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9138U - 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09138U
CN220809138U CN202322791121.XU CN202322791121U CN220809138U CN 220809138 U CN220809138 U CN 220809138U CN 202322791121 U CN202322791121 U CN 202322791121U CN 220809138 U CN220809138 U CN 220809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energy
battery
fixedly connected
pressure relie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911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双旺
章林
杜王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qiu Intelligent Vehicle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uqiu Intelligent Vehicle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uqiu Intelligent Vehicle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uqiu Intelligent Vehicle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911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09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09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091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涉及高压电源保护技术领域,包括电池、气囊部件和吸能部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当有冲击力的物体击中时,吸能部件作为第一梯队保护装置,负责阻挡物体,并且吸收物体所带来的冲击力,当物体的冲击力超过吸能部件的载荷时,此时,吸能部件上方的支撑板二将会继续阻挡物体的进入,当支撑板二同样被冲破后,支撑板二上方的卸压部件继续阻挡物体进入,同时并卸去物体所带来的冲击力,使得物体能够卡住,保护电池,如若卸压部件还不能阻挡物体,当物体冲破卸压装置上方的支撑板一时,电池与支撑板一之间的气囊部件将会工作,成为阻挡物体击中电池的最后一道屏障。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源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不断突破,续航里程逐渐提高,充电速度也在加快,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推广,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度逐渐提高。
随着路上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大部分在齿条汽车上出现的问题相继也会在电动汽车上出现,当路面上有坑洼或者凸起可能会使底盘被扎穿,路面上的碎片、石头、金属片等可能会被车轮卷起,以高速撞击底盘,从而导致底盘被扎穿在高速行驶时,如果汽车发生碰撞或者翻车等事故,可能会导致底盘受损。在底盘受损的同时电动汽车的电池也可能会受损电池被击穿后,内部的化学反应可能变得不稳定,导致电池过热,进而引发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电池被击穿后,可能引发电动汽车的故障,如电池管理系统失效、电机故障等,影响电动汽车的正常运行电池被击穿后,其内部的隔膜可能受损,导致电池的容量下降,进而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电池被击穿后,其内部的化学物质可能泄露或损坏,导致电池的寿命缩短,进而增加更换电池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包括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外侧设有壳体,壳体与电池固定连接,电池下方设有支撑板一,支撑板一与壳体固定连接,电池与支撑板一之间连接有用于保护电池的气囊部件,支撑板一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板二,支撑板二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吸收冲击能量的吸能部件,壳体外侧固定连接设有盒体。
当有冲击力的物体击中时,吸能部件作为第一梯队保护装置,负责阻挡物体,并且吸收物体所带来的冲击力,当物体的冲击力超过吸能部件的载荷时,此时,吸能部件上方的支撑板二将会继续阻挡物体的进入,当支撑板二同样被冲破后,支撑板二上方的支撑板一也同样被冲破后,电池与支撑板一之间的气囊部件将会工作,成为阻挡物体击中电池的最后一道屏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吸能部件包括吸能盒,吸能盒与支撑板二固定连接,吸能盒两端内侧设有若干支撑件,支撑件与吸能盒固定连接,支撑件成网状结构,吸能盒中间开设有溃缩孔,吸能盒下方固定连接有弓形吸能板,弓形吸能板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当物体冲击底板时,底板将受到的压力传递给弓形吸能板,吸能板再将从底板上受到的压力传递给吸能盒,通过支撑件的弯曲和溃缩孔的变形来承当物体的冲击力,此时,如果冲击力在支撑件、溃缩孔和弓形吸能板的承受范围内时,可以通过支撑件、溃缩孔和弓形吸能板的变形来承当冲击力,如果冲击力大于吸能部件所承受的压力时,此时,物体会冲破吸能部件,从而进一步冲击支撑板二。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板一下方设有卸压部件,卸压部件包括滚轮,滚轮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三,所述支撑板三与支撑板一固定连接,对称设置的支撑板三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滚轮上均匀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二与支撑板三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当物体冲破支撑板二时,卸压部件将会继续阻止物体,并通过滚轮的转动卸掉物体所携带的冲击力,且当物体撞到滚轮上时,滚轮上的均匀设置的凹槽将会卡住物体,并通过物体的冲击力来带动滚轮旋转,从而改变物体的冲击方向,从而阻挡物体继续深入破坏电池。