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3131U - 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33131U
CN220833131U CN202321963666.8U CN202321963666U CN220833131U CN 220833131 U CN220833131 U CN 220833131U CN 202321963666 U CN202321963666 U CN 202321963666U CN 220833131 U CN220833131 U CN 220833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l end
rotary cylinder
main shaft
outer sheath
proxim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636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鹏
刘成
尤霄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nova E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nova E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nova E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nova E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636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33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33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33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包括:外鞘管,其远端具有柔性且能够弯曲;牵引丝,远端与外鞘管的远端相连;控制手柄,包括:主轴,其外周壁上设有滑槽;旋筒,可转动地套设在主轴上,旋筒内设有内螺纹;滑块,可滑动地连接在滑槽内;滑块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部,螺纹部与旋筒的内螺纹螺纹相接;螺纹部凸设于主轴的外壁;外鞘管的近端穿设于主轴内;牵引丝的近端与滑块相连。当旋筒相对主轴正向或反向旋转时,旋筒能够驱动滑块沿滑槽向近端或远端移动,拉紧或松开牵引丝,以调整外鞘管远端的弯曲度,进而更好地实现外鞘管远端的调弯和回弯功能,确保将介入器械能够精确地输送至病灶的位置。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微创介入手术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在手术过程中,介入器械(如导管、封堵器)往往需要借助输送装置以输送至人体选定区域。
具体地,将介入器械导入输送装置内,在将介入器械输送至靠近病灶位置时,通过调节弯曲度使输送装置的远端口正对病灶位置,然后从输送装置中释放出介入器械,在结束介入器械的使用后,通过调节输送装置的远端调弯段的弯曲度将介入器械回收至输送装置内,并将输送装置从人体内撤出。
然而,相关技术的输送装置在调弯段的调节上不能很好地实现调弯段的调弯和回弯问题,不利于介入器械的释放和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以优化输送装置结构,更好地实现输送装置远端的调弯和回弯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包括:外鞘管,其内形成有输送通道,所述外鞘管的远端具有柔性且能够弯曲;牵引丝,其设于所述输送通道内,且所述牵引丝的远端与所述外鞘管的远端相连;控制手柄,包括:主轴,其外周壁上凹设有轴向延伸的滑槽;旋筒,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周壁上,所述旋筒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滑块,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滑槽内,并设于所述旋筒内部;所述滑块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凸设于所述主轴的外壁,且所述螺纹部与所述旋筒的内螺纹螺纹相接;其中,所述外鞘管的近端穿设于所述主轴内,所述牵引丝的近端伸出所述外鞘管,并与所述滑块相连;当所述旋筒相对所述主轴正向或反向旋转时,所述旋筒能够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向近端或远端移动,以使所述滑块能够拉紧或松开所述牵引丝,以通过调整所述牵引丝的松紧度来调整所述外鞘管远端的弯曲度。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装置中,在主轴上设置滑槽,利用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进而将滑块限位在滑槽内轴向移动;滑块的外壁上凸设有螺纹部,旋筒可转动地套设在主轴和滑块上,进而能够对滑块进行径向限位,利用旋筒内壁上的内螺纹与滑块外壁上的螺纹部螺纹相接,并配合外鞘管与主轴相连,牵引丝与滑块相连,进而当旋筒相对主轴正向转动时,旋筒能够驱使滑块沿滑槽向近端移动,带动牵引丝的远端相对外鞘管向近端移动,逐步拉紧牵引丝,使外鞘管的远端逐渐弯曲或弯曲度逐渐变大;当旋筒相对主轴反向转动时,旋筒能够驱使滑块沿滑槽向远端移动,带动牵引丝的远端沿轴向相对外鞘管向远端移动,逐步松开牵引丝,使外鞘管的远端的弯曲度逐渐变小;进而调整外鞘管远端的弯曲度,更好地实现外鞘管远端的调弯和回弯功能,确保将介入器械能够精确地输送至病灶的位置。此外,利用滑块嵌合于主轴的滑槽内部,螺纹部凸设于主轴的外壁,进而有利于减小主轴和滑块的总体体积,并有利于减小旋筒的尺寸,同时有利于减小滑块与外鞘管之间的径向间距,避免滑块因大角度牵扯牵引丝而损伤外鞘管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主轴、滑块和旋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侧视图。
