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1313U - 一种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01313U CN220801313U CN202322345286.4U CN202322345286U CN220801313U CN 220801313 U CN220801313 U CN 220801313U CN 202322345286 U CN202322345286 U CN 202322345286U CN 220801313 U CN220801313 U CN 2208013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in
- soft
- box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554 physical therap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118 salvage therap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01 soft capsu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1951 Decompression Sick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97 blin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75 capsu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89 div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包括通过可拆卸的气管依次连接的加压舱系统、舱外控制系统和加压气瓶;所述加压舱系统包括软式舱体、设置在所述软式舱体内的舱内控制单元以及至少两组摄像单元,两组所述摄像单元通过线缆23与所述舱内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舱内控制单元内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舱外控制系统包括收纳箱、设置在所述收纳箱内的控制面板以及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匹配。本实用新型方便折叠和携带,摄像单元可以实时监控潜水员的身体状态,救护人员可以观察并判断潜水员的实时状态、以及相互交流,从而为潜水员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救助保障和理疗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压舱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
背景技术
潜水员在深潜作业结束后,需要通过进入加压氧舱缓解由于深潜上岸后得减压病的概率。现有的加压氧舱通常分为固定式和便携式的,其中,固定式的氧舱采用大型舱体,功能齐全,可以一次为多位潜水员进行理疗,但其携带不方便,无法满足户外或者远途作业。便携式的氧舱采用软体材料制成,方便携带,但其功能较为单一,往往只简单配备的加压和减压等功能,难以满足潜水员的理疗需要和救护人员的实时监测需要,而外界救护人员无法监测到潜水员的身体状况,会较大程度的影响潜水员的理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实时监控潜水员的身体状态、可以实现双向通信以及方便携带储存的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包括通过可拆卸的气管依次连接的加压舱系统、舱外控制系统和加压气瓶;所述加压舱系统包括软式舱体、设置在所述软式舱体内的舱内控制单元以及至少两组摄像单元,两组所述摄像单元通过线缆与所述舱内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舱内控制单元内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舱外控制系统包括收纳箱、设置在所述收纳箱内的控制面板以及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匹配。
上述软体加压氧舱,将加压氧舱分成三个系统,其中,加压舱系统采用可以折叠且方便携带的软式舱体,潜水员可以平躺在软式舱体内,通过舱外控制系统控制加压气瓶实现软式舱体内的加压和减压。潜水员在理疗的过程中,软式舱体内的摄像单元可以实时监控潜水员的身体状态,救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来观察并判断潜水员的实时状态、以及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为潜水员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救助保障和理疗环境。同时,无线通信的传输系统可以有效减少传输线缆的使用,减少使用时的线缆23插接,进一步方便加压氧舱的携带。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单元至少有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软式舱体内靠近两端的位置,并与人体躺入时的头部和脚部相对。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了至少两组摄像单元,其中,至少有一组摄像单元与人体的头部相对,至少有一组摄像单元与人体的脚部相对,通过头部的摄像单元和脚部的摄像单元之间的相互配合,即可以有效监控到潜水员全身的实时状态,从而方便救护人员的观察判断。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单元包括可通话摄像头和安装座,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软式舱体的内侧壁。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可通话的摄像头安装在安装座上,可以方便可通话摄像头的拆卸,方便了后续的维修或者更换,提高使用便捷性;同时,可通话摄像头可以方便潜水员与外界的沟通,以便于将自身状态反馈给外界,确保信息交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且具备通话功能的摄像头也可以减少元器件的使用,节省软式舱体内部的安装空间。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通话摄像头通过连接座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通话摄像头可相对于安装座转动,如此一来,在对身高体型不同的潜水员进行理疗时,可以针对不同潜水员的身体数据来转动可通话摄像头,使得可通话摄像头可以精确对准潜水员的头部或者脚部,确保可通话摄像头拍摄的有效性,使用更加灵活,同时可以提高软式舱体的适用范围。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舱内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盒、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且电性连接的电源和舱内控制中枢,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并与所述舱内控制中枢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舱内的控制系统集中设置在控制盒内,可以有效减少软式舱体内的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只需要通过线缆23将控制盒与摄像单元连接起来即可,可以使得软式舱体内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有效提高潜水员使用时的舒适性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盒的外部设置有控制所述电源通断的舱内开关、以及显示所述电源电量的指示标识。
