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5628U - 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5628U
CN220765628U CN202322366460.3U CN202322366460U CN220765628U CN 220765628 U CN220765628 U CN 220765628U CN 202322366460 U CN202322366460 U CN 202322366460U CN 220765628 U CN220765628 U CN 220765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mechanisms
stator
workpiece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64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峰
陈增辉
潘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li Zhiza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li Zhiza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li Zhiza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li Zhiza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664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5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5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5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包括机座、第一输送机构、移动架、第二输送机构和执行机构;第一输送机构为两个,两个第一输送机构平行设置于机座上,且两个第一输送机构中的至少一者为磁驱输送线机构;移动架连接在两个第一输送机构之间,两个第一输送机构能够一同带动移动架移动;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移动架上;执行机构设于第二输送机构上,并能在第二输送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移动架移动,以用于对工件进行作业。本申请的输送装置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多工艺操作,能够提升工件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磁驱输送线由于其具有精度高和传送速度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了输送设备中,已逐渐代替传统的带轮传送或链轮传送等机构。
一般的,输送装置包括机座和设置在机座上的直线电机模组,直线电机模组上可以连接龙门架,通过该直线电机模组驱动龙门架移动,此外,在龙门架的顶部设置直线电机模组,并在直线电机模组上设置用于对工件进行检测、拍摄、切割、折弯等的执行机构,并通过该执行机构对工件进行操作。
然而,上述的输送装置在需要对工件进行多个工艺加工时,需要通过设置多个直线电机模组以分别驱动多个不同的执行件,这样的形式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使得输送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化。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包括机座、第一输送机构、移动架、第二输送机构和执行机构;第一输送机构为两个,两个第一输送机构平行设置于机座上,且两个第一输送机构中的至少一者为磁驱输送线机构,磁驱输送线机构具有沿输送方向依次拼接的定子结构以及与定子结构磁耦合的动子结构,定子结构包括线圈绕组,动子结构包括与线圈绕组相对设置且磁耦合的永磁体,定子结构用于驱动动子结构沿输送方向运动;移动架连接在两个第一输送机构之间,且移动架与动子结构连接,两个第一输送机构能够一同带动移动架移动;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移动架上;执行机构设于第二输送机构上,并能在第二输送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移动架移动,以用于对工件进行作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两个第一输送机构均为磁驱输送线机构,每一个第一输送机构的定子结构均与机座相连,每一个第一输送机构的动子结构均与移动架相连。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架包括连接部和两个支撑部,两个支撑部分别连接于连接部的两端,并与两个第一输送机构中的动子结构连接;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连接部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接部包括背离机座设置的端面以及两个沿机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侧面;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端面或侧面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每一个支撑部均与对应的动子结构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线圈绕组具有与永磁体耦合连接的耦合面;耦合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延伸。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定子结构还包括定子本体,线圈绕组具有与定子本体固定连接的固定端及背离固定端的耦合端,耦合端用于与永磁体耦合;两个第一输送机构中的定子本体与机座相连,两个第一输送机构中的耦合端相对设置或相背设置或朝向相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输送机构上设有电性连接的第一检测模块和供电模块;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工件的放置位置,供电模块用于向第一检测模块供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架与机座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二输送机构上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驱动件,执行机构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执行机构沿靠近或远离工件的方向移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执行机构包括切割件和第二检测模块,切割件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割,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工件的完整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两个第一输送机构中的一者为磁驱输送线机构,另一者包括沿输送方向拼接设置的多个直线电机或传送带或板链线;直线电机包括运动件,移动架架设在动子结构和运动件上。