图6是图5中A-A向剖视图。
图7是图2中主轴、前轴部、滑块和外鞘管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B向剖视图。
图9是图8中牵引丝近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主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下壳和主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C-C向剖视图。
图13是图1中的部分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D-D向剖视图。
图15是图14中前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2中三通阀、外鞘管、密封垫、三通组件、密封盖及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E-E向剖视图。
图18是图16中F区域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外鞘管;11、出丝孔;2、牵引丝;21、固定套;22、固定环;31、主壳;311、上壳;3112、第一延伸部;312、下壳;3121、销孔;3122、第二延伸部;313、定位槽;314、定位筋;32、前壳;33、前盖;34、软胶嘴;35、尾盖;41、主轴;411、轴腔;412、滑槽;413、周向限位筋;414、轴向限位筋;415、卡口;42、滑块;421、螺纹部;422、主体部;423、内伸部;424、牵引孔;4241、第一孔段;4242、第二孔段;43、旋筒;431、传动凸筋;44、旋钮;441、旋轮;4411、传动槽;442、胶轮;4421、防滑纹;443、卡位槽;45、前轴部;451、轴孔;452、插管;4521、卡凸;453、支撑筋;454、连接部;51、三通阀;510、阀腔;511、第一接头;512、第二接头;513、第三接头;514、粘接孔;515、密封腔;516、插接槽;52、密封垫;53、密封盖;531、通孔;54、压盖;541、过孔;55、三通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主要应用于介入治疗中,用于将介入器械,如消融导管,精确地输送至病灶位置。输送装置主要包括外鞘管1、牵引丝2和控制手柄。
为便于描述和理解,本文中定义的“近端”是指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远端”是指远离操作者的一端。
其中,外鞘管1内形成有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主要用于输送消融导管、标测导管、封堵器等介入器械。外鞘管1沿轴向延伸,外鞘管1的一端为近端,近端靠近操作者;外鞘管1的另一端为远端,远端远离操作者,靠近病灶。通过沿轴向移动外鞘管1,使外鞘管1的远端靠近病灶,进而使介入器械能够通过外鞘管1内的输送通道精准地输送至病灶位置。
外鞘管1的远端具有柔性且能够弯曲,进而使外鞘管1的远端能够弯曲或回弯,以适应不同的血管弯曲度,使外鞘管1的远端能够顺利地靠近病灶。
牵引丝2用于对外鞘管1的远端进行调弯,调整外鞘管1远端的弯折或回弯角度,以使介入器械能够通过外鞘管1被顺利地输送至病灶处。具体地,牵引丝2设于外鞘管1的输送通道内,牵引丝2的远端与外鞘管1的远端相连,通过牵引丝2相对外鞘管1轴向移动,拉紧或松开牵引丝2,调整牵引丝2的松紧度,进而调整外鞘管1远端的弯折或回弯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牵引丝2可采用钢丝制成,或采用其他柔性线状材质。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控制手柄主要包括壳体、调弯模块及密封模块。其中,壳体被构造成输送装置的外壳,用于被操作者手部握持。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调弯模块设于壳体内部,调弯模块用于控制牵引丝2相对外鞘管1做轴向移动,进而实现外鞘管1远端的调弯或回弯功能。
图3是图2中主轴41、滑块42和旋筒43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弯模块主要包括主轴41、滑块42和旋筒43。
其中,主轴41设于壳体内部,主轴41用于供外鞘管1、滑块42和旋筒43等部件提供安装空间。主轴41内设有轴向延伸的轴腔411,外鞘管1的近端穿设并固定在轴腔411内。主轴41的外周壁上凹设有轴向延伸的滑槽412,滑块42可滑动地设于该滑槽412内,牵引丝2的近端固定在滑块42上。因此,滑块42能够沿着滑槽412滑动,使滑块42相对主轴41做轴向相对移动,进而带动牵引丝2相对外鞘管1轴向相对移动。
图4是图3中滑块4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旋筒43可转动地套设在主轴41的外周壁上,旋筒43能够相对主轴41做周向旋转运动。旋筒43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同时,滑块42设于旋筒43内部,滑块42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部421,螺纹部421与旋筒43的内螺纹螺纹相接。滑块42的主体设于主轴41及滑槽412内,螺纹部421凸设于主轴41的外壁,因此有利于减小主轴41和滑块42的总体体积,有利于减小旋筒43的尺寸,进而减小输送装置整体的径向尺寸,以便于操作者握持操作。同时,有利于滑块42与牵引丝2的连接处靠近主轴41的中心,减小滑块42与外鞘管1之间的径向间距,进而靠近外鞘管1的表面,使滑块42能够带动牵引丝2沿小角度向径向外侧牵扯,有效地避免因大角度牵扯牵引丝2而损伤外鞘管1的表面。
