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2217U - 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32217U
CN220832217U CN202322436805.8U CN202322436805U CN220832217U CN 220832217 U CN220832217 U CN 220832217U CN 202322436805 U CN202322436805 U CN 202322436805U CN 220832217 U CN220832217 U CN 220832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ir
air outlet
blower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368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君辉
谢玉琪
周少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any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any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any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any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368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32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32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32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包括有外壳、送风组件、发热组件、电控组件和导流壳;所述外壳包括有手柄部和头部,所述外壳内还开设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包括有位于手柄部上的进风口和位于头部上的出风口;所述导流壳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头部内,所述的流体通道由位于手柄部内的进风段和位于导流壳内的出风段所组成;所述导流壳的内壁上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周侧还开设有一圈引导斜坡;所述导流壳下侧开设有用于连接进风段与出风段的连通窗口,所述连接窗口与手柄部的内壁形成平滑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空气流体因为碰撞到外壳上的凹凸处而形成绕流,并且由于滞留于外壳内的空气流体较少,所以外壳内的气压也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吹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也叫电吹风,是由一组电热丝和一个高转速小风扇组合而成的小家电。
吹风机的原理是直接靠电动机驱动转子带动风叶旋转,当风叶旋转时,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由此形成的离心气流再由风筒前嘴吹出;空气通过时,若装在风嘴中的发热支架上的发热丝已通电变热,则吹出的是热风;若选择开关不使发热丝通电发热,则吹出的是冷风;吹风机就是此来实现烘干和整形的目的。
而原先吹风机的结构是将送风结构和发热结构都设置在吹风机的头部内,但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会导致吹风机的头部非常重,整个吹风机的重心偏上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较为吃力;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现有市面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将送风结构设置在吹风机手柄内的结构,以此来减轻吹风机头部的重量和体积,而这种结构的吹风机是从手柄处进风再通过头部出风。
如专利号为ZL202121714932.4的中国专利中便公开了:“一种无线电吹风和无线电吹风系统,该无线电吹风包括:手柄部、主体部、出风口以及镜子显示屏;主体部固定于所述手柄部的一端;出风口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镜子显示屏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所述主体部用于加热风流从所述出风口吹出,所述镜子显示屏包括在启动时显示所述无线电吹风的运行信息的显示状态以及在关闭时实现镜面反射的镜子状态。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利用镜子显示屏显示整个无线电吹风的一些运行信息,以保证用户可以实时了解无线电吹风的电量信息,还可以借助镜子显示屏实现信息显示和镜子双功能,扩宽用户的使用场景”。
但包括上述专利中所记载的方案,现有的从手柄处进风的吹风机都存在同一个缺陷,便是从手柄部进风再由头部出风的结构相较于原有直接在头部完成进出风的结构,流道会增长不少,而由于空气流体的特性,流道内即使一些细小的凸筋和凹槽都会对流体产生影响,进而便会出现绕流导致吹风口处的出风量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在吹风机的头部处由于其内设置的大量结构,会导致流道不顺畅进而影响空气流体的流动,而被滞留于吹风机内部的空气流体会导致吹风机内部气压逐渐上升,而吹风机内部持续处于高压状态下很容易导致零部件的受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从手柄处进风头部出风的吹风机内用于空气流动的流道不顺畅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包括有:
外壳,其包括有手柄部和头部,所述外壳内还开设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包括有位于手柄部上的进风口和位于头部上的出风口;
送风组件,其设置于流体通道内并用于将流体从进风口处朝出风口处输送;
