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8930U - 静电除尘组件、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静电除尘组件、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8930U
CN220828930U CN202322326673.3U CN202322326673U CN220828930U CN 220828930 U CN220828930 U CN 220828930U CN 202322326673 U CN202322326673 U CN 202322326673U CN 220828930 U CN220828930 U CN 220828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st collection
electrostatic dust
inle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66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文舟
李宝华
郑辉
韩冰
林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66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8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8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8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电除尘组件、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所述静电除尘组件包括固定支架、静电除尘装置和高压包。固定支架上具有通风口;静电除尘装置设于固定支架上且至少部分与通风口相对设置,用于过滤经过通风口的气流;高压包设于固定支架上且与通风口间隔开,用于向静电除尘装置供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静电除尘组件,通过将静电除尘装置设于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上具有通风口,静电除尘装置与通风口相对设置,高压包用于供电。在气流流过静电除尘装置时,尘埃微粒吸附在带电的静电除尘装置上,实现对经过静电除尘组件的气流的除尘效果。可以在将固定支架拿出时高压包也一同拿出,实现高压包的断电,使静电除尘组件的通电安全较为可靠。

Description

静电除尘组件、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电除尘组件、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作为家中空气调节必不可少的家电设备,用户对其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调器可以使用静电除尘装置进行过滤,但是静电除尘装置使用时需要通电,静电除尘装置的通电安全较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静电除尘组件,所述静电除尘组件的通电安全较为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上述的静电除尘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气处理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组件,包括固定支架、静电除尘装置和高压包。所述固定支架上具有通风口;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且至少部分与所述通风口相对设置,用于过滤经过所述通风口的气流;所述高压包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且与所述通风口间隔开,用于向所述静电除尘装置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组件,通过将静电除尘装置设于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上具有通风口,静电除尘装置的至少部分与通风口相对设置,可以过滤经过通风口的气流,高压包设于固定支架上且与通风口间隔开,用于向静电除尘装置供电。在气流流过静电除尘装置时,尘埃微粒吸附在带电的静电除尘装置上,实现对经过静电除尘组件的气流的除尘效果,使得经过通风口的气流较为洁净。且高压包与静电除尘装置均设置在固定支架上,静电除尘组件所占的空间较小,还可以在将固定支架拿出时高压包也一同拿出,实现高压包的断电,使静电除尘组件的通电安全较为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静电除尘装置和所述高压包设于所述固定支架厚度方向的同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压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外轮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压包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固定支架为一体注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包括蜗壳、风轮、进风支架和上述的静电除尘组件。