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3890U - 一种残液收集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残液收集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3890U
CN217893890U CN202221406202.2U CN202221406202U CN217893890U CN 217893890 U CN217893890 U CN 217893890U CN 202221406202 U CN202221406202 U CN 202221406202U CN 217893890 U CN217893890 U CN 217893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baffle
thing
collecting tank
vort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062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怀冰
邹义坤
张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antai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antai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antai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antai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062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3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3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3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集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残液收集罐,本实用新型的残液收集罐将进料管延伸至罐体的底部,避免重沸物从进料口处掉落而直接冲击罐体或罐体内的物料,罐体内的重沸物通过加热组件进行加热,从而降低重沸物的粘度,提高重沸物的流动性,避免重沸物在进料管口处堆积,同时能够提升重沸物排出收集罐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残液收集罐还在出料口处设置防涡流挡板,避免重沸物从出料口排出时形成涡流而影响重沸物排出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残液收集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集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残液收集罐。
背景技术
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的生产过程中,反应塔的底部会聚集生成有部分沸点较高的重沸物,这部分重沸物的存在会影响反应塔内N-甲基吡咯烷酮的生成效率。
为了提高反应塔内N-甲基吡咯烷酮的生成效率,通常需要使用残液收集罐,然而目前市面上并没有与反应塔配套使用生产N-甲基吡咯烷酮的残液收集罐,通用款的残液收集罐大多存在着罐内温度不足导致重沸物的流动性低,从而堵塞在收集罐内,还有的出现在罐出料口处形成涡流,产生罐内压力损失,从而降低重沸物排出收集罐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残液收集罐,包括:
罐体,其具有内腔,所述罐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均与所述内腔连通;
加热组件,一端设置于所述内腔中,包括加热管以及分设在所述加热管两端的蒸汽进口和冷凝液出口,所述蒸汽进口和所述冷凝液出口均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外部;
防涡流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的底部且盖设于所述出料口处;
所述进料口通过进料管延伸至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进料管上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罐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加热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涡流挡板包括第一挡部和两个第二挡部,两个所述第二挡部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挡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挡部的上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涡流挡板还包括第三挡部,所述第三挡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挡部上靠近所述进料管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涡流挡板的底部还设有自所述防涡流挡板的中心沿周向间隔突起的若干个第一扰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扰流件上相对远离所述防涡流挡板的一端还突起有若干个第二扰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第二扰流件均与若干个所述第一扰流件错位设置,并且若干个所述第二扰流件安装于所述出料口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具有空腔的加热套筒,所述加热管呈X型交叉分布于所述加热套筒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具有空腔的加热套筒和设置在所述套筒内的芯棒,所述加热管螺旋缠绕于所述芯棒的外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加热套筒的支撑架。
相比于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残液收集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残液收集罐将进料管延伸至罐体的底部,避免重沸物从进料口处掉落而直接冲击罐体或罐体内的物料,罐体内的重沸物通过加热组件进行加热,从而降低重沸物的粘度,提高重沸物的流动性,避免重沸物在进料管口处堆积,同时能够提升重沸物排出收集罐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残液收集罐还在出料口处设置防涡流挡板,避免重沸物从出料口排出时形成涡流而影响重沸物排出的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残液收集罐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涡流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罐体100;进料口101;进料管102;出料口103;固定组件 104;支撑架105;
