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8495U - 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8495U
CN220798495U CN202321505610.8U CN202321505610U CN220798495U CN 220798495 U CN220798495 U CN 220798495U CN 202321505610 U CN202321505610 U CN 202321505610U CN 220798495 U CN220798495 U CN 220798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shell
front shell
soun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056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东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056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8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8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8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前壳,所述前壳上设置有出音孔;以及后壳,所述后壳与前壳相连且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限定出容纳元器件的内腔;其中,所述前壳为陶瓷件。本公开通过将前壳设置为陶瓷件,避免塑胶材质导致用户过敏的同时降低了耳机的重量,减轻了陶瓷耳机佩戴的不适感。

Description

耳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音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地享受电子设备的音频功能,许多用户选择佩戴耳机。常见的耳机材质主要为塑胶,对于部分皮肤敏感人群,佩戴塑胶材质的耳机后,耳朵常出现过敏性发炎、红肿等问题。除此之外,塑胶的透气性较差,当用户长时间佩戴耳机时,会使用户的耳朵闷热、发痒。
为了避免耳机的过敏性和透气性问题,耳机的材质规格要求逐步升高。然而塑胶的特征限制了其改善的极限,经过高质量要求后的塑胶不仅成本更高,而且用户仍然面临过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耳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前壳,所述前壳上设置有出音孔;以及后壳,所述后壳与前壳相连且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限定出容纳元器件的内腔;其中,所述前壳为陶瓷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为氮化镓陶瓷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的内部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用于支撑或固定所述内腔中的所述元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包括:底壁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壁的外周且朝向所述后壳延伸的周壁,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底壁和所述周壁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周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且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后壳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后壳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周壁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H满足:2.8mm≤H≤3.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音孔包括:第一出音孔,所述第一出音孔设置于所述底壁;
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二出音孔设置于所述周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音孔构造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出音孔在所述底壁上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机还包括:第一音孔网,所述第一音孔网覆盖所述第一出音孔;第二音孔网,所述第二音孔网覆盖所述第二出音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音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设置在所述第二孔段的外侧,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以限定出安装所述第二音孔网的安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音孔网和所述第二音孔网为金属件和/或陶瓷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或固定所述内腔中的元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通过卡扣和/或粘接层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的厚度为0.4mm-0.8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为塑胶件、金属件、碳纤维件和玻璃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将前壳设置为陶瓷件,避免塑胶材质导致用户过敏的同时降低了耳机的重量,减轻了陶瓷耳机佩戴的不适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的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的台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的前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的前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的前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的前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塑胶材质的耳机产生的过敏性和透气性问题,可以采用氧化锆陶瓷作为耳机的壳体材料,氧化锆不仅能实现多种颜色,而且氧化锆材料的机械性能能够满足耳机的设计需求。
