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3269U - 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3269U
CN220853269U CN202322667503.1U CN202322667503U CN220853269U CN 220853269 U CN220853269 U CN 220853269U CN 202322667503 U CN202322667503 U CN 202322667503U CN 220853269 U CN220853269 U CN 220853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proof
mounting frame
frame
radiator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675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中山
曹泽武
张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Radi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Radi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675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3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3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3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框架、防尘组件、散热组件和散热风机,安装框架内侧后端开设有通风槽,安装框架一侧前端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防尘组件,防尘组件一侧设置有多个弹性敲打块,安装框架一侧中央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散热组件,安装框架一侧后端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散热风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框架、防尘组件、散热组件和散热风机,解决了散热器框架结构需要及时对滤板进行清理,而通过马达带动毛刷进行清理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落下的灰尘再次堵塞于散热翅片或滤板内,框架结构安装位置受限,各个结构拆装较为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用来传导、释放热量的一系列装置的统称,用来提高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速和流量,以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并冷却发动机附件,主要分为采暖散热器、计算机散热器、汽车散热器等,其中大多数散热器都是通过空气的快速流动,使散热器芯中较高温度的液体和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对空气进行加热或对散热器芯中的液体进行降温,进而提高环境温度或降低所需冷却设备的温度,而在散热器的生产拼装过程中,特别是对于含有散热翅片的散热器进行加工时,通常需要安装框架结构对散热器芯进行保护,并通过设置防尘网进行防尘,以延长散热器芯及散热翅片的使用寿命,并便于散热器和所需散热设备进行连接,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公开号为CN215295972U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机散热器整体式框架结构,散热器一侧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散热罩,且散热罩的内部卡接有滤板,散热罩一侧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散热扇,散热罩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插槽,且滤板两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块,且插块插接在插槽的内部,插块一侧的外壁上焊接有延伸至滤板外部的拉块,散热器整体式框架结构能够对滤板快速拆卸,便于进行清理,且通过毛刷能够对散热翅片进行清理,保证散热效果,但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难以及时对滤板进行清理,而增大清理次数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通过马达带动毛刷对散热翅片进行清理虽能够将散热翅片表面的灰尘除去,但由于散热扇在使用时通常带动空气从框架结构一侧吹向框架结构另一侧,且散热扇的扇叶通常难以反向进行转动,粘附的灰尘通常位于散热翅片一侧,扫下的灰尘在空气流动的带动下仍可能堵塞于散热翅片之间,且设置马达等大大增大了框架结构的成本和维修开支;
