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9171U - 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9171U
CN220849171U CN202322385267.4U CN202322385267U CN220849171U CN 220849171 U CN220849171 U CN 220849171U CN 202322385267 U CN202322385267 U CN 202322385267U CN 220849171 U CN220849171 U CN 220849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ing
handle
switching
reset
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852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ol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ol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ol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ol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852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9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9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9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包括把手、壳体、复位组件以及限位组件,所述把手包括转轴,所述壳体上设有轴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插接到轴孔中,所述复位组件套接安装在转轴上,并为转轴提供旋转后复位的力,所述限位组件与壳体配合将把手和复位组件限位安装在壳体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换向槽,所述换向槽以转轴的轴心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复位组件上设有换向块,所述换向块伸入换向槽中,所述换向块与不同的换向槽配合将把手定位至不同的朝向。本申请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门内把手的换向结构,在不额外增加门内把手的零件的情况下使门内把手的朝向定位至用户所需求的朝向。

Description

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领域,特别是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锁包括门外的把手和门内的把手,现有的智能锁通常门外的把手能够调节其安装朝向,但门内的把手的安装朝向则是固定的一个方法,但用户存在门内的把手各种不同的安装朝向的需求,用户需要根据室内环境或者个人喜好需要将门内把手设置横向朝左或者朝右,亦或是竖向朝上或者朝下,因此,也需要针对门内的把手开发一种针对门内把手的换向结构,但若是直接将门外把手的换向结构应用到门内把手上,势必会增加门内把手的零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本申请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门内把手的换向结构,在不额外增加门内把手的零件的情况下使门内把手的朝向定位至用户所需求的朝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包括把手、壳体、复位组件以及限位组件,所述把手包括转轴,所述壳体上设有轴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插接到轴孔中,所述复位组件套接安装在转轴上,并为转轴提供旋转后复位的力,所述限位组件与壳体配合将把手和复位组件限位安装在壳体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换向槽,所述换向槽以转轴的轴心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复位组件上设有换向块,所述换向块伸入换向槽中,所述换向块与不同的换向槽配合将把手定位至不同的朝向。
根据本申请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无需额外增设门内把手的零件,复位组件以及限位组件均是传统的门内把手所具有的零件,仅通过把手的转轴上的换向槽与复位组件上的换向块的配合,即可实现门内把手的换向结构,并通过限位组件将把手和复位组件限位安装在壳体上,当用户对门内把手的朝向存在需求时,可以在工厂中确定好把手的朝向后再安装到用户的门上供其进行使用,根据需求将把手旋转到对应的朝向上,使该朝向所对应的换向槽与复位组件上的换向块配合将把手的朝向定位后限位安装在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槽设有四个,所述换向块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换向块为对称设置。四个换向槽使得把手在每旋转90度之后均可以通过换向块进行定位,换向块对称设置有两个,使换向块和换向槽之间的定位结构能够更加的稳定。
再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换向板和扭簧,所述换向块设置在换向板上,所述扭簧为把手提供旋转后复位的弹力。扭簧可以在用户在门内旋转把手转动开锁后提供复位的弹力。
再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固定柱,所述换向板上设有活动柱,所述扭簧的一端抵压在所述固定柱上,其另一端抵压在活动柱上,所述换向板随转轴转动时,通过所述活动柱作用在扭簧上,使其发生弹性形变。固定柱为固定不动,活动柱可以随着换向板转动,使得扭簧在固定柱和活动柱两者的配合下发生弹性形变。
再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活动柱的转动路径的外侧。可以避免固定柱阻碍活动柱的转动。
再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向复位组件延伸设置有环体,所述环体的内部为所述轴孔,所述环体的端部与所述换向板相抵接触,所述扭簧套接在环体外侧。环体可以使转轴能够更加稳定的在轴孔中转动,还能与限位组件配合夹持限位安装换向板,换向板再将扭簧限位安装在壳体和换向板之间。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垫片,所述环体的端部通过第一垫片与换向板相抵接触。通过环体通过第一垫片与换向板接触,避免了环体发生磨损。
再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簧,通过卡簧与壳体配合将把手和复位组件限位安装在壳体上。
再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设有卡簧槽,所述卡簧安装在所述卡簧槽内。
再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垫片,所述卡簧通过所述第二垫片与所述复位组件相接触。第二垫片可以避免卡簧发生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门内把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门内把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门内把手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门内把手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门内把手转换朝向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
