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6532U - 粘盘设备 - Google Patents

粘盘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66532U
CN220866532U CN202322454895.3U CN202322454895U CN220866532U CN 220866532 U CN220866532 U CN 220866532U CN 202322454895 U CN202322454895 U CN 202322454895U CN 220866532 U CN220866532 U CN 220866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core
glue
disc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548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艳飞
王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548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66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66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66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盘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粘盘设备。粘盘设备用于纸盘的组装,粘盘设备包括操作台和设于操作台的涂胶装置与机械手,操作台上设有贴芯工位和贴盘工位。涂胶装置设于涂胶工位,并设有用于容纳胶水的胶池,机械手设于操作台,用于将盘芯转移至胶池,以对盘芯的第一端面沾胶。涂胶装置还设有取料机构,取料机构用于拾取胶池中的盘芯并移送至贴芯工位,同时对盘芯的第二端面沾胶。在贴芯工位粘贴盘芯与盘面,以形成纸盘。该粘盘设备采用机械手对盘芯自动上料、采用涂胶装置对盘芯自动沾胶以实现纸盘组装的自动化,节省劳动力,自动化的设备能提升盘芯与盘面的同心度,以提升粘盘效率和成品良率。

Description

粘盘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盘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粘盘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套管细管及扁管产品的包装中,都是将套管细管及扁管产品缠绕在纸盘上,市面上的粘接式纸盘,分为上下两个盘面和中间盘芯,而纸盘的生产加工通常配合简单的工装,采用人工用乳胶将盘面和盘芯粘在一起。
人工粘纸盘的粘贴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且质量不一,盘芯与盘面的同心度无法保证,在自动包装上盘过程中纸盘因偏心造成停机,或是因纸盘粘贴不齐而批量不能使用,严重影响下一道工序,品质返工重新粘贴,质量严重不合格的需要报废处理造成资源浪费。
亟待出现一种全自动的粘接式粘盘设备,用于替代人工,提升效率和粘盘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粘盘设备,旨在现有的粘盘设备采用人工组装粘盘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粘盘设备,用于纸盘的组装,所述纸盘的盘芯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粘盘设备包括:
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有涂胶工位和贴芯工位;
涂胶装置,所述涂胶装置设于所述涂胶工位,所述涂胶装置设有用于容纳胶水的胶池,所述涂胶装置还设有取料机构;
机械手,所述机械手设于所述操作台,用于将所述盘芯转移至所述胶池,以对所述第一端面沾胶,所述取料机构用于拾取所述胶池中的所述盘芯并移送至所述贴芯工位,同时对所述第二端面沾胶。
可选地,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
储胶架,所述储胶架设于所述涂胶工位,并设有所述胶池;
载胶组件,所述载胶组件设于所述胶池内,所述载胶组件设有盛胶槽;及
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所述储胶架,所述升降组件的活动端伸入所述胶池内与所述载胶组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载胶组件升降以盛胶于所述盛胶槽内。
可选地,所述胶池内设有两个取胶位置,一所述取胶位置对应设有一所述载胶组件和至少一所述升降组件。
可选地,所述取料机构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于所述操作台;和
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活动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并悬设于所述胶池的上方,所述取料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拾取所述盘芯、沿第二方向移动以移送所述盘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可选地,所述取料组件包括:
安装件,所述安装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活动设于所述第一支架;
盘主体,所述盘主体沿第一方向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盘主体面向所述胶池的一侧设有粘胶板;和
