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85612U - 一种汽车尾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尾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85612U
CN220785612U CN202322455373.5U CN202322455373U CN220785612U CN 220785612 U CN220785612 U CN 220785612U CN 202322455373 U CN202322455373 U CN 202322455373U CN 220785612 U CN220785612 U CN 220785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late
plate body
extension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553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冬梅
公玉田
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553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85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85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85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及车辆,汽车尾门包括内饰板总成,内饰板总成包括内饰板和储物单元,储物单元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连接于内饰板朝向车辆内部的一侧。储物单元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板体的至少部分周向边缘和内饰板固定连接,以与内饰板围合形成储物腔。通过这样的结构增加汽车内部的储物空间且便于常用物品的存取。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尾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门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开车露营的方式度过节假日。
露营所用的帐篷、炊具、照明灯等户外用品通常分类放置在收纳箱中,收纳箱集中归置在车体后备箱。
然而,在车内收纳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手电筒、雨伞、雨衣等这类常用物品放置在收纳箱中不便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尾门及车辆,能够增加车辆的储物空间且便于常用物品的存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尾门,包括:
内饰板总成,所述内饰板总成包括内饰板和储物单元,所述储物单元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连接于所述内饰板朝向车辆内部的一侧;
所述储物单元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体的至少部分周向边缘和所述内饰板固定连接,以与所述内饰板围合形成储物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通过储物单元中的第一板体和内饰板的固定连接,以形成储物腔。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增加了汽车内部的储物空间且便于常用物品的存取。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板体的部分周向边缘和所述内饰板连接,且所述第一板体沿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的顶部和所述内饰板具有间隔,以形成所述储物腔的开口。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饰板包括内饰板本体和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内饰板本体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延伸段连接于所述内饰板本体和所述第一板体相对的一侧,且凸向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一延伸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部边缘,所述第一延伸段的延伸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板体包括两个第二延伸段,两个第二延伸段连接于第一板体的侧方边缘,且两个所述第二延伸段和所述内饰板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储物单元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内饰板,所述盖板向所述第一板体延伸,且所述盖板沿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弯曲,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盖板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遮挡于所述储物腔的开口。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饰板具有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内饰板的两个相对板面;
所述盖板包括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为弹性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一端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穿设于所述通槽,以和所述内饰板相对固定,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板体弹性抵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板体为软胶件或塑胶件。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朝向所述储物腔内侧的侧壁,所述加强板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延伸长度,且所述加强板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硬度。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饰板还包括第三延伸段,所述第三延伸段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板体延伸,所述第三延伸段朝向所述储物腔的侧面和所述第二板体背离所述储物腔的板面抵接;
所述第三延伸段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延伸长度,且大于所述加强板的延伸长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
车体;
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尾门,所述汽车尾门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和所述车体的一侧转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汽车尾门,因此,增加了车辆的储物空间且便于常用物品的存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的正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中的内饰板的正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中的第一板体的正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中的第一板体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中的盖板的A-A向剖视图;