本申请提供的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移动架、第二输送机构和执行机构,第一输送机构为两个,两个第一输送机构能够一同带动移动架移动;移动架连接在两个第一输送机构之间;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移动架上,执行机构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上,第二输送机构能够驱动执行机构相对于移动架移动。因此,在本申请提供的输送装置中,如果需要实现对工件的多工艺操作时,可以设置多个移动架并在每一个移动架上均设置多个不同的执行机构,而多个移动架之间以及多个不同的执行机构之间均可以不同步移动,这样,不仅能够简化本申请提供的输送装置的结构,提升输送装置的结构紧凑性,而且在对工件进行多工艺操作时,使得不同的执行机构之间可以互不干扰独立工作,能够提升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方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D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E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中F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座;2、第一输送机构;3、移动架;4、第二输送机构;5、容置空间;l、中轴线;6、散热腔;7、风扇;8、安装架;9、驱动件;
10、输送装置;11、机座本体;12、支撑腿;13、底座;14、万向轮;21、第一定子结构;22、第一动子结构;31、连接部;32、支撑部;33、固定板;34、加强板;41、第二定子结构;42、第二动子结构;81、安装座;82、安装板结构;20、切割件;30、第二检测模块;
111、顶板;112、底板;113、第一支撑柱;114、导轨;115、第一支撑座;116、固定板;117、第二支撑座;211、第一定子本体;212、第一线圈绕组;221、第一动子本体;222、第一永磁体;223、导向滚轮;311、端面;312、侧面;321、支撑板;322、第二支撑柱;411、第二定子本体;412、第二线圈绕组;421、第二动子本体;422、第二永磁体;
1141、导向槽;1161、第一延伸部;1162、第二延伸部;2121、第一耦合端;2122、第一耦合面;2211、凹槽;4121、第二耦合端;4122、第二耦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尽地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
目前,磁驱输送线由于其具有精度高和传送速度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了输送设备中,已逐渐代替传统的带轮传送或链轮传送等机构。一般的,输送装置包括机座和设置在机座上的电磁输送线,电磁输送线用于对工件进行输送,且电磁输送线的动子上可以设置例如是检测模块以对工件的某些参数特征进行检测,如果需要对传输的工件进行其他的工艺操作,则需要借助龙门架结构,通过在龙门架结构上设置执行机构,以对传输的工件进行例如是切割或折弯等工艺操作。然而,上述的输送装置的功能较为单一,使得工件的制造效率较低。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装置,能够仅设置单条线即实现对工件的多工艺操作,使得工件的制造效率较高。
而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进行介绍之前,可以先对电磁输送线的原理进行简单了解,具体的,电磁输送线包括定子和动子,定子上具有线圈绕组,线圈绕组内设置有多个相序排布的线圈,通过对线圈绕组周期性通电,以改变线圈绕组周围的磁场,达到驱动动子运动的目的;而动子中可以设有永磁体,永磁体于动子外围产生恒定磁场,在线圈绕组内线圈的通电方向和/或通电电流大小改变时,线圈绕组周围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该变化的磁场与恒定磁场相互作用,可以驱动动子相对于定子产生运动。
以下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方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装置10,包括机座1、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移动架3、第二输送机构4和执行机构,机座1用于支撑于地面或工作台面等;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平行设置于机座1上,且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中的至少一者为磁驱输送线机构,磁驱输送线机构具有沿输送方向依次拼接的定子结构以及与定子结构磁耦合的动子结构,定子结构包括线圈绕组,动子结构包括与线圈绕组相对设置且磁耦合的永磁体,定子结构用于驱动动子结构沿输送方向运动;移动架3连接在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之间,且移动架3与动子结构连接,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能够一同带动移动架3移动;第二输送机构4设置在移动架3上;执行机构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4上,第二输送机构4能够驱动执行机构相对于移动架3移动,以用于对工件进行作业;其中,执行机构可以对工件进行加工也可以对工件的特征进行检测。因此,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10中,一方面,通过设置两第一输送机构2中的至少一者为磁驱输送线机构,且移动架3与动子结构连接,由此使得仅设置单条线即可实现对工件的多工艺操作,由此提高工件的制造效率;另一方面,如果需要实现对工件的多工艺操作时,可以设置多个移动架3并在每一个移动架3上均设置多个不同的执行机构,多个动子的异步运动使得多个移动架3之间以及多个不同的执行机构之间均可以不同步移动,这样,不仅能够简化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10的结构,提升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10的结构紧凑性,而且在对工件进行多工艺操作时,使得不同的执行机构之间可以互不干扰独立工作,能够提升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架3的移动方向与图1中的x-x轴方向一致,执行机构的移动方向与图1中的y-y轴方向一致,具体的,第一方向与机座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方向与机座1的宽度方向一致,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二输送机构4可以为磁驱输送线机构,也可以为直线电机等输送机构,在此,对第二输送机构4的类型不作限制。
