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0807U - 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00807U
CN220800807U CN202322629304.1U CN202322629304U CN220800807U CN 220800807 U CN220800807 U CN 220800807U CN 202322629304 U CN202322629304 U CN 202322629304U CN 220800807 U CN220800807 U CN 220800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ain body
fan blade
driving assembl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293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正庭
曹伟
李龙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293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00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00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00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主体,主体包括烹饪腔;线圈,设于主体,位于烹饪腔的一侧;驱动组件,设于主体;第一扇叶,设于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可驱动第一扇叶转动;保护罩,设于主体,保护罩罩设在第一扇叶上,保护罩包括通风孔,第一扇叶可通过通风孔向烹饪腔送风;其中,第一扇叶和保护罩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导磁性。

Description

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气炸锅通常采用加热管制热,但是,加热管的升温速度较低,控温精度差,从而影响空气炸锅的烹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中空气炸锅采用加热管加热,导致其升温速度较低,控温精度差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气炸锅。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主体,主体包括烹饪腔;线圈,设于主体,位于烹饪腔的一侧;驱动组件,设于主体;第一扇叶,设于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可驱动第一扇叶转动;保护罩,设于主体,保护罩罩设在第一扇叶上,保护罩包括通风孔,第一扇叶可通过通风孔向烹饪腔送风;其中,第一扇叶和保护罩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导磁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炸锅,包括主体、线圈、驱动组件、第一扇叶和保护罩,其中,线圈、驱动组件和保护罩设置在主体上,第一扇叶设置在驱动组件上,进而驱动组件可以驱动第一扇叶转动。
主体包括烹饪腔,第一扇叶和保护罩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导磁性,进而在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作用在第一扇叶和保护罩中的至少一个上,使得第一扇叶和保护罩中的至少一个发热。
并且,烹饪腔和第一扇叶分别位于保护罩的两侧,并且保护罩包括通风孔,进而第一扇叶转动时,可以通过通风孔向烹饪腔输送气流,从而使得烹饪腔内的温度更均匀,实现空气炸的效果,并且,电磁加热的升温速度快,控温精度高,提升空气炸锅的烹饪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气炸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主体还包括:第一安装腔,线圈设于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位于第一安装腔背离烹饪腔的一侧,驱动组件设于第二安装腔,且驱动组件的输出轴穿过第一安装腔,第一扇叶设于驱动组件的输出轴;风机,设于主体,用于促进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和主体外部的气流流动;第二扇叶,设于驱动组件,位于第一安装腔,驱动组件可驱动第二扇叶转动,以促进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和主体外部的气流流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体还包括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线圈设置在第一安装腔,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二安装腔,进而将线圈和驱动组件放置在不同的安装腔,可以降低线圈对驱动组件的影响,并且,第一安装腔靠近烹饪腔,更易于线圈对第一扇叶和保护罩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热,提升空气炸锅的稳定性。
空气炸锅还包括风机,风机设置在主体上,风机工作时,可以将主体外部的空气引入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或将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排出到主体外部,从而可以对线圈和驱动组件进行降温,降低线圈和驱动组件过热的可能性。
