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2128U - 转接线 - Google Patents

转接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2128U
CN220822128U CN202322252291.0U CN202322252291U CN220822128U CN 220822128 U CN220822128 U CN 220822128U CN 202322252291 U CN202322252291 U CN 202322252291U CN 220822128 U CN220822128 U CN 220822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output connector
connector
input connector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22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庆生
王鹏
冷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nz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nz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nz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nz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22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2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2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2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提供的一种转接线,包括:输入连接头、输出连接头和传输导线,输入连接头与接入模块连接,输出连接头与端子台连接,输入连接头和输出连接头通过传输导线进行连接,输入连接头和输出连接头均开设有若干个阵列排布的插接口,各插接口内设置有导电端子,传输导线包括若干条芯线,输入连接头上的导电端子和输出连接头上的导电端子分别连接在芯线的两端,因此,本申请采用集成化的方式,将分散的线束按预设的应用需求进行有序的排列,以满足用户的信息传输要求,减少了手工找信号端口,检验线束正确性和备注信息等步骤,实现了即插即用的连接方案,减少花费的人工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线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转接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线。
背景技术
传统电柜中的功能模块在与端子台进行接线时,通常是采用多条分散的单支芯线将功能模块的信号端口和端子台的信号端口一一对应连接,人员需要根据线路图,手动找对应信号端口;连接单支芯线后,再使用设备检验线束连接的正确性,并对芯线做信息备注。这种传统的接线方式耗费大量人工和时间,效率低,极容易出现线序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线,其旨在解决现有的技术中,传统的接线方式耗费人工,效率低,极容易出现线序错误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接线,应用于接入模块和端子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输入连接头、输出连接头和传输导线,所述输入连接头与所述接入模块连接,所述输出连接头与所述端子台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头和所述输出连接头通过所述传输导线进行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头和所述输出连接头均开设有若干个阵列排布的插接口,各所述插接口内设置有导电端子,所述传输导线包括若干条芯线,所述输入连接头上的导电端子和所述输出连接头上的导电端子分别连接在所述芯线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输入连接头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在插接过程中将所述输入连接头锁紧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输入连接头的一侧的卡接片和形成于所述输入连接头的另一侧的卡扣弹片,所述卡接片为固定设置,所述卡扣弹片为活动设置,所述卡接片与所述接入模块上的定位柱卡接以进行定位,所述卡扣弹片与所述接入模块上的定位槽卡接以进行锁紧固定。
可选地,所述卡扣弹片上形成有楔形凸起,所述楔形凸起包括倾斜面和卡接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卡接面邻接,所述倾斜面用于驱动所述卡扣弹片朝远离所述定位槽的方向偏移以使所述楔形凸起进入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卡接面与所述定位槽进行卡接,所述卡接片为弧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输出连接头上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在插接过程中将所述输出连接头锁紧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开设于所述输出连接头上的卡口,所述卡口与所述端子台上的牛角卡扣卡接以将所述输出连接头锁紧固定。