但是,由于氧化锆陶瓷密度较大,所以由氧化锆陶瓷所制成的耳机的重量较大,用户佩戴时会产生下坠感,给耳朵带来不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前壳,所述前壳上设置有出音孔且所述前壳的至少部分伸入用户的耳洞;以及后壳,所述后壳与前壳相连且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限定出容纳元器件的内腔;其中,所述前壳为陶瓷件。
本公开通过将前壳设置为陶瓷件,避免塑胶材质导致用户过敏的同时降低了耳机的重量,减轻了陶瓷耳机佩戴的不适感。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的前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的前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耳机可以包括前壳10和后壳20。
前壳10可以构造为陶瓷件,在用户佩戴耳机时,前壳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伸入用户的耳洞并且与用户的耳朵接触。因为陶瓷件具有亲肤性,所以用户的皮肤与前壳10接触的舒适性更高,并且陶瓷前壳10可以避免部分对塑胶敏感的用户发生过敏反应。陶瓷件还具有一定透气性,可以降低用户长时间佩戴耳机时耳道的闷热感,从而提升用户的耳机佩戴体验。
前壳10上可以设置有出音孔,出音孔可以将耳机内部发出的声音向用户的耳内传输。
后壳20可以与前壳10相连并且后壳20和前壳10可以包围限定出用于容纳耳机的元器件的内腔,元器件可以是耳机内部的功能性部件,示例性的,内腔可以用于容纳耳机的发声单元以及收发信号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壳20可以选用密度小于前壳10的材料,例如塑胶、金属、炭纤维、玻璃中的一种,后壳20也可以由塑胶件、金属件、炭纤维件、玻璃件中的多种拼接而成,后壳20还可以由塑胶件、金属件、炭纤维件、玻璃件中的多种叠层而成。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通过将与用户皮肤接触的前壳10设置为陶瓷件,将不与用户皮肤接触的后壳20的材料设置为密度小于前壳10的材料,进而在保持用户皮肤接触耳机的舒适感并且不会产生塑胶过敏反应的同时,降低了耳机的总体重量,避免耳机过重产生下坠感,从而提升了用户的耳机佩戴体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后壳10也可以构造为陶瓷件,此时耳机外表材质一致,提升了耳机的美观性,并且提升了耳机的总重量,可以满足部分用户对重量较大耳机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壳10可以为氮化镓陶瓷件,氮化镓陶瓷件在保持了陶瓷件的亲肤性和防过敏性的基础上,具有密度较低的特征,所以将前壳10配置为氮化镓陶瓷件可以有效地降低耳机总体重量,避免耳机过重产生下坠感,从而提升用户的耳机佩戴体验。
示例性的,氮化硅陶瓷件密度可以为2.5~3.2g/cm3,因此可以将单个耳机的重量控制在4~5g。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的台阶部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对前壳10的表面进行多次抛光,以提升前壳10的触摸质感以及前壳10与皮肤接触的舒适性,示例性的,前壳10的表面粗糙度可以为9nm~11nm。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前壳10可以设置有台阶部30,台阶部30可以由多个平直的表面构成。在前壳10的生产过程中,台阶部30的形状可以有利于进行陶瓷切割加工,降低前壳10的生产工艺难度,提升前壳10的良品率。
台阶部30可以用于支撑设置于内腔的耳机元件,使耳机元件能够设置在预定位置,台阶部30还可以用于固定设置于内腔的耳机元件的位置,使耳机元件能够固定在预定位置。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的前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前壳10可以包括底壁11和周壁12,周壁12可以设置于底壁11的周向,并且周壁12可以向后壳20延伸设置。底壁11、周壁12和后壳20共同合围成了容纳耳机内部元件的内腔,并且底壁11和周壁12构成了耳机的人体工学外形,提升了用户的佩戴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壁11与周壁12可以一体成型,这可以减少耳机表面的缝隙,提升耳机外表的一体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台阶部30可以仅与底壁11相连,台阶部也可以仅与周壁12相连,台阶部也可以同时与底壁11和周壁12相连,台阶部30与底壁11和周壁12的连接关系可以根据耳机内部元件的堆叠设计需求进行更改,以便为耳机内部元件提供更良好的支撑和固定作用。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的前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的前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前壳10还可以包括延伸部40,延伸部40可以设置在周壁12远离所述底壁11的一端,并且延伸部40可以从底壁11向后壳20方向延伸。
通过设置延伸部40,可以使陶瓷件前壳10更多地与用户的皮肤接触,减少或避免耳机的后壳20与用户的皮肤接触,从而使用户更多地接触到陶瓷材质表面,避免部分对塑胶敏感的用户发生过敏反应,提升耳机的佩戴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40可以设置在用户佩戴耳机时,周壁12的一端,从而使延伸部40更好地与用户皮肤接触,使用户更多地接触到陶瓷材质表面,避免部分对塑胶敏感的用户发生过敏反应,提升耳机的佩戴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延伸部40能够实现与耳朵内皮肤接触部位都是陶瓷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延伸部40靠近后壳20的一端与延伸部40靠近周壁12的一端的距离H,距离H可以大于或等于2.8mm并且距离H可以小于或等于3.2mm。
在将距离H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在不扩大耳机的体积的情况下,使延伸部40与用户的耳道接触面更为匹配,使陶瓷件前壳10更多地与用户的皮肤接触,减少或避免耳机的后壳20与用户的皮肤接触,从而使用户更多地接触到陶瓷材质表面,避免部分对塑胶敏感的用户发生过敏反应,提升耳机的佩戴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出音孔可以包括第一出音孔51和第二出音孔52。
第一出音孔51可以设置于前壳10的底壁11,第二出音孔52可以设置于前壳10的周壁12。
