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1198U - 油烟机及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油烟机及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1198U
CN220771198U CN202322328095.7U CN202322328095U CN220771198U CN 220771198 U CN220771198 U CN 220771198U CN 202322328095 U CN202322328095 U CN 202322328095U CN 220771198 U CN220771198 U CN 220771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range hood
baffle
area
gath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80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宝申
慕缘鹏
龚东巧
谷海洋
王中妮
贺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80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1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1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1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油烟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油烟机及集成灶。油烟机包括:集烟罩,底部限定出拢烟腔;挡烟板组件,设于拢烟腔的入口处,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将拢烟腔的入口分隔为第一拢烟区和第二拢烟区,且第一拢烟区和第二拢烟区分别位于挡烟板组件的左右两侧,以使烟气能够经第一拢烟区和/或第二拢烟区流入拢烟腔内。第一拢烟区和第二拢烟区沿左右方向设置,这样左右放置的灶具产生的油烟能够分别从第一拢烟区和第二拢烟区进入拢烟腔内,这样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机能够对灶具产生的油烟进行精确拢烟,提高拢烟效果。

Description

油烟机及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烟净化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油烟机及集成灶。
背景技术
目前,中式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油烟,如果对产生的油烟不进行有效收拢排出则会严重影响家人的身心健康。现有欧式平板油烟机在拢烟过程中油烟机拢烟腔的外边缘时有跑烟/溢烟现象的发生,长时间的跑烟/溢烟不仅会影响家人的身体健康,逃跑的油烟长时间的积聚会在油烟接触到的室内橱柜家电等表面形成油膜污染物,极难清洁。
相关技术中的欧式平板油烟机拢烟部分集烟罩主要分为单腔体/双腔体/三腔体等形态对油烟进行收拢。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的欧式平板油烟机无法精确分区拢烟。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烟机及集成灶,以使灶具左右灶头产生油烟的区域与油烟机的左右拢烟区域精准匹配,实现油烟机的精确拢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烟机,油烟机包括:集烟罩,底部限定出拢烟腔;挡烟板组件,设于拢烟腔的入口处,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将拢烟腔的入口分隔为第一拢烟区和第二拢烟区,且第一拢烟区和第二拢烟区分别位于挡烟板组件的左右两侧,以使烟气能够经第一拢烟区和/或第二拢烟区流入拢烟腔内。
可选地,挡烟板组件间隔设置于集烟罩的下方,且挡烟板组件与集烟罩围合出拢烟通道,拢烟通道与第一拢烟区和第二拢烟区相连通,其中,拢烟通道与拢烟腔相连通。
可选地,挡烟板的下端部凸出于集烟罩的底部;和/或,挡烟板组件呈类V型。
可选地,挡烟板组件包括:挡烟板,连接在集烟罩的下方,挡烟板的底部设有通孔;油杯,连接在挡烟板的下方,并通过通孔与拢烟腔相连通。
可选地,挡烟板包括:前挡板,连接在集烟罩的下方;后挡板,连接在集烟罩的下方,位于前挡板的后方,并与前挡板相对设置;底板,连接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其中,沿上到下的方向,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可选地,底板构造有通孔,其中,油杯连接在底板的下方,且油杯呈V型;和/或,前挡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沿从前到后的方向的长度大于后挡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沿从前到后的方向的长度。
可选地,挡烟板组件与集烟罩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油烟机还包括:油网,位于拢烟腔内或者拢烟腔的出口处,油网限定出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第一过孔与第一拢烟区相对应,第二过孔与第二拢烟区相对应,其中,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均可开闭。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集成灶,集成灶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烟机;燃气灶,位于油烟机的下方。
