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6756U - 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6756U
CN220856756U CN202322172406.5U CN202322172406U CN220856756U CN 220856756 U CN220856756 U CN 220856756U CN 202322172406 U CN202322172406 U CN 202322172406U CN 220856756 U CN220856756 U CN 220856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assembly
cell
lying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724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烨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ng Guolian Power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ng Guolian Power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ng Guolian Power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ng Guolian Power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724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6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6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6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电芯总成包括多个从上到下依次平铺叠加的单体电芯,每个单体电芯均包括单侧出极耳的电芯本体、与电芯本体的电芯极耳相焊接的转接铜排以及安装于电芯本体下端的电芯支架;电芯总成的上端设置有安装于BMS监控装置下端的采集装置支架,采集装置支架的下端设置有凹槽,采集装置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柱;采集装置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装配孔,每个第一装配孔下方的电芯支架上均对应的设置有第二装配孔,每个第一装配孔与对应的第二装配孔内均穿设有安装螺栓。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摩托车的空间,合理选择堆叠电芯的层数,可以利用BMS监控装置实现对单体电芯的电流、电压以及温度的监控。

Description

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包是新能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能源汽车的存储提供能量和动力,三元软包电芯具有高能量密度等特点,为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一般运用于动力电池汽车,但是三元软包电芯在摩托车领域应用较少,如果能将三元软包电芯运用于摩托车当中,无疑能大大提高摩托车的续航里程,但三元软包电芯如何运用于摩托车中成为了当前需要考虑的焦点,比如如何实现摩托车里面的电芯信息的监控是当前的一个难题,以及如何根据摩托车自身有限的空间合理布局电芯的排布方式也是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包括电芯总成和BMS监控装置,电芯总成包括多个从上到下依次平铺叠加的单体电芯,每个单体电芯均包括单侧出极耳的电芯本体、与电芯本体的电芯极耳相焊接的转接铜排以及安装于电芯本体下端的电芯支架;所述电芯总成的上端设置有安装于BMS监控装置下端的采集装置支架,采集装置支架的下端设置有匹配罩设于其下端电芯本体外的凹槽,采集装置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用以安装BMS监控装置的安装柱;所述采集装置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装配孔,每个第一装配孔下方的电芯支架上均对应的设置有第二装配孔,每个第一装配孔与对应的第二装配孔内均穿设有将采集装置支架和所有的电芯支架连接在一起的安装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芯支架的上端设置有与电芯本体粘接用的结构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芯本体两端的电芯支架上均设置有用以支撑电芯极耳与转接铜排焊接用的焊接凸台,电芯支架的端部设置有与转接铜排上的铜排安装孔对应连接的第一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芯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还包括设置于电芯总成端部的铜排总成,铜排总成上设置有与铜排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对应连接的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铜排总成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正负极输出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还包括两个绝缘板,电芯总成和其上端的采集装置支架组合成模块A,两个绝缘板分别粘接于模块A的两侧,并组合成模块B。