空气炸锅还包括第二扇叶,设置在驱动组件,进而驱动组件可以驱动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转动,进而第一风扇转动可以促进烹饪腔内的气流流动,第二扇叶转动,可以促进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和主体外部的气流流动,也就是,驱动组件工作时,第二扇叶可以将主体外部的空气引入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或将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排出到主体外部,从而可以对线圈和驱动组件进行降温,降低线圈和驱动组件过热的可能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主体还包括:隔板,线圈和第一扇叶分别设置在隔板的两侧,驱动组件的输出轴穿过隔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体还包括隔板,线圈和第一扇叶分别为位于隔板的两侧,并且,驱动组件的输出轴穿过隔板,进而隔板可以将第一扇叶和线圈分隔,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降低线圈和驱动组件过热的可能性,并且,隔板也可以隔绝烹饪产生的油烟,使得线圈和驱动组件更加整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隔热件,设置在线圈和隔板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炸锅还包括设置在线圈和隔热板之间的第一隔热件,第一隔热件提升隔板的隔热效果,进一步降低线圈和驱动组件过热的可能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线圈粘结在第一隔热件上,第一隔热件粘结在隔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线圈粘结在第一隔热件上,第一隔热件粘结在隔板上,进而降低线圈的安装难度,并且,由于线圈和隔板通过第一隔热件连接,可以降低因线圈过热导致隔板损坏的可能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主体包括凹槽,凹槽的开口朝向烹饪腔,保护罩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内,线圈环绕在凹槽的周侧壁的外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体包括凹槽,凹槽的开口朝向烹饪腔,保护罩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凹槽内,进而降低保护罩对烹饪腔空间的占用,提升烹饪腔的体积,并且,线圈换热在凹槽的周侧壁的外侧,使得线圈产生的磁场可以作用在保护罩的周侧壁上,实现保护罩的发热,并且,由于线圈环绕在凹槽的周侧壁的外侧,提升线圈和驱动组件之间的距离,降低线圈对驱动组件的干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隔热件,设于凹槽远离烹饪腔的一侧,驱动组件的输出轴穿过第二隔热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炸锅还包括设置在凹槽远离烹饪腔的一侧的第二隔热件,第二隔热件降低烹饪腔对线圈和驱动组件的热辐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保护罩包括:周侧壁,周侧壁具有导磁性,线圈位于周侧壁的周侧;保护面板,设于周侧壁的一端;固定耳,设于周侧壁的另一端,固定耳和主体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保护罩包括周侧壁、保护面板和固定耳,周侧壁具有导磁性,进而线圈通电时,磁场作用在周侧壁上,从而实现保护罩的发热,进而保护罩可以通过固定耳安装在主体上,便于安装,提升生产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主体包括:锅体;盖体,设于锅体的一侧,盖体和锅体围合出烹饪腔,线圈、驱动组件和保护罩设置在盖体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体包括锅体和盖体,锅体和盖体围合出烹饪腔,线圈、驱动组件和保护罩设置在盖体上,进而便于空气炸锅的装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盖体包括固定槽,线圈设于固定槽。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包括固定槽,线圈设置在固定槽中,进而便于线圈的固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盖体包括多个凸起部,凸起部包括固定槽,多个凸起部相间隔的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包括多个凸起部,凸起部包括固定槽,多个凸起部相间隔的设置,进而减少盖体上凸起部的数量,降低凸起部的数量,降低盖体材料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反射罩,设于盖体朝向烹饪腔的一侧,对应于第一扇叶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炸锅还包括反射罩,反射罩设置在盖体朝向烹饪腔的一侧,并且,对应于第一扇叶设置,进而第一扇叶工作时产生的气流,可以通过反射罩流入到烹饪腔中,使得烹饪腔中的温度更均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电路板,设于主体,电路板和线圈错位设置;或电路板,设于主体,电路板和线圈叠设,且电路板和线圈的叠设面积不大于电路板的单面面积的30%。