可选地,燃气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燃气灶包括:第一燃气灶;第二燃气灶,位于第一燃气灶的左侧;其中,第一燃气灶与第一拢烟区相对应,第二燃气灶与第二拢烟区相对应。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机及集成灶,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集烟罩的底部限定出拢烟腔,拢烟腔用于对油烟进行收拢归集。挡烟板组件将拢烟腔的入口分隔为第一拢烟区和第二拢烟区,第一拢烟区和第二拢烟区沿左右方向设置,这样左右放置的灶具产生的油烟能够分别从第一拢烟区和第二拢烟区进入拢烟腔内,这样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机能够对灶具产生的油烟进行精确拢烟,提高拢烟效果。另外,挡烟板组件沿左右方向延伸,能够减少挡烟板组件占用的前后方向的空间,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烟机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烟机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烟机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挡烟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网组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网组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网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网组件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网组件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网组件另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网组件另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网组件另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油网组件另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沿P1-P1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油烟机;10、壳体;101、集烟罩;1011、拢烟腔;1012、第一拢烟区;1013、第二拢烟区;102、风机罩;1021、风机;1023、排烟通道;20、挡烟板组件;201、挡烟板;2011、前挡板;2012、后挡板;2013、底板;2014、通孔;202、油杯;203、拢烟通道;30、油网组件;301、油网;3011、第一过孔;3012、第二过孔;302、第一盖板;3021、第三过孔;303、第二盖板;3031、第四过孔;304、分隔支架;305、驱动装置;3051、第一推杆;3052、第二推杆;40、第一检测装置;50、集成灶;501、第一燃气灶;502、第二燃气灶;503、燃气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本公开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烟机100,油烟机100包括壳体10,壳体10限定出油烟通道,油烟通道连通灶具和外界,油烟通道能够将灶具产生的油烟排至外界。油烟机100还包括风机1021,风机1021位于壳体10内,能够驱动油烟通道内的油烟流动。
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左右方向如图2所示,前后方向如图15所示。
壳体10还包括集烟罩101和风机罩102,风机罩102连接在集烟罩101的上方,风机罩102限定出排烟通道1023,集烟罩101的底部限定出拢烟腔1011,拢烟腔1011和排烟通道1023相连通,灶具产生的油烟依次经过拢烟腔1011和排烟通道1023流出油烟机100。其中,油烟通道包括拢烟腔1011和排烟通道1023。
可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油烟机100还包括挡烟板组件20,挡烟板组件20设于拢烟腔1011的入口处,挡烟板组件20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将拢烟腔1011的入口分隔为第一拢烟区1012和第二拢烟区1013,且第一拢烟区1012和第二拢烟区1013分别位于挡烟板组件20的左右两侧,以使烟气能够经第一拢烟区1012和/或第二拢烟区1013流入拢烟腔1011内。
本公开实施例中,挡烟板组件20位于拢烟腔1011入口处,将拢烟腔1011入口分隔为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拢烟区1012和第二拢烟区1013。这样灶具产生的油烟能够分别经第一拢烟区1012和第二拢烟区1013流入拢烟腔1011内,然后从排烟通道1023流出。这样油烟机100能够精确分区拢烟,进而可以根据灶具的油烟情况进行吸烟,实现精准拢烟。
可选地,集烟罩101的底壁部分向上凹陷形成拢烟腔1011,挡烟板组件20设置于集烟罩101的下方,将拢烟腔1011的入口分隔为第一拢烟区和第二拢烟区。
可选地,挡烟板组件20间隔设置于集烟罩101的下方,且挡烟板组件20与集烟罩101围合出拢烟通道203,拢烟通道203与第一拢烟区1012和第二拢烟区1013相连通,其中,拢烟通道203与拢烟腔1011相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中,挡烟板组件20与集烟罩101的底部间隔设置,且拢烟板组件与集烟罩101围合出拢烟通道203,也就是说从第一拢烟区1012和第二拢烟区1013流入的油烟均能够沿拢烟通道203流至拢烟腔1011内,在拢烟腔1011内汇合后从排烟通道1023流出。
可选地,挡烟板组件20的下端部凸出于集烟罩101的底部。
挡烟板组件20的下端部凸出于集烟罩101的底部,这样能够提高挡烟板组件20与集烟罩101之间的间隙尺寸,进而提高拢烟腔1011的容积,提高拢烟量和拢烟效果。
挡烟板组件20使得油烟机负压区下移,分区定向对应相应灶头上产生的油烟进行收拢.可有效避免油烟逃逸。
可选地,如图4所示,挡烟板组件20呈类V型。
本公开实施例中,挡烟板组件20呈类V型,这里类V型是指V型或者近似V型,这样使得油烟机100开启后,第一拢烟区1012和第二拢烟区1013能够形成更低的负压区,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负压区越大接近灶具的位置可以更好地吸收油烟,吸油烟效果好。
可选地,挡烟板组件20包括挡烟板201和油杯202,挡烟板201连接在集烟罩101的下方,挡烟板201的底部设有通孔2014;油杯202连接在挡烟板201的下方,并通过通孔2014与拢烟腔1011相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中,挡烟板组件20由挡烟板201和油杯202组合形成,挡烟板201与集烟罩101配合形成拢烟通道203,同时将拢烟腔1011的入口分隔为第一拢烟区1012和第二拢烟区1013。油杯202位于挡烟板201的下方,这样拢烟通道203以及挡烟板201的油或杂质等能够流至油杯202内,避免油或杂质等流至灶具。