当术者手持控制手柄时,限制了主轴41的周向自由度,配合主轴41上的滑槽412,进而能够限制滑块42的周向自由度。旋筒43套设在主轴41和滑块42的外周,进而能够限制滑块42的径向自由度,故滑块42仅保留沿着滑槽412移动,并沿轴向拉紧或松开牵引丝2的轴向自由度。因此,当旋筒43相对主轴41做周向旋转运动时,旋筒43能够驱使滑块42沿滑槽412轴向移动,进而使滑块42相对主轴41做轴向相对运动,拉紧或松开牵引丝2,调整外鞘管1的远端的弯曲度。
具体地,当旋筒43相对主轴41正向旋转时,旋筒43能够驱动滑块42沿滑槽412向近端移动,进而带动牵引丝2的远端相对外鞘管1向近端移动,拉紧牵引丝2,牵拉外鞘管1的远端,使外鞘管1的远端逐渐弯曲或弯曲度逐渐变大。当旋筒43相对主轴41反向旋转时,旋筒43能够驱动滑块42沿滑槽412向远端移动,进而带动牵引丝2的远端相对外鞘管1向远端移动,松开牵引丝2,松开外鞘管1的远端,使外鞘管1的远端的弯曲度逐渐变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螺纹部421包括多个右旋螺纹,多个右旋螺纹呈平行间隔布置。同时,旋筒43内的内螺纹为右旋内螺纹。因此,旋筒43相对主轴41旋转时,旋筒43能够驱动滑块42相对主轴41做轴向相对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螺纹部421包括多个左旋螺纹,多个左旋螺纹呈平行间隔布置。同时,旋筒43内的内螺纹为左旋内螺纹。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筒43完全覆盖在主轴41的滑槽412上。具体地,旋筒43呈长条形筒状结构,且旋筒43沿主轴41的轴向方向延伸布置。旋筒43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滑槽412的轴向长度,进而使旋筒43能够完全覆盖滑槽412的外周侧。同时,旋筒43内壁上的内螺纹的轴向长度与滑槽412的轴向长度相对应。因此,旋筒43相对主轴41做正向或反向旋转时,滑块42能够在整个滑槽412的范围内轴向移动。
图6是图5中A-A向剖视图。图7是图2中主轴41、前轴部45、滑块42和外鞘管1的装配示意图。图8是图7中B-B向剖视图。
请参阅图2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412的内侧与轴腔411相连通。同时,滑块42还包括主体部422和内伸部423,主体部422滑动连接在滑槽412中,主体部422的径向厚度与滑槽412的径向深度一致。螺纹部421凸设于主体部422的远离轴腔411的外侧壁上,内伸部423凸设于主体部422的靠近轴腔411的内侧壁上,内伸部423伸入布置于轴腔411内。牵引丝2的近端设于轴腔411内,并与滑块42的内伸部423相连。因此,滑块42沿滑槽412滑动时,内伸部423能够在轴腔411内拉动牵引丝2相对外鞘管1做轴向相对移动,使内伸部423靠近外鞘管1,进而使内伸部423牵扯牵引丝2的角度变小,有效地避免或降低牵引丝2牵扯时损伤外鞘管1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块42的内伸部423上设有轴向贯穿滑块42的牵引孔424,即牵引孔424设于滑块42的伸入轴腔411的一端,牵引孔424沿轴向贯穿内伸部423,牵引丝2的近端穿设并固定于牵引孔424内。因此,当滑块42沿滑槽412向主轴41的近端移动时,滑块42能够通过牵引孔424带动牵引丝2的远端向外鞘管1的近端方向移动,使外鞘管1的远端弯曲或弯曲度变大。当滑块42沿滑槽412向主轴41的远端移动时,滑块42能够松开牵引丝2的远端,使牵引丝2能够向外鞘管1的远端方向移动,使外鞘管1的远端弯曲度逐渐变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牵引丝2的近端也可以直接卡接在滑块42的伸入轴腔411的一端。
图9是图8中牵引丝2近端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2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牵引丝2的近端设有固定套21和固定环22。固定套21和固定环22均可采用钢材料制成。牵引丝2的近端穿过牵引孔424,然后依次穿过固定套21、固定环22后,将牵引丝2弯折回穿至固定套21内。通过采用如机械压紧的方式使固定套21夹紧牵引丝2。其中固定套21穿设于牵引孔424内,固定环22设于牵引孔424的近端,进而使固定环22能够卡接于牵引孔424的近端口处。因此,当滑块42沿滑槽412向主轴41的近端移动时,滑块42能够通过固定环22带动牵引丝2的远端向外鞘管1的近端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牵引孔424包括轴向相接的第一孔段4241和第二孔段4242。第一孔段4241位于第二孔段4242的远端侧,且第一孔段4241的孔径大于第二孔段4242的孔径。因此,可将固定套21穿设并固定在第一孔段4241内,并将固定环22卡接在第二孔段4242的近端口处,进而将固定套21和固定环22均固定在滑块42上,即将牵引丝2的近端固定在滑块42上。
请参阅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鞘管1的外壁上设有出丝孔11,出丝孔11设于主轴41的轮廓内,且出丝孔11设于滑槽412的远端侧。牵引丝2的远端伸入布置于外鞘管1内部,且牵引丝2的近端从出丝孔11伸出外鞘管1外部后,与滑块42相连并固定在牵引孔424处。
图10是图2中主壳31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2中下壳312和主轴41的装配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C-C向剖视图。图13是图1中的部分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D-D向剖视图。