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炸锅还包括设置在主体上的电路板,电路板和线圈错位设置,进而降低线圈发热对电路板的影响,或者空气炸锅还包括设置在主体上的电路板,电路板和线圈叠设,且电路板和线圈的叠设面积不大于电路板的单面面积的30%,进而降低线圈发热对电路板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的剖视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的剖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中盖体、风机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的剖视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的剖视图;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中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的剖视图;
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不包括盖体的剖视图;
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的剖视图;
图1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空气炸锅,110主体,112烹饪腔,114第一安装腔,116第二安装腔,118隔板,120第一隔热件,122凹槽,124第二隔热件,126锅体,128盖体,130固定槽,132凸起部,134第一盖,136第二盖,138第一进风口,140第二进风口,142第三进风口,144第一出风口,146第二出风口,148支架,150支撑件,152第四进风口,154第五进风口,156第三出风口,160线圈,170驱动组件,172输出轴,180第一扇叶,190保护罩,192周侧壁,194保护面板,196固定耳,198通风孔,200风机,202第一风机出风口,204第二风机出风口,210第二扇叶,220反射罩,230电路板,232散热器,240炸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3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100。
如图1、图2、图6、图7、图8和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100,空气炸锅100包括主体110、线圈160、驱动组件170、第一扇叶180和保护罩190,线圈160、驱动组件170和保护罩190设置在主体110上,第一扇叶180设置在驱动组件170上,驱动组件170能够驱动第一扇叶180转动,保护罩190将第一扇叶180罩设在内,从而提升空气炸锅100的安全性。
其中,主体110包括烹饪腔112,烹饪腔112内可以放置炸篮240,炸篮240上可以放置食材,保护罩190包括通风孔198,通风孔198连通烹饪腔112和第一扇叶180所在的空间,进而驱动组件170驱动第一扇叶18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扇叶180产生的气流可以通过通风孔198流入到烹饪腔112中,从而使得烹饪腔112内的温度更均匀。
并且,第一扇叶180具有导磁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扇叶180可以是整体均有导磁性,也可以是部分具有导磁性,第一扇叶180和线圈160相对的设置,进而线圈160通电时,产生磁场,磁场作用在第一扇叶180上,第一扇叶180因其具有导磁性,所以会发热,并且,在驱动组件170的驱动下,第一扇叶180能够搅动气流,使得热量分散到整个烹饪腔112中,从而实现烹饪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炸锅100,包括主体110、线圈160、驱动组件170、第一扇叶180和保护罩190,其中,线圈160、驱动组件170和保护罩190设置在主体110上,第一扇叶180设置在驱动组件170上,进而驱动组件170可以驱动第一扇叶180转动。
主体110包括烹饪腔112,第一扇叶180具有导磁性,进而在线圈160通电时,产生磁场,作用在第一扇叶180上,使得第一扇叶180发热。
并且,烹饪腔112和第一扇叶180分别位于保护罩190的两侧,并且保护罩190包括通风孔198,进而第一扇叶180转动时,可以通过通风孔198向烹饪腔112输送气流,从而使得烹饪腔112内的温度更均匀,实现空气炸的效果,并且,电磁加热的升温速度快,控温精度高,提升空气炸锅100的烹饪效果。
如图1、图2、图6、图7、图8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100,空气炸锅100包括主体110、线圈160、驱动组件170、第一扇叶180和保护罩190,线圈160、驱动组件170和保护罩190设置在主体110上,第一扇叶180设置在驱动组件170上,驱动组件170能够驱动第一扇叶180转动,保护罩190将第一扇叶180罩设在内,从而提升空气炸锅100的安全性。
其中,主体110包括烹饪腔112,烹饪腔112内可以放置炸篮240,炸篮240上可以放置食材,保护罩190包括通风孔198,通风孔198连通烹饪腔112和第一扇叶180所在的空间,进而驱动组件170驱动第一扇叶18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扇叶180产生的气流可以通过通风孔198流入到烹饪腔112中,从而使得烹饪腔112内的温度更均匀。
并且,保护罩190具有导磁性,需要说明的是,保护罩190可以是整体均有导磁性,也可以是部分具有导磁性,保护罩190和线圈160相对的设置,进而线圈160通电时,产生磁场,磁场作用在保护罩190上,保护罩190因其具有导磁性,所以会发热,并且,第一扇叶180在驱动组件170的驱动下,第一扇叶180能够搅动气流,使得热量分散到整个烹饪腔112中,从而实现烹饪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炸锅100,包括主体110、线圈160、驱动组件170、第一扇叶180和保护罩190,其中,线圈160、驱动组件170和保护罩190设置在主体110上,第一扇叶180设置在驱动组件170上,进而驱动组件170可以驱动第一扇叶180转动。