为了使机座1能够支撑于地面或工作台面等,因此,机座1可以包括机座本体11和连接在机座本体11底部的多个支撑腿12,每一个支撑腿12的底部均具有支撑于地面的底座13,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对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10进行移动,还可以在机座本体11的底部设置能够自锁的万向轮14。在此,对万向轮14的实现形式不作具体限制。
而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机座本体11为框架结构,具体的,机座本体11包括沿上下方向分布的顶板111和底板112,顶板111和底板112之间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柱113连接;而上述的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均设置于顶板111上,且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可以沿顶板1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磁驱输送线机构具有耦合连接的定子结构和动子结构,而定子结构与动子结构的耦合可以是定子结构中的线圈绕组与动子结构中的永磁体的耦合。在此,对本实施例中的磁驱输送线机构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升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的输送效率和输送精度,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可以均为磁驱输送线机构,且每一个第一定子结构21均与机座1相连,每一个第一动子结构22均与移动架3相连。
而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中的一者可以为磁驱输送线机构,另一者可以包括沿输送方向拼接设置的多个直线电机或传送带或板链线;直线电机包括运动件,移动架3架设在动子结构和运动件上。也即,通过沿输送方向架设多个直线电机,使得移动架3架设于动子结构及运动件上,由此实现对工件的工艺操作。且由于每一动子结构的运动路径互不干涉,本结构通过设置磁驱输送线机构在保证输送精度的基础上,还设置多个直线电机以降低输送装置10的设置成本。在此,对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的实现方式不作具体限制。
而在以下的叙述中,将以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和第二输送机构4均采用相同结构的磁驱输送线机构为例进行展开介绍。
具体的,为了便于叙述,将第一输送机构2中的定子结构和动子结构命名为第一定子结构21和第一动子结构22,将第二输送机构4中的定子结构和动子结构命名为第二定子结构41和第二动子结构42,其中,一个第一定子结构21耦合一个第一动子结构22,一个第二定子结构41耦合一个第二动子结构42,而当工件的尺寸较大时,第一输送机构2和第二输送机构4均可以包括多个拼接在一起的磁驱输送线机构。
请参见图4和图5,图4为图3中C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D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定子结构21包括第一定子本体211和第一线圈绕组212,第一定子本体211设置在顶板111上,第一线圈绕组212连接于第一定子本体211,且第一线圈绕组212的背离第一定子本体211的一端形成第一耦合端2121,第一耦合端2121上形成与第一动子结构22耦合连接的第一耦合面2122;而第一动子结构22包括第一动子本体221和连接于第一动子本体221的第一永磁体222,具体的,第一动子本体221上可以开设一凹槽2211,第一永磁体222设置在凹槽2211的槽壁上,且第一耦合端2121插入凹槽2211内,以使第一永磁体222与第一耦合面2122相对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耦合面2122可以沿水平方向,如第一耦合面2122所在的平面与x-x轴、y-y轴形成的平面平行;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耦合面2122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如第一耦合面2122所在的平面与x-x轴、z-z轴形成的平面平行。
由于移动架3与第一动子本体221连接,因此,为了使得第一动子本体221与移动架3之间连接得较为牢靠,一般的,第一动子本体221上形成的与移动架3连接的连接面的面积都较大,由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耦合面2122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第一永磁体222设置于凹槽2211的顶壁上。这样,与第一耦合面2122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方案相比,移动架3与第一动子本体221之间能够连接地更为可靠;此外,如果使第一耦合面2122沿竖直方向延伸,为了保证移动架3与第一动子本体22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则可能需要采用其他的加固连接的结构,因此,通过使第一耦合面2122沿水平方向延伸还能够减小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10的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的第一耦合端2121相对设置或相背设置或朝向相同。其中,机座1具有沿机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轴线l,当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中的第一耦合端2121相对设置时,即,两个第一耦合端2121分别位于中轴线l的两侧,且在同一个第一输送机构2中,第一耦合端2121相对于第一定子本体211更靠近中轴线l;当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中的第一耦合端2121相背设置时,即,两个第一耦合端2121分别位于中轴线l的两侧,且在同一个第一输送机构2中,第一耦合端2121相对于第一定子本体211更远离中轴线l;当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中的第一耦合端2121朝向相同时,即,两个第一耦合端2121分别位于中轴线l的两侧,且在一个第一输送机构2中,第一耦合端2121相对于第一定子本体211更靠近中轴线l,在另一个第一输送机构2中,第一耦合端2121相对于第一定子本体211更远离中轴线l。