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气囊部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气囊发生装置,压力传感器与支撑板一固定连接,气囊发生装置固定连接在电池下方,气囊靠近支撑板一的外侧设有金属编织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如若物体的冲击力过大,超过了卸压部件的最大载荷,此时,物体会继续冲击支撑板一,当支撑板一被物体冲破时,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一上的压力传感器会发出信号,气囊发生装置在接收到信号时会立即给气囊充气,此时,气囊靠近支撑板一的一侧为金属编织层,弹出的气囊会膨胀并充满空间,使得物体在冲破支撑板一时会立即受到气囊外侧的金属编织层的阻挡,使得物体无法刺破气囊表面,同时气囊充气膨胀时挤压空间内部的空气从缺口向外释放,能够抵消部分物体所带来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滚轮两端对称设有齿轮一,齿轮一与滚轮固定连接,支撑板三一侧设有齿轮二,齿轮二与支撑板三转动连接,齿轮二分别与齿轮一啮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当物体冲击卸压部件时,相邻滚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大概率为反向旋转,这时,物体通过的阻力减小,使得卸压部件被冲破的概率增大,当相邻滚轮之间同向旋转时,此时,物体所带来的冲击力通过转动的滚轮变成阻力来阻挡物体,使得物体冲击的阻力增大,能最大效率的阻挡物体的进入。所以在相邻的两个齿轮一中间增加齿轮二啮合,使得无论齿轮一的方向如何,与其相邻的齿轮一旋转的方向总是与它相同。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撑板一下方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卸压部件,相邻卸压部件相互抵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在支撑板一下方均匀排列有若干卸压部件是因为卸压部件在遭到破坏后,大概率需要整体更换,极大的浪费了资源,将整个的卸压部件换成由相同的,规格较小的卸压部件,使得在维修时能够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底板靠地面一侧设置波浪形曲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在底板靠地面一侧设置波浪形曲面是为了在行驶时对于突然袭来的物体进行改变方向的作用,从源头解决问题,同时,相较于平面,曲面还更符合空气动力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当物体冲击底板时,底板将受到的压力传递给弓形吸能板,吸能板再将从底板上受到的压力传递给吸能盒,通过支撑件的弯曲和溃缩孔的变形来承担物体的冲击力,将物体所带来的大部分冲击力吸收。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当物体冲破支撑板二时,卸压部件将会继续阻止物体,并通过滚轮的转动卸掉物体所携带的冲击力,且当物体撞到滚轮上时,滚轮上的均匀设置的凹槽将会卡住物体,并通过物体的冲击力来带动滚轮旋转,从而改变物体的冲击方向,卸去物体所带来的冲击力。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如若物体的冲击力过大,超过了卸压部件的最大载荷,此时,物体会继续冲击支撑板一,当支撑板一被物体冲破时,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一上的压力传感器会发出信号,气囊发生装置在接收到信号时会立即给气囊充气,此时,气囊靠近支撑板一的一侧为金属编织层,弹出的气囊会膨胀并充满空间,使得物体在冲破支撑板一时会立即受到气囊外侧的金属编织层的阻挡,使得物体无法刺破气囊表面,同时气囊充气膨胀时挤压空间内部的空气从缺口向外释放,能够抵消部分物体所带来的冲击力。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当物体冲击卸压部件时,相邻滚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大概率为反向旋转,这时,物体通过的阻力减小,使得卸压部件被冲破的概率增大,当相邻滚轮之间同向旋转时,此时,物体所带来的冲击力通过转动的滚轮变成阻力来阻挡物体,使得物体冲击的阻力增大,能最大效率的阻挡物体的进入。所以在相邻的两个齿轮一中间增加齿轮二啮合,使得无论齿轮一的反向如何,与其相邻的齿轮一旋转的方向总是与它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卸压部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能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2、壳体;3、支撑板一;4、支撑板二;5、盒体;6、吸能盒;7、支撑件;8、溃缩孔;9、弓形吸能板;10、底板;11、滚轮;12、支撑板三;13、凹槽;14、压力传感器;15、气囊发生装置;16、金属编织层;17、齿轮一;18、齿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包括电池1,其特征在于:电池1外侧设有壳体2,壳体2与电池1固定连接,电池1下方设有支撑板一3,支撑板一3与壳体2固定连接,电池1与支撑板一3之间连接有用于保护电池1的气囊部件,支撑板一3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二4,支撑板二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吸收冲击能量的吸能部件,壳体2外侧固定连接设有盒体5。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冲击力的物体击中时,吸能部件作为第一梯队保护装置,负责阻挡物体,并且吸收物体所带来的冲击力,当物体的冲击力超过吸能部件的载荷时,此时,吸能部件上方的支撑板二4将会继续阻挡物体的进入,当支撑板二4同样被冲破后,支撑板二4上方的支撑板一3也同样被冲破时,电池1与支撑板一3之间的气囊部件将会工作,成为阻挡物体击中电池1的最后一道屏障。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能部件包括吸能盒6,吸能盒6与支撑板二4固定连接,吸能盒6两端内侧设有若干支撑件7,支撑件7与吸能盒6固定连接,支撑件7成网状结构,吸能盒6中间开设有溃缩孔8,吸能盒6下方固定连接有弓形吸能板9,弓形吸能板9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10。