上述技术方案中,舱内开关可以控制电源,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使电源断开,从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另外,设置的指示标识可以方便观察电源的余量并提醒及时充电,避免无法使用。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软式舱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柔性垫板,所述柔性垫板位于所述摄像单元的下方;所述软式舱体的外侧底部设置有支撑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软式舱体通常设置为圆柱形,在其内部设置柔性垫板是为了方便潜水员的平躺,同时支撑件的设置是为了为软式舱体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避免其在使用时向外滚动,提高其使用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软式舱体上还设置有气密拉链以及泄压阀,所述气密拉链的可拉动端位于所述软式舱体的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气密拉链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潜水员进入软式舱体内,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在对软式舱体加压时产生漏气的现象,而将气密拉链的可拉动端设置在软式舱体的外侧则是为了避免潜水员的误操作而造成快速泄压影响安全的情况,泄压阀的设置为了方便对软式舱体的泄压。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纳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箱盖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收纳箱具有箱体和箱盖,其中,控制面板设置在箱盖上,箱体则留有一定的储存空间,因此可以将折叠后的软式舱体储存在箱体内,在外出携带时只需要带一个收纳箱以及加压气瓶即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加压氧舱的便携性。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加压功能模块、显示屏功能模块、通话功能模块以及储存功能模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救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上的加压功能模块实现软式舱体内的压力调节,通过显示屏功能模块实现实时监控舱内画面和潜水员身体状态,通过通话功能模块实现与潜水员实时对讲,通过储存功能模块实现摄像和语音的储存,其功能多样化,可以有效满足潜水员理疗过程的多种需求。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中,加压舱系统采用可以折叠且方便携带的软式舱体,潜水员可以平躺在软式舱体内,通过舱外控制系统控制加压气瓶实现软式舱体内的加压和减压。
潜水员在理疗的过程中,软式舱体内的摄像单元可以实时监控潜水员的身体状态,救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来观察并判断潜水员的实时状态、以及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为潜水员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救助保障和理疗环境。
同时,无线通信的传输系统可以有效减少传输线缆23的使用,减少使用时的线缆23插接,进一步方便加压氧舱的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软式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摄像单元和舱内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舱外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气管;2-加压舱系统;21-软式舱体;22-舱内控制单元;221-舱内开关;222-指示标识;23-摄像单元;231-可通话摄像头;232-安装座;233-连接座;24-线缆23;25-柔性垫板;26-支撑件;27-气密拉链;28-泄压阀;3-舱外控制系统;31-收纳箱;311-箱体;312-箱盖;32-控制面板;33-加压功能模块;331-加压出气口;332-加压进气口;333-调节阀门;334-压力表;34-显示屏功能模块;35-通话功能模块;351-麦克风;352-音量调节旋钮;353-通话按键;36-储存功能模块;361-USB接口;362-刻录按钮;37-舱外开关;4-加压气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包括通过可拆卸的气管1依次连接的加压舱系统2、舱外控制系统3和加压气瓶4;加压舱系统2包括软式舱体21、设置在软式舱体21内的舱内控制单元22以及至少两组摄像单元23,两组摄像单元23通过线缆24与舱内控制单元22电性连接,舱内控制单元22内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舱外控制系统3包括收纳箱31、设置在收纳箱31内的控制面板32以及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匹配。
本实施例的软体加压氧舱用于在岸上使用,将加压氧舱分成三个系统,其中,加压舱系统2采用可以折叠且方便携带的软式舱体21,潜水员可以平躺在软式舱体21内,通过舱外控制系统3控制加压气瓶4实现软式舱体21内的加压和减压。潜水员在理疗的过程中,软式舱体21内的摄像单元23可以实时监控潜水员的身体状态,救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来观察并判断潜水员的实时状态、以及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为潜水员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救助保障和理疗环境。同时,无线通信的传输系统可以有效减少传输线缆24的使用,减少使用时的线缆24插接,进一步方便加压氧舱的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软式舱体21为躺平的圆筒形设计,其设置有供潜水员进入的舱口以及密封拉链,舱体的材质采用可承受最高5kg空气压强的特制布料定制粘接。其中,在该压力下,人在舱体内不需要佩戴呼吸面罩,直接正常呼吸即可。
