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9785U - 一种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9785U
CN220759785U CN202321975531.3U CN202321975531U CN220759785U CN 220759785 U CN220759785 U CN 220759785U CN 202321975531 U CN202321975531 U CN 202321975531U CN 220759785 U CN220759785 U CN 220759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module
module
active alignment
optical
c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55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捷
陈航
侯伟洪
孙佳平
程德文
王其为
侯起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jia Intelligent Photoelectric Zhen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jia Intelligent Photoelectric Zhen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jia Intelligent Photoelectric Zhen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jia Intelligent Photoelectric Zhen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55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9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9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9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包括:机架;轨道,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沿预定方向延伸;载物台,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沿所述轨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点胶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第一侧上,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以向下点胶;对准固化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第二侧上,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对;所述对准固化机构包括主动对准模块和固化模块,所述主动对准模块根据实时光学检测结果调整光学模组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使之满足设定标准,固化模块朝向完成对准的光学模组设置,以进行固化。上述设备在光学模组的胶合、固化过程之间引入了基于光学检测结果的主动对准,以提高胶合后光学模组的精度和成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器件加工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光学器件而言,多种光学元件的对准是保证光学组件精度的必要条件。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光学元件之间的固定连接通常经过主动对准、点胶和固化步骤实现,而主动对准、点胶和固化的步骤至少需要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中完成。当主动对准与点胶设置在一个区域中时,在完成主动对准后,对点胶区域进行点胶,无法保证光学元件能够保持主动对准后的相对位置不变,在进行点胶时也可能存在由于UV胶的流动性改变光学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在点胶之后移动至固化区域的过程中,若有存在微小的偏差都有可能使得完成主动对准后的两个光学元件之间存在相对位移,进而影响最终固化后的光学组件的精度。当主动对准单独在一个区域中进行,在完成主动对准后向点胶和固化的区域移动时,仍可能存在相对位移,无法保证最终成型的光学组件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而提出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以提高胶合后光学模组的精度和成像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提供了一种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包括:机箱,设置在所述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的最外侧,所述机箱上设置有窗口;机架,设置在所述机箱内部;轨道,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沿预定方向延伸;载物台,用于承载光学模组;所述载物台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沿所述轨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轨道靠近所述窗口的一侧,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轨道远离所述窗口的一侧;点胶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第一侧上,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以向下对光学模组点胶;对准固化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第二侧上,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对;所述对准固化机构包括主动对准模块和固化模块,所述主动对准模块根据实时光学检测结果调整点胶后的光学模组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光学检测结果满足设定标准,实现主动对准,固化模块朝向位于第二位置的光学模组设置,以对完成对准的光学模组进行固化。