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5651U - 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65651U
CN220865651U CN202322842659.9U CN202322842659U CN220865651U CN 220865651 U CN220865651 U CN 220865651U CN 202322842659 U CN202322842659 U CN 202322842659U CN 220865651 U CN220865651 U CN 220865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r
joint
wing
wing body
body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426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湘伏
杨海超
陈希平
赵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hanhe Huay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hanhe Huay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hanhe Huay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hanhe Huay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426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65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65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65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装配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复合材料制成的翼梁;金属材料制成的翼身接头;连接部,其中一侧与所述翼梁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翼身接头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复合材料制成的翼梁在保证承载强度的同时具有更小的密度,有利于减轻连接结构的整体重量,且抗疲劳性较强,使用寿命较长;金属材料制成的翼身接头耐磨性较强,便于机械加工,有利于加工成特定的结构与机身框接头相连,保证了翼身接头与机身装配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装配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机翼和机身的对接是飞机装配的重要环节,翼身对接结构作为飞机主承力关键部位,对飞机的飞行安全和使用寿命具有直接的影响。目前,采用接头传力是飞机翼身对接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在翼梁朝向机身的一端设置翼身接头,并使翼身接头与机身框接头对接,从而将作用于翼身的荷载传递至机身上。
相关技术中,翼梁与翼身接头一般采用铝合金、钢或钛合金整体机加工成型。
但上述相关技术中,翼梁与翼身构成的结构整体重量较大,不利于提高飞机的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翼梁与翼身构成的结构整体重量较大的缺陷,具有整体重量较小,有利于提高飞机经济性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包括:
复合材料制成的翼梁;
金属材料制成的翼身接头;
连接部,其中一侧与所述翼梁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翼身接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翼梁至少包括梁腹板;所述翼身接头至少包括接头腹板;
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梁腹板和所述接头腹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于所述梁腹板,且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梁腹板的一侧与所述接头腹板其中一面贴合;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头腹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还包括加强件;
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的其中一侧与所述梁腹板贴合且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接头腹板的另一面贴合且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翼梁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梁腹板侧部的缘条,所述缘条沿所述梁腹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翼身接头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接头腹板侧部的翼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加强件还包括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的其中一侧与所述缘条贴合且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翼板贴合且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加强部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加强部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翼梁采用复合材料一体铺贴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翼身接头还包括连接头;