加热组件200;加热管201;加热套筒202;芯棒203;蒸汽进口204;冷凝液出口205;
防涡流挡板300;第一挡部301;第二挡部302;第三挡部303;第一扰流件 304;第二扰流件3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残液收集罐,其用于收集反应塔底部聚集的重沸物,包括具有内腔的罐体100,罐体100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01,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103,进料口101和出料口103均与内腔连通,进料口101通过进料管102延伸至罐体100的底部,避免重沸物从进料口101处直接掉落并冲击罐体100的底部而导致罐体100该部分结构泄漏,或者是直接冲击罐体100内的物料而导致物料飞溅至罐体100的侧壁,导致罐体100内状态或压力不稳定的问题,具体的,进料管102上远离进料口10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组件104,该固定组件104用于固定进料管102与罐体100,避免进料管102在罐体100内发生晃动而导致结构松动等问题。罐体100内还设置有加热组件200和防涡流挡板300,该加热组件200的一端设于内腔中,另一端设置在罐体100外部,该加热组件200包括加热管201以及分设置在加热罐两端的蒸汽进口204和冷凝液出口205,该蒸汽进口204和冷凝液出口205均设置于罐体100的外部,外置的蒸汽发生器管接该蒸汽进口204,通过高温蒸汽沿加热管201输送至罐体100内从而对罐体 100内的重沸物进行加热,降低重沸物的粘度、提升流动性。防涡流挡板300固定安装在罐体100的底部且盖设在出料口103处,可以有效防止加热后的重沸物从出料口103流出时发生涡流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残液收集罐通过改进进料的结构、增加加热组件200以及设置防涡流挡板300均是为了提升重沸物在罐体100内的流动效率,即采用该残液收集罐能够快速排出反应塔底部聚集的重沸物,从而减少反应塔的维护时间,具体是,重沸物通过进料管102输送至罐体100的底部,避免重沸物在罐体100内飞溅而粘连在罐体100的侧壁,粘连在罐体100侧壁的重沸物因自身的粘度和流动性不佳,其掉落或流动至出料口103处的时间会增加,而加热组件200则是加热罐体100内的重沸物的温度,从而降低重沸物的粘度,提升其流动性,使得重沸物能够快速地从出料口103排出,防涡流挡板300则是防止出料口103处形成涡流而影响重沸物排出的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的固定组件104可以采用固定肋条,固定肋条的一端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罐体100的底部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抱箍或螺栓连接固定进料管102的侧部,从而避免进料管102的下端发生晃动等问题,当然的,该固定组件104也可以采用行业内常规的结构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进料管102和加热组件200分别位于出料口103的两侧,具体生产时,加热组件200一侧的重沸物温度较高,其粘度小,流动性好,优先从出料口103排出,进而加热组件200一侧对进料管102一侧形成势差,进料管102处的重沸物能够自主流向加热组件200一侧,有效避免进料管102处发生堆积而导致堵塞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防涡流挡板300包括第一挡部301和两个第二挡部302,两个第二挡部302间隔设置且第一挡部301的两端分别于两个第二挡部302的上端连接,即第一挡部301和两个第二挡部302依次连接形成U 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防涡流挡板300盖设在出料口103处,重沸物只能从防涡流挡板300的敞开的两侧流入出料口103,有效避免出料口103上方形成涡流而影响重沸物的排出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防涡流挡板还包括第三挡部303,第三挡部303设置在第一挡部301上靠近进料管102的一侧,即防涡流挡板是通过第一挡部301、两个第二挡部302和第三挡部303围合形成相邻两侧敞开的盒状结构,此时其中敞开的一侧对应于出料口103,另一敞开的一侧则是对应于加热组件200,此时重沸物仅能自放扰流挡板上靠近加热组件200的敞开一侧流动至出料口103,从而保证重沸物的加热温度,进一步提升出料口103的排出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残液收集罐中,对重沸物的排出效率影响较大的是重沸物本身的粘度和流动性,因此必须要通过加热组件200加热重沸物以降低其粘度,增加流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防涡流挡板300的底部还设置有自防涡流挡板300的中心沿周向间隔突起的若干个第一扰流件304,该若干个第一扰流件 304能够有效阻碍涡流的发生,进一步提升出料口103处的排放效率;具体原理是若干个第一扰流件304能够阻止重沸物沿出料口103的中心轴线旋绕流动而形成涡流。
在一些实施中,第一扰流件304上相对远离防涡流挡板300的一端还突起有若干个第二扰流件305,该若干个第二扰流件305也间隔设置,通过第二扰流件305对出料口103处的重沸物进而扰流作用。更进一步的是,该若干个第二扰流件305均与若干个第一扰流件304错位设置,并且该若干个第二扰流件305可插设与出料口103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扰流件304设置于罐体100底部且位于出料口103的上方或上端,避免重沸物在出料口103上方形成涡流,而第二扰流件305则是设置于出料口103内或出料口103的管道内,避免重沸物在出料口103内形成涡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加热组件200还包括具有空腔的加热套筒 202,该加热套筒202的一端密封设置,另一端敞开且延伸至罐体100外,加热管201呈X型交叉分布于加热套筒202内,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增加加热管201 在加热套筒202内的长度,从而提升加热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加热组件200还包括具有空腔的加热套筒 202以及设置在套筒内的芯棒203,加热管201螺旋缠绕于芯棒203的外周,此时加热管201的外壁接触套筒的内壁,加热管201的内壁接触芯棒203的外壁,这样的设计能够增加加热管201与套筒、芯棒203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加热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与图4所示,罐体100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加热套筒202的支撑架105,其目的在于保证加热套筒202水平安装于罐体100 内,保证加热套筒202在罐体100内的安装稳固性。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残液收集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100),其具有内腔,所述罐体(100)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01),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03),所述进料口(101)和所述出料口(103)均与所述内腔连通;
