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5802U - 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5802U
CN220815802U CN202322803537.9U CN202322803537U CN220815802U CN 220815802 U CN220815802 U CN 220815802U CN 202322803537 U CN202322803537 U CN 202322803537U CN 220815802 U CN220815802 U CN 220815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valve
pipe
secondary purifica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035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春玲
陈爱玲
史涛
杨玉国
羡星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ma Automotive Parts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ma Automotive Part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ma Automotive Parts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ma Automotive Part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035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5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5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5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其包括壳体、进气管、出气管、一次催化器芯体、阀门a、尾气传感器a、尾气传感器b、二次净化组件、导气管、排气管、阀门b、蜂鸣器和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使用一次催化器芯体进行净化,尾气传感器a对气体进行检测,当检测合格时,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将气体通过出气管直接排出,当检测不合格时,打开阀门b关闭阀门a,将气体通过导气管导入二次净化组件中进行二次净化,尾气传感器b对二次净化后的气体进行检测,当检测合格时则正常排出,当检测不合格时,控制器控制蜂鸣器工作通知使用人员,本装置能够及时检测尾气异常并通知使用人员。

Description

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
背景技术
机动车在使用时会排放尾气,尾气中夹杂着许多种有害污染物,汽车尾气控制可以分为机内和机外两种技术,目前机外净化装置中最常用的是三元催化。三元催化是指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HC和NOx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的催化。催化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及时进行清洁或更换,否则会造成尾气排放超标准,甚至会阻塞造成排气管不通畅、加速不好。
公告号为CN20651342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尾气催化器,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能够使原来由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三种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从而将彻底改善由于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汽车尾气得以净化。
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
催化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及时进行清洁或更换,该尾气催化器无法及时发现尾气异常,在催化器出现异常时仍正常使用,会导致尾气排放不达标从而污染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及时检测尾气异常并通知使用人员的尾气催化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包括壳体、进气管、出气管、一次催化器芯体、阀门a、尾气传感器a、尾气传感器b、二次净化组件、导气管、排气管、阀门b、蜂鸣器和控制器;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且进气管、壳体和出气管依次连通,一次催化器芯体设置在壳体上,阀门a设置在出气管上,尾气传感器a和尾气传感器b均设置在出气管上且分别位于阀门a的左右两侧,二次净化组件设置在壳体上,导气管和排气管均设置在二次净化组件上且导气管、二次净化组件和排气管依次连通,导气管和排气管分别与阀门a的左右两侧连通,阀门b设置在导气管上,蜂鸣器设置在壳体上,控制器设置在壳体上且控制连接阀门a和阀门b,控制器与尾气传感器a和尾气传感器b电性连接。
优选的,壳体包括外壳a和外壳b,外壳b螺纹设置在外壳a上,外壳a和外壳b连通,进气管设置在外壳a上且进气管与外壳a连通,出气管和二次净化组件均设置在外壳b上,外壳b与出气管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的一侧设置在外壳a上,密封圈的另一侧抵接在外壳b上。
优选的,还包括缓冲环a,缓冲环a设置在壳体内侧,缓冲环a上设置有凹槽a,一次催化器芯体设置在凹槽a内。
优选的,还包括限位环a,限位环a设置在壳体内,缓冲环a的两侧分别抵接在限位环a内。