可选地,挡烟板201和油杯202共同形成的挡烟板组件20呈类V型。
可选地,挡烟板201包括前挡板2011、后挡板2012和底板2013,前挡板2011连接在集烟罩101的下方;后挡板2012位于前挡板2011的后方,并与前挡板2011相对设置;底板2013连接在前挡板2011和后挡板2012之间;其中,沿上到下的方向,前挡板2011和后挡板201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本公开实施例中,挡烟板组件20沿左右方向延伸,因此,挡烟板201的前挡板2011和后挡板2012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这样,前挡板2011和后挡板2012与集烟罩101共同围合出拢烟通道203。沿从上到下的方向,前挡板2011和后挡板2012的距离逐渐减少,这样挡烟板201呈类V型,进而提高了负压区,提高吸油烟效果。
可选地,底板2013构造有通孔2014,其中,油杯202连接在底板2013的下方,且油杯202呈V型。
本公开实施例中,底板2013构造有通孔2014,底板2013的通孔2014便于拢烟通道203与油杯202的连通,进而使得汇集在底板2013的油和杂质能够流至油杯202内。
可选地,前挡板2011在水平方向的投影沿从前到后的方向的长度大于后挡板2012在水平方向的投影沿从前到后的方向的长度。
本公开实施例中,沿从前到后的方向,前挡板2011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大于后挡板2012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的长度,这样使得油杯202的设置靠后设置,避让出前方更多的空间,减少油烟机100对用户操作的影响。
可选地,挡烟板组件20与集烟罩101可拆卸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挡烟板组件20与集烟罩101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挡烟板201和集烟罩101进行拆卸、清洗或者维修更换等。
可选地,挡烟板201与集烟罩10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集烟罩101的底部设有挂柱,后挡板2012的上方设置挂钩,挡烟板201与集烟罩101相连接时,挂钩挂设于挂柱上,以实现后挡板2012与集烟罩101的连接。
可选地,挂钩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挂钩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挂柱的数量与挂钩相同并一一对应。具体的,挂钩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后挡板2012的两侧,以实现后挡板2012与集烟罩101的连接。
可选地,前挡板2011与集烟罩101采用卡槽和卡凸的形式进行连接,具体的,前挡板2011和集烟罩101中一个设置卡槽,前挡板2011和集烟罩101中的另一个设有卡凸,挡烟板201与集烟罩101相连接时,卡凸位于卡槽内。
可选地,挡烟板201与油杯202可拆卸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油杯202与挡烟板201可拆卸连接,便于清理油杯202中的油或者杂质等。
可选地,油杯202与挡烟板201卡接或者滑动连接。这样油杯202与挡烟板201的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可选地,油杯202的上端部与底板2013相匹配,具体的,油杯202上端部的长度、尺寸等与底板2013相同或相近,这样能够提高油杯202的存储容积。
可选地,如图3、图5至图13所示,油烟机100还包括油网301,油网301位于拢烟腔1011内或者拢烟腔1011的出口处,油网301限定出并排设置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第一过孔3011与第一拢烟区1012相对应,第二过孔3012与第二拢烟区1013相对应。其中,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均可开闭,且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油网301位于拢烟腔1011内或者位于拢烟腔1011的出口处,这样拢烟腔1011的油烟均需流经油网301,其中,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可开闭,这样可以选择性开闭第一过孔3011或第二过孔3012,这样通过开闭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可以控制第一拢烟区1012或者第二拢烟区1013进行吸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油烟机100的油网组件30,油网组件30包括油网301、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油网301限定出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并排设置;第一盖板302活动设于第一过孔3011的一侧,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一过孔3011;第二盖板303活动设于第二过孔3012的一侧,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二过孔3012。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盖板302活动盖设于第一过孔3011的一侧,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一过孔3011。第二盖板303活动盖设于第二过孔3012的一侧,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二过孔3012。通过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实现了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的开闭,实现了油烟机100的分区吸烟,相比于相关技术无需在拢烟腔1011的入口设置复杂的导流板等结构,降低了结构的复杂度,进而提高了油烟机100的清洁便利性。油网组件30能够调整油网301的开口面积,这样可以在不增加风机转速的前提下在同等风量下更能实现更好的拢烟效果,这样能够避免调节风机产生噪音,提高油烟机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油网301包括相对设置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可以理解:迎风面朝向油烟来源方向,背风面背离朝向油烟远离的方向。可选地,第一盖板302位于第一过孔3011的迎风面或者背风面。可选地,第二盖板303位于第二过孔3012的迎风面或者背风面。
