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7833U -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7833U
CN220817833U CN202322433564.1U CN202322433564U CN220817833U CN 220817833 U CN220817833 U CN 220817833U CN 202322433564 U CN202322433564 U CN 202322433564U CN 220817833 U CN220817833 U CN 220817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heat dissipation
box
air inlet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335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祥程
邢双喜
潘舒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gdipper Smar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gdipper Smar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gdipper Smar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gdipper Smar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335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7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7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7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散热装置设置在灶具和烹饪装置之间,散热装置的内部形成散热通道,散热装置包括与散热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能够与外部空气连通,排气口设置在灶具的灶面板的后侧,散热通道内的散热风机用于将外部空气从进气口吸入散热通道,并带走烹饪设备产生的热量后从排气口排出。由于散热装置设置在灶具和烹饪装置之间能够同时对灶具和烹饪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使用方便且避免了厨房的温度和湿度快速升高。同时由于散热装置的排气口设置在灶面板的后侧,避免散热装置中的排气直接接触用户,减少了对用户的身体健康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配置的蒸烤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蒸汽,使蒸烤腔体压力升高,需要及时排放蒸汽。另外,蒸烤装置工作时腔体外周温度升高,容易损坏安装在腔体外侧的电子元器件,需要给电子元器件散热。
目前市面上集成灶的蒸烤装置多采用前排的散热和排气方式,该方式会使得厨房的温度和湿度升高,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其解决了烹饪时厨房的温度和湿度升高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包括灶具、烹饪设备和散热装置,烹饪设备设置在灶具下方,散热装置设置在灶具和烹饪装置之间,灶具包括灶面板;散热装置的内部形成散热通道,散热装置包括与散热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能够与外部空气连通,排气口设置在灶面板的后侧;散热装置还包括位于散热通道内的散热风机,散热风机用于将外部空气从进气口吸入散热通道,并带走烹饪设备产生的热量后从排气口排出。
优选地,散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散热风机上游的进气通道和设置在散热风机下游的排气通道,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内部中空连接形成散热通道;进气通道的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散热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排气通道一端与散热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排气口连通。
优选地,烹饪设备包括内胆,内胆的顶面或侧面设有泄压口,泄压口通过泄压管连通排气口。
优选地,散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排气通道末端的排气盒;排气盒包括冷凝盒,冷凝盒的开口朝上且与排气口连通,冷凝盒内设置有冷凝腔,冷凝盒的底壁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与排气通道连通,第二进气孔与泄压管连通。
优选地,第二进气口成型或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一部分伸出冷凝盒的底壁并与泄压管连通,排气管的另一部分位于在冷凝腔内且端部设置有排气通孔。
优选地,排气管的顶端封闭且远离冷凝盒的底壁的侧壁开设有排气通孔。
优选地,冷凝盒还包括排气嘴;排气嘴可拆卸地设置于排气管的顶端,排气嘴的侧壁开设有排气通孔。
优选地,排气盒还包括设置在冷凝盒的顶端的排气盖板;排气盖板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第一排气孔与第一进气孔连通,第二排气孔与第二进气孔连通,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形成排气口。
优选地,还包括烟机,烟机包括位于灶具后侧的机头、位于烹饪装置后侧的风箱和位于烹饪装置下方的集油盒,冷凝盒的底壁还设置排水口,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连通风箱或集油盒。
优选地,排气盒还包括安装盒,安装盒具有朝上的安装口,冷凝盒设置在安装口上;安装盒的底壁设置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分别与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和排水口连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散热装置设置在灶具和烹饪装置之间,散热装置的内部形成散热通道,散热装置包括与散热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能够与外部空气连通,排气口设置在灶具的灶面板的后侧,散热通道内的散热风机用于将外部空气从进气口吸入散热通道,并带走烹饪设备产生的热量后从排气口排出。由于散热装置设置在灶具和烹饪装置之间能够同时对灶具和烹饪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使用方便且避免了厨房的温度和湿度快速升高。同时由于散热装置的排气口设置在灶面板的后侧,避免散热装置中的排气直接接触用户,减少了对用户的身体健康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图1另一视角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横向剖视图;