发热组件,其设置于流体通道内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内侧;
电控组件,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控组件的电控腔;
还包括有:
导流壳,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头部内,所述的流体通道由位于手柄部内的进风段和位于导流壳内的出风段所组成;所述的出风口贯通开设于所述导流壳的前端,且所述导流壳的前端穿过外壳并露出于外壳外侧,所述导流壳的内壁上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周侧还开设有一圈引导斜坡,所述引导斜坡朝向出风口处倾斜,并随着靠近所述的出风口其直径逐渐减小;所述导流壳下侧开设有用于连接进风段与出风段的连通窗口,所述连通窗口与手柄部的内壁形成平滑连接。
所述导流壳的组成结构进一步,所述导流壳由前壳体与后壳体所组成,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的下侧均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的连通窗口由两个弧形凹槽所拼合形成,且拼合形成的连通窗口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外壳手柄部内壁的直径。
所述电控腔的形成方式及电控组件的安装方式进一步,所述导流壳的后端外侧开设有电控凹槽,所述的电控腔由所述的电控凹槽与外壳的内壁所拼合形成,所述的电控组件嵌设安装在电控凹槽内,而所述导流壳的后端位于电控凹槽的槽底处还开设有若干个连通导流壳内外侧的通风孔。
所述通风孔的设置方式进一步,所述导流壳的后壳体上位于上侧开和下侧均开设有通风孔,使得空气流体能够同时从导流壳的上侧和下侧进入至电控腔内。
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的具体结构进一步,所述出风口包括若干个呈弧形开设的出风孔,所述出风孔呈圆周整列排布设置于导流壳的前端;所述进风口包括若干个设置于手柄部上的进风面,每个所述进风面均由若干个细孔排列形成,且所述进风面沿着手柄部的周向排布。
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面积关系进一步,所述进风口的总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的总面积。
所述发热组件的安装结构进一步,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导流壳内,所述导流壳的内侧则朝向出风口处凸设有安装柱,所述的发热组件连接在安装柱顶端。
所述发热组件的具体结构进一步,所述发热组件包括有用于与安装柱相连接的支撑架,和连接在支撑架上的若干个发热片,所述发热片呈环状围绕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周侧,且所述发热片位于出风口的内侧。
所述外壳手柄部内的导风结构进一步,所述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的进风段内,且所述的送风组件与进风口之间还设置有一束风件,所述束风件周侧连接在外壳手柄部的内壁上,所述束风件上呈蜂窝状开设有若干个束风孔。
所述束风孔结构更进一步,所述束风孔为沿着手柄部内壁的轴向开设。
本吹风机内的离子发生结构进一步,所述导流壳的内侧还设置有离子发生器,所述的离子发生器嵌设在支撑架内,所述离子发生器的输出片沿着支撑架的轴向延伸至出风口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流体流动过程:当送风组件启动时,空气流体从进风口处进入至外壳的手柄部内,并在送风组件的作用下沿着手柄部向上经过束风件,由于束风件上束风孔的作用空气流体能沿着手柄部内壁的轴向笔直向上,再通过连通窗口进入至导流壳内部,随后空气流体中的大部分在导流壳内壁的引导下向前往出风口处移动,而其中小部分空气流体则会通过通风孔进入至电控腔内,并对电控腔内的电控组件起到降温作用,网出风口移动的控制流体还会流经发热组件处,将发热组件散发出的热量携带着继续往出风口处移动,而在从出风口处吹出的通时,还会将位于出风口处的离子发生器输出片所输出的负离子一齐从出风口处带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外壳的外壳头部内增设一个导流壳,由导流壳内壁作为流体通道的出风段,能够有效避免空气流体因为碰撞到外壳上的凹凸处而形成绕流,并且依靠导流还能够将电控组件隔开,防止因为电控组件上的元件影响到空气流体,导流壳内位于出风口处还设置有引导斜面来实现在出风过程中对空气流体进行聚拢,更防止了空气流体在出风口周围出现碰撞产生消耗,而通过在导流壳下侧开设与手柄部内壁光滑连接的连通窗口则能够防止空气流体在从进风段移动至出风段时出现损耗,并且由于滞留于外壳内的空气流体较少,所以外壳内的气压也更低,不会因为高压造成零部件损坏;
2、导风壳由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更加便于加工和方便各个其他组件的安装;
3、电控组件嵌设在后壳体后侧的电控凹槽内,并且在后壳体上还开设有通风孔,从而在实现将电控组件件与流体通道分隔开的同时,空气流体也能通过通风扣进入电控腔内完成对电控组件的降温;
4、发热组件设置在导风壳内,并且发热片以环状的形式设置于出风口的内侧,实现了与同样呈环状开设出风口形成对应,同时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发热组件对于空气流体的影响;
5、在手柄部内设置有束风件,从而实现当空气流体在通过进风段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笔直上升,减少空气流体与手柄部内壁碰撞所产生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导流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导流壳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导流壳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壳体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束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外壳;2、手柄部;3、头部;4、流体通道;5、进风口;6、出风口;7、送风组件;8、发热组件;9、电控组件;10、电控腔;11、导流壳;12、进风段;13、出风段;14、引导斜坡;15、连通窗口;16、前壳体;17、后壳体;18、弧形凹槽;19、电控凹槽;20、通风孔;21、出风孔;22、进风面;23、安装柱;24、支撑架;25、发热片;26、束风件;27、束风孔;28、离子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出现了术语上、中、下、顶端、一端等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以便于理解,而不是用于定义任何方向或顺序上的限制。