所述蜗壳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风轮设于所述蜗壳内,用于驱动气流由所述第一进口流向所述第一出口;所述进风支架与所述蜗壳连接且与所述蜗壳之间限定出进风腔,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进风腔连通,所述进风支架和所述蜗壳之间还限定出与所述进风腔连通的第二进口;所述静电除尘组件设于所述进风腔内,用于过滤由所述第二进口流向所述第一进口的气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通过将静电除尘装置设于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上具有通风口,静电除尘装置的至少部分与通风口相对设置,可以过滤经过通风口的气流,高压包设于固定支架上且与通风口间隔开,用于向静电除尘装置供电。在气流流过静电除尘装置时,尘埃微粒吸附在带电的静电除尘装置上,实现对经过静电除尘组件的气流的除尘效果,使得经过通风口的气流较为洁净。且高压包与静电除尘装置均设置在固定支架上,静电除尘组件所占的空间较小,还可以在将固定支架拿出时高压包也一同拿出,实现高压包的断电,使静电除尘组件的通电安全较为可靠。通过将风轮设于蜗壳内,进风支架与蜗壳连接,进风支架与蜗壳之间限定出进风腔,并将静电除尘组件设于进风腔内,外部气流在风轮的驱动下由第二进口朝向第一进口流动时,外部气流经过静电除尘装置,并通过静电除尘装置对外部气流中的灰尘进行吸附,使得从第一进口流入蜗壳的气流较为洁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支架和所述蜗壳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抽拉口,所述静电除尘组件通过所述抽拉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进风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腔的内壁上设有与供电装置连接的第一弹片,所述高压包上具有第二弹片,所述静电除尘组件位于所述进风腔内时,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接触,在所述静电除尘组件从所述抽拉口抽出时,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断开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HEPA网,所述HEPA网和所述静电除尘组件可选择的设于所述进风腔内,在所述静电除尘组件从所述进风腔内拆除后,所述HEPA网可通过所述抽拉口安装至所述进风腔内,用于过滤从所述第二进风口流向所述第一进口的气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口设于所述进风支架的周壁上,所述静电除尘组件在所述进风支架的设有所述第二进口的一端至所述进风支架的与所述第二进口相对的一端的方向上朝向背离所述蜗壳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进口设于所述静电除尘组件的背离所述蜗壳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蜗壳和所述进风支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所述进风管的远离所述第二进口的一端设有高压针,所述高压针位于所述进风管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的内周壁上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背离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进风管连接的一端朝向所述进风管的中心延伸,所述安装支架的背离所述第二进口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高压针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上设有过风口,所述防护盖盖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背离所述第二进口的一侧,所述高压针位于所述防护盖和所述安装支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盖形成为柱状,所述防护盖包括周壁和与所述周壁连接的顶壁,所述周壁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高压针相对设置,所述顶壁和所述周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所述过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气处理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将静电除尘装置设于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上具有通风口,静电除尘装置的至少部分与通风口相对设置,可以过滤经过通风口的气流,高压包设于固定支架上且与通风口间隔开,用于向静电除尘装置供电。在气流流过静电除尘装置时,尘埃微粒吸附在带电的静电除尘装置上,实现对经过静电除尘组件的气流的除尘效果,使得经过通风口的气流较为洁净。且高压包与静电除尘装置均设置在固定支架上,静电除尘组件所占的空间较小,还可以在将固定支架拿出时高压包也一同拿出,实现高压包的断电,使静电除尘组件的通电安全较为可靠。通过将风轮设于蜗壳内,进风支架与蜗壳连接,进风支架与蜗壳之间限定出进风腔,并将静电除尘组件设于进风腔内,外部气流在风轮的驱动下由第二进口朝向第一进口流动时,外部气流经过静电除尘装置,并通过静电除尘装置对外部气流中的灰尘进行吸附,使得从第一进口流入蜗壳的气流较为洁净,从而使空调器吹出的气流较为洁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口与室外环境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的部分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组件的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组件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静电除尘组件;