请参阅图2至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包括主壳31,主壳31套设在主轴41的近端的外周壁上。旋筒43的近端可转动地设于主壳31内部,旋筒43上套设有旋钮44,旋钮44呈环状并套设在旋筒43的外周壁上。旋钮44设于主壳31的远端侧。旋钮44能够相对主壳31正向或反向旋转,进而带动旋筒43相对主轴41正向或反向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壳31包括上壳311和下壳312,上壳311和下壳312相互拼接,进而套设在主轴41的近端的外周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311内凸设有向下延伸的销柱(图中未示出)。同时,下壳312内设有与销柱相配合的销孔3121。上壳311和下壳312上下拼接时,销柱能够对位地卡接于销孔3121内,进而对上壳311和下壳312进行轴向相对限位,防止上壳311和下壳312拼接时轴向错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311内设有多个销柱,多个销柱呈间隔布置。相应地,下壳312内设有多个销孔3121,多个销孔3121与多个销柱呈一一对应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销柱也可以设于下壳312内,且销柱向上延伸。相应地,销孔3121可以设于上壳31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还包括前壳32,前壳32套设在主轴41的远端的外周壁上。前壳32与主壳31呈轴向间隔布置,且旋钮44设于主壳31的远端与前壳32的近端之间,旋筒43的远端可转动地设于前壳32内部。因此,当旋钮44转动时,旋钮44能够带动旋筒43在主壳31和前壳32内部转动,进而带动滑块42沿滑槽412相对主轴41轴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筒43的近端面与主壳31的内壁相抵,旋筒43的远端面与前壳32的内壁相抵,以对旋筒43进行轴向限位,使旋筒43限位在主壳31和前壳32之间旋转,防止旋筒43相对主轴41轴向移动。
请参阅图10至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轴41的外壁上凸设有至少一个周向限位筋413,周向限位筋413呈长条形,并沿主轴41的轴向延伸。同时,主壳31内设有与周向限位筋413相配合的定位槽313。在主壳31套设在主轴41的外周壁上时,周向限位筋413卡接于定位槽313内,通过定位槽313限制周向限位筋413旋转,进而限制主轴41相对主壳31周向旋转,也即限制主轴41的周向自由度。
需要说明的是,周向限位筋413可以设置多个,多个周向限位筋413呈周向间隔地布置在主轴41的外周壁上,相应地,主壳31内设有与多个周向限位筋413一一对应配合的定位槽313,使多个周向限位筋413与多个定位槽313一一对应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轴41的外壁上凸设有至少一个轴向限位筋414,轴向限位筋414呈环状并周向环绕地布置在主轴41的外周壁上。同时,主壳31内设有与轴向限位筋414相配合的定位筋314,定位筋314呈环状并周向环绕布置在主壳31的内壁上。在主壳31套设在主轴41的外周壁上时,轴向限位筋414与定位筋314轴向相抵,以限制主轴41相对主壳31轴向移动,也即限制主轴41的轴向自由度,进而将主轴41固定在主壳31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轴向限位筋414也可以呈弧状,并环绕地布置在主轴41的外周壁上。相应地,定位筋314也可以呈弧状并环绕地布置在主壳31的内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槽313开设于定位筋314上,进而使周向限位筋413卡接于定位筋314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轴向限位筋414可以设置多个,多个轴向限位筋414沿轴向间隔地布置在主轴41的外周壁上。相应地,定位筋314也可以设置多个,多个定位筋314沿轴向间隔地布置在主壳31的内侧壁上。部分定位筋314卡接在轴向限位筋414的近端侧,部分定位筋314卡接在轴向限位筋414的远端侧。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筋314和定位槽313可以设于上壳311的内侧壁上,也可以设于下壳312的内侧壁上,或者同时设于上壳311和下壳312的内侧壁上。
请参阅图2、图3、图13和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旋筒43的外周壁上凸设有轴向延伸的传动凸筋431。旋钮44的环状内侧壁上凹设有与传动凸筋431相配合的传动槽4411,传动槽4411沿轴向延伸。在旋钮44套设在旋筒43的外周壁上时,传动凸筋431嵌合于传动槽4411内。因此,旋钮44旋转时,旋钮44可以通过传动凸筋431带动旋筒43同步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凸筋431设有多个,多个传动凸筋431周向间隔地环绕布置在旋筒43的外周壁上。相应地,旋钮44的环状内侧壁上凹设有多个传动槽4411,多个传动槽4411与多个传动凸筋431一一对应嵌合卡接,进而保证旋钮44和旋筒43能够稳定地同步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凸筋431也可以凸设于旋钮44的环状内侧壁上,相应地,传动槽4411凹设于旋筒43的外周壁上。