另外,本实施例的加压气瓶4设置为两组,两组加压气瓶4均可以与软式舱体21内部连通,其中一组加压气瓶4可作为备用气瓶使用,从而提高加压的顺畅,确保可以实现有效加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摄像单元23至少有两组分别设置于软式舱体21内靠近两端的位置,并与人体躺入时的头部和脚部相对。
采用至少两组摄像单元23,其中,至少有一组摄像单元23与人体的头部相对,至少有一组摄像单元23与人体的脚部相对,通过头部的摄像单元23和脚部的摄像单元23之间的相互配合,即可以有效监控到潜水员全身的实时状态,从而方便救护人员的观察判断。本实施例以两组摄像单元23为例,两组摄像单元23分别设置在软式舱内内的靠近其两个端部上方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摄像单元23包括可通话摄像头231和安装座232,摄像头设置于安装座232上,安装座232设置于软式舱体21的内侧壁。其中,安装座232可以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在软式舱体21的内侧壁。当然,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或者螺钉固定等方式实现安装座232的固定。
本实施例通过将可通话的摄像头安装在安装座232上,可以方便可通话摄像头231的拆卸,方便了后续的维修或者更换,提高使用便捷性;同时,可通话摄像头231可以方便潜水员与外界的沟通,以便于将自身状态反馈给外界,确保信息交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且具备通话功能的摄像头也可以减少元器件的使用,节省软式舱体21内部的安装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通话摄像头231通过连接座233与安装座232转动连接。其中,连接座233可以是转轴,即通过转轴实现可通话摄像头231的转动连接,其具体安装方式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的可通话摄像头231可相对于安装座232转动,如此一来,在对身高体型不同的潜水员进行理疗时,可以针对不同潜水员的身体数据来转动可通话摄像头231,使得可通话摄像头231可以精确对准潜水员的头部或者脚部,确保可通话摄像头231拍摄的有效性,使用更加灵活,同时可以提高软式舱体21的适用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舱内控制单元22包括控制盒、以及设置在控制盒内且电性连接的电源和舱内控制中枢,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控制盒内并与舱内控制中枢电性连接。其中,电源起到供电作用,舱内控制中枢可以是PCB线路板,可用于控制摄像单元23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运作。
本实施例将舱内的控制系统集中设置在控制盒内,可以有效减少软式舱体21内的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只需要通过线缆24将控制盒与摄像单元23连接起来即可,可以使得软式舱体21内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有效提高潜水员使用时的舒适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盒的外部设置有控制电源通断的舱内开关221、以及显示电源电量的指示标识222。其中,指示标识222可以使单独设置的电源灯,当其显示常亮时为电源充足,当其闪烁显示时为点亮不足。当然,指示标识222也可以是阶梯式显示灯,通过显示不同的格数来指代电量的多少。
具体的,舱内开关221可以控制电源,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使电源断开,从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另外,设置的指示标识222可以方便观察电源的余量并提醒及时充电,避免无法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软式舱体21的内部还设置有柔性垫板25,柔性垫板25位于摄像单元23的下方;软式舱体21的外侧底部设置有支撑件26。
本实施例的软式舱体21通常为圆柱形,在其内部设置柔性垫板25是为了方便潜水员的平躺,同时支撑件26的设置是为了为软式舱体21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避免其在使用时向外滚动,提高其使用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软式舱体21上还设置有气密拉链27以及泄压阀28,气密拉链27的可拉动端位于软式舱体21的外侧。
本实施例气密拉链27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潜水员进入软式舱体21内,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在对软式舱体21加压时产生漏气的现象,而将气密拉链27的可拉动端设置在软式舱体21的外侧则是为了避免潜水员的误操作而造成快速泄压影响安全的情况,泄压阀28的设置为了方便对软式舱体21的泄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纳箱31包括箱体311和箱盖312,箱盖312与箱体311转动连接,控制面板32设置在箱盖312上。
本实施例的收纳箱31具有箱体311和箱盖312,其中,控制面板32设置在箱盖312上,箱体311则留有一定的储存空间,因此可以将折叠后的软式舱体21储存在箱体311内,在外出携带时只需要带一个收纳箱31以及加压气瓶4即可,也可以根据实际加压气瓶4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看是否能将加压气瓶4一起放到收纳箱31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加压氧舱的便携性。另外,还可以在收纳箱31的外侧底部增加脚轮,方便拖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板32包括加压功能模块33、显示屏功能模块34、通话功能模块35以及储存功能模块36。
救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面板32上的加压功能模块33实现软式舱体21内的压力调节,通过显示屏功能模块34实现实时监控舱内画面和潜水员身体状态,通过通话功能模块35实现与潜水员实时对讲,通过储存功能模块36实现摄像和语音的储存,其功能多样化,可以有效满足潜水员理疗过程的多种需求。
具体的,加压功能模块33包括加压出气口331、加压进气口332、调节阀门333和压力表334,其中,加压进气口332通过气管1与加压气瓶4连接,加压出气口331通过气管1与软式舱体21连接,通过控制调节阀门333即可进行加压和减压操作,压力表334可以实时监控软式舱体21的内部压力。另外,本实施例的加压功能模块33设置为两组,分别与两个加压气瓶4对应。
显示屏功能模块34包括两块显示屏,分别对应两组摄像单元23,可以实时监控到两组摄像单元23的拍摄情况。通话功能模块35包括麦克风351、音量调节旋钮352和通话按键353,麦克风351可用于与软式舱体21内的潜水员对话,音量调节旋钮352可调节说话声音的大小,通过通话按键353来控制对话的开始和中断。需要说明的是,外界的通话可以通过通话按键353来进行控制,即在需要与潜水员对话时,需要通过按动通话按键353实现,如此可以避免外界信息对潜水员的干扰。