加热组件(200),一端设置于所述内腔中,包括加热管(201)以及分设在所述加热管(201)两端的蒸汽进口(204)和冷凝液出口(205),所述蒸汽进口(204)和所述冷凝液出口(205)均设置在所述罐体(100)的外部;
防涡流挡板(300),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100)的底部且盖设于所述出料口(103)处;
所述进料口(101)通过进料管(102)延伸至所述罐体(100)的底部,所述进料管(102)上远离所述进料口(10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组件(104),所述固定组件(104)用于固定所述进料管(102)与所述罐体(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液收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02)和所述加热组件(200)分别位于所述出料口(10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残液收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涡流挡板(300)包括第一挡部(301)和两个第二挡部(302),两个所述第二挡部(302)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挡部(30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挡部(302)的上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残液收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涡流挡板还包括第三挡部(303),所述第三挡部(303)设置在所述第一挡部(301)上靠近所述进料管(10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液收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涡流挡板(300)的底部还设有自所述防涡流挡板(300)的中心沿周向间隔突起的若干个第一扰流件(3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残液收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件(304)上相对远离所述防涡流挡板(300)的一端还突起有若干个第二扰流件(3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残液收集罐,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二扰流件(305)均与若干个所述第一扰流件(304)错位设置,并且若干个所述第二扰流件(305)安装于所述出料口(103)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液收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00)还包括具有空腔的加热套筒(202),所述加热管(201)呈X型交叉分布于所述加热套筒(202)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液收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00)还包括具有空腔的加热套筒(202)和设置在所述套筒内的芯棒(203),所述加热管(201)螺旋缠绕于所述芯棒(203)的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残液收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0)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加热套筒(202)的支撑架(105)。
CN202221406202.2U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残液收集罐 Active CN217893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6202.2U CN217893890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残液收集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6202.2U CN217893890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残液收集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3890U true CN217893890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29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06202.2U Active CN217893890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残液收集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3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8562B (zh) 一种组合式单壳程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CN217893890U (zh) 一种残液收集罐
CN107441972A (zh) 流体混合器和具有其的管组件
CN218221500U (zh) 离心式气液分离器
CN206522286U (zh) 一种新式屏蔽泵可拆卸水夹套冷却装置
CN211302595U (zh) 一种用于有机溶剂挥发气体回收的有自清洁功能的吸收塔
CN202442098U (zh) 小容积深冷容器的夹层管线结构及小容积深冷容器
CN201593907U (zh) 煤调湿蒸汽回转干燥机的汽室结构
CN108533870A (zh) 一种小拉杆轴横向型补偿器
CN210058230U (zh) 一种空心螺旋内加热叶片反应釜
CN209673164U (zh) 一种用于超声波/mems燃气表的整流器
CN212253774U (zh) 直通式螺旋板换热装置
CN208831962U (zh) 一种新型城镇热网直埋管道疏水装置
CN205279755U (zh) 顶吹喷枪
CN216953565U (zh) 一种进水管及电热水器
CN217424073U (zh) 一种双相钢扭曲管换热器
CN209771404U (zh) 苯酐精制真空捕集器
CN217056810U (zh) 一种膨胀节自动排凝系统
CN215865923U (zh) 一种汽水取样器
CN207856363U (zh) 一种双筒式尾气回收罐
CN219798055U (zh) 翅片导流热管
CN202928434U (zh) 水箱
CN219869216U (zh) 一种冷却盘管
CN207438906U (zh) 用于电热水器的进水管组件和具有其的电热水器
CN211049106U (zh) 一种高效水汽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