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5772U - 一种微孔曝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孔曝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5772U
CN220845772U CN202322553990.9U CN202322553990U CN220845772U CN 220845772 U CN220845772 U CN 220845772U CN 202322553990 U CN202322553990 U CN 202322553990U CN 220845772 U CN220845772 U CN 220845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orous aeration
aeration tube
tube bundles
compressed air
micropor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539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晨晨
岑啸
许俊杰
崔江灏
贾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Binz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Binz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Binz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Binz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539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5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5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5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孔曝气装置。本申请提供的微孔曝气装置,包括多根微孔曝气管束和供气机构。多根微孔曝气管束间隔设置;供气机构用于通入压缩空气,且供气机构与多根微孔曝气管束的两端均连通,以使压缩空气由微孔曝气管束的两端进入微孔曝气管束内。本申请提供的微孔曝气装置,包括多根微孔曝气管束和用于通入压缩空气的供气机构,由于供气机构与多根微孔曝气管束的两端均连通,以使压缩空气由微孔曝气管束的两端进入微孔曝气管束内,即微孔曝气管束实现双侧进气,能更好的将压缩空气均匀分配到每个微孔曝气管束,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微孔曝气管束局部憋压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微孔曝气管束损坏,保证曝气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微孔曝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孔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微孔曝气管广泛应用于各种废水处理工程和水体增氧工程中。在废水处理方面,微孔曝气管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在水体增氧方面,微孔曝气管能够增加水体的溶氧量,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的健康生长。
微孔曝气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微孔释放气体,产生气泡,从而将气体传递到水体中。当气体从微孔中释放出来时,由于微孔的细小尺寸,气泡会变得非常细小,从而增加气体与水体的接触面积。这种细小的气泡能够更好地将氧气输送到水体中,提高水体的溶氧量,从而满足废水处理和水体增氧的需求。然而相关技术中,当多支微孔曝气管进行供气时容易出现因气压、气量分配不均而引起的气泡不均匀、出气不均匀的现象,该现象会造成微孔曝气管局部憋压,导致微孔曝气管束损坏,并且管束气体分布不均(包含气量不足)也会影响曝气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孔曝气装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当多支曝气管进行供气时容易出现因气压、气量分配不均而引起的气泡不均匀,出气不均匀的现象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微孔曝气装置,包括:
多根微孔曝气管束,多根所述微孔曝气管束间隔设置;
供气机构,用于通入压缩空气,且所述供气机构与多根所述微孔曝气管束的两端均连通,以使所述压缩空气由所述微孔曝气管束的两端进入所述微孔曝气管束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气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供气组件,其中一个所述供气组件连通设置于多根所述微孔曝气管束的一端,另一个所述供气组件连通设置于多根所述微孔曝气管束的另一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气组件包括通气管和压缩空气分配器,压缩空气主管与所述通气管连接,以将压缩空气通入所述通气管中,所述压缩空气分配器的一侧与所述通气管连通,另一侧与所述微孔曝气管束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气组件中,所述通气管与所述压缩空气分配器垂直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管连接于所述压缩空气分配器的中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管与所述压缩空气主管法兰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管焊接于所述压缩空气分配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根所述微孔曝气管束均垂直于所述压缩空气分配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曝气管束设置有4-10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管为钢管。