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9459U - 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09459U
CN220809459U CN202322752752.0U CN202322752752U CN220809459U CN 220809459 U CN220809459 U CN 220809459U CN 202322752752 U CN202322752752 U CN 202322752752U CN 220809459 U CN220809459 U CN 220809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folding
frame
mounting
stab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527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7527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09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09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09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前竖架、后竖架、以及设于前竖架与后竖架之间的折叠架,折叠架上固定安装有固定件,本体在靠近固定件的一侧铰接安装有推杆,后竖架上设有限位座,固定件上设有第一限位槽,限位座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推杆包括推手位置、置物位置,推杆可在推手位置、置物位置之间相互切换,当推杆位于推手位置时,推杆向上转动扣接于第一限位槽内,当推杆向下转动至置物位置时,推杆形成置物平台,且推杆靠接于第二限位槽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实现了推杆与载物的需求,同时整体结构简单,有效控制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
背景技术
搬运货物、外出带小孩、花园设备和其他情形时,折叠车被广泛地使用。通常折叠车具有一个车体、推手和四个轮子。折叠车是多功能的供行人使用的并且同时是一个近距离的运输车,有时候需要将它放入汽车中。现在折叠车技术日益成熟,为了满足用户的更高的载物需求,折叠车同时配备了后货篮,在原有载物空间基础上增加更多的载物空间,但问题是,当配备后货篮后,折叠车整体重量增加,当后货篮承载更多重物后,容易导致原因的拉杆不容易拉动折叠车,通过车体其余部分推动折叠车,用于难以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施力方便、结构简单的带有后货篮的折叠车。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前竖架、后竖架、以及设于前竖架与后竖架之间的折叠架,折叠架上固定安装有固定件,本体在靠近固定件的一侧铰接安装有推杆,后竖架上设有限位座,固定件上设有第一限位槽,限位座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推杆包括推手位置、置物位置,推杆可在推手位置、置物位置之间相互切换,当推杆位于推手位置时,推杆向上转动扣接于第一限位槽内,当推杆向下转动至置物位置时,推杆形成置物平台,且推杆靠接于第二限位槽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推杆位于推手位置时,推杆固定于第一限位槽内,此时用户可通过推杆对折叠车进行推拉,当推杆位于置物位置时,推杆靠接于第二限位槽上,通过第二限位槽对于推杆的支撑,使得当置物平台内承载重物时对推杆进行支持,防止推杆向下转动,多功能的推杆设置,同时实现了推杆与载物的需求,同时整体结构简单,有效控制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杆铰接在折叠架上,通过所述改进,合理规划安装位置,节省折叠车整体占用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的外侧壁面为弹性部,弹性部呈弹性设置,弹性部的内侧壁面设有凸出部,当推杆位于第一限位槽内时,凸出部的壁面与推杆的壁面相抵,通过所述改进,当推杆从置物位置向上旋转至推手位置时,推杆通过凸出部,因弹性部呈弹性设置,弹性部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推杆通过凸出部移动至第一限位槽内,弹性部恢复形变,凸出部的壁面与推杆的壁面相抵,限制推杆的位移,防止推杆移出第一限位槽外,因推杆从置物位置向上旋转至推手位置并移动至第一限位槽,所以当对推杆施加推力推动折叠车的过程中,推杆持续对固定件施加推力,固定件与折叠架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折叠车的推动,更加省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部的下端设有呈向外侧凸出设置的受力部,通过对受力部的内侧壁面施力,弹性部向外侧发生弹性形变,通过所述改进,当推杆从推手位置至置物位置时,可通过旋转硬性抵压凸出部使得弹性部发生形变,从而解除凸出部的限位,或者通过拉动受力部,使得弹性部发生形变,使得推杆从第一限位槽内脱离,且受力部呈外侧凸出设置,使得对受力部施力更加方便、省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包括安装槽,安装槽扣接于折叠架上,安装槽通过螺钉与折叠架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