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包括有外壳1、送风组件7、发热组件8、电控组件9和导流壳11;所述外壳1包括有手柄部2和头部3,所述外壳1内还开设有流体通道4,所述流体通道4包括有位于手柄部2上的进风口5和位于头部3上的出风口6;所述送风组件7设置于流体通道4内并用于将流体从进风口5处朝出风口6处输送;所述发热组件8设置于流体通道4内并位于所述出风口6的内侧;所述外壳1内还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控组件9的电控腔10;所述导流壳11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头部3内,所述的流体通道4由位于手柄部2内的进风段12和位于导流壳11内的出风段13所组成;所述的出风口6贯通开设于所述导流壳11的前端,且所述导流壳11的前端穿过外壳1并露出于外壳1外侧,所述导流壳11的内壁上位于所述出风口6的周侧还开设有一圈引导斜坡14,所述引导斜坡14朝向出风口6处倾斜,并随着靠近所述的出风口6其直径逐渐减小;所述导流壳11下侧开设有用于连接进风段12与出风段13的连通窗口15,所述连通窗口15与手柄部2的内壁形成平滑连接。
结合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壳11由前壳体16与后壳体17所组成,所述前壳体16和后壳体17的下侧均开设有弧形凹槽18,所述的连通窗口15由两个弧形凹槽18所拼合形成,且拼合形成的连通窗口15直径小于所述外壳1手柄部2内壁的直径。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壳11的后端外侧开设有电控凹槽19,所述的电控腔10由所述的电控凹槽19与外壳1的内壁所拼合形成,所述的电控组件9嵌设安装在电控凹槽19内,而所述导流壳11的后端位于电控凹槽19的槽底处还开设有若干个连通导流壳11内外侧的通风孔20。
结合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壳11的后壳体17上位于上侧开和下侧均开设有通风孔20,使得空气流体能够同时从导流壳11的上侧和下侧进入至电控腔10内。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6包括若干个呈弧形开设的出风孔21,所述出风孔21呈圆周整列排布设置于导流壳11的前端;所述进风口5包括若干个设置于手柄部2上的进风面22,每个所述进风面22均由若干个细孔排列形成,且所述进风面22沿着手柄部2的周向排布;所述进风口5的总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6的总面积。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8设置于所述的导流壳11内,所述导流壳11的内侧则朝向出风口6处凸设有安装柱23,所述的发热组件8连接在安装柱23顶端;所述发热组件8包括有用于与安装柱23相连接的支撑架24,和连接在支撑架24上的若干个发热片25,所述发热片25呈环状围绕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4的周侧,且所述发热片25位于出风口6的内侧。
结合图2、图3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组件7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4的进风段12内,且所述的送风组件7与进风口5之间还设置有一束风件26,所述束风件26周侧连接在外壳1手柄部2的内壁上,所述束风件26上呈蜂窝状开设有若干个束风孔27;所述束风孔27为沿着手柄部2内壁的轴向开设。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壳11的内侧还设置有离子发生器28,所述的离子发生器28嵌设在支撑架24内,所述离子发生器28的输出片沿着支撑架24的轴向延伸至出风口6的内侧。
本实施例的空气流体流动过程:当送风组件7启动时,空气流体从进风口5处进入至外壳1的手柄部2内,并在送风组件7的作用下沿着手柄部2向上经过束风件26,由于束风件26上束风孔27的作用空气流体能沿着手柄部2内壁的轴向笔直向上,再通过连通窗口15进入至导流壳11内部,随后空气流体中的大部分在导流壳11内壁的引导下向前往出风口6处移动,而其中小部分空气流体则会通过通风孔20进入至电控腔10内,并对电控腔10内的电控组件9起到降温作用,网出风口6移动的控制流体还会流经发热组件8处,将发热组件8散发出的热量携带着继续往出风口6处移动,而在从出风口6处吹出的通时,还会将位于出风口6处的离子发生器28输出片所输出的负离子一齐从出风口6处带出。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依靠导流壳的设置使得整个流体通道更加顺畅,能够有效减少空气流体在经过流体通道过程中出现的损耗,从而使得出风口处的出风量更大。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包括有:
外壳(1),其包括有手柄部(2)和头部(3),所述外壳(1)内还开设有流体通道(4),所述流体通道(4)包括有位于手柄部(2)上的进风口(5)和位于头部(3)上的出风口(6);
送风组件(7),其设置于流体通道(4)内并用于将流体从进风口(5)处朝出风口(6)处输送;
发热组件(8),其设置于流体通道(4)内并位于所述出风口(6)的内侧;