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接头腹板和所述翼板相连,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连接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翼身接头还包括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与所述接头腹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头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耳片,两个所述耳片上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形成所述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通过将连接部其中一侧与翼梁相连,另一侧与翼身接头相连,即可将复合材料制成的翼梁与金属材料制成的翼身接头连接为一个整体,相较于现有技术,复合材料制成的翼梁在保证承载强度的同时具有更小的密度,有利于减轻连接结构的整体重量,且抗疲劳性较强,使用寿命较长;金属材料制成的翼身接头耐磨性较强,便于机械加工,有利于加工成特定的结构与机身框接头相连,保证了翼身接头与机身装配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翼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翼身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翼梁;10、梁腹板;11、缘条;2、翼身接头;20、接头腹板;21、翼板;22、连接头;220、连接孔;221、耳片;23、加强筋;3、连接部;4、加强件;40、第一加强部;41、第二加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首先说明其应用背景,翼身连接是飞机装配的重要环节,接头传力是飞机翼身对接的主要形式之一,其通过在翼梁上设置翼身接头并使翼身接头与机身框接头对接,实现荷载的传递。翼梁与翼身接头一般采用铝合金、钢或钛合金等金属材料整体机加工成型。
但发明人发现,金属材质的翼梁重量较大,不利于提高飞机的经济性。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具有整体重量较小,有利于提高飞机经济性的优势。
下面结合图1-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
参照图1,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包括翼梁1、翼身接头2和连接部3;其中,翼梁1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翼身接头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连接部3的其中一侧与翼梁1连接,另一侧与翼身接头2连接。
实际工作中,通过将连接部3其中一侧与翼梁1相连,另一侧与翼身接头2相连,即可将复合材料制成的翼梁1与金属材料制成的翼身接头2连接为一个整体,相较于现有技术,复合材料制成的翼梁1在保证承载强度的同时具有更小的密度,有利于减轻连接结构的整体重量,且抗疲劳性较强,使用寿命较长;金属材料制成的翼身接头2耐磨性较强,便于机械加工,有利于加工成特定的结构与机身框接头相连,保证了翼身接头2与机身装配的便捷性。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求的不同,翼梁1及翼身接头2的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翼梁1包括梁腹板10和缘条11;其中,缘条11连接于梁腹板1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并沿梁腹板1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梁腹板10的板面垂直于缘条11的板面,使得梁腹板10与缘条11形成的截面为“C”形。
具体的,梁腹板10与缘条11采用复合材料一体铺贴成型,如此可以保证翼梁1的强度,且相较于传统的金属整体机加工,降低了加工难度,减小了加工成本。
参照图1和图3,翼身接头2包括接头腹板20、翼板21和连接头22;其中,接头腹板2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接头腹板20的第一端用于和梁腹板10对接;连接头22连接于腹板的第二端,连接头22上设置有连接孔220,用于和机身相连;翼板21连接于接头腹板20相对的两侧,且翼板21的板面垂直接头腹板20的板面,使得接头腹板20与翼板21形成的截面呈“C”型,翼板21靠近接头腹板20第一端的端部与连接头22相连,从而使接头腹板20、翼板21和连接头22连接为一个整体式结构。
具体的,连接头22包括间隔设置的一对耳片221,两个耳片221上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形成上述的连接孔220,用于和机身框接头相连。
具体的,接头腹板20、翼板21和连接头22一体机加工成型,如此,可以保证翼身接头2的连接强度。
翼身接头2还包括加强筋23,加强筋23设置于接头腹板20与连接头22之间,加强筋23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第一侧与连接头22相连,第二侧与接头腹板20相连,如此可以提高连接头22与接头腹板20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翼身接头2的强度。
具体的,加强筋23与接头腹板20及连接头22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也可以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3与接头腹板20及连接头22一体成型,如此开进一步提高翼身接头2的强度。
参照图1,当翼梁1与翼身接头2连接时,梁腹板10与接头腹板20的第一端对接;连接部3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梁腹板10和接头腹板20,从而将翼梁1与翼身接头2连接为一个整体。
具体的,连接部3呈板状且一体成型于梁腹板10的端部,其沿着梁腹板10的长度方向延伸从而凸出于翼梁1外,当梁腹板10与接头腹板20对接后,连接部3与接头腹板20背离加强筋23的一面相贴合,然后可以采用胶铆、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接头腹板20和连接部3,实现翼梁1与翼身接头2的连接固定。
为了提高连接强度,保证载荷的传递,参照图1和图4,连接结构还包括加强件4;翼梁1与翼身接头2连接时,除了梁腹板10与接头腹板20对接外,缘条11与翼板21对接;加强件4包括第一加强部40和第二加强部41,其中,第一加强部40的其中一侧与梁腹板10相贴合,相对的另一侧与接头腹板20连接有加强筋23的一面相贴合,然后可以使用胶铆、螺钉等方式连接固定第一加强部40与梁腹板10和接头腹板20;第二加强部41的其中一侧与缘条11相贴合,另一侧与翼板21对接,然后可以使用胶铆、螺钉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二加强部41与梁腹板10和接头腹板20。通过设置加强件4可以进一步提高翼梁1与翼身接头2的连接强度,保证荷载传递。
可以理解的是,翼梁1与翼身接头2对接后,梁腹板10与接头腹板20之间、缘条11与翼板21之间并非绝对的完全平齐的状态,当梁腹板10与接头腹板20、缘条11与翼板21之间存在高度差时,可以适应性调整第一加强部40、第二加强部41的形状,例如可以将第一加强部40的两侧、第二加强部41的两侧设置为具有高度差,以此使第一加强部40的两侧分别贴合梁腹板10与接头腹板20、第二加强部41的两侧分别贴合缘条11与翼板21,保证加强件4与翼梁1及翼身接头2连接的便捷性和连接强度。
具体的,第一加强部40与第二加强部41相连,如此可以将梁腹板10、缘条11、接头腹板20和翼板21连接为一个整体,进一步提高翼梁1与翼身接头2的连接强度,保证荷载传递。
具体的,第一加强部40和第二加强部41一体成型,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翼梁1与翼身接头2的连接强度,保证荷载传递。
当然,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部40和第二加强部41还可以分体设置,如此,通过第一加强部40进一步连接梁腹板10和接头腹板20,通过第二加强部41连接缘条11和翼板21,同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翼梁1与翼身接头2的连接强度,保证荷载传递。
需要指出的是,翼梁1与翼身接头2还可以为其他结构。
