架及电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63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72474A1 (en) Swing chair
AU6820800A (en) Rotary actuator, especially for adjustable furniture, including beds and bottom for beds
CN103099513A (zh) 自助饮食辅助装置
CN220876382U (zh) 电动床床架的纵向支架、电动床床架及电动床
CN212124918U (zh) 一种座椅倾角调节机构
CN111685944B (zh) 一种护理轮椅
CN214808398U (zh) 一种变形机器人
CN110897417B (zh) 单电机全联动调节床
CN217260387U (zh) 一种桌面级小型仿生四足机器人
US11564496B1 (en) Interlockingly extending driving mechanism for electric sofa
CN114680504B (zh) 一种家具调节装置以及柔软坐具
CN220937425U (zh) 电动床床架的模块化纵向支架、电动床床架及电动床
JP2008073107A (ja) ベッド
CN110811197B (zh) 办公座椅倾角调节机构
CN209695617U (zh) 一种方便升降的病床
CN112336552A (zh) 一种旋转偏置驱动机构
CN117426640A (zh) 电动床床架的模块化纵向支架、电动床床架及电动床
CN214959095U (zh) 用于安装电机的支架
CN214414555U (zh) 一种可前后摆动式婴儿摇椅
CN220917723U (zh) 一种大腿部按摩机芯结构
CN219047897U (zh) 一种床
JP2007029462A (ja) 着座型健康機
CN215874048U (zh) 一种休闲椅
CN210902281U (zh) 一种电动床垫
CN221600529U (zh) 一种折叠式气垫产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