优选地,第一盖板302位于第一过孔3011的背风面,这样能够减少第一盖板302的油渍积累量,避免第一盖板302堵塞无法运动。优选地,第二盖板303位于第二过孔3012的背风面,同样减少第二盖板303的油渍积累量,避免第二盖板303堵塞无法运动。
可选地,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位于油网301的同一侧,这样便于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与同一驱动装置305驱动连接。
可选地,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也可以位于油网301相对的两侧,这样便于第一盖板302与第二盖板303分别与驱动装置305驱动连接。
可选地,第一盖板302构造有第三过孔3021,第一盖板302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第一盖板30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三过孔3021与第一过孔3011相连通,以打开第一过孔3011;第一盖板30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三过孔3021与第一过孔3011错开,以关闭第一过孔3011。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盖板302设有第三过孔3021,这样第一盖板302运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三过孔3021和第一过孔3011相连通,这样打开了第一过孔3011。第一盖板30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三过孔3021和第一过孔3011错开,这样就关闭了第一过孔3011。通过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的方式对第一过孔3011的打开和关闭进行控制,第一盖板302的运动距离较小,无需预留较多空间放置第一盖板302,而且减少了第一盖板302的驱动结构复杂度,提高了油烟机100的结构紧凑性。
可选地,第一过孔3011与第三过孔3021相连通时,第一过孔3011与第三过孔3021相对应并相连通。
可选地,第二盖板303构造有第四过孔3031,第二盖板303能够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运动,第二盖板303位于第三位置时,第四过孔3031与第二过孔3012相连通,以打开第二过孔3012;第二盖板303位于第四位置时,第四过孔3031与第二过孔3012错开,以关闭第二过孔3012。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盖板303设有第四过孔3031,这样第二盖板303运动至第三位置时,第四过孔3031和第二过孔3012相连通,这样打开了第二过孔3012。第二盖板303位于第四位置时,第四过孔3031和第二过孔3012错开,这样就关闭了第二过孔3012。通过第二过孔3012和第二过孔3012的方式对第二过孔3012的打开和关闭进行控制,第二盖板303的运动距离较小,无需预留较多空间放置第二盖板303,而且减少了第二盖板303的驱动结构复杂度,提高了油烟机100的结构紧凑性。
可选地,第二过孔3012与第四过孔3031相连通时,第二过孔3012与第四过孔3031相对应并相连通。
示例的,如图8所示,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均开启,烟气如图9所示穿过油网组件30。如图10所示,第一过孔3011开启,第二过孔3012关闭,烟气如图11所示穿过油网组件30。如图12所示,第一过孔3011关闭,第二过孔3012开启,烟气如图13所示穿过油网组件30。
可选地,如图7所示,油网组件30还包括分隔支架304,分隔支架304凸设于油网301的迎风面,分隔支架304位于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之间,以分隔流向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的烟气。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之间设有分隔支架304,分隔支架304凸设于油网301的迎风面,这样流向油网301的烟气能够在分隔支架304的分隔下分别流向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进一步提高油烟流动分区的精确性。
可选地,分隔支架304沿从上到下的方向延伸,以提高对烟气的分隔作用。
可选地,分隔支架304呈类三角形,且沿从上到下的方向,分隔支架304的尺寸逐渐减小,其中,分隔支架304的下端部与油杯202相对应,这样类三角形分隔支架304的油可以沿着分隔支架304流至下端部,然后从下端部流至油杯202内,便于油的清理。
可选地,油网组件30沿水平方向延伸,分隔支架304设于油网301的下方。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活动设于油网301的上方。这样便于油网组件30的设置。
可选地,如图7所示,油网组件30还包括驱动装置305,驱动装置305与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的运动。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通过驱动装置305的驱动实现运动,进而实现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的开启和关闭。
可选地,驱动装置305位于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之间,这样便于驱动装置305驱动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运动。
可选地,驱动装置305包括第一推杆3051和第二推杆3052,第一推杆3051与第一盖板302相对应并驱动连接,第一推杆3051用于驱动第一盖板30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第二推杆3052与第二盖板303相对应并驱动连接,第二推杆3052用于驱动第二盖板303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运动。