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还包括两个端罩,两个端罩分别罩设于模块B的两端,端罩上设置有便于安装螺栓贯穿的第三装配孔,端罩上还设置有用以卡接线束的线束卡接钩和铜排总成的避让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采集装置支架上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采集装置支架上设置第一装配孔,每个第一装配孔下方的电芯支架上均对应的设置有第二装配孔,每个第一装配孔与对应的第二装配孔内均穿设有将采集装置支架和所有的电芯支架连接在一起的安装螺栓,进而形成一个整体,实现了整体的模块化装配,节省装配时间;电芯总成包括多个从上到下依次平铺叠加的单体电芯,实现平躺设计,可根据摩托车的空间,合理选择堆叠电芯的层数,来满足摩托车的布置空间,而不受电芯宽度的限制,而且降低了装配过程中的出错率;采集装置支架的下端设置有匹配罩设于其下端电芯本体外的凹槽,有效的将电芯包络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也可以节省Z向空间,采集装置支架的上端安装有BMS监控装置,可以利用BMS监控装置实现对单体电芯的电流、电压以及温度的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块A两侧安装绝缘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接铜排与电芯支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采集装置支架的下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铜排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螺栓;2-端罩;21-第三装配孔;22-线束卡接钩;23-避让孔;3-BMS监控装置;4-采集装置支架;41-安装柱;42-第二加强筋;43-第一装配孔;44-凹槽;5-电芯总成;51-电芯本体;52-转接铜排;521-铜排安装孔;53-电芯支架;531-结构胶;532-焊接凸台;533-第一安装孔;534-第二装配孔;535-第一加强筋;6-铜排总成;61-螺纹孔;62-正负极输出安装孔;7-绝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包括电芯总成5和BMS监控装置3,BMS监控装置3用以实现对单体电芯的电流、电压以及温度的监控,电芯总成5包括多个从上到下依次平铺叠加的单体电芯,实现平躺设计,可根据摩托车的空间,合理选择堆叠电芯的层数,来满足摩托车的布置空间,而不受电芯宽度的限制,每个单体电芯均包括单侧出极耳的电芯本体51、与电芯本体51的电芯极耳相焊接的转接铜排52以及安装于电芯本体51下端的电芯支架53;所述电芯总成5的上端设置有安装于BMS监控装置下端的采集装置支架4,采集装置支架4的下端设置有匹配罩设于其下端电芯本体51外的凹槽44,有效的将电芯包络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也可以节省Z向空间,采集装置支架4的上端设置有用以安装BMS监控装置3的安装柱41,优选的,安装柱41上设置有方便与BMS监控装置3通过螺栓连接的螺纹孔;所述采集装置支架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装配孔43,每个第一装配孔43下方的电芯支架53上均对应的设置有第二装配孔534,每个第一装配孔43与对应的第二装配孔534内均穿设有将采集装置支架4和所有的电芯支架53连接在一起的安装螺栓1,进而形成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在采集装置支架4上设置第一装配孔43,每个第一装配孔43下方的电芯支架53上均对应的设置有第二装配孔534,每个第一装配孔43与对应的第二装配孔534内均穿设有将采集装置支架4和所有的电芯支架53连接在一起的安装螺栓1,进而形成一个整体,实现了整体的模块化装配,节省装配时间;电芯总成5包括多个从上到下依次平铺叠加的单体电芯,实现平躺设计,可根据摩托车的空间,合理选择堆叠电芯的层数,来满足摩托车的布置空间,而不受电芯宽度的限制,而且降低了装配过程中的出错率;采集装置支架4的下端设置有匹配罩设于其下端电芯本体51外的凹槽44,有效的将电芯包络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也可以节省Z向空间,采集装置支架4的上端安装有BMS监控装置3,可以利用BMS监控装置3实现对单体电芯的电流、电压以及温度的监控。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电芯支架53的上端设置有与电芯本体51粘接用的结构胶531,可以实现电芯本体51的快速安装。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电芯本体51两端的电芯支架53上均设置有用以支撑电芯极耳与转接铜排52焊接用的焊接凸台532,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凸台532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焊接不良,电芯支架53的端部设置有与转接铜排52上的铜排安装孔521对应连接的第一安装孔533,可以实现转接铜排52的固定。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电芯支架53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535,增加了电芯支架53两端的强度。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还包括设置于电芯总成5端部的铜排总成6,便于实现电路的连接,铜排总成6上设置有与铜排安装孔521和第一安装孔533对应连接的螺纹孔61,可以实现铜排总成6与转接铜排52的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铜排总成6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正负极输出安装孔62,用于与外部连接件的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提高本模组的绝缘耐压性能,所述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还包括两个绝缘板7,电芯总成5和其上端的采集装置支架4组合成模块A,两个绝缘板7分别粘接于模块A的两侧,并组合成模块B,连接简单而稳定。