在用户佩戴耳机时,第一出音孔51可以面向用户的耳道,并与外界相通,第一出音孔51可以在传播耳机发出的音频的同时平衡处于发声状态的耳机内腔的气压,第一出音孔51可以起到提升低频音频质量的效果,提升了耳机的低频性能,改善了用户的音频体验。
在用户佩戴耳机时,第二出音孔52可以面向用户的耳内,使耳机发出的音频内容可以顺利传播至用户的耳内,并且通过第二出音孔52定向传播音频,可以减少耳机发出的音频内容向外界泄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出音孔51可以构造为圆形孔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出音孔51可以构造为多个,并且多个第一出音孔51可以在底壁11上间隔设置,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出音孔51可以构造为2个,并且2个第一出音孔51可以在底壁11上沿靠近第二出音孔52的方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有多个第一出音孔51可以进一步平衡处于发声状态的耳机内腔的气压,进一步提升低频音频质量,进一步提升了耳机的低频性能,改善了用户的音频体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音孔51也可以设置在后壳20上,从而进一步平衡处于发声状态的耳机内腔的气压,进一步提升低频音频质量,进一步提升了耳机的低频性能,改善了用户的音频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耳机可以包括第一音孔网。
第一音孔网可以构造为网状结构,并且第一音孔网可以覆盖设置于第一出音孔51。通过将第一音孔网覆盖设置于第一出音孔51上,可以阻止外界异物从第一出音孔51进入耳机的内腔,从而保护设置于耳机的内腔的元件不受外界异物的损害,并且将第一音孔网构造为网状结构,可以在阻止外界异物从第一出音孔51进入耳机的同时,保持第一出音孔51的发声效果,从而保证耳机的音频质量,保证用户的音频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还可以包括第二音孔网62。
第二音孔网62可以构造为网状结构,并且第二音孔网62可以覆盖设置于第二出音孔52。通过将第二音孔网62覆盖设置于第二出音孔52上,可以阻止外界异物从第二出音孔52进入耳机的内腔,从而保护设置于耳机的内腔的元件不受外界异物的损害,并且将第二音孔网62构造为网状结构,可以在阻止外界异物从第二出音孔52进入耳机的同时,保持第二出音孔52的发声效果,从而保证耳机的音频质量,保证用户的音频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出音孔52可以包括第一孔段521和第二孔段522.
第一孔段521可以设置在第二孔段522的远离内腔的一侧,并且第一孔段521可以设置在第二孔段522的远离第一出音孔52的一侧。第一孔段521的孔径可以大于第二孔段522的孔径。
通过第一孔段521和第二孔段522之间的内外位置关系以第一孔段521和第二孔段522之间的孔径差异,可以使第一孔段521和第二孔段522限定出安装部。
安装部用于将第二音孔网62安装于第二出音孔52,第二音孔网62的一面可以与第二孔段522接触,第二孔段522可以为第二音孔网62提供支撑,一遍第二音孔网62稳定地安装于第二出音孔52。第二音孔网62的侧面可以与第一孔段521接触,第一孔段521可以对第二音孔网62进行限位作用,以便第二音孔网62准确安装于第二出音孔52。通过安装部的台阶结构,可以使得第二音孔网62可以准确地安装于第二出音孔5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段521和第二孔段522之间的孔径差值H1可以为0.1mm~0.3mm。第一孔段521和第二孔段522之间的孔径差值H1在上述数值范围内,可以使得安装部能够为第二音孔网62提供稳定的支撑的同时,还能降低前壳10的陶瓷切割生产精度要求,从而提升前壳10的良品率,节约耳机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音孔网和第二音孔网62可以为金属件或陶瓷件。将第一音孔网和第二音孔网62构造为金属件可以降低第一音孔网和第二音孔网62的工艺精度要求和生产成本;将第一音孔网和第二音孔网62构造为陶瓷件可以是产品外观材质保持一致,提升美观性的同时增加耳机的佩戴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壳20上可以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可以用于支撑设置于内腔的耳机元件,使耳机元件能够设置在预定位置,支撑柱还可以用于固定设置于内腔的耳机元件的位置,使耳机元件能够固定在预定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壳20可以为注塑成型件,支撑柱可以设置为圆柱型支撑柱,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内的支撑结构可以包括支撑柱和台阶部30,支撑柱和台阶部30可以均设置在后壳20上,通过减少在前壳10设置支撑结构或不在前壳10设置支撑结构,可以降低前壳10加工难度,提升前壳10的良品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壳10可以与后壳20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将前壳10和后壳20设置为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可以方便耳机后续维修或更换元件时的拆解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壳10可以与后壳20通过粘接层固定连接,将前壳10和后壳20设置为通过粘接层固定连接,可以避免在陶瓷件前壳10上设置卡扣结构,从而简化前壳10的结构,降低前壳10的加工难度,提升前壳10的良品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前壳10可以与后壳20通过卡扣和粘结层组合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根据耳机的设计需要进行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前壳10的厚度H2可以为0.4mm~0.8mm。如果前壳10的厚度H2大于0.8mm,前壳10的总质量会显著增大,这会导致耳机的总体重量加重,从而使用户佩戴时产生下坠感,影响耳机的佩戴舒适性。如果前壳10的厚度H2小于0.4mm,前壳10的物理强度会显著下降,当耳机发生意外跌落时,前壳10容易因冲击力怀损坏,从而降低了耳机的耐用性。将前壳10的厚度H2设计在上述数值区间内,可以使得前壳10具有一定的物理强度的同时,又兼顾保持耳机的总体重量较轻,提升了耳机的耐用性的同时又提升了用户佩戴耳机的舒适度。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前壳设置为陶瓷件,通过使与耳朵内皮肤接触耳机部位都是陶瓷材料,避免塑胶材质导致用户过敏的同时降低了耳机的重量,减轻了陶瓷耳机佩戴的不适感。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二”、“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二”、“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范围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范围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
