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1412U - 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1412U
CN220821412U CN202322624473.6U CN202322624473U CN220821412U CN 220821412 U CN220821412 U CN 220821412U CN 202322624473 U CN202322624473 U CN 202322624473U CN 220821412 U CN220821412 U CN 220821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terminal
coil
contact
electromagnetic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244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俊
杜展
唐家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rod Electronics Wu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rod Electronics Wu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rod Electronics Wu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rod Electronics Wu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244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1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1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1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属于电磁继电器的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侧设置有基座,基座外设置有外壳体,基座一侧设置有C端子,C端子下端穿过底座上的通孔,C端子上端设置有单路调节器,且单路调节器和C端子的连接处契合连接有U型固定卡槽,U型固定卡槽设置在基座上,单路调节器的前端为双叠片部,双叠片部上的圆孔内设置有C接触,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单路调节器的接点位置设计成双叠片结构,从而增加了接点接触的稳定性及抗电流冲击能力,在基座上增加U型固定卡槽来与单路调节器和C端子的连接处配合,以增强产品在动作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抗电流的冲击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电磁继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继电器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其中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触点簧片上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离开原来的静触点位置,目前动触点和簧片连接的位置都为单片设计,在电压不稳的时候,若在导通的一瞬间形成冲击电流,容易烧坏组件,导致继电器报废,降低了可靠性,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外设置有外壳体,且外壳体下缘的凸块与底座上的凹槽相互契合,所述基座一侧设置有C端子,C端子下端穿过底座上的通孔,所述C端子上端设置有单路调节器,且所述单路调节器和C端子的连接处契合连接有U型固定卡槽,U型固定卡槽设置在基座上,所述单路调节器的前端为双叠片部,所述双叠片部上的圆孔内设置有C接触。
优选的,所述基座另一侧设置有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的下端穿过底座上的通孔,所述移动终端上端设置有M接触,所述M接触位于C接触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基座底部的凹口内设置有磁芯,所述磁芯上设置有圆柱形线筒,所述圆柱形线筒上缠绕有线圈,且所述线圈两端均设置有线圈端子,线圈端子下端穿过底座上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线圈上方设置有磁轭,所述磁轭两端卡接在基座内壁上的凹槽内,所述磁轭上侧设置有绞合部,且绞合部上设置有衔铁,所述衔铁下端一侧与磁芯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衔铁上端设置有异形卡片,且所述异形卡片上侧的凸起部正对着单路调节器的折弯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底座、基座、外壳体、线圈端子、线圈、圆柱形线筒和磁芯,实现了在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力吸引衔铁靠近磁芯,随之在绞合部的配合下,使得异形卡片上的凸起部位将单路调节器向上抬起,使得C接触和M接触连接,且由于单路调节器与C接触的接点位置设计为双叠片部,从而增加了接点接触的稳定性及抗电流冲击能力,保护了继电器,且接触性更好,提高了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座上增设U型固定卡槽,实现了与与单路调节器和C端子的连接处配合,从而在产品动作过程中,增强单路调节器运动的稳定性,来进一步提高了抗电流的冲击能力,更好的应对电压的上下浮动,降低了安全隐患的产生。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整体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单路调节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固定卡槽截面示意图。
附图说明:1、底座;2、线圈端子;3、线圈;4、磁轭;5、圆柱形线筒;6、磁芯;7、衔铁;8、绞合部;9、C端子;10、单路调节器;101、双叠片部;11、C接触;12、移动终端;13、M接触;14、异形卡片;15、外壳体;16、基座;161、U型固定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请着重参照附图1-5所示,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侧设置有基座16,所述基座16外设置有外壳体15,且外壳体15下缘的凸块与底座1上的凹槽相互契合,所述基座16一侧设置有C端子9,C端子9下端穿过底座1上的通孔,所述C端子9上端设置有单路调节器10,且所述单路调节器10和C端子9的连接处契合连接有U型固定卡槽161,U型固定卡槽161设置在基座16上,所述单路调节器10的前端为双叠片部101,所述双叠片部101上的圆孔内设置有C接触11。
