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0937U - 一种传输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0937U
CN220810937U CN202322407162.4U CN202322407162U CN220810937U CN 220810937 U CN220810937 U CN 220810937U CN 202322407162 U CN202322407162 U CN 202322407162U CN 220810937 U CN220810937 U CN 220810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heel
motor
clamping plate
driv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071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胜
杨政
王义虎
江月欣
张晓恒
邵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Longteng Rolling El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Longteng Rolling El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Longteng Rolling El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Longteng Rolling El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071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0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0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0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传输转向装置,解决了提高翻转效率的问题,包括电机和底板,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上可旋转设置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二横板之间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孔和所述出料孔相连通,所述传送机构上部设置有压紧机构,由于传送机构可运输多个工件,而传送机构在压紧机构的配合下,可以把工件压在传送机构上,然后在电机的带动下,主动轮和从动轮一起旋转,从而带动传送机构和压紧机构一起旋转,实现了工件的翻转,因此解决了提高翻转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输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件运输过程中,工件有时需要翻转一定角度,然后再进行加工或再转运,通常只能对单独的工件进行翻转,这样的翻转效率低下,需要更多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所以如何一次性翻转多个工件是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传输转向装置,解决了提高翻转效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输转向装置,包括电机和底板,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可旋转设置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两端和所述第二横板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二横板相间距平行设置,所述主动轮上设置有进料孔,所述从动轮上设置有出料孔,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二横板之间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孔和所述出料孔相连通,所述传送机构上部设置有压紧机构。
可选地,所述底板上可旋转设置有第一支撑轮、第二支撑轮、第三支撑轮和第四支撑轮,所述主动轮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轮上和所述第二支撑轮上,所述从动轮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轮上和所述第四支撑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轮外周上设置有第一凹圈,第二支撑轮上设置有第二凹圈,所述第三支撑轮上设置有第三凹圈,所述第四支撑轮上设置有第四凹圈,所述主动轮卡接在所述第一凹圈和所述第二凹圈内,所述从动轮卡接在所述第三凹圈和所述第四凹圈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可旋转地定位丝杆,所述定位丝杆上设置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平行间距设置,所述传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马达、第二马达、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一链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的两侧,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一链轮上套设有第一载料链条,所述第二马达和所述第二链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的两侧,所述第二马达和所述第二链轮上套设有第二载料链条,所述第一载料链条与所述第二载料链条等高平行间距设置,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可旋转设置在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二夹板上设置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位于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一链轮之间,所述第一支板上表面贴合所述第一载料链条旋转路径的上半段底面,所述第二支板位于所述第二马达和所述第二链轮之间,所述第二支板上表面贴合所述第二载料链条旋转路径的上半段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一压缩板、第二气缸、第二导轨、第二