图8为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9为图8中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汽车尾门;11-内饰板总成;
111-内饰板;1111-连接部;1112-内饰板本体;1113-第一延伸段;1114-第三延伸段;1115-肋板;1116-通槽;
112-储物单元;1121-第一板体;1122-第二延伸段;1123-盖板;1124-第二板体;1125-加强板;1126-第四延伸段;1127-第五延伸段;
2-车体;
200-储物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当指出,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下”、“左”以及“右”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连接固定,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应当容易地理解,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开车露营的方式度过节假日。露营所用的帐篷、炊具、照明灯等户外用品通常分类放置在收纳箱中,收纳箱集中归置在车体后备箱。然而,在车内收纳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手电筒、雨伞、雨衣等这类常用物品放置在收纳箱中不便取出。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尾门及车辆,并在汽车尾门的内饰板上增加储物单元,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内饰板和储物单元之间形成储物腔,便可将一些日常使用的物品存放在储物腔中。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增加储物空间且便于日常物品的收纳和取出。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详细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的正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中的内饰板的正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中的第一板体的正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中的第一板体的俯视图。图5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6为图5中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尾门1,包括内饰板总成11,内饰板总成11包括内饰板111和储物单元112,储物单元112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连接于内饰板111朝向车辆内部的一侧。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储物单元112包括第一板体1121,第一板体112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板体1121的至少部分周向边缘和内饰板111固定连接,以与内饰板111围合形成储物腔2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1,通过储物单元112中的第一板体1121和内饰板111的固定连接,形成储物腔200。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增加汽车内部的储物空间且便于常用物品的存取。
以下分别对汽车尾门的具体结构以及各类可能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内饰板总成11作为汽车尾门1中的一个部件包括内饰板111和储物单元112,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内饰板111的一个侧面和车体2相对连接,另一个侧面朝向车辆内部。内饰板111朝向车辆内部的侧面上连接有储物单元112。且沿着车辆的高度方向,储物单元112设置于内饰板111靠近车辆底板的一侧。内饰板111朝向车辆内部的侧面上即内饰板111和储物单元112相对的部分具有多个连接部1111,多个连接部1111沿着储物单元112的周向间隔分布。
第一板体1121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第一板体1121和内饰板111相对,第一板体1121的部分周向侧缘和内饰板111通过连接部1111连接。可以理解,第一板体1121和内饰板111之间围成储物腔200,储物腔200用于存放各种物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1111和第一板体1121的部分周向边缘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连接,还可以通过卡接使二者保持固定连接。连接部1111和第一板体1121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上述两种连接结构,只要满足第一板体1121相对内饰板111固定连接的结构和方式均可。
进一步的,第一板体1121的部分周向边缘和内饰板111连接,且第一板体1121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的顶部和内饰板111具有间隔,以形成储物腔200的开口。
仍结合图1-图6,第一板体112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以及沿车辆的高度方向靠近车辆底板的边缘和内饰板111相对连接,不难理解,沿着车辆的高度方向,第一板体1121的顶部即第一板体1121背离车辆底部的一侧和内饰板111之间在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间距。此时,沿车辆的长度方向,第一板体1121的顶部和内饰板111的板面之间具有开口,此开口即为储物腔200的开口。通过这个开口便可以将需要收纳的物品放入储物腔200内。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内饰板111包括内饰板本体1112和第一延伸段1113,第一板体1121和内饰板本体1112平行设置;第一延伸段1113连接于内饰板本体1112和第一板体1121相对的一侧,且凸向第一板体1121,第一延伸段1113连接于第一板体1121的底部边缘,第一延伸段1113的延伸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如图5所示,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第一延伸段1113设置于内饰板111的底侧。第一延伸段1113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延伸段1113的第一端和内饰板本体1112连接,第一延伸段1113的第二端和第一板体1121的底部连接。可以理解,第一延伸段1113连接于第一板体1121和内饰板本体1112之间,且第一延伸段1113朝向车辆顶部的侧壁、内饰板本体1112的侧壁以及第一板体1121的侧壁共同围成储物腔200。此外,第一延伸段1113的延伸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即是说,第一延伸段1113仅需满足连接第一板体1121和内饰板本体1112即可,且第一延伸段1113的延伸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做具体限定,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设计。
进一步的,第一板体1121包括两个第二延伸段1122,两个第二延伸段1122连接于第一板体1121的侧方边缘,且两个第二延伸段1122和内饰板111连接。
