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9049U - 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09049U
CN220809049U CN202322814553.8U CN202322814553U CN220809049U CN 220809049 U CN220809049 U CN 220809049U CN 202322814553 U CN202322814553 U CN 202322814553U CN 220809049 U CN220809049 U CN 220809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web
spoke
ship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145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迮甲玉
迮琳
迮玉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hu Baod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hu Baod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hu Baod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hu Baod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145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09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09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09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包括:船体、在船体的尾部安装有可伸缩的液压挂桨机,所述液压挂桨机与液压控制装置连接;行走轮,在船体下部安装有由液压马达驱动的行走轮;其包括轮毂、轮腹板,所述轮毂位于轮腹板的中心位置,在轮毂与轮腹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轮辐,所述轮辐一端与轮毂固连,另一端与轮腹板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轮辐靠近轮腹板的一端可伸缩的连接有履带板;轮腹板,其包括左腹板和右腹板,一组所述左腹板及右腹板分别铰接在相邻的两个轮辐上,所述左腹板与右腹板交汇处设置对接面,本实用新型依靠多变的行走轮结构,适应硬质路面及软质淤泥等场地工况,配合伸缩履带板,能适应淤泥的不同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
背景技术
现有两栖多功能船主要用于防洪、河道疏浚、河道水生植物及垃圾清理、障碍清除、打桩、铺设电缆等多功能作业。
现有的两栖多功能船行走方式为使用支撑腿围绕支撑铰点旋转推动船体前进,操作过程繁琐,行走缓慢,此种装置对场地工况要求比较高,且遇淤泥工况,不能很好的适应各种状态下的淤泥,因此适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依靠多变的行走轮结构,适应硬质路面及软质淤泥等场地工况,配合伸缩履带板,能适应淤泥的不同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包括:船体、在船体的尾部安装有可伸缩的液压挂桨机,所述液压挂桨机与液压控制装置连接;
行走轮,在船体下部安装有由液压马达驱动的行走轮,所述液压马达与液压控制装置连接;其包括轮毂、轮腹板,所述轮毂位于轮腹板的中心位置,所述轮腹板的外端面为圆弧面,在轮毂与轮腹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轮辐,所述轮辐一端与轮毂固连,另一端与轮腹板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轮辐靠近轮腹板的一端可伸缩的连接有履带板;
轮腹板,其包括左腹板和右腹板,一组所述左腹板及右腹板分别铰接在相邻的两个轮辐上,所述左腹板与右腹板交汇处设置对接面。
进一步的,所述左腹板靠近轮辐的一端设有轴芯,对应所述轮辐上设有套筒,所述轴芯一端插入套筒内,另一端通过垫块锁合在轮辐上,所述垫块上设有与轴芯匹配的锁紧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船体由多个分船身拼接而成,相邻所述分船身通过活动件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轮辐内开设有履带板的容纳腔,所述轮辐上沿容纳腔开设有若干均布的第一限位孔,对应的所述履带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限位孔及第一定孔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履带板一面上开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轮辐的数目为六个,该轮辐位于轮腹板的径向上,且不突出轮腹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挂浆机包括承重柱、转筒、螺旋桨和轴套,所述转筒外端安装在船体上,所述承重柱可转动的安装在转筒内,所述承重柱穿过转筒在其下端安装有螺旋桨,所述承重柱上均布若干第二定位孔,两个所述轴套套接在承重柱,且分设在转筒的两端,所述转筒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通过销钉穿过第二限位孔及第二定孔定位。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采用液压系统来实现多功能船体行使及四轮驱动功能,传动平稳,操作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依靠多变的行走轮结构,适应硬质路面及软质淤泥等场地工况,配合伸缩履带板,能适应淤泥的不同状态;
本实用新型结构与安装简单、装配、制造及维护的成本较低,极大地提高了船体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行走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轮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行走轮的半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履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行走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挂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体,2液压挂桨机,21承重柱,22转筒,23螺旋桨,24轴套,3行走轮,31轮毂,32轮腹板,321左腹板,322右腹板,33轮辐,34履带板,4液压马达,5液压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包括:船体1、在船体1的尾部安装有可伸缩的液压挂桨机2,所述液压挂桨机2与液压控制装置5连接,提供水中行驶动力;
行走轮3,在船体1下部安装有由液压马达4驱动的行走轮3,所述液压马达4与液压控制装置5连接,以驱动所述行走轮3转动;其包括轮毂31、轮腹板32,所述轮毂31位于轮腹板32的中心位置,所述轮腹板32的外端面为圆弧面,在轮毂31与轮腹板32之间设置有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轮辐33,所述轮辐33一端与轮毂31固连,另一端与轮腹板32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轮辐33靠近轮腹板32的一端可伸缩的连接有履带板34;