1、固定支架;11、通风口;131、第一弹片;
2、静电除尘装置;
3、高压包;31、外壳;32、第二弹片;
200、进风支架;201、进风腔;202、第二进口;203、抽拉口;
4、进风管;41、安装支架;42、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组件100。
如图4-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组件100,包括固定支架1、静电除尘装置2和高压包3。
具体地,如图4和图6所示,固定支架1上具有通风口11,静电除尘装置2设于固定支架1上且至少部分与通风口11相对设置,用于过滤经过通风口11的气流,外部气流经过静电除尘装置2,并通过静电除尘装置2对外部气流中的灰尘进行吸附,使得经过通风口11的气流较为洁净。
静电除尘装置3可以是IFD过滤网、ESP过滤网、摩擦过滤网等。在本实施例中,静电除尘装置3可以是IFD过滤网。
如图6所示,高压包3设于固定支架1上且与通风口11间隔开,用于向静电除尘装置供电。在气流流过静电除尘装置2时,尘埃微粒吸附在带电的静电除尘装置2上,实现对经过静电除尘组件100的气流的除尘效果。且高压包3与静电除尘装置2均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静电除尘组件100所占的空间较小,还可以在将固定支架1拿出时高压包3也一同拿出,实现高压包3的断电,使静电除尘组件100的通电安全较为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组件100,通过将静电除尘装置2设于固定支架1上,固定支架1上具有通风口11,静电除尘装置2的至少部分与通风口11相对设置,可以过滤经过通风口11的气流,高压包3设于固定支架1上且与通风口11间隔开,用于向静电除尘装置供电。在气流流过静电除尘装置2时,尘埃微粒吸附在带电的静电除尘装置2上,实现对经过静电除尘组件100的气流的除尘效果,使得经过通风口11的气流较为洁净。且高压包3与静电除尘装置2均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静电除尘组件100所占的空间较小,还可以在将固定支架1拿出时高压包3也一同拿出,实现高压包3的断电,使静电除尘组件100的通电安全较为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静电除尘装置2和高压包3设于固定支架1厚度方向的同一侧。可以使高压包3向静电除尘装置2供电时,高压包3和静电除尘装置2的电路布局较为方便,高压包3和静电除尘装置2电连接较为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高压包3在固定支架1上的投影位于固定支架1的外轮廓内。可以使高压包3与静电除尘装置2的安装位置较为接近,高压包3和静电除尘装置2的电路布局较为方便,高压包3和静电除尘装置2电连接较为可靠。此时高压包3位于固定支架1的外轮廓内部,高压包3、静电除尘装置2和固定支架1的集成效果较好,静电除尘组件100所占的空间较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高压包3包括外壳31,外壳31的至少部分与固定支架1为一体注塑件。此时高压包3的外壳31和固定支架1一体成型,高压包3的外壳31的加工成本较低。且可以省去安装高压包3的步骤,可以节省静电除尘组件100的装配步骤,使静电除尘组件100的成本较低。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静电除尘组件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4-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组件100,包括固定支架1、静电除尘装置2和高压包3。
固定支架1上具有通风口11,静电除尘装置2设于固定支架1上且至少部分与通风口11相对设置,用于过滤经过通风口11的气流,外部气流经过静电除尘装置2,并通过静电除尘装置2对外部气流中的灰尘进行吸附,使得经过通风口11的气流较为洁净。且高压包3与静电除尘装置2均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可以在将固定支架1拿出时高压包3也一同拿出,实现高压包3的断电,使静电除尘组件100的通电安全较为可靠。
高压包3设于固定支架1上且与通风口11间隔开,用于向静电除尘装置供电。在气流流过静电除尘装置2时,尘埃微粒吸附在带电的静电除尘装置2上,实现对经过静电除尘组件100的气流的除尘效果。
静电除尘装置2和高压包3设于固定支架1厚度方向的同一侧。可以使高压包3向静电除尘装置2供电时,高压包3和静电除尘装置2的电路布局较为方便,高压包3和静电除尘装置2电连接较为可靠。此时高压包3位于固定支架1的外轮廓内部,高压包3、静电除尘装置2和固定支架1的集成效果较好,静电除尘组件100所占的空间较小。
高压包3在固定支架1上的投影位于固定支架1的外轮廓内。可以使高压包3与静电除尘装置2的安装位置较为接近,高压包3和静电除尘装置2的电路布局较为方便,高压包3和静电除尘装置2电连接较为可靠。
高压包3包括外壳31,外壳31的至少部分与固定支架1为一体注塑件。此时高压包3的外壳31和固定支架1一体成型,高压包3的外壳31的加工成本较低。且可以省去安装高压包3的步骤,可以节省静电除尘组件100的装配步骤,使静电除尘组件100的成本较低。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包括蜗壳、风轮、进风支架200和上述的静电除尘组件100。
蜗壳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风轮设于蜗壳内,用于驱动气流由第一进口流向第一出口。