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微孔曝气装置,包括多根微孔曝气管束和用于通入压缩空气的供气机构,由于供气机构与多根微孔曝气管束的两端均连通,以使压缩空气由微孔曝气管束的两端进入微孔曝气管束内,即微孔曝气管束实现双侧进气,能更好的将压缩空气均匀分配到每个微孔曝气管束,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微孔曝气管束局部憋压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微孔曝气管束损坏,保证曝气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0-微孔曝气装置,110-微孔曝气管束,120-供气机构,121-供气组件,1211-通气管,1212-压缩空气分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物、氨氮均非常高,到污水处理工段,废水的COD高达2-3万,包括悬浮固体、溶解性COD和胶体,有机物占90%以上,有机物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生物菌和未分解出去的产品:如丁醇、乙醇、有机酸等,废水含有约5000-10000mg/L左右的有机酸,废水呈酸性,生化之后废水色度在200以上,在回用或者排放之前要进行脱色处理。因此针对我公司污水特点,需要好氧和厌氧组合,才能将污水中有机物、氨氮进行很好的处理。AO系统采用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器进行曝气,管式曝气器具有防堵塞等、氧利用率高、检修方便等优点,定向地向好氧池内输送空气,以便对氧量进行灵活的调节控制,增加好氧污泥活性。
相关技术中,微孔曝气管为单侧进气,当微孔曝气管进行供气时容易出现膜管末端供气量小,而膜管进气端供气量大的情况,该情况会使得微孔曝气管局部憋压,导致微孔曝气管束损坏,并且管束气体分布不均(包含气量不足)也会导致好氧池曝气量不够,氧利用率低,不能满足好氧池溶解氧的要求。
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孔曝气装置,能够实现双侧进气,能更好的将压缩空气均匀分配到每个微孔曝气管束,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微孔曝气管束局部憋压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微孔曝气管束损坏,保证曝气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孔曝气装置100,能够实现双侧进气,能更好的将压缩空气均匀分配到每个微孔曝气管束110,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微孔曝气管束110局部憋压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微孔曝气管束110损坏,保证曝气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孔曝气装置100,包括多根微孔曝气管束110和供气机构120。多根微孔曝气管束110间隔设置;供气机构120用于通入压缩空气,且供气机构120与多根微孔曝气管束110的两端均连通,以使压缩空气由微孔曝气管束110的两端进入微孔曝气管束110内。
微孔曝气管主要包括管体和若干个微孔,若干个微孔均匀分布在管体上,当压缩空气进入管体后,通过这些微孔释放气体,以在污水中形成微小的气泡,从而达到增加水中溶解氧的目的。具体地,管体可采用聚氯乙烯材质,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压等特点。多根微孔曝气管束110的两端均与供气机构120连通,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微孔曝气管束110采用双侧进气,能更好的将压缩空气均匀分配到每个微孔曝气管束110,避免出现膜管末端供气量小,而膜管进气端供气量大造成局部憋压,使微孔曝气管束110损坏或管束气体分布不均造成曝气效果差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气机构1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供气组件121,其中一个供气组件121连通设置于多根微孔曝气管束110的一端,另一个供气组件121连通设置于多根微孔曝气管束110的另一端。
具体地,供气组件121包括通气管1211和压缩空气分配器1212,压缩空气主管与通气管1211连接,以将压缩空气通入通气管1211中,压缩空气分配器1212的一侧与通气管1211连通,另一侧与微孔曝气管束110连通。
压缩空气主管通有压缩空气,通气管1211的一端与压缩空气主管连通,另一端与压缩空气分配器1212连通,且微孔曝气管束110也与压缩空气分配器1212连通,从而压缩空气主管中的压缩空气依次由通气管1211、压缩空气分配器1212进入微孔曝气管束110中(图1中的箭头方向即为空气的流动方向),压缩空气分配器1212用于将压缩空气均匀的分配到每只微孔曝气管束110。当然,微孔曝气管束110两端的供气组件121同时供气,压缩空气即由微孔曝气管束110的双侧进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气组件121中,通气管1211与压缩空气分配器1212垂直设置,且通气管1211连接于压缩空气分配器1212的中部。
多根微孔曝气管束110的两端均连接有压缩空气分配器1212,压缩空气分配器1212与对应的通气管1211连接,通气管1211又与压缩空气主管连接,微孔曝气管束110、压缩空气分配器1212和通气管1211均无悬空端,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孔曝气装置100采用多点连接安装的结构方式,稳定曝气管束系统,能够有效的避免因微孔曝气管束110连接强度不够造成摆动的现象,且结构紧凑牢固,可有效防止微孔曝气管束110脱落的现象,更好的满足曝气效果。
每根微孔曝气管束110也均垂直于压缩空气分配器1212,即多根微孔曝气管束110并排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气管1211与压缩空气主管法兰连接。
即通气管1211的进气端与压缩空气主管法兰连接,可方便与压缩空气主管连接,也方便维修拆装。
通气管1211可焊接于压缩空气分配器1212,进一步加强微孔曝气装置100整体的连接强度,避免因微孔曝气管束110连接强度不够造成摆动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曝气管束110设置有4-10根。