应当说明的是:驱动装置305也可以设于其他位置,能够控制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的运动的驱动方式均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
可选地,第一过孔30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过孔3011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其中,第三过孔3021的数量与第一过孔3011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这样既能够保证油网301和第一盖板302的强度,还便于实现第一过孔3011的打开和关闭,同时还能够调节第一过孔3011的开口面积。
可选地,第二过孔30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过孔3012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其中,第四过孔3031的数量与第二过孔3012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这样既能够保证油网301和第二盖板303的强度,还便于实现第二过孔3012的打开和关闭,同时还能够调节第二过孔3012的开口面积。
可选地,第一盖板302还能够运动至第五位置,第一盖板302运动至第五位置时,第一过孔3011部分开启。也就是说,第一盖板302运动至第五位置时,第一盖板302的部分第三过孔3021与油网301的部分第一过孔3011错开设置,以关闭部分第一过孔3011。同时,第一盖板302位于油网301余下的第一过孔3011的一侧,这样第一盖板302不会遮挡余下部分的第一过孔3011,这样就实现了第一过孔3011的部分开启。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盖板302运动至第五位置时,多个第一过孔3011部分开启,部分关闭。同时,驱动装置305能够驱动第一盖板302运动,这样能够调节第一过孔3011的开口面积。
可选地,第二盖板303还能够运动至第六位置,第二盖板303运动至第六位置时,第二过孔3012部分开启。也就是说,第二盖板303运动至第六位置时,第二盖板303的部分第四过孔3031与油网301的部分第二过孔3012错开设置,以关闭部分第二过孔3012。同时,第二盖板303位于油网301余下的第二过孔3012的一侧,这样第一盖板302不会遮挡余下部分的第二过孔3012,这样就实现了第二过孔3012的部分开启。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盖板303运动至第六位置时,多个第二过孔3012部分开启,部分关闭。同时,驱动装置305能够驱动第二盖板303运动,这样能够调节第二过孔3012的开口面积。
应当说明的是: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能够打开部分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的位置均属于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
可选地,第一过孔3011呈长条状,其中,第三过孔3021与第一过孔3011相匹配,具体的,第三过孔3021与第一过孔301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这样能够保证第一过孔3011开启时,第一过孔3011的烟气通过量。
可选地,第二过孔3012呈长条状,其中,第四过孔3031与第二过孔3012相匹配,具体的,第四过孔3031与第二过孔3012的形状和尺寸相同,这样能够保证第二过孔3012开启时,第二过孔3012的烟气通过量。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烟机100,油烟机100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用于油烟机100的油网组件30。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机100,因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用于油烟机100的油网组件30,因此具有上述任一项用于油烟机100的油网组件3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3所示,油网组件30位于拢烟腔1011与排烟通道1023的连通处,拢烟腔1011内的油烟均经油网组件30流向排烟通道1023内。这样油网组件30能够调节拢烟腔1011流向排烟通道1023的开口面积,进而调节油烟通道内的风量,这样无需调节风机1021就能够调节油烟通道的风量,进而调节油烟机100的吸风量,节省油烟机100的能耗。
可选地,油烟机100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装置305电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驱动装置305工作,进而控制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的运动。
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器与驱动装置305电连接,使得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能够自动运动,提高油烟机100的智能化程度。
可选地,油烟机100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40,第一检测装置40用于检测灶具的热辐射值;控制器与第一检测装置40电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灶具的热辐射值控制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的运动。
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根据灶具表面的热量辐射值进行精准识别,然后控制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的运动,进而改变油网301的开口面积,油网301的开口面积改变,能够改变拢烟腔1011内的风速,这样可以在不调整风机1021转速的前提下调整拢烟腔1011入口的风量大小,提供拢烟效果。
可选地,第一检测装置40为远红外传感器。
可选地,第一检测装置40设于集烟罩101的底部的前侧,这样能够更好地检测灶具的热辐射值。