主体110包括烹饪腔112,保护罩190具有导磁性,进而在线圈160通电时,产生磁场,作用在保护罩190上,使得保护罩190发热。
并且,烹饪腔112和第一扇叶180分别位于保护罩190的两侧,并且保护罩190包括通风孔198,进而第一扇叶180转动时,可以通过通风孔198向烹饪腔112输送气流,从而使得烹饪腔112内的温度更均匀,实现空气炸的效果,并且,电磁加热的升温速度快,控温精度高,提升空气炸锅100的烹饪效果。
如图1、图2、图6、图7、图8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100,空气炸锅100包括主体110、线圈160、驱动组件170、第一扇叶180和保护罩190,线圈160、驱动组件170和保护罩190设置在主体110上,第一扇叶180设置在驱动组件170上,驱动组件170能够驱动第一扇叶180转动,保护罩190将第一扇叶180罩设在内,从而提升空气炸锅100的安全性。
其中,主体110包括烹饪腔112,烹饪腔112内可以放置炸篮240,炸篮240上可以放置食材,保护罩190包括通风孔198,通风孔198连通烹饪腔112和第一扇叶180所在的空间,进而驱动组件170驱动第一扇叶18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扇叶180产生的气流可以通过通风孔198流入到烹饪腔112中,从而使得烹饪腔112内的温度更均匀。
并且,第一扇叶180和保护罩190都具有导磁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扇叶180可以是整体均有导磁性,也可以是部分具有导磁性,保护罩190可以是整体均有导磁性,也可以是部分具有导磁性,第一扇叶180和保护罩190均和线圈160相对的设置,进而线圈160通电时,产生磁场,磁场作用在第一扇叶180和保护罩190上,第一扇叶180和保护罩190因其具有导磁性,所以会发热,并且,第一扇叶180在驱动组件170的驱动下,第一扇叶180能够搅动气流,使得热量分散到整个烹饪腔112中,从而实现烹饪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炸锅100,包括主体110、线圈160、驱动组件170、第一扇叶180和保护罩190,其中,线圈160、驱动组件170和保护罩190设置在主体110上,第一扇叶180设置在驱动组件170上,进而驱动组件170可以驱动第一扇叶180转动。
主体110包括烹饪腔112,第一扇叶180和保护罩190具有导磁性,进而在线圈160通电时,产生磁场,作用在第一扇叶180和保护罩190上,使得第一扇叶180和保护罩190发热。
并且,烹饪腔112和第一扇叶180分别位于保护罩190的两侧,并且保护罩190包括通风孔198,进而第一扇叶180转动时,可以通过通风孔198向烹饪腔112输送气流,从而使得烹饪腔112内的温度更均匀,实现空气炸的效果,并且,电磁加热的升温速度快,控温精度高,提升空气炸锅100的烹饪效果。
其中,第一扇叶180可以是铁合金,例如低碳钢、铸铁、铁铝合金或铁镍合金等材质,保护罩190可以是铁合金,例如低碳钢、铸铁、铁铝合金或铁镍合金等材质。
如图1、图2、图6、图7、图8和图1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主体110还包括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也就是主体110包括烹饪腔112、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第一安装腔114位于烹饪腔112和第二安装腔116之间,线圈160设置在第一安装腔114中,保护罩190作为烹饪腔112的部分腔壁,驱动组件170安装在第二安装腔116中,并且,驱动组件170的输出轴172穿过第一安装腔114,并且,第一扇叶180设置在驱动组件170的输出轴172上。
在该实施例中,主体110还包括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线圈160设置在第一安装腔114,驱动组件170设置在第二安装腔116,进而将线圈160和驱动组件170放置在不同的安装腔,可以降低线圈160对驱动组件170的影响,并且,第一安装腔114靠近烹饪腔112,更易于线圈160对第一扇叶180和保护罩190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热,提升空气炸锅100的稳定性。
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9和图1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空气炸锅100还包括设置在主体110上的风机200,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相连通,并且,第二安装腔116和主体110的外部空间相连通,进而风机200工作时,可以将外部空间的气流输送到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中,从而实现对驱动组件170和线圈160的散热,或者,将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内的气流排出到主体110的外部,从而实现对驱动组件170和线圈160的散热,或者将主体110外部的空气输送到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并再次排入到主体110外部,从而实现对驱动组件170和线圈160的散热。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炸锅100还包括风机200,风机200设置在主体110上,风机200工作时,可以将主体110外部的空气引入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或将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排出到主体110外部,从而可以对线圈160和驱动组件170进行降温,降低线圈160和驱动组件170过热的可能性。