改进,通过安装槽扣接于折叠架上,使得固定件与折叠架更好的定位,因安装槽与折叠架的配合,可以对固定件更好的限位,并通过螺钉与折叠架固定连接,使得固定件与折叠架连接更加紧密,防止固定件脱离折叠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杆包括推手部、分别设于推手部两端的置物部、以及设于置物部的一端的铰接部,当推杆位于置物位置时,置物部近似水平设置,通过所述改进,推杆的置物部呈近似水平设置,防止当置物平台内承载重物时,置物部均衡的对置物平台提供支撑力,防止因受力不均导致置物平台内的物品发生倾斜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置物部上安装有后货袋,通过所述改进,后货袋的设计使得承载重物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槽呈由内侧向外侧倾斜设置,当本体由展开状态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第二限位槽上的推杆由铰接部移动至置物部,通过所述改进,因第二限位槽呈内侧向外侧倾斜设置,在本体从展开至折叠的过程中,第二限位槽始终与推杆接触,为推杆施加支撑力,同时推杆折叠提供导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包括第一稳定件、第二稳定件,第一稳定件的两端分别与前竖架、折叠架铰接,第二稳定件的两端分别与后竖架、折叠架铰接,当本体呈展开状态时,第一稳定件、第二稳定件呈近似水平设置,通过所述改进,通过第一稳定件的两端分别与前竖架、折叠架铰接,第二稳定件的两端分别与后竖架、折叠架铰接,防止折叠架在运行过程中相当于前竖架、后竖架产生晃动,因第一稳定件、第二稳定件呈近似水平设置,使得第一稳定件、第二稳定件对于折叠架呈抵紧状态,使得防晃能力大大增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稳定件与第二稳定件关于折叠架的中心轴呈左右对称设置,通过所述改进,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稳定件与第二稳定件,更加均衡的为折叠架提供力,防止折叠架晃动,大大增强了折叠架的防晃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杆位于置物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杆位于推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车处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杆与限位座配合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杆与固定件配合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杆与置物袋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竖架;2、后竖架;3、折叠架;4、固定件;4.1、第一限位槽;4.2、弹性部;4.3、凸出部;4.4、受力部;4.5、安装槽;5、推杆;5.1、推手部;5.2、置物部;5.3、铰接部;6、限位座;6.1、第二限位槽;6.2、连接槽;7、后货袋;8、第一稳定件;9、第二稳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和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3示,在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前竖架1、后竖架2、以及设于前竖架1与后竖架2之间的折叠架3,折叠架3上设有固定件4、推杆5,推杆5铰接于靠近固定件4一侧,推杆5上安装有后货袋7,后竖架2上设有限位座6,固定件4上设有第一限位槽4.1,限位座6上设有第二限位槽6.1,推杆5包括推手位置、置物位置,当推杆5位于推手位置时,推杆5扣接于第一限位槽4.1内,当推杆5向下旋转至置物位置时,推杆5靠接于第二限位槽6.1上。
当推杆5位于推手位置时,推杆5固定于第一限位槽4.1内,此时用户可通过推杆5对折叠车进行推拉,当推杆5位于置物位置时,推杆5靠接于第二限位槽6.1上,通过第二限位槽6.1对于推杆5的支撑,使得当后货袋7内承载重物时对推杆5进行支持,防止推杆5向下转动,多功能的推杆5设置,同时实现了推杆5与载物的需求,同时整体结构简单,有效控制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推杆5包括推手部5.1、分别设于推手部5.1两端的置物部5.2、以及设于置物部5.2的一端的铰接部5.3,当推杆5位于置物位置时,置物部5.2近似水平设置,后货袋7安装于置物部5.2上,需要说明的是,推杆5的置物部5.2呈近似水平设置,防止当后货袋7内承载重物时,置物部5.2均衡的对后货袋7提供支撑力,防止因受力不均导致袋内的物品发生倾斜移动,甚至后货袋7本身在置物部5.2上发生位移。