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在进行光学元件的组合时依次进行点胶、主动对准和固化的步骤,将主动对准和固化的过程在同一机构中设置以在进行完主动对准之后直接进行固化,以能够保证对准精度,从而保证光学模组的精度以及成像效果。
优选的,所述主动对准模块包括:视觉引导相机,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置附近,且倾斜地朝向光学模组设置;第三移动单元,与所述视觉引导相机相连,所述第三移动单元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以使得视觉引导相机沿平行于轨道的方向移动;以及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视觉引导相机所采集的光学模组的屏幕点亮时的成像数据,并获得光学检测结果。
优选的,所述主动对准机构还包括:吸取执行单元,包括吸盘,所述吸盘朝向下方设置,用于吸取光学模组中的上部元件;第二移动单元,与所述吸取执行单元相连,根据光学检测结果调整吸盘和载物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调整光学模组的上部元件和下部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单元是六轴控制平台。
优选的,所述主动对准模块包括:两个所述视觉引导相机、两个所述第三移动单元、两个所述吸取执行单元和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单元,分别用于对双目光学模组中的两个光学模组进行光学检测数据采集以及对两个光学模组中的上部元件和下部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双目光学模组满足合像要求。
优选的,所述固化模块包括:固化灯,包括多排灯体,每排灯体中的每个灯体分别与一个点胶位置对应;第四移动单元,与所述固化灯相连,所述第四移动单元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以使得固化灯沿水平方向垂直于轨道移动。
优选的,所述点胶部分包括:点胶执行单元,包括点胶输出口,所述点胶输出口朝向下方设置;视觉识别单元,包括相机镜头,所述相机镜头朝向下方设置,以采集光学模组的外观图像,并从中识别出点胶位置;第一平板,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承载所述点胶执行单元和所述相机镜头;第一移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平板相连,所述第一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轨道上还设置有上料位置,所述上料位置比所述第一位置更靠近所述窗口。
优选的,所述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还包括:空气过滤净化模块,设置在所述机箱顶部;风扇,设置在所述机箱底部;固定平台,位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固定平台上设置有多个开孔,以提供空气过滤净化模块和风扇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
优选的,所述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还包括:操作平台,用于输入控制指令;显示模块,用于对外输出图像信息及数据信息;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机箱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主动对准模块和固化模块集结到一个机构上,以实现在光学模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即在同一个位置点完成主动对准和固化。先进行点胶之后,光学模组之间尚能进行相对移动,在此情况下通过主动对准模块对光学模组进行对准使其成像符合设定标准之后,无需载物台移动位置即可在对准状态下实现固化,从而保证组合完成的光学模组具有设定的精度和成像效果。此外,设置空气净化单元以保证设备内部的清洁度,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清洁度,在机箱下设置风扇以加速空气流通,为机箱内部进行稳定的胶合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双目光学模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模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部元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部元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组件主动对准胶合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视觉定位单元所识别的点胶区域轮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准固化机构的主动对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准固化机构的固