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6426U - 对转桨下齿轮箱以及对转桨推进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对转桨下齿轮箱以及对转桨推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6426U
CN220816426U CN202322552190.5U CN202322552190U CN220816426U CN 220816426 U CN220816426 U CN 220816426U CN 202322552190 U CN202322552190 U CN 202322552190U CN 220816426 U CN220816426 U CN 220816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a
bearing
input shaft
output shaft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521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德君
舒永东
常江
许兆林
常淮植
杜鹏
林富华
史东伟
皮志达
谢堂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igh Accurate Marin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igh Accurate Marin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igh Accurate Marin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igh Accurate Marin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521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6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6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6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对转桨下齿轮箱以及对转桨推进系统,该对转桨下齿轮箱,包括箱体、输入轴和两个沿同一轴线相对设置的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均装载于箱体;输入轴和箱体之间设有第一轴承组件,第一轴承组件用于对输入轴的径向和轴向进行支撑;每个输出轴均与输入轴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输出轴设有第二轴承组件,第二轴承组件用于对输出轴的径向和轴向进行支撑,第二轴承组件包括多个径向支撑轴承,多个径向支撑轴承分布于输出轴上的锥齿轮的两侧。该对转桨下齿轮箱能够提高输出轴系的传动部件的承载力,使得输出轴系不会影响输入轴系和另一个输出轴系,且提高了该对转桨下齿轮箱的支撑力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对转桨下齿轮箱以及对转桨推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转桨下齿轮箱以及对转桨推进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船舶领域中,对转桨得到推广和应用,其因效率高、振动噪音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一些追求高效率和高航速的船舶上。现有的对转桨的原理是前桨尾流的旋转动能损失可被后桨所利用而得到回收,从而提高效率,又由于推力负荷由两个桨分担,故每个桨的推力负荷得以减轻。
现有的对转桨推进系统功率要求越来越大,为了匹配功率的增加,对转桨的下齿轮箱的各个传动部件的齿轮也在逐渐增加,这增加了下齿轮箱的尺寸和水流阻力,在其推动对转桨运行时,齿轮箱内的传动部件的承载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对转桨推进系统设有两个输出轴,两个输出轴和输入轴齿轮啮合连接,增加了下齿轮箱的传动部件,且一个输出轴及其齿轮的不稳定还会对另一个输出轴及其齿轮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整个下齿轮箱以及对转桨推进系统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对转桨下齿轮箱以及对转桨推进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转桨下齿轮箱,能够提高输出轴系的传动部件的承载力,使得输出轴系不会影响输入轴系和另一个输出轴系,提高了该对转桨下齿轮箱的支撑力和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对转桨下齿轮箱,包括:
箱体;
输入轴,装载于上述箱体;上述输入轴和上述箱体之间设有第一轴承组件,上述第一轴承组件用于对上述输入轴的径向和轴向进行支撑;
两个输出轴,沿同一轴线相对设置,上述输出轴装载于上述箱体,每个上述输出轴均与上述输入轴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上述输出轴上设有第二轴承组件,上述第二轴承组件用于对上述输出轴的径向和轴向进行支撑,上述第二轴承组件包括多个径向支撑轴承,多个上述径向支撑轴承分布于上述输出轴上的上述锥齿轮的两侧。
可选地,上述第一轴承组件包括:
球面滚子调心轴承,设置于上述输入轴上,上述球面滚子调心轴承用于为输入轴提供径向力;
圆锥滚子轴承,设置于上述输入轴上并与上述球面滚子调心轴承间隔设置,上述圆锥滚子轴承用于为输入轴提供径向力和第一方向的轴向力。
可选地,上述第一轴承组件还包括球面滚子推力轴承,上述球面滚子推力轴承设置于上述输入轴上并与上述圆锥滚子轴承相对设置,上述球面滚子推力轴承用于为输入轴提供第二方向的轴向力,上述第二方向和上述第一方向相反。
可选地,上述径向支撑轴承为球面滚子调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中的任一个。
可选地,上述第二轴承组件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轴向支撑轴承,上述轴向支撑轴承设置于分布于上述输出轴上的上述锥齿轮两侧的多个上述径向支撑轴承之间。
可选地,上述第二轴承组件还包括轴向支撑轴承和限位环,上述轴向支撑轴承和上述限位环均设置于分布于上述输出轴上的上述锥齿轮两侧的多个上述径向支撑轴承之间。
可选地,上述轴向支撑轴承为球面滚子推力轴承。
可选地,上述输入轴和上述输出轴均为台阶轴。
