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6309U - 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及天线 - Google Patents

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及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6309U
CN220776309U CN202322470106.5U CN202322470106U CN220776309U CN 220776309 U CN220776309 U CN 220776309U CN 202322470106 U CN202322470106 U CN 202322470106U CN 220776309 U CN220776309 U CN 220776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cb circuit
main body
base station
suppor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701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董龙
刘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obi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 ltd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Xia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Xian Mobi Antenna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Mobi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J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obi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 ltd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Xia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Xian Mobi Antenna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Mobi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J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obi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 ltd,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Xia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Xian Mobi Antenna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Mobi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J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obi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701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6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6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6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及天线,涉及天线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组件,支撑柱组件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且支撑柱组件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外接的PCB线路板连接,以使多个PCB线路板沿支撑柱组件的延伸防线间隔分布。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调多频天线PCB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占用空间大,且装配复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及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及天线。
背景技术
PCB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线路板,简称印制板,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以绝缘板为基材,切成一定尺寸,其上至少附有一个导电图形,并布有孔(如元件孔、紧固孔、金属化孔等),用来代替以往装置电子元器件的底盘,并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由于这种板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目前,电调多频天线PCB线路板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且电调多频天线朝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对PCB线路板的固定支撑边需要随着其体积的变小而变化。
常见的固定方式为单层结构,其固定方式为:将四个支撑柱用螺钉固定在支撑板上,将线路板放置到支撑柱上面后再用环氧板垫圈配合螺钉固定。此种固定结构占用空间大,违背了电调多频天线小型化的发展方向,且现有的固定结构的成本较高,装配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及天线,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调多频天线PCB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占用空间大,且装配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组件,所述支撑柱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且所述支撑柱组件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外接的PCB线路板连接,以使多个所述PCB线路板沿所述支撑柱组件的延伸防线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支撑柱主体和连接结构,所述支撑柱主体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且所述支撑柱主体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主体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用于穿过所述PCB线路板的相应通孔,并与所述PCB线路板相应的所述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支撑柱主体连接,且所述固定环用于支撑在相应的所述PCB线路板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还包括卡簧,所述卡簧与所述支撑柱主体连接,所述卡簧用于抵接在所述PCB线路板的顶面和\或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主体开设有卡槽;
所述卡簧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卡槽用于使所述卡簧相对于所述支撑柱主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柱主体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支撑柱主体连接,且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支撑板开设的相应的安装孔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均与所述支撑柱主体连接,且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相互垂直分布。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组件,所述支撑柱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且所述支撑柱组件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外接的PCB线路板连接,以使多个所述PCB线路板沿所述支撑柱组件的延伸防线间隔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至少一个支撑柱组件与支撑板连接,且优选的支撑柱组件垂直于支撑板的表面,并且在支撑柱组件上间隔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PCB线路板连接,进而使得与支撑柱组件连接的所有PCB线路板均沿着支撑柱组件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且优选的,每一个PCB线路板均与支撑板平行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通过将支撑柱组件与支撑板连接,并将每一个PCB线路板均沿支撑柱组件的延伸方向依次固定在相应的连接部处,进而实现多个PCB线路板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
综上,本实用新型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调多频天线PCB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占用空间大,且装配复杂的技术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天线,包括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能够达到第一方面提供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能够达到的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标:1-PCB线路板;11-通孔;2-支撑板;21-安装孔;3-卡簧;4-支撑柱组件;41-支撑柱主体;411-卡槽;42-固定环;43-连接结构;431-连接件;432-第一定位件;433-第二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参照图1,该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2和支撑柱组件4,支撑柱组件4的一端与支撑板2连接,且支撑柱组件4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外接的PCB线路板1连接,以使多个PCB线路板1沿支撑柱组件4的延伸防线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调多频天线PCB线路板1的固定结构占用空间大,且装配复杂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至少一个支撑柱组件4与支撑板2连接,且优选的支撑柱组件4垂直于支撑板2的表面,并且在支撑柱组件4上间隔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PCB线路板1连接,进而使得与支撑柱组件4连接的所有PCB线路板1均沿着支撑柱组件4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且优选的,每一个PCB线路板1均与支撑板2平行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通过将支撑柱组件4与支撑板2连接,并将每一个PCB线路板1均沿支撑柱组件4的延伸方向依次固定在相应的连接部处,进而实现多个PCB线路板1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