散热器框架结构通常为前后通风,空气从框架结构前或后侧进入框架结构内侧,并在和散热器芯换热后通过框架结构后或向前排出,导致散热器框架结构在安装时必须两面通风,安装位置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且在进行散热器的各个结构的维修时,拆装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通过安装框架、防尘组件、散热组件和散热风机,解决了散热器框架结构需要及时对滤板进行清理,费时费力,而通过马达带动毛刷进行清理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空气的流动会使落下的灰尘再次堵塞于散热翅片或滤板内,且增大了框架结构的成本和维修开支,框架结构大多需要两面通风,安装位置受限,散热器的各个结构拆装较为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包括安装框架、防尘组件、散热组件和散热风机,所述安装框架内侧后端开设有通风槽,通过通风槽能够使空气从安装框架前侧上端进入并从安装框架前侧下端排出,或从安装框架前侧下端进入并从前侧上端排出,使框架结构只需要一面进行通风,提高框架结构安装位置的灵活性,所述安装框架一侧前端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一侧设置有多个弹性敲打块,在空气从安装框架上端进入并从下端排出时,空气的流动能够带动下侧防尘组件的弹性敲打块前后移动,对防尘网进行敲打,并通过空气流动将灰尘吹出,对防尘网进行清理,反之能够对安装框架上侧防尘组件的防尘网进行清理,结构简单,成本和维修开支较低,且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所述安装框架一侧中央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散热组件,散热组件能通过热交换进行散热,在空气从安装框架上端进入并从下端排出时,空气的流动能够将安装框架下侧的散热组件前端堵塞的灰尘吹出,反之能够对安装框架上侧散热组件进行清理,操作简单方便,所述安装框架一侧后端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散热风机,两个散热风机的扇叶为同向转动,一个散热风机能够带动空气从安装框架上端进入并从下端排出,另一个散热风机能够带动空气从安装框架下端进入并从上端排出,使空气能够在安装框架内正反向流动,在需要对散热风机、散热组件或防尘组件进行维修或手动清洗时,使用者能够直接从安装框架一侧将散热风机、散热组件或防尘组件拉出,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架两侧后端焊接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框架一侧前端自上而下贯穿开设有两个第一插口,所述安装框架一侧中央自上而下贯穿开设有两个第二插口,所述安装框架一侧后端自上而下贯穿开设有两个第三插口,所述安装框架一侧后端自上而下转动卡接有两个限位杆,所述安装框架一侧前端自上而下焊接固定有两个定位卡块,一个所述限位杆前端转动卡接于一个定位卡块内侧,一个所述限位杆转动贴合于安装框架上侧的第一插口、第二插口和第三插口一侧,另一个所述限位杆转动贴合于安装框架下侧的第一插口、第二插口和第三插口一侧;
在进行散热器的使用时,通过限位杆和定位卡块能对防尘组件、散热组件和散热风机进行限位,保证散热器工作的稳定,当需要对散热风机、散热组件或防尘组件进行维修或手动清洗时,向上转动限位杆解除对防尘组件、散热组件和散热风机的限位,能够通过第一插口、第二插口或第三插口将散热风机、散热组件或防尘组件快速拉出,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架内侧焊接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两个第一插口、两个第二插口和两个第三插口之间,所述通风槽位于隔板后侧;
通过通风槽能够使安装框架内位于隔板上下两端进行通风,并通过散热风机能使空气从安装框架前侧上端进入并从安装框架前侧下端排出,或从安装框架前侧下端进入并从前侧上端排出,使框架结构只需要一面进行通风,提高框架结构安装位置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组件一侧开设有第一把手,所述防尘组件另一侧前端卡接固定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组件一侧后端卡接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防尘网后侧,所述弹性敲打块一端卡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卡接于支撑架一侧,所述弹性敲打块位于防尘网和支撑架之间,一个所述防尘组件贯穿插接于一个第一插口内侧,所述防尘网位于安装框架内侧;
弹性敲打块前侧不贴合于防尘网后侧,当空气从一个防尘组件的防尘网向支撑架流动时,弹性敲打块贴合于支撑架前侧,当空气从一个防尘组件的支撑架向防尘网流动时,弹性敲打块随空气的流动向前移动,并敲打于防尘网后侧,通过震动产生的应力使防尘网内堵塞的灰尘排出,且通过空气的流动使灰尘远离防尘网移动,避免再次堵塞于防尘网内,结构简单,且缩减了使用者的清理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一侧上下两端卡接固定有散热器芯,所述散热组件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把手,所述散热器芯之间贯穿卡接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外周面焊接固定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器芯一侧上下两端分别贯穿焊接有排水管和进水管,所述排水管和进水管贯穿卡接于散热组件一侧,一个所述散热组件贯穿插接于一个第二插口内侧,所述散热器芯位于安装框架内侧;
进水管、排水管和需要散热的设备进行连接,冷却液通过进水管进入散热器芯内,通过通水管、散热翅片和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通过排水管回流,对设备进行降温,通过两个散热风机的定时交替运转,能够使空气在安装框架内正反向流动,交替对两个散热组件的散热翅片进行反吹清理,结构简单,降低框架结构的成本和维修开支。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风机一侧开设有第三把手,所述散热风机一侧底端开设有电源连接插口,一个所述散热风机贯穿插接于一个一个第三插口内侧,所述散热风机位于通风槽前侧;