图7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图7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1图1另一视角的横向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C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灶具;11:灶面板;
2:烹饪设备;21:内胆;22:泄压口;23:泄压管;
3:散热装置;31:散热通道;311:进气口;312:排气口;32:散热风机;33:进气通道;34:排气通道;
35:排气盒;
351:冷凝盒;3511:冷凝腔;3512:第一进气孔;3513:第二进气孔;3514:排气管;3515:排气嘴;3516:排气通孔;3517:排水口;3518:滤网;
352:排气盖板;3521:第一排气孔;3522:第二排气孔;
353:安装盒;3531:第一开口;3532:第二开口;3533:第三开口;
4:烟机;41:机头;42:风箱;43:集油盒;
5: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集成灶包括灶具1、烹饪设备2和散热装置3,烹饪设备2设置在灶具1下方,散热装置3设置在灶具1和烹饪装置之间,灶具1包括灶面板11。
如图3和图4所示,散热装置3的内部形成散热通道31,散热装置3包括与散热通道31连通的进气口311、排气口312以及位于散热通道31内的散热风机32,进气口311能够与外部空气连通,排气口312设置在灶面板11的后侧。散热风机32用于将外部空气从进气口311吸入散热通道31,并带走烹饪设备2产生的热量后从排气口312排出。
由于散热装置3设置在灶具1和烹饪装置之间能够同时对灶具1和烹饪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使用方便且避免了厨房的温度和湿度快速升高。同时由于散热装置3的排气口312设置在灶面板11的后侧,避免散热装置3中的排气直接接触用户,减少了对用户的身体健康的影响。
如图3和图4所示,散热装置3包括进气通道33和排气通道34,进气通道33设置在散热风机32的上游,排气通道34,设置在散热风机32的下游,进气通道33和排气通道34内部中空连接形成散热通道31。进气通道33的一端与进气口311连通,进气通道33的另一端与散热风机32的进风口连通,排气通道34一端与散热风机32的出风口连通,排气通道34的另一端与排气口312连通。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进气通道33侧壁可以开设若干进气孔,进而将灶具1、烹饪设备2之间的空气吸入进气通道33,提高了进气速度进而加快了散热装置3的散热。
如图2、图3、图7、图11和图12所示,烹饪设备2包括内胆21,内胆21的顶面或侧面设有泄压口22,泄压口22通过泄压管23连通散热装置3的排气口312,其中,泄压管23的尾端与连接于散热风机32的下游。
如图5和图10所示,散热装置3还包括排气盒35,排气盒35设置在排气通道34的末端。其中,排气盒35包括冷凝盒351和排气盖板352,冷凝盒351的开口朝上且与排气口312连通,排气盖板352设置在冷凝盒351的顶端。
如图10所示,冷凝盒351内设置有冷凝腔3511,冷凝盒351的底壁开设有第一进气孔3512和第二进气孔3513,第一进气孔3512与排气通道34连通,第二进气孔3513与泄压管23连通。如图7所示,第一进气孔3512成型或连接有与排气通道34、排气盖板352紧贴的通道使从排气通道34、泄压管23中排出的气体互不干涉。第二进气孔3513成型或连接有排气管3514,排气管3514的一部分伸出冷凝盒351的底壁并与泄压管23连通,排气管3514的另一部分位于在冷凝腔3511内且端部设置有排气通孔3516。排气盖板352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孔3521和第二排气孔3522,第一排气孔3521与第一进气孔3512连通,第二排气孔3522与第二进气孔3513连通,第一排气孔3521和第二排气孔3522形成排气口312。
如图6和图7所示,排气管3514的顶端封闭且远离冷凝盒351的底壁的侧壁开设有排气通孔3516。如图9所示,当然冷凝盒351还可以包括排气嘴3515,排气嘴3515可拆卸地设置于排气管3514的顶端,排气嘴3515的侧壁开设有排气通孔3516。
如图3所示,集成灶还包括烟机4,烟机4包括位于灶具1后侧的机头41、位于烹饪装置后侧的风箱42和位于烹饪装置下方的集油盒43,冷凝盒351的底壁还设置排水口3517,排水口3517通过排水管5连通风箱42或集油盒43。如图7所示,从第二进气孔3513进入冷凝腔3511的气体中的部分水蒸汽在冷凝腔3511中冷凝形成的冷凝水,以及灶面板11上经第二排气孔3522流入冷凝腔3511的污水,均通过排水口3517排到所述风箱42或集油盒43。其中,为便于排水,冷凝盒351底壁四周朝排水口3517方向倾斜,排水口3517设置台阶,台阶上设置可取出的滤网3518,以防止排水口3517堵塞。
如图8和图10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及拆卸冷凝盒351,排气盒35还包括安装盒353,安装盒353具有朝上的安装口,冷凝盒351设置在安装口上,安装盒353的底壁设置第一开口3531、第二开口3532和第三开口3533,第一开口3531、第二开口3532、第三开口3533分别与第一进气孔3512、第二进气孔3513和排水口3517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包括灶具、烹饪设备和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烹饪设备设置在灶具下方,散热装置设置在灶具和烹饪装置之间,灶具包括灶面板;
散热装置的内部形成散热通道,散热装置包括与散热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能够与外部空气连通,排气口设置在灶面板的后侧;
散热装置还包括位于散热通道内的散热风机,散热风机用于将外部空气从进气口吸入散热通道,并带走烹饪设备产生的热量后从排气口排出。
2.如权利要求1的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
散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散热风机上游的进气通道和设置在散热风机下游的排气通道,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内部中空连接形成散热通道;