微孔曝气管束110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即可,当然,可以延长压缩空气分配器1212,以设置更多的微孔曝气管束110;通气管1211则可以为钢管,以保证结构强度。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微孔曝气装置100,包括多根微孔曝气管束110和用于通入压缩空气的供气机构120,由于供气机构120与多根微孔曝气管束110的两端均连通,以使压缩空气由微孔曝气管束110的两端进入微孔曝气管束110内,即微孔曝气管束110实现双侧进气,能更好的将压缩空气均匀分配到每个微孔曝气管束110,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微孔曝气管束110局部憋压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微孔曝气管束110损坏,保证曝气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根微孔曝气管束,多根所述微孔曝气管束间隔设置;
供气机构,用于通入压缩空气,且所述供气机构与多根所述微孔曝气管束的两端均连通,以使所述压缩空气由所述微孔曝气管束的两端进入所述微孔曝气管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供气组件,其中一个所述供气组件连通设置于多根所述微孔曝气管束的一端,另一个所述供气组件连通设置于多根所述微孔曝气管束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包括通气管和压缩空气分配器,压缩空气主管与所述通气管连接,以将压缩空气通入所述通气管中,所述压缩空气分配器的一侧与所述通气管连通,另一侧与所述微孔曝气管束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中,所述通气管与所述压缩空气分配器垂直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连接于所述压缩空气分配器的中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与所述压缩空气主管法兰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焊接于所述压缩空气分配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微孔曝气管束均垂直于所述压缩空气分配器。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管束设置有4-10根。
10.如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为钢管。
CN202322553990.9U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微孔曝气装置 Active CN220845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3990.9U CN220845772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微孔曝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3990.9U CN220845772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微孔曝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5772U true CN220845772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6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53990.9U Active CN220845772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微孔曝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5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emmens et al. COD and nitrogen removal by biofilms growing on gas permeable membranes
CN101885538A (zh) 一种不排泥除磷膜生物反应器工艺
CN107973401B (zh)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在处理氨氮废水中的应用
CN220845772U (zh) 一种微孔曝气装置
CN106865769B (zh) 高浓度有机废水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CN210559933U (zh) 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CN102101722A (zh) 处理猪场废水新型膜生物反应器
CN210796129U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
CN211644993U (zh)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10340625U (zh) 组合式膜生物反应池污水处理系统
CN106915825A (zh) Umabr反应器促进亚硝化‑厌氧氨氧化颗粒化的装置与方法
CN101759327B (zh) 一种强化好氧-沉淀-缺氧工艺污泥减量的方法
CN110550828A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3895521U (zh) 一种电镀废水脱氮系统
CN213112936U (zh) 一种有利于厌氧氨氧化菌培养的水处理装置
CN218561203U (zh) 一种无动力供风处理污水的滴滤装置
CN219297269U (zh) Mbr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17838497U (zh) 一种基于mabr膜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6972262U (zh) 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装置
CN216614352U (zh) 禽畜粪液处理系统
CN217838496U (zh) 一种mabr-mbr组合式水体净化装置
CN211521967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系统
CN113354087B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CN220223908U (zh) 一体化中水回用系统
CN216687842U (zh) 一种高氨氮污水深度除总氮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