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光学模组;101、上部元件;101A、第一凸起部分;101B、第一镂空部分;102、下部元件;102A、第二凸起部分;102B、第二镂空部分;2、移动机构;201、轨道;202、载物台;3、点胶机构;301、CCD镜头;302、点胶执行单元;302A、点胶输出口;303、第一移动单元;303A、点胶X轴;303B、点胶Z轴;4、对准固化机构;401、吸取执行单元;401A、吸盘;402、第二移动单元;402A、AA-X轴;402B、AA-Y轴;402C、AA-Z轴;402D、AA-XU轴;402E、AA-YU轴;402F、AA-ZU轴;403、视觉引导相机;404、第三移动单元;404A、AA-CCD-Y2轴;406、固化灯;407、第四移动单元;407A、固化X轴;6、固定平台;7、机架;8、第一平板;9、空气过滤净化模块;10、机箱;1001、窗口;1002、操作平台;11、警报灯;12、三色灯;13、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全文中描述使用的术语“顶部”、“底部”、“在……上方”、“下”和“在……上”是相对于装置的部件的相对位置,例如装置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衬底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装置是多功能的,与它们在空间中的方位无关。
为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参照图1-图12。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双目光学模组1,包括两个呈左右排布的单目光学模组,所述单目光学模组包括上下放置的上部元件101和下部元件102。参照图3和图4,上部元件101包括屏幕组件,下部元件102包括支架组件,两个单目光学模组的支架组件固定设置在同一连接支架上。所述屏幕组件和支架组件相适配,工作人员将上部元件101和下部元件102相对对准的上下放置在载物台202上。虽然每次人为操作的对准情况不同,但由于下部元件102上具有与上部元件101相对应的放置区域,且具有定位结构,即通过人为操作能够保证上部元件101和下部元件102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准确的位置关系不会相差过大。但对于精密的光学仪器来说,需要高精度的配合关系,在相对位置和角度的控制上具有更高精度的要求,一些细微的差别都将会影响光学仪器的最终成像,使其无法满足双目合像的视觉要求,且人为操作的对准无法保证双目光学组件的高精度和高准度要求,由此需要借助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实现光学模组的主动对准和自动胶合。
参照图5和图6,所述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包括机箱10、机架7、移动机构2、点胶机构3、对准固化机构4和控制模块。其中机箱10设置在所述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的外侧,以为设置在其内的机构提供保护,保证点胶、主动对准和固化过程的稳定运行。机架7设置在机箱10内部,所述机架7上承载有移动机构2、点胶机构3和对准固化机构4。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移动机构2、点胶机构3和对准固化机构4的运行进行控制。
机箱10,设置在所述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的最外层。所述机箱10上设置有窗口1001,以连通机箱10内部和外部,所述窗口1001以供工作人员上料,即工作人员将手动组合的光学模组1通过所述窗口1001放置在位于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内部的载物台202上,上部元件和下部元件上下对置放置在载物台上。在所述窗口1001下方设置有操作平台1002,所述操作平台用于输入控制指令;所述操作平台1002上设置有相应的启动按键,以在做完上料准备之后使光学模组1进入并开始自动点胶以及主动对准和固化的操作流程中。在所述窗口1001上方还设置有显示模块(例如,显示屏等),用于对外输出图像信息和数据信息。
机架7,设置在所述机箱10内,所述机架7顶部形成固定平台6,以承载内部机构。所述固定平台6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为靠近所述窗口1001的一侧,所述第二侧为远离所述窗口1001的一侧。
参照图6和图7,轨道201,所述轨道201横跨所述固定平台6,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同时经过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在轨道201上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上料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上料位置相对于第一位置更靠近窗口1001,第一位置位于轨道201靠近第一侧的上游区域,第二位置位于轨道201靠近第二侧的下游区域。
载物台202,设置在所述轨道201上,能够沿所述轨道201经过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所述载物台202上设置有与光学模组1相适配的仿形凹槽,以能够有效保证在工作人员放入时将光学模组1放置在正确的位置,进而保证其他过程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在设备启动后,载物台202从上料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然后,载物台202在轨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对应所述点胶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对应对准固化位置。相应的,所述点胶机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周围,所述对准固化机构4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置周围。