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将单路调节器10的接点位置设计成双叠片结构,从而增加了接点接触的稳定性及抗电流冲击能力,在基座16上增加U型固定卡槽161来与单路调节器10和C端子9的连接处配合,以增强产品在动作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抗电流的冲击能力,提高了可靠性,降低了安全隐患的产生;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通过线圈端子2将控制电路的电流接入,随后线圈3通电,线圈3和磁芯6的配合产生吸力,牵引衔铁7靠近,随之衔铁7在绞合部8的约束下,带动异形卡片14上移,随之异形卡片14上的凸起部位将单路调节器10上的C接触11向上抬起,使得C接触11和M接触13连接,C端子9、单路调节器10和移动终端12连接,则C端子9和移动终端12连接的工作电路接通,达到控制工作电路的目的。
实施例二,请着重参照附图2和3所示,所述基座16另一侧设置有移动终端12,所述移动终端12的下端穿过底座1上的通孔,所述移动终端12上端设置有M接触13,所述M接触13位于C接触11正上方,通过M接触13和C接触11的连接,实现了移动终端12、单路调节器10和C端子9上电流的导通,所述基座16底部的凹口内设置有磁芯6,所述磁芯6上设置有圆柱形线筒5,所述圆柱形线筒5上缠绕有线圈3,且所述线圈3两端均设置有线圈端子2,线圈端子下2端穿过底座1上的通孔,通过线圈3、圆柱形线筒5和磁芯6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在接入控制电路的电流后,产生磁力,所述线圈3上方设置有磁轭4,所述磁轭4两端卡接在基座16内壁上的凹槽内,所述磁轭4上侧设置有绞合部8,且绞合部8上设置有衔铁7,所述衔铁7下端一侧与磁芯6相互配合,通过绞合部8,实现了在衔铁7受磁力牵引的时候,对衔铁7移动路径的约束,所述衔铁7上端设置有异形卡片14,且所述异形卡片14上侧的凸起部正对着单路调节器10的折弯位置,通过异形卡片14,实现了在衔铁7运动的过程中,推动单路调节器10上移。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侧设置有基座(16),所述基座(16)外设置有外壳体(15),且外壳体(15)下缘的凸块与底座(1)上的凹槽相互契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6)一侧设置有C端子(9),C端子(9)下端穿过底座(1)上的通孔,所述C端子(9)上端设置有单路调节器(10),且所述单路调节器(10)和C端子(9)的连接处契合连接有U型固定卡槽(161),U型固定卡槽(161)设置在基座(16)上,所述单路调节器(10)的前端为双叠片部(101),所述双叠片部(101)上的圆孔内设置有C接触(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6)另一侧设置有移动终端(12),所述移动终端(12)的下端穿过底座(1)上的通孔,所述移动终端(12)上端设置有M接触(13),所述M接触(13)位于C接触(11)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6)底部的凹口内设置有磁芯(6),所述磁芯(6)上设置有圆柱形线筒(5),所述圆柱形线筒(5)上缠绕有线圈(3),且所述线圈(3)两端均设置有线圈端子(2),线圈端子(2)下端穿过底座(1)上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3)上方设置有磁轭(4),所述磁轭(4)两端卡接在基座(16)内壁上的凹槽内,所述磁轭(4)上侧设置有绞合部(8),且绞合部(8)上设置有衔铁(7),所述衔铁(7)下端一侧与磁芯(6)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7)上端设置有异形卡片(14),且所述异形卡片(14)上侧的凸起部正对着单路调节器(10)的折弯位置。
CN202322624473.6U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220821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4473.6U CN220821412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4473.6U CN220821412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1412U true CN220821412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0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24473.6U Active CN220821412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14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29357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05235515A (ja) ノイズが無く消耗電力量の低いワイドボルテージ交直流共用コンタクター
CN208796914U (zh) 一种磁保持通用继电器
CN220821412U (zh) 一种抗冲击的电磁继电器
CN202855650U (zh) 推拉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10156326U (zh) 线圈及其磁保持继电器
CN102915879A (zh) 推拉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14378266U (zh) 一种反应灵敏的高压直流磁保持继电器
CN110335788A (zh) 一种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
US3493903A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a suspended armature
CN210692444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继电器
CN102610445B (zh) 节能型电磁继电器
CN210156327U (zh) 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
CN211828644U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EP3764385B1 (en) Magnetic latching relay
CN106328446A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磁路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09427509B (zh) 继电器
US8824117B2 (en) Rela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lay
CN219873335U (zh) 一种新型紧凑型磁保持继电器
CN219350091U (zh) 一种具有新型推动板的磁保持继电器
CN214588651U (zh) 一种磁保持结构继电器
CN213691891U (zh) 一种继电器的抗摔限位结构
US20190228939A1 (en) Relay with sma wire driven mechanism
CN220382013U (zh) 衔铁推片一体式继电器
CN212032954U (zh) 继电器磁钢夹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