可选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夹持段、由所述夹持段向前延伸的导电段以及由所述导电段向前延伸的接触段。
可选地,所述夹持段包括夹持板、第一夹持抱线臂和第二夹持抱线臂,所述第一夹持抱线臂和所述第二夹持抱线臂相对设置于所述夹持板上;
所述导电段包括导电抱线板、第一导电抱线臂和第二导电抱线臂,所述第一导电抱线臂和所述第二导电抱线臂相对设置于所述导电抱线板上;
所述接触段包括连接板、第一接触板和第二接触板,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相对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之间形成夹持空间。
可选地,所述传输导线与所述输入连接头的连接处以及所述传输导线与所述输出连接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卡持板和由卡持板向前延伸的耐摇摆体,所述卡持板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输入连接头和所述输出连接头内均设置有若个限位板;所述卡持板卡接于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板形成的间隙内以对所述输入连接头的内部进行密封,所述耐摇摆体延伸至所述输入连接头外以通过形变消除所述传输导线产生的应力;或者,所述卡持板卡接于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板形成的间隙内以对所述输出连接头的内部进行密封,所述耐摇摆体延伸至所述输出连接头外以通过形变消除所述传输导线产生的应力。
可选地,所述输出连接头设置有两个且为10pin的牛角插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接线,应用于接入模块和端子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输入连接头、输出连接头和传输导线,所述输入连接头与所述接入模块连接,所述输出连接头与所述端子台连接,输入连接头和输出连接头通过传输导线进行连接,输入连接头和输出连接头均开设有若干个阵列排布的插接口,各插接口内设置有导电端子,传输导线包括若干条芯线,输入连接头上的导电端子和输出连接头上的导电端子分别连接在芯线的两端,因此,本申请采用集成化的方式,将分散的线束按预设的应用需求进行有序的排列,以满足用户的信息传输要求,减少了手工找信号端口,检验线束正确性和备注信息等步骤,实现了即插即用的连接方案,减少花费的人工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线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导电端子和芯线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输入连接头;10、第一卡接结构;11、卡扣弹片;111、楔形凸起;111a、倾斜面;111b、卡接面;12、卡接片;2、输出连接头;20、第二卡接结构;3、传输导线;31、芯线;32、分开线;33、合并线;4、插接口;5、导电端子;51、夹持段;510、夹持板;511、第一夹持抱线臂;512、第二夹持抱线臂;52、导电段;520、导电抱线板;521、第一导电抱线臂;522、第二导电抱线臂;53、接触段;530、连接板;531、第一接触板;532、第二接触板;6、密封结构;61、卡持板;62、耐摇摆体;63、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接线,应用于接入模块(未在附图中示出)和端子台(未在附图中示出)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输入连接头1、输出连接头2和传输导线3,输入连接头1和输出连接头2通过传输导线3进行连接,输入连接头1和输出连接头2均开设有若干个阵列排布的插接口4,各插接口4内设置有导电端子5,传输导线3包括若干条芯线31,输入连接头1上的导电端子5和输出连接头2上的导电端子5分别连接在芯线31的两端。
本申请可应用在GL20刀片式I/O模块上。GL20刀片式I/O模块适用于常见的总线网络,可以在用户的系统中迅速地、可靠地采集输入和输出信号。同时它具有薄至12mm的机身,可达到微秒级别的响应速度,IO系统的灵活性更高以及结构设计更稳定。现有技术中,采用单支芯线,人员根据线路图,手动找对应信号端口;连接单支芯线31后,使用设备检验线束连接的正确性,并对芯线31做信息备注。相较而言,本申请采用集成化的方式,将分散的线速按预设的应用需求进行有序的排列,以满足用户的信息传输要求,减少了手工找信号端口,检验线束正确性和备注信息等步骤,实现了即插即用的连接方案,减少花费的人工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线序的准确性。
具体地,输入连接头1可匹配GL20,有两个外壳和一个输入端主体构成。输出连接头2可以匹配1个常规20pin牛角插头,采用方针连接导通,有两个外壳和一个输出端主体构成。上述两个外壳的装配方式可用螺丝锁紧、快速锁扣、超声波焊接等工艺。
