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9023U - 一种蜡水沉淀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蜡水沉淀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9023U
CN220779023U CN202322140470.5U CN202322140470U CN220779023U CN 220779023 U CN220779023 U CN 220779023U CN 202322140470 U CN202322140470 U CN 202322140470U CN 220779023 U CN220779023 U CN 220779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x
pipe
cavity
longitudinal
hea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404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卫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aster Autom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aster Autom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aster Autom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aster Autom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404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9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9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9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蜡水沉淀桶,包括沉淀桶,所述沉淀桶内设有用于装载蜡液的容腔,所述沉淀桶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容腔输送蜡液的进蜡管,所述容腔内设有第一发热元件,所述沉淀桶下部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容腔互相连通的出蜡管,所述出蜡管上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出蜡管下方的沉淀桶上设置有与所述容腔互相连通的排蜡管,所述排蜡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容腔外侧的沉淀桶设置有环型发热腔,所述环型发热腔内设有第二发热元件,所述进蜡管包括纵向蜡管和横向蜡管,所述纵向蜡管的上端设置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纵向蜡管内以形成环型腔,所述横向蜡管的出蜡口位于所述环型腔内,所述出蜡口与所述纵向蜡管的管壁相切。

Description

一种蜡水沉淀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蜡水沉淀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告号为CN214972164U,公开了一种低温蜡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包括过滤罐和保温罐,所述过滤罐包括过滤罐罐体和通过螺栓与过滤罐罐体固定连接的第一罐盖,所述第一罐盖顶部开设有废蜡入口和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罐盖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罐盖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过滤罐罐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蒸汽盘管,过滤罐罐体侧面设置有第一蒸汽入口和第一蒸汽出口,所述过滤罐罐体内位于搅拌轴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罐罐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蜡口,所述第一出蜡口通过输蜡管与保温罐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对脱蜡后的低温蜡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回收蜡的洁净度,保证蜡的质量。
基于上述,在现有技术中,外部的蜡液由废蜡入口进入到过滤罐罐体内,经第一蒸汽盘管加热后使蜡液中水分蒸发从第一排气孔输出,以实现除水的目的。现有的除水单一的依靠蒸汽提供热量进行除水,蜡液在输入时并没有进行预除水处理,使得后期除水时间加长,并不利于实际使用。同时,在现有技术中,其只在罐体内设置一条蒸汽盘管,容易导致内外的蜡液温差较大,温度过大好加快蜡老化,而温度低又会导致除水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外双加热,降低内外温差且能在进蜡时进行除水处理的蜡水沉淀桶。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蜡水沉淀桶,包括沉淀桶,所述沉淀桶内设有用于装载蜡液的容腔,所述沉淀桶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容腔输送蜡液的进蜡管,所述容腔内设有第一发热元件,所述沉淀桶下部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容腔互相连通的出蜡管,所述出蜡管上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出蜡管下方的沉淀桶上设置有与所述容腔互相连通的排蜡管,所述排蜡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容腔外侧的沉淀桶设置有环型发热腔,所述环型发热腔内设有第二发热元件;
所述进蜡管包括纵向蜡管和横向蜡管,所述纵向蜡管的上端设置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纵向蜡管内以形成环型腔,所述横向蜡管的出蜡口位于所述环型腔内,所述出蜡口与所述纵向蜡管的管壁相切。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蜡管的下部还设有锥形连接管件,所述锥形连接管件下端连接有向下延伸至容腔底部的延伸管。
作为优选,所述进蜡管上设置有用于与沉淀桶固定组装的安装座。