油烟机100位于灶具的上方,灶具包括燃气灶503,燃气灶5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燃气灶503包括第一燃气灶501和第二燃气灶502,第二燃气灶502位于第一燃气灶501的左侧;其中,第一燃气灶501与第一拢烟区1012相对应,第二燃气灶502与第二拢烟区1013相对应。
第一燃气灶501启动时,第一检测装置40检测第一燃气灶501产生的油烟的热辐射值,当热辐射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盖板302运动至第一位置,并控制第二盖板303运动至第四位置,这样油网301的第一过孔3011打开且油网301的第二过孔3012关闭,同时,控制器控制风机1021工作,这样第一拢烟区1012开始拢烟。
第二燃气灶502启动时,第一检测装置40检测第二燃气灶502产生的油烟的热辐射值,当热辐射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盖板303运动至第二位置,并控制第二盖板303运动至第三位置,这样油网301的第一过孔3011关闭且油网301的第二过孔3012开启,同时,控制器控制风机1021工作,这样第二拢烟区1013开始拢烟。
当第一燃气灶501和第二燃气灶502同时工作时,第一检测装置40检测第一燃气灶501和第二燃气灶502产生的油烟的热辐射值,当热辐射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盖板302运动至第一位置,并控制第二盖板303运动至第三位置,这样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开启。同时控制器控制风机1021工作,这样第一拢烟区1012和第二拢烟区1013同时开始工作。
油烟机100还包括风机1021和第二检测装置,风机1021位于排烟通道1023内,用于驱动拢烟腔1011的烟气流经油网组件30后再排出油烟机100;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油烟机100所处环境内的颗粒物浓度;其中,第二检测装置和风机1021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油烟机100所处环境内的颗粒物浓度控制风机1021的工作。
本公开实施例中,油烟机100可以根据油烟机100所处环境的颗粒物浓度控制风机1021工作,进而调节风机1021的吸力,降低环境内的颗粒物浓度。
当油烟机100所处环境内颗粒物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浓度时,控制器控制风机1021以第一转速工作,提高风机1021抽风风量,提高油烟机100所处环境内颗粒物浓度的下降速度。当油烟机100所处环境内颗粒物浓度小于第一预设浓度时,控制器控制风机1021以第二转速工作,以节省风机1021的能耗,其中,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
这里,油烟机100所处环境内颗粒物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浓度时,说明油烟机100存在跑烟溢烟情况,提高风机1021转速,来提高颗粒物下降速度。油烟机100所处环境内颗粒物浓度小于第一预设浓度时,说明油烟机100不存在跑烟溢烟的情况,控制器控制风机1021以第二转速工作,保持风机1021的抽风量,既能够保证环境内的颗粒物浓度小于预设浓度,还能够节省风机1021的能耗。
可选地,第一燃气灶501工作,且第一过孔3011开启时,当第一燃气灶501的热辐射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盖板302运动至第五位置,以减小第一过孔3011的开口面积,其中,第四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这样当第一燃气灶501的热辐射值变小时,控制第一盖板302运动,减少第一过孔3011的开口面积,进而保证油烟机100的吸风量。
可选地,第二燃气灶502工作,且第二过孔3012开启时,当第二燃气灶502的热辐射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盖板303运动至第六位置,以减小第二过孔3012的开口面积,其中,第五预设值小于第二预设值。这样当第二燃气灶502的热辐射值变小时,控制第二盖板303运动,减少第二过孔3012的开口面积,进而保证油烟机100的抽风量。
可选地,第一燃气灶501的热辐射值大于第二燃气灶502的热辐射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运动,并且使第一过孔3011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过孔3012的开口面积。这样使得第一拢烟区1012的吸风量大于第二拢烟区1013的吸风量,这样使得油烟机100能够根据燃气灶503的不同工作情况调节两侧的吸风量,进而提高油烟机100的吸烟效果和灵活性。
可选地,油烟机100环境内的颗粒物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浓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盖板302和第二盖板303运动,以打开第一过孔3011和第二过孔3012,同时控制风机1021以第三转速转动,以提高油烟机100的排烟量和排烟速度,加快环境内颗粒的下降速度,其中,第二预设浓度大于第一预设浓度,且第三转速大于第一转速。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集成灶50,集成灶50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油烟机100。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50,因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油烟机100,因此,具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油烟机100的有益效果。
集成灶50包括燃气灶503,燃气灶503位于集成灶50的下方,燃气灶5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燃气灶503包括第一燃气灶501和第二燃气灶502。第二燃气灶502位于第一燃气灶501的左侧;其中,第一燃气灶501与第一拢烟区1012相对应,第二燃气灶502与第二拢烟区1013相对应。这里,如图14所示,第一燃气灶501与第一拢烟区1012相对应指得是第一拢烟区1012与第一燃气灶501产生的烟气扩散区域相匹配。第二燃气灶502与第二拢烟区1013相对应指的是第二拢烟区1013与第二燃气灶502产生的烟气扩散区域相匹配。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相对应的燃气灶上方产生相对橱柜台面较低的大范围负压区域,根据油烟升腾扩散机理在油烟扩散区域进行有效收拢收集,杜绝烹饪过程中跑烟/溢烟现象的发生。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烟罩,底部限定出拢烟腔;