具体地,第二安装腔116包括第一进风口138、第二进风口140和第一出风口144,第一安装腔114包括第三进风口142和第二出风口146,风机200安装在第二安装腔116中,风机200的风机进风口和第一进风口138相连通,风机200的第一风机出风口202和第二进风口140相连通,风机200的第二风机出风口204和第三进风口142相连通,风机200的工作时,由第一进风口138吸风,气流通过风机进风口进入到风机200中,并通过第一风机出风口202和第二风机出风口204排出,通过第一风机出风口202排出的气流通过第二进风口140进入到第二安装腔116中,并通过第一出风口144排出,从而带走第二安装腔116中的热量,实现对驱动组件170的散热,通过第二风机出风口204排出的气流通过第三进风口142进入到第一安装腔114中,之后通过第二出风口146排入到第二安装腔116中,之后再通过第一出风口144排出第二安装腔116,从而带走第一安装腔114中的热量,实现对线圈160的降温。
如图7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空气炸锅100还包括设置在驱动组件170上的第二扇叶210,第二扇叶210设置在第一安装腔114内,驱动组件170可驱动第二扇叶210转动,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相连通,并且,第二安装腔116和主体110的外部空间相连通,进而第二扇叶210工作时,可以将外部空间的气流输送到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中,从而实现对驱动组件170和线圈160的散热,或者,将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内的气流排出到主体110的外部,从而实现对驱动组件170和线圈160的散热,或者将主体110外部的空气输送到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并再次排入到主体110外部,从而实现对驱动组件170和线圈160的散热。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炸锅100还包括第二扇叶210,设置在驱动组件170,进而驱动组件170可以驱动第一扇叶180和第二扇叶210转动,进而第一风扇转动可以促进烹饪腔112内的气流流动,第二扇叶210转动,可以促进第一安装腔114、第二安装腔116和主体110外部的气流流动,也就是,驱动组件170工作时,第二扇叶210可以将主体110外部的空气引入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或将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排出到主体110外部,从而可以对线圈160和驱动组件170进行降温,降低线圈160和驱动组件170过热的可能性。
并且,驱动组件170工作时,第一扇叶180和第二扇叶210可以同时转动,第二扇叶210无需单独设置驱动,节约成本。
具体地,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通过第五进风口154相连通,第二安装腔116通过第四进风口152和主体110外部相连通,第一安装腔114通过第三出风口156和主体110外部相连通,第二扇叶210转动时,将主体110外部的气流通过第四进风口152吸入第二安装腔116中,再将第二安装腔116中的气流通过第五进风口154吸入到第一安装腔114中,气流最终通过第三出风口156排出,从而实现对驱动组件170和线圈160的散热。
第一扇叶180和第二扇叶210的安装方式相反,第二扇叶210转动时,冷气流从主体110外部通过第四进气口进入到第二安装腔116,对第二安装腔116内的驱动组件170等部件进行散热,在第二扇叶210的离心力作用下,气流通过第五进风口154进入到第一安装腔114,并在第二扇叶210的作用下向径向方向周围扩散,对线圈160进行降温,最后热空气在一定气压作用下从第三出风口156排出,形成一条完整的气流。
具体地,第一扇叶180的叶片和第二扇叶210的叶片朝向相反。
第二扇叶210和风机200可以共同对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进行散热。
如图1、图2、图6、图9、图11和图1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主体110还包括设置在线圈160和第一扇叶180之间的隔板118,线圈160和第一扇叶180分别设置在隔板118的两侧,驱动组件170的输出轴172穿过隔板118。
在该实施例中,主体110还包括隔板118,线圈160和第一扇叶180分别为位于隔板118的两侧,并且,驱动组件170的输出轴172穿过隔板118,进而隔板118可以将第一扇叶180和线圈160分隔,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降低线圈160和驱动组件170过热的可能性,并且,隔板118也可以隔绝烹饪产生的油烟,使得线圈160和驱动组件170更加整洁。
具体地,隔板118为非导磁材料,例如玻璃或微晶材料等。
如图1、图2、图6、图9、图11和图1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空气炸锅100还包括设置在线圈160和隔板118之间的第一隔热件120。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炸锅100还包括设置在线圈160和隔热板之间的第一隔热件120,第一隔热件120提升隔板118的隔热效果,进一步降低线圈160和驱动组件170过热的可能性。
具体地,第一隔热件120为非导磁材料,例如云母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线圈160粘结在第一隔热件120上,第一隔热件120粘结在隔板118上。