作为优选,所述进蜡管上设有传感器安装座,所述传感器安装座上设有感应孔位,所述感应孔位正上方的传感器安装座上安装有蜡位检测装置,所述蜡位检测装置包括在所述传感器安装座上安装有传感器保护罩,所述传感器保护罩内设置有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位于所述感应孔位的正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发热元件为螺旋式设置的蒸汽盘管,所述容腔内沿所述沉淀桶的轴心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竖向限位杆,多根竖向限位杆围绕形成一柱状安装腔,所述第一发热元件设置在柱状安装腔内且与所述竖向限位杆相贴合,所述竖向限位杆上设有连接杆与所述沉淀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容腔内安装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发热元件为螺旋设置在环型发热腔靠近所述容腔周壁上的蒸汽盘管。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蜡管的进蜡口连接有第三阀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内外双加热,降低内外温差且能在进蜡时进行除水处理的优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所述容腔外侧的沉淀桶设置有环型发热腔,所述环型发热腔内设有第二发热元件,第二发热元件配合第一发热元件实现内外双加热,以降低内外温差,保证加热效果,避免过热加快蜡老化,过低导致除水效率低的问题。
同时,所述进蜡管包括纵向蜡管和横向蜡管,所述纵向蜡管的上端设置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纵向蜡管内以形成环型腔,所述横向蜡管的出蜡口位于所述环型腔内,所述出蜡口与所述纵向蜡管的管壁互相相切。外部蜡液从横向蜡管输送至纵向蜡管内,由于互相相切的设置,输入的蜡液沿纵向蜡管螺旋向下输送,以形成漩涡式向下输送,此时在蜡液中的一部分水分蒸发后,水蒸气向上经排气管排出,能实现预除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进蜡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5,一种蜡水沉淀桶,包括沉淀桶10,所述沉淀桶10内设有用于装载蜡液的容腔100,所述沉淀桶10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容腔100输送蜡液的进蜡管20,所述容腔100内设有第一发热元件40,所述沉淀桶10下部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容腔100互相连通的出蜡管130,所述出蜡管130上安装有第一阀门131,所述出蜡管130下方的沉淀桶10上设置有与所述容腔100互相连通的排蜡管120,所述排蜡管120上安装有第二阀门12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100外侧的沉淀桶10设置有环型发热腔110,所述环型发热腔110内设有第二发热元件50;第二发热元件配合第一发热元件实现内外双加热,以降低内外温差,保证加热效果,避免过热加快蜡老化,过低导致除水效率低的问题。
参见图2和图5,所述进蜡管20包括纵向蜡管210和横向蜡管240,所述纵向蜡管210的上端设置排气管250,所述排气管250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纵向蜡管210内以形成环型腔260,所述横向蜡管240的出蜡口241位于所述环型腔260内,所述出蜡口241与所述纵向蜡管210的管壁相切。外部蜡液从横向蜡管输送至纵向蜡管内,由于相切的设置,输入的蜡液沿纵向蜡管螺旋向下输送,以形成漩涡式向下输送,此时在蜡液中的一部分水分蒸发后,水蒸气向上经排气管排出,能实现预除水的效果。同时外部蜡液在横向蜡管240进入到纵向蜡管210时,蜡液冲刷至纵向蜡管220的管壁,以实现对蜡液起到缓冲的作用。
参见图2,所述纵向蜡管210的下部还设有锥形连接管件220,所述锥形连接管件220下端连接有向下延伸至容腔100底部的延伸管230。
具体的,连接管件220采用法兰的连接方式与延伸管230进行连接。
参见图1,所述进蜡管20上设置有用于与沉淀桶10固定组装的安装座202。
参见图1和图3,所述进蜡管20上设有传感器安装座200,所述传感器安装座200上设有感应孔位201,所述感应孔位201正上方的传感器安装座200上安装有蜡位检测装置30,所述蜡位检测装置30包括在所述传感器安装座200上安装有传感器保护罩310,所述传感器保护罩310内设置有激光传感器320,所述激光传感器320位于所述感应孔位201的正上方。
激光传感器320为现有的市售产品,其使用原理以及控制原理均为现有技术,此处就不再赘述。
参见图4,所述第一发热元件40为螺旋式设置的蒸汽盘管,所述容腔100内沿所述沉淀桶10的轴心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竖向限位杆101,多根竖向限位杆101围绕形成一柱状安装腔103,所述第一发热元件40设置在柱状安装腔103内且与所述竖向限位杆101相贴合,所述竖向限位杆101上设有连接杆102与所述沉淀桶10固定连接。
具体的,竖向限位杆101与所述连接杆102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杆102与所述沉淀桶10焊接固定。
具体的,所述容腔100内安装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容腔内的温度,以便于调节输出至蒸汽盘管的蒸汽温度来控制加热温度。
参见图2和图4,所述第二发热元件50为螺旋设置在环型发热腔110靠近所述容腔100周壁上的蒸汽盘管。
参见图2,所述横向蜡管240的进蜡口连接有第三阀门270。第三阀门270用于控制横向蜡管240关闭或开启,以控制外部蜡液的输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外部蒸汽输入至第一发热元件40和第二发热元件50内,外部蜡液从进蜡管20输入至容腔100内,容腔100内的蜡液为达到蜡位检测装置30设定的高度时,第三阀门270关闭,阻止外部蜡液进行进入,温度传感器是对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合适除水效果的时间后,从出蜡管130供应到需要的设备,沉淀在沉淀桶底部的水分和粉尘定时在排蜡管120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除水控制,第一发热元件40和第二发热元件50先进行100度以上的高温加热,然后降回至95度以下的静止除水,长期在低温状态除水,避免长时间高温加速蜡老化,减少大量粉尘融合在蜡液里面。本实用新型采用短时间高温,再调回低温除水,这种低温除水模式比长期高温除水模式,除水时间短、蜡的老化程度减轻。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Claims (8)