前壳,所述前壳上设置有出音孔;以及
后壳,所述后壳与前壳相连且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限定出容纳元器件的内腔;
所述前壳的内部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用于支撑或固定所述内腔中的所述元器件,
其中,所述前壳为陶瓷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壳为氮化镓陶瓷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壳包括:底壁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壁的外周且朝向所述后壳延伸的周壁,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底壁和所述周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壳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周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且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后壳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后壳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周壁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H满足:2.8mm≤H≤3.2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孔包括:
第一出音孔,所述第一出音孔设置于所述底壁;
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二出音孔设置于所述周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音孔构造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出音孔在所述底壁上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
第一音孔网,所述第一音孔网覆盖所述第一出音孔;
第二音孔网,所述第二音孔网覆盖所述第二出音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出音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设置在所述第二孔段的外侧,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以限定出安装所述第二音孔网的安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音孔网和所述第二音孔网为金属件和/或陶瓷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壳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或固定所述内腔中的元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通过卡扣和/或粘接层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壳的厚度为0.4mm-0.8m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壳为塑胶件、金属件、碳纤维件和玻璃件中的一种,或
所述后壳为塑胶件、金属件、碳纤维件和玻璃件中的多种拼接或叠层而成。
CN202321505610.8U 2023-06-13 2023-06-13 耳机 Active CN220798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5610.8U CN220798495U (zh) 2023-06-13 2023-06-13 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5610.8U CN220798495U (zh) 2023-06-13 2023-06-13 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8495U true CN220798495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4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5610.8U Active CN220798495U (zh) 2023-06-13 2023-06-13 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84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1228B2 (en) Earpiece system
US11997442B2 (en) Open-ear headphone
US20080273737A1 (en) Headphone
US10271124B2 (en) Earphone
CN104936054A (zh) 一种模块化仿形耳机及制作方法
CN212970035U (zh) 耳机结构
CN107409250A (zh) 可穿戴装置
JP7462230B2 (ja) ヘッドセットおよびイヤーパッド
CN220798495U (zh) 耳机
CN217159963U (zh) 头戴设备
CN212231716U (zh) 一种耳机
CN217643671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硅胶套
CN215991176U (zh) 耳罩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218103455U (zh) 一种包耳式耳机
CN217011181U (zh) 头戴设备
CN219372564U (zh) 一种耳机
US20240147115A1 (en) Open-ear bluetooth earphone
CN204697245U (zh) 一种模块化仿形耳机
CN213403438U (zh) 耳机调音的双层音腔结构
CN214256574U (zh) 双色耳塞套
CN218976805U (zh) 一种耳机
CN219417923U (zh) 眼镜脚及蓝牙眼镜
CN215072883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12544023U (zh) 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
CN218387836U (zh) 一种浅入耳式结构及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