取料爪,所述取料爪设于所述盘主体面向所述胶池的一侧,用于拾取所述盘芯,所述粘胶板环绕所述取料爪设置。
可选地,所述取料组件还包括两个感应件,两个所述感应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安装件;
所述盘主体对应所述感应件设有感应部,所述感应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中感应至少一所述感应件。
可选地,所述粘盘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中芯上料机构;
至少一所述中芯上料机构设于所述操作台,以提供盘芯;
所述机械手设于所述中芯上料机构与所述涂胶装置之间。
可选地,所述中芯上料机构包括:
储芯底座,所述储芯底座设于所述操作台;和
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包括间隔设于所述储芯底座的两个固定件和一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两个所述固定件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三角支撑架用于存储所述盘芯。
可选地,所述操作台还设有位于所述贴芯工位上游的上盘工位,所述粘盘设备还包括第一储盘结构,所述第一储盘结构设于所述操作台,并邻近所述上盘工位设置;
且/或,所述操作台还设有位于所述贴芯工位下游的贴盘工位,所述粘盘设备还包括第二储盘结构,所述第二储盘结构设于所述操作台,并邻近所述贴盘工位设置。
可选地,所述粘盘设备还包括移载装置,所述移载装置活动设于所述操作台;
所述上盘工位、所述贴芯工位或所述贴盘工位均位于所述移载装置的移动路径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粘盘设备用于纸盘的组装,纸盘的盘芯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粘盘设备包括操作台和设于操作台的涂胶装置与机械手,操作台上设有涂胶工位和贴芯工位。涂胶装置设于涂胶工位,并设有用于容纳胶水的胶池,机械手设于操作台,用于将盘芯转移至胶池,以对第一端面沾胶。涂胶装置还设有取料机构,取料机构用于拾取胶池中的盘芯并移送至贴芯工位,同时对第二端面沾胶。该粘盘设备采用机械手对盘芯自动上料、采用涂胶装置对盘芯自动沾胶、在贴芯工位粘贴盘芯与盘面,以形成纸盘,实现纸盘组装的自动化,节省劳动力,自动化的设备能提升盘芯与盘面的同心度,以提升粘盘效率和成品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一实施例的整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一实施例的整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一实施例的储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一实施例的取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如图4实施例的M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一实施例的取料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一实施例的中芯上料机构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一实施例的中芯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一实施例的第一储盘机构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一实施例的第一储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一实施例的第二储盘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一实施例的第二储盘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一实施例的移载装置位于操作台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一实施例的移载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一实施例的移载装置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粘盘设备一实施例的移载装置部分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套管细管及扁管产品的包装中,都是将套管细管及扁管产品缠绕在纸盘上,市面上的粘接式纸盘,分为上下两个盘面和中间盘芯,而纸盘的生产加工通常配合简单的工装,采用人工用乳胶将盘面和盘芯粘在一起。
人工粘纸盘的粘贴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且质量不一,盘芯与盘面的同心度无法保证,在自动包装上盘过程中纸盘因偏心造成停机,或是因纸盘粘贴不齐而批量不能使用,严重影响下一道工序,品质返工重新粘贴,质量严重不合格的需要报废处理造成资源浪费。亟待出现一种全自动的粘接式粘盘设备,用于替代人工,提升效率和粘盘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粘盘设备100,用于纸盘200的组装,所述纸盘200的盘芯25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参照图1至16,图1至图2为粘盘设备100的整机视图,图3至图6为粘盘设备100的涂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至图12为粘盘设备100的上料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图13至图16粘盘设备100的移载装置7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粘盘设备100包括操作台1和设于操作台1上的涂胶装置3与机械手11,如图1至图4所示,操作台1设有涂胶工位10A和贴芯工位10B,涂胶装置3设于涂胶工位10A,涂胶装置3设有用于容纳胶水的胶池30A,机械手11设于操作台1,用于将盘芯25转移至胶池30A,以对第一端面沾胶。