如图1至图6所示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包括把手1、壳体2、复位组件3以及限位组件4,复位组件3以及限位组件4均是传统的门内把手所具有的零件,所述把手1包括转轴11,所述壳体2上设有轴孔21,所述转轴11可转动地插接到轴孔21中,所述复位组件3套接安装在转轴11上,并为转轴11提供旋转后复位的力,所述限位组件4与壳体2配合将把手1和复位组件3限位安装在壳体2上,所述转轴11上设有多个换向槽111,所述换向槽111以转轴11的轴心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复位组件3上设有换向块311,所述换向块311伸入换向槽111中,通过把手1的转轴11上的换向槽111与复位组件3上的换向块311的配合,定位把手1的朝向,所述换向块311与不同的换向槽111配合将把手1定位至不同的朝向,当用户对门内把手的朝向存在需求时,可以在工厂中确定好把手1的朝向后再安装到用户的门上供其进行使用,根据需求将把手1旋转到对应的朝向上,使该朝向所对应的换向槽111与复位组件3上的换向块311配合将把手1的朝向定位后限位安装在壳体2上。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换向槽111和换向块311的实施例,所述换向槽111设有四个,所述换向块311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换向块311为对称设置,如图1和图6所示,四个换向槽111使得把手1在每旋转90度之后均可以通过换向块311进行定位,使把手1的朝向可以定位至横向朝左、横向朝右、竖向朝上或者竖向朝下的四个方向,换向块311对称设置有两个,使换向块311和换向槽111之间的定位结构能够更加的稳定。
所述复位组件3包括换向板31和扭簧32,所述换向块311设置在换向板31上,所述扭簧32为把手1提供旋转后复位的弹力,扭簧32可以在用户在门内旋转把手1转动开锁后提供复位的弹力。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壳体2上设有固定柱22,所述换向板31上设有活动柱312,所述扭簧32的一端抵压在所述固定柱22上,其另一端抵压在活动柱312上,所述换向板31随转轴11转动时,通过所述活动柱312作用在扭簧32上,使其发生弹性形变,固定柱22为固定不动,活动柱312可以随着换向板31转动,使得扭簧32在固定柱22和活动柱312两者的配合下发生弹性形变,当把手1收外力作用旋转时,所述转轴11和换向板31也随之旋转,活动柱312则也会随之旋转,由于固定柱22的位置固定不动,因此活动柱312在旋转时便会使扭簧32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扭簧32产生供把手1复位的弹力,当把手1的外力消失后,把手1则会在扭簧32的弹力作用下复位。
所述固定柱22设置在活动柱312的转动路径的外侧,可以避免固定柱22阻碍活动柱312的转动。
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2向复位组件3延伸设置有环体211,所述环体211的内部为所述轴孔21,所述环体211的端部与所述换向板31相抵接触,所述扭簧32套接在环体211外侧,环体211可以使转轴11能够更加稳定的在轴孔21中转动,还能与限位组件4配合夹持限位安装换向板31,换向板31再将扭簧32限位安装在壳体2和换向板31之间。
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一垫片23,所述环体211的端部通过第一垫片23与换向板31相抵接触,通过环体211通过第一垫片23与换向板31接触,避免了环体211发生磨损。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卡簧41,通过卡簧41与壳体2配合将把手1和复位组件3限位安装在壳体2上,所述转轴11上设有卡簧槽112,所述卡簧41安装在所述卡簧槽112内。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限位组件4还包括第二垫片42,所述卡簧41通过所述第二垫片42与所述复位组件3相接触,第二垫片42可以避免卡簧41发生磨损。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壳体、复位组件以及限位组件,所述把手包括转轴,所述壳体上设有轴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插接到轴孔中,所述复位组件套接安装在转轴上,并为转轴提供旋转后复位的力,所述限位组件与壳体配合将把手和复位组件限位安装在壳体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换向槽,所述换向槽以转轴的轴心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复位组件上设有换向块,所述换向块伸入换向槽中,所述换向块与不同的换向槽配合将把手定位至不同的朝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槽设有四个,所述换向块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换向块为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换向板和扭簧,所述换向块设置在换向板上,所述扭簧为把手提供旋转后复位的弹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固定柱,所述换向板上设有活动柱,所述扭簧的一端抵压在所述固定柱上,其另一端抵压在活动柱上,所述换向板随转轴转动时,通过所述活动柱作用在扭簧上,使其发生弹性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活动柱的转动路径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向复位组件延伸设置有环体,所述环体的内部为所述轴孔,所述环体的端部与所述换向板相抵接触,所述扭簧套接在环体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垫片,所述环体的端部通过第一垫片与换向板相抵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簧,通过卡簧与壳体配合将把手和复位组件限位安装在壳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有卡簧槽,所述卡簧安装在所述卡簧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垫片,所述卡簧通过所述第二垫片与所述复位组件相接触。
CN202322385267.4U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 Active CN220849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5267.4U CN220849171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5267.4U CN220849171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9171U true CN220849171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7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85267.4U Active CN220849171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91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14119B2 (en) Hinge to improve panel stability
CN220849171U (zh) 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
CN104149547A (zh) 一种可拆卸式万向轮
CN1997830A (zh) 双轴铰链装置
CN203882847U (zh) 一种旋转式切换开关
CN216009236U (zh) 万向节
CN211507883U (zh) 一种旋转天线
US20040001045A1 (en) Rotary-type encoder structure
CN209895210U (zh) 一种指尖型操纵杆的转动结构
CN106940585A (zh) 用于调节系统硬件位置的调节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09469114U (zh) 一种双轴承把手离合装置
CN208633698U (zh) 一种具有把手换向结构的门锁
CN215717852U (zh) 一种门锁的换向机构及门锁
CN217682801U (zh) 具有过压保护的枢轴装置
CN201477484U (zh) 一种显示屏上盖翻转装置
KR100652730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카메라 회전장치
CN213905220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按键
CN220849170U (zh) 一种智能锁把手转动复位结构
CN220064785U (zh) 力反馈机构及交互设备
CN215617874U (zh) 一种隐藏嵌入式旋转摇柄结构及高压清洗机
CN212154409U (zh) 一种推拉门锁
CN217107816U (zh) 转轴装置
CN219908341U (zh) 一种蒸汽刷把手的转动结构
CN210296194U (zh) 一种灯光调节开关
CN114060396B (zh) 空心式转轴与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