请参阅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旋钮44包括旋轮441和胶轮442。其中,旋轮441呈环状,且旋轮441套设在旋筒43的外周壁上,传动槽4411设于旋轮441的内侧壁上。胶轮442套设在旋轮441的外周上,胶轮442可以采用橡胶或其他摩擦系数较大的弹性材质制成,以增加操作者的手与旋钮44之间的摩擦,并增加操作器械的舒适感,以便于精确地控制旋钮44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轮442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旋轮441的外周壁上。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胶轮442也可以通过紧配合或卡接等方式固定在旋轮441的外周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轮442的外周壁上设有防滑纹4421,防滑纹4421沿轴向方向延伸。防滑纹4421设有多个,多个防滑纹4421沿周向环绕地密布在胶轮442的外周壁上。防滑纹4421可以进一步提高操作者的手与旋钮44之间的摩擦。
请参阅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311的远端的端面上凸设有第一延伸部3112,下壳311的远端的端面上凸设有第二延伸部3122。当上壳311与下壳311上下拼接时,第一延伸部3112和第二延伸部3122上下拼接形成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的外径小于上壳311与下壳311的外径。同时,旋轮441或胶轮442的近端的内壁凹设有呈环状的卡位槽443。第一延伸部3112和第二延伸部3122均伸入布置于卡位槽443,进而使旋轮441或胶轮442的近端能够套设在第一延伸部3112和第二延伸部3122的外周,通过旋轮441或胶轮442的卡位槽443限制上壳311和下壳311的径向自由度。
图15是图14中前轴部45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2至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弯模块还包括前轴部45,前轴部45同轴地设于主轴41的远端侧,且前轴部45的近端可拆卸地连接于主轴41的远端,前轴部45设于主轴41的远端。前壳32套设在前轴部45的外周壁上,前轴部45的轴心处设有轴孔451,前轴部45的轴孔451与主轴41的轴腔411正对连通。外鞘管1依次穿设于主轴41和前轴部45内,并从前轴部45的远端穿出向远端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轴部45包括凸设于其近端的插管452,插管452对位插接于主轴41的远端部内,即主轴41的远端部可拆卸地套设在插管45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管452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卡凸4521,主轴41的远端的外周壁上设有与卡凸4521相配合的卡口415。当插管452插接于主轴41远端的内部时,卡凸4521能够卡接于卡口415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轴部45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多个支撑筋453,前壳32套设在多个支撑筋453上,支撑筋453用于限制前壳32的周向自由度,也即限制前壳32发生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轴部45包括凸设于其远端的连接部454,连接部454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前壳32的远端侧还设有前盖33,前盖33螺纹套设在连接部454上,以将前壳32锁紧在前轴部45的外周壁上,以限制前壳32的轴向自由度。外鞘管1穿出前轴部45后从前盖33的轴心处穿出并向远端延伸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盖33的远端设有软胶嘴34,软胶嘴34采用柔性材质制成。外鞘管1的近端穿过软胶嘴34的中心后,伸入布置于前轴部45和主轴41内部。因此,当术者手持控制手柄时,控制手柄的远端能够通过软胶嘴34与外鞘管1实现柔性接触,在外鞘管1在弯曲时,软胶嘴34能够有效地避免控制手柄的远端折伤外鞘管1,同时使控制手柄的远端更加美观。
图16是图2中三通阀51、外鞘管1、密封垫52、三通组件55、密封盖53及压盖54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E-E向剖视图。图18是图16中F区域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16至图18,并结合图1和图2所示,密封模块设于壳体的近端部内,且密封模块与主轴41的近端相接。密封模块用于与外鞘管1以及患者静脉血管形成一个保压环境。密封模块主要包括三通阀51、密封垫52、密封盖53及三通组件55。
其中,三通阀51内部设有阀腔510,三通阀51的外部具有第一接头511、第二接头512和第三接头513。第一接头511设于三通阀51的远端,主轴41的近端套设在第一接头511上,且外鞘管1的近端插接固定于第一接头511内,即外鞘管1的近端与阀腔510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头511内设有轴向延伸的粘接孔514,粘接孔514与阀腔510相连通。外鞘管1的近端插接并固定于粘接孔514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接孔514的孔径在由近端朝向远端的方向上逐渐变大。因此,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将外鞘管1的近端粘接规定在粘接孔514内,使更多的胶水流入外鞘管1的近端的外壁与粘接孔514的内壁之间,确保连接处密封无间隙。