点胶机构3,参照图8,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所述点胶机构3包括点胶支架、视觉识别单元、点胶执行单元302、第一平板和第一移动单元303。
点胶支架,呈门状设置,即左右两边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支柱,两个支柱顶部通过沿水平延伸的横梁相对固定地连接。所述横梁的高度高于所述载物台202的最高点,两个支柱的间距大于载物台202的长度,进而保证载物台202能够顺利通过所述点胶支架形成的空间并向第二位置移动。
视觉识别单元,用于获取光学模组1的点胶位置。所述视觉识别单元包括CCD镜头301,所述CCD镜头301的镜头朝向下方设置,以能够拍摄获取位于下方的光学模组1的外观图像并根据该图像确定其点胶位置。
点胶执行单元302,用于在点胶位置输出UV胶。所述点胶执行单元302包括点胶输出口302A,所述点胶输出口302A同样朝向下方设置,以在位于下方的点胶位置输出UV胶。
第一平板8,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窗口所在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面设置在第一面的背面。所述第一平板的第一面上承载有并列设置的所述CCD镜头301和点胶执行单元302,且在点胶机构3处于待机状态时CCD镜头301和点胶执行单元302的最底部高于所述载物台202的最顶部。
第一移动单元303,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点胶X轴303A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点胶Z轴303B。所述第一移动单元303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后侧,并与所述第一平板相连,以控制所述第一平板的移动,进而带动设置在第一平板上的CCD镜头301和点胶执行单元302沿与轨道垂直的方向移动。
通过第一移动单元303的左右移动,结合载物台202在轨道201上的前后移动,实现两个单目光学模组的多位置点胶。
当CCD镜头301在第一移动单元303的带动下获取并确定点胶位置后,第一移动单元303带动点胶执行单元302在点胶位置点胶。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下部元件102的上表面包括第一凸起部分101A和第一镂空部分101B,所述上部元件101的下表面包括第二凸起部分102A和第二镂空部分102B,其中第一凸起部分101A和第二镂空部分102B相对应,第一镂空部分101B和第二凸起部分102A相对应。第一凸起部分101A、第一镂空部分101B、第一镂空部分101B和第二凸起部分102A构成上部元件101和下部元件102的定位结构。第一、二镂空部分的面积大于第二、一凸起部分的面积,即第一、二凸起部分能够在第二、一镂空部分之间相对移动。参照图9所示,点胶区域的轮廓由镂空部分和凸起部分形成。视觉识别单元对点胶位置的识别通过对CCD相机镜头所采集的光学模组的外观图像中的上述轮廓位置进行识别实现。
参照图10-图12,对准固化机构4,位于所述第二侧,所述对准固化机构4包括主动对准模块和固化模块。
参照图10,所述主动对准模块包括吸取执行单元401、第二移动单元402、视觉引导相机403、数据处理单元和第三移动单元404。
吸取执行单元401,包括吸盘401A,所述吸盘401A朝向下方设置,所述吸盘401A用于吸取光学模组1中位于上部的上部元件101,使其与光学模组1中位于下部的下部元件102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所述位移包括距离和角度的变化。
第二移动单元402,与所述吸取执行单元401相连,位于所述吸取执行单元401的前方,所述第二移动单元402控制吸取执行单元401的位置,当吸盘401A吸附上部元件101时,通过第二移动单元改变上部元件101的位置,直至双目光学模组的合像检测结果达到预设值。
进一步的,参照图11,所述第二移动单元402包括六轴控制平台,所述六轴控制平台具有能够沿水平方向延伸的AA-X轴402A、沿竖直方向延伸的AA-Z轴402C、沿前后方向延伸的AA-Y轴402B、沿水平方向旋转的AA-XU轴402D、沿竖直方向旋转的AA-ZU轴402F以及沿前后方向旋转的AA-YU轴402E。由于光学模组为双目,需要对双目分别进行调节,由此所述吸盘401A有左右两个,与吸盘401A对应以控制吸盘401A连接的六轴控制平台也有两个。
视觉引导相机403,位于所述轨道201的最远端处,且倾斜朝向前方朝向下方设置,即与载物台202上的光学模组1形成一定的夹角,能够方便捕捉光学模组1的屏幕点亮时所成的像。所述视觉引导相机403可以采用CCD相机,能够获取光学模组的成像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与视觉引导相机403连接,用于接收视觉引导相机403采集的成像数据,并获取实时的产品的合像、虚像距、视场角、畸变、解像力、鬼影杂光等相关光学检测结果。通过对产品的虚像距、视场角、畸变、解像力、鬼影杂光等进行检测,剔除不合格的产品,然后对合格的产品进行固化,可以提高固化后的双目光学模组成品的合格率。
将所述吸取执行单元401与所述视觉引导相机403设置在所述载物台202的前后两侧,以方便各自的移动,同时保证在吸盘401A吸附上部元件101时,视觉引导相机403具有良好的视角能够采集光学模组1屏幕点亮时的成像数据。
第三移动单元404,位于所述视觉引导相机403的后方,与所述视觉引导相机403相连,带动所述视觉引导相机403在待机位和监测位之间移动,所述监测位位于待机位之前。所述第三移动单元404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AA-CCD-Y2轴404A,当进行主动对准时,所述第三移动单元404带动视觉引导相机向前移动,移动至监测位实时获取成像数据;当主动对准结束时,所述第三移动单元404带动CCD视觉引导单元向后移动,移动至待机位以为后续过程腾出空间。同样,为了获取双目光学模组的成像数据,需要相应设置两组视觉引导相机403和第三移动单元404。
将所述第三移动单元404和所述第四移动单元407分别设置在载物台202的两侧以能够较好的进行空间分配,使得二者进行各自移动时不会对对方造成干扰和影响。
