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0260U - 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60260U
CN220860260U CN202322141397.3U CN202322141397U CN220860260U CN 220860260 U CN220860260 U CN 220860260U CN 202322141397 U CN202322141397 U CN 202322141397U CN 220860260 U CN220860260 U CN 220860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reduction
reduction box
heat dissipation
shell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413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浩龙
姜思刚
廖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o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o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o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o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413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60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60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60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包括具有散热功能的机壳,以及安装在机壳内部吸音件、降噪箱和热源,所述的降噪箱包括具有散热功能的第一降噪箱,所述的第一降噪箱的内壁安装有吸音件,且第一降噪箱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排气风扇和进气风扇,其中排气风扇的高度高于进气风扇的高度,且排气风扇和进气风扇非同一侧面设置。本申请中机壳通过内置吸音件使其具有低噪音的特点,同时在机壳的内部安装第一降噪箱,且固定在第一降噪箱上的排气风扇的高度高于进气风扇的高度,提高对热源的散热效率,同时使排出的热气流从机壳的一端排出,且排出热气流足部周围扩散。

Description

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在医疗器械中常见的设备主体为机箱结构,由于不同类型的设备因机箱的内部需要配备相关的器件导致机箱的体积大小和样式不一,在医疗器械中常见的机箱有立式柜体结构的机箱、台式结构的机箱和床式结构的机箱等等,因对机箱的功能需求和结构需求的不同导致机箱的形状多种多样。
针对可平躺和倚靠的床式机箱结构,因安装在机箱内部的器件容易产生热量,散热装置、热源和噪音源的布局问题导致机箱在工作时伴随着噪音产生,同时会影响热源的散热问题,影响机箱的安全性检测,由此提出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机箱内部热源的散热的问题,由此提出的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包括具有散热功能的机壳,以及安装在机壳内部吸音件、降噪箱和热源,所述的降噪箱包括具有散热功能的第一降噪箱,所述的第一降噪箱的内壁安装有吸音件,且第一降噪箱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排气风扇和进气风扇,其中排气风扇的高度高于进气风扇的高度,且排气风扇和进气风扇非同一侧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机壳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盖板,所述的机壳的内部还连接有加强板,所述的加强板位于机壳的底端,且第一降噪箱也固定在加强板上,所述的第一降噪箱的上端还连接有第二盖板。
优选的,所述的排气风扇的位置和机壳的侧端相对应,且机壳的侧端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的散热孔和排气风扇的位置相对应,且多个散热孔呈阵列分布;所述的机壳的底端还连接有通风板。
优选的,所述的通风板和机壳为一体式接头或可拆卸连接,其中通风板设置在第一降噪箱的外部,且设置在电磁阀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降噪箱的内壁安装有吸音件,所述的吸音件包括第一吸音棉和第二吸音棉;其中第一吸音棉为立式吸音棉,且数量为多个,第一吸音棉既固定在第一降噪箱的内部,还设置在第一降噪箱的外部;其中第二吸音棉为水平设置的吸音棉;所述的第二吸音棉固定在加强板上,所述的加强板上还安装有隔板,且隔板设置在机壳的一端,且隔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音棉。
优选的,所述的热源包括气泵和电磁阀,其中气泵固定在第一降噪箱的内部,电磁阀设置在第一降噪箱的外部,且电磁阀固定在机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电磁阀的数量至少为3组,且每组电磁阀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的降噪箱还包括用于提高电磁阀高度的第二降噪箱,其中电磁阀固定在第二降噪箱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的热源还包括屏蔽器,所述的屏蔽器安装在机壳的内部,且设置在第一降噪箱的外部,所述的屏蔽器设置在电磁阀的一侧,其中屏蔽器和电磁阀位于通风板和第一降噪箱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机壳为上端具有开口的外部壳体结构,所述的机壳的上端还安装有下肢床板和一端具有升降功能的背部床板,所述的背部床板和下肢床板相互铰接设置,所述的下肢床板固定在机壳上;所述的下肢床板固定在机壳上。