滑块和第二压缩板,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顶端,所述第一压缩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所述第一压缩板贴合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一载料链条位于所述第一压缩板的行程路径上,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上,所述第一滑块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压缩板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顶端,所述第二压缩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端,所述第二压缩板贴合所述第二夹板,所述第二载料链条位于所述第二压缩板的行程路径上,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上,所述第二滑块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压缩板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二横板之间设置拦杆,所述拦杆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主动轮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传感器和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限位柱并列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限位柱都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旋转路径上。
可选地,所述从动轮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传感器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与所述第二限位柱并列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与所述第二限位柱都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旋转路径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传输转向装置,由于传送机构可运输多个工件,而传送机构在压紧机构的配合下,可以把工件压在传送机构上,然后在电机的带动下,主动轮和从动轮一起旋转,从而带动传送机构和压紧机构一起旋转,实现了工件的翻转,因此解决了提高翻转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种传输转向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右视图;
图3是图2所示A部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俯视;
图6是图1所示左视图;
图7是图6所示B部放大图;
图8是没有所示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后视图;
图9是没有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俯视图;
图10是没有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右视图;
图11是没有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前俯视图;
图12底板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底板;9、压紧机构;21、主动轮;22、从动轮;23、电机;24、定位丝杆;25、第一横板;26、第二横板;27、第一马达;28、第二马达;56、传送机构;210、进料孔;220、出料孔;211、第一支撑轮;212、第二支撑轮;221、第三支撑轮;222、第四支撑轮;213、第一凹圈;214、第二凹圈;215、第一限位块;216、第一限位传感器;217、第一限位柱;218、第一支柱;223、第三凹圈;224、第四凹圈;225、第二限位块;226、第二限位传感器;227、第二限位柱;250、第一夹板;260、第二夹板;256、转轴;257、第一导轨;258、第一滑块;259、第一压缩板;291、第一气缸;292、第二气缸;294、第二压缩板;
296、第二导轨;298、第二滑块;270、第一链轮;280、第二链轮;271、第一载料链条;281、第二载料链条;273、第一支板;283、第二支板;300、拦杆;
8、气电滑环;81、支杆;83、第一折板;84、第二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包括电机23和底板2,电机23设置在底板2上,底板1上可旋转设置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电机23与主动轮21通过链条连接,主动轮21与从动轮22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板25和第二横板26,主动轮21与从动轮22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板25和第二横板26,第一横板25与第二横板26相间距平行设置,主动轮21上设置有进料孔210,从动轮22上设置有出料孔220,第一横板25与第二横板26之间设置有传送机构56,传送机构56两端分别与进料孔210和出料孔220相连通,传送机构56上部设置有压紧机构9。
如图2和图3及图4所示,主动轮21、从动轮22和电机23,电机23的驱动端与主动轮21通过链条连接,也就是电机23的驱动端通过链条带动主动轮21旋转,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板25 和第二横板26,第一横板25的两端和第二横板26的两端分别连接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主动轮21通过第一横板25和第二横板26带动从动轮22旋转,第一横板25与第二横板26相间隔一定距离设置,这样第一横板25与第二横板26有空间,主动轮21上设置有进料孔210,从动轮22上设置有出料孔220,进料孔210与出料孔220大小相等,并且进料孔210的轴线与出料孔220的轴线相同,第一横板25和第二横板26分别位于进料孔210和出料孔220两侧,第一横板25和第二横板26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定位丝杆24相连,电机23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
