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6370U - 一种可移动调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调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6370U
CN220876370U CN202322269287.5U CN202322269287U CN220876370U CN 220876370 U CN220876370 U CN 220876370U CN 202322269287 U CN202322269287 U CN 202322269287U CN 220876370 U CN220876370 U CN 220876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rame
backrest
driver
under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92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珉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2692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6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6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6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调整结构,包括底座架、背靠架和驱动器。底座架适于固定安装在沙发下方,沿底座架前后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平行相对的第一导向件;靠背架适于安装沙发靠背,设置有至少两个平行相对的第二导向件;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能够滑动配合,用于引导靠背架相对于底座架来回移动;驱动器安装在底座架上,与靠背架连接,用于驱动靠背架沿所述第一导向件来回移动。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调整结构,通过在底座架上设置第一导向件,在靠背架上设置第二导向件,可以使背靠架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导向件相对于底座架前后滑动或停止,从而实现座深的连续性调节;通过驱动器驱动靠背架沿第一导向件来回移动,从而实现座深的自动化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调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调整靠背位置的可移动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沙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具,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等场所,人们可以坐、躺或靠在沙发上,以舒缓疲累,让身心得到休息。
沙发座深是指沙发靠背相对于沙发前沿的距离,由于每个人的体形和使用习惯不同,导致每个人对于沙发座深的要求也不同。传统沙发的座深是不可调整的,无法适应具有不同座深要求的人乘坐。
中国专利文献CN201870134U公开了一种座椅靠背前后调节支架,包括安装在底部的可前后伸缩的一组导轨、安装在导轨的活动轨上的立柱,座椅靠背安装在立柱上,导轨的固定轨上设有一后横梁,活动轨上设有一前横梁,在前、后横梁之间安装有多档一字铰,通过多档一字铰将靠背定位在前后不同位置。该专利文献公开的座椅靠背前后调节支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靠背的前后调节,从而调节座椅的座深;但其仍至少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在对靠背进行前后调节以调节座深时,需要手动调节,便利性较差;2、对于老人、女性或儿童来说,由于沙发靠背的形状较大,在调节靠背位置时比较费力;3、多档一字铰及配合结构使得该调节支架只能单向向前调节,因此靠背只能向前移动,当需要向后调时,需要先将靠背推至最前端再回拉,在回拉过程中选择需要定位的位置并前推,调整过程比较繁琐;4、上述方案的调整方式是多档调节,无法实现连续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座椅靠背前后调节支架是手动调节,便利性差,且无法实现向前或向后方向任意连续调节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沙发座深自动调整的可移动调整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调整结构,包括:
底座架,适于固定安装在沙发下方,沿所述底座架前后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平行相对的第一导向件;
靠背架,适于安装沙发靠背,设置有至少两个平行相对的第二导向件;
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能够滑动配合,用于引导所述靠背架相对于所述底座架来回移动;
驱动器,安装在所述底座架上,与所述靠背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靠背架沿所述第一导向件来回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架(1)包括底架和位于所述底架两侧的两个侧架;
所述驱动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上;
两个所述第一导向件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侧架上,所述靠背架通过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一导向件的配合,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侧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架包括:
底板;
顶板,与所述底板上下相对设置,开设有适于安装靠背的顶部安装孔;
侧板,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围合形成中空间隙;
连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用于与所述驱动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包括主体部和伸缩轴,所述主体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伸缩轴的端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下方设有两个相对的侧耳板,所述侧耳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伸缩轴的端部设有第二通孔,使用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实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包括前后布置的第一底架板和第二底架板,一个所述侧架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架板和所述第二底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侧架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架板和所述第二底架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器的所述主体部,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架板和所述第二底架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架包括:
第一竖板,竖直设置,下部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
第一水平板,水平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
第二竖板,底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水平板,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