可选地,上述输入轴上设有主动锥齿轮,上述输出轴上设有从动锥齿轮,上述主动锥齿轮和上述从动锥齿轮啮合设置,多个上述径向支撑轴承分布于上述从动锥齿轮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转桨推进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对转桨下齿轮箱,能够提高该对转桨推进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且能提高该对转桨推进系统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转桨下齿轮箱以及对转桨推进系统,通过对输出轴上的锥齿轮的两侧分别设置多个径向支撑轴承,提高了整个输出轴对应的输出轴系的传动部件的承载力,使得输出轴及其传动部件的支撑力增强,进而减小了对输入轴和另一个输出轴的影响,确保了整个对转桨下齿轮箱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保证了在对转桨下齿轮箱运行时,其内部传动部件不会变形或断裂,提高了对转桨下齿轮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对转桨下齿轮箱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对转桨下齿轮箱隐去箱体的剖视图。
图中:
10、箱体;20、输入轴;30、输出轴;
40、第一轴承组件;41、球面滚子调心轴承;42、圆锥滚子轴承;43、球面滚子推力轴承;
50、第二轴承组件;51、径向支撑轴承;52、轴向支撑轴承;
60、主动锥齿轮;70、从动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对转桨下齿轮箱以及对转桨推进系统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转桨下齿轮箱,其能够提高输出轴系的传动部件的承载力,使得输出轴系不会影响输入轴系和另一个输出轴系,提高了该对转桨下齿轮箱的支撑力和使用寿命。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该对转桨下齿轮箱包括箱体10、输入轴20和两个沿同一轴线相对设置的输出轴30,输入轴20装载于箱体10;输入轴20和箱体10之间设有第一轴承组件40,第一轴承组件40用于对输入轴20的径向和轴向进行支撑;两个输出轴30均装载于箱体10,每个输出轴30均与输入轴20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输出轴30上设有第二轴承组件50,第二轴承组件50用于对输出轴30的径向和轴向进行支撑,第二轴承组件50包括多个径向支撑轴承51,多个径向支撑轴承51分布于上述输出轴30上的上述锥齿轮的两侧。
本实施例的对转桨下齿轮箱,通过对输出轴30上的上述锥齿轮的两侧分别设置多个径向支撑轴承51,提高了整个输出轴30对应的输出轴系的传动部件的承载力,使得输出轴30及其传动部件的支撑力增强,进而减小了对输入轴20和另一个输出轴30的影响,确保了整个对转桨下齿轮箱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保证了在对转桨下齿轮箱运行时,其内部传动部件不会变形或断裂,提高了对转桨下齿轮箱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轴承组件40包括球面滚子调心轴承41和圆锥滚子轴承42,其中,球面滚子调心轴承41设置于输入轴20上,球面滚子调心轴承41用于为输入轴20提供径向力,其具有高的径向载荷能力,同时也能给予第一方向一定的轴向力;圆锥滚子轴承42设置于输入轴20上并与球面滚子调心轴承41间隔设置,圆锥滚子轴承42用于为输入轴20提供径向力和第一方向的轴向力。通过设置球面滚子调心轴承41和圆锥滚子轴承42,使得输入轴20得到了径向支撑,进而确保了在输入轴系及其传动部件运行时的稳定性。
可选地,上述球面滚子调心轴承41和圆锥滚子轴承42均设有多个,进一步增加了上述轴承对输入轴20的承载力。
进一步地,第一轴承组件40还包括球面滚子推力轴承43,球面滚子推力轴承43设置于输入轴20上并与圆锥滚子轴承42相对设置,球面滚子推力轴承43用于为输入轴20提供第二方向的轴向力,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反。即圆锥滚子轴承42和球面滚子推力轴承43配合,可以实现对该输入轴20轴向上的正反方向的支撑,提高了该输入轴20及其传动部件运行时的稳定性。并且,这样设置减少了一个轴向轴承,降低了零部件的数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沿输入轴20的轴向的相反的方向,即两个方向沿输入轴20的轴向呈180°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轴承组件50包括多个径向支撑轴承51,以实现对输出轴30的支撑,该径向支撑轴承51为球面滚子调心轴承41、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42中的任一个。上述轴承均能对输出轴30及其传动部件提供径向支撑。
为了实现对输出轴30及其传动部件的轴向双向的支撑,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二轴承组件50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轴向支撑轴承52,轴向支撑轴承52设置于分布于输出轴30上的锥齿轮两侧的多个径向支撑轴承51之间,两个轴向支撑轴承52为输出轴30及其传动部件提供轴向双向的支撑力,进而提高了对输出轴30的轴向支撑和该对转桨下齿轮箱的可靠性。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轴承组件50还包括轴向支撑轴承52和限位环,轴向支撑轴承52和限位环均设置于分布于输出轴30上的锥齿轮两侧的多个径向支撑轴承51之间,限位环和轴向轴承中的一个可以为输出轴30及其传动部件提供一个方向的轴向力,另一个可以为输出轴30及其传动部件提供相反方向的轴向力,实现了对输出轴30的双向轴向支撑,进而提高了该转舵浆上齿轮箱的承载力和可靠性。
可选地,轴向支撑轴承52为球面滚子推力轴承43,其主要用于承载输出轴30及其传动部件的轴向载荷,还能承载径向载荷,进一步提高了该对转桨下齿轮箱的承载力和可靠性。
为了便于上述轴承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输入轴20和输出轴30均为台阶轴,台阶轴更便于对轴承进行定位安装。
为了实现输入轴20和输出轴30的锥齿轮传动,进一步地,输入轴20上设有主动锥齿轮60,输出轴30上设有从动锥齿轮70,主动锥齿轮60和从动锥齿轮70啮合设置,多个径向支撑轴承51分布于从动锥齿轮70的两侧,即可实现该对转桨下齿轮箱的传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转桨推进系统,其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对转桨下齿轮箱,提高了该对转桨推进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了该对转桨推进系统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上述输出轴30远离输入轴20的一端连接于桨翼,即可实现该对转桨推进系统对船舶的推进驱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对转桨下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
输入轴(20),装载于所述箱体(10);所述输入轴(20)和所述箱体(10)之间设有第一轴承组件(40),所述第一轴承组件(40)用于对所述输入轴(20)的径向和轴向进行支撑;