与主动轮21配合设置的有第一支撑轮211和第二支撑轮212,主动轮21可旋转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撑轮211和第二支撑轮212上,也就是主动轮21同时与第一支撑轮211和第二支撑轮212滚动接触,第一支撑轮211和第二支撑轮212滚动支撑主动轮21,与从动轮22配合设置的有第三支持轮221和第四支撑轮222,从动轮22可旋转架设在第三支持轮221和第四支撑轮222上,从动轮22同时与第三支持轮221和第四支撑轮222滚动接触,第三支持轮221和第四支撑轮222通过滚动支撑从动轮22,第一支撑轮211、第二支撑轮212、第三支持轮221和第四支撑轮222上都设置有凹槽,主动轮21卡接在第一支撑轮211的凹槽和第二支撑轮212的凹槽内,从动轮22卡接在第三支持轮221的凹槽和第四支撑轮222的凹槽内。
在第一横板25和第二横板26之间设置有第一夹板250和第二夹板260,在第一夹板250上设置有第一马达27和第一链轮270,第一马达27与第一链轮270之间设置有第一载料链条271,第一载料链条271同时套设在第一马达27和第一链轮270上,第一马达27的驱动端旋转,通过第一载料链条271带动第一链轮270旋转,第二夹板260上设置有第二马达28和第二链轮280,第二马达28与第二链轮280之间设置有第二载料链条281,第二载料链条281同时套设在第二链轮280和第二链轮280上,第二马达28的驱动端通过第二载料链条281带动第二链轮280旋转,定位丝杆24也至少设置两个,第一夹板250和第二夹板260都穿过定位丝杆24,第一马达27和第二马达28都是步进马达,也可以是两个伺服电机,第一马达27和第二马达28都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
第一载料链条271和第二载料链条281都位于第一夹板250和第二夹板260之间,第一载料链条271和第二载料链条281相对设置,第一载料链条271和第二载料链条281之间有空隙29,延长部52延伸到第一载料链条271和第二载料链条281之间,也就是延长部52在空隙29内,第一载料链条271和第二载料链条281等高且平行,第一载料链条271的两端与第二载料链条281的两端平齐,从引导板5上滑落下来的工件100就进入到了第一载料链条271上和第二载料链条281上,在第一载料链条271和第二载料链条281的共同旋转下,工件100从进料孔210朝出料孔220移动。
在出料孔220外侧设置有8,气电滑环8的轴线与主动轮21轴线和从动轮22轴线都在一条直线上,气电滑环8被支杆81支撑,气电滑环8的转轴上设置有第一折板83和第二折板84,第一折板83和第二折板84都与从动轮22相连接,第一折板83和第二折板84成型为一体,气电滑环8对准出料孔220中心位置,第一折板83和第二折板84都经过90°折弯,气电滑环8可传递信号、避免信号干扰,还可以减少电缆布线。
为了使第一横板25保持平衡少晃动,在第一横板25外壁设置有第一平衡块253,为了使第二横板26保持平衡少晃动,在第二横板26外壁设置有第二平衡块263,第一平衡块253和第二平衡块263都有一定的重量,在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都旋转一定角度要停下来,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都在惯性作用下停不下来,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分别碰撞第一限位柱217和第二限位柱227,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都会回旋转,而第一平衡块253和第二平衡块263有向下的重力,使得第一横板25和第二横板26回旋转的次数减少,相应地第一横板25和第二横板26晃动就减少。
如图5和图6及图7所示,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柱217和第二限位柱227都在起阻挡作用,因此第一限位柱217的位置和第二限位柱227的位置都可能发生移动,这样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并不能同时分别接触第一限位柱217和第二限位柱227,底板2上设置有第一支柱218,所述第一支柱218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传感器216和第一限位柱217,相应地第一限位传感器216和第二限位传感器226也都不能同时发送信号,这样就会出现异常,可提示人工检查。
如果第一限位柱217的位置和第二限位柱227的位置发生改变,为避免对应的第一限位传感器216和第二限位传感器226被碰坏,第一限位传感器216上和第二限位传感器226上都设置有弹簧,使第一限位传感器216和第二限位传感器226都有缓冲作用,防止受到损坏。
在第一夹板250上设置有第一支板273,第一支板273位于第一马达27与第一链轮270之间,第一支板273托住第一载料链条271旋转路径上半段底面,也就是第一支板273贴合在第一载料链条271的上半段底面,这样第一载料链条271携载工件100时,第一载料链条271不会向下弯曲,而是在第一支板273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第二夹板260上设置有第二支板283,第二支板283位于第二马达28与第二链轮280之间,第二支板283托住第二载料链条281的上半段,第二支板283贴合在第二载料链条281旋转路径上半段底面,这样第二载料链条281携载工 件100时,第二载料链条281不会向下弯曲,而是在第二支板283的作用下保持平衡。
与从动轮22对应设置的有弧形板293,弧形板293上设置有弧形槽294,弧形槽294顺着弧形板293的圆周方向延伸,在从动轮22上设置有通孔223,弧形槽294内设置有固定杆295,从动轮22旋转一定角度停下来,防止有外力让从动轮22和主动轮21回旋,就要固定从动轮22,固定杆295穿过弧形槽294向前,然后固定杆295延伸到通孔223内,这样从动轮22就被固定不会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旋转,固定杆295固定在弧形槽294上的位置可移动,固定杆295可以两节伸缩杆。
在第一夹板250上设置有第一气缸291,在第二夹板260上上设置有第二气缸292,第一气缸291和第二气缸292都是驱动气缸,第一气缸291和第二气缸292都位于第一夹板250和第二夹板260之间。
如图8所示,在主动轮2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215,与第一限位块215配合设置的有第一限位传感器216和第一限位柱217,在从动轮2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25,与第二限位块225配合设置的有第二限位传感器226和第二限位柱227,当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共同旋转180°时,第一限位块215同时接触第一限位传感器216和第一限位柱217,第一限位传感器216向PLC控制器发送信号,PLC控制器向电机23发送指令,电机23停止旋转,但是由于主动轮21还有惯性,所以主动轮21要被第一限位柱217阻挡,同样的,第二限位块225同时接触第二限位传感器226和第二限位柱227,第二限位传感器226向PLC控制器发送信号,PLC控制器发送信号向电机23发送指令,电机23停止旋转,但是由于从动轮22有惯性,所以从动轮22要被第二限位柱227阻挡。