优选的,二次净化组件包括二次净化外壳、限位环b、缓冲环b和二次催化器芯体,二次净化外壳设置在壳体上,限位环b设置在二次净化外壳上,缓冲环b设置在二次净化外壳上且缓冲环b抵接在限位环b上,缓冲环b上设置有凹槽b,二次催化器芯体设置在凹槽b上,导气管和排气管均设置在二次净化外壳上且导气管、二次净化外壳和排气管依次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隔板,隔板一端设置在二次净化外壳上,隔板另一端与二次催化器芯体之间空有间隙,导气管和排气管分别与隔板的两侧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器、蜂鸣器、尾气传感器a和尾气传感器b,尾气排放时通过进气管进入壳体中被一次催化器芯体进行净化,净化完成后气体进入出气管中,尾气传感器a对气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传输到控制器中,当检测合格时,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将气体通过出气管直接排出,当检测不合格时,打开阀门b关闭阀门a,将气体通过导气管导入二次净化组件中进行二次净化,二次净化完成后通过排气管进入出气管中,尾气传感器b对二次净化后的气体进行检测,当检测合格时则正常排出,当检测不合格时,控制器控制蜂鸣器工作通知使用人员,本装置能够及时检测尾气异常并通知使用人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二次净化组件,当尾气被一次催化器芯体进行一次净化不合格时,及时通过导气管进入二次净化组件中进行二次净化,从而确保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壳体;101、外壳a;102、外壳b;2、进气管;3、出气管;4、一次催化器芯体;5、阀门a;6、尾气传感器a;7、尾气传感器b;8、二次净化组件;801、二次净化外壳;802、限位环b;803、缓冲环b;804、凹槽b;805、二次催化器芯体;9、导气管;10、排气管;11、阀门b;12、蜂鸣器;13、控制器;14、密封圈;15、缓冲环a;151、凹槽a;16、限位环a;17、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包括壳体1、进气管2、出气管3、一次催化器芯体4、阀门a5、尾气传感器a6、尾气传感器b7、二次净化组件8、导气管9、排气管10、阀门b11、蜂鸣器12和控制器13;进气管2和出气管3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两端且进气管2、壳体1和出气管3依次连通,一次催化器芯体4设置在壳体1上,阀门a5设置在出气管3上,尾气传感器a6和尾气传感器b7均设置在出气管3上且分别位于阀门a5的左右两侧,二次净化组件8设置在壳体1上,导气管9和排气管10均设置在二次净化组件8上且导气管9、二次净化组件8和排气管10依次连通,导气管9和排气管10分别与阀门a5的左右两侧连通,阀门b11设置在导气管9上,蜂鸣器12设置在壳体1上,控制器13设置在壳体1上且控制连接阀门a5和阀门b11,控制器13与尾气传感器a6和尾气传感器b7电性连接。
本尾气催化器结构在使用时,将进气管2与尾气排放口进行安装,尾气排放时通过进气管2进入壳体1中被一次催化器芯体4进行一次净化,一次净化后的气体进入出气管3中,尾气传感器a6对一次净化的尾气进行检测,当检测合格时打开阀门a5关闭阀门b11,将气体正常通过出气管3排出,当检测不合格时,打开阀门b11关闭阀门a5,将气体通过导气管9导入二次净化组件8中进行二次净化,二次净化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10进入出气管3中,尾气传感器b7对二次净化后的气体进行检测,当检测合格时正常排出,当检测不合格时,控制器13控制蜂鸣器12工作,提醒使用人员。本装置能够及时检测尾气异常并通知使用人员。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外壳a101和外壳b102,外壳b102螺纹设置在外壳a101上,外壳a101和外壳b102连通,进气管2设置在外壳a101上且进气管2与外壳a101连通,出气管3和二次净化组件8均设置在外壳b102上,外壳b102与出气管3连通。尾气催化器结构还包括密封圈14,密封圈14的一侧设置在外壳a101上,密封圈14的另一侧抵接在外壳b102上。通过将外壳b102螺纹设置在外壳a101上,便于拆卸整个壳体1,有利于对整个装置进行清洁。通过设置密封圈14防止尾气从外壳a101和外壳b102的连接处泄漏。
尾气催化器结构还包括缓冲环a15,缓冲环a15设置在壳体1内侧,缓冲环a15上设置有凹槽a151,一次催化器芯体4设置在凹槽a151内。尾气催化器结构还包括限位环a16,限位环a16设置在壳体1内,缓冲环a15的两侧分别抵接在限位环a16内。通过设置缓冲环a15,在装置受到震动时对一次催化器芯体4进行保护,防止一次催化器芯体4损坏。通过设置限位环a16便于固定缓冲环a15的位置。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二次净化组件8包括二次净化外壳801、限位环b802、缓冲环b803和二次催化器芯体805,二次净化外壳801设置在壳体1上,限位环b802设置在二次净化外壳801上,缓冲环b803设置在二次净化外壳801上且缓冲环b803抵接在限位环b802上,缓冲环b803上设置有凹槽b804,二次催化器芯体805设置在凹槽b804上,导气管9和排气管10均设置在二次净化外壳801上且导气管9、二次净化外壳801和排气管10依次连通。尾气催化器结构还包括隔板17,隔板17一端设置在二次净化外壳801上,隔板17另一端与二次催化器芯体805之间空有间隙,导气管9和排气管10分别与隔板17的两侧连通。
本实施例中,一次净化后的气体从导气管9进入二次净化外壳801中,被二次催化器芯体805进行二次净化,通过设置缓冲环b803能够在装置震动时保护二次催化器芯体805不受损伤。通过设置隔板17,让导气管9中导入的气体能够通过二次催化器芯体805进行二次净化后再从排气管10排出,提高净化质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进气管(2)、出气管(3)、一次催化器芯体(4)、阀门a(5)、尾气传感器a(6)、尾气传感器b(7)、二次净化组件(8)、导气管(9)、排气管(10)、阀门b(11)、蜂鸣器(12)和控制器(13);