所述第一导向件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水平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平板上设有安装通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弧形加强板,至少为一个,从外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板、所述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二竖板和所述第二水平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器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进行伸缩运动或暂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调整结构,包括底座架、背靠架和驱动器。所述底座架适于固定安装在沙发下方,沿所述底座架前后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平行相对的第一导向件;所述靠背架适于安装沙发靠背,设置有至少两个平行相对的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能够滑动配合,用于引导所述靠背架相对于所述底座架来回移动;所述驱动器安装在所述底座架上,与所述靠背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靠背架沿所述第一导向件来回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调整结构,通过在底座架上设置第一导向件,在靠背架上设置第二导向件,可以使靠背架在第二导向件的引导下沿第一导向件相对于底座架前后滑动,并可以停在任意位置上,从而实现座深的连续性调节;通过驱动器驱动所述靠背架沿所述第一导向件来回移动,从而自动调整靠背架的位置,进而实现座深的自动化调节,避免了人工调节时费时费力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移动调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另一立体视图。
附图标记:1、底座架;11、第一底架板;12、第二底架板;13、侧架;131、第一竖板;132、第一水平板;133、第二竖板;134、第二水平板;2、靠背架;21、底板、22、侧板;23、顶板;24、连接件;241、U形板;242、侧耳板;243、第一通孔;25、顶部安装孔;26、中空间隙;3、驱动器;31、主体部;32、伸缩轴;323、第二通孔;4、第一导向件;5、第二导向件;6、连接柱;7、弧形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在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还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调整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底座架1、背靠架2和驱动器3。所述底座架1适于固定安装在沙发下方,沿所述底座架1前后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平行相对的第一导向件4;所述靠背架2适于安装沙发靠背,设置有至少两个平行相对的第二导向件5;所述第一导向件4和所述第二导向件5能够滑动配合,用于引导所述靠背架2相对于所述底座架1来回移动;所述驱动器3安装在所述底座架1上,与所述靠背架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靠背架2沿所述第一导向件4来回移动。
本实施例的可移动调整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导向件4和第二导向件5,可以使背靠架2在第二导向件5的引导下在第一导向件4上前后滑动,并可以停在任意位置上,从而实现座深的连续性调节;驱动器3用于驱动所述靠背架2沿所述第一导向件4来回移动,从而自动调整靠背架2位于底座架2上的位置,从而可以实现座深的自动化调整,避免了人工调节时费时费力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的可移动调整结构,所述底座架1包括底架和位于所述底架两侧的两个侧架13;所述驱动器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上;两个所述第一导向件4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侧架13上,所述靠背架2通过第二导向件5与所述第一导向件4的配合,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侧架13上。
本实施例的可移动调整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靠背架2包括底板21、顶板23、两个侧板22和连接件24。顶板23与所述底板21上下相对设置,开设有适于安装靠背的顶部安装孔25;两个侧板22分别与所述底板21和所述顶板2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1、所述顶板23和两个所述侧板22围合形成中空间隙26;连接件24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下方,用于与所述驱动器3连接。由于靠背架2为框架结构,使得靠背架2的重量较轻,因此可以选择功率相对较低的驱动器3,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可移动调整结构更加的节能环保,同时也间接地降低了沙发总体的重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3包括主体部31和伸缩轴32,所述主体部3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伸缩轴32的端部与所述连接件24连接。当需要调整座深时,伸缩轴32向外伸出或者向内缩回,从而通过连接件24带动靠背架2在第一导向件4上向前或向后移动至合适的位置。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连接件24包括U形板241,所述U形板241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下方设有两个相对的侧耳板242,所述侧耳板242上设有第一通孔243,所述伸缩轴32的端部设有第二通孔323,使用连接柱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43和所述第二通孔323,从而使伸缩轴32和连接件24实现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移动调整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底架包括前后布置的第一底架板11和第二底架板12,一个所述侧架13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架板11和所述第二底架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侧架13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架板11和所述第二底架板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器3的所述主体部31,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架板11和所述第二底架板12固定连接。将驱动器3的主体部31的两端安装在第一底架板11和第二底架板12上,可以使驱动器3的重量均匀分布,防止驱动器3在其自身重量的影响下发生偏移,保证伸缩轴32的运动方向与第二导向件5在第一导向件4上的运动方向同向。
本实施例的可移动调整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侧架13包括第一竖板131、第一水平板132、第二竖板133、第二水平板134;第一竖板131竖直设置,下部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第一水平板132水平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131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第二竖板133底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板1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水平板134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板133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第一导向件4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水平板132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平板134上设有安装通孔。通过所述安装通孔,第二水平板134上可以安装扶手。