如图9和图10及图11所示,第一气缸291的驱动连接第一压缩板259,在第一夹板250上还设置有第一导轨257和第一滑块258,第一滑块258设置在第一导轨257上,第一压缩板259与第一滑块258相连接,第一压缩板259沿着第一载料链条271上部长度方向延伸,在第一气缸291的驱动下,第一压缩板259盖合在工件100上,而工件100在第一载料链条271和第二载料链条281上,这样第一压缩板259就压住了工件100的一部分。
同时,在第二气缸292的驱动端连接第二压缩板254,在第二夹板260上还设置有第二导轨296和第二滑块298,第二滑块298设置在第二导轨296上,第二压缩板254与第二滑块298相连接,第二压缩板254与第一压缩板259平行间距设置,并且第二压缩板254与第一压缩板259有相同的长度,在第二气缸292的驱动下,第二压缩板294盖合在工件100上,这样第一压缩板259和第二压缩板294分别盖合在工件100两侧。
第一气缸291和第二气缸292都是伺服气缸,第一气缸291和第二气缸292都根据工件100的尺寸来确定驱动的距离,同时第一气缸291和第二气缸292都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
第一导轨257和第一滑块258都至少各设置一个,可分别设置两个或多个,第二导轨296和第二滑块298也是至少各设置一个,也可分别设置两个或多个,在定位丝杆24的旋转下,第一夹板250与第二夹板260之间的间距可调节,相应地,第一载料链条271与第二载料链条281之间的间距也可调节。
在第一夹板250和第二夹板250之间设置有拦杆300,拦杆300位于第一载料链条271和第二载料链条281上方,当第一载料链条271和第二载料链条281共同携载工件100时,工件100的移动会备拦杆300拦住,这样避免工件100从第一载料链条271和第二载料链条281上滑落,拦杆300的高度可调节,拦杆300位于第一压缩板259和第二压缩板294的出料端。
如图12所示,第一支撑轮211外周上设置有第一凹圈213,第二支撑轮212上设置有第二凹圈214,第三支撑轮221上设置有第三凹圈223,第四支撑轮222上设置有第四凹圈224,主动轮21卡接在第一凹圈213和第二凹圈214内,从动轮22卡接在第三凹圈223和第四凹圈224内,第一凹圈213环绕第一支撑轮211外周,第二凹圈214环绕第二支撑轮212外周,第三凹圈223环绕第三支撑轮221外周,第四凹圈224环绕第四支撑轮222,第一支撑轮211底部有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轮212底部有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轮221底部有第三支撑部,第四支撑轮222底部有第四支撑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传输转向装置,包括电机(1)和底板(2),所述电机(1)设置在所述底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可旋转设置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所述电机(1)与所述主动轮(21)通过链条连接,所述主动轮(21)与所述从动轮(22)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板(25)和第二横板(26),所述第一横板(25)两端和所述第二横板(26)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轮(21)和所述从动轮(22),所述第一横板(25)与所述第二横板(26)相间距平行设置,所述主动轮(21)上设置有进料孔(210),所述从动轮(22)上设置有出料孔(220),所述第一横板(25)与所述第二横板(26)之间设置有传送机构(56),所述传送机构(56)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孔(210)和所述出料孔(220)相连通,所述传送机构(56)上部设置有压紧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可旋转设置有第一支撑轮(211)、第二支撑轮(212)、第三支撑轮(221)和第四支撑轮(222),所述主动轮(21)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轮(211)上和所述第二支撑轮(212)上,所述从动轮(22)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轮(221)上和所述第四支撑轮(2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轮(211)外周上设置有第一凹圈(213),第二支撑轮(212)上设置有第二凹圈(214),所述第三支撑轮(221)上设置有第三凹圈(223),所述第四支撑轮(222)上设置有第四凹圈(224),所述主动轮(21)卡接在所述第一凹圈(213)和所述第二凹圈(214)内,所述从动轮(22)卡接在所述第三凹圈(223)和所述第四凹圈(22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25)和所述第二横板(26)之间设置有多个可旋转地定位丝杆(24),所述定位丝杆(24)上设置有第一夹板(250)和第二夹板(260),所述第一夹板(250)与所述第二夹板(260)平行间距设置,所述传送机构(56)位于所述第一夹板(250)与所述第二夹板(26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56)包括第一马达(27)、第二马达(28)、第一链轮(270)和第二链轮(280),所述第一马达(27)和所述第一链轮(27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250)的两侧,所述第一马达(27)和所述第一链轮(270)上套设有第一载料链条(271),所述第二马达(28)和所述第二链轮(28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260)的两侧,所述第二马达(28)和所述第二链轮(280)上套设有第二载料链条(281),所述第一载料链条(271)与所述第二载料链条(281)等高平行间距设置,所述第一夹板(250)和所述第二夹板(260)之间设置有转轴(256),所述第一链轮(270)和所述第二链轮(280)可旋转设置在所述转轴(25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250)上设置有第一支板(273),所述第二夹板(260)上设置第二支板(283),所述第一支板(273)位于所述第一马达(27)和所述第一链轮(270)之间,所述第一支板(273)上表面贴合所述第一载料链条(271)旋转路径的上半段底面,所述第二支板(283)位于所述第二马达(28)和所述第二链轮(280)之间,所述第二支板(283)上表面贴合所述第二载料链条(281)旋转路径的上半段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9)包括第一气缸(291)、第一导轨(257)、第一滑块(258)、第一压缩