进气管(2)和出气管(3)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两端且进气管(2)、壳体(1)和出气管(3)依次连通,一次催化器芯体(4)设置在壳体(1)上,阀门a(5)设置在出气管(3)上,尾气传感器a(6)和尾气传感器b(7)均设置在出气管(3)上且分别位于阀门a(5)的左右两侧,二次净化组件(8)设置在壳体(1)上,导气管(9)和排气管(10)均设置在二次净化组件(8)上且导气管(9)、二次净化组件(8)和排气管(10)依次连通,导气管(9)和排气管(10)分别与阀门a(5)的左右两侧连通,阀门b(11)设置在导气管(9)上,蜂鸣器(12)设置在壳体(1)上,控制器(13)设置在壳体(1)上且控制连接阀门a(5)和阀门b(11),控制器(13)与尾气传感器a(6)和尾气传感器b(7)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1)包括外壳a(101)和外壳b(102),外壳b(102)螺纹设置在外壳a(101)上,外壳a(101)和外壳b(102)连通,进气管(2)设置在外壳a(101)上且进气管(2)与外壳a(101)连通,出气管(3)和二次净化组件(8)均设置在外壳b(102)上,外壳b(102)与出气管(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14),密封圈(14)的一侧设置在外壳a(101)上,密封圈(14)的另一侧抵接在外壳b(1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环a(15),缓冲环a(15)设置在壳体(1)内侧,缓冲环a(15)上设置有凹槽a(151),一次催化器芯体(4)设置在凹槽a(15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环a(16),限位环a(16)设置在壳体(1)内,缓冲环a(15)的两侧分别抵接在限位环a(16)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二次净化组件(8)包括二次净化外壳(801)、限位环b(802)、缓冲环b(803)和二次催化器芯体(805),二次净化外壳(801)设置在壳体(1)上,限位环b(802)设置在二次净化外壳(801)上,缓冲环b(803)设置在二次净化外壳(801)上且缓冲环b(803)抵接在限位环b(802)上,缓冲环b(803)上设置有凹槽b(804),二次催化器芯体(805)设置在凹槽b(804)上,导气管(9)和排气管(10)均设置在二次净化外壳(801)上且导气管(9)、二次净化外壳(801)和排气管(10)依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17),隔板(17)一端设置在二次净化外壳(801)上,隔板(17)另一端与二次催化器芯体(805)之间空有间隙,导气管(9)和排气管(10)分别与隔板(17)的两侧连通。
CN202322803537.9U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 Active CN220815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03537.9U CN220815802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03537.9U CN220815802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5802U true CN220815802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8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03537.9U Active CN220815802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5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57949A1 (en)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catalyst for purifying exhaust ga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5402007A (zh) 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
CN109707485B (zh)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CN107893693A (zh)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WO2018086189A1 (zh) 汽车尾气排放系统
CN220815802U (zh) 一种尾气催化器结构
WO2015190623A1 (ko) 건설차량
CN210127888U (zh) 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器
JP2008163933A (ja) バイクエンジンの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CN212898662U (zh) 一种方箱型天然气发动机后处理装置
CN215692834U (zh) 高海拔公路隧道气态污染物净化设备
CN211924288U (zh) 用于船舶尾气中颗粒物去除的装置
CN211777661U (zh) 一种汽油机用带扰流板的催化净化器
CN210127890U (zh) 一种船用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
CN217462316U (zh) 一种可有效过滤的汽车用尾气净化器
CN208236488U (zh) 一种降低汽车尾气颗粒物排放的消声器
CN206513424U (zh) 一种新型尾气催化器
CN220081530U (zh) 一种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和发动机
CN213684267U (zh) 一种高效率金属尾气净化装置
CN218093192U (zh) 一种车辆用的消音净化装置
CN219034845U (zh) 一种新型发电机组尾气净化器自动再生装置
CN213885704U (zh) 一种环保型汽车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CN114856760B (zh) 一种协同净化nox和pm的催化型颗粒物捕集器
CN106481413A (zh) 一种新型尾气催化器
CN205025544U (zh) 一种汽车车体内气体排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