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6988U - 一种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6988U
CN220856988U CN202322608103.3U CN202322608103U CN220856988U CN 220856988 U CN220856988 U CN 220856988U CN 202322608103 U CN202322608103 U CN 202322608103U CN 220856988 U CN220856988 U CN 220856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section
fixed anti
wall
cap
crown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081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生
舒显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081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6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6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6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包括连接器壳体、内部装配有冠簧接触件组件的插合端以及密封圈,所述插合端在冠簧接触件组件的端部向前延伸出外径与插合端相同的延长段,所述延长段的内径等于冠簧接触件组件的外径;所述延长段内过盈安装有固定防触帽,所述固定防触帽的整体形状为圆筒状,其外径与延长段内径相当,其内径大于冠簧接触件组件的外径。本实用新型的延长段与插合端的内外径相同,其筒壁相比现有技术更厚,结构不易变形、固定可靠。同时,固定防触帽装配在插合端的延长段内圆内;其结构简单、结构小、固定可靠;本实用新型在满足冠簧接触件组件单独装入插合端,也可防外界异物意外接触带电接触件。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的基础元件,因其具有接触良好,工作可靠,维护方便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 起着连接或断开电路的作用。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连接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连接器的防水问题越来越受关注。连接器设计防水的同时又要兼顾防触电保护、足够的绝缘防护使得连接器结构复杂。
在储能单芯电源连接器里,有一种防触电且在连接器插合端带有密封功能的结构,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所需要的要求成本低,装配方便,密封效果好,通用性强等特点。目前较多的是注塑一体式结构;或者是非塑封分体外固定装配式。
现有的单芯储能连接器插合端防触电密封结构技术,一般采用塑封一体式结构时,生产过程较复杂,零件精度要求高,生产成本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改进后的单芯储能连接器插合端防触电密封结构技术采用非塑封分体外固定装配式。其中,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 “一种连接器配接端的密封型防触电保护结构”(公开号CN208706955U,公开日2019年04月05日),该技术披露了一种连接器配接端的密封型防触电保护结构,包括连接器壳体、套接端盖和密封圈,套接端盖的盖面呈环状结构,其中,连接器壳体上设有配接端口,配接端口设有延伸端,延伸端与配接端口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台,套接端盖套接在延伸端上,并且密封圈限位在环台与套接端盖的盖口之间,延伸端的端口与盖面内壁相抵接。
该结构中的套接端盖(固定防触帽)装配在配接端口(插合端)外面,即“连接器壳体上设有配接端口,配接端口设有延伸端,延伸端与配接端口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台,套接端盖套接在延伸端上。”,在实际使用时,套接端盖整体为筒状结构,其存在外径大,整个筒壁较薄,导致其在使用时存在容易变形、固定不可靠等问题。该结构中环台设置在连接器壳体内,而密封圈限位在环台与套接端盖的盖口之间;导致密封圈在装配时,会存在由于连接器壳体的遮挡,导致装配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小、结构不易变形,固定可靠的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包括连接器壳体、内部装配有冠簧接触件组件的插合端以及密封圈,所述插合端在冠簧接触件组件的端部向前延伸出外径与插合端相同的延长段,所述延长段的内径等于冠簧接触件组件的外径;所述延长段内过盈安装有固定防触帽,所述固定防触帽的整体形状为圆筒状,其外径与延长段内径相当,其内径大于冠簧接触件组件的外径。
所述固定防触帽的内径大于等于冠簧接触件组件的内径。
所述延长段与固定防触帽之间为过盈卡合结构。
所述延长段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对称布置的卡合孔,对应地,所述固定防触帽的外壁设有与固定孔相配合的卡合凸台。
所述延长段的内壁与所述固定防触帽的外壁设有用于定位和导向的凹凸结构。
所述延长段的内壁设置至少一个导向凹槽,对应地,所述固定防触帽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导向凹槽相匹配的导向凸起。
所述延长段的内壁设置至少一个导向凸起,对应地,所述固定防触帽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导向凸起相匹配的导向凹槽。
所述插合端在远离连接器壳体、靠近冠簧接触件组件的端部处设有环状凹槽,所述密封圈安装在环状凹槽中。
所述密封圈的本体外壁间距设有多个环状密封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的插合端在冠簧接触件组件的端部向前延伸出外径与插合端相同的延长段,延长段的内径等于冠簧接触件组件的外径;延长段内过盈安装有固定防触帽,固定防触帽的整体形状为圆筒状,其外径与延长段内径相当,其内径大于冠簧接触件组件的外径。本实用新型的延长段与插合端的内外径相同,其筒壁相比现有技术更厚,结构不易变形、固定可靠。同时,固定防触帽装配在插合端的延长段内圆内;其结构简单、结构小、固定可靠;采用该技术措施,可满足冠簧接触件组件单独装入插合端的需求,即在装入固定防触帽前可单独装配冠簧接触件组件。同时,固定防触帽内装在插头插合端内时,即可固定冠簧接触件组件也可防外界异物意外接触带电接触件。
2.本实用新型的延长段与固定防触帽之间为过盈卡合结构。延长段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对称布置的卡合孔,对应地,固定防触帽的外壁设有与固定孔相配合的卡合凸台。采用该技术措施,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便于拆装的技术优点。
3. 本实用新型的延长段的内壁与固定防触帽的外壁设有用于定位和导向的凹凸结构。采用该技术措施,具有便于安装的优点。
4. 本实用新型的插合端在远离连接器壳体、靠近冠簧接触件组件的端部处设有环状凹槽,密封圈安装在环状凹槽中。采用该技术措施,使密封圈安装位置不会被遮挡住,便于密封圈的安装和拆卸,能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环状凹槽,能保证密封圈的安装稳定,固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装配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连接器壳体;
2—插合端;21—环状凹槽;
3—冠簧接触件组件;
4—延长段;41—卡合孔;42—导向凹槽;
5—固定防触帽;51—卡合凸台;52—导向凸起;
