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5333U - 流媒体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流媒体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65333U
CN220865333U CN202322513229.2U CN202322513229U CN220865333U CN 220865333 U CN220865333 U CN 220865333U CN 202322513229 U CN202322513229 U CN 202322513229U CN 220865333 U CN220865333 U CN 220865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streaming media
display device
display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132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中超
李永昌
何涛
矫青春
杨国元
刘宇亭
潘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132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65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65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65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媒体显示装置以及车辆,该流媒体显示装置包括前挡风玻璃、承载壳以及显示屏,前挡风玻璃包括靠近遮阳板设置的安装区。承载壳固设于安装区,承载壳包括与安装区相对设置的承载面。显示屏设置于承载面。该流媒体显示装置安装于车辆上,其安装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流媒体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流媒体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内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坐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路况信息的重要工具,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能够获知车后的路况信息并及时作出反应,保证驾驶安全。
在相关技术中,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子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车型配置了流媒体内后视镜,相对于传统内后视镜,流媒体内后视镜重量大幅增加,导致流媒体内后视镜在车辆中的安装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流媒体显示装置以及车辆,该流媒体显示装置安装于车辆上,其安装可靠性高。
具体地,本公开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流媒体显示装置,包括前挡风玻璃、承载壳以及显示屏,前挡风玻璃包括靠近遮阳板设置的安装区。承载壳固设于安装区,承载壳包括与安装区相对设置的承载面。显示屏设置于承载面。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显示屏设置在承载壳的承载面上,承载壳固设在前挡风玻璃的安装区上,使得承载壳为显示屏安装至前挡风玻璃上提供了可靠的支撑,从而提高了流媒体显示装置的安装可靠性。此外,显示屏设置在靠近遮阳板的安装区,可以使得显示屏不会遮挡用户前方的视线,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下面进一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承载面开设有与显示屏相适配的凹槽,显示屏固定连接于凹槽的内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凹槽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凹部,显示屏的至少部分嵌入凹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粘接于凹槽的内侧壁。或者,显示屏卡接于凹槽的内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壳与安装区磁吸固定或粘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壳与前挡风玻璃中一者设有磁吸部,另一者设有与磁吸部磁吸固定配合的配合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与承载壳活动连接,以具有显示状态和收纳状态。当显示屏处于显示状态时,显示屏设置于承载面上。当显示屏处于收纳状态时,显示屏的至少部分与承载面相错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投影屏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流媒体显示装置还包括内后视镜,内后视镜设置于承载壳,并避开显示屏设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两个遮阳板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流媒体显示装置,车身设有驾乘空间,两个遮阳板间隔设置于车身,前挡风玻璃设置于车身,安装区设置于两个遮阳板之间,显示屏设置于驾乘空间内。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车辆应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流媒体显示装置,使得该车辆的可靠性高,并且驾驶人员在驾驶该车辆时,该流媒体显示装置不会遮挡驾驶人员前方的视线,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下面进一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身包括顶棚,顶棚与前挡风玻璃连接,显示屏与承载壳活动连接,以具有显示状态和收纳状态。当显示屏处于显示状态时,显示屏设置于承载面上。当显示屏处于收纳状态时,显示屏贴靠于顶棚。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所示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车辆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车辆的沿剖面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车辆的局部B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所示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所示的流媒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10、流媒体显示装置;110、前挡风玻璃;111、安装区;120、承载壳;121、承载面;122、凹槽;123、凹部;130、显示屏;20、车身;21、顶棚;30、遮阳板;40、驾乘空间;2、驾驶人员。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轿车、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多用途汽车、越野车、公共汽车、房车等车辆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诸多便利,在人们出行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车辆的种类繁多,品牌繁多,使得可供人们选择车辆很多,如何获得人们的青睐,提升产品竞争力,成了车辆厂家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而车辆的车内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坐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路况信息的重要工具,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能够获知车后的路况信息并及时作出反应,保证驾驶安全。