涂胶装置3还设有取料机构40,取料机构40用于拾取胶池30A中的盘芯25并移送至贴芯工位10B,同时对第二端面沾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粘盘设备100用于纸盘200的组装,纸盘200的盘芯25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粘盘设备100包括操作台1和设于操作台1的涂胶装置3与机械手11,操作台1上设有涂胶工位10A和贴芯工位10B。涂胶装置3设于涂胶工位10A,并设有用于容纳胶水的胶池30A,机械手11设于操作台1,用于将盘芯25转移至胶池30A,以对第一端面沾胶。涂胶装置3还设有取料机构40,取料机构40用于拾取胶池30A中的盘芯25并移送至贴芯工位10B,同时对第二端面沾胶。在贴芯工位10B粘贴盘芯25与盘面,以形成纸盘200。该粘盘设备100采用机械手11对盘芯25自动上料、采用涂胶装置3对盘芯25自动沾胶以实现纸盘200组装的自动化,节省劳动力,自动化的设备能提升盘芯25与盘面的同心度,以提升粘盘效率和成品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粘纸盘200用的胶为液体的可流动胶水,相关技术中,出现关于盘芯25的沾胶可采用机械手11进行抓取并翻转180°对盘芯25的两个端面沾胶,该沾胶方式在机械手11的翻转过程中盘芯25上多余的胶水会自盘芯25的端面流到盘芯25的侧壁上,存在使盘芯25过度浸胶,影响盘芯25的刚性,且盘芯25为纸质材质,沾胶过度浸湿会导致盘芯25被浸湿的部分容易产生形变,其胶干之后也会变形,影响粘盘效率和成品率。
可以理解的是,盘芯25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在粘盘过程中分别粘贴底盘21和顶盘23,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沿Z轴方向呈上下分布,粘盘设备100通过胶池30A和取料机构40分别对盘芯25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进行沾胶,且采取的是面对面的沾胶方式,不会在盘芯25上存留过多胶水,盘芯25结构强度、刚性稳定,且不易发生变形,且自动化沾胶和粘盘能提升盘芯25与盘面的同心度,提升纸盘200成品率。
进一步地,粘盘设备100还包括上料装置5,上料装置5包括储盘机构60和中芯上料机构50,中芯上料机构50用于存储多个盘芯25,多个盘芯25的高度可相同也可不同。储盘机构60用于存储粘贴于盘芯25的两个端面的两个盘面。
在沾胶后的盘芯25移动至贴芯工位10B之前,贴芯工位10B上放置来自储盘机构60的一盘面作为底盘21,后将沾胶后的盘芯25通过第一端面粘贴于该底盘21上,之后再从储盘机构60拾取另一盘面粘贴于该盘芯25的第二端面,作为纸盘200的顶盘23,在贴芯工位10B处完成纸盘200的整体粘盘过程,之后下料以进行下一次的粘盘过程。
定义取料机构40的沾胶方向和拾取盘芯25的运动方向为Z轴方向,定义取料机构40拾取盘芯25之后朝向贴芯工位10B的移动方向为Y轴方向,两两垂直于Z轴和Y轴的方向为X轴,X轴、Y轴及Z轴三轴的交为原点O点,且三轴与原点O点共同组成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下述以该坐标系为方位标准进行各实施例的阐述。
可选地,涂胶装置3还包括储胶架31和设于储胶架31上的载胶组件32与升降组件33。储胶架31设于涂胶工位10A,并设有胶池30A。载胶组件32设于胶池30A内,载胶组件32设有盛胶槽32A。升降组件33的活动端伸入胶池30A内与载胶组件32连接,升降组件33驱动载胶组件32升降以盛胶于盛胶槽32A内。
结合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涂胶装置3包括储胶机构30和取料机构40,储胶机构30包括储胶架31、载胶组件32以及升降组件33。储胶架31设于涂胶工位10A处,储胶架31背向操作台1的一侧设有胶池30A。载胶组件32通过连接升降组件33可活动地设于胶池30A内,载胶组件32的盛胶槽32A用于容纳少量的胶,盛胶槽32A沿Z轴方向的高度远小于胶池30A的高度,胶池30A内充入的胶水沿Z轴方向的液位高度大于盛胶槽32A的高度且小于胶池30A的高度。
在盘芯25沾胶之前,载胶组件32浸没于胶池30A的胶水内,升降组件33沿Z轴方向驱动载胶组件32向上移动并将载胶组件32抬出胶水的液位高度之上,盘芯25被机械手11拾取后放置于盛胶槽32A内,以对盘芯25需要粘接的第一端面进行粘胶,盛胶槽32A的设置使得盘芯25在胶池30A内的一侧沾胶不会存留过多胶水。
取料机构40设有可相对操作台1活动的取料组件42,在盘芯25的第一端面沾胶的之前或者同时,取料组件42沿Z轴向下移动至胶池30A内,使得取料组件42上沾有胶水,之后取料组件42抬升并移动至盘芯25的正上方后下降以拾取盘芯25,在拾取盘芯25的过程中,取料组件42对盘芯25的第二端面进行粘胶,使得盘芯25沿Z轴高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均被沾胶,减少沾胶时盘芯25的移动,避免胶水溢流,沾胶之后第一端面直接与底盘21粘接、第二端面直接与顶盘23粘接,形成纸盘200,提升沾胶、贴芯以及粘盘效率,且自动化贴芯和粘盘操作能提升盘芯25与顶盘23和底盘21的粘贴同心度,成品率高、纸盘200品质更佳。