6—密封圈;61—环状密封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包括连接器壳体1、内部装配有冠簧接触件组件3的插合端2以及密封圈6,插合端2在冠簧接触件组件3的端部向前延伸出外径与插合端2相同的延长段4,延长段4的内径等于冠簧接触件组件3的外径;延长段4内过盈安装有固定防触帽5,固定防触帽5的整体形状为圆筒状,其外径与延长段4内径相当,其内径大于冠簧接触件组件3的外径。延长段4与插合端2的内外径相同,其筒壁相比现有技术更厚,结构不易变形、固定可靠。同时,固定防触帽5装配在插合端2的延长段4内圆内;其结构简单、结构小、固定可靠;采用该技术措施,可满足冠簧接触件组件3单独装入插合端2的需求,即在装入固定防触帽5前可单独装配冠簧接触件组件3。同时,固定防触帽5内装在插头插合端2内时,即可固定冠簧接触件组件3也可防外界异物意外接触带电接触件。
在实际使用时,冠簧接触件组件3为现有技术。固定防触帽5的内径大于等于冠簧接触件组件3的内径。如果固定防触帽5的内径小于冠簧接触件组件3的内径,可能会出现干涉,即可能会出现插头对插时不顺畅或无法插入的问题。
如图2所示,延长段4与固定防触帽5之间为过盈卡合结构。具体地,延长段4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对称布置的卡合孔41,对应地,固定防触帽5的外壁设有与固定孔相配合的卡合凸台51。采用该技术措施,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便于拆装的技术优点。
如图1、图2所示,延长段4的内壁与固定防触帽5的外壁设有用于定位和导向的凹凸结构。
具体地,延长段4的内壁设置至少一个导向凹槽42,对应地,固定防触帽5的外壁设有与导向凹槽42相匹配的导向凸起52。导向凹槽42为在延长段4的内壁、从延长段4端部开口处向内延伸的凹槽。导向凸起52为在固定防触帽5的外壁、形状与导向凹槽42相匹配的凸起。导向凹槽42与导向凸起52之间为间隙配合的凹凸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延长段4的导向凹槽42和固定防触帽5的导向凸起52可以互换位置,即延长段4的导向凹槽42可以设置在固定防触帽5的外壁上,相应地,固定防触帽5的导向凸起52设置在延长段4的内壁上。采用该技术措施,具有便于安装的优点。
如图1—图3所示,插合端2在远离连接器壳体1、靠近冠簧接触件组件3的端部处设有环状凹槽21,密封圈6安装在环状凹槽21中。采用该技术措施,使密封圈6安装位置不会被遮挡住,便于密封圈6的安装和拆卸,能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环状凹槽21,能保证密封圈6的安装稳定,固定可靠。
在实际使用时,密封圈6的本体外壁间距设有三个环状密封凸起61。通过在密封圈6的本体外壁设置环状密封凸起61能提高连接强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包括连接器壳体、内部装配有冠簧接触件组件的插合端以及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合端在冠簧接触件组件的端部向前延伸出外径与插合端相同的延长段,所述延长段的内径等于冠簧接触件组件的外径;所述延长段内过盈安装有固定防触帽,所述固定防触帽的整体形状为圆筒状,其外径与延长段内径相当,其内径大于冠簧接触件组件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防触帽的内径大于等于冠簧接触件组件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段与固定防触帽之间为过盈卡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段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对称布置的卡合孔,对应地,所述固定防触帽的外壁设有与固定孔相配合的卡合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段的内壁与所述固定防触帽的外壁设有用于定位和导向的凹凸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段的内壁设置至少一个导向凹槽,对应地,所述固定防触帽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导向凹槽相匹配的导向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段的内壁设置至少一个导向凸起,对应地,所述固定防触帽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导向凸起相匹配的导向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合端在远离连接器壳体、靠近冠簧接触件组件的端部处设有环状凹槽,所述密封圈安装在环状凹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本体外壁间距设有多个环状密封凸起。
CN202322608103.3U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 Active CN220856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08103.3U CN220856988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08103.3U CN220856988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6988U true CN220856988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2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08103.3U Active CN220856988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6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58178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US20100261364A1 (en) Fluidproof connec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CN101911415A (zh) 电力电缆的连接部
CN220856988U (zh) 一种用于连接器插合端的新型密封防触电保护结构
CN108054586B (zh) 一种两芯塑胶带屏蔽连接器
JP414424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10005734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5732236U (zh) 一种连接器
JP201114630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16214628U (zh) 一种连接器
CN220209557U (zh) 一种具有封堵结构的连接器公端及连接器
CN216698950U (zh) 屏蔽连接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9610846U (zh) 一种电连接器用的防水盖
CN216015821U (zh) 光伏连接器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
CN215955611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8919362U (zh) 连接器用外壳
CN216121028U (zh) 推拉自锁插头
CN218863546U (zh) 一种阀芯处凹凸定位的快插公母头
CN212695380U (zh) 一种高密封性螺旋延长线
CN111342295B (zh) 电连接器
CN217589499U (zh) 一种组合式高压连接器
CN219393769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9477051U (zh) 适配器、同轴连接器和同轴连接器组件
CN218300434U (zh) 一种具有多挡位锁定功能连接器
CN210667992U (zh) 一种保护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