请参阅图16至图18所示,第二接头512设于三通阀51的近端,第二接头512与第一接头511轴向相对,第二接头512内设有密封腔515,密封腔515设于阀腔510的近端,密封腔515内设有密封垫52,密封垫52用于封堵密封腔515,进而密封阀腔510的近端。密封垫52的轴心处设有穿孔(图中未示出),穿孔与外鞘管1轴向相对,介入器械可以从穿孔处进入阀腔510内,进而通过阀腔510进入外鞘管1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垫52的轴向的两侧面上分别凹设有内凹槽,穿孔设于内凹槽的中心。当介入器械从穿孔处穿过密封垫52时,密封垫52可以在内凹槽进行轴向形变,以保持密封垫52在穿孔处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垫52的轴向的两侧面上分别凹设有十字切槽,两个十字切槽分别环绕布置在穿孔的周侧。两个十字切槽的中心分别连通穿孔,且两个十字切槽之间相互不连通,即密封垫52在两个十字切槽处不切穿。当介入器械从穿孔处穿过密封垫52时,密封垫52沿轴向形变,密封垫52一侧的十字切槽变小,密封垫52另一侧的十字切槽变大,进而能够顺利地引导介入器械从穿孔处穿过,减小介入器械捅穿密封垫52的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垫52的径向尺寸略大于密封腔515的尺寸。因此,当密封垫52装设于密封腔515内时,整个密封垫52能够处于向中心相互挤压的状态,确保介入器械穿过密封垫52时,穿孔四周的密封垫52均处于向中心侧挤压介入器械的状态,进而保证密封垫52在穿孔处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盖53套设在第二接头512处,密封盖53的轴心处设有与穿孔同轴相对的通孔531。在密封盖53套设在第二接头512上时,密封盖53与密封垫52相抵,进而使密封垫52封堵密封腔515。同时,通孔531能够与穿孔相连通,使介入器械可以依次从通孔531、穿孔处进入阀腔510内,进而通过阀腔510进入外鞘管1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模块还包括压盖54,压盖54设于第二接头512内的密封腔515中,并设于密封盖53与密封垫52之间。压盖54的轴心处设有贯穿布置的过孔541,过孔541的两端分别与通孔531和穿孔轴向相对并连通。在密封盖53套设在第二接头512上时,密封盖53与压盖54相抵,使压盖54能够挤压密封垫52,进而使密封垫52封堵密封腔515。同时,通孔531、过孔541、穿孔依次相连通,使介入器械可以依次从通孔531、过孔541、穿孔处进入阀腔510内,进而通过阀腔510进入外鞘管1内部。
请参阅图16至图18所示,第三接头513凸设于三通阀51的周侧壁上,第三接头513内部与阀腔510相连通,且第三接头513用于连接三通组件55。三通组件55可用于连接患者静脉血管相连,进而在三通阀51、外鞘管1与患者静脉血管之间形成一个保压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接头513的外周设有插接槽516,插接槽516呈环状并环绕第三接头513的周侧布置。三通组件55的一连接端套设在第三接头513上并插接固定于插接槽516内,进而使三通组件55内部与阀腔510相连通。该连接端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粘接固定在第三接头51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远离三通阀51轴线的方向上,第三接头513的管径逐渐缩小。因此,当三通组件55的一连接端套设在第三接头513上时,该连接端的管口能够被逐步撑大,进而提高胶水粘接的结构强度,保证此处密封不漏气。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还包括设于主壳31近端的尾盖35,尾盖35螺纹套设在主壳31的近端部,并将密封盖53封装在主壳31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311与下壳311上下拼接时,尾盖35螺纹套设上壳311与下壳311的近端,进而通过尾盖35能够限制上壳311与下壳311的径向自由度。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25)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鞘管,其内形成有输送通道,所述外鞘管的远端具有柔性且能够弯曲;
牵引丝,其设于所述输送通道内,且所述牵引丝的远端与所述外鞘管的远端相连;
控制手柄,包括:
主轴,其外周壁上凹设有轴向延伸的滑槽;
旋筒,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周壁上,所述旋筒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滑块,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滑槽内,并设于所述旋筒内部;所述滑块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凸设于所述主轴的外壁,且所述螺纹部与所述旋筒的内螺纹螺纹相接;
其中,所述外鞘管的近端穿设于所述主轴内,所述牵引丝的近端伸出所述外鞘管,并与所述滑块相连;
当所述旋筒相对所述主轴正向或反向旋转时,所述旋筒能够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向近端或远端移动,以使所述滑块能够拉紧或松开所述牵引丝,以通过调整所述牵引丝的松紧度来调整所述外鞘管远端的弯曲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轴心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轴腔,所述外鞘管的近端穿设于所述轴腔内;
所述滑槽与所述轴腔相连通,所述滑块的靠近所述轴腔的一端伸入布置于所述轴腔内;
所述牵引丝的近端设于所述轴腔内,并与所述滑块的伸入所述轴腔的一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伸入所述轴腔的一端设有轴向贯穿所述滑块的牵引孔,所述牵引丝的近端穿设并固定于所述牵引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还包括主体部和内伸部;