储胶架31包括四个立柱、胶板、四个围板以及多个限位卡座,四个立柱沿Z轴间隔设置,胶板设于四个立柱的顶端并平行于O-XY平面设置,四个围板设于胶板背向立柱的一侧,四个围板分别沿X轴和Y轴设置并首尾相接,以配合胶板围合形成胶池30A,胶池30A中注满液态胶,胶板和四个围板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焊接成型。每一围板与胶板位于胶池30A外侧的连接处设置至少一限位卡座,限位卡座用于对胶池30A进行限位,提升搅拌与为围板的连接稳定性。
升降组件33包括升降驱动件331和升降板332,升降驱动件331设于储胶架31的胶板上并位于胶池30A外侧,升降驱动件331沿Z轴方向上下输出驱动,升降驱动件331的活动端位于升降驱动件331背向胶板的一端,即位于升降驱动件331的顶端,升降板332的一端连接至活动端,另一端贴着围板的内壁向胶池30A内延伸,并连接至载胶组件32。升降驱动件331驱动活动端带动升降板332沿Z轴上移,以带动载胶组件32抬升至高于胶水的液位高度,便于盘芯25放置于盛胶槽32A中对第一端面进行粘胶。
盘芯25的底部沾胶是采用载胶环322将液态胶取出,使放置在载胶环322上的盘芯25端面沾上胶水。载胶组件32包括过渡板321和载胶环322,过渡板321呈矩形,其边框可适配胶池30A的宽度设置,载胶环322呈环形,环形的载胶环322内切于矩形的过渡板321设置,环形的载胶环322上凹设有环形的盛胶槽32A,且环形载胶环322中部镂空便于胶水流入盛胶槽32A内。
盘芯25呈环状且中部镂空,盛胶槽32A呈环形槽,环形盘芯25的厚度小于环形盛胶槽32A的槽宽,环形槽的内环侧壁的直径小于盘芯25的内环径,环形槽的外环侧壁的直径大于盘芯25的外环径,降低盘芯25放置于盛胶槽32A内的位置精度的要求,提升盘芯25在盛胶槽32A内的粘胶可靠性。配合取料组件42对盘芯25的顶部端面沾胶,以实现盘芯25的上下两个端面分别沾胶。
可选地,胶池30A内设有两个取胶位置,一取胶位置对应设有一载胶组件32和至少一升降组件33。
本实施例中,胶池30A沿Y轴方向延伸设置为矩形。胶池30A内设有两个取胶位置,两个取胶位置分别对应设有两个载胶组件32和至少两个升降组件33,以便于取料组件42的粘胶和盘芯25的粘胶能同步进行,减少涂胶所需时间且盘芯25无需翻面,避免单侧胶水在粘盘之前变干,提升涂胶效率和涂胶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一取胶位置对应设有一载胶组件32和两个升降组件33,两个取胶位置沿Y轴方向并列设置。一取胶位置处,两个升降组件33沿X轴方向分布于胶池30A的两侧,两个升降组件33分别连接一载胶组件32的过渡板321的两侧,两个升降组件33同步抬升或同步下降,提升载胶组件32的抬升稳定性,提升盘芯25和取料组件42的沾胶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升降驱动件331可以是气缸、电机、电动推杆的一种,示例性地以气缸为例,通过气缸沿Z轴升降带动抬起升降板332,升降板332带动过渡板321和载胶环322抬升,搭配取料组件42与另一载胶环322的接触沾胶后拾取盘芯25的操作,可实现盘芯25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粘胶,无需盘芯25的翻面,也不会有过多胶水存留,保持盘芯25的刚度和形状稳定。
结合参照图4和图5所示,可选地,取料机构40包括第一支架41和取料组件42,第一支架41设于操作台1,取料组件42活动设于第一支架41,并悬设于胶池30A的上方。取料组件42沿第一方向移动以拾取盘芯25、沿第二方向移动以移送盘芯25,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平行于Z轴方向,第二方向平行于Y轴方向,第一支架41设于操作台1上,取料组件42活动连接于第一支架41,并活动悬设于胶池30A的上方,取料组件42可相对第一支架41升降或纵移。取料组件42位于贴芯工位10B沿Y轴方向的延长线上,第一支架41和取料组件42的设置使得盘芯25沾胶之后的移动方向可以被分解为沿Z轴和Y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的运动幅度可控性高,沾胶后的盘芯25的移动位置控制精度提高,能提升盘芯25在贴芯工位10B与底盘21和顶盘23粘盘时的同心度,以提升粘盘之后的纸盘200的品质和产能。
可选地,取料组件42包括安装件421以及设于安装件421上的盘主体422和取料爪424,安装件421沿第二方向活动设于第一支架41,盘主体422沿第一方向活动连接于安装件421,盘主体422面向胶池30A的一侧设有粘胶板423。取料爪424设于盘主体422面向胶池30A的一侧,用于拾取盘芯25,粘胶板423环绕取料爪424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41设有沿Y轴方向设置的第一固定板411,取料组件42相对第一固定板411可升降,也可平移。取料组件42包括安装件421、盘主体422、粘胶板423、取料爪424、用于升降的第一驱动件43以及用于平移的第二驱动件44。安装件421用于安装连接盘主体422和第一驱动件43并带动二者沿Y轴方向往复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板411。盘主体422面向操作台1的一侧设有环形的粘胶板423和位于粘胶板423环形中心的取料爪424,粘胶板423用于沾取胶水以对盘芯25的第二端面进行沾胶,两面沾胶的盘芯25被取料抓424拾取并通过第二驱动件44沿Y轴驱动,进而带动安装件421纵向移送至贴芯工位10B正上方,之后通过第一驱动件43沿Z轴下降至贴芯工位10B后释放,实现盘芯25的自动沾胶、自动粘盘操作。
进一步地,安装件421具有平行于O-YZ平面的连接板、平行于O-XY平面的安装段以及用于连接第二驱动件44与连接板的移位板。第一固定板411上设有同向延伸的导轨412,导轨412设置为至少一个,且两个及以上的导轨412间隔且平行于Z轴设置,安装件421的连接板上对应设有配合导轨412的导槽,导轨412与导槽的滑动配合提升安装件421相对第一固定板411移动的平稳性和流畅性。