挡烟板组件,设于拢烟腔的入口处,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将拢烟腔的入口分隔为第一拢烟区和第二拢烟区,且第一拢烟区和第二拢烟区分别位于挡烟板组件的左右两侧,以使烟气能够经第一拢烟区和/或第二拢烟区流入拢烟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挡烟板组件间隔设置于集烟罩的下方,且挡烟板组件与集烟罩围合出拢烟通道,拢烟通道与第一拢烟区和第二拢烟区相连通,其中,拢烟通道与拢烟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挡烟板的下端部凸出于集烟罩的底部;和/或,
挡烟板组件呈类V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挡烟板组件包括:
挡烟板,连接在集烟罩的下方,挡烟板的底部设有通孔;
油杯,连接在挡烟板的下方,并通过通孔与拢烟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挡烟板包括:
前挡板,连接在集烟罩的下方;
后挡板,连接在集烟罩的下方,位于前挡板的后方,并与前挡板相对设置;
底板,连接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
其中,沿上到下的方向,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底板构造有通孔,其中,油杯连接在底板的下方,且油杯呈V型;和/或,
前挡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沿从前到后的方向的长度大于后挡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沿从前到后的方向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挡烟板组件与集烟罩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油网,位于拢烟腔内或者拢烟腔的出口处,油网限定出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第一过孔与第一拢烟区相对应,第二过孔与第二拢烟区相对应,其中,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均可开闭。
9.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烟机;
燃气灶,位于油烟机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灶,燃气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燃气灶包括:
第一燃气灶;
第二燃气灶,位于第一燃气灶的左侧;
其中,第一燃气灶与第一拢烟区相对应,第二燃气灶与第二拢烟区相对应。
CN202322328095.7U 2023-08-29 2023-08-29 油烟机及集成灶 Active CN220771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8095.7U CN220771198U (zh) 2023-08-29 2023-08-29 油烟机及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8095.7U CN220771198U (zh) 2023-08-29 2023-08-29 油烟机及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1198U true CN220771198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00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8095.7U Active CN220771198U (zh) 2023-08-29 2023-08-29 油烟机及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1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25389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8131705A (zh) 吸油烟机和吸油烟机的控制方法
CN111006282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0186083A (zh) 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及该装置的节能控制方法
CN111306593A (zh) 一种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1277612Y (zh) 一种吸烟口可独立控制的家用厨电集成灶
CN220771198U (zh) 油烟机及集成灶
CN212987330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9764375A (zh) 一种吸油烟机
WO2021253967A1 (zh) 吸油烟机
CN207751034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2902252A (zh) 一种进风组件及应用有该进风组件的吸油烟机
CN214745972U (zh) 吸油烟机
CN216521872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4009311U (zh) 用于土灶的吸油烟机的安装结构
CN217653934U (zh) 油烟机
CN215446593U (zh) 侧潜烟机
CN111412496A (zh) 一种集成式吸油烟机
CN217154273U (zh) 一种油烟机
CN216557280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6079981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9389846U (zh) 一种排烟装置及集成灶
CN210004483U (zh) 改良的厨房抽油烟装置
CN213237681U (zh) 一种集成烹饪机
CN215523424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吸油烟机和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