优选的,所述的背部床板的顶角处还设置有立柱,且立柱的下端固定在机壳的端部,所述的立柱的上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的立柱的轴侧还安装有收纳盒;其中机壳的内部还安装有储气罐,机壳的下端安装有脚轮。
有益效果:机壳的底端设置将机壳外部的空气输送至机壳内部的通风板,机壳的长边方向的端部设置有散热孔,且散热孔和排气风扇的位置相对应,其中在排气风扇和进气风扇带动下将热源产生的热量排出至机壳外部,并形成散热循环;其中排气风扇、进气风扇、电磁阀和气泵均作为噪声源,通过将噪声源内置在机壳内部,并在机壳的内部安装第一降噪箱、第二降噪箱和吸音件使机壳在满足散热的同时还具有低噪音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箱的散热结构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箱的散热结构的右视图;
图4为图3的A-A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箱的散热结构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机壳;101、散热孔;11、下肢床板;12、背部床板;13、第一盖板;14、脚轮;15、通风板;2、立柱;21、收纳盒;22、控制器;31、排气风扇;32、进气风扇;4、屏蔽器;5、电磁阀;61、第一吸音棉;62、第二吸音棉;71、第一降噪箱;72、隔板;73、加强板;74、第二盖板;81、第二降噪箱;82、储气罐;821、角板;822、三通型管接头;9、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包括具有散热功能的机壳10,以及安装在机壳10内部吸音件、降噪箱和热源,其中降噪箱包括具有散热功能的第一降噪箱71;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降噪箱71通过在其内部安装吸音件具有消音功能;
所述的机壳1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盖板13,通过设置第一盖板13使机壳10的端部便于维护;
所述的机壳10的内部还连接有加强板73,所述的加强板73位于机壳10的底端,且加强板73和机壳10为一体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第一降噪箱71也固定在加强板73上;
所述的第一降噪箱71的上端还连接有第二盖板74,其中第二盖板74和第一降噪箱71为一体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降噪箱71上安装有排气风扇31和进气风扇32,其中排气风扇31的高度高于进气风扇32的高度,且排气风扇31和进气风扇32非同一侧面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排气风扇31和进气风扇32的安装位置有两种,一种是排气风扇31和进气风扇32分别固定在第一降噪箱71的相邻侧面;另一种是排气风扇31和进气风扇32分别固定在第一降噪箱71相对侧面上。
本实施例中驱动进气风扇32转动,将机壳10内部的热空气送入第一降噪箱71的内部,在排气风扇31的转动带动下将第一降噪箱71内部的热空气输送至具有散热功能的机壳10上,并从机壳10中排出;其中机壳10通过在侧端设置散热孔101实现散热功能;其中为平衡机壳10内部的气压,机壳10的底端通过设置通风板15实现内部气压平衡。
实施例二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实施例,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包括具有散热功能的机壳10,以及安装在机壳10内部吸音件、降噪箱和热源,其中降噪箱包括具有散热功能的第一降噪箱71,所述的第一降噪箱71的内壁也安装有吸音件;
所述的机壳1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盖板13,通过设置第一盖板13使机壳10的端部便于维护;
所述的机壳10的内部还连接有加强板73,所述的加强板73位于机壳10的底端;
所述的第一降噪箱71也固定在加强板73上;
所述的加强板73上还安装有隔板72,且隔板72设置在机壳10的一端;
所述的第一降噪箱71的上端还安装有第二盖板74;
所述第一降噪箱71上安装有排气风扇31和进气风扇32,其中排气风扇31的高度高于进气风扇32的高度,且排气风扇31和进气风扇32非同一侧面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排气风扇31和进气风扇32的安装位置有两种,一种是排气风扇31和进气风扇32分别固定在第一降噪箱71的相邻侧面;另一种是排气风扇31和进气风扇32分别固定在第一降噪箱71相对侧面上;
所述的排气风扇31的位置和机壳10的侧端相对应,且机壳10的侧端设置有多个散热孔101;其中散热孔101的设置位置为机壳1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
所述的散热孔101和排气风扇31的位置相对应,且多个散热孔101呈阵列分布;
所述的机壳10的底端还连接有通风板15,其中通风板15和机壳10为一体式接头或可拆卸连接,由于机壳10的内部设置排气风扇31使机壳10的内部形成负压,再通过设置通风板15使机壳10内部的气压平衡;
其中通风板15设置在第一降噪箱71的外部,且设置在电磁阀5的一侧;
上述中的吸音件包括第一吸音棉61和第二吸音棉6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吸音棉61为立式吸音棉,且数量为多个,第一吸音棉(61)固定在第一降噪箱(71)的内部,还设置在第一降噪箱(71)的外部;
第二吸音棉62为水平设置的吸音棉;
其中第二吸音棉62固定在加强板73上,且加强板73和机壳10为一体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其中隔板72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音棉61;
上述中的热源包括气泵9和电磁阀5;