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支撑柱组件4包括支撑柱主体41和连接结构43,支撑柱主体41的一端通过连接结构43与支撑板2连接,且支撑柱主体41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连接部。
具体的:支撑柱主体41的一端通过连接结构43与支撑板2连接,且支撑柱主体41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连接部;优选的,支撑柱主体41为圆柱体结构,且支撑柱主体41用于通过连接结构43与支撑板2可拆卸连接,且多个连接部间隔设置在支撑柱主体41上,每一个支撑柱主体41上的连接部优选有两个。
进一步地,参照图3,支撑柱主体41远离支撑板2的一端用于穿过PCB线路板1的相应通孔11,并与PCB线路板1相应的连接部连接。
具体的:支撑柱主体41穿过PCB线路板1的相应通孔11,并与PCB线路板1相应的连接部连接;优选的,PCB线路板1为长方形板材结构,且在其四个角处均开设有通孔11,每一个通孔11均与相应的支撑柱主体41连接,进而实现了每一个PCB线路板1均通过四个支撑柱主体41支撑固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3,连接部包括固定环42,固定环42与支撑柱主体41连接,且固定环42用于支撑在相应的PCB线路板1的底面。
具体的:固定环42与支撑柱主体41连接,且固定环42用于支撑在相应的PCB线路板1的底面;优选的,固定环42与支撑柱主体41固定连接,将位于最下方的PCB线路板1与支撑柱主体41连接,此时支撑柱主体41穿过通孔11,直至固定环42抵接在此PCB线路板1的底面。
进一步地,参照图1或图2,连接部还包括卡簧3,卡簧3与支撑柱主体41连接,卡簧3用于抵接在PCB线路板1的顶面和\或底面。
具体的:卡簧3与支撑柱主体41连接,卡簧3用于抵接在PCB线路板1的顶面和\或底面。优选的,每一个支撑柱主体41均与三个卡簧3连接,其中一个卡簧3与固定环42共同抵接夹持一个支撑柱主体41;另两个卡簧3分别抵接夹持在另一个支撑柱主体41的顶面和底面。
进一步地,参照图3,支撑柱主体41开设有卡槽411;卡簧3与卡槽411卡接,卡槽411用于使卡簧3相对于支撑柱主体41固定。
具体的:卡簧3与卡槽411卡接,卡槽411用于使卡簧3相对于支撑柱主体41固定;优选的,卡槽411沿圆柱状的支撑柱主体41周向开设,卡簧3为环形结构且设有开口,通过将卡簧3卡接进相应的卡槽411内,以使得卡簧3相对于支撑柱主体41固定,且使得支撑柱主体41上出现凸起部,且在此两个凸起部对PCB线路板1在竖直方向上限位。
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连接结构43包括连接件431,连接件431与支撑柱主体41连接,且连接件431与支撑板2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连接件431与支撑柱主体41连接,且连接件431与支撑板2可拆卸连接;优选的,连接件431上开设有孔洞,且支撑板2上开设有螺纹孔,可以通过螺栓将连接件431与支撑板2连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3,连接结构43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与支撑柱主体41连接,且定位组件与支撑板2开设的相应的安装孔21插接。
具体的:定位组件与支撑柱主体41连接,且定位组件与支撑板2开设的相应的安装孔21插接;优选的,安装孔21的形状与定位组件的横向截面形状相同,因此将定位组件插入安装孔21后,将支撑柱主体41相对于支撑板2固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3,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432和第二定位件433,第一定位件432和第二定位件433均与支撑柱主体41连接,且第一定位件432与第二定位件433相互垂直分布。
具体的:第一定位件432和第二定位件433均与支撑柱主体41连接,且第一定位件432与第二定位件433相互垂直分布;优选的,第一定位件432与第二定位件433相互垂直分布,以使得定位组件呈现十字形结构,进而在插入相应形状的安装孔21后,固定效果更佳。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该天线包括实施例一中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包括实施例一中描述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能够达到实施例一中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能够达到的所有有益效果,其具体结构和能够达到的效果可参考实施例一中各可选或优选的实施方式获得。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本说明书中的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2)和支撑柱组件(4),所述支撑柱组件(4)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连接,且所述支撑柱组件(4)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外接的PCB线路板(1)连接,以使多个所述PCB线路板(1)沿所述支撑柱组件(4)的延伸防线间隔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组件(4)包括支撑柱主体(41)和连接结构(43),所述支撑柱主体(41)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43)与所述支撑板(2)连接,且所述支撑柱主体(41)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所述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主体(41)远离所述支撑板(2)的一端用于穿过所述PCB线路板(1)的相应通孔(11),并与所述PCB线路板(1)相应的所述连接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环(42),所述固定环(42)与所述支撑柱主体(41)连接,且所述固定环(42)用于支撑在相应的所述PCB线路板(1)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卡簧(3),所述卡簧(3)与所述支撑柱主体(41)连接,所述卡簧(3)用于抵接在所述PCB线路板(1)的顶面和\或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主体(41)开设有卡槽(411);
所述卡簧(3)与所述卡槽(411)卡接,所述卡槽(411)用于使所述卡簧(3)相对于所述支撑柱主体(41)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43)包括连接件(431),所述连接件(431)与所述支撑柱主体(41)连接,且所述连接件(431)与所述支撑板(2)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43)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支撑柱主体(41)连接,且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支撑板(2)开设的相应的安装孔(21)插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432)和第二定位件(433),所述第一定位件(432)和所述第二定位件(433)均与所述支撑柱主体(41)连接,且所述第一定位件(432)与所述第二定位件(433)相互垂直分布。
10.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
CN202322470106.5U 2023-09-11 2023-09-11 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及天线 Active CN220776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0106.5U CN220776309U (zh) 2023-09-11 2023-09-11 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及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0106.5U CN220776309U (zh) 2023-09-11 2023-09-11 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及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6309U true CN220776309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04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70106.5U Active CN220776309U (zh) 2023-09-11 2023-09-11 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及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6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5223B (zh) 印刷电路板安排
US8063319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US5008777A (en) Auxiliary board spacer arrangement
US20030014728A1 (en) Connection block for interfacing a plurality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A253256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01043520A1 (en) Moun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350508A (zh) 用于电路板和端子构件的互连结构
JP3410312B2 (ja) ユニット部品の取付構造
US20030016039A1 (en) Wireless test fixture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test systems
CN220776309U (zh) 基站双层pcb线路板支撑结构及天线
CN1918955B (zh) 具有叠层印刷电路板的rf电路
US20040051673A1 (en) Antenna arrangement
US4863389A (en) Terminal for connec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EP0700060A1 (en) Capacitor mounting assembly
US4658091A (en) Inductor housing
US6570775B2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having a compact structure
US4039236A (en) Modular breadboard
WO2002080304A1 (en) An antenna arrangement
US4799314A (en) Method of mount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12825392B (zh) 具有M12连接器的PCIe或PCI扩充卡组件
CN211909300U (zh) 一种多层pcb电路板的安装结构
KR20170063034A (ko) 피씨비 연결구조
CN220606019U (zh) 模块互调测试装置
CN219644489U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217088249U (zh) 转接板、叠板结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