由于所述载物台202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基于上述的位置关系,需要穿过所述吸取执行单元401以及第二移动单元402,也就是说,所述吸取执行单元401以及第二移动单元402需要为载物台202的通过提供其所需的空间,由此所述吸取执行单元401和第二移动单元402在待机状态时的最低点高于所述载物台202附带光学模组1时的最高点。
参照图12,所述固化单元包括固化灯406和第四移动单元407。
固化灯406,具有相对设置的两排灯体,所述灯体朝向下方且朝向相对方向设置,即前排灯体朝向后方且朝向下方设置,后排灯体朝向前方且朝向下方设置,从而集中光线照射上部元件101和下部元件102之间的施胶位置,将二者之间的UV胶固化;两排灯体中的每个灯体分别与一个点胶位置对应。
第四移动单元407,与所述固化灯406相连,所述第四移动单元407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化X轴407A,以能够带动所述固化灯406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当需要进行固化时,第四移动单元407带动所述固化灯406移动至固化位置,当固化结束后,第四移动单元407带动所述固化灯406复位。
所述固化X轴407A通过支撑部设置在所述轨道201上方,当所述载物台202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固化X轴407A基本上至少部分的覆盖所述载物台202,由此,所述固化X轴407A的最低高度将高于所述载物台202附带光学模组1时的最高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视觉引导相机403移动至监测位时,其所占据的空间,与当固化灯406移动至固化位置时所占据的空间存在重叠。如此设置的基础在于视觉移动引导相机与固化灯406的工作时间不同,即二者不会同时工作,通过第三移动单元404和第四移动单元407能够使得视觉引导相机403与固化灯406在不同工作时间进行位置交替。在空间一定且不改变光学模组1的位置的条件下完成主动对准和固化。
当载物台202通过轨道201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移动单元402带动吸取执行单元401移动至吸取光学模组1的上部元件101的吸附位置,并使得吸盘401A吸附上部元件101,同样的,通过第三移动单元404带动视觉引导相机403移动至监测位进行成像监测,第二移动单元402根据成像监测数据带动吸盘401A移动,调整上部元件101和下部元件102的相对位置,直至光学模组1所成的像满足设定标准。固化结束后,吸取执行单元切断吸盘的吸附力。
当整体固化结束后,所述载物台202沿轨道201由第二位置移动至靠近所述窗口的上料位置处,待工作人员取出。
此外,所述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还包括空气过滤净化模块9。空气过滤净化模块9,设置在机箱10顶部,以持续向下导入洁净空气以保证设备内部的清洁度要求。所述机架7的底部设置有风扇13,与来自顶部空气过滤净化模块9的洁净空气形成通道以对流,从而能够加速空气流通,为设备内部的机构提供良好的运作环境。进一步的,为使得设备内部空气的顺畅流通,所述固定平台6上设置有多个开孔,以在保持支撑强度的同时为空气流通提供其相应的通路。
此外,所述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还包括与主控模块连接的警报灯11和三色灯12。警报灯11和三色灯12,设置在机箱10顶部,用于对外输出声光提醒信息。其中,报警灯11用于表示产品在设备中的状态,例如:产品正常作业、作业结束、产品异常,均会对外输出不同的声光提示信息;三色灯用于表示设备的状态,例如:运行状态、待机状态及故障状态,三色灯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设置在所述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的最外侧,所述机箱上设置有窗口;
机架,设置在所述机箱内部;
轨道,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沿预定方向延伸;
载物台,用于承载光学模组;所述载物台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沿所述轨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轨道靠近所述窗口的一侧,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轨道远离所述窗口的一侧;
点胶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第一侧上,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以向下对光学模组点胶;
对准固化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第二侧上,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对;所述对准固化机构包括主动对准模块和固化模块,所述主动对准模块根据实时光学检测结果调整点胶后的光学模组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光学检测结果满足设定标准,实现主动对准,固化模块朝向位于第二位置的光学模组设置,以对完成对准的光学模组进行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对准模块包括:
视觉引导相机,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置附近,且倾斜地朝向光学模组设置;
第三移动单元,与所述视觉引导相机相连,所述第三移动单元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以使得视觉引导相机沿平行于轨道的方向移动;以及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视觉引导相机所采集的光学模组的屏幕点亮时的成像数据,并获得光学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对准机构还包括:
吸取执行单元,包括吸盘,所述吸盘朝向下方设置,用于吸取光学模组中的上部元件;
第二移动单元,与所述吸取执行单元相连,根据光学检测结果调整吸盘和载物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调整光学模组的上部元件和下部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移动单元是六轴控制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对准模块包括:
两个所述视觉引导相机、两个所述第三移动单元、两个所述吸取执行单元和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单元,分别用于对双目光学模组中的两个光学模组进行光学检测数据采集以及对两个光学模组中的上部元件和下部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双目光学模组满足合像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模块包括:
固化灯,包括多排灯体,每排灯体中的每个灯体分别与一个点胶位置对应;
第四移动单元,与所述固化灯相连,所述第四移动单元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以使得固化灯沿水平方向垂直于轨道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部分包括:
点胶执行单元,包括点胶输出口,所述点胶输出口朝向下方设置;
视觉识别单元,包括相机镜头,所述相机镜头朝向下方设置,以采集光学模组的外观图像,并从中识别出点胶位置;
第一平板,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承载所述点胶执行单元和所述相机镜头;
第一移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平板相连,所述第一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上还设置有上料位置,所述上料位置比所述第一位置更靠近所述窗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还包括:
空气过滤净化模块,设置在所述机箱顶部;
风扇,设置在所述机箱底部;
固定平台,位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固定平台上设置有多个开孔,以提供空气过滤净化模块和风扇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还包括:
操作平台,用于输入控制指令;
显示模块,用于对外输出图像信息及数据信息;
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机箱顶部。
CN202321975531.3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 Active CN220759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5531.3U CN220759785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5531.3U CN220759785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9785U true CN220759785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00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5531.3U Active CN220759785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9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64366B2 (en) Robotic die sorter with optical inspection system
KR20130097168A (ko) 부품 실장 장치 및 부품 실장 방법
CN114439827B (zh) 摄像模组组装设备及组装方法
CN211905819U (zh) 镜片组装设备
CN220759785U (zh) 一种光学模组主动对准胶合设备
CN101408660A (zh) 自动多焦点调焦装置及其方法
CN112548352A (zh) 一种激光打码设备
CN210475869U (zh) 激光打标装置
CN219232933U (zh) 一种镜片的点胶叠合装置
KR20090012105A (ko) 레이저 전사 장치
CN116027565A (zh) 镜头自动aa组装设备
WO2016143059A1 (ja) 実装装置、撮像処理方法及び撮像ユニット
CN116273719A (zh) Ar眼镜双目合像aa设备、主动对准方法及标定方法
CN116871121A (zh) 一种双目光学模组主动对准系统及方法
CN206334872U (zh) 用于检测摄像模组的设备
CN108535900A (zh) 一种检测夹治具
CN114235839A (zh) 用于格架缺陷的自动检测装置
JP3880536B2 (ja) カバーレイと銅張積層板の貼り合わせ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3899748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应变计缺陷识别设备及方法
JP2022047297A (ja) 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チップ部品の製造方法
US6284073B1 (en) Core slider mount apparatus and core slider mount method
CN111712124A (zh) T-fof的等离子清洗和acf的贴附组合机构
CN111113330B (zh) 光栅叠合机构
JP3586117B2 (ja) パターン自動検査装置
CN115196338B (zh) 一种矫正机构及三点矫正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