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推杆包括推手部5.1、分别设于5.1两端的置物部5.2,所述置物部5.2的一端交接于后竖架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第二限位槽6.1呈由内侧向外侧倾斜设置,当本体由展开状态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第二限位槽6.1上的推杆5由铰接部5.3移动至置物部5.2,需要说明的是,因第二限位槽6.1呈内侧向外侧倾斜设置,在本体从展开至折叠的过程中,第二限位槽6.1始终与推杆5接触,为推杆5施加支撑力,同时推杆5折叠提供导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7所示,第一限位槽4.1的外侧壁面为弹性部4.2,弹性部4.2呈弹性设置,弹性部4.2的内侧壁面设有凸出部4.3,当推杆5位于第一限位槽4.1内时,凸出部4.3的壁面与推杆5的壁面相抵,需要说明的是,当推杆5从置物位置向上旋转至推手位置时,推杆5通过凸出部4.3,因弹性部4.2呈弹性设置,弹性部4.2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推杆5通过凸出部4.3移动至第一限位槽4.1内,弹性部4.2恢复形变,凸出部4.3的壁面与推杆5的壁面相抵,限制推杆5的位移,防止推杆5移出第一限位槽4.1外,因推杆5从置物位置向上旋转至推手位置并移动至第一限位槽4.1,所以当对推杆5施加推力推动折叠车的过程中,推杆5持续对固定件4施加推力,固定件4与折叠架3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折叠车的推动,更加省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7所示,弹性部4.2的下端设有呈向外侧凸出设置的受力部4.4,通过对受力部4.4的内侧壁面施力,弹性部4.2向外侧发生弹性形变,需要说明的是,当推杆5从推手位置至置物位置时,可通过旋转硬性抵压凸出部4.3使得弹性部4.2发生形变,从而解除凸出部4.3的限位,或者通过拉动受力部4.4,使得弹性部4.2发生形变,使得推杆5从第一限位槽4.1内脱离,且受力部4.4呈外侧凸出设置,使得对受力部4.4施力更加方便、省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固定件4包括安装槽4.5,安装槽4.5扣接于折叠架3上,安装槽4.5通过螺钉与折叠架3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安装槽4.5扣接于折叠架3上,使得固定件4与折叠架3更好的定位,因安装槽4.5与折叠架3的配合,可以对固定件4更好的限位,并通过螺钉与折叠架3固定连接,使得固定件4与折叠架3连接更加紧密,防止固定件4脱离折叠架3。
需要指出的是,安装槽4.5的侧壁设有两个与螺钉配合的通孔,且两个通孔沿安装槽4.5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两个通孔在安装槽4.5的侧壁上呈一直线设置,对安装槽4.5相对于折叠架3更好的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第二稳定件9与后竖架2的铰接点与推杆5与后竖架2的铰接点为同一个铰接点,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减少折叠架3上的开孔设置,合理规划空间,防止折叠架3的刚性减弱。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限位座6包括连接槽6.2,连接槽6.2扣接于后竖架2上,且连接槽6.2通过螺钉固定于后竖架2上,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安装槽4.5扣接于折叠架3上,使得固定件4与折叠架3更好的定位,因连接槽6.2与后竖架2的配合,可以对限位座6更好的限位,并通过螺钉与后竖架2固定连接,使得限位座6与后竖架2连接更加紧密,防止限位座6脱离后竖架2。
需要指出的是,连接槽6.2上设有一个与螺钉配合的通孔,且通过与连接槽6.2与后竖架2的配合,在防止限位座6转动的情况下,使得限位座6与后竖架2紧密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体包括第一稳定件8、第二稳定件9,第一稳定件8的两端分别与前竖架1、折叠架3铰接,第二稳定件9的两端分别与后竖架2、折叠架3铰接,当本体呈展开状态时,第一稳定件8、第二稳定件9呈近似水平设置,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稳定件8的两端分别与前竖架1、折叠架3铰接,第二稳定件9的两端分别与后竖架2、折叠架3铰接,防止折叠架3在运行过程中相当于前竖架1、后竖架2产生晃动,因第一稳定件8、第二稳定件9呈近似水平设置,使得第一稳定件8、第二稳定件9对于折叠架3呈抵紧状态,使得防晃能力大大增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稳定件8与第二稳定件9关于折叠架3的中心轴呈左右对称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稳定件8与第二稳定件9,更加均衡的为折叠架3提供力,防止折叠架3晃动,大大增强了折叠架3的防晃能力。
后货袋7拆装流程:当推杆5在置物位置时,后货袋7因重力影响整个展开;当推杆5在推手位置时,因后货袋7为布料材质,后货袋7可进行折叠,以免在用户使用推杆5推动折叠车时造成不必要的影响,阻碍施力;当折叠车呈折叠状态时,旋开固定件4与折叠架3的螺钉,使得固定件4脱离折叠架3,在折叠折叠车的同时,推杆5沿着第二限位槽6.1移动,实现折叠车的折叠;整体安装工序简单,方便。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侧重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前竖架(1)、后竖架(2)、以及设于所述前竖架(1)与所述后竖架(2)之间的折叠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架(3)上固定安装有固定件(4),所述本体在靠近固定件(4)的一侧铰接安装有推杆(5),所述后竖架(2)上设有限位座(6),所述固定件(4)上设有第一限位槽(4.1),所述限位座(6)上设有第二限位槽(6.1),所述推杆(5)包括推手位置、置物位置,所述推杆(5)可在所述推手位置和所述置物位置之间相互切换,当所述推杆(5)位于所述推手位置时,所述推杆(5)向上转动扣接于第一限位槽(4.1)内,当所述推杆(5)向下转动至置物位置时,所述推杆(5)形成置物平台,且所述推杆(5)靠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6.