例如,另一个实施例中,梁腹板10与缘条11所形成的翼梁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工字型、T字型等、J字型等,接头腹板20与翼板21可以形成相同截面形状的翼身接头2,以便于翼梁1与翼身接头2的对接。
例如,另一个实施例中,翼身接头2的截面形状与翼梁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不同,如此,只需相应的调整加强件4的形状及连接位置,以提高翼身接头2与翼梁1的连接强度。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翼梁1与翼身接头2不限于上述列举的结构,根据实际的需求,翼梁1与翼身接头2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只需相应的调整连接部3及加强件4的结构,保证翼梁1与翼身接头2的连接强度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新创点在于:通过将连接部3其中一侧与翼梁1相连,另一侧与翼身接头2相连,即可将复合材料制成的翼梁1与金属材料制成的翼身接头2连接为一个整体,相较于现有技术,复合材料制成的翼梁1在保证承载强度的同时具有更小的密度,有利于减轻连接结构的整体重量,且抗疲劳性较强,使用寿命较长;金属材料制成的翼身接头2耐磨性较强,便于机械加工,有利于加工成特定的结构与机身框接头相连,保证了翼身接头2与机身装配的便捷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复合材料制成的翼梁(1);
金属材料制成的翼身接头(2);
连接部(3),其中一侧与所述翼梁(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翼身接头(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梁(1)至少包括梁腹板(10);所述翼身接头(2)至少包括接头腹板(20);
所述连接部(3)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梁腹板(10)和所述接头腹板(2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一体成型于所述梁腹板(10),且所述连接部(3)远离所述梁腹板(10)的一侧与所述接头腹板(20)其中一面贴合;
所述连接部(3)与所述接头腹板(20)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件(4);
所述加强件(4)包括第一加强部(40),所述第一加强部(40)的其中一侧与所述梁腹板(10)贴合且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接头腹板(20)的另一面贴合且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梁(1)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梁腹板(10)侧部的缘条(11),所述缘条(11)沿所述梁腹板(10)的长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身接头(2)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接头腹板(20)侧部的翼板(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4)还包括第二加强部(41);所述第二加强部(41)的其中一侧与所述缘条(11)贴合且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翼板(21)贴合且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40)与所述第二加强部(4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梁(1)采用复合材料一体铺贴成型。
CN202322842659.9U 2023-10-23 2023-10-23 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20865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42659.9U CN220865651U (zh) 2023-10-23 2023-10-23 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42659.9U CN220865651U (zh) 2023-10-23 2023-10-23 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65651U true CN220865651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08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42659.9U Active CN220865651U (zh) 2023-10-23 2023-10-23 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65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29108C (en) Airplane w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airplane wing and use of a welding process for welding a wing spar
EP282403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joining composite structures of aircrafts
CN107416183B (zh) 一种飞机机翼的翼梁连接结构
JP4990177B2 (ja) 飛行機の翼構造
US7857258B2 (en) Assembly of panels of an airplane fuselage
CN102481971B (zh) 复合材料构造体、具备该构造体的航空器主翼及航空器机身
US10683078B2 (en) Stiffened beam assembly
JP2011521825A (ja) 特に航空機の分野における複合体および構造体
JP2013544692A (ja) 補強材の逃げ部
CN214648983U (zh) 一种轻型飞机机翼与机身连接结构
CN220865651U (zh) 飞机翼梁与翼身接头的连接结构
CN116691997A (zh) 一种大载荷轻量化飞机
EP3446963B1 (en) Co-cured spar and stringer center wing box
US3925956A (en) Fatigue resistant splice
US10364017B2 (en) Structural component
CN210971500U (zh) 一种复合材料飞机外翼翼梁
CN214566115U (zh) 一种飞机复合材料梁对接结构
CN212950831U (zh) 一种车架纵梁
CN218986762U (zh) 一种商用车尾梁总成
CN220865644U (zh) 飞机机身加强框及飞机
CN220865645U (zh) 飞机机身梁对接结构及飞机
CN219257668U (zh) 一种飞机平尾端板接头
CN220721416U (zh) 一种无人机机翼主梁及其快拆结构
CN219789956U (zh) 一种汽车座椅横梁总成结构
CN110525634B (zh) 一种尾翼后缘舱与主盒段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