进气通道的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散热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排气通道一端与散热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排气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2的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
烹饪设备包括内胆,内胆的顶面或侧面设有泄压口,泄压口通过泄压管连通排气口。
4.如权利要求3的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
散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排气通道末端的排气盒;
排气盒包括冷凝盒,冷凝盒的开口朝上且与排气口连通,冷凝盒内设置有冷凝腔,冷凝盒的底壁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与排气通道连通,第二进气孔与泄压管连通。
5.如权利要求4的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
第二进气口成型或连接有排气管;
排气管的一部分伸出冷凝盒的底壁并与泄压管连通,排气管的另一部分位于在冷凝腔内且端部设置有排气通孔。
6.如权利要求5的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
排气管的顶端封闭且远离冷凝盒的底壁的侧壁开设有排气通孔。
7.如权利要求5的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
冷凝盒还包括排气嘴;
排气嘴可拆卸地设置于排气管的顶端,排气嘴的侧壁开设有排气通孔。
8.如权利要求4的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
排气盒还包括设置在冷凝盒的顶端的排气盖板;
排气盖板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第一排气孔与第一进气孔连通,第二排气孔与第二进气孔连通,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形成排气口。
9.如权利要求8的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烟机,烟机包括位于灶具后侧的机头、位于烹饪装置后侧的风箱和位于烹饪装置下方的集油盒,
冷凝盒的底壁还设置排水口,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连通风箱或集油盒。
10.如权利要求9的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
排气盒还包括安装盒,安装盒具有朝上的安装口,冷凝盒设置在安装口上;
安装盒的底壁设置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分别与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和排水口连通。
CN202322433564.1U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 Active CN220817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3564.1U CN220817833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3564.1U CN220817833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7833U true CN220817833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7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33564.1U Active CN220817833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7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6484B (zh) 烹饪器具
CN111853876B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09712616U (zh) 烤箱散热结构
CN210330348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款电蒸箱或蒸烤箱的零排放蒸汽冷凝回收装置
CN220817833U (zh)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集成灶
CN114484534A (zh) 一种集成灶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03668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399023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2240576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810494U (zh) 一种新型前排汽蒸烤炉
CN214317743U (zh) 一种厨房用烹饪设备
CN217178661U (zh) 一种排烟装置
CN212618451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5502450U (zh) 一种具有蒸烤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09877015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399025U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107489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7154283U (zh) 一种排烟组件及集成灶
CN216521867U (zh) 一种烹饪装置及具有该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9036719U (zh) 集成灶
CN111503672A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4317744U (zh) 一种厨房用烹饪设备
CN218832565U (zh) 冷凝水回收装置、蒸烤箱及集成灶
CN220379802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221035864U (zh) 一种集成灶的排气散热结构及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