在相关技术中,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子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车型配置了流媒体内后视镜,相对于传统内后视镜,流媒体内后视镜重量大幅增加,导致流媒体内后视镜在车辆中的安装可靠性低。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流媒体显示装置10,该流媒体显示装置10安装与车辆1上时,其安装可靠性高。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流媒体显示装置10,通过应用了该流媒体显示装置10的车辆1进行阐述。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提供一种车辆1,包括流媒体显示装置10、车身20以及两个遮阳板30,车身20设有驾乘空间40,两个遮阳板30间隔设置于车身20,流媒体显示装置10设置于车身20。如此,该流媒体显示装置10可以提供车辆1周围的路况信息,从而使得驾驶人员2通过流媒体显示装置10获知车辆1周围的路况信息并及时作出反应,保证驾驶安全。并且应用了该流媒体显示装置10的车辆1的可靠性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车身20包括顶棚21,流媒体显示装置10与顶棚21相邻连接。如此,流媒体显示装置10是靠近顶棚设置的,换言之,流媒体显示装置10设置在前挡风玻璃110的顶部。当驾驶人员2驾驶车辆1时,流媒体显示装置10能够处于驾驶人员2的视角范围的更上方,从而提高驾驶人员的视野效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流媒体显示装置10包括前挡风玻璃110、承载壳120以及显示屏130。前挡风玻璃110设置于车身20,前挡风玻璃110包括靠近遮阳板30设置的安装区111,安装区111设置于两个遮阳板30之间。承载壳120固设于安装区111,承载壳120包括与安装区111相对设置的承载面121。显示屏130设置于承载面121,显示屏130设置于驾乘空间40内。如此,显示屏130设置于承载壳120的承载面121上,承载壳120固设在前挡风玻璃110的安装区111上,使得承载壳120为显示屏130安装至前挡风玻璃110上提供了可靠的支撑,从而提高了流媒体显示装置10的安装可靠性。此外,显示屏130设置在靠近遮阳板30的安装区111,可以使得显示屏130不会遮挡驾驶人员2前方的视线,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当驾驶人员2需观看显示屏130时,如图3所示,显示屏130就处于驾驶人员2视角范围的上方,驾驶人员2只要稍微抬头就可以观看显示屏130。此外,显示屏130是朝向驾驶人员2进行显示,能够降低驾驶人员2的抬头幅度,从而提高驾驶人员2的驾驶体验。
具体地,如图6所示,驾驶人员2的视角范围为图中虚线所示,显示屏130处于驾驶人员2的视角范围的上方。如此,当驾驶人员2驾驶车辆1时,显示屏130不会遮挡驾驶人员2前方的视线,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一实施例中,流媒体显示装置10还包括与显示屏130连接的电路元件,并且该电路元件与显示屏一同安装至承载壳内。从而可将其集成化,以使流媒体显示装置10结构紧凑。
此外,在相关技术中,大部分的车辆1在其两个遮阳板30之间设有壳体,用于放置于自动驾驶相关的电子器件(如传感器、摄像头等等)。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位于两个遮阳板30之间的承载壳120包括壳体,将流媒体显示装置10与壳体集成化设置。使车辆1内部的器件高度集成化、结构更加紧凑,以减少流媒体显示装置10对驾乘空间40的占用。
在相关技术中,流媒体内视镜通常是基于传统的内后视镜进行改制,这会使得流媒体内视镜的尺寸受制于内后视镜。导致屏幕的显示范围较为有限,无法提供给用户足够宽阔的后方视野。并且,若通过加大内后视镜的尺寸来增加流媒体内视镜的尺寸。因传统的内后视镜是通过镜杆悬挂与前挡风玻璃上,内后视镜的尺寸增大,必然会使得其重量增大,容易导致内后视镜与前挡风玻璃连接松动或脱落,安装可靠性低。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将显示屏130设置在两个遮阳板30之间,使得显示屏130的尺寸再受制于内后视镜,可以设置更大尺寸的显示屏130。并且,显示屏130设置于承载壳120的承载面121上,承载壳120固设在前挡风玻璃110的安装区111上。以保证显示屏130的安装可靠性。
一实施例中,显示屏的尺寸大于传统的内后视镜的尺寸。如此,用户能够通过更大尺寸的显示屏获知更多的车辆周围路况,以提驾驶安全性和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屏130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投影屏中的至少一种。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30可以是柔性显示面板。相比于传统方方正正的内后视镜,采用柔性显示面板作为显示屏130,可以使得在保证显示屏130的功能的情况下,显示屏130可以根据所在的安装空间自由裁切成多种形状(如三角形、倒三角形、梯形等等),以适配安装空间。从而提高显示屏130安装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显示屏130采用嵌入式安装至前挡风玻璃110中。如此,显示屏130嵌入了前挡风玻璃110中,使得减少了显示屏130对驾乘空间40的占用。当然,因为显示屏130为柔性显示面板,为了匹配前挡风玻璃110的形状,保证前挡风玻璃110的一致性,显示屏可以是适配前挡风玻璃110的弧面屏。
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30可以是投影屏。具体地,该投影屏的轮廓可以变化,也即投影屏的形状可以变化。或者投影屏可以进行自由缩小和放大。如此,用户可以根据喜好来自定义投影效果,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承载壳120可以与前挡风玻璃110的安装区111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一实施例中,流媒体显示装置10还包括第一粘接层(未示出),承载壳120通过第一粘接层与前挡风玻璃110的安装区111粘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承载壳120可以与前挡风玻璃110的安装区111通过磁吸的方式固定连接。
一实施例中,承载壳120与前挡风玻璃110中一者设有磁吸部(未示出),另一者设有与磁吸部磁吸固定配合的配合部(未示出)。如此,磁吸部和配合部能够进行磁吸配合,以使承载壳120与前挡风玻璃110固定连接。并且使用磁吸固定的方向可以便于承载壳120与前挡风玻璃110拆卸以及安装。