第二驱动件44设于第一固定板411背向安装件421的一侧,第一固定板411上开设有平行于Y轴的行程孔,移位板穿设于行程孔中,并连接至第二驱动件44的活动端。第二驱动件44驱动移位板带动连接板、安装段以及装于安装段上的第一驱动件43、盘主体422、粘胶板423以及取料爪424沿Y轴方向移动,以将取料组件42移动至贴芯工位10B正上方。
第一驱动件43设于安装段的顶部,盘主体422设于安装段的底部,盘主体422背向操作台1的一侧设有拆装板427,拆装板427与第一驱动件43的活动端连接,第一驱动件43沿Z轴驱动拆装板427移动,以带动盘主体422、粘胶板423以及取料爪424同步移动,以进行粘胶板423的沾胶、盘芯25的拾取以及在贴芯工位10B对盘芯25的释放,且在拾取盘芯25的同时通过粘胶板423对盘芯25背向载胶环322的一侧进行粘胶,使得盘芯25上下两侧同时沾胶,便于在贴芯工位10B粘接底盘21和顶盘23,实现自动化涂胶、自动化拾取以及自动化粘盘。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件43与第二驱动件44可以分别是气缸、电机、或推动杆的一种,示例性地,第一驱动件43可以是直线电机并沿Z轴输出驱动,第二驱动件44可以是直线气缸并沿Y轴输出驱动。
结合参照图6所示,进一步地,取料爪424包括气夹4241和夹爪4242,气夹4241位于盘主体422背向拆装板427和第一驱动件43的一侧中部,夹爪4242包括三个活动爪,三个活动爪的一端分别连接至气夹4241,另一端呈辐射状向盘主体422的边缘延伸。在拾取盘芯25时,三个活动爪伸入环形的盘芯25环内,气夹4241驱动三个活动爪张开并分别抵推盘芯25的第一端面,盘芯25的第二端面抵接至粘胶板423,粘胶板423配合三个活动爪对盘芯25进行夹持,以成功拾取盘芯25并带动盘芯25移动,实现盘芯25的拾取的同时沾胶,提升涂胶效率。
进一步地,拆装板427与安装板的连接段之一相向的一侧设有第一滑轨,另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轨与第一滑槽沿Z轴方向延伸设置,提升拆装板427沿Z轴上下移动的直线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取料组件42还包括两个感应件425,两个感应件425沿第二方向间隔设于安装件421;拆装板427对应感应件425设有感应部426,感应部426沿第一方向的移动中感应至少一感应件425。
本实施例中,取料组件42还包括两个感应件425,两个感应件425沿Z轴方向间隔排布于连接段上,且分别作为初始传感器和到位传感器。盘主体422的拆装板427面向连接段的一侧设有感应部426,两个感应件425可以是对射式传感器,感应部426设为遮挡片,遮挡片随拆装板427的上下滑动过程中分别到达初始传感器和到位传感器,并遮挡对射路径以被感应到,感应件425与第一驱动件43可通过控制机构信号连接,以对第一驱动件43的驱动行程进行严格控制,提升取料组件42上下运动的行程精准度,实现对盘芯25的有效抓取和涂胶,避免驱动行程过度损坏盘芯25或行程不到位沾胶不完全或拾取盘芯25失败。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411上沿Y轴方向也间隔排布有初始传感器和到位传感器,安装件421的连接板面向第一固定板411的一侧也设有遮挡件,遮挡件于安装件421沿Y轴的移动过程中分别到达初始传感器和到位传感器,并遮挡对射路径以被感应到,提升取料组件42沿Y轴运动的行程精准度。
如图7至图12所示,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粘盘设备100的上料装置5包括储盘机构60和中芯上料机构50,用于盘面与盘芯25的存储和自动上料。储盘机构60和中芯上料机构50分别设于操作台1的周侧。机械手11位于中芯上料机构50与涂胶装置3之间,涂胶装置3与中芯上料机构50均位于机械手11的旋转覆盖范围内。机械手11可以是四轴机械臂,也可以是六轴机械臂,平面定位精度高、灵活性好,自由度高,提升机械手11抓取效率和可靠度。
结合参照图7和图8所示,可选地,粘盘设备100还包括至少一中芯上料机构50;至少一中芯上料机构50设于操作台1,以提供盘芯25;机械手11设于中芯上料机构50与涂胶装置3之间。
本实施例中,粘盘设备100可包括一个中芯上料机构50,因盘芯25高度不同,且盘芯25高度远大于盘面的厚度,则粘盘设备100可包括两个中芯上料机构50,按需设置,不做唯一限定。
当设置有两个中芯上料机构50时,两个中芯上料机构50分别位于机械手11背向涂胶装置3的两侧,即两个中芯上料机构50可设于操作台1沿O-XY平面内的一侧对角处,两个中芯上料机构50均位于机械手11的旋转覆盖范围内,两个中芯上料机构50的设置既能灵活布局操作台1的空间,也能减少盘芯25来料的补充次数,还能分别进行补充来料,纸盘200粘贴过程可持续且不中断。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盘芯25沿Z轴向上叠加形成一列盘组,每三列盘组并列设置形成一包装组,中芯上料机构50对应容纳一个包装组,在包装组来料放置于中芯上料机构50时,划开包装组的外包装袋,即可通过机械手11对单列的盘组逐一上料至涂胶装置3。
可选地,中芯上料机构50包括储芯底座51和三角支撑架52,储芯底座51设于操作台1,三角支撑架52包括间隔设于储芯底座51的两个固定件521和一活动件522,活动件522与两个固定件521平行且间隔设置,三角支撑架52用于存储盘芯25。
本实施例中,中芯上料机构50的储芯底座51上可设置一个三角支撑架52,也可以对应盘组的列数设置对应数量的三角支撑架52,即中芯上料机构50设有三个并列的三角支撑架52。
在一三角支撑架52中,三角支撑架52沿Z轴延伸设置,三角支撑架52包括间隔设于储芯底座51的两个固定件521和一活动件522,活动件522通过底部设有与储芯底座51滑动连接的滑动部523与滑槽的配合形成可调节的三角支撑架52,可调节以适配不同内径尺寸的盘芯25。可以理解的是,三角支撑架52的两个固定件521也可以设置为可调节式的,以相对调节,适应内径相差较大的盘芯25,提升中芯上料机构50的储存通用性。
进一步地,盘芯25的上料自三角支撑架52的顶部取料,为了便于机械手11进行取料操作,中芯上料机构50还包括有提升组件53,提升组件53包括提升模组和提升板,提升板设于每列盘组与储芯底座51之间,提升模组沿Z轴方向逐步提升每一列盘组,便于机械手11自每列盘组的顶部取料。