所述主体部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中,所述螺纹部凸设于所述主体部的远离所述轴腔的外侧壁上;
所述内伸部凸设于所述主体部的靠近所述轴腔的内侧壁上,且所述内伸部伸入布置于所述轴腔内;所述牵引孔设于所述内伸部上,并沿轴向贯穿所述内伸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孔包括轴向相接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
所述第一孔段位于所述第二孔段的远端侧,且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筒呈长条形筒状结构,且所述旋筒沿所述主轴的轴向方向布置;
所述旋筒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滑槽的轴向长度,且所述旋筒完全覆盖于所述滑槽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呈环状,并套设在所述旋筒的外周壁上,所述旋钮用于驱动所述旋筒相对所述主轴正向或反向旋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筒的外周壁上凸设有轴向延伸的传动凸筋,所述旋钮的环状内侧壁上凹设有与所述传动凸筋相配合的传动槽,所述传动槽沿轴向布置;
或者,所述旋筒的外周壁上凹设有轴向延伸的传动槽,所述旋钮的环状内侧壁上凸设有与所述传动槽相配合的传动凸筋,所述传动凸筋沿轴向布置;
在所述旋钮套设在所述旋筒的外周壁上时,所述传动凸筋嵌合于所述传动槽内,以使所述旋钮和所述旋筒能够同步旋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包括旋轮和胶轮;
所述旋轮套设在所述旋筒的外周壁上,所述传动槽或所述传动凸筋设于所述旋轮的内侧壁上;
所述胶轮套设在所述旋轮的外周上,所述胶轮的外周壁上设有防滑纹。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还包括主壳,所述主壳套设在所述主轴的近端的外周壁上;
所述旋筒的近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主壳内部,且所述旋钮设于所述主壳的远端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外壁上凸设有轴向延伸的周向限位筋;
所述主壳内设有与所述周向限位筋相配合的定位槽;
在所述主壳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周壁上时,所述周向限位筋卡接于所述定位槽内,以限制所述主轴相对所述主壳周向旋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外壁上凸设有周向环绕布置的轴向限位筋;
所述主壳内设有周向环绕布置的定位筋,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定位筋;
在所述主壳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周壁上时,所述轴向限位筋与所述定位筋轴向相抵,以限制所述主轴相对所述主壳轴向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还包括前壳,所述前壳套设在所述主轴的远端的外周壁上;
所述旋筒的远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前壳内部,且所述旋钮设于所述主壳的远端与所述前壳的近端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筒的近端面与所述主壳的内壁相抵,所述旋筒的远端面与所述前壳的内壁相抵,以使所述旋筒轴向限位在所述主壳和所述前壳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还包括前轴部,所述前轴部同轴地设于所述主轴的远端侧,且所述前轴部的近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轴的远端;
所述前壳套设在所述前轴部的外周壁上,所述外鞘管依次穿设于所述主轴和所述前轴部内,并从所述前轴部的远端穿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部包括凸设于其近端的插管,所述插管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主轴的远端部内,以使所述前轴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轴的远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卡凸,所述主轴的远端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卡凸相配合的卡口;
当所述插管插接于所述主轴的远端部内时,所述卡凸能够卡接于所述卡口处。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部包括凸设于其远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
所述前壳的远端侧还设有前盖,所述前盖螺纹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以将所述前壳锁紧在所述前轴部的外周壁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的远端设有软胶嘴;所述外鞘管的近端穿过所述软胶嘴的中心后,依次伸入布置于所述前轴部和所述主轴内部。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的外壁上设有出丝孔,所述出丝孔设于所述主轴的轮廓内,且所述出丝孔设于所述滑槽的远端侧;