参照图1,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输入连接头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10,第一卡接结构10在插接过程中将输入连接头1锁紧固定。可选地,在接入模块(即需要与输入连接头1连接的模块)上设置多个定位槽,定位槽与第一卡接结构10之间的装配实现安装定位。输入连接头1与上述的接入模块可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有效提高插线速度,且输入连接头1通过第一卡接结构10进行锁紧固定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接线接错的问题,出错率更低。
优选地,第一卡接结构10包括形成于输入连接头1的一侧的卡接片12和形成于输入连接头1的另一侧的卡扣弹片11,卡接片12为固定设置,卡扣弹片11为活动设置,所述卡接片12与所述接入模块上的定位柱(未在附图中示出)卡接以进行定位,所述卡扣弹片与所述接入模块上的定位槽(未在附图中示出)卡接以进行锁紧固定。由于卡接片12为固定设置,在输入连接头1和接入模块进行连接时,可以先通过卡接片12找准位置,卡接片12先与接入模块抵接,随后由卡扣弹片11与接入模块卡接,进而完成连接。如此设置,可以提高输入连接头1和接入模块连接时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3,卡扣弹片11上形成有楔形凸起111,楔形凸起111包括倾斜面111a和卡接面111b,倾斜面111a与卡接面111b邻接,卡接片12为弧形结构。输入连接头1和接入模块连接时,卡接片12先与接入模块上的柱状体连接。由于在卡接片12为弧形结构,可以利用弧形结构上的弧面快速与柱状体贴合以完成连接。相较于其它结构(例如凹槽结构),连接速度更快,而且在重复插接和拆卸的过程中,使用寿命更长。卡接片12与接入模块上的柱状体连接后,按压输入连接头1上设置有卡扣弹片11的一侧,使得倾斜面111a与接入模块抵接,在倾斜面111a的驱动作用下,卡扣弹片11被压缩;直至楔形凸起111与定位槽对齐,卡扣弹片11恢复原状,卡接面111b与定位槽的下表面抵接,因此在卡接面111b与卡片面的相互配合下,将输入连接头1锁紧固定在接入模块上。为了便于完成输入连接头1与接入模块拆卸,可以在卡扣弹片11上设置按压部,通过按压上述的按压部使楔形凸起111从定位槽中脱离,从完成拆卸。
参照图1,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输出连接头2上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20,第二卡接结构20在插接过程中将输出连接头2锁紧固定。可选地,在端子台(即需要与输出连接头2连接的端子台)上设置牛角连接器,牛角连接器与第二卡接结构20之间的装配实现安装定位。输出连接头2与上述的端子台可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有效提高插线速度,且输出连接头2通过第二卡接结构20进行锁紧固定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接线接错的问题,出错率更低。
具体地,第二卡接结构20为开设于输出连接头2上的卡口。输出连接头2插接在端子台时,牛角连接器上的牛角卡扣进入卡口内,进而将输出连接头2锁紧固定。
参照图4和图5,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导电端子5包括夹持段51、由夹持段51向前延伸的导电段52以及由导电段52向前延伸的接触段53。在本申请中,接入模块的对接端子插入插接口4时,接触段53用于实现对接端子和导电端子5的电性导通,导电段52用于固定芯线31的导电内芯,夹持段51用于固定心线的外胶皮。
具体地,夹持段51包括夹持板510、第一夹持抱线臂511和第二夹持抱线臂512,第一夹持抱线臂511和第二夹持抱线臂512相对设置于夹持板510上;在加工的过程中,芯线31放置于夹持板510上,分别使第一夹持抱线臂511和第二夹持抱线臂512弯曲,使夹持段51固定导线的外胶皮,方便快捷。
导电段52包括导电抱线板520、第一导电抱线臂521和第二导电抱线臂522,第一导电抱线臂521和第二导电抱线臂522相对设置于导电抱线板520上;在铆接芯线31时,将导电内芯放置于导电抱线板520上,分别将第一导电抱线臂521和第二导电抱线臂向内卷曲即可,抱住导线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接触段53包括连接板530、第一接触板531和第二接触板532,第一接触板531和第二接触板532相对设置于连接板530上,第一接触板531和第二接触板53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在GL20刀片式I/O模块中,对接端子为片状结构。插接时,对接端子置于夹持空间内,均与第一接触板531和第二接触板532抵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贴片设计在连接时易松动,手摸易腐蚀,本申请的第一接触板531和第二接触板532的双面夹紧更稳定,手摸不腐蚀接触面。更进一步地,第一接触板531和第二接触板532朝彼此的方向折弯,形成更狭窄的夹持空间,进一步提高对接端子与接触段53连接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2,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传输导线3与输入连接头1的连接处以及传输导线3与输出连接头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结构6。上述的密封结构6可采用SR结构。SR为Strain relief(译为应力释放)的缩写,密封结构6可采用SR结构可用以消除线材应力,防止线材连接处的芯线31断裂,故SR结构30也为线束限速器。此外,密封结构6与输入连接头1以及输出连接头2的外壳连接,从而使得转接线可以在潮湿的环境中工作。