两个散热风机的扇叶为同向转动,一个散热风机能够带动空气从安装框架上端进入并从下端排出,另一个散热风机能够带动空气从安装框架下端进入并从上端排出,使空气能够在安装框架内正反向流动,通过两个散热风机的定时交替使用,不仅能够对上侧或下侧的防尘组件和散热组件进行清理,同时能够对上侧或下侧散热风机的电机进行定时的降温,延长散热风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框架、防尘组件、散热组件和散热风机,解决了散热器整体式框架结构能够对滤板快速拆卸,便于进行清理,且通过毛刷能够对散热翅片进行清理,保证散热效果,但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难以及时对滤板进行清理,而增大清理次数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通过马达带动毛刷对散热翅片进行清理虽能够将散热翅片表面的灰尘除去,但由于散热扇在使用时通常带动空气从框架结构一侧吹向框架结构另一侧,且散热扇的扇叶通常难以反向进行转动,粘附的灰尘通常位于散热翅片一侧,扫下的灰尘在空气流动的带动下仍可能堵塞于散热翅片之间,且设置马达等大大增大了框架结构的成本和维修开支的问题,通过两个散热风机的定时交替运转,能够带动空气在安装框架内正反向快速流动,交替对两个散热组件的散热翅片进行反吹清理,且交替带动两个防尘组件的弹性敲打块对防尘网进行敲打,将防尘网内堵塞的灰尘颗粒敲出,并使灰尘颗粒随空气流动排出,结构简单,缩减使用者的清理次数,保证长时间使用时的散热效率,同时降低了框架结构的成本和维修开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框架、防尘组件、散热组件和散热风机,解决了散热器框架结构通常为前后通风,空气从框架结构前或后侧进入框架结构内侧,并在和散热器芯换热后通过框架结构后或向前排出,导致散热器框架结构在安装时必须两面通风,安装位置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且在进行散热器的各个结构的维修时,拆装较为不便的问题,通过通风槽能够使空气从安装框架前侧进入,并从安装框架前侧排出,使安装框架在安装定位时只需一面进行通风,提高框架结构安装位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框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框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组件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机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安装框架;101、隔板;102、限位杆;103、定位卡块;104、安装板;105、第一插口;106、第二插口;107、第三插口;108、通风槽;2、防尘组件;201、防尘网;202、支撑架;203、第一把手;204、弹性敲打块;205、复位弹簧;3、散热组件;301、第二把手;302、散热器芯;303、通水管;304、散热翅片;305、排水管;306、进水管;4、散热风机;401、第三把手;402、电源连接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包括安装框架1、防尘组件2、散热组件3和散热风机4,安装框架1内侧后端开设有通风槽108,在进行框架结构的安装时,根据散热效果将其安装于适宜位置,并使安装框架1前侧通风,散热风机4带动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从安装框架1前侧上端进入并通过通风槽108从安装框架1前侧下端排出,或从安装框架1前侧下端进入并通过通风槽108从安装框架1前侧上端排出,安装框架1一侧前端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防尘组件2,防尘组件2一侧设置有多个弹性敲打块204,在空气从安装框架1上端进入并从下端排出时,空气的流动带动下侧防尘组件2的弹性敲打块204前后移动,对防尘网201进行敲打,通过震动的应力将灰尘敲下,并通过空气流动将灰尘吹出,对防尘网201进行清理,反之对安装框架1上侧防尘组件2的防尘网201进行清理,安装框架1一侧中央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散热组件3,散热组件3通过热交换进行散热,在空气从安装框架1上端进入并从下端排出时,空气的流动将安装框架1下侧的散热组件3前端堵塞的灰尘吹出,反之对安装框架1上侧的散热组件3进行清理,安装框架1一侧后端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散热风机4,两个散热风机4的扇叶为同向转动,一个散热风机4带动空气从安装框架1上端进入并从下端排出,另一个散热风机4带动空气从安装框架1下端进入并从上端排出,两个散热风机4的定时交替运转使空气在安装框架1内正反向流动,在需要对散热风机4、散热组件3或防尘组件2进行维修或手动清洗时,直接从安装框架1一侧将散热风机4、散热组件3或防尘组件2拉出。
其中如图1-3所示,安装框架1两侧后端焊接固定有安装板104,安装框架1一侧前端自上而下贯穿开设有两个第一插口105,安装框架1一侧中央自上而下贯穿开设有两个第二插口106,安装框架1一侧后端自上而下贯穿开设有两个第三插口107,安装框架1一侧后端自上而下转动卡接有两个限位杆102,安装框架1一侧前端自上而下焊接固定有两个定位卡块103,一个限位杆102前端转动卡接于一个定位卡块103内侧,一个限位杆102转动贴合于安装框架1上侧的第一插口105、第二插口106和第三插口107一侧,另一个限位杆102转动贴合于安装框架1下侧的第一插口105、第二插口106和第三插口107一侧,安装框架1内侧焊接固定有隔板101,隔板101位于两个第一插口105、两个第二插口106和两个第三插口107之间,通风槽108位于隔板101后侧;
根据散热效果并通过安装板104将安装框架1安装于适宜位置,并保证安装框架1前侧通风,在进行散热器的使用时,通过限位杆102和定位卡块103对防尘组件2、散热组件3和散热风机4进行限位,保证散热器工作的稳定,通过通风槽108使安装框架1内位于隔板101上下两端进行通风,并通过散热风机4使空气从安装框架1前侧上端进入并从安装框架1前侧下端排出,或从安装框架1前侧下端进入并从前侧上端排出,当需要对散热风机4、散热组件3或防尘组件2进行维修或手动清洗时,向上转动限位杆102解除对防尘组件2、散热组件3和散热风机4的限位,通过第一插口105、第二插口106或第三插口107将散热风机4、散热组件3或防尘组件2快速拉出。