所述牵引丝的远端伸入布置于所述外鞘管内部,且所述牵引丝的近端从所述出丝孔伸出所述外鞘管外部后,与所述滑块相连。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
所述第一接头设于所述三通阀的远端,所述外鞘管的近端插接固定于所述第一接头内;
所述第二接头设于所述三通阀的近端,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接头轴向相对,所述第二接头内设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轴心处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外鞘管轴向相对;
所述第三接头凸设于所述三通阀的周侧壁上,所述第三接头连接三通组件。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内设有轴向延伸的粘接孔,所述外鞘管的近端插接于所述粘接孔内,且所述粘接孔的孔径在由近端朝向远端的方向上逐渐变大。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头的外周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呈环状并环绕所述第三接头的周侧布置;
所述三通组件的一连接端套设在所述第三接头上,并插接固定于所述插接槽内;
在远离所述三通阀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接头的管径逐渐缩小。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螺纹套设在所述第二接头处,且所述密封盖的轴心处设有与所述穿孔同轴相对的通孔;
在所述密封盖套设在所述第二接头上时,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密封垫相抵,以使所述密封垫封堵所述密封腔。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还包括压盖,所述压盖设于密封腔内,并设于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密封垫之间;所述压盖的轴心处设有贯穿布置的过孔,所述过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通孔和所述穿孔轴向相对;
在所述密封盖套设在所述第二接头上时,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压盖相抵,以使所述压盖能够挤压所述密封垫,以使所述密封垫封堵所述密封腔。
CN202321963666.8U 2023-07-24 2023-07-24 输送装置 Active CN220833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3666.8U CN220833131U (zh) 2023-07-24 2023-07-24 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3666.8U CN220833131U (zh) 2023-07-24 2023-07-24 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33131U true CN220833131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6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63666.8U Active CN220833131U (zh) 2023-07-24 2023-07-24 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33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80866A1 (en) Apparatus to provide an adjustable mechanism for radial ultrasound port and flush port
JP5890011B2 (ja) カテーテルアセンブリ
EP2158932B1 (en) Guidewire catheter
CA2524857C (en) Improved multiple cannula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4082075B (zh) 一种辅助控弯鞘管
US20110077591A1 (en) Telescopic Guide Device for Catheters to Facilitate Their Insertion Into the Human Cardiovascular System
CN112244950B (zh) 介入器械
WO2021120853A1 (zh) 鞘管
CN114980824B (zh) 带有改进的手柄的医疗手术用定向球囊经中隔插入装置
CN215386841U (zh) 医用鞘管
CN220833131U (zh) 输送装置
CN115154892A (zh) 心室辅助装置
CN213312821U (zh) 一种导管鞘以及扩张组件
CN219022870U (zh) 控弯手柄与医疗导管
CN217338694U (zh) 输送装置及医疗器械系统
CN215690861U (zh) 控制手柄及调弯导管
CN116407160A (zh) 活检装置
CN116849798A (zh) 输送装置
CN214181412U (zh) 介入器械
CN219374754U (zh) 内窥镜
CN113521498A (zh) 控制手柄及调弯导管
CN117258056B (zh) 一种滑动型吸引器
CN219271719U (zh) 导尿装置
CN218978848U (zh) 连接件、控制手柄及软性内窥镜
CN113058109B (zh) 血管穿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