如图1所示,为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的第一耦合端2121相背设置的具体的实施方式。
而当凹槽2211的延伸方向与机座1的宽度方向一致时,则第一动子结构22的移动方向与机座1的长度方向一致,为了使第一动子结构22能够在机座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得较为稳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顶板111上可以设置导轨114,导轨114的面向第一动子本体221的一侧可以设置沿机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141,而第一动子本体221上可以设置与导向槽1141滚动配合的导向滚轮223,导向滚轮223的轴向与机座1的高度方向一致。这样,则能够提升第一动子结构22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使得工件在运输过程中较为稳定。
其中,机座1的高度方向与图1中的z-z轴方向一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将导轨114设置在顶板111上,顶板111的顶部可以设置第一支撑座115,导轨114设置在第一支撑座115上。
而为了将第一定子本体211与机座本体11连接,可以在顶板111上设置固定板116,固定板116可以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延伸部1161和第二延伸部1162,第一延伸部1161连接于顶板111的顶端且第一延伸部1161的延伸方向与机座1的高度方向一致,第二延伸部1162连接于第一延伸部1161的沿机座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且第二延伸部1162的延伸方向与机座1的宽度方向一致,第一定子本体211与第二延伸部1162连接,且顶板111上设置有对第一定子本体211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座117,第一定子本体211连接在第二支撑座117的顶部。
其中,顶板111、固定板116、第一定子本体211与第二支撑座117之间围合形成一散热腔6,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10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向第一定子结构21中的线圈绕组通电,因此,第一定子结构21会产生热量,因此,为了散热,可以在散热腔6内设置散热件,例如是风扇7,具体的,风扇7的底端为进风端,侧端为出风端,以对第一定子结构21中的线圈绕组所产生的的热量进行散除,同时,风扇7能够对第一定子结构21上沾染的灰尘等进行清理,以避免较多的灰尘堆积在线圈绕组上,影响第一定子结构21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子结构21可以包括对线圈绕组供电的模块,例如是电池。在此,不作限制。
请继续参见图6和图7,图6为图3中E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3中F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而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架3包括连接部31和两个支撑部32,两个支撑部32连接于连接部31的两端,并与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中的第一动子本体221连接;第二输送机构4设置在连接部31上。
其中,第二输送机构4的结构与第一输送机构2的结构相同,即,第二定子结构41包括第二定子本体411和第二线圈绕组412,第二定子本体411设置在连接部31上,第二线圈绕组412连接于第二定子本体411,且第二线圈绕组412的背离第二定子本体411的一端形成第二耦合端4121,第二耦合端4121上形成与第二动子结构42耦合连接的第二耦合面4122;而第二动子结构42的移动方向与连接部31的延伸方向一致,且第二动子结构42包括第二动子本体421和连接于第二动子本体421的第二永磁体422。而关于第二定子结构41与第二动子结构42之间的具体配合关系、第二输送机构4与连接部31之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散热结构的设置等均可以参照上述的第一输送机构2,在实际设计中,可以将连接部31类比为顶板111。因此,在此,对第二输送机构4的具体结构不作赘述。
而为了便于对移动架3与第一动子结构22之间进行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支撑部32均与第一动子本体221可拆卸连接。这样,则便于将移动架3连接在两个第一输送机构2之间。
具体的,支撑部32的底部可以设置固定板33,固定板33的底部抵接在第一动子本体221上,且固定板33与第一动子本体221之间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板33与第一动子本体221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在此,对固定板33与第一动子本体22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支撑部32包括第二支撑柱322和两个支撑板321,第二支撑柱322的轴向与机座1的高度方向一致,两个支撑板321分别连接于第二支撑柱322的沿机座1的高度方向的两端,其中的一个支撑板321连接于固定板33的背离第一动子本体221的一端,即该支撑板321连接于固定板33的顶端,且该支撑板321的板面面积小于固定板33的板面面积;另一个支撑板321与连接部31连接。
而为了加强移动架3的结构,可以在每一个支撑板321与第二支撑柱322之间均设置加强板34。通过加强板34的设置,以提升移动架3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设置在支撑板321与第二支撑柱322之间的加强板34的个数可以是多个。在此,对设置在支撑板321与第二支撑柱322之间的加强板34个数不作具体限制。