其中如图1、4、5所示,防尘组件2一侧开设有第一把手203,防尘组件2另一侧前端卡接固定有防尘网201,防尘组件2一侧后端卡接固定有支撑架202,支撑架202位于防尘网201后侧,弹性敲打块204一端卡接有复位弹簧205,复位弹簧205另一端卡接于支撑架202一侧,弹性敲打块204位于防尘网201和支撑架202之间,一个防尘组件2贯穿插接于一个第一插口105内侧,防尘网201位于安装框架1内侧;
弹性敲打块204前侧不贴合于防尘网201后侧,当空气从一个防尘组件2的防尘网201向支撑架202流动时,弹性敲打块204贴合于支撑架202前侧,当空气从一个防尘组件2的支撑架202向防尘网201流动时,弹性敲打块204随空气的流动向前移动,并敲打于防尘网201后侧,在敲打防尘网201的瞬间通过复位弹簧205对弹性敲打块204的拉力使弹性敲打块204向后移动,弹性敲打块204反复敲打防尘网201使防尘网201内堵塞的灰尘排出,且通过空气的流动使灰尘远离防尘网201移动,且缩减了使用者的清理次数。
其中如图1、6所示,散热组件3一侧上下两端卡接固定有散热器芯302,散热组件3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把手301,散热器芯302之间贯穿卡接有通水管303,通水管303外周面焊接固定有散热翅片304,散热器芯302一侧上下两端分别贯穿焊接有排水管305和进水管306,排水管305和进水管306贯穿卡接于散热组件3一侧,一个散热组件3贯穿插接于一个第二插口106内侧,散热器芯302位于安装框架1内侧;
将进水管306、排水管305和需要散热的设备进行连接,冷却液通过进水管306进入散热器芯302内,通过通水管303、散热翅片304和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通过排水管305回流,对设备进行降温,通过两个散热风机4的定时交替运转,使空气在安装框架1内正反向流动,交替对两个散热组件3的散热翅片304进行反吹清理。
其中如图1、7所示,散热风机4一侧开设有第三把手401,散热风机4一侧底端开设有电源连接插口402,一个散热风机4贯穿插接于一个一个第三插口107内侧,散热风机4位于通风槽108前侧;
两个散热风机4的扇叶为同向转动,在需要使用时通过电源连接插口402使散热风机4和电源连接,一个散热风机4带动空气从安装框架1上端进入并从下端排出,另一个散热风机4带动空气从安装框架1下端进入并从上端排出,使空气能够在安装框架1内正反向流动,通过两个散热风机4的定时交替使用,不仅对上侧或下侧的防尘组件2和散热组件3进行清理,同时能够对上侧或下侧散热风机4的电机进行定时的降温。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根据散热效果并通过安装板104将安装框架1安装于适宜位置,并保证安装框架1前侧通风,将进水管306、排水管305和需要散热的设备进行连接,通过电源连接插口402使散热风机4和电源连接,散热风机4带动空气从安装框架1前侧进入,并通过通风槽108使空气从安装框架1前侧排出,空气流动时,冷却液通过进水管306进入散热器芯302内,通过通水管303、散热翅片304和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通过排水管305回流,对设备进行降温,空气从一个防尘组件2的防尘网201向支撑架202流动,弹性敲打块204贴合于支撑架202前侧,外界的灰尘附着于防尘网201前侧,当两个散热风机4交替使用时,空气从防尘组件2的支撑架202向防尘网201流动,弹性敲打块204随空气的流动向前移动,并敲打于防尘网201后侧,在敲打防尘网201的瞬间通过复位弹簧205对弹性敲打块204的拉力使弹性敲打块204向后移动,弹性敲打块204反复敲打防尘网201使防尘网201内堵塞的灰尘排出,且通过空气的流动使灰尘远离防尘网201移动,散热风机4的定时交替运转,同时能交替对两个散热组件3的散热翅片304进行反吹清理,当需要对散热风机4、散热组件3或防尘组件2进行维修或手动清洗时,向上转动限位杆102解除对防尘组件2、散热组件3和散热风机4的限位,拉动第一把手203、第二把手301或第三把手401将防尘组件2、散热组件3或散热风机4快速拉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包括安装框架(1)、防尘组件(2)、散热组件(3)和散热风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内侧后端开设有通风槽(108),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前端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防尘组件(2),所述防尘组件(2)一侧设置有多个弹性敲打块(204),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中央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散热组件(3),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后端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散热风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两侧后端焊接固定有安装板(104),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前端自上而下贯穿开设有两个第一插口(105),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中央自上而下贯穿开设有两个第二插口(106),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后端自上而下贯穿开设有两个第三插口(107),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后端自上而下转动卡接有两个限位杆(102),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