其中气泵9固定在第一降噪箱71的内部,电磁阀5设置在第一降噪箱71的外部,且电磁阀5固定在机壳10的内部;本实施例中的气泵9的固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气泵9可以直接固定在第一降噪箱71上,另一种是气泵9直接固定在加强板73上;
所述的电磁阀5的数量至少为3组,且每组电磁阀5的数量至少为2个;本实施例中的电磁阀5控制加压空气的流向。
本实施例通过在机壳10的内部安装第一降噪箱71使机壳10具有降噪和散热功能,其中第一降噪箱71通过设置吸引件对进气风扇32、排气风扇31和气泵9进行降噪处理;第一降噪箱71固定在机壳10内部,通过在机壳10的内部安装吸音件进一步对第一降噪箱71和电磁阀5进行降噪处理;其中在第一降噪箱71上安装进气风扇32,进气风扇32将第一降噪箱71外部的热空气鼓入第一降噪箱71的内部,机壳10通过设置通风板15使其内部其他平衡,同时便于将第一降噪箱71外部的热空气鼓入第一降噪箱71的内部,进而实现对第一降噪箱71的外部进行散热;其中进入第一降噪箱71内部的热空气从第一降噪箱71底部鼓入,第一降噪箱71内部的热空气在排气风扇31的带动下排出,且排出热空气直接送至机壳10上的散热孔101,进而形成散热循环,且机壳在满足散热的同时也实现降噪处理。
实施例三
参照图1-6,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热源还包括屏蔽器4,所述的屏蔽器4安装在机壳10的内部,且设置在第一降噪箱71的外部;
所述的屏蔽器4设置在电磁阀5的一侧;
所述的通风板15设置在屏蔽器4和电磁阀5的一侧,即屏蔽器4和电磁阀5位于通风板15和第一降噪箱71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屏蔽器4和电磁阀5均作为热源,且均设置在第一降噪箱71的外部,可降低第一降噪箱71的体积,同时充分利用机壳10的内部空间;其中屏蔽器4和电磁阀5位于通风板15和第一降噪箱71之间,机壳10外部的空气进入机壳10内部后,并将屏蔽器4和电磁阀5产生的热量送至进气风扇32处,并在进气风扇32的带动下送至第一降噪箱71的内部;随后在排气风扇31的作用下将第一降噪箱71内部的热空气排出,并经过机壳10的散热孔101排出,形成散热循环。
实施例四
参照图1-6,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降噪箱还包括用于提高电磁阀5高度的第二降噪箱81,第二降噪箱81也是通过内部安装吸音件实现降噪处理;通过提高电磁阀5的高度使电磁阀5产生的热量便于输送至进气风扇32处;
其中电磁阀5固定在第二降噪箱81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电磁阀5的下端安装第二降噪箱81使电磁阀5的安装位置提高,再结合进气风扇32的设置的位置,其中电磁阀5产生的热量向周围进行扩散,由于安装在第一降噪箱71上的进气风扇32工作时,第一降噪箱71的外部且靠近进气风扇32产生负压,电磁阀产生的热量向进气风扇32扩散,进而方便对电磁阀5进行的散热处理。
实施例五
参照图1-6,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机壳10为上端具有开口的外部壳体结构,所述的机壳10的内部还安装有储气罐82;
所述的储气罐82的下端安装有角板821,所述的角板821为锐角结构,且固定在储气罐82上;
所述的角板821的底端固定在机壳10上;
所述的储气罐82的一侧设置有隔板72,所述的隔板72上固定有第一吸音棉61;其中隔板72和加强板73相互固定设置,即加强板7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隔板72;
所述的机壳10的下端安装有脚轮14;
所述的机壳10的上端还安装有下肢床板11和一端具有升降功能的背部床板12,所述的背部床板12和下肢床板11相互铰接设置;
所述的下肢床板11固定在机壳10上,其中下肢床板11的下方设置第一降噪箱71;
所述的背部床板12的顶角处还设置有立柱2,且立柱2的下端固定在机壳10的端部;
所述的立柱2的上端安装有控制器22;
所述的立柱2的轴侧还安装有收纳盒21。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控制器22可实时监测人体的生命体征和控制该设备的启停,且通过设置收纳盒21使该设备具有收纳功能;机壳10的上端通过设置下肢床板11和背部床板12使人体可以躺卧在该设备上,通过气泵9加压将气流鼓入储气罐82中,其中电磁阀5控制储气罐82流出空气的流向,其中气泵9、储气罐82和电磁阀5之间通过输气管和管口转接头进行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包括具有散热功能的机壳(10),以及安装在机壳(10)内部吸音件、降噪箱和热源,所述的机壳(1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盖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噪箱包括具有散热功能的第一降噪箱(71),且第一降噪箱(71)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排气风扇(31)和进气风扇(32),其中排气风扇(31)的高度高于进气风扇(32)的高度,且排气风扇(31)和进气风扇(32)非同一侧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10)的内部还连接有加强板(73),所述的加强板(73)位于机壳(10)的底端,且第一降噪箱(71)也固定在加强板(73)上,所述的第一降噪箱(71)的上端还连接有第二盖板(7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箱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风扇(31)的位置和机壳(10)的侧端相对应,且机壳(10)的侧端设置有多个散热孔(101),所述的散热孔(101)和排气风扇(31)的位置相对应,且多个散热孔(101)呈阵列分布;所述的机壳(10)的底端还连接有通风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箱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板(15)和机壳(10)为一体式接头或可拆卸连接,其中通风板(15)设置在第一降噪箱(71)的外部,且设置在电磁阀(5)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