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还包括两个端罩2,两个端罩2分别罩设于模块B的两端,端罩2上还设置有用以卡接线束的线束卡接钩22和铜排总成6的避让孔23,实现铜排总成6的定位,端罩2上设置有便于安装螺栓1贯穿的第三装配孔21,实现整体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采集装置支架4上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加强筋42,增加采集装置支架4的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总成(5)和BMS监控装置(3),电芯总成(5)包括多个从上到下依次平铺叠加的单体电芯,每个单体电芯均包括单侧出极耳的电芯本体(51)、与电芯本体(51)的电芯极耳相焊接的转接铜排(52)以及安装于电芯本体(51)下端的电芯支架(53);所述电芯总成(5)的上端设置有安装于BMS监控装置下端的采集装置支架(4),采集装置支架(4)的下端设置有匹配罩设于其下端电芯本体(51)外的凹槽(44),采集装置支架(4)的上端设置有用以安装BMS监控装置(3)的安装柱(41);所述采集装置支架(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装配孔(43),每个第一装配孔(43)下方的电芯支架(53)上均对应的设置有第二装配孔(534),每个第一装配孔(43)与对应的第二装配孔(534)内均穿设有将采集装置支架(4)和所有的电芯支架(53)连接在一起的安装螺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53)的上端设置有与电芯本体(51)粘接用的结构胶(5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51)两端的电芯支架(53)上均设置有用以支撑电芯极耳与转接铜排(52)焊接用的焊接凸台(532),电芯支架(53)的端部设置有与转接铜排(52)上的铜排安装孔(521)对应连接的第一安装孔(5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53)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53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还包括设置于电芯总成(5)端部的铜排总成(6),铜排总成(6)上设置有与铜排安装孔(521)和第一安装孔(533)对应连接的螺纹孔(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总成(6)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正负极输出安装孔(6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还包括两个绝缘板(7),电芯总成(5)和其上端的采集装置支架(4)组合成模块A,两个绝缘板(7)分别粘接于模块A的两侧,并组合成模块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还包括两个端罩(2),两个端罩(2)分别罩设于模块B的两端,端罩(2)上设置有便于安装螺栓(1)贯穿的第三装配孔(21),端罩(2)上还设置有用以卡接线束的线束卡接钩(22)和铜排总成(6)的避让孔(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支架(4)上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加强筋(42)。
CN202322172406.5U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 Active CN220856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2406.5U CN220856756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2406.5U CN220856756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6756U true CN220856756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5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72406.5U Active CN220856756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6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74055B1 (ko) 단위 전지간 인터커넥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직렬 전지
CN210349920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模组结构
CN109904378B (zh) 锂电池储能模块及锂电池储能模组
CN212848715U (zh) 一种电芯模组
CN106384794B (zh) 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
CN106935782B (zh) 一种电池单元及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
CN109742304A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CN215731862U (zh) 一种集成bms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及其电池包
CN211350749U (zh) 一种电芯单体串并组合的电池pack
CN211828986U (zh) 电池箱
CN220856756U (zh) 一种运用于摩托车的智能化平躺电芯模组
CN112838278A (zh) 一种电压信号采集模组结构
CN214226996U (zh) 一种电压信号采集模组结构
CN213520186U (zh) 一种12v启停电池系统铝壳模组
CN210325960U (zh) 一种模组极耳支架结构、电池模组和车辆
CN212907887U (zh) 一种电池模块、电池模组及电气设备
CN211295247U (zh) 多电芯串并联的电池pack结构
CN219303865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电池包模组
CN215816222U (zh) 电芯组件、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8274931U (zh) 电池储能系统架构
CN215896627U (zh) 一种大圆柱电芯模组
CN220963642U (zh) 一种bms安装结构
CN213212245U (zh) 一种大电流的电池包
CN219476774U (zh) 集成式ccs组件及电池包
CN217035900U (zh) 一种模块化便捷安装的汇流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