轮腹板32,其包括左腹板321和右腹板322,一组所述左腹板321及右腹板322分别铰接在相邻的两个轮辐33上,所述左腹板321与右腹板322交汇处设置对接面,且通过螺栓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所述左腹板321靠近轮辐33的一端设有轴芯,对应所述轮辐33上设有套筒,所述轴芯一端插入套筒内,另一端通过垫块锁合在轮辐33上,所述垫块上设有与轴芯匹配的锁紧凹槽,左腹板321绕轴芯在轮辐33上旋转;所述右腹板322以左腹板321同等的安装方式设置在相邻的轮辐33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方便多功能船的运输,所述船体1由多个分船身拼接而成,相邻所述分船身通过活动件连接固定,现场组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7所示,所述轮辐33内开设有履带板34的容纳腔,所述轮辐33上沿容纳腔开设有若干均布的第一限位孔,对应的所述履带板34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履带板34由螺栓穿过第一定位孔及第一限位孔轴向定位;淤泥深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履带板34的伸出长度来满足行走要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不影响履带板34长度调节,所述履带板34一面上开设有凹槽,减小与轮辐33容纳腔的接触面,减小履带板34的调节阻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轮辐33的数目为六个,该轮辐33位于轮腹板32的径向上,且不突出轮腹板32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所述液压挂浆机2包括承重柱21、转筒22、螺旋桨23和轴套24,所述转筒22外端安装在船体1上,通过在承重柱21与转筒22之间安装轴承,实现所述承重柱21可转动的安装在转筒22内,所述承重柱21穿过转筒22在其下端安装有螺旋桨23,所述承重柱21上均布若干第二定位孔,两个所述轴套24套接在承重柱21,且分设在转筒22的两端,所述转筒22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通过销钉穿过第二限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定位,实现转筒22在承重柱21上限位,调节液压挂浆机2上下行程。
需要说明的是:
当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船在水中驱动时,液压控制装置5为液压挂桨机2提供水中行使动力,根据水深浅,适当调节液压挂浆机2的下沉深度;
当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船在陆上驱动时,液压控制装置5为液压马达4提供陆上行使动力,此时将行走轮3的左腹板321和右腹板322展开180°(如图2),且轮腹板32接近地面的圆周面加宽,便于在硬质路面行走、不易压坏路面;
当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船在滩涂等作业环境,此时将行走轮3的左腹板321和右腹板322展开90°(如图7),作用在轮腹板33上的反作用力推动船体1前进,能够减小接触面被碾实的区域,并增大抓地力,便于在软质淤泥行走;当淤泥较深时,将履带板34沿轮辐33容纳腔向外延伸,通过调节履带板34长度满足行走要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文中使用的前、后、左、右非特指,主要为了更直观说明技术方案,不起限定作用。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在船体(1)的尾部安装有可伸缩的液压挂桨机(2),所述液压挂桨机(2)与液压控制装置(5)连接;
行走轮(3),在船体(1)下部安装有由液压马达(4)驱动的行走轮(3),所述液压马达(4)与液压控制装置(5)连接;其包括轮毂(31)、轮腹板(32),所述轮毂(31)位于轮腹板(32)的中心位置,所述轮腹板(32)的外端面为圆弧面,在轮毂(31)与轮腹板(32)之间设置有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轮辐(33),所述轮辐(33)一端与轮毂(31)固连,另一端与轮腹板(32)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轮辐(33)靠近轮腹板(32)的一端可伸缩的连接有履带板(34);
轮腹板(32),其包括左腹板(321)和右腹板(322),一组所述左腹板(321)及右腹板(322)分别铰接在相邻的两个轮辐(33)上,所述左腹板(321)与右腹板(322)交汇处设置对接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腹板(321)靠近轮辐(33)的一端设有轴芯,对应所述轮辐(33)上设有套筒,所述轴芯一端插入套筒内,另一端通过垫块锁合在轮辐(33)上,所述垫块上设有与轴芯匹配的锁紧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由多个分船身拼接而成,相邻所述分船身通过活动件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33)内开设有履带板(34)的容纳腔,所述轮辐(33)上沿容纳腔开设有若干均布的第一限位孔,对应的所述履带板(34)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限位孔及第一定孔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板(34)一面上开设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33)的数目为六个,该轮辐(33)位于轮腹板(32)的径向上,且不突出轮腹板(32)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挂桨机(2)包括承重柱(21)、转筒(22)、螺旋桨(23)和轴套(24),所述转筒(22)外端安装在船体(1)上,所述承重柱(21)可转动的安装在转筒(22)内,所述承重柱(21)穿过转筒(22)在其下端安装有螺旋桨(23),所述承重柱(21)上均布若干第二定位孔,两个所述轴套(24)套接在承重柱(21),且分设在转筒(22)的两端,所述转筒(22)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通过销钉穿过第二限位孔及第二定孔定位。
CN202322814553.8U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 Active CN220809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14553.8U CN220809049U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14553.8U CN220809049U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09049U true CN220809049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6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14553.8U Active CN220809049U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09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09049U (zh) 一种新型两栖多功能船
CN106979014B (zh) 土压平衡矩形合口盾构设备及施工工法
CN200995617Y (zh) 一种履带行走装置
CN211366724U (zh) 一种轮胎行走总成
CN211646540U (zh) 一种挖掘机行走机构及其挖掘机
CN214928683U (zh) 面向多地形行驶的农用机械行走轮辅助装置
CN102310711B (zh) 一种仿叶轮式半步行轮
CN104175795B (zh) 一种安装有可变形轮的行走机构
CN217027080U (zh) 一种沿海滩涂螺旋推进打桩平台
HU220551B1 (hu) Csővezeték alatt ásó földmunkagép és annak lánctalpas önjáró egysége
CN111155584B (zh) 一种多功能开沟机
CN112145870A (zh) 一种管道检测机器人
CN209964594U (zh) 一种小型可调挖掘深度的手推农业挖沟机
CN216841684U (zh) 一种履带式智能管道牵引掘进机
CN112956431B (zh) 一种船式旋耕机用驱动机构
CN214431094U (zh) 一种船式旋耕装置
CN220518548U (zh) 一种水下航行器的行走机构
LU502523B1 (en) Blade-type crawler vertically entering and leaving soil
CN214071266U (zh) 一种稻虾共生养殖田的虾沟开挖装置
CN213629464U (zh) 一种管道检测机器人
CN213619238U (zh)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的行走机构
CN201414284Y (zh) 一种农机底盘
CN215669811U (zh) 一种水陆两用设备底盘及水陆两用挖掘机
CN217136028U (zh) 适应于多种地形的辅助种树挖坑机
CN113183679A (zh) 面向多地形行驶的农用机械行走轮辅助装置及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