具体地,密封结构6包括卡持板61和由卡持板61向前延伸的耐摇摆体62,卡持板61设置有若干个,输入连接头1和输出连接头2内均设置有若个限位板63;卡持板61卡接于相邻两个限位板63形成的间隙内以对输入连接头1的内部进行密封,耐摇摆体62延伸至输入连接头1外以通过形变消除传输导线3产生的应力;或者,卡持板61卡接于相邻两个限位板63形成的间隙内以对输出连接头2的内部进行密封,耐摇摆体62延伸至输出连接头2外以通过形变消除传输导线3产生的应力。卡持板61和耐摇摆体62可以连接传输导线3同时兼顾密封防水性能和耐摇摆性,有效地解决了传输导线3的摇摆、防水问题,且延长了传输导线3的使用寿命。具体地,限位板63设置有三个,三个限位板63之间形成两个间隙,相应地,卡持板61设置有两个。通过多个限位板63和卡持板61的设置,可以对输入连接头1或输出连接头2的内部形成多次密封,防水性能更佳。卡持板61的材质为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简称PVC),PVC具有良好稳定性、耐候性,能适用各种恶劣的环境。当然,密封主体31的材质除了PVC外,还可以是其他的材质,例如XL-PVC、XL-PE材料等。耐摇摆体可以采用柔性且弹性较好的材质,以使耐摇摆体具有良好变形能力,当在传输导线3受到外力产生应力时,耐摇摆体发生形变以消除线材的应力,从而防止传输导线3的连接处的芯线31断裂,实现了对芯线31的保护。例如,耐摇摆体的材质可是TPE(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简称TPE)。当然,耐摇摆体还可以是其他的材质,例如TPR、TPU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参照图6,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连接头2设置有两个且为10pin的牛角插头。由于端子台的种类较多,不同型号的端子具有不同的信号端口。例如将接点都集中到一起形成一个20pin的信号端口,将不同功能的接点分成2个10pin的信号端口,以灵活适用于不同的安装需求。在本实施方式中,传输导线上设置有两条分开线32和一条合并线33,两条分开线32的其中一端共同连接在合并线33的一端,两个10pin的牛角插头分别设置在分开线32的另一端,输入连接头1设置在合并线33的另一端。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接线,应用于接入模块和端子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连接头(1)、输出连接头(2)和传输导线(3),所述输入连接头(1)与所述接入模块连接,所述输出连接头(2)与所述端子台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头(1)和所述输出连接头(2)通过所述传输导线(3)进行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头(1)和所述输出连接头(2)均开设有若干个阵列排布的插接口(4),各所述插接口(4)内设置有导电端子(5),所述传输导线(3)包括若干条芯线(31),所述输入连接头(1)上的导电端子(5)和所述输出连接头(2)上的导电端子(5)分别连接在所述芯线(31)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连接头(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10),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0)在插接过程中将所述输入连接头(1)锁紧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0)包括形成于所述输入连接头(1)的一侧的卡接片(12)和形成于所述输入连接头(1)的另一侧的卡扣弹片(11),所述卡接片(12)为固定设置,所述卡扣弹片(11)为活动设置,所述卡接片(12)与所述接入模块上的定位柱卡接以进行定位,所述卡扣弹片(11)与所述接入模块上的定位槽卡接以进行锁紧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弹片(11)上形成有楔形凸起(111),所述楔形凸起(111)包括倾斜面(111a)和卡接面(111b),所述倾斜面(111a)与所述卡接面(111b)邻接,所述倾斜面(111a)用于驱动所述卡扣弹片(11)朝远离所述定位槽的方向偏移以使所述楔形凸起(111)进入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卡接面(111b)与所述定位槽进行卡接,所述卡接片(12)为弧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连接头(2)上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20),所述第二卡接结构(20)在插接过程中将所述输出连接头(2)锁紧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20)为开设于所述输出连接头(2)上的卡口,所述卡口与所述端子台上的牛角卡扣卡接以将所述输出连接头(2)锁紧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5)包括夹持段(51)、由所述夹持段(51)向前延伸的导电段(52)以及由所述导电段(52)向前延伸的接触段(5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段(51)包括夹持板(510)、第一夹持抱线臂(511)和第二夹持抱线臂(512),所述第一夹持抱线臂(511)和所述第二夹持抱线臂(512)相对设置于所述夹持板(510)上;