如图1和图2所示,进风支架200与蜗壳连接且与蜗壳之间限定出进风腔201,第一进口与进风腔201连通,进风支架200和蜗壳之间还限定出与进风腔201连通的第二进口202。静电除尘组件100设于进风腔201内,用于过滤由第二进口202流向第一进口的气流。静电除尘装置2可以设于第二进口202与第一进口之间,外部气流在风轮的驱动下由第二进口202朝向第一进口流动时,外部气流经过静电除尘装置2,并通过静电除尘装置2对外部气流中的灰尘进行吸附,使得从第一进口流入蜗壳的气流较为洁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通过将静电除尘装置2设于固定支架1上,固定支架1上具有通风口11,静电除尘装置2的至少部分与通风口11相对设置,可以过滤经过通风口11的气流,高压包3设于固定支架1上且与通风口11间隔开,用于向静电除尘装置供电。在气流流过静电除尘装置2时,尘埃微粒吸附在带电的静电除尘装置2上,实现对经过静电除尘组件100的气流的除尘效果,使得经过通风口11的气流较为洁净。且高压包3与静电除尘装置2均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静电除尘组件100所占的空间较小,还可以在将固定支架1拿出时高压包3也一同拿出,实现高压包3的断电,使静电除尘组件100的通电安全较为可靠。通过将风轮设于蜗壳内,进风支架200与蜗壳连接,进风支架200与蜗壳之间限定出进风腔201,并将静电除尘组件100设于进风腔201内,外部气流在风轮的驱动下由第二进口202朝向第一进口流动时,外部气流经过静电除尘装置2,并通过静电除尘装置2对外部气流中的灰尘进行吸附,使得从第一进口流入蜗壳的气流较为洁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风支架200和蜗壳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抽拉口203,静电除尘组件100通过抽拉口203可拆卸地设于进风腔201内。当需要对静电除尘装置2进行清洗时,可以将静电除尘组件100通过抽拉口203抽出,便于对静电除尘装置2的清洁;清洁完成后,可以将静电除尘组件100通过抽拉口203装入进风腔201中,静电除尘组件100的安装较为方便。且高压包3设于固定支架1上,将静电除尘组件100通过抽拉口203抽出时,可以将高压包3也一同拿出,实现高压包3的断电,使静电除尘组件100的通电安全较为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进风腔201的内壁上设有与供电装置连接的第一弹片131,高压包3上具有第二弹片32,静电除尘组件100位于进风腔201内时,第一弹片131和第二弹片32接触,在静电除尘组件100从抽拉口203抽出时,第一弹片131和第二弹片32断开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静电除尘组件100从抽拉口203抽出时,与供电装置连接的第一弹片131和高压包3上的第二弹片32断开连接。也就是说,静电除尘组件100从抽拉口203抽出时,高压包3与供电装置的电连接断开。可以在抽出静电除尘组件100时直接实现静电除尘组件100的断电,节约了后期维护时静电除尘组件100的拆装时间,同时提高了静电除尘组件100的拆装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HEPA网,HEPA网和静电除尘组件100可选择的设于进风腔201内,在静电除尘组件100从进风腔201内拆除后,HEPA网可通过抽拉口203安装至进风腔201内,用于过滤从第二进风口流向第一进口的气流。在现有技术中,HEPA网的价格低,且无需通电,当空气处理模块应用于空调器时,可以使空调器的能耗较小;静电除尘组件100中的静电除尘装置2可以水洗,实现了静电除尘组件100的循环使用,后期维护成本较低。在用户选购空调器时,可以选配空调器中的空气处理模块中选用的过滤方式,用户可以在静电除尘组件100和HEPA网中进行选择,且高压包3设置在静电除尘组件100中,用户选配无需通电的HEPA网时,无需承担高压包3的成本,用户的可选择性较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进口202设于进风支架200的周壁上,静电除尘组件100在进风支架200的设有第二进口202的一端至进风支架200的与第二进口202相对的一端的方向上朝向背离蜗壳的方向倾斜,第二进口202设于静电除尘组件100的背离蜗壳的一侧。此时静电除尘组件100中的静电除尘装置2的尺寸较大,气流从第二进口202流向蜗壳内部时,气流从静电除尘装置2流过时静电除尘装置2上可供气流流通的网格较多,在相同的时间内,风轮可以驱动更多的气流进入蜗壳内部,从第一出口流出的气流较多。同时可以保证外部气流由第二进口202朝向第一进口流动时,外部气流均流经静电除尘装置2,保证静电除尘装置2可以对所有的外部气流进行过滤,保证静电除尘装置2的过滤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进风管4,进风管4的一端与蜗壳和进风支架20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与第二进口202连通,进风管4的远离第二进口202的一端设有高压针,高压针位于进风管4内。可以理解的是,外部气流通过进风管4流向第二进口202,并从第二进口202流向进风腔201。高压针通电时,可以产生电晕放电,使得从对进风管4进入空气处理模块的气流中的尘埃微粒带电,并在气流流过静电除尘装置2时使带电的尘埃微粒吸附在带电的静电除尘装置2上,实现对进入空气处理模块的除尘效果,且高压针释放的高压电可以杀灭气流中的细菌,实现空气处理模块的杀菌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进风管4的内周壁上设有安装支架41,安装支架41背离安装支架41和进风管4连接的一端朝向进风管4的中心延伸,安装支架41的背离第二进口202的一侧设有安装槽42,高压针设于安装槽42内。