在该实施例中,线圈160粘结在第一隔热件120上,第一隔热件120粘结在隔板118上,进而降低线圈160的安装难度,并且,由于线圈160和隔板118通过第一隔热件120连接,可以降低因线圈160过热导致隔板118损坏的可能性,并且,无需设置线圈160的安装部件,减少材料,降低安装成本,并且,减少对线圈160的包裹,有利于线圈160散热。
具体地,线圈160和第一隔热件120可以通过胶水或双面胶相粘接,线圈160和隔板118可以通过胶水或双面胶相粘接。
如图7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主体110上设置有凹槽122,凹槽122的开口朝向烹饪腔112,保护罩190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122内,线圈160环绕在凹槽122的周侧壁192的外侧。
在该实施例中,主体110包括凹槽122,凹槽122的开口朝向烹饪腔112,保护罩19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凹槽122内,进而降低保护罩190对烹饪腔112空间的占用,提升烹饪腔112的体积,并且,线圈160换热在凹槽122的周侧壁192的外侧,使得线圈160产生的磁场可以作用在保护罩190的周侧壁192上,实现保护罩190的发热,并且,由于线圈160环绕在凹槽122的周侧壁192的外侧,提升线圈160和驱动组件170之间的距离,降低线圈160对驱动组件170的干扰。
具体地,主体110还包括支撑件150和支架148,支架148安装在支撑件150上,线圈160安装在支架148上,支架148位环状结构,线圈160环绕支架148设置,保护罩190位于支架148的内侧,进而线圈160产生的磁场可以作用在保护罩190上。
其中,支架148为非导磁材料,例如玻璃、微晶材料或云母等。
如图7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空气炸锅100还包括设置在凹槽122远离烹饪腔112一侧的第二隔热件124,驱动组件170的输出轴172穿过第二隔热件124。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炸锅100还包括设置在凹槽122远离烹饪腔112的一侧的第二隔热件124,第二隔热件124降低烹饪腔112对线圈160和驱动组件170的热辐射。
具体地,支架148形成凹槽122的周侧壁192,第二隔热件124形成凹槽122的顶壁。
其中,第二隔热件124为非导磁材料,例如玻璃、微晶材料或云母等。
其中,第二扇叶210设置在第二隔热件124的上方。
如图8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保护罩190包括:周侧壁192、保护面板194和固定耳196,保护面板194和固定耳196分别设置在周侧壁192的两端,周侧壁192为环状结构,具体为圆状,周侧壁192具有导磁性,需要说明的是,周侧壁192可以是全部具有导磁性,也可以是部分具有导磁性。
其中,固定耳196和主体110相连接,保护面板194上具有通风孔198。
在该实施例中,保护罩190包括周侧壁192、保护面板194和固定耳196,周侧壁192具有导磁性,进而线圈160通电时,磁场作用在周侧壁192上,从而实现保护罩190的发热,进而保护罩190可以通过固定耳196安装在主体110上,便于安装,提升生产效率。
具体地,固定耳196和主体110可以插接、卡接或通过螺钉配合。
其中,周侧壁192、保护面板194和固定耳196可以是一体式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1、图2、图3、图4、图6、图7、图9、图10、图12和图1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主体110包括锅体126和盖扣在锅体126上的盖体128,盖体128和锅体126围合出烹饪腔112,线圈160、驱动组件170和保护罩190设置在盖体128上。
在该实施例中,主体110包括锅体126和盖体128,锅体126和盖体128围合出烹饪腔112,线圈160、驱动组件170和保护罩190设置在盖体128上,进而便于空气炸锅100的装配。
具体地,盖体128包括第一安装腔114和第二安装腔116,盖体128还包括支架148和支撑件150。
其中,盖体128包括第一盖134和第二盖136,第一盖134和隔板118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114,第二盖136和第一盖134之间形成第二安装腔116。
或者,盖体128包括第一盖134和第二盖136,第一盖134和支撑件150、支架148以及第二隔热件124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114,第二盖136和第一盖134之间形成第二安装腔116。
支撑件150将密封圈压在第一盖134上,第一盖134固定好支撑件150,支架148在套在支撑件150上,支撑件150上套着第二隔热件124,保护罩190通过固定耳196固定在第二隔热件124上。
如图9和图10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盖体128包括固定槽130,线圈160设于固定槽130。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128包括固定槽130,线圈160设置在固定槽130中,进而便于线圈160的固定。以及,无需设置线圈160的安装部件,减少材料,降低安装成本,并且,减少对线圈160的包裹,有利于线圈160散热。
如图10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盖体128包括多个凸起部132,凸起部132包括固定槽130,多个凸起部132相间隔的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128包括多个凸起部132,凸起部132包括固定槽130,多个凸起部132相间隔的设置,进而减少盖体128上凸起部132的数量,降低凸起部132的数量,降低盖体128材料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空气炸锅100的减重。