进一步的,还包括弧形加强板7,至少为一个,从外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板131、所述第一水平板132、所述第二竖板133和所述第二水平板134固定连接。弧形加强板7可以对第一竖板131、第一水平板132、第二竖板133和第二水平板134进行支撑,保持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稳定,防止变形。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器3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3进行伸缩运动或暂停。当需要对座深进行调节时,可使用控制器控制驱动器3进行伸缩运动或者暂停,从而使靠背架2在第一导向件4上运动或者停止,进而将靠背架2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以得到合适的座深。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创新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可移动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架(1),适于固定安装在沙发下方,沿所述底座架(1)前后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平行相对的第一导向件(4);所述底座架(1)包括底架和位于所述底架两侧的两个侧架(13);
靠背架(2),适于安装沙发靠背,设置有至少两个平行相对的第二导向件(5);
所述第一导向件(4)和所述第二导向件(5)能够滑动配合,用于引导所述靠背架(2)相对于所述底座架(1)来回移动;
驱动器(3),安装在所述底座架(1)上,与所述靠背架(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靠背架(2)沿所述第一导向件(4)来回移动;
所述侧架(13)包括:第一竖板(131),竖直设置,下部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第一水平板(132),水平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131)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第二竖板(133),底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板(1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水平板(134),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板(133)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第一导向件(4)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水平板(132)上;所述第二水平板(134)上设有安装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上;
所述靠背架(2)通过第二导向件(5)与所述第一导向件(4)的配合,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侧架(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架(2)包括:
底板(21);
顶板(23),与所述底板(21)上下相对设置,开设有适于安装靠背的顶部安装孔(25);
侧板(22),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底板(21)和所述顶板(23)的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21)、所述顶板(23)和两个所述侧板(22)围合形成中空间隙(26);
连接件(24),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下方,用于与所述驱动器(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3)包括主体部(31)和伸缩轴(32),所述主体部(3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伸缩轴(32)的端部与所述连接件(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4)包括U形板(241),所述U形板(241)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下方设有两个相对的侧耳板(242),所述侧耳板(242)上设有第一通孔(243),所述伸缩轴(32)的端部设有第二通孔(323),使用连接柱(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43)和所述第二通孔(323)实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前后布置的第一底架板(11)和第二底架板(12),一个所述侧架(13)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架板(11)和所述第二底架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侧架(13)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架板(11)和所述第二底架板(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器(3)的所述主体部(31),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架板(11)和所述第二底架板(1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加强板(7),至少为一个,从外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板(131)、所述第一水平板(132)、所述第二竖板(133)和所述第二水平板(134)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器(3)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3)进行伸缩运动或暂停。
CN202322269287.5U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可移动调整结构 Active CN220876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9287.5U CN220876370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可移动调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9287.5U CN220876370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可移动调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6370U true CN220876370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69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9287.5U Active CN220876370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可移动调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6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4138A (zh) 一种智能遥控电动床
CN203283063U (zh) 一种可调式座椅腿托及使用该可调式座椅腿托的座椅
CN220876370U (zh) 一种可移动调整结构
CN220876365U (zh) 一种可调节家具
CN112315206A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实木儿童课桌椅
CN112537329A (zh) 一种轨道车辆商务区可调节坐卧姿状态的座椅
CN215204579U (zh) 座椅的腿托机构
CN216331617U (zh) 汽车座椅骨架
CN216358430U (zh) 一种可躺平腿部平移抬升功能沙发
CN209776251U (zh) 一种汽车坐垫深度调节装置
CN210112692U (zh) 一种椅子
CN208278064U (zh) 一种坐垫及安装有该坐垫的车用座椅
CN211559384U (zh) 一种可自动升降前后调节的桌子
CN201814175U (zh) 具隐藏开关的办公椅
CN217695774U (zh) 一种可升降调节靠背及沙发
CN220966861U (zh) 一体式伸缩座框及座椅
CN220923901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和汽车
CN212353697U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14267415U (zh) 一种安全儿童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CN218605814U (zh) 一种靠背升降装置
CN218773611U (zh) 一种座椅升降部件的档位调节机构及升降扶手
CN111591179B (zh) 一种汽车座椅和独立式座椅坐垫延伸装置
CN220764172U (zh) 一种腿部支撑电动可调的座椅
CN206303525U (zh) 一种可调节坐深的智能沙发
CN112490970B (zh) 一种夹紧力可调的电缆桥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