参考图1-图5,第一板体112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两个第二延伸段1122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第二延伸段1122的第一端和第一板体1121的侧方边缘连接,两个第二延伸段1122的第二端和内饰板本体111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延伸段1122可以为弧形面也可以为平直面等,且并不局限于这两种面型。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储物单元112还包括盖板1123,盖板1123固定于内饰板111,盖板1123向第一板体1121延伸,且盖板1123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弯曲,以使至少部分盖板1123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遮挡于储物腔200的开口。
结合图1-图6,盖板1123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盖板1123的第一端和内饰板本体1112固定连接,具体的,盖板1123的第一端可以和内饰板本体1112上的连接部1111连接。盖板1123的第二端朝向第一板体1121。盖板1123部分遮盖在储物腔200的开口处,可以防止储物腔200内的物品脱离。此外,可弯曲的盖板1123在受到外力后沿着车辆的高度方向可以向上弯曲或向下弯曲,容易理解,用户可以将盖板1123向上掰或向下压,以从储物腔200内取出或放入物品。
进一步的,内饰板111具有通槽1116,通槽1116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贯穿内饰板111的两个相对板面;盖板1123包括第二板体1124,第二板体1124为弹性板体,第二板体1124的第一端沿车辆的长度方向穿设于通槽1116,以和内饰板111相对固定,第二板体1124的第二端和第一板体1121弹性抵接。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中的盖板的A-A向剖视图。图8为图2的B-B向剖视图。图9为图8中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参考图5-图9,内饰板111上设有通槽1116,通槽1116和盖板1123相对设置,通槽1116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且通槽1116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贯穿内饰板111的相对两个板面。盖板1123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穿设于通槽1116内。
具体的,盖板1123包括第二板体1124和第四延伸段1126,第二板体1124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第四延伸段1126沿着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第四延伸段1126和第二板体112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板体1124的第二端穿过通槽1116并指向第一板体1121,第四延伸段1126相对第一板体1121的侧壁和内饰板111背离第一板体1121的板面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抵接,第四延伸段1126和内饰板111之间通过连接部1111连接,这样可使盖板1123和内饰板111保持相对固定。
此外,第一板体1121还包括第五延伸段1127,第五延伸段1127位于第一板体1121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的顶部,第五延伸段1127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朝向内饰板111延伸,并在储物腔200的开口处和第二板体1124弹性抵接。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便可使储物腔200的开口封闭,避免车辆颠簸时,储物腔200内的物品掉落。
进一步的,第二板体1124为软胶件或塑胶件。通过软胶件或塑胶件自身的弹性作用以便从储物腔200的开口放入或取出物品。其中,软胶件可选用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Styrenic Polymers,TPS)。第二板体1124的厚度为2-3mm。
为了使盖板1123中的第二板体1124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如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盖板1123还包括加强板1125,加强板1125连接于第二板体1124朝向储物腔200内侧的侧壁,加强板1125沿车辆的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板体1124的延伸长度,且加强板1125的硬度大于第二板体1124的硬度。
具体的,加强板1125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加强板1125和第二板体1124朝向储物腔200的侧壁连接,且加强板1125的硬度大于第二板体1124的硬度,以向第二板体1124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加强板1125沿车辆的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板体1124的延伸长度,通过延伸长度的差别保证了第二板体1124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的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加强板1125可选用硬胶件或塑胶件,例如:20%滑石粉填充的聚丙烯塑料(PP-TD20)。加强板1125的厚度为2-3mm。
为了便于盖板1123的成型加工,第二板体1124和加强板1125可采用双色注塑成型工艺,从而提高内饰板总成11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内饰板111还包括第三延伸段1114,第三延伸段1114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一板体1121延伸,第三延伸段1114朝向储物腔200的侧面和第二板体1124背离储物腔200的板面抵接;第三延伸段1114沿车辆的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板体1124的延伸长度,且大于加强板1125的延伸长度。通过第三延伸段1114的设置可以有效限制第二板体1124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的运动,从而使第二板体1124的第二端和第一板体1121的内侧壁保持弹性抵接。
此外,内饰板111还包括肋板1115,肋板1115连接于第三延伸段1114和内饰板本体1112之间,从而提高第三延伸段1114的结构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包括内饰板总成,内饰板总成包括内饰板和储物单元,储物单元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连接于内饰板朝向车辆内部的一侧。储物单元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板体的至少部分周向边缘和内饰板固定连接,以与内饰板围合形成储物腔。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增加汽车内部的储物空间且便于常用物品的存取。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汽车尾门1,汽车尾门1沿车体2的宽度方向和车体2的一侧转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采用这样的侧开式的汽车尾门1,同样可增加车辆的储物空间且便于常用物品的存取。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车辆可以指大型车辆、小型车辆、专用车辆等等,示例性的,按照车型来分,本申请中的车辆可以是轿车车型,也可以是越野车型,还可以是多用途(Multi-Purpose Vehicles,MPV)车型或其他车型。对于车辆而言,一般都设置有车轮、动力源,以及在车轮和动力源之间设置的传动系统,传动系统能够将动力源提供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使车轮转动,从而驱动车辆行驶。