一实施例中,承载壳120可以是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的外壳,与流媒体显示装置10集成化设置。如此,承载壳120除了可以承载显示屏130外,还可以起到在高速公路或桥梁自动收费的作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另一实施例中,承载壳120可以是激光雷达外壳、摄像机外壳或者顶棚控制外壳,且与流媒体显示装置10集成化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回见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承载面121开设有与显示屏130相适配的凹槽122,显示屏130固定连接于凹槽122的内侧壁。如此,显示屏130固定设置于凹槽122的内侧壁,可以提高显示屏130与承载壳120的连接强度,以提高显示屏130的安装可靠性,从而提高流媒体显示装置10的可靠性。此外,显示屏130设置于凹槽122的内侧壁。换言之,显示屏130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122内,充分利用承载壳120的厚度空间,从而使得流媒体显示装置10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实现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屏130可以与凹槽122的内侧壁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一实施例中,流媒体显示装置10还包括第二粘接层(未示出),显示屏130通过粘接层与凹槽122的内侧壁粘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热熔胶、胶水、双面胶等等。
一实施例中,显示屏130与凹槽122的内侧壁卡扣连接,该方式拆卸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凹槽122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凹部123,显示屏130的至少部分嵌入凹部123。如此,采用嵌入的方式可以提高显示屏130与承载壳120的连接强度。此外,凹槽122的内侧壁设置凹部123可以提高内侧壁的厚度,从而提供更大的空间使得显示屏130的至少部分嵌入凹部123,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屏130与承载壳120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显示屏130的安装可靠性,进而提高流媒体显示装置1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凹槽122的形状与显示屏130相适配,凹槽122的每一个内侧壁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凹部123,凹部123形成框体,以使显示屏130的至少部分嵌入凹部123。如此,显示屏130通过均嵌入凹部123与每一个侧壁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屏130与承载壳120的连接强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流媒体显示装置10安装至车辆1,顶棚21与前挡风玻璃110连接,显示屏130与承载壳120活动连接,以具有显示状态和收纳状态。当显示屏130处于显示状态时,显示屏130设置于承载面121上。当显示屏130处于收纳状态时,显示屏130的至少部分与承载面121相错开,显示屏130贴靠于顶棚21。如此,显示屏130与承载壳120活动连接,使得当需要使用显示屏130时,可以使显示屏130处于显示状态,显示屏130设置在承载面上,便于驾驶人员2观看显示屏130。而当不需要使用到显示屏130时,显示屏130处于收纳状态,以收纳至顶棚21,从而减少显示屏130所占用的空间,提高车辆1的整体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顶棚21可以是车身20的顶部,也可以车身20的顶部的装饰件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屏130与承载壳120转动连接,以使显示屏130具有显示状态和收纳状态。举例而言,流媒体显示装置10还包括转轴(未示出),显示屏130与承载壳120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如此,采用转轴实现显示屏130与承载壳120转动连接的方式,便于用户操作,以及便于显示屏130与承载壳120安装与拆卸。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屏130与承载壳120滑动连接,以使显示屏130具有显示状态和收纳状态。举例而言,一实施例中,流媒体显示装置10还包括滑块(未示出)以及与滑块适配的滑轨(未示出),显示屏130与承载壳120之间的一者与滑块连接,另一者与滑轨连接。从而实现显示屏130与承载壳120滑动连接。如此,采用滑块与滑轨的方式实现滑动连接,可以使得显示屏在切换显示状态与收纳状态时的运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滑块与滑轨之间设有驱动器(未示出),驱动器用于控制滑块相对于滑轨的位置。如此,用户可以通过驱动器来控制滑块在滑轨的位置,以此来自定义控制显示屏130相对于顶棚的位置。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器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电机、液压机、气动装置等等。
另一实施例中,流媒体显示装置10还包括伸缩机构(未示出),伸缩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显示屏130,另一端连接于顶棚21,伸缩机构的伸缩运动,使得显示屏130具有显示状态和收纳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伸缩机构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电机、液压机、气动装置等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流媒体显示装置10还包括内后视镜(未示出),内后视镜设置于承载壳120,并避开显示屏130设置。如此,当显示屏130发生故障而无法显示车辆1周围路况时,用户可以依靠内后视镜对车辆1周围路况进行观察,提高用户驾驶车辆1时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具体地,内后视镜与显示屏130的位置关系有多种,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或者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等等。
本申请“组件”、“装置”、“设备”所包含的构件可灵活进行组合,即可根据实际进行模块化生产,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进行模块化组装;也可以分别进行组装,在本装置中构成一个模块。
本申请对上述构件的划分,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构件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传统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流媒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挡风玻璃,包括靠近遮阳板设置的安装区;