箱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降噪箱(71)的内壁安装有吸音件,所述的吸音件包括第一吸音棉(61)和第二吸音棉(62);其中第一吸音棉(61)为立式吸音棉,且数量为多个,第一吸音棉(61)即固定在第一降噪箱(71)的内部,还设置在第一降噪箱(71)的外部;其中第二吸音棉(62)为水平设置的吸音棉;所述的第二吸音棉(62)固定在加强板(73)上,所述的加强板(73)上还安装有隔板(72),且隔板(72)设置在机壳(10)的一端,且隔板(7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音棉(6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机箱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源包括气泵(9)和电磁阀(5),其中气泵(9)固定在第一降噪箱(71)的内部,电磁阀(5)设置在第一降噪箱(71)的外部,且电磁阀(5)固定在机壳(10)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箱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5)的数量至少为3组,且每组电磁阀(5)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的降噪箱还包括用于提高电磁阀(5)高度的第二降噪箱(81),其中电磁阀(5)固定在第二降噪箱(81)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箱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源还包括屏蔽器(4),所述的屏蔽器(4)安装在机壳(10)的内部,且设置在第一降噪箱(71)的外部,所述的屏蔽器(4)设置在电磁阀(5)的一侧,其中屏蔽器(4)和电磁阀(5)位于通风板(15)和第一降噪箱(7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箱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10)为上端具有开口的外部壳体结构,所述的机壳(10)的上端还安装有下肢床板(11)和一端具有升降功能的背部床板(12),所述的背部床板(12)和下肢床板(11)相互铰接设置,所述的下肢床板(11)固定在机壳(10)上;所述的下肢床板(11)固定在机壳(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箱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部床板(12)的顶角处还设置有立柱(2),且立柱(2)的下端固定在机壳(10)的端部,所述的立柱(2)的上端安装有控制器(22),所述的立柱(2)的轴侧还安装有收纳盒(21);其中机壳(10)的内部还安装有储气罐(82),机壳(10)的下端安装有脚轮(14)。
CN202322141397.3U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 Active CN220860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1397.3U CN220860260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1397.3U CN220860260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60260U true CN220860260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1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41397.3U Active CN220860260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60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81997Y (zh) 一种带有隔音罩的空气压缩机
WO2022166447A1 (zh) 一种氧气浓缩器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氧气浓缩器
CN105371456A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331310A (zh) 分体式制氧机
CN220860260U (zh) 一种机箱的散热结构
CN107965437A (zh) 一种医用空压机
CN205174725U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083291U (zh) 一种冷风机
CN205842902U (zh) 一种室内室外空气交换的空气处理设备
CN212177278U (zh) 静音型发电机组
CN106983647B (zh) 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
CN205154565U (zh) 用于注射用水生产线的空气压缩机
CN217761253U (zh) 一种用于气囊式体外反搏的降噪结构
CN207422408U (zh) 具有风道组件的空调基座及空调
CN208349471U (zh) 整体式空调器
JP3178226B2 (ja) 酸素濃縮装置
CN215762151U (zh) 一种制氧无油空压机
CN220979961U (zh) 一种涡轮风机降噪结构及呼吸机
CN208785498U (zh) 通气治疗设备
CN217274667U (zh) 隔音房的通风装置
CN218177453U (zh) 一种涡旋主机外壳
CN109469600A (zh) 一种具有降噪通风系统的医用空气压缩机
CN216281936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9953590U (zh) 一种空压机
CN219116010U (zh) 一种安全预警智能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