储存功能模块36包括USB接口361和刻录按钮362,USB接口361可以插入U盘进行储存,刻录按钮362可以对通话和视频进行刻录。另外,需要说明的时,控制面板32带有电源且控制面板32上还设置有舱外开关37,舱外开关37用于对控制面板32的电源通断。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可拆卸的气管依次连接的加压舱系统、舱外控制系统和加压气瓶;
所述加压舱系统包括软式舱体、设置在所述软式舱体内的舱内控制单元以及至少两组摄像单元,两组所述摄像单元通过线缆与所述舱内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舱内控制单元内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舱外控制系统包括收纳箱、设置在所述收纳箱内的控制面板以及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单元至少有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软式舱体内靠近两端的位置,并与人体躺入时的头部和脚部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单元包括可通话摄像头和安装座,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软式舱体的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通话摄像头通过连接座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内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盒、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且电性连接的电源和舱内控制中枢,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并与所述舱内控制中枢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的外部设置有控制所述电源通断的舱内开关、以及显示所述电源电量的指示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舱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柔性垫板,所述柔性垫板位于所述摄像单元的下方;所述软式舱体的外侧底部设置有支撑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舱体上还设置有气密拉链以及泄压阀,所述气密拉链的可拉动端位于所述软式舱体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箱盖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加压功能模块、显示屏功能模块、通话功能模块以及储存功能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45286.4U CN220801313U (zh) | 2023-08-30 | 2023-08-30 | 一种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45286.4U CN220801313U (zh) | 2023-08-30 | 2023-08-30 | 一种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01313U true CN220801313U (zh) | 2024-04-19 |
Family
ID=90700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45286.4U Active CN220801313U (zh) | 2023-08-30 | 2023-08-30 | 一种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0131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00530A (zh) * | 2023-08-30 | 2023-11-24 | 深圳市中天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 |
-
2023
- 2023-08-30 CN CN202322345286.4U patent/CN22080131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00530A (zh) * | 2023-08-30 | 2023-11-24 | 深圳市中天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801313U (zh) | 一种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 | |
EP0969762B1 (en) | Diagnostic apparatus | |
CN101686749B (zh) | 用于自给式呼吸器的背包组件 | |
CN206068099U (zh) | 一种多功能游泳救生手环 | |
CN117100530A (zh) | 一种便携式软体加压氧舱 | |
CN114442328A (zh) | 一种教学用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及其传输系统 | |
JP3969974B2 (ja) | 患者搬送具及び患者搬送用の担架 | |
CN109223328A (zh) | 一种模块化智能医疗救护舱 | |
CN2933464Y (zh) | 正压氧气呼吸器 | |
CN109361418B (zh) | 一种无人机地面通信装置 | |
CN113148075B (zh) | 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海上高气压舱 | |
CN211512452U (zh) | 车载便携式软体氧舱 | |
CN114452121B (zh) | 智能胶囊式软体高压氧舱 | |
CN211535339U (zh) | 车载便携式制氧主机 | |
CN112339945A (zh) | 一种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 | |
CN113081592A (zh) | 车载便携式软体氧舱 | |
CN2220307Y (zh) | 便携式快速生氧化学氧呼吸保护器 | |
CN217697170U (zh) | 一种小型移动式载人压力舱控制箱 | |
CN217040595U (zh) | 便携式医用高压氧舱 | |
KR20210022200A (ko) | 휴대 이동용 잠수 조종 장치 | |
CN221964256U (zh) | 一种高频喷射呼吸机 | |
CN218636267U (zh) | 用于救援的软体空气加压舱 | |
CN113769220B (zh) | 一种改良呼吸器 | |
CN220558231U (zh) | 一种负压隔离舱用多功能负压控制系统 | |
CN209575554U (zh) | 车载式移动平衡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