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铰接在折叠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4.1)的外侧壁面为弹性部(4.2),所述弹性部(4.2)呈弹性设置,所述弹性部(4.2)的内侧壁面设有凸出部(4.3),当所述推杆(5)位于第一限位槽(4.1)内时,所述凸出部(4.3)的壁面与所述推杆(5)的壁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4.2)的下端设有呈向外侧凸出设置的受力部(4.4),通过对所述受力部(4.4)的内侧壁面施力,所述弹性部(4.2)向外侧发生弹性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包括安装槽(4.5),所述安装槽(4.5)扣接于所述折叠架(3)上,所述安装槽(4.5)通过螺钉与所述折叠架(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包括推手部(5.1)、分别设于所述推手部(5.1)两端的置物部(5.2)、以及设于置物部(5.2)的一端的铰接部(5.3),当所述推杆(5)位于置物位置时,所述置物部(5.2)近似水平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部(5.2)上安装有后货袋(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6.1)呈由内侧向外侧倾斜设置,当所述本体由展开状态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限位槽(6.1)上的所述推杆(5)由所述铰接部(5.3)移动至所述置物部(5.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稳定件(8)、第二稳定件(9),所述第一稳定件(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竖架(1)、折叠架(3)铰接,所述第二稳定件(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竖架(2)、折叠架(3)铰接,当所述本体呈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稳定件(8)、第二稳定件(9)呈近似水平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定件(8)与所述第二稳定件(9)关于所述折叠架(3)的中心轴呈左右对称设置。
CN202322752752.0U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 Active CN220809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2752.0U CN220809459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2752.0U CN220809459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09459U true CN220809459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4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52752.0U Active CN220809459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094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61811A (en) Trolley with a foldable seat assembly
US7441794B2 (en) Foldable stroller
KR101270756B1 (ko) 접철식 퀵보드
CN111376958A (zh) 折叠式拉杆车
CN220809459U (zh) 一种带翻转推杆的折叠车
JP3134559U (ja) トローリーバッグ
CN212605253U (zh) 一种折叠推车
CN217804877U (zh) 折叠儿童车
CN110001733A (zh) 婴儿推车
KR101161855B1 (ko) 절첩식 쇼핑 카트
CN206086834U (zh) 一种可折叠车架
CN211731519U (zh) 婴儿车折收站立装置
JP2015074442A (ja) 電動カート装置
JPH10304921A (ja) キャリーバッグ
CN107628096A (zh) 一种儿童推车收车折叠机构及收车折叠方法
CN113085988A (zh) 婴儿车架
CN210101686U (zh) 一种折叠车
CN206719294U (zh) 一种婴儿手推车
CN205952034U (zh) 儿童推车
CA2520926C (en) Foldable stroller
CN210083272U (zh) 一种新型折叠车
CN218021715U (zh) 折叠式货车的折叠壁结构及其折叠式货车
CN219115486U (zh) 一种可折叠推车
CN214648518U (zh) 一种后轮组可收折的儿童推车车架
KR101136963B1 (ko) 자전거 탈?부착식 카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