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42位于安装支架41的长度方向上的靠近进风管4的中心的一侧,高压针位于进风管4的中心位置,高压针通电时,可以更好地产生电晕放电,使得从进风管4的中心位置对进入空气处理模块的气流中的尘埃微粒带电,并在气流流过静电除尘装置2时使带电的尘埃微粒吸附在带电的静电除尘装置2上,实现对进入空气处理模块的除尘效果,且高压针释放的高压电可以杀灭气流中的细菌,实现空气处理模块的更好地杀菌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防护盖,防护盖上设有过风口,防护盖盖设于安装支架41的背离第二进口202的一侧,高压针位于防护盖和安装支架41之间。在空气处理模块的装配过程中,防护盖可以较好地包裹高压针,避免高压针划伤手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盖形成为柱状,防护盖包括周壁和与周壁连接的顶壁,周壁与安装支架41连接,顶壁与高压针相对设置,顶壁和周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过风口。高压针产生的电晕放电可以通过过风口向外释放电荷,在保证装配安全的同时可以保证高压针的放电效果。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蜗壳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风轮设于蜗壳内,用于驱动气流由第一进口流向第一出口。
进风支架200与蜗壳连接且与蜗壳之间限定出进风腔201,第一进口与进风腔201连通,进风支架200和蜗壳之间还限定出与进风腔201连通的第二进口202。静电除尘组件100设于进风腔201内,用于过滤由第二进口202流向第一进口的气流。静电除尘装置2可以设于第二进口202与第一进口之间,外部气流在风轮的驱动下由第二进口202朝向第一进口流动时,外部气流经过静电除尘装置2,并通过静电除尘装置2对外部气流中的灰尘进行吸附,使得从第一进口流入蜗壳的气流较为洁净。
进风支架200和蜗壳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抽拉口203,静电除尘组件100通过抽拉口203可拆卸地设于进风腔201内。当需要对静电除尘装置2进行清洗时,可以将静电除尘组件100通过抽拉口203抽出,便于对静电除尘装置2的清洁;清洁完成后,可以将静电除尘组件100通过抽拉口203装入进风腔201中,静电除尘组件100的安装较为方便。且高压包3设于固定支架1上,将静电除尘组件100通过抽拉口203抽出时,可以将高压包3也一同拿出,实现高压包3的断电,使静电除尘组件100的通电安全较为可靠。
进风腔201的内壁上设有与供电装置连接的第一弹片131,高压包3上具有第二弹片32,静电除尘组件100位于进风腔201内时,第一弹片131和第二弹片32接触,在静电除尘组件100从抽拉口203抽出时,第一弹片131和第二弹片32断开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静电除尘组件100从抽拉口203抽出时,与供电装置连接的第一弹片131和高压包3上的第二弹片32断开连接。也就是说,静电除尘组件100从抽拉口203抽出时,高压包3与供电装置的电连接断开。可以在抽出静电除尘组件100时直接实现静电除尘组件100的断电,节约了后期维护时静电除尘组件100的拆装时间,同时提高了静电除尘组件100的拆装的安全性。
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HEPA网,HEPA网和静电除尘组件100可选择的设于进风腔201内,在静电除尘组件100从进风腔201内拆除后,HEPA网可通过抽拉口203安装至进风腔201内,用于过滤从第二进风口流向第一进口的气流。在现有技术中,HEPA网的价格低,且无需通电,当空气处理模块应用于空调器时,可以使空调器的能耗较小;静电除尘组件100中的静电除尘装置2可以水洗,实现了静电除尘组件100的循环使用,后期维护成本较低。在用户选购空调器时,可以选配空调器中的空气处理模块中选用的过滤方式,用户可以在静电除尘组件100和HEPA网中进行选择,且高压包3设置在静电除尘组件100中,用户选配无需通电的HEPA网时,无需承担高压包3的成本,用户的可选择性较高。
第二进口202设于进风支架200的周壁上,静电除尘组件100在进风支架200的设有第二进口202的一端至进风支架200的与第二进口202相对的一端的方向上朝向背离蜗壳的方向倾斜,第二进口202设于静电除尘组件100的背离蜗壳的一侧。此时静电除尘组件100中的静电除尘装置2的尺寸较大,气流从第二进口202流向蜗壳内部时,气流从静电除尘装置2流过时静电除尘装置2上可供气流流通的网格较多,在相同的时间内,风轮可以驱动更多的气流进入蜗壳内部,从第一出口流出的气流较多。同时可以保证外部气流由第二进口202朝向第一进口流动时,外部气流均流经静电除尘装置2,保证静电除尘装置2可以对所有的外部气流进行过滤,保证静电除尘装置2的过滤效率。
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进风管4,进风管4的一端与蜗壳和进风支架20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与第二进口202连通,进风管4的远离第二进口202的一端设有高压针,高压针位于进风管4内。可以理解的是外部气流通过进风管4流向第二进口202,并从第二进口202流向进风腔201。高压针通电时,可以产生电晕放电,使得从对进风管4进入空气处理模块的气流中的尘埃微粒带电,并在气流流过静电除尘装置2时使带电的尘埃微粒吸附在带电的静电除尘装置2上,实现对进入空气处理模块的除尘效果,且高压针释放的高压电可以杀灭气流中的细菌,实现空气处理模块的杀菌效果。
进风管4的内周壁上设有安装支架41,安装支架41背离安装支架41和进风管4连接的一端朝向进风管4的中心延伸,安装支架41的背离第二进口202的一侧设有安装槽42,高压针设于安装槽42内。安装槽42位于安装支架41的长度方向上的靠近进风管4的中心的一侧,高压针位于进风管4的中心位置,高压针通电时,可以更好地产生电晕放电,使得从进风管4的中心位置对进入空气处理模块的气流中的尘埃微粒带电,并在气流流过静电除尘装置2时使带电的尘埃微粒吸附在带电的静电除尘装置2上,实现对进入空气处理模块的除尘效果,且高压针释放的高压电可以杀灭气流中的细菌,实现空气处理模块的更好地杀菌效果。