具体地,凸起部132的数量可以是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等。其中,凸起部132呈圆状排布。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空气炸锅100还包括设置在盖体128上的反射罩220,反射罩220设置在盖体128朝向烹饪腔112的一侧,对应于第一扇叶180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炸锅100还包括反射罩220,反射罩220设置在盖体128朝向烹饪腔112的一侧,并且,对应于第一扇叶180设置,进而第一扇叶180工作时产生的气流,可以通过反射罩220流入到烹饪腔112中,使得烹饪腔112中的温度更均匀。
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空气炸锅100还包括设置在主体110的电路板230,电路板230和线圈160错位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炸锅100还包括设置在主体110上的电路板230,电路板230和线圈160错位设置,进而降低线圈160发热对电路板230的影响。也就是,在俯视方向上电路板230和线圈160也不存在重叠布置,这样可以减少电源板解决EMC(Electro Magnetic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问题的复杂性。
具体地,电路板230设置在第二安装腔116,线圈160设置在第一安装腔114,并且,电路板230位于驱动组件170的输出轴172的第一侧,线圈160设置在驱动组件170的输出轴172的第二侧,进而使得线圈160和电路板230不层叠,降低线圈160通电时对电路板230的影响。
并且,风机200或第二扇叶210可以对电路板230进行散热。
如图1、图6和图9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空气炸锅100还包括设置在主体110的电路板230,电路板230的部分和线圈160叠设,电路板230和线圈160的叠设的部分不大于电路板230的单面面积的30%。也就是在俯视方向上,电路板230和线圈160的重叠面积不要大于电源板面积的30%,这样可以减少电源板解决EMC问题的复杂性。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炸锅100还包括设置在主体110上的电路板230,电路板230和线圈160叠设,且电路板230和线圈160的叠设面积不大于电路板230的单面面积的30%,进而降低线圈160发热对电路板230的影响。
具体地,电路板230设置在第二安装腔116,线圈160设置在第一安装腔114,并且,电路板230位于驱动组件170的输出轴172的第一侧,线圈160设置在驱动组件170的输出轴172的第二侧,进而使得线圈160和电路板230的部分层叠,并且,电路板230和线圈160层叠的部分不超过电路板230单面面积的30%,降低线圈160通电时对电路板230的影响。
并且,风机200或第二扇叶210可以对电路板230进行散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电路板230包括散热器232,提升电路板230的散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空气炸锅100为空气炸锅,第一扇叶180使热量在烹饪腔112中形成热风气流,气流循环达到烘烤食材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驱动组件170为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烹饪腔;
线圈,设于所述主体,位于所述烹饪腔的一侧;
驱动组件,设于所述主体;
第一扇叶,设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一扇叶转动;
保护罩,设于所述主体,所述保护罩罩设在所述第一扇叶上,所述保护罩包括通风孔,所述第一扇叶可通过所述通风孔向所述烹饪腔送风;
其中,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保护罩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导磁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
第一安装腔,所述线圈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
第二安装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背离所述烹饪腔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且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扇叶设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
风机,设于所述主体,用于促进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和所述主体外部的气流流动;
第二扇叶,设于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二扇叶转动,以促进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和所述主体外部的气流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