进一步地,储芯底座51设有沿Z轴延伸的两个立架,两个立架之间搭设有横架,横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三列盘组的并列设置方向。横架上对应每列盘组的顶端的盘芯25设置有检测件54,检测件54可以是光电传感器,以检测该盘芯25是否被拾取或是否缺失来料。
结合参照图9至图12所示,可选地,操作台1还设有位于贴芯工位10B上游的上盘工位10C,粘盘设备100还包括第一储盘结构601,第一储盘结构601设于操作台1,并邻近上盘工位10C设置;
本实施例中,粘盘设备100还包括移载装置7,储盘机构60包括有第一储盘结构601和第二储盘结构602,第一储盘结构601设置于操作台1并邻近上盘工位10C设置,上盘工位10C用于容纳底盘21,第一储盘结构601、上盘工位10C、贴芯工位10B以及贴盘工位10D沿X轴自左至右设置。底盘21沿X轴方向先上料于上盘工位10C处,后经移载装置7沿X轴方向移动一个工位的位置以到达贴芯工位10B,之后将沾胶的盘芯25粘贴于底盘21上,以实现贴芯工位10B的贴芯操作。上盘工位10C与贴芯工位10B的单独设置,使得上底盘21的操作与盘芯25贴至另一底盘21的操作可同时进行、互不妨碍,提升纸盘200粘贴效率。
可选地,操作台1还设有位于贴芯工位10B下游的贴盘工位10D,粘盘设备100还包括第二储盘结构602,第二储盘结构602设于操作台1,并邻近贴盘工位10D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储盘结构602设置于操作台1并邻近贴盘工位10D设置,贴盘工位10D用于容纳底盘21和盘芯25,并用于将顶盘23与盘芯25的第二端面粘合。第二储盘结构602与贴盘工位10D沿Y轴方向并列设置。
贴芯工位10B处的底盘21与盘芯25的第一端面粘合之后经移载装置7沿X轴方向移动一个工位的位置以到达贴盘工位10D,与此同时,第二储盘结构602沿Y轴方向将顶盘23送至贴盘工位10D,之后第二储盘结构602将顶盘23下落至粘贴至盘芯25的第二端面并释放顶盘23,以实现贴盘工位10D的贴盘操作。上盘工位10C、贴芯工位10B以及贴盘工位10D的单独设置,使得上底盘21的操作、盘芯25粘合底盘21的操作以及顶盘23粘贴盘芯25的操作可同时进行、互不妨碍,提升纸盘200粘贴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储盘结构601与第二储盘结构602的结构设置相同,不同的是第一储盘结构601设于多个工位沿X轴的左侧,且底盘21的移送方向平行于X轴;第二储盘结构602设于贴盘工位10D沿Y轴的一侧,且顶盘23的移送方向平行于Y轴。
示例性地,第一储盘机构60包括转位板61、第二滑轨63、转位驱动件64、储盘架62以及送盘组件66。转位板61设于操作台1上,储盘架62用于存储多个底盘21。储盘架62包括架板621、设于架板621上的限位杆623以及位于架板621底部的滑块622,底盘21上设置至少一限位孔20A,限位杆623对应限位孔20A设置,以将多个底盘21穿设于限位杆623上进行存储和限位。第二滑轨63设置为至少一个且第二滑轨63平行于Y轴设置,第二滑轨63配合滑块622提升储盘架62相对转位板61移动的平稳性和流畅性。
具体地,转位驱动件64设于转位板61上,转位驱动件64的输出端连接储盘架62并沿Y轴驱动储盘架62朝上盘工位10C移动,以带动存储的多个底盘21靠近上盘工位10C设置,送盘组件66用于拾取一底盘21并沿X轴移送至上盘工位10C。
具体地,第一储盘机构60还包括升托组件65,升托组件65设于转位板61上,升托组件65包括升托驱动件、升托模组651以及升托板,升托板设于多个底盘21的底部与储盘架62之间,升托驱动件驱动升托板通过升托模组651沿Z轴方向抬升多个盘组,便于送盘组件66自多个底盘21的顶部取料。
进一步地,升托模组651沿Z轴方向延伸设置,升托模组651邻近多个底盘21的顶端的一底盘21处设有送料感应器,感应器可以是光电传感器,以检测该处底盘21是否被拾取或是否缺失来料。
结合参照图9至图12所示,进一步地,送盘组件66包括第二支架661、支撑座662、吸盘665、第三驱动件663以及第四驱动件664。第二支架661设有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二固定板6611,支撑座662用于安装吸盘665和第三驱动件663并带动二者沿X轴方向往复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板6611。吸盘665相对支撑座662和第二固定板6611可升降,也可平移。
具体地,支撑座662具有平行于O-XZ平面的连接板、平行于O-XY平面的支撑板以及用于连接第四驱动件664与连接板的移位板。第四驱动件664设于第二固定板6611背向支撑座662的一侧,第二固定板6611上开设有平行于X轴的行程孔,移位板穿设于行程孔中,并连接至第四驱动件664的活动端。吸盘665拾取底盘21后通过第四驱动件664沿X轴驱动支撑座662带动吸盘665和底盘21移动至上盘工位10C正上方。
结合参照图12所示,具体地,第三驱动件663设于支撑板的顶部,吸盘665设于支撑板的底部,吸盘665背向操作台1的一侧设有拆装板,拆装板与第三驱动件663的活动端连接,第三驱动件663沿Z轴驱动拆装板移动,以带动吸盘665进行底盘21的拾取或在上盘工位10C处底盘21的释放,实现底盘21的自动上料。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驱动件663与第四驱动件664可以分别是气缸、电机、或推动杆的一种,示例性地,第三驱动件663可以是直线电机并沿Z轴输出驱动,第四驱动件664可以是直线气缸并沿X轴输出驱动。
进一步地,拆装板与安装板的连接板之一设有第三滑轨,另一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轨与第三滑槽沿Z轴方向延伸设置,提升拆装板沿Z轴上下移动的直线性和稳定性。