具体的,连接部31包括背离机座1设置的端面311以及两个沿机座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侧面312;第二输送机构4设置在端面311或侧面312上,即第二定子本体411可以通过对应的支撑座设置在端面311或侧面312上。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定子本体411设置在端面311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部31为一板状件,因此,使得端面311的面积大于侧面312的面积,将第二定子本体411设置在端面311上,不仅便于对第二定子本体411进行设置,而且使得第二动子结构42与第二定子结构41耦合地较为可靠一些;而如果将第二定子本体411设置在侧面312上时,显然,不仅不便于对第二定子本体411进行设置,而且侧面312面积较小时,会影响第二动子结构42与第二定子结构41之间耦合地可靠性,此时,可能需要设置其他的加强结构以满足第二动子结构42与第二定子结构41之间的耦合可靠性,从而,通过将第二定子本体411设置在端面311上,不仅能够提升第二动子结构42与第二定子结构41耦合地可靠性,而且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10的制造成本较低。
而由于在对工件进行放置时,可能会使得工件在放置后并不能处于预设放置位置,因此,可以在第一输送机构2上设置第一检测模块(图中未示出),具体的,可以在第一定子本体211上设置第一检测模块,以对工件的放置位置进行检测,当检测出的工件的放置位置与预设位置不一致时,则整个输送装置10则会停止运行。在此,对第一检测模块的检测逻辑不作具体说明。
其中,第一检测模块可以是传感器或摄像头。在此,对第一检测模块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制。
而为了对第一检测模块进行供电,还可以在第一定子本体211上设置用于向第一检测模块供电的供电模块(图中未示出),这样,则能够向第一检测模块供电,以使得第一检测模块保持持久的检测功能。
其中,供电模块可以是滑触线,具体的,滑触线是给移动设备进行供电的一组输电装置;而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供电模块还可以是其他的供电结构,例如是电池等电源结构。在此,对供电模块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架3与机座1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5。一方面,当执行机构上承载的如加工设备、检测模块的设置方向朝向机座1时,此时的容置空间5中可以容置待加工工件;另一方面,当执行机构上承载的如加工设备、检测模块的设置方向背离机座1时,此时的容置空间5可以用于容置执行机构相对于移动架3的移动。而为了将工件置于容置空间5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板111的顶部可以设置例如是支撑台等支撑结构,以与工件接触,对工件进行撑托。在此,对设置在顶板111上的支撑结构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执行机构还需要向靠近或远离工件的方向移动,即沿上下方向移动,具体的,第二动子本体421上可以连接有安装架8,安装架8上设置有驱动件9,执行机构与驱动件9连接;驱动件9用于驱动执行机构向靠近或远离工件的方向移动。其中,安装架8可以包括安装座81和安装板结构82,安装座81连接在第二动子本体421的顶端上,安装板结构82连接在安装座81的侧方,以使得安装板结构82位于第二动子本体421的一侧,驱动件9安装在安装板结构82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驱动件9可以是直线电机;而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驱动件9还可以是例如气缸等可以驱动执行机构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在此,对驱动件9不作具体限制。
而当第二定子本体411设置在侧面312上时,第二耦合面4122的延伸方向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也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耦合面4122沿水平方向延伸。这样,则能够使得安装架8与第二动子本体421之间的连接面积较大,使得安装架8与第二动子本体421之间连接地更为可靠,使得执行机构在移动过程中更为稳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工件可以是屏幕,而在屏幕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屏幕进行裁切并对屏幕的磨损情况进行检测,因此,执行机构可以包括切割件20和第二检测模块30,切割件20用于对屏幕进行切割,第二检测模块30用于检测屏幕的完整度。其中,切割件20可以是底部具有切割道具的切割件;第二检测模块30可以是光检测器或传感器。在此,对切割件20和第二检测模块30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
两个第一输送机构,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平行设置于所述机座上,且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中的至少一者为磁驱输送线机构,所述磁驱输送线机构具有沿输送方向依次拼接的定子结构以及与所述定子结构磁耦合的动子结构,所述定子结构包括线圈绕组,所述动子结构包括与所述线圈绕组相对设置且磁耦合的永磁体,所述定子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动子结构沿所述输送方向运动;
移动架,所述移动架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之间,且所述移动架与所述动子结构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能够一同带动所述移动架移动;
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以及
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并能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移动架移动,以用于对工件进行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均为所述磁驱输送线机构,每一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所述定子结构均与所述机座相连,每一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所述动子结构均与所述移动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包括连接部和两个支撑部;