承载壳,固设于所述安装区,所述承载壳包括与所述安装区相对设置的承载面;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承载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媒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开设有与所述显示屏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显示屏固定连接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媒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凹部,所述显示屏的至少部分嵌入所述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媒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粘接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或者,所述显示屏卡接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媒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壳与所述安装区磁吸固定或粘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媒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壳与所述前挡风玻璃中一者设有磁吸部,另一者设有与所述磁吸部磁吸固定配合的配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媒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承载壳活动连接,以具有显示状态和收纳状态;当所述显示屏处于所述显示状态时,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承载面上;当所述显示屏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显示屏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承载面相错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媒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投影屏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流媒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媒体显示装置还包括内后视镜,所述内后视镜设置于所述承载壳,并避开所述显示屏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两个遮阳板以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流媒体显示装置,所述车身设有驾乘空间,两个所述遮阳板间隔设置于所述车身,所述前挡风玻璃设置于所述车身,所述安装区设置于两个所述遮阳板之间,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驾乘空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包括顶棚,所述顶棚与所述前挡风玻璃连接,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承载壳活动连接,以具有显示状态和收纳状态;当所述显示屏处于所述显示状态时,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承载面上;当所述显示屏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显示屏贴靠于所述顶棚。
CN202322513229.2U 2023-09-14 2023-09-14 流媒体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Active CN220865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3229.2U CN220865333U (zh) 2023-09-14 2023-09-14 流媒体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3229.2U CN220865333U (zh) 2023-09-14 2023-09-14 流媒体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65333U true CN220865333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4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13229.2U Active CN220865333U (zh) 2023-09-14 2023-09-14 流媒体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653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3233B1 (en) Vehicle sun visor with auto-shading prompter screen
CN111448102B (zh) 外部后视设备和车辆
CN112896051B (zh) 一种能消除汽车视觉盲区的全景电子后视镜
CN210680610U (zh) 车载隐蔽式摄像装置、后视装置及汽车
CN220865333U (zh) 流媒体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CN208469670U (zh) 汽车盲区实时拍摄显示器
CN203283140U (zh) 挡风玻璃简易固定型车载摄影装置
CN102700475A (zh) 汽车后视、倒车成像、行车摄录、移车呼叫及多媒体兼容集成系统
CN201300775Y (zh) 安装在车辆外后视镜上的后视摄像装置
CN201395104Y (zh) 汽车后视无盲区全景显示装置
JP4378275B2 (ja) アウターミラー
CN214225990U (zh) 一种车载etc和dvr摄像头一体式装置
US20220176880A1 (en) External rearview device, external rearview device kit and vehicle
US2005008510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s in additional unit for vehicles and in inner mirror
CN212515926U (zh) 一种后视镜行车记录仪
CN213089291U (zh) 一种车载a柱相机的固定装置
CN205524012U (zh) 车载多功能装置和车辆
US20210213882A1 (en) Camera cradle assembly for rear view device
US20030081334A1 (en) Combination side-view mirror with convex portion
CN209833500U (zh) 一种全方位视镜系统
CN205951828U (zh) 4g智能后视镜
CN217730652U (zh) 一种摩托车后视镜
CN206470839U (zh) 一种星光夜视记录仪
CN205427980U (zh) 行车记录仪
CN218839196U (zh) 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