具体的一实施例中,送盘组件66还包括两个传感器666,两个传感器666沿Z轴方向间隔排布于连接板上,且分别作为初始传感器666和到位传感器666。拆装板面向连接板的一侧设有遮光片667。两个传感器666可以是对射式传感器666,遮光片667随拆装板的上下滑动过程中分别到达初始传感器666和到位传感器666,并遮挡对射路径以被感应到,传感器666与第三驱动件663可通过控制机构信号连接,以对第三驱动件663的驱动行程进行严格控制,提升送盘组件66上下运动的行程精准度,实现对底盘21的成功拾取,避免驱动行程过度损坏底盘21或行程不到位拾取底盘21失败。
可以理解的是,上料装置5的中芯上料机构50、储盘机构60的第一储盘结构601和第二储盘结构602可以分别设置于操作台1上,也可是独立结构临近操作台1设置,以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在此不进行唯一限定。
结合图1和图2,并参照图13至图16所示,可选地,粘盘设备100还包括移载装置7,移载装置7活动设于操作台1;上盘工位10C、贴芯工位10B或贴盘工位10D均位于移载装置7的移动路径上。
本实施例中,移载装置7用于将位于上盘工位10C、贴芯工位10B以及贴盘工位10D的纸盘200半成品沿X轴方向往复移送一个工位的距离,以实现上盘工位10C、贴芯工位10B以及贴盘工位10D的连续性工作。
进一步地,移载装置7包括设于操作台1的台面上的载台71,设于操作台1下方的装配板74、移载板72和第五驱动件73,装配板74相对固定连接于操作台1,第五驱动件73设于装配板74上,第五驱动件73的输出端连接移载板72,第五驱动件73带动移载板72沿X轴方向往复运动。
具体地,装配板74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五滑轨76,移载板72对应第五滑轨76设有滑槽块,滑槽块与第五滑轨76滑动配合以提升第五驱动件73驱动移载板72移动的顺畅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载台71沿X轴方向设有移载通道,移载板72上设有推动组件75,推动组件75设有推动驱动件753、推动座751和推杆752,推杆752对应盘面上的限位孔20A设置且推杆752沿Z轴方向延伸设置,以带动每一工位的纸盘200半成品沿X轴移动,以使当前工位的半成品进入下一工位。
进一步地,粘盘设备100还包括定位装置8,定位装置8设于载台71上,以配合推动组件75实现每一工位的半成品的移送和定位。上盘工位10C、贴芯工位10B以及贴盘工位10D均对应设有定位装置8。定位装置8包括定位驱动件81和定位件82,定位驱动件81可以是气缸,定位件82可以是定位板,定位件82在推动组件75的移动和推动过程中呈释放状态,当半成品达到当前工位时,定位驱动件81驱动定位件82移动以夹持限位半成品的底盘21边缘于载台71上,避免其在当前工位的操作中发生移动,提升当前工位操作的可靠性。
示例性地,在每一工位处于当前工位对应操作中时,推动驱动件753沿Z轴方向驱动推动座751下移,使得推杆752退出移载通道,定位件82处于夹持状态;在当前工位半成品需要移送至下一工位时,定位件82先释放对底盘21的定位,推动驱动件753沿Z轴方向驱动推动座751上移,使得推杆752进入移载通道每一半成品的底盘21的限位孔20A中,以对该半成品进行卡接限位,之后第五驱动件73驱动移载板72带动推动组件75与半成品沿X轴方向移动一个工位;之后推动驱动件753沿Z轴方向驱动推动座751下移,使得推杆752释放半成品的底盘21并退出移载通道,再将定位件82恢复夹持状态,以实现多个工位上的半成品的自动上料和自动传输。
进一步地,位于载台71沿X轴方向远离上盘工位10C的一侧设有一下料工位10E,在贴盘工位10D处将顶盘23、盘芯25和底盘21粘接之后形成完整的纸盘200成品,该纸盘200成品被移载装置7移送至下料工位10E,之后下料,实现纸盘200自动化地上料、涂胶、贴芯、粘盘操作以及自动化移动工位,实现纸盘200的自动化生产,极大地增加了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粘盘设备,用于纸盘的组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盘的盘芯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粘盘设备包括:
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有涂胶工位和贴芯工位;
涂胶装置,所述涂胶装置设于所述涂胶工位,所述涂胶装置设有用于容纳胶水的胶池,所述涂胶装置还设有取料机构;
机械手,所述机械手设于所述操作台,用于将所述盘芯转移至所述胶池,以对所述第一端面沾胶,所述取料机构用于拾取所述胶池中的所述盘芯并移送至所述贴芯工位,同时对所述第二端面沾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
储胶架,所述储胶架设于所述涂胶工位,并设有所述胶池;
载胶组件,所述载胶组件设于所述胶池内,所述载胶组件设有盛胶槽;及
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所述储胶架,所述升降组件的活动端伸入所述胶池内与所述载胶组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载胶组件升降以盛胶于所述盛胶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池内设有两个取胶位置,一所述取胶位置对应设有一所述载胶组件和至少一所述升降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于所述操作台;和
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活动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并悬设于所述胶池的上方,所述取料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拾取所述盘芯、沿第二方向移动以移送所述盘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包括:
安装件,所述安装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活动设于所述第一支架;
盘主体,所述盘主体沿第一方向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盘主体面向所述胶池的一侧设有粘胶板;和
取料爪,所述取料爪设于所述盘主体面向所述胶池的一侧,用于拾取所述盘芯,所述粘胶板环绕所述取料爪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还包括两个感应件,两个所述感应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安装件;
所述盘主体对应所述感应件设有感应部,所述感应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中感应至少一所述感应件。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盘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中芯上料机构;
至少一所述中芯上料机构设于所述操作台,以提供盘芯;
所述机械手设于所述中芯上料机构与所述涂胶装置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芯上料机构包括:
储芯底座,所述储芯底座设于所述操作台;和
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包括间隔设于所述储芯底座的两个固定件和一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两个所述固定件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三角支撑架用于存储所述盘芯。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还设有位于所述贴芯工位上游的上盘工位,所述粘盘设备还包括第一储盘结构,所述第一储盘结构设于所述操作台,并邻近所述上盘工位设置;
且/或,所述操作台还设有位于所述贴芯工位下游的贴盘工位,所述粘盘设备还包括第二储盘结构,所述第二储盘结构设于所述操作台,并邻近所述贴盘工位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盘设备还包括移载装置,所述移载装置活动设于所述操作台;
所述上盘工位、所述贴芯工位或所述贴盘工位均位于所述移载装置的移动路径上。
CN202322454895.3U 2023-09-08 2023-09-08 粘盘设备 Active CN220866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54895.3U CN220866532U (zh) 2023-09-08 2023-09-08 粘盘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54895.3U CN220866532U (zh) 2023-09-08 2023-09-08 粘盘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66532U true CN220866532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09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54895.3U Active CN220866532U (zh) 2023-09-08 2023-09-08 粘盘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665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71833U (zh) 一种lcd屏全自动点胶设备
CN209592227U (zh) 方形电芯热压机
CN110977080A (zh) 一种全自动环形pcb板和fpc软板焊接系统
CN115106601B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积木式产线的医疗产品组装设备
CN112563015A (zh) 一种自动组装机
CN113183451A (zh) 一种产品的保护膜贴合及检测设备
CN220866532U (zh) 粘盘设备
CN113829058A (zh) 一种节水阀零件自动装配工艺
CN211295274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自动贴膜机
CN117284753A (zh) 粘盘设备
CN209755196U (zh) 键盘胶产品组装中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2548511A (zh) 一种用于叠层组装的自动化设备
CN113664400B (zh) 卫星太阳翼电池阵自动焊接贴片生产设备
CN216054841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电芯大面贴胶设备
CN109860727A (zh) 方形电芯热压机及其加工方法
CN214444447U (zh) 一种撕膜装配一体式流水线
CN214378527U (zh) 一种电池贴标机
CN210259024U (zh) 一种包装袋上料结构
CN211488349U (zh) 一种全自动lcd点胶机
CN209754725U (zh) 键盘胶产品的自动化加工装置
CN215435012U (zh) 一种产品的保护膜贴合及检测设备
CN213519588U (zh) 一种自动组装机
CN215390403U (zh) 点胶贴合组立装置
CN220464802U (zh) 一种点胶贴泡棉设备
CN215146394U (zh) 一种仓储装置的自动化上料装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