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饰板总成,所述内饰板总成包括内饰板和储物单元,所述储物单元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连接于所述内饰板朝向车辆内部的一侧;
所述储物单元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体的至少部分周向边缘和所述内饰板固定连接,以与所述内饰板围合形成储物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部分周向边缘和所述内饰板连接,且所述第一板体沿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的顶部和所述内饰板具有间隔,以形成所述储物腔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板包括内饰板本体和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内饰板本体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延伸段连接于所述内饰板本体和所述第一板体相对的一侧,且凸向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一延伸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部边缘,所述第一延伸段的延伸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包括两个第二延伸段,两个第二延伸段连接于第一板体的侧方边缘,且两个所述第二延伸段和所述内饰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单元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内饰板,所述盖板向所述第一板体延伸,且所述盖板沿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弯曲,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盖板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遮挡于所述储物腔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板具有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内饰板的两个相对板面;
所述盖板包括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为弹性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一端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穿设于所述通槽,以和所述内饰板相对固定,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板体弹性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为软胶件或塑胶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朝向所述储物腔内侧的侧壁,所述加强板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延伸长度,且所述加强板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硬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板还包括第三延伸段,所述第三延伸段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板体延伸,所述第三延伸段朝向所述储物腔的侧面和所述第二板体背离所述储物腔的板面抵接;
所述第三延伸段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延伸长度,且大于所述加强板的延伸长度。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尾门,所述汽车尾门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和所述车体的一侧转动连接。
CN202322455373.5U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汽车尾门及车辆 Active CN220785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55373.5U CN220785612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汽车尾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55373.5U CN220785612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汽车尾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85612U true CN220785612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1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55373.5U Active CN220785612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汽车尾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85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14397B2 (en) Hybrid pickup box
US20080073927A1 (en) Vehicle trim component storage compart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6951357B2 (en) Lightweight composite tailgate
US5167433A (en) Vehicle luggage compartment liner
US7686365B2 (en) Pickup box side module
US5797642A (en) Luggage compartment construction
CA1129459A (en) Truck bed liner
CN104245428B (zh) 车辆的饰件
EP0411581A1 (en) Overhead console
EP2314479A1 (en) Transparent/translucent flexible component for a vehicle interior
US7296839B2 (en) Snap-in coupling assembly
EP0670791B1 (en) Vehicle luggage compartment liner
US20170088060A1 (en) Vehicle center console assembly
CN220785612U (zh) 一种汽车尾门及车辆
JP5208557B2 (ja) 自動車用デッキボードの高さ切替構造
JP6166132B2 (ja)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
GB2314049A (en) Vehicle interior trim member
US20080100081A1 (en) Vehicle interior storage compartment
JP5224123B2 (ja) 物品収納ボックス及び物品収納ボックスの取り付け構造
JP2006335082A (ja) 自動車用デッキボードおよび樹脂製中空二重壁構造体
JP2007131278A (ja) 車両用デッキボード
JPH0560343U (ja) 自動車用トランクスルーシートの構造
CN210618036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左侧装饰板总成
JP4523471B2 (ja) 自動車用ラゲッジボード
CN210760502U (zh) 一种汽车门饰板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