隔板,所述线圈和所述第一扇叶分别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隔热件,设置在所述线圈和所述隔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粘结在所述第一隔热件上,所述第一隔热件粘结在所述隔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烹饪腔,所述保护罩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线圈环绕在所述凹槽的周侧壁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隔热件,设于所述凹槽远离所述烹饪腔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二隔热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包括:
周侧壁,所述周侧壁具有导磁性,所述线圈位于所述周侧壁的周侧;
保护面板,设于所述周侧壁的一端;
固定耳,设于所述周侧壁的另一端,所述固定耳和所述主体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
锅体;
盖体,设于所述锅体的一侧,所述盖体和所述锅体围合出所述烹饪腔,所述线圈、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保护罩设置在所述盖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包括固定槽,所述线圈设于所述固定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包括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所述固定槽,多个所述凸起部相间隔的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射罩,设于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烹饪腔的一侧,对应于所述第一扇叶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路板,设于所述主体,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线圈错位设置;或
电路板,设于所述主体,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线圈叠设,且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线圈的叠设面积不大于所述电路板的单面面积的30%。
CN202322629304.1U 2023-09-27 2023-09-27 空气炸锅 Active CN220800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9304.1U CN220800807U (zh) 2023-09-27 2023-09-27 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9304.1U CN220800807U (zh) 2023-09-27 2023-09-27 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00807U true CN220800807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9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29304.1U Active CN220800807U (zh) 2023-09-27 2023-09-27 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00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8191B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烤箱
CN220800807U (zh) 空气炸锅
JP6858102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13208455A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20832760U (zh) 空气炸锅
CN219629403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20800811U (zh) 烹饪器具
JP2001267054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7852542U (zh) 一种空气炸锅散热系统
JPS6037835Y2 (ja)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20800810U (zh) 烹饪器具
CN215863566U (zh)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CN216346439U (zh)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CN220800808U (zh) 烹饪器具
CN220859922U (zh) 烹饪设备、集成灶
CN218480648U (zh) 一种多炉电磁炉
CN217178608U (zh) 一种新型电磁炉
CN220832762U (zh) 烹饪器具
CN218942989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20832766U (zh) 烹饪器具
CN218721721U (zh) 一种电磁炉
JP7216686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15929665U (zh) 烹饪器具
CN220832761U (zh) 烹饪器具
CN211559755U (zh) 换热组件、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