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防护盖,防护盖上设有过风口,防护盖盖设于安装支架41的背离第二进口202的一侧,高压针位于防护盖和安装支架41之间。在空气处理模块的装配过程中,防护盖可以较好地包裹高压针,避免高压针划伤手指。
防护盖形成为柱状,防护盖包括周壁和与周壁连接的顶壁,周壁与安装支架41连接,顶壁与高压针相对设置,顶壁和周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过风口。高压针产生的电晕放电可以通过过风口向外释放电荷,在保证装配安全的同时可以保证高压针的放电效果。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气处理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将静电除尘装置2设于固定支架1上,固定支架1上具有通风口11,静电除尘装置2的至少部分与通风口11相对设置,可以过滤经过通风口11的气流,高压包3设于固定支架1上且与通风口11间隔开,用于向静电除尘装置供电。在气流流过静电除尘装置2时,尘埃微粒吸附在带电的静电除尘装置2上,实现对经过静电除尘组件100的气流的除尘效果,使得经过通风口11的气流较为洁净。且高压包3与静电除尘装置2均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静电除尘组件100所占的空间较小,还可以在将固定支架1拿出时高压包3也一同拿出,实现高压包3的断电,使静电除尘组件100的通电安全较为可靠。通过将风轮设于蜗壳内,进风支架200与蜗壳连接,进风支架200与蜗壳之间限定出进风腔201,并将静电除尘组件100设于进风腔201内,外部气流在风轮的驱动下由第二进口202朝向第一进口流动时,外部气流经过静电除尘装置2,并通过静电除尘装置2对外部气流中的灰尘进行吸附,使得从第一进口流入蜗壳的气流较为洁净,从而使空调器吹出的气流较为洁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进口202与室外环境连通。此时空气处理模块可以较好地处理从室外环境吸入的气流,避免室外环境中的气流直接吹向室内,使空调器吹出的气流较为洁净,避免用户出现空调病等健康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组件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静电除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具有通风口;
静电除尘装置,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且至少部分与所述通风口相对设置,用于过滤经过所述通风口的气流;
高压包,所述高压包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且与所述通风口间隔开,用于向所述静电除尘装置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除尘装置和所述高压包设于所述固定支架厚度方向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外轮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包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固定支架为一体注塑件。
5.一种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所述蜗壳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
风轮,所述风轮设于所述蜗壳内,用于驱动气流由所述第一进口流向所述第一出口;
进风支架,所述进风支架与所述蜗壳连接且与所述蜗壳之间限定出进风腔,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进风腔连通,所述进风支架和所述蜗壳之间还限定出与所述进风腔连通的第二进口;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除尘组件,所述静电除尘组件设于所述进风腔内,用于过滤由所述第二进口流向所述第一进口的气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支架和所述蜗壳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抽拉口,所述静电除尘组件通过所述抽拉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进风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的内壁上设有与供电装置连接的第一弹片,所述高压包上具有第二弹片,所述静电除尘组件位于所述进风腔内时,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接触,在所述静电除尘组件从所述抽拉口抽出时,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断开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