两个输出轴(30),沿同一轴线相对设置,所述输出轴(30)装载于所述箱体(10),每个所述输出轴(30)均与所述输入轴(20)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30)上设有第二轴承组件(50),所述第二轴承组件(50)用于对所述输出轴(30)的径向和轴向进行支撑,所述第二轴承组件(50)包括多个径向支撑轴承(51),多个所述径向支撑轴承(51)分布于所述输出轴(30)上的所述锥齿轮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转桨下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40)包括:
球面滚子调心轴承(41),设置于所述输入轴(20)上,所述球面滚子调心轴承(41)用于为输入轴(20)提供径向力;
圆锥滚子轴承(42),设置于所述输入轴(20)上并与所述球面滚子调心轴承(41)间隔设置,所述圆锥滚子轴承(42)用于为输入轴(20)提供径向力和第一方向的轴向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转桨下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40)还包括球面滚子推力轴承(43),所述球面滚子推力轴承(43)设置于所述输入轴(20)上并与所述圆锥滚子轴承(42)相对设置,所述球面滚子推力轴承(43)用于为输入轴(20)提供第二方向的轴向力,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转桨下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支撑轴承(51)为球面滚子调心轴承(41)、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42)中的任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转桨下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50)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轴向支撑轴承(52),所述轴向支撑轴承(52)设置于分布于所述输出轴(30)上的所述锥齿轮两侧的多个所述径向支撑轴承(5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转桨下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50)还包括轴向支撑轴承(52)和限位环,所述轴向支撑轴承(52)和所述限位环均设置于分布于所述输出轴(30)上的所述锥齿轮两侧的多个所述径向支撑轴承(5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对转桨下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支撑轴承(52)为球面滚子推力轴承(43)。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对转桨下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20)和所述输出轴(30)均为台阶轴。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对转桨下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20)上设有主动锥齿轮(60),所述输出轴(30)上设有从动锥齿轮(70),所述主动锥齿轮(60)和所述从动锥齿轮(70)啮合设置,多个所述径向支撑轴承(51)分布于所述从动锥齿轮(70)的两侧。
10.对转桨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对转桨下齿轮箱。
CN202322552190.5U 2023-09-20 2023-09-20 对转桨下齿轮箱以及对转桨推进系统 Active CN220816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2190.5U CN220816426U (zh) 2023-09-20 2023-09-20 对转桨下齿轮箱以及对转桨推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2190.5U CN220816426U (zh) 2023-09-20 2023-09-20 对转桨下齿轮箱以及对转桨推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6426U true CN220816426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97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52190.5U Active CN220816426U (zh) 2023-09-20 2023-09-20 对转桨下齿轮箱以及对转桨推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6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24553B2 (ja) タービンロータおよび発電所
US9216804B2 (en) Pod drive comprising a reduction gearing
CN212172505U (zh) 一种气体减阻支撑的对转式电力推进器
CN109178268B (zh) 一种外驱动式船用推进系统
CN220816426U (zh) 对转桨下齿轮箱以及对转桨推进系统
CN112124546A (zh) 一种螺旋桨在同侧的对转式吊舱推进器
CN101797976A (zh) 电动船舶对转桨推进装置
CN111661294A (zh) 一种轴向磁通电机驱动的对转桨式电力推进器
CN220828480U (zh) 舵桨上齿轮箱以及舵桨推进系统
CN112498642B (zh) 一种旋流无轴泵船舶推进系统
CN213139108U (zh) 一种轴向磁通电机驱动的对转桨式环形电力推进器
CN115636091A (zh) 用于飞行器的螺旋桨式推进系统
JPS61503022A (ja) 2重反転プロペラ駆動装置
CN103612736A (zh) 一种带齿轮箱的喷水推进系统
CN202629018U (zh) 一种采用箱体斜分式的倾角传动齿轮箱
CN219277770U (zh) 一种串列式舵桨
CN201842242U (zh) 定螺距侧向推进器
CN218431692U (zh) 低速主推进系统以及船舶
CN2517663Y (zh) 船舶无舵板推进装置
CN212423431U (zh) 一种轴向磁通电机驱动的对转桨式电力推进器
KR101215610B1 (ko) 에너지 회수 장치를 구비한 선박
CN114524072B (zh) 一种基于科恩达效应的全回转推进器
CN217260623U (zh) 一种电机顶置的船用全回转对转桨推进器
CN212267811U (zh) 一种水下串联式同转螺旋桨装备
CN219790503U (zh) 一种推进器及其共轴双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