前端自上而下焊接固定有两个定位卡块(103),一个所述限位杆(102)前端转动卡接于一个定位卡块(103)内侧,一个所述限位杆(102)转动贴合于安装框架(1)上侧的第一插口(105)、第二插口(106)和第三插口(107)一侧,另一个所述限位杆(102)转动贴合于安装框架(1)下侧的第一插口(105)、第二插口(106)和第三插口(107)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内侧焊接固定有隔板(101),所述隔板(101)位于两个第一插口(105)、两个第二插口(106)和两个第三插口(107)之间,所述通风槽(108)位于隔板(101)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2)一侧开设有第一把手(203),所述防尘组件(2)另一侧前端卡接固定有防尘网(201),所述防尘组件(2)一侧后端卡接固定有支撑架(202),所述支撑架(202)位于防尘网(201)后侧,所述弹性敲打块(204)一端卡接有复位弹簧(205),所述复位弹簧(205)另一端卡接于支撑架(202)一侧,所述弹性敲打块(204)位于防尘网(201)和支撑架(202)之间,一个所述防尘组件(2)贯穿插接于一个第一插口(105)内侧,所述防尘网(201)位于安装框架(1)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3)一侧上下两端卡接固定有散热器芯(302),所述散热组件(3)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把手(301),所述散热器芯(302)之间贯穿卡接有通水管(303),所述通水管(303)外周面焊接固定有散热翅片(304),所述散热器芯(302)一侧上下两端分别贯穿焊接有排水管(305)和进水管(306),所述排水管(305)和进水管(306)贯穿卡接于散热组件(3)一侧,一个所述散热组件(3)贯穿插接于一个第二插口(106)内侧,所述散热器芯(302)位于安装框架(1)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4)一侧开设有第三把手(401),所述散热风机(4)一侧底端开设有电源连接插口(402),一个所述散热风机(4)贯穿插接于一个一个第三插口(107)内侧,所述散热风机(4)位于通风槽(108)前侧。
CN202322667503.1U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 Active CN220853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67503.1U CN220853269U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67503.1U CN220853269U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3269U true CN220853269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0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67503.1U Active CN220853269U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3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26789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电源管理装置
CN220853269U (zh) 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
CN210641165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外壳
CN218494794U (zh) 便于散热的防水led灯管
CN218163436U (zh) 一种机电设备散热器
CN217789251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
CN214429929U (zh) 一种交换机散热系统
CN117133202A (zh) 一种利于导热的防尘型led显示模块
CN21222724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挂式暖通空调新型散热器
CN221465973U (zh) 一种显卡支撑散热器
CN110307599A (zh) 一种空调散热系统
CN220981731U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
CN218991782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风力发电机制动机构
CN221710366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
CN218972609U (zh)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led散热器
CN216121300U (zh) 一种电力电网用配电柜多重散热结构
CN116772327B (zh) 一种空气冷却器及冷却方法
CN214221576U (zh) 风机控制器
CN218151572U (zh) 一种散热式离心风机
CN22192907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柜
CN216960633U (zh) 一种网络通信设备用风冷散热板
CN219841596U (zh) 一种工业空调换热器安装装置
CN219304268U (zh) 一种中置柜散热结构
CN219019372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源保护壳
CN219812415U (zh) 一种易于热散发的传热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