1.一种蜡水沉淀桶,包括沉淀桶(10),所述沉淀桶(10)内设有用于装载蜡液的容腔(100),所述沉淀桶(10)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容腔(100)输送蜡液的进蜡管(20),所述容腔(100)内设有第一发热元件(40),所述沉淀桶(10)下部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容腔(100)互相连通的出蜡管(130),所述出蜡管(130)上安装有第一阀门(131),所述出蜡管(130)下方的沉淀桶(10)上设置有与所述容腔(100)互相连通的排蜡管(120),所述排蜡管(120)上安装有第二阀门(12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100)外侧的沉淀桶(10)设置有环型发热腔(110),所述环型发热腔(110)内设有第二发热元件(50);
所述进蜡管(20)包括纵向蜡管(210)和横向蜡管(240),所述纵向蜡管(210)的上端设置排气管(250),所述排气管(250)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纵向蜡管(210)内以形成环型腔(260),所述横向蜡管(240)的出蜡口(241)位于所述环型腔(260)内,所述出蜡口(241)与所述纵向蜡管(210)的管壁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水沉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蜡管(210)的下部还设有锥形连接管件(220),所述锥形连接管件(220)下端连接有向下延伸至容腔(100)底部的延伸管(2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水沉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蜡管(20)上设置有用于与沉淀桶(10)固定组装的安装座(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水沉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蜡管(20)上设有传感器安装座(200),所述传感器安装座(200)上设有感应孔位(201),所述感应孔位(201)正上方的传感器安装座(200)上安装有蜡位检测装置(30),所述蜡位检测装置(30)包括在所述传感器安装座(200)上安装有传感器保护罩(310),所述传感器保护罩(310)内设置有激光传感器(320),所述激光传感器(320)位于所述感应孔位(201)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水沉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元件(40)为螺旋式设置的蒸汽盘管,所述容腔(100)内沿所述沉淀桶(10)的轴心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竖向限位杆(101),多根竖向限位杆(101)围绕形成一柱状安装腔(103),所述第一发热元件(40)设置在柱状安装腔(103)内且与所述竖向限位杆(101)相贴合,所述竖向限位杆(101)上设有连接杆(102)与所述沉淀桶(1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水沉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100)内安装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水沉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热元件(50)为螺旋设置在环型发热腔(110)靠近所述容腔(100)周壁上的蒸汽盘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蜡水沉淀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蜡管(240)的进蜡口连接有第三阀门(270)。
CN202322140470.5U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蜡水沉淀桶 Active CN220779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0470.5U CN220779023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蜡水沉淀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0470.5U CN220779023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蜡水沉淀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9023U true CN220779023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62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40470.5U Active CN220779023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蜡水沉淀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9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11405U (zh) 一种污水离心自吸泵
CN220779023U (zh) 一种蜡水沉淀桶
CN209684469U (zh) 用于乳化炸药生产线上的液态油相储罐
CN205316284U (zh) 电磁加热蒸汽发生器
CN220766924U (zh) 一种用于蜡水沉淀桶的进蜡管
CN106765034A (zh) 一种双腔预热的定期排污扩容器
CN206269112U (zh) 一种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
CN211097690U (zh) 一种红花浓缩液一次醇沉装置
CN210030211U (zh) 一种防腐防垢水处理过滤器
CN217893890U (zh) 一种残液收集罐
CN106732271B (zh) 一种减少外界气体干扰的反应装置
CN209061131U (zh) 一种反应罐的热水收集装置
CN218579903U (zh) 地沟油蒸煮装置
CN219530814U (zh) 一种分离蒸汽中的冷凝水装置
CN211725467U (zh) 用于纳滤膜过滤的内置旋桨结构
CN205235580U (zh) 自控制过滤桶
CN107937186A (zh) 一种麦汁制备旋流沉淀槽
CN108518292A (zh) 一种具有清洁排污功能油箱
CN208454899U (zh) 一种蜡油加氢裂化装置分馏塔进料加热炉
CN209188203U (zh) 一种简便控制的加药装置
CN219462792U (zh) 一种油水井洗井作业连续沉砂过滤器
CN212025373U (zh) 一种干细胞培养灌流装置
CN220142740U (zh) 一种工业用水处理装置
CN218834469U (zh) 一种粉末用聚酯树脂制备的溶剂回流型反应釜
CN209510497U (zh) 一种加热式滤清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