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并与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中的动子结构连接;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背离所述机座设置的端面以及两个沿所述机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侧面;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端面或所述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支撑部均与对应的所述动子结构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具有与所述永磁体耦合的耦合面;
所述耦合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结构还包括定子本体,所述线圈绕组具有与所述定子本体固定连接的固定端及背离所述固定端的耦合端,所述耦合端用于与所述永磁体耦合;
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中的定子本体与所述机座相连,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中的所述耦合端相对设置或相背设置或朝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设有电性连接的第一检测模块和供电模块;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工件的放置位置,所述供电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与所述机座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驱动件,所述执行机构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执行机构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的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切割件和第二检测模块,所述切割件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切割,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工件的完整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中的一者为所述磁驱输送线机构,另一者包括沿输送方向拼接设置的多个直线电机或传送带或板链线;
所述直线电机包括运动件,所述移动架架设在所述动子结构和所述运动件上。
CN202322366460.3U 2023-08-31 2023-08-31 输送装置 Active CN220765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6460.3U CN220765628U (zh) 2023-08-31 2023-08-31 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6460.3U CN220765628U (zh) 2023-08-31 2023-08-31 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5628U true CN220765628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13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6460.3U Active CN220765628U (zh) 2023-08-31 2023-08-31 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56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3948B (zh) 线性传送装置
US9300181B2 (en) Conveying apparatus
KR101233301B1 (ko) 반도체 소재 처리 시스템
KR102013970B1 (ko) 이동 요소에 진공을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A2831332C (en) Pallet-based position adjust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4138016B2 (ja) プリント基板に電気的構造部品を装着する装置
WO2012066862A1 (ja) 往復移動装置
US20140054136A1 (en) Conveying apparatus
CN220765628U (zh) 输送装置
US11458847B2 (en) Article transferring device
US1183118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line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and sensing in an independent cart system
JP5084189B2 (ja) リニアモータ及び部品搭載装置
JP2001198873A (ja) リニアモータチャックおよび電気部品装着システム
CN104081636B (zh) 线性马达以及组件安装装置
CN112332622B (zh) 一种稀土永磁电机转子安装装置
JP2019075467A (ja) 実装装置
JP2019075896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実装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実装装置
JP2019075897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実装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実装装置
KR102671295B1 (ko) 배터리 탑재형 무버를 갖춘 자기 추진 물체 운반 시스템
CN220844527U (zh) 一种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US20190111525A1 (en) Actuator, mount head unit, mounting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of actuator
WO2022249229A1 (ja) 部品実装機
CN220376262U (zh) 铁芯上料装置及上料系统
CN218930907U (zh) 一种接驳机构及输送线体
CN213949707U (zh) 线性搬运系统及输送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