HEPA网,所述HEPA网和所述静电除尘组件可选择的设于所述进风腔内,在所述静电除尘组件从所述进风腔内拆除后,所述HEPA网可通过所述抽拉口安装至所述进风腔内,用于过滤从所述第二进口流向所述第一进口的气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口设于所述进风支架的周壁上,所述静电除尘组件在所述进风支架的设有所述第二进口的一端至所述进风支架的与所述第二进口相对的一端的方向上朝向背离所述蜗壳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进口设于所述静电除尘组件的背离所述蜗壳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蜗壳和所述进风支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所述进风管的远离所述第二进口的一端设有高压针,所述高压针位于所述进风管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的内周壁上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背离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进风管连接的一端朝向所述进风管的中心延伸,所述安装支架的背离所述第二进口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高压针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
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上设有过风口,所述防护盖盖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背离所述第二进口的一侧,所述高压针位于所述防护盖和所述安装支架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形成为柱状,所述防护盖包括周壁和与所述周壁连接的顶壁,所述周壁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高压针相对设置,所述顶壁和所述周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所述过风口。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口与室外环境连通。
CN202322326673.3U 2023-08-28 2023-08-28 静电除尘组件、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Active CN220828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6673.3U CN220828930U (zh) 2023-08-28 2023-08-28 静电除尘组件、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6673.3U CN220828930U (zh) 2023-08-28 2023-08-28 静电除尘组件、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8930U true CN220828930U (zh) 2024-04-23

Family

ID=90726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6673.3U Active CN220828930U (zh) 2023-08-28 2023-08-28 静电除尘组件、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89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1807B (zh) 空调器的除尘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20156906A1 (en) Air purifier
CN220828930U (zh) 静电除尘组件、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113203155A (zh) 一种空气加湿净化器
CN212390494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3334820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0832501U (zh) 一种识别除臭氧过滤器是否安装到位的装置
CN212390493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KR20100077951A (ko) 에어컨의 전기집진기
CN213955459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801176A (zh) 一种吸尘器
CN205655411U (zh) 一种安装在墙体内的太阳能空气净化器
CN212346403U (zh) 一种桌面吸尘器
CN220229390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0374786C (zh) 空气净化器
CN208075141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895562U (zh) 清洁设备
CN216308086U (zh) 一种净化风机及净化器
CN216742109U (zh) 一种口罩风扇
CN115468226A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8523657U (zh) 用于空调器的消毒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203818U (zh) 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N212481591U (zh) 一种正负压新排风杀菌净化装置
CN213272904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522156U (zh) 一种窗式空气新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