所述导电段(52)包括导电抱线板(520)、第一导电抱线臂(521)和第二导电抱线臂(522),所述第一导电抱线臂(521)和所述第二导电抱线臂(522)相对设置于所述导电抱线板(520)上;
所述接触段(53)包括连接板(530)、第一接触板(531)和第二接触板(532),所述第一接触板(531)和所述第二接触板(532)相对设置于所述连接板(530)上,所述第一接触板(531)和所述第二接触板(53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导线(3)与所述输入连接头(1)的连接处以及所述传输导线(3)与所述输出连接头(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结构(6),所述密封结构(6)包括卡持板(61)和由卡持板(61)向前延伸的耐摇摆体(62),所述卡持板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输入连接头(1)和所述输出连接头(2)内均设置有若个限位板(63);所述卡持板(61)卡接于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板(63)形成的间隙内以对所述输入连接头(1)的内部进行密封,所述耐摇摆体(62)延伸至所述输入连接头(1)外以通过形变消除所述传输导线(3)产生的应力;或者,所述卡持板(61)卡接于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板(63)形成的间隙内以对所述输出连接头(2)的内部进行密封,所述耐摇摆体(62)延伸至所述输出连接头(2)外以通过形变消除所述传输导线(3)产生的应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连接头(2)设置有两个且为10pin的牛角插头。
CN202322252291.0U 2023-08-21 2023-08-21 转接线 Active CN220822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2291.0U CN220822128U (zh) 2023-08-21 2023-08-21 转接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2291.0U CN220822128U (zh) 2023-08-21 2023-08-21 转接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2128U true CN220822128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11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2291.0U Active CN220822128U (zh) 2023-08-21 2023-08-21 转接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2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2221B (zh) 連接器組件
US7311539B2 (en) Duplex plug adapter module
KR100413026B1 (ko) 커넥터어셈블리
JP3269920B2 (ja) コネクタ
US737782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94896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cable guiding member
US468788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witch
CN217485868U (zh) 一种以太网线端连接器
CN2406356Y (zh) 具导引装置的电连接器组合
CN220822128U (zh) 转接线
CN212085284U (zh) 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
CN113555706A (zh) 电子设备及与之对接的线缆组件
US4829255A (en) Probe for sealed connector
JPH0982387A (ja) 多心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US20040077227A1 (en) Electrical adapter
CN220857073U (zh) 一种柔性电缆用的分体式连接头
CN212874886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连接器
TWM584029U (zh) 連接器組件
CN216903637U (zh) 一种通讯连接装置及物联网通讯系统
CN213959243U (zh) 线缆卡位连接结构及传感器延长线
CN111883957B (zh) 混合型线对线连接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源供应装置
CN219436285U (zh) 电连接器壳体组件及电连接器
CN220253587U (zh) 一种双排ffc线束连接装置及电子产品
CN215580131U (zh) 一种汽车线束用防护结构
CN220086459U (zh) 电连接器延长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