板(259)、第二气缸(292)、第二导轨(296)、第二滑块(298)和第二压缩板(294),所述第一气缸(291)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250)顶端,所述第一压缩板(259)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291)的驱动端,所述第一压缩板(259)贴合所述第一夹板(250),所述第一载料链条(271)位于所述第一压缩板(259)的行程路径上,所述第一导轨(257)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250)上,所述第一滑块(258)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257)上,所述第一压缩板(259)与所述第一滑块(258)连接,所述第二气缸(292)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260)顶端,所述第二压缩板(294)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292)的驱动端,所述第二压缩板(294)贴合所述第二夹板(260),所述第二载料链条(281)位于所述第二压缩板(294)的行程路径上,所述第二导轨(296)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260)上,所述第二滑块(298)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296)上,所述第二压缩板(294)与所述第二滑块(29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横板(25)与所述第二横板(26)之间设置拦杆(300),所述拦杆(300)位于所述传送机构(56)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2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215),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第一支柱(218),所述第一支柱(218)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传感器(216)和第一限位柱(217),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216)与所述第一限位柱(217)并列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216)与所述第一限位柱(217)都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215)的旋转路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2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25),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第二支柱(228),所述第二支柱(228)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传感器(226)和第二限位柱(227),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226)与所述第二限位柱(227)并列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226)与所述第二限位柱(227)都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块(225)的旋转路径上。
CN202322407162.4U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传输转向装置 Active CN220810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7162.4U CN220810937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传输转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7162.4U CN220810937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传输转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0937U true CN220810937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3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07162.4U Active CN220810937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传输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0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68501U (zh) 滚子样品抓取机构
CN108686980A (zh) 锂电池检测和分选设备
CN114192613B (zh) 折弯机上下料装置
CN108808100A (zh) 锂电池极耳焊接机
CN115319363A (zh) 一种路灯灯杆自动焊接生产线及方法
CN112897070A (zh) 管材自动上料装置
CN110614866A (zh) 一种自动制笔装置
CN108480907A (zh) 一种锂电池极耳焊接机
CN220810937U (zh) 一种传输转向装置
CN115570071B (zh) 一种送料装置及使用该送料装置的电极板自动整平设备
CN108235580B (zh) 偏心定位平台
CN215546053U (zh) 一种横梁抱合梁挂片焊接设备
CN214934009U (zh) 管材自动上料装置
CN213412016U (zh) 一种机器人管料上下料设备
CN209736884U (zh) 一种管类上料机
CN108747005B (zh) 锂电池极耳的焊接方法
CN221341198U (zh) 一种高效粉末冶金制品摆盘机
CN220795169U (zh) 片材表面质量检测系统
CN214269315U (zh) 一种棒状工件吸取单元及棒状工件吸附夹具
CN211196761U (zh) 一种摆框机
CN218260555U (zh) 一种片料输送旋转一体装置
CN219077615U (zh) 一种槽钢生产加工用堆叠码放装置
CN214326371U (zh) 一种可调节且防倾倒的上料装置
CN221419775U (zh) 一种模组翻转装置及电芯加工设备
CN114393367B (zh) 一种污水分离器的焊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