电控组件(9),所述外壳(1)内还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控组件(9)的电控腔(10);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导流壳(11),其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头部(3)内,所述的流体通道(4)由位于手柄部(2)内的进风段(12)和位于导流壳(11)内的出风段(13)所组成;所述的出风口(6)贯通开设于所述导流壳(11)的前端,且所述导流壳(11)的前端穿过外壳(1)并露出于外壳(1)外侧,所述导流壳(11)的内壁上位于所述出风口(6)的周侧还开设有一圈引导斜坡(14),所述引导斜坡(14)朝向出风口(6)处倾斜,并随着靠近所述的出风口(6)其直径逐渐减小;所述导流壳(11)下侧开设有用于连接进风段(12)与出风段(13)的连通窗口(15),所述连通窗口(15)与手柄部(2)的内壁形成平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壳(11)由前壳体(16)与后壳体(17)所组成,所述前壳体(16)和后壳体(17)的下侧均开设有弧形凹槽(18),所述的连通窗口(15)由两个弧形凹槽(18)所拼合形成,且拼合形成的连通窗口(15)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外壳(1)手柄部(2)内壁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壳(11)的后端外侧开设有电控凹槽(19),所述的电控腔(10)由所述的电控凹槽(19)与外壳(1)的内壁所拼合形成,所述的电控组件(9)嵌设安装在电控凹槽(19)内,而所述导流壳(11)的后端位于电控凹槽(19)的槽底处还开设有若干个连通导流壳(11)内外侧的通风孔(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6)包括若干个呈弧形开设的出风孔(21),所述出风孔(21)呈圆周整列排布设置于导流壳(11)的前端;所述进风口(5)包括若干个设置于手柄部(2)上的进风面(22),每个所述进风面(22)均由若干个细孔排列形成,且所述进风面(22)沿着手柄部(2)的周向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的总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6)的总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8)设置于所述的导流壳(11)内,所述导流壳(11)的内侧则朝向出风口(6)处凸设有安装柱(23),所述的发热组件(8)连接在安装柱(23)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8)包括有用于与安装柱(23)相连接的支撑架(24),和连接在支撑架(24)上的若干个发热片(25),所述发热片(25)呈环状围绕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4)的周侧,且所述发热片(25)位于出风口(6)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7)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4)的进风段(12)内,且所述的送风组件(7)与进风口(5)之间还设置有一束风件(26),所述束风件(26)周侧连接在外壳(1)手柄部(2)的内壁上,所述束风件(26)上呈蜂窝状开设有若干个束风孔(27)。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壳(11)的内侧还设置有离子发生器(28),所述的离子发生器(28)嵌设在支撑架(24)内,所述离子发生器(28)的输出片沿着支撑架(24)的轴向延伸至出风口(6)的内侧。
CN202322436805.8U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 Active CN220832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6805.8U CN220832217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6805.8U CN220832217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32217U true CN220832217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4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36805.8U Active CN220832217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32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355312Y1 (ko) 음이온 발생기를 가지는 헤어 드라이어
US3885127A (en) Hand held hair drying appliance
US10605249B2 (en) Blower
CN108523371B (zh) 加热送风装置
CN220832217U (zh) 一种内部流道顺畅且内压小的吹风机
JP2008054770A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CN113749375A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电吹风
CN105952674A (zh) 高风压的轴流吹风机
CN105795673A (zh) 一种调节风量吹风机
WO2024037004A1 (zh) 一种双风道吹风机
CN111642886A (zh) 一种带有导风内管的吹风机
JP4222549B2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CN220800354U (zh) 一种具有导流散热功能的吹风机
CN211242047U (zh) 内转子无刷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吹风筒
CN111150205A (zh) 一种吹风机
JP2004357937A (ja) ヘアドライヤ
CN112336039A (zh) 一种便携式双层风道吹风机
CN220832218U (zh) 一种具有均流结构的吹风机
CN221012304U (zh) 一种高速电吹风
CN205805962U (zh) 高风压的轴流吹风机
KR0124290Y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음이온발생장치
CN217885336U (zh) 一种吹风机前壳内筒
CN215800532U (zh) 晾衣机
CN205231883U (zh) 一种适用于电吹风的电动机支架
US2091510A (en) Motor cooling fan and blow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