在本实施例中,当物体冲击底板10时,底板10将受到的压力传递给弓形吸能板9,吸能板再将从底板10上受到的压力传递给吸能盒6,通过支撑件7的弯曲和溃缩孔8的变形来承当物体的冲击力,此时,如果冲击力在支撑件7、溃缩孔8和弓形吸能板9的承受范围内时,可以通过支撑件7、溃缩孔8和弓形吸能板9的变形来承担冲击力,如果冲击力大于吸能部件所承受的压力时,此时,物体会冲破吸能部件,从而进一步冲击支撑板二4。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一3下方设有卸压部件,卸压部件包括滚轮11,滚轮11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三12,所述支撑板三12与支撑板一3固定连接,对称设置的支撑板三12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11,滚轮11上均匀开设有凹槽13,所述支撑板二4与支撑板三12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物体冲破支撑板二4时,卸压部件将会继续阻止物体,并通过滚轮11的转动卸掉物体所携带的冲击力,且当物体撞到滚轮11上时,滚轮11上的均匀设置的凹槽13将会卡住物体,并通过物体的冲击力来带动滚轮11旋转,从而改变物体的冲击方向,从而阻挡物体继续深入破坏电池1。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滚轮11两端对称设有齿轮一17,齿轮一17与滚轮11固定连接,支撑板三12一侧设有齿轮二18,齿轮二18与支撑板三12转动连接,齿轮二18分别与齿轮一17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当物体冲击卸压部件时,相邻滚轮11之间的转动方向大概率为反向旋转,这时,物体通过的阻力减小,使得卸压部件被冲破的概率增大,当相邻滚轮11之间同向旋转时,此时,物体所带来的冲击力通过转动的滚轮11变成阻力来阻挡物体,使得物体冲击的阻力增大,能最大效率的阻挡物体的进入。所以在相邻的两个齿轮一17中间增加齿轮二18啮合,使得无论齿轮一17的方向如何,与其相邻的齿轮一17旋转的方向总是与它相同。
实施例3
如图2、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气囊部件包括压力传感器14、控制器和气囊发生装置15,压力传感器14与支撑板一3固定连接,气囊发生装置15固定连接在电池1下方,气囊靠近支撑板一3的外侧设有金属编织层16。
在本实施例中,如若物体的冲击力过大,超过了卸压部件的最大载荷,此时,物体会继续冲击支撑板一3,当支撑板一3被物体冲破时,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一3上的压力传感器14会发出信号,气囊发生装置15在接收到信号时会立即给气囊充气,此时,气囊靠近支撑板一3的一侧为金属编织层16,弹出的气囊会膨胀并充满空间,使得物体在冲破支撑板一3时会立即受到气囊外侧的金属编织层16的阻挡,使得物体无法刺破气囊表面,同时气囊充气膨胀时挤压空间内部的空气从缺口向外释放,能够抵消部分物体所带来的冲击力。
实施例4
如图1、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支撑板一3下方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卸压部件,相邻卸压部件相互抵触。
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板一3下方均匀排列有若干卸压部件是因为卸压部件在遭到破坏后,大概率需要整体更换,极大的浪费了资源,将整个的卸压部件换成由相同的,规格较小的卸压部件,使得在维修时能够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效率。
如图1、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底板10靠地面一侧设置波浪形曲面。
在本实施例中,在底板10靠地面一侧设置波浪形曲面是为了在行驶时对于突然袭来的物体进行改变方向的作用,从源头解决问题,同时,相较于平面,曲面还更符合空气动力学。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的工作原理。
如图1-5所示,当有冲击力的物体击中时,吸能部件作为第一梯队保护装置,负责阻挡物体,并且吸收物体所带来的冲击力,当物体冲击底板10时,底板10将受到的压力传递给弓形吸能板9,吸能板再将从底板10上受到的压力传递给吸能盒6,通过支撑件7的弯曲和溃缩孔8的变形来承当物体的冲击力,此时,如果冲击力在支撑件7、溃缩孔8和弓形吸能板9的承受范围内时,可以通过支撑件7、溃缩孔8和弓形吸能板9的变形来承当冲击力,如果冲击力大于吸能部件所承受的压力时,此时,物体会冲破吸能部件,从而进一步冲击支撑板二4,当物体的冲击力超过吸能部件的载荷时,此时,吸能部件上方的支撑板二4将会继续阻挡物体的进入,当支撑板二4同样被冲破后,支撑板二4上方的卸压部件继续阻挡物体进入,同时并卸去物体所带来的冲击力,使得物体能够卡住,当物体冲破支撑板二4时,卸压部件将会继续阻止物体,并通过滚轮11的转动卸掉物体所携带的冲击力,且当物体撞到滚轮11上时,滚轮11上的均匀设置的凹槽13将会卡住物体,并通过物体的冲击力来带动滚轮11旋转,从而改变物体的冲击方向,当物体冲击卸压部件时,相邻滚轮11之间的转动方向大概率为反向旋转,这时,物体通过的阻力减小,使得卸压部件被冲破的概率增大,当相邻滚轮11之间同向旋转时,此时,物体所带来的冲击力通过转动的滚轮11变成阻力来阻挡物体,使得物体冲击的阻力增大,能最大效率的阻挡物体的进入。所以在相邻的两个齿轮一17中间增加齿轮二18啮合,使得无论齿轮一17的方向如何,与其相邻的齿轮一17旋转的方向总是与它相同。如若卸压部件还不能阻挡物体,当物体冲破卸压装置上方的支撑板一3时,电池1与支撑板一3之间的气囊部件将会工作,成为阻挡物体击中电池1的最后一道屏障,如若物体的冲击力过大,超过了卸压部件的最大载荷,此时,物体会继续冲击支撑板一3,当支撑板一3被物体冲破时,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一3上的压力传感器14会发出信号,气囊发生装置15在接收到信号时会立即给气囊充气,此时,气囊靠近支撑板一3的一侧为金属编织层16,弹出的气囊会膨胀并充满空间,使得物体在冲破支撑板一3时会立即受到气囊外侧的金属编织层16的阻挡,使得物体无法刺破气囊表面,同时气囊充气膨胀时挤压空间内部的空气从缺口向外释放,能够抵消部分物体所带来的冲击力。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包括电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外侧设有壳体(2),所述壳体(2)与电池(1)固定连接,所述电池(1)下方设有支撑板一(3),所述支撑板一(3)与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电池(1)与支撑板一(3)之间连接有用于保护电池(1)的气囊部件,所述支撑板一(3)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板二(4),所述支撑板二(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吸收冲击能量的吸能部件,所述壳体(2)外侧固定连接设有盒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部件包括吸能盒(6),所述吸能盒(6)与支撑板二(4)固定连接,所述吸能盒(6)两端内侧设有若干支撑件(7),所述支撑件(7)与吸能盒(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7)成网状结构,所述吸能盒(6)中间开设有溃缩孔(8),所述吸能盒(6)下方固定连接有弓形吸能板(9),所述弓形吸能板(9)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一(3)下方设有卸压部件,所述卸压部件包括滚轮(11),所述滚轮(11)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三(12),所述支撑板三(12)与支撑板一(3)固定连接,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板三(12)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11),所述滚轮(11)上均匀开设有凹槽(13),所述支撑板二(4)与支撑板三(1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部件包括压力传感器(14)、控制器和气囊发生装置(15),所述压力传感器(14)与支撑板一(3)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发生装置(15)固定连接在电池(1)下方,所述气囊靠近支撑板一(3)的外侧设有金属编织层(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1)两端对称设有齿轮一(17),所述齿轮一(17)与滚轮(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三(12)一侧设有齿轮二(18),所述齿轮二(18)与支撑板三(12)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二(18)分别与齿轮一(17)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一(3)下方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卸压部件,相邻所述卸压部件相互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靠地面一侧设置波浪形曲面。
CN202322791121.XU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 Active CN220809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1121.XU CN220809138U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1121.XU CN220809138U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09138U true CN220809138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4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91121.XU Active CN220809138U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091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2084B (zh) 一种地下立体车库用车位校准设备
CN105810854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
EP1874590B1 (en) Protection means for road vehicles
CN101259852B (zh) 充气汽车
DE102018130881B4 (de) Traktionsbatterie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Kraftfahrzeug
WO2013180611A1 (en) An impact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vehicle and a method for using such a device.
CN220809138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高压电源装置
CN111361362A (zh) 一种轮胎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CN102501875B (zh) 一种阶跃式多级气体压缩吸能机车车辆抗撞装置
WO2022134432A1 (zh) 电池包防护系统及车辆
CN113871773A (zh) 电池包及电气设备
CN206155386U (zh) 一种安全车门
CN209747587U (zh) 一种可移动式动力电池防护系统
CN206225423U (zh) 一种电池箱体和电动汽车
CN216161842U (zh) 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4363111U (zh) 一种道路设备缓冲撞击力度的装置
CN211142908U (zh) 防冲撞路障机
CN213007576U (zh) 一种汽车电池包保护装置和汽车
CN11219332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碰撞底盘结构
CN211641863U (zh) 电动轿车的动力电池防护结构
CN111055875A (zh) 一种气体缓冲式列车撞击消能装置
CN110993853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防护装置
CN202368591U (zh) 一种阶跃式多级气体压缩吸能机车车辆抗撞装置
CN2447228Y (zh) 